中财论坛
标题:
当代知名诗人黄鸽平诗作之评论之一[艺术评论]
[打印本页]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2 17:16
标题:
当代知名诗人黄鸽平诗作之评论之一[艺术评论]
当代知名诗人黄鸽平诗作之评论之一[艺术评论]
老站当初异国风
高瓴飞拱绿参红
梦时如到莱茵岸
夜半犹闻四面钟
愚弄恨 恨生穷
万民不敌一官雄
楚人一炬阿房宫
千载凭谁觅旧踪
黄鸽平诗作之一:鹧鸪天------济南老火车站
笔者评说:列位看官听仔细,关于济南火车站的历史渊源:
它曾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远东第一站,是我国一处享誉世界的著名地标。
济南老火车站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建造的,是一座典型的德式车站建筑。那伸向蓝天的高大钟楼体现了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理念,但设计者又把与他们信仰中的上帝相衔接的尖顶改换成了罗马式的圆顶,并把圆顶下的墙面装饰上四个圆形大时钟,用以替代只可用听觉感知的教堂钟声,既增添了视觉观赏性,又为旅客提供了方便。
欧洲历史上流行最广、最具民俗性的巴洛克建筑风格在济南老火车站这座小小建筑中也有多处体现:钟楼立面的螺旋长窗、售票厅门楣上方的拱形大窗、屋顶瓦面下檐开出的三角形和半圆形上下交错的小天窗等,既为建筑物增添了曲线美,又增加了室内的光亮度。墙角参差的方形花岗岩石块、门外高高的基座台阶、窗前种植的墨绿松柏、棕褐围栏都使这座不大也不算太小的洋式老车站既有玲珑剔透感,又有厚重坚实的恒久性。
在建筑界,凡提起铁路站点设计,没有人不晓得济南站。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历史上曾有两个 济南站:一个是1904年建成的胶济铁路济南站,另一个是1911年建成的津浦铁路济南站。它们共同见证了济南这座享誉中外的“泉城”在中国近代史中的沧桑岁月。
笔者评说:列位看官:
1992年3月,市政府最终敲定拆除老火车站,1992年7月1日8时5分,正式拆除的。当时的市长应该是翟永浡 .谢玉堂是1993年3月成为济南市长的. 拆除老火车站之事与二任市长相关联.
这件事情,当时在全国的学术界可谓骂声一片,学者们异口同声地痛斥当局者“没有文化”.很可惜的是,当时没有计算机及互联网的普及风暴.老百姓的声音,没有一种通畅传播的大渠道。
黄鸽平诗作之一:鹧鸪天------济南老火车站.这一大作,写出了人民群众怀念济南老火车站的思想感情,道出了人民群众对于官僚主义不懂文化的愤恨之情.我们跟随诗人的笔触进入一个美妙的场景:蓝天白云下,巍然屹立的红绿相间的哥特式建筑:济南老火车站.夜幕降临,四面的大钟鸣响,沉稳而悠远,将我从睡梦中惊醒.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夜晚.很多的老济南人都熟悉这一种声音.诗人将拆除老济南火车站的行为,比作楚人火烧阿房宫的行为,也是恰当的,不过,前者比后者对于地标性建筑的破坏,更典型更丑恶.
关于诗人黄鸽平,笔者在此简略介绍如下:
黄鸽平:当代知名诗人,前卫的思想者 .
黄鸽平:大学毕业.化工机械专业.
黄鸽平:已经有几百首诗词歌赋问世.
黄鸽平的这些诗词作品,笔者将会陆续地介绍给读者朋友.在此致谢朋友阅读.
[全文完]
黄盟.2016-09-22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2 17:18
今日发现:【中财论坛】。
这是一个不错的网站。
【全文完】
黄盟.2016-09-22
:)
:D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2 17:20
陈忠实写白鹿原写出中国北方农村变迁史[七言藏头诗十八句]
陈氏西安灞桥乡
忠实生于古原上
实诚初心观大荒
写作巨著天地长
白鹿平原翘西望
鹿的传说久徜徉
原版人物俱善良
写山写水写爷娘
出彩精神更流芳
中原大地八水浪
国家灵魂亦向上
北方厚重源周商
方圆千里雨雪霜
农家世代渭河康
村庄独特吼秦腔
变动歌吟轻声唱
迁徙告别五彩光
史篇枕书送忧伤
[全文完]
黄盟原创.2016-09-22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2 17:21
董斌获得里约奥运男子三级跳远铜牌
[七言藏头诗十六句]
董斌一跃排第三
斌斌有礼水有源
获取荣誉不怕难
得力助跑飘飞仙
里约海滨高蓝天
约会南美大海边
奥运精神乃经典
运动竞技为夙愿
男人田赛大戏演
子曰朋友远方言
三跳腾空比谁远
跳动美妙飞翔浅
远方有梦一梦圆
铜牌含量黄金般
牌中铭刻蕴万千
[全文完]
黄盟写于二零一六年八月十七日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2 17:23
傅园慧勇夺女子一百米仰泳金牌
[七言藏头诗十四句]
傅姐语录洪荒力
园满比赛创奇迹
慧者谨慎富诗意
勇猛划水舒泳姿
夺取胜利无休止
女儿妙语惊鹭鸶
子曰据典多博识
一头秀发水中旗
百战不殆水波急
米毫争端湿胭脂
仰泳飞行落花迟
泳道八条汝比起
铜牌含金超一席
牌系胸前喜孜孜
[全文完]
黄盟.2016-08-09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2 17:24
上古屈子的浪漫诗风[梯形诗]
中国上古之中
盛行诗歌流行风
屈子
开创一代浪漫诗风
离骚
乃抒情诗的老祖宗
屈子赋诗
“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噫吁唏
屈子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视死如归坚定不移
屈子赋诗
“宁客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
噫吁唏
屈子
疾恶如仇兮
不愿同流合污矣
屈子赋诗
“民生各有所乐兮
余独好修以为常”
噫吁唏
屈子
洁身自好兮
自我完善矣
屈子赋诗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噫吁唏
屈子
献身理想
坚持真理
屈子赋诗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噫吁唏
屈子
忧国忧民
热爱家国
不离不弃
噫吁唏
屈子
想象丰富
诗风绮丽
龙飞凤舞
报晓黄鸡
高天啼月夜
归巢掠春泥
噫吁唏
屈子
芳草自喻己
春梦落花飞上下
忠魂漂泊绕东西
噫吁唏
屈子
梦游天上
神马引颈长嘶
香草美人
海棠吐艳子规啼
呜呼
中国上古之中
盛行诗歌流行风
屈子
开创一代浪漫诗风
离骚
乃抒情诗的老祖宗
[全文完]
黄盟.2016-09-22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2 17:25
我看:[青烟威荣城际铁路][随笔]
我们在威海城铁站,走下动车组列车.我们走过地下通道,按照指示牌的提示,站在电动扶梯上,走下地下一层,在威海城铁站的第一层,我们乘坐出租车,直奔一家连锁酒店. 几天之后,我们返回济南的时候,特地在新威海站前逗留了二十几分钟.我们为得是拍几幅新威海站的外观照片,并且了解一下新威海站的结构设计.
新威海站东邻疏站路,南接老火车站,西侧为嵩山路,北侧为华夏路。
根据我们了解的资讯:城铁威海站站房是:威海站综合交通枢纽的一部分.威海站综合交通枢纽:包括尚未完全投入使用的汽车客运综合楼及站前广场等.
新威海站地面一层是站前广场.地下负一层:是连接各站台的地下通道和出租车以及社会车辆停车场.城铁威海站站房为:地面二层和三层。站房一层中间所在位置,是供乘坐荣成方向旅客候车的大厅.旅客在此可直接检票前往站台乘车.站房二层也是候车大厅,主要供乘坐济南、北京、上海等其它方向的动车旅客候车.旅客通过自动检票口后,穿过一座旅客天桥,根据标示下到各个站台乘坐动车。旅客从威海站下车后,可经地下通道前往停车场,乘坐出租车或社会车辆离站.从负一层,站前广场,到站房一层,二层,每层之间都有电梯或扶梯相连.
我们在14点22分在威海站登乘D6076次列车返回济南.
我们乘坐的列车行驶在胶东半岛的土地上,快速平稳地运行.动车组的速度,一直保持在150公里/小时至199公里/小时之间.这是一位有经验的动车司机,动车的速度从来没有超过200公里/小时,这是一种安全的速度. 列车经过威海北站, 烟台南站, 海阳北站, 莱阳站, 莱西北站, 即墨北站,潍坊站,淄博站,在18点40分到达济南站.
2014年12月28日,山东省内第一条区域性城际高速铁路:青烟威荣城际铁路,正式通车运行。按照规划,青荣城际铁路从青岛北站到荣成站,全线共设青岛北站、城阳站、即墨北站、莱西北站、莱阳站、海阳北站、桃村北站、烟台南站、官庄站、牟平站、威海北站、威海站和荣成站十三个等十三个车站.青烟威荣城际铁路正线长度为299.18公里.青岛至威海、青岛至荣成平均运行时间,缩短至1个多小时.胶东半岛群,将依托这条铁路,真正实现"1小时生活圈".
笔者以一首七言藏头诗:[ 青烟威荣城际铁路],作为本篇的结束语.
青岛初雪看晴空
烟台海鸟惊鸣虫
威海遥望对辽东
荣成梦想逢渔翁
城市之间相钩连
际遇握手面春风
铁道倏尔任纵横
路行千里炼青铜
[全文完]
黄盟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09:00
[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探索诗一首]
上古楚地
盛行巫教
楚辞唱雪赋
离骚歌风谣
楚人神话
云雨飘摇
民间隆祭礼
佳人竟折腰
民间巫风盛
歌舞影摇摇
祭神吟九歌
陈辞唱离骚
楚人强悍
不拘一格
抒写逍遥
男女情思
天地泰交
志士爱国
巨蟒对长蛟
如此直切
如此多娇
啊……
不有屈原
岂见离骚
啊……
不有屈原
岂见离骚
[全文完]
黄盟.2016-09-23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09:01
[多研究问题少谈主义:乃是至理名言也][随笔]
多研究文化问题,少谈主义,乃是至理名言也.
政治之奸猾贪腐之流,为非作歹能有几日抑?其于不久便将遭选票唾弃也.
当今严肃政纪,鱼肉百姓刁难百姓者,能再横行几时矣?其不久便被潮流灭顶兮.
政治偏党争,文化属全民.亘古不易也.
政治仅一时,文化垂千古.千年古训矣.
真心探索历史,真心探索万象.真心在历史中在诗歌中寻觅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的理性世界.
站在文化巨人的肩膀上,仰望更远的新目标.
牢牢记住:多研究问题少谈主义.
[全文完]
黄盟.2016-09-23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09:04
二零一五第一场雪飘落中国[七言藏头诗一首]
二千天兵站云端
零点举剑彻骨寒
一声号令飞龙蟠
五岳飘洒长毫端
第五大姓居西安
一次演变上讲坛
场面夜饮对雕栏
雪藏力量武库满
飘洒甘露旌旗闪
落花流水客行难
中央大国正衣冠
国风敲竹报平安
[全文完]
黄盟原创:2015-11-23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09:06
[宽厚所街PK宽厚里]
[宽严相济有古风
厚德载物无争鸣
所谓极致九月红
街巷变幻废墟中]
这是笔者在:2009年黄河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济南写意]之:[忆三曲巷]之中,写出的一首七言藏头诗:[宽厚所街]。
笔者曾经在[忆三曲巷]之中写道:[济南三曲巷是我心中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即代表了古城济南,也代表了古城济南的文化。在外地学习与工作的岁月里,如果有人提到济南,那么,我首先想到的是济南的三曲巷。在我看来,三曲巷已经将济南文化融进自己的骨髓之中。在我看来,三曲巷的形象就是一位饱经沧桑的济南老人的形象,他一直在步履蹒跚地执着地向前行走。而今,大规模的济南旧城区改造运动,已经将三曲巷及其周边地区荡平为一片废墟。现在,站在济南解放阁向西北方向看去,进入你的视野的是一片等待开发的土地,这就是淡出历史舞台的三曲巷。行文至此,我用自己写的一首藏头诗,为本篇文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宽严相济有古风
厚德载物无争鸣
所谓极致九月红
街巷变幻废墟中]
根据史料记载:宽厚所街与司里街、所里街、后营坊街并称城南四大名街。全长约400米,东西向老街,以住宅为主,是数百年来济南市民生活的舞台,也是这座城市变迁的见证。直至拆除之前,此街尚存有十余所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四合院,这些院落的传统格局和总体空间尺度尚在,老城的居民风俗尚在,形成了济南民居的缩影,有"民居博物馆"之称。
宽厚所街前身为"王府南街",或称"南王府街",因北侧建有东、西小王府而得名,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历城县志•建置》载:"南王府街舜庙东。"早期记载此街街名的清乾隆版《历城县志•地域考一》中记为"宽后所街",光绪时期《省城街巷全图》标为"宽厚所街"。算起来,宽厚所街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
民间传说,小王府建成后,周边一些官宦商家亦相依建房,街西两大户翻建时都想扩大房基向外扩建,其中一户求在京做官的亲戚帮忙,这位京官以诗回复:"两家争斗为一墙,让他五尺又何妨。居邻不忘睦为主,宽厚所致持家长。"这首诗不但化解了这场争端,而且成了街道美名。
今天:宽厚所街已经改名为[宽厚里]。大规模的济南旧城区改造运动,曾经将三曲巷及其周边地区荡平为一片废墟。后来,宽厚所街地区被更名为:[宽厚里],这里的老街巷,统统被改变成一处全新的商业化的城市街区。
本篇文章,并非讨论:[宽厚所街PK宽厚里]这一个话题。
本篇文章,需要论述的话题是:[2016年3月5日在宽厚里举办]的:[我爱明信片。好客山东]为主题的邮政活动。
山东邮政于3月5日以“我爱明信片•好客山东”为主题,举办2016年中国邮政申猴贺岁封片开奖暨“家•信——为传统文化接力”公益宣传活动。
3月5日上午,在宽厚里民俗街区内举办“把好客山东寄出去”主题邮局展,全省11个特色主题邮局展将亮相济南。为配合本次封片开奖活动,中国邮政发行两款产品:其一:《2016中国邮政丙申年封片开奖邮折》。其二:《百猴图》生肖连体明信片。
《2016中国邮政丙申年封片开奖邮折》专门为纪念2016年封片开奖活动发行,内容包括:猴票实贴纪念封、邮资明信片、邮资信卡及2016贺禧邮票小全张。这是首套带有年度编号并采用荧光油墨印制的限量款“国版”封片集藏产品,产品中的《丙申知音猴》由李苦禅关门弟子王建成创作。此外,产品中整合市面稀缺的猴年“M”号零枚票资源,集票、封、卡、片于一体,可谓猴年藏品大合集。
《百猴图》同样系出名门,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苦禅之子李燕亲自绘制创作,采用“猴票实贴封+20枚连体邮资明信片”的形式,集收藏与欣赏价值于一体。
3月5日上午,在宽厚里民俗街区内,中国著名画家李燕先生和王建成先生,为集邮收藏者的纪念集邮品签字。很多的集邮收藏者排队,请两位国画大师,为自己购买的集邮品,签名留念,场面非常热烈。
朋友:这里是新的:[宽厚里]。
朋友:这里也是原来的:[宽厚所街];[三曲巷]。
[全文完]
黄盟:2016-03-05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09:07
上古屈子的浪漫诗风[梯形诗]
中国上古之中
盛行诗歌流行风
屈子
开创一代浪漫诗风
离骚
乃抒情诗的老祖宗
屈子赋诗
“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噫吁唏
屈子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视死如归坚定不移
屈子赋诗
“宁客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
噫吁唏
屈子
疾恶如仇兮
不愿同流合污矣
屈子赋诗
“民生各有所乐兮
余独好修以为常”
噫吁唏
屈子
洁身自好兮
自我完善矣
屈子赋诗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噫吁唏
屈子
献身理想
坚持真理
屈子赋诗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噫吁唏
屈子
忧国忧民
热爱家国
不离不弃
噫吁唏
屈子
想象丰富
诗风绮丽
龙飞凤舞
报晓黄鸡
高天啼月夜
归巢掠春泥
噫吁唏
屈子
芳草自喻己
春梦落花飞上下
忠魂漂泊绕东西
噫吁唏
屈子
梦游天上
神马引颈长嘶
香草美人
海棠吐艳子规啼
呜呼
中国上古之中
盛行诗歌流行风
屈子
开创一代浪漫诗风
离骚
乃抒情诗的老祖宗
[全文完]
黄盟.2016-09-23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09:09
里约奥运奇迹
二零一六
里约奥运
拥有
许多的
里约奥运奇迹
二零一六
里约奥运
拥有
中国女排奇迹
二零一六
里约奥运
拥有
波尔特短跑奇迹
二零一六
里约奥运
拥有
菲尔普斯游泳奇迹
二零一六
里约奥运
拥有
法拉赫长跑奇迹
二零一六
里约奥运
拥有
贝蒂亚跳高奇迹
奇迹
这是
里约奥运的永远标志
奇迹
这是
里约奥运的永恒记忆
记住
二零一六
里约奥运会
记住
里约的奥运奇迹
[全文完]
黄盟.2016-08-22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09:12
第一首:
祝你生日快乐
[七言藏头诗六句]
祝福孺子美利坚
你居神州遥望天
生于文化革命前
日夜兼程宏图展
快人快语性情淡
乐走大洋看彼岸
--------------------------------------
第二首
祝贺第三届山东省百姓品酒大赛圆满成功
[七言藏头诗十八句]
祝愿太平盛世隆
贺岁喜酒未央宫
第一泰山杏花红
三度欢聚叟对青
届时高手逐旧梦
山阴齐集觅仙踪
东方文明旗下逢
省有传统人中迎
百年陈酿显精工
姓氏流芳无废功
品尝甘露心暖融
酒水甜美面春风
大家气度豪气兴
赛事情怀情谊丰
圆月把盏邀新朋
满泉举杯敬老翁
成色一流齐鲁酒
功德圆满呈英雄
[全文完]
黄盟原创.2016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09:13
绥靖,你且慢行[梯形诗一首]
1938年之中
张伯伦
达拉第
希特勒
墨索里尼
在慕尼黑会议签订
慕尼黑协订
慕尼黑协定
规定
割让苏台德给德国的一纸协定
绥靖
对侵略不仅不抵制
还要对其姑息纵容
绥靖
牺牲别国利益的
一股妥协之风
当时已经在全球风行
慕尼黑协定
乃是英法
引祸水向东
政策实施之顶峰
英法美的绥靖
过度地纵容
德意日任意扩张放纵
两大山峰
矛盾突出
矛盾剧增
世界之中
正在发生
一系列大事中
1931年中
日本发动
九一八事变
将东北人民拖入战火中
1935年中
德国撕毁凡尔赛条约
公然备战
纳粹军队不断扩充
英法美
依旧继续
绥靖
1935年中
意大利法西斯
埃塞俄比亚披靡望风
1938年中
签订慕尼黑协定
乃是绥靖之顶峰.
英法
实施绥靖
他们作了德国的帮凶
他们把世界推向战争
1939年中
德国入侵波兰
英法对德宣布战争
失败之绥靖
英法
对德宣战
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导致华沙沦陷
希特勒又将进攻矛头
转到西线
法国遭到进攻
巴黎沦陷
德国西线进攻
标志英法绥靖政策破产
历史证明
绥靖
不仅没有避免二战
反而助长侵略气焰
使世界人民深受灾难
时至今天
绥靖
对我们而言
仍然有深刻启示
仍然有历史借鉴
国家强盛
综合国力为先
立足世界一线
强兵为先
当今世界
和平发展
如果不认真备战
如果不准备防御
只能失败于大战
当今世界
和平发展
中国的大船
驰骋于南海海面
[全文完]
黄盟.2016-09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09:14
泰山神[梯形诗]
登东岳泰山
听岱庙妙音
跪拜泰山神
奉献虔诚心
一步一叩首
礼敬泰山神
保佑上古今
国泰民安心
泰山神
居东方
东岳大帝
自称朕
泰山神
居万物发祥之地
固国安民
任何鬼神亦不敢侵
每逢农历三月二十八日
泰山神
过生日
各地善男信女
焚香祭拜
以示庆贺
哦……
登东岳泰山
听岱庙妙音
跪拜泰山神
奉献虔诚心
[全文完]
黄盟.2016-09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09:19
微弱的声音也能传播很远[梯形诗]
这是
一个
最好的时代
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
能够让
微弱的声音
也能
传播很远
不论年龄
不论性别
只要有一根连线
每一个人
都能顺畅地发言
哦
互联网
能够让
微弱的声音
也能
传播很远
[全文完]
黄盟.2016-09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09:21
中国新诗八十年之诗人及其代表作一览备忘录
[1920年至2000年]
1. 胡适: “尝试集”
2. 郭沫若: “凤凰涅磐”
3. 徐志摩: “再别康桥”
4. 闻一多: “一句话”
5. 康白情: “别少年中国”
6. 刘大白: “卖布谣”
7. 何其芳: “预言”
8. 殷夫: “孩儿塔”
9. 蒋光慈: “哀中国”
10. 鲁迅: “自嘲”
11. 田间: “给战斗者”
12. 卞之琳: “慰劳信集”
13. 戴望舒: “戴望舒诗全编”
14. 胡风: “时间开始了”
15. 穆旦: “葬歌”
16. 冯至: “韩波砍柴”
17. 臧克家: “有的人”
18. 艾青: “大堰河,我的母亲”
19. 贺敬之: “雷锋之歌”
20. 郭小川: “团泊洼的秋天”
21. 闻捷: “复仇的火焰”
22. 严阵: “杜鹃花开三月天”
23. 李瑛: “北疆红似火”
24. 新民歌诗人: “红旗歌谣”
25. 童怀周: “革命诗抄”
26. 钱玉林: “在昔日的普希金像前”
27. 程应铸: “湖畔遐想”
28. 郭建勇: “夜雾笼罩的河上”
29. 丁证霖: “猴戏”
30. 黄翔: “火炬之歌”
31. 食指: “这是四点零八风的北京”
32. 依群: “纪念巴黎公社100周年”
33. 根子: “三月与末日”
34. 马嘉: “我们的诗歌没有旗帜”
35. 鲁双芹: “生活并不卑贱”
36. 芒克: “有怎能料想明天没有悲伤”
37. 多多: “留下少年”
38. 流沙河: “理想之歌”
39. 绿原: “重读圣经”
40. 林昭: “无题”
41. 彭燕郊: “彭燕郊诗选”
42. 曾卓: “悬岩边的树”
43. 牛汉: “羽毛”
44. 蔡其矫: “怀念山城”
45. 北岛: “回答”
46. 舒婷: “致橡树”
47. 梁小斌: “中国,我的钥匙掉了”
48. 顾城: “一代人”
49. 江河: “祖国啊,祖国”
50. 叶文福: “将军,不能这样做”
51. 雷抒雁: “小草在歌唱”
52. 曲有源: “关于入党动机”
53. 熊兆政: “请举起森林般的手,制止”
54. 刘祖慈: “为高举的和不举的手臂歌唱”
55. 骆耕野: “不满”
56. 杨炼: “大雁塔”
57. 郑敏: “郑敏诗选”
58. 公刘: “星,我为的有希望的一代歌唱”
59. 白桦: “阳光,谁也不能垄断”
60. 孙静轩: “告别二十世纪”
61. 邵燕祥: “地平线”
62. 昌耀: “马”
63. 海子: “远方”
64. 骆一禾: “骆一禾诗全编”
65. 戈麦: “戈麦诗全编”
66. 西川: “远游”
67. 王家新: “帕斯捷尔纳克”
68. 欧阳江河: “肖克塔柯维奇:等待枪杀”
69. 孙文波: “回旋”
70. 肖开愚: “北京”
71. 宋渠.宋炜: “好汉”
72. 柏桦: “望气的人”
73. 吕德安: “父亲和我”
74. 张枣: “镜中”
75. 万夏: “吕布之香”
76. 石光华: “明天是旧日子”
77. 钟鸣: “旁观者”
78. 杨黎: “灿烂”
79. 韩东: “美好的日子”
80. 于坚: “高山”
81. 李亚伟: “中文系”
82. 郭力家: “准现实主义”
83. 伊沙: “饿死诗人”
84. 胡宽: “告别宴会的前夜”
85. 孟浪: “凶年之畔”
86. 俞心焦: “主义”
87. 廖亦武: “死城”
88. 黄灿: “有毒的玛琳娜”
89. 王小妮: “完整”
90. 翟永明: “渴望”
91. 伊蕾: “独身女人的卧室”
92. 马丽华: “我说,我爱,但我不能”
93. 林雪: “情人”
94. 何小竹: “鬼蜮”
95. 张真: “朋友家里的猫”
96. 灰娃: “祭奠”
97. 王寅: “一个人从半空落下”
98. 周伦佑: “带猫头鹰的男人”
99. 张修林: “零度的夏天”
100. 臧棣: “虞美人”
[全文完]
黄盟.2015-12-04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09:22
中国现代小说及其著作者
[1920年至1970年]
1.阿Q正传 鲁迅著
2.狂人日记 鲁迅著
3.故乡 鲁迅著
4.祝福 鲁迅著
5.铸剑 鲁迅著
6.骆驼祥子 老舍著
7.四世同堂 老舍著
8.正红旗下 老舍著
9.小坡的生日 老舍著
10.老张的哲学 老舍著
11.子夜 茅盾著
12.林家铺子 茅盾著
13.春蚕 茅盾著
14.幻灭 茅盾著
15.蚀 茅盾著
16.围城 钱钟书著
17.灭亡 巴金著
18.新生 巴金著
19.雾.雨.电 巴金著
20.家.春.秋 巴金著
21.倪焕之 叶圣陶著
22少年漂泊者 蒋光慈著
23短裤党 蒋光慈著
24.二月 柔石著
25.为奴隶的母亲 柔石著
26.光明在我们的前面 胡也频著
27.丰收 叶紫著
28.八月的乡村 萧军著
29.生死场 萧红著
30.洋铁桶的故事 柯蓝著
31.小二黑结婚 赵树理著
32.李有才板话 赵树理著
33.荷花淀 孙犁著
34.吕梁英雄传 马烽.西戎著
35.新儿女英雄传 孔厥.袁静著
36.政治委员 刘白羽著
37.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丁玲著
38.暴风骤雨 周立波著
39.山乡巨变 周立波著
40原动力 草明著
41高大干 欧阳山著
42.三家巷 欧阳山著
43.苦斗 欧阳山著
44.创业史 柳青著
45.三千里江山 杨朔著
46.高玉宝 高玉宝著
47.把一切献给党 吴运铎著
48.铁道游击队 刘知侠著
49.保卫延安 杜鹏程著
50.我的一家 陶承著
51.在桥梁工地上 刘宾雁著
52.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王蒙著
53.红旗谱 梁斌著
54.播火记 梁斌著
55.青春之歌 杨沫著
56.林海雪原 曲波著
57.红日 吴强著
58.百炼成钢 艾芜著
59.苦菜花 冯德英著
60.迎春花 冯德英著
61.野火春风斗古城 李英儒著
62.上海的早晨 周而复著
63.红岩 罗广斌杨益言著
64.李自成 姚雪垠著
65.艳阳天 浩然著
66.欧阳海之歌 金敬迈著
67.党费 王愿坚著
68.百合花 茹志鹃著
[全文完]
黄盟.2015-12-04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09:23
重生涅磐红四川
庆贺面馆开今年
小店专营一碗面
面对百姓非等闲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09:24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七言藏头诗十四句]
中国希冀宝塔山
国人标高红枣园
工农革命大旗卷
农民扛枪乾坤转
红四红一红二全
军队铁律三大严
长征决策遵义颁
征战万里意志坚
胜利会师会宁县
利用攻伐克陕甘
八十寒暑写史篇
十方高歌关键年
周天甘霖敬先贤
年深月久知苦甜
[全文完]
黄盟原创:公元二零一六五月三十一日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09:25
中国女排重新登上世界排坛巅峰[七言藏头诗十四句]
中国女子掀飓风
国球巴西开硬弓
女排精神重快攻
排球争冠骋英雄
重打轻吊亦轻松
新赛里约激情涌
登高立志奇志行
上有红旗增光荣
世界顶尖比神勇
界内界外皆从容
排球技术日益工
坛中呼声得意浓
巅峰大战汝争先
峰顶站立第一功
[全文完]
黄盟写于二零一六年八月二十一日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09:26
长征精神光焰四射[七言藏头诗八句]
长歌悲壮别湘赣
征程会议遵义宣
精英四渡赤水岸
神采勇夺腊子关
光辉诗篇三人团
焰火弥漫去延安
四季飘雪知寒暖
射向外层红导弹
[全文完]
[黄盟写于二零一六夏季]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日]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09:28
成山头之九歌[第一歌天尽头]
直插入海壁如削
波涛翻腾风萧萧
太公渭水伊尹郊
大浪淘沙自逍遥
成山头之九歌[第二歌海驴岛]
威峰兀立日升东
海鸥振翅飞岩缝
当年二郎发神功
鸡驴落海化春风
成山头之九歌[第三歌秦桥遗迹]
秦始皇东巡成山头
在此观日立春秋
海神造桥始皇游
一怒毁桥石墩留
成山头之九歌[第四歌奸臣纪念馆]
“奸臣纪念”引争议
陈列生平劣事迹
千秋功过一局棋
任尔评说不稀奇
成山头之九歌[第五歌秦代立石]
始皇帝巡成山头
李斯书写天尽头
秦代立石高千古
一声泪落海天秋
成山头之九歌[第六歌始皇庙]
一统天下麾三军
大兵荡平楚天云
兴业偃武兼修文
虎威雄视百兽尊
成山头之九歌[第七歌花斑彩石]
花斑彩石俚岛镇
潮落潮涨沉雾云
造型奇特咏南薰
色彩艳丽大将军
成山头之九歌[第八歌西霞口野生动物园]
风光旖旎龙眼湾
虎豹飞禽走山泉
原始森林山色添
夜深雪急穿户檐
成山头之九歌[第九歌海市蜃楼]
烟波浩淼彩云间
苍翠如黛岛屿现
海上仙山飘衣冠
长天好风报平安
[全文完]
黄盟原创.2016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09:29
“非虚构文学”与”虚构文学”比较之我见
白俄罗斯女记者兼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以非虚构作品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这样,中国读者开始知道了解这个著名的非虚构文学的女作者.
近年来越来越红火的文坛种类:非虚构文学,凭此一事件,再一次获得广泛关注. 对生存威胁最大的是:贫困饥荒疾病犯罪死亡乃至战争等.一个作从上述课题中,挑选任何一种事实来书写,都会激起人们普遍的义愤。阿列克谢耶维奇所选择的对象:苏联卫国战争(《战争中没有女性》),阿富汗战争(《锌皮娃娃兵》)和核灾难(《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等作品,都是写灾难与死亡的主题的作品.人类面临生存的苦难,读者必须同情.因为,对于世俗道德观念提出抗辩提出否定,这也是文学的追求目标之一。
由于一个撰写非虚构文学的作者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从而引发人们对于非虚构文学的一系列思考.
何谓虚构文学?何谓非虚构文学?
虚构文学:凭想象创造出来的文学作品.
非虚构文学: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行为,称之为非虚构文学.非虚构文学创作,与中国的"纪实文学"相似.但是,二者也有本质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更强调支持作者以个人视角进行完全独立的写作行为,并提出,这一写作行为,不应当服从于任何写作以外的因素。这里的非虚构文学创作,有一种”独立写作”的要素.
反对意识形态支配文学价值以及文学精神,这是中国式的伤痕文学的过激反应。在中国,非虚构写作,实际上是“底层”文学的一种持续延伸. 非虚构写作,与“报告文学”和左翼文学有一种隐秘的血缘关系.为了避嫌,当下的纪实文学采用了非虚构的表述方法,以将其纳入西式叙事话语体系内,成为文学的异类.
有人担心:非虚构写作,会加速虚构文学的死亡,这是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的恐慌心态。20世纪50年代,60年代, 美国人就开始担忧非虚构文学对虚构文学的冲击.今日之世界,虽然小说尚未死亡,但读者对非虚构文学的阅读兴趣大过对虚构文学的阅读兴趣,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有人指出:非虚构写作的危险性在于,它非常善于辨认并挑选世俗意味上的苦难,并且将其客观地叙述之.如此,文学便容易流于一种消费同情心之事。
勇敢是悖论,勇敢后面,必有牺牲的代价。人们会追问,非虚构文学之勇敢的背后,究竟牺牲了什么?阿列克谢耶维奇究竟有没有牺牲文学性?笔者的回答是否定的。没有语言的转换,事实本身未必真的能说话。让事实发声,需要复调的“语言”,纯粹虚构,恐怕难以周全。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个人独创性,就在于对事实进行了精准的语言转换。其实用什么样的形式表达,不重要。重要的是表达能走多远、能登多高。过分强调虚构与非虚构的分野,是陈腐的文学评价观。表意或表音文字,本身就起步于想象,落笔即是想象在生成。所谓完全纪实,只是幻象。文学及其评价当有更大的视野。
现实世界之中:有人坚决反对虚构,有人赞同可以有少量的虚构,有人则同意在保证真实感的前提下允许虚构。报告文学能够提供真实可信的资讯,这是其标志,也是其力量之所在。西方文学概念“非虚构”和“非虚构”的概念之争,依旧在继续.
有的作品,被称为报告文学,或者被称为非虚构文学,其要义,皆在于非虚构。真实,是非虚构文学的力量之所在. 真实,是其能够产生震撼人心的重要源泉.
“非虚构写作”的最大魅力,在于作家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度介入。这种介入,是积极主动的,是微观化的,是现场直击式的。无论是面对历史还是面对现实,“非虚构”所体现出来的写作姿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非虚构写作”的兴起,表明了作家置身于生活现场,积极地介入历史或现实内部,直面复杂的生存,展示自己的精神姿态和思想作为,也为人们提供独特的思考.非虚构写作必须两条要求:真实和文学.非虚构写作的真实性,为写作带来必须遵守的原理.非虚构写作,为选题操作带来多种可以供作者选择的叙事模式。对于非虚构的故事而言,最终的价值,是将故事完美地呈献给读者.
非虚构文学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是飞速变化的现实世界的给与读者的恩赐之一.当今世界,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正在逐步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爱好,也正在飞速地变化之中.文学虚构能力相对弱化与作者想象力的贫乏,导致某一些虚构文学的创作,呈现徘徊不前的状态.此时此刻,一种还原再现历史与记录现实的非虚构文学,已经逐渐成为文学写作的另一条路径,这也是令读者值得欣慰的一件事情.笔者以为:在今后的一个时期之中,虚构文学与非虚构文学,将会共同存在并且共同发展.
[全文完]
黄盟.2016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09:30
刘公岛游览备忘录之一[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
我们在威海新建的码头之上,乘船驶向刘公岛.客船在海面上行驶了二十多分钟之后,停泊在刘公岛码头.我们登陆之后,一齐走向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
我们看到:高大的舰船的炮台上,邓世昌身披斗篷,头戴顶带花翎官帽,手持单筒望远镜,威武地审视海面的敌情.这是一幅振奋人心的图画,这是一幅让人过目不忘的图画.这里就是: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
该馆是一处纪念遗址性博物馆.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以甲午战争为主题,以其独特的历史遗迹,挺立于威海湾以东刘公岛之上.刘公岛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四面环海,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清朝之北洋水师的基地,就建在刘公岛上.
刘公岛,不仅是一个海岛. 刘公岛,它真实地见证:1894年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历史。清朝政府腐败无能,致使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这个历史大事件,就发生刘公岛上.刘公岛,当年是曾经日本人屠杀中国人的血腥战场.刘公岛,也是中华民族蒙受耻辱的历史见证地。刘公岛,给我们后来人留下刻骨铭心的历史教训.让我们永远记住:"腐败导致亡国,落后就要挨打"。
根据史料记载: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是扼守京津的门户。北洋水师在大连的旅顺口和威海的刘公岛建海军基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与日军展开平壤大战.平壤大战,清军失利,清军退出朝鲜.中日甲午战争按时间顺序分为两个阶段:一.平壤之战,二黄海之战”即大东沟海战”.
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大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或者大东沟海战。此役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日本联合舰队多艘战舰重创,但未沉一舰。北洋舰队自此退入威海卫,使得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这对于甲午战争的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1894年9月15日,北洋水师主力舰船在丁汝昌率领下到达大连湾,护送陆军4,000人搭乘的5艘运兵船。北洋水师舰队在返回威海刘公岛基地的途中,与日本海军舰队遭遇.于是黄海大战开始.
黄海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北洋水师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艘军舰,来远受重伤,死伤官兵约600人.日本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重伤,伤亡239人。
黄海海战以后,北洋水师退回旅顺,威海."避战保船"不再出战,于是,日本海军掌握了黄海制海权.
1894年12月23日,日军将领伊东佑亨决定在荣成湾登陆。
1895年1月18日上午6时,日军吉野、浪速、秋津洲3舰驶往登州(今蓬莱)海面游弋,目的是转移北洋海军视线,以掩护在成山头登陆的真实企图。
1月20日拂晓,日本八重山、摩耶、爱宕3艘先遣舰,抵达荣成湾龙须岛一带. 1月20日9时,日军先头部队占领荣成,并切断电信局与威海的联系.同日,日本联合舰队护送19艘兵船先后到达荣成。
1月25日,日军第六师团,沿荣成至威海大道,进犯威海南帮炮台.日军第二师团,沿荣成至烟台大道,进攻杨家滩,切断南帮炮台清军后路。
1月29日,日军前锋占领温泉汤,对南帮炮台完成包围.
次日,日军发起总攻.同时,游弋在海面的日本联合舰队,以炮火进行策应。在日本海军与陆军的夹击下,丁汝昌率镇南、镇西、镇北、镇边诸舰,支援南帮炮台.但是,由于敌众我寡,加之部分兵将临阵溃逃,南帮炮台最终失守。
北帮炮台坐落于威海卫城东6里丘陵地带,地势陡峭,仅有一条小路可通.北帮炮台与刘公岛隔海想望,相距仅4里.
南帮炮台失陷第二天,丁汝昌亲自到北帮炮台,与守将戴宗骞商议"战守之策"。夜里,守军几乎溃散殆尽,整个炮台仅剩19名守军.为防止北帮炮台被日军用来攻击刘公岛,2月1日,丁汝昌命令炸毁炮台和弹药库。
2月2日上午,日军左右两路纵队会师于威海卫城,不费一枪一弹占领北帮炮台。
2月3日,日本联合舰队和登陆陆军,向我北洋海军和各炮台发动了猛烈攻击。这时,日军已修好南帮炮台的5门大炮,日军陆军与海军配合,夹击港内的北洋舰队。守军奋勇抗敌,双方炮战异常激烈,敌舰筑紫、葛城先后被击伤,迫使日军退却。正面进攻失利后,日军将领伊东佑亨决定以鱼雷袭击。
2月4日午夜,日军一鱼雷艇摸进威海卫南口,打开一缺口.
2月5日凌晨3时,第二、第三鱼雷艇队共10艘实施夜袭,被北洋舰队发现,诸舰纷纷开炮,敌22号艇转向逃跑时触礁。
当时,北洋舰队7艘战舰停泊在刘公岛西南海面,定远舰发现一敌艇靠近,急发炮弹,命中敌艇机舱.与此同时,定远舰被鱼雷击中.丁汝昌令定远舰在沉没之前,驶往刘公岛南岸沙滩搁浅.利用舰炮,增强威海卫南口的防御力量。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佑亨下令22艘军舰,环绕威海南、北两口,对威海港发动第三次攻击.
北洋舰队诸舰与刘公岛,日岛各炮台,奋力还击.给予日军较大打击,迫使其退向海外。此后,北洋舰队,又多次打退日军的疯狂进攻。
2月7日,日舰发动了更大规模进攻.
前一天,丁汝昌曾布置鱼雷艇出击日舰,不料左队一号管带王平与龙福管带蔡廷干等人,早就密谋逃跑.当双方激战正酣的时候,二人率10艘鱼雷艇和2艘汽船冲出北口,向烟台逃跑,结果只有王平的左一号,侥幸逃到烟台.其余舰船或被击沉或被俘虏。鱼雷艇逃跑,打乱了北洋舰队的防御部署.不久,与刘公岛遥相呼应的南口日岛炮台,被日军击毁。
2月9日,日军发动第六次海上进攻,丁汝昌亲登靖远舰与敌拼死一战. 靖远舰不幸被两颗炮弹击中.靖远舰搁浅.北洋舰队力量更为削弱。
2月10日凌晨,日本4艘鱼雷艇偷进威海北口,被击退。这时,北洋舰队仅存11艘舰船,同时弹尽粮绝,援军无望,部队士气低落。
军中洋员马格禄与军官牛昶昞、严道洪等请降.伊东佑亨也致书丁汝昌投降.丁汝昌断然拒绝。为不使受伤战舰落入敌手,丁汝昌命鱼雷艇炸沉搁浅的靖远舰,并在定远舰中央安放火药,将其炸毁.
2月10日夜,定远管带刘步蟾服毒自杀。
2月11日凌晨3时30分,日军鱼雷艇又偷袭南北两口,北洋舰队用小炮击退。
2月11日11时,日舰发动第八次进攻,刘公岛东泓炮台击伤两艘敌舰.日舰继续猛轰,东泓炮台两门24公分口径大炮被击毁,守军伤亡殆尽。
2月11日晚上,丁汝昌得知王平逃到烟台后,谎报刘公岛已经失守. 丁汝昌接到李鸿章电报,催令冲出威海海口。丁汝昌知道援兵无期.威海港口外,已布满日军战舰和鱼雷艇,北洋舰队子弹将尽,无法冲出. 丁汝昌命令将镇远舰用鱼雷轰沉.但是,无人动手。
丁汝昌随饮鸦片自尽,终年59岁。
丁汝昌殉国后,牛昶眪加盖海军提督印,12日凌晨将投降书送到日军旗舰松岛号.
2月14日,牛昶眪与伊东佑亨签订《刘公岛降约》.
2月17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驶入威海卫港受降。北洋海军被俘海军官兵5000人,舰船11艘。自此,曾雄霸亚洲的大清北洋海军全军覆灭。
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朝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中国半殖民地程度更是进一步加深。此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席卷而来。
我们乘船,从刘公岛在返回威海.在船上,一群戴红领巾的小学生和我们同船而行.据带队的老师们介绍:这是威海环翠区某小学组织的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由六年级小学生及其家长共同参与. 据带队的老师们介绍:为帮助小学生们通过这一次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为了陶冶小学生的爱国情操,该学校进行了“游刘公岛、重温历史”的爱国主义活动。威海环翠区某小学的同学们,在导游阿姨的细心讲解下,参观了甲午海战遗迹,观看了甲午海战影片。整个参观过程,让学生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小学生们纷纷表示:现在要努力学习,将来保卫祖国,让祖国更强大。我从小学生的言谈举止中,我看到小学生们的 保卫祖国的信心力量,我相信:这一代小学生,自幼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他们长大后,一定会用自己的行动,担负起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任.
[全文完]
黄盟.2016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09:31
刘公岛游览备忘录之二
最近,我们在威海地区游览,.我们感觉这里的空气清新,街道整洁交通有序,人们都是彬彬有礼,这里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印象.笔者随即挥笔写出一首藏头诗:[威海卫歌]与[刘公岛歌].
[威海卫歌]
威海荣成文登营
海右明初驻大兵
卫所将士六钧弓
歌颂先人晚钓翁
我们行进在刘公岛的环岛公路上,心头分外爽朗.刘公岛,被环抱于威海湾内.这里的人文历史景观丰富而独特.
这里有上溯千年的战国遗址.
这里有汉代刘公刘母的美丽传说.
这里有有清朝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古炮台等甲午战争遗址.
这里还有众多英租时期遗留下来的欧式建筑.
刘公岛素有[不沉的战舰]之称谓也。
刘公岛,北部海蚀崖直立陡峭,南部平缓绵延.
刘公岛森林覆盖率达87%,有"海上仙山"之美誉也。
刘公岛有: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国家森林公园,刘公岛博览园,刘公岛鲸馆,旗顶山炮台,东泓炮台和铁码头等景点。
北洋海军提督署建于1887年,占地17000平方米,又称“水师衙门”.这是北洋海军的指挥中心,当年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就在这里指挥军事之大事.北洋海军提督署系清代砖木举架结构建筑,古朴典雅,稳重大方.整体建筑按中轴线建前、中、后三进院落,每进有中厅、东西侧厅和东西厢房。前、中、后院中厅分别为礼仪厅、议事厅、祭祀厅。各厅厢院落廊庑相接,雕梁画栋,结构严整.院内东南角有演武厅一座,其建筑融中西风格于一体,屋宇高阔,厅内宽广,内有挑檐式舞台一座。
北洋海军提督署正面大门上方,悬挂李鸿章题“海军公所”匾额。两侧边门,分别绘有秦琼、敬德神像,描金点漆,肃穆威严。大门外东西两侧各置乐亭一座,为庆典、迎宾的鸣金奏乐之所。乐亭前面,建有东西辕门,样式恰似古典牌楼。门前广场对称竖立旗杆两支,青龙军旗迎风猎猎,颇壮军威。西辕门以西20米处,建二层了望楼一座,登楼远眺,港内舰船活动尽收眼底。
折叠典雅,美观大方,有前后殿,东西厢房,均为举架木砖结构,正殿中间塑有龙王像,神气活现,左右站列龟丞相和巡海夜叉.两边墙壁绘有古代传说故事壁画,形象逼真。东厢房陈列两块石碑,分别题刻“柔远安迩”和“治军爱民”碑文,均为光绪十六年刘公岛绅商为丁汝昌和张文宣所立。旧时,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或六月十三龙王生日这天,岛里岛外的渔民纷纷进香跪拜,祈求龙王保佑海上平安。
甲午海战前,凡过往船只要在岛上停靠,皆来此拈香祈福,北洋海军也信奉龙王,一时香火旺盛。丁汝昌殉国后,其灵柩曾厝置此处。后来岛上居民在庙内设其牌位,四时祭祀,所以龙王庙又名丁公祠。
威海水师学堂建于清光绪十六年,占地约20000平方米,现存有东西辕门、照壁、堞墙、小戏台和马厩等,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处有迹可寻的水师学堂.当时,水师学堂总办由提督丁汝昌兼领。1889年冬,从上海、福建、广东等地招收学生36名,另有10名学生附学,共46名.1890年5月,海军学校开始授课,课程设有英文、几何、代数、驾驶、天文等,并配有敏捷、康济、威远、海镜四艘练船,供教学用.水师学堂共开办四年,毕业一届30名驾驶生。
铁码头是北洋海军舰艇的停泊之所,由道员龚照玙 主持设计建造,1891年竣工.铁码头墩桩用厚铁板钉成方柱,径四、五尺,长五、六丈,中间灌入水泥,凝结如石,直入海底,涨潮时可停靠万吨轮船.
听涛崖:在刘公岛的北坡有一处山崖,背依青山,面临大海,山上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山下悬崖绝壁,陡峭险峻。每当大风来临,惊涛拍岸,似雷霆万钧,松涛呼啸,如万马奔腾,松涛声与海涛声融为一体,慑人魂魄,故名“听涛崖”。
[刘公岛歌]
刘公刘母奉小饼
公然赢得日东升
岛上祥瑞雪初融
歌唱边陲杏花红
我用一首七言藏头诗:[刘公岛歌],作为本篇的结束语.
[全文完]
黄盟.2016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09:33
刘公岛游览备忘录之三
刘公岛在威海城区东部,威海湾口中央。据旧志记载,元代名刘岛,亦名刘家岛。大约在明代始名刘公岛。关于刘公岛名称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
相传在数百年以前,有一条来自江南某地的商船,在海上突然遇到了大风,狂风卷起巨浪,无情地扑向商船。船上的人们奋力地与风浪搏斗,祈望能找到一处可以躲避风浪的地方。然而船正航行在大海之中,四周没有陆地,也不见岛屿,到哪里去找可以避风的地方呢?人们失望了,纷纷祷告苍天保佑。但无济于事,风越来越猛,浪越来越大,船在风浪中颠簸,一会儿被掀到浪峰之上,一会儿又被抛入浪谷之中……就这样,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几天几夜过去了,风浪仍不见停息。船上的桅杆被风吹折了,舵也被浪打歪了,船失去了控制,象一片树叶在海面上漂浮。船上的淡水用光了,食物也没有了,艄公们筋疲力尽,垂头丧气地倚在舱板上,任凭船只随波逐流。天色又渐渐地黑了,月亮渐渐升了起来,只见天海间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只有风浪依旧在夜幕中呼啸着。突然,在绝望中,不知是谁惊叫一声:“看,前面有火光!”众人忙起身寻找,果然在黑暗的前方有一点微小的火光闪烁,在风浪中时隐时现。有火光,就有人,就有希望。众人顿时精神抖擞,忘记了饥饿和疲劳,拼力将船向着火光划去。渐渐地,火光近了,隐隐约约地可以看出前方是一个岛屿,那火光就在岛上闪烁。终于船靠岸了,艄公们下船寻着火光走去,不一会儿,看见前面有一栋房屋,窗前亮着灯光。艄公们急忙上前敲门。片刻,门开了,一位老翁出现在门口。众人一边打躬作揖,一边诉说他们的遭遇,要求老翁能施舍一些茶饭。老翁爽快地答应,并呼一位老媪出来与众人相见。众人随老两口进屋后,发现屋子里虽不算宽敞,却十分古朴可亲。老翁一面安排众人歇息,一面吩咐老媪生火做饭。只见老媪从里屋挖出一碗米,洗好后倒进锅里。众人见了,心里在嘀咕:“区区一碗米,怎能解众人之饥?”艄公们虽然饥肠辘辘,却又难于启齿。不一会儿,饭熟了,老翁招呼大家吃饭。大家随吃随盛,饱餐一顿,锅里的饭却不见减少。众人心里暗暗称奇,但也不便询问。饭后,艄公们感激不尽,向前拜谢道:“救命之恩,永志不忘。不知此为何地,老丈贵姓?”老翁笑答道:“此为刘家岛,老朽姓刘。”说罢,又取出一袋食物相赠,并送他们回船休息。
次日天明,风息浪小,红日高照。艄公们又上岛取水,寻遍全岛,却不见昨夜的那栋房屋,也不见老翁老媪的身影。但见岛上树木葱茏,鸟语花香。众人这才醒悟,皆曰:“我们大福,遇到神仙了。”
后来,这条船再次经过这里。艄公们又上岛寻找,岛上依然是树木葱茏,鸟语花香,但仍不见老翁老媪和那栋房屋。为了纪念刘公刘母的救命之恩,众艄公集资在岛上修了一座刘公庙,庙内祀刘公刘母泥塑双象,以表示纪念之情。刘公庙建成后,来往的艄公船夫们每经此地,必上岛进庙祈祷。从此,刘公庙的名声越来越大,该岛也逐渐被称为刘公岛了。
刘公岛为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委变化及季风进退明显。但由于三面环海,地形复杂,形成了明显的地区性差异:虽属大陆性气候,但具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与相似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具有冬暖、夏凉、春冷、秋温及温差小、风大、雾多、雨水充沛等特征。最佳旅游时间:夏秋两季。
【全文完】
黄盟原创.2016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09:37
唐乾陵怀古与解悟[散文]
你终于来到乾陵,你现在正站在乾陵巨大的蹲狮面前。
你心潮激荡,此刻,你心头正涌动着一首千古绝唱。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这里是唐乾陵,这里是位于陕西乾县梁山的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墓。
现在是农历壬午年之深秋。
你曾经在历史典籍之中解读乾陵,你曾经在道听途说之中猜想乾陵。但那都不是真正的乾陵,而今,一个实打实的乾陵展现在你面前。
关于乾陵,你知道一些感性的东西。
你知道,地处关中平原中心的西安地区,是一块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关中平原的南面是群山连绵的八百里秦川,北面是陕北高原的南缘山脉,这两条山脉为大平原架起了两座天然屏障。谓河自西向东横贯关中平原,众多支流润泽大地,真可谓“八水绕长安”。这里不仅山环水抱,景色秀丽,而且平原广阔,土地肥沃。这里气候适宜,风调雨顺,有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环境。中国文化始自秦汉。这里早在秦汉时代,就被称为“天府”,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古代,关中平原优越的自然条件与雄厚的物质基础,为西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历代皇室特别看重这块风水宝地,周秦、汉、唐等十个朝代先后建都于西安地区。因此这里名胜古迹众多。正因为如此,西安地区的帝王陵更是难于备数。你从史书之中知道,乾县地处黄土高原的南缘,以乾陵而得其名。大唐帝国共有十八代帝王,他们多数按唐太宗以山为陵的模式,选其陵地以天然山峰为坟丘。大唐十八代帝王的陵墓,多建于陕西关中平原北面的山岭上。唐陵西起乾县,中经礼泉、泾阳、三原、富平,到蒲城为止。东西绵延百余公里,可谓“一线连唐陵”。这个“一线”就是黄土高原的南缘一线。可以做一个形象的比喻,这个一线宛如“开元通宝”。古币背上的酷似弯月的指甲痕。据传说,这一线指甲痕,是一位唐朝太后留下的。你曾经随便拿起一枚“开元通宝”,仔细审视,唐国都长安处于穿(孔)的位置,十几座唐陵则处于一线弯月的位置。这是历史的偶然巧合?这是神灵刻意的按排?一切不得而知。可能只有那些长眠于地下的帝王能够知晓吧!
你在乾陵之中漫游。乾陵以梁山起陵,陵园周长约四十公里。乾陵还是至今保留最完整的唐陵。陵园内分内城和外城,陵园南面设三道门,平面布局模仿唐长安城。这里地面建筑尚有门阙,述圣纪碑,无字碑、华表,以及司马道两旁的石人、石马、石兽、石驼鸟等数十个,并有六十余尊石像。
你知道,史志有记载,唐代十八帝王以及它被封为“陵”的陵墓名称。应作如下之表述。
太祖 李虎 永康陵(不在唐十八帝之中)
世祖 李昞 兴宁陵(不在唐十八帝之中)
1、高祖 李渊 南大陵 位于三阜县
2、大宗 李世民 乾陵 位于礼泉县
3、 高宗 李治 乾陵 位于乾县城北梁山
武则天之母杨氏顺陵 位于咸阳县
太子 李弘 茶陵 位于河南堰师县
4. 中宗 李显 定陵 位于富平县
5. 睿宗 李旦 桥陵 位于蒲城县
6. 玄宗 李隆基 泰陵 位于蒲城县
太子 李实 惠陵 位于蒲城县
7. 肃宗 李亨 建陵 位于礼泉县
8. 代宗 李豫 元陵 位于富平县
9. 征宗 李适 崇陵 位于泾阳县
10、顺宗 李涌 丰陵 位于富平县
11、实宗 李纯 景陵 位于富平县
12、穆宗 李恒 光陵 位于蒲城县
13、敬宗 李湛 庄陵 位于三原县
14、文宗 李昂 章陵 位于富平县
15、武宗 李炎 瑞陵 位于三原县
16、宣宗 李忱 贞陵 位于泾阳县
17、懿宗 李凗 简陵 位于富平县
18、僖宗 李懁 靖陵 位于乾县
你翻阅地图时曾经发现,以上唐代十八帝陵和其他四陵的石雕刻仪卫行列,沿一轮弯月之走势,分布在陕西中部八百里秦川之北边缘。在东西长约三百多里狭长地带之中,形成为一处巨大的唐代石雕刻艺术博物馆,这是一座世界之最的石雕博物馆。
你漫游在乾陵之中,漂流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乾陵内城四面各开一门,总面积近230公顷,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寝室位于内城正中北部梁山山腰上,外城今已荡然无存。乾陵之墓道呈斜坡形,正南北向,全长63.1米,宽3.9米,深19.5米。数字是枯燥的,但从其中可窥视乾陵工程之浩大。墓道全部用石条填砌,从墓道到墓门共39层,每层石条厚约0.5米。据乾陵工作人员介绍,陵墓周围未发现盗洞痕迹,保存较为完好。唐高宗李治于光宝元年(公元684年)葬于乾陵。22年之后,即神龙元年(公元706年),重启乾陵墓道,将武则天葬入其中。你曾经听朋友介绍,乾陵的陪葬墓有十七座,现已发掘的有永泰公主墓,章懿德太子墓等。上述陵墓虽早年被盗,但随葬文物极其丰富,并且保留精湛的壁画。陵墓壁画从各个方面反映唐代社会生活是翔实的历史资料。
你曾在阅读典籍之中知道一些关于武则天的故事。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唐太宗听说大臣应国公的女儿武则天长的很美,便召入宫中作才人。由于博得了太宗的欢心,便赐号为“武媚”,人称“媚娘”。武媚娘小小年纪便显得很有个性。唐太宗得到一匹名叫狮子骢的烈马,性子暴烈,难以驯服,武媚娘献上驯马妙计,说驯烈马只要铁鞭、铁扙、匕首三样东西。先用铁鞭打马的臀部,不服,再用铁扙敲它的头,仍不驯服,就用匕首割断它的喉咙。这虽然是戏言,却从侧面展示了一个刚烈女强者的性格特点。
你通过读史书,知道一些有关武则天的故事。唐太宗逝世后,26岁的武媚娘削发为尼。比武媚娘少四岁的高宗李治,在当太子时就很喜欢武媚娘。高宗后来又让武媚娘蓄起头发,重新召入宫中,成为自己的妃嫔。工于心计的武媚娘废皇后,驱老臣,于三十二岁当上皇后。后来,武则天与高宗并排而座,垂帘听政。武则天从政,曾经提出一系列颇有卓见的主张,有劝农桑、薄赋徭、重科举等十二项措施,均被一一采纳,显示了武则天卓越的政治才能。弘道元年(公元683年)高宗病逝,太子李显即位,这就是唐中宗。可怜的中宗即位仅五十多天,就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软禁于深宫之中。第二年,武则天改立四子李旦为睿宗,其实李旦只是一个傀儡,大权掌握在武则天手中。永昌元年(公元689年),武则天追尊其父为太皇,母为太后。她新造了一个“曌”(音照)字,作为自己的名字,其含义是她象日月一样普照万物。第二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年号为天授、自称圣神皇帝,成为历史唯一的名符合其实的女皇帝。武则天篡唐,更加好大喜功。高宗安葬于乾陵之时,武则天为夸耀大唐帝国之强大,尽量铺张。
你曾经从朋友之处,了解一些关于武则天的故事。武则天派遣著名工匠雕刻乾陵石雕,不仅将卫仪数量扩大,并且将各国前来吊唁高宗的使者共六十余人全部雕出,列置于陵园门外,有的使者背后还刻出使者的姓名和国籍。令人惋惜得是,现在呈现在你面前的石雕客使像,头部已经全部被盗墓者凿去,人物雕像失去了头,整个雕像便黯然失色。眼前这六十多个无头的体躯由于雕技高超,非常写实,从躯体上完全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民族特征。
有人说,诗人是从雕刻家那里懂得了创造的真缔,诗人是从大理石质地坚硬的表现力之中,悟出了语言文字的硬度和可塑性。如果你看过乾陵石雕,可以更深深地理解这一结论。乾陵石雕造型上显得分外刚健雄强,特别富有生气。这里的石雕刀锋、洗练、线条饱满,形体完美。雕刻技巧达到炉火纯青之境界。乾陵石雕体现了唐代人表现形体美的强烈追求,他们力求通过石雕表现更深刻的思想内容。
你在乾陵之中漫游,你在历史长河中漂流。乾陵内城南门外蹲座着一对体形硬大的石狮,形象极其夸张,所显示的艺术手法非常典型。你曾经向历史学家朋友请教关于分辨石狮公母专业的知识。要看石狮脚下踏的东西,公狮脚踏园球,母狮脚踏小狮子。园球象征着权力,小狮象征着母爱。你在乾陵里看到,这对石狮体形高大,肌肉隆起,脖子上长满拳曲的鬓毛。石狮的形象强化夸张,它充分显示着盛唐的威严与荣耀。
你曾听一位艺术家介绍,雕塑是占领高、宽、纵三维度的艺术,是立体的诗篇,是高度凝固的音乐,也是人类最早创造的艺术之一。这里的石刻雕塑,特点鲜明,其造型分外刚健雄强,生气勃勃。唐代之工匠,一双巧手堪称鬼斧神工。工匠之中每一个人都是身怀绝技的。在乾陵干活的唐代工匠,是各地选拔出来的,百里挑一,条件比今天考大学还要严格,所以这些工匠的技艺是高超的。
你行走于乾陵之中,看到得是石人、石马、石器物,那种坚实感,那种入木三分的刻划,象是有一种被压抑的力量在石雕之中涌动,这力量来自唐代工匠,这力量来自那些被压抑的心灵。
你在乾陵之中漫游,你在历史长河中漂流。乾陵行列最远处的翼马雕刻是有传奇色彩的。唐陵中带有飞翔的神马神兽,始于乾陵,这与武则天的女皇帝思想是有一定联系。“天马行空”古已有之,用矫健的翼马象征天马,比喻神明的天子,令人难以忘怀。自唐高宗乾陵以后,所有唐帝王陵前都有这样的变形翼马或变形的翼兽。乾陵中的翼马,最引人注目的部位就是翼马的双翅,以图案结构的精美和谐,到雕刻技巧的纯熟洗练,刀锋犀利,给人以绚丽挺秀和轻捷舒适之美的感受。一个个年轻的身怀绝技的工匠,有家不能归,整日在山岭上为一个女人修造陵墓,他们能不深感压抑吗?唐代工匠按照自己的理想,创造出近于完美之艺术。这一件件石头雕塑,分明就是一篇篇音域宽厚,音色纯正的乐曲。这一件件石头雕塑,分明就是一首首抑扬顿措、音韵铿锵的诗歌。
你在乾陵之中漫游,你在历史长河中漂流。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之鼎盛时期。高祖李澜晚年退位,其子李世民继,称太宗。唐太宗励精图治,实行轻俘薄赋之新政,生产力迅速发展,从而将唐王朝推向昌盛时期,史称“贞观之治“。唐高宗时代,武则天逐步掌握实权。高宗死后,武则天则听政、称制,后废中宗、睿宗、继而改国号为周,自称皇帝。武则天执政发展科举制度,任用名相,唐帝国空前强大。乾陵就是在唐帝国极盛时代之产物,其石头雕刻都带有泱泱大国的特色。乾陵前的二十躯文武侍臣石象,堪称唐陵人象石刻之中的杰作。刻划之形象,表现之精神面貌,使人看到大唐帝国的缩影。文武侍臣的外形大都拱手而立。其衣冠服饰,缺少动态变化,略显呆滞,看似千篇一律。其实不然,当你仔细地审视文武侍臣,就会发现他们具有各不相同的脸型,特别是面部表情,皆各具神貌。石雕的文武侍臣整齐排列,如等候上朝一般,造成严肃的气氛,与陵墓环境浑然成为一体。
你在史书之中知道很多关于武则天的故事。武则天执政时期,对外继续抵抗实厥、吐蕃和契丹国的进攻,继续开通西域之通道,以扩大领域,以震大唐国威。武则天任用酷吏,“请君入瓮“之典故就做为她的一大杰作而流传至今。
你在乾陵之中漫游,你在历史长河中漂流。综观唐朝,武则天重视进七科,用策试取士。唐朝科举所设科目很多,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学、明算等,其中之明经、进士为老百姓之趋向,被视为官场进阶之石。随时间推移,后来明经亦不为人之重视,独有进士被人看重。考进士百里挑一,可谓难于上青天。进士科考试诗赋和时务策,所以唐朝大臣多从进士科出人头地,又大多精通诗歌。众多臣子文人学习诗歌创作,引发了大规模的唐诗突进运动,唐诗登上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顶峰。一部“全唐诗“,使人们看到唐诗的冰山之一角。
你在乾陵之中漫游,你在历史长河中漂流。你在思考一些问题。修造乾陵的工匠来自何处?雕刻工匠的技巧如何达到炉火纯青之境界?
你在史料中知道,唐朝实行府兵制,军府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府统兵一千二百人,中等府统兵一千人,下等府统兵八百人。唐朝初年,全国有军府六百三十四,其中关中有军府二百六十一,占全国军府三分之一。军府何以如此布局?唐朝统治者本意是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以实现君临天下,居重驭轻之势。另外,关中之军还担负着监造皇陵的重任,负责看守众多工匠,避免工匠逃跑。盛唐之时,征兵服役繁重,民丁工匠征集更为繁重,民丁工匠主要用于建造皇陵。史载:……大军万人,小军千人,烽戌逻卒,万里相继“。工役与兵役,给农民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农民为逃避沉重的工役与兵役,或自残肢体,或背井离乡。逃掉的和自残的总归是少数农民,大多数农民被迫做工役或兵役。离开土地的农民,进入乾陵之后,被严加挑选,比较精明的被选拔为工匠,悟性稍差则被派做粗工。
你在乾陵之中漫游,你在历史长河中漂流。唐代诗人杜甫的兵车行,为我们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百姓送亲人服役的画图。“车轮/马萧工/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此诗借征夫对老人的答话,倾诉老百姓对于兵役和劳役的痛恨,折射出沉重劳役下老百姓的心声。
你在乾陵之中漫游,你在历史长河中漂流。你感觉到,乾陵的神奇的翼马与武则天的女皇思想有联系,那么在顺陵天禄(鹿)则更是武则天的精神化身。(顺陵是武则天之母的陵墓),据史书记载,瑞兽符拔,似鹿长尾,一角者称为天禄(天鹿)。双角者称为辟邪。天禄(天鹿)是作为祥瑞的神兽雕置于陵前以作护卫的,而这种想象中的神兽形象,也只有在顺陵中表现的更加明确。这只插有双翅的天禄(天鹿),虽然没有狮子凶猛,但却显得更深沉,更富有气派,它不仅雄视万民,更有主宰天下,君临天下之势。
你在乾陵之中漫游,你在历史长河中漂流。你则听人说过,中国古代石雕塑特别是唐代石雕塑,“既要肖生,又要成器”的创作思想是其根性。唐代雕刻艺术家把多种复杂的创作动机熔化重铸,追求的是生命的器用化和器用化的的生命力。如果说,整个乾陵的大环境是画龙之作,那么,乾陵的神奇翼马雕塑就是点睛之笔。这些雕塑虽然展现得是一瞬间之“亮相”,但是它凝聚了狂热与冷寂,促使你去追究,去探索,去联想。硕大的翼马以其形体语言给人的视觉以强大的冲击力,给予人心灵的巨大震撼,又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
你在乾陵之中漫游,你在历史长河中漂流。你从史书之中知道,武则天治理下的唐帝国,经济达到了鼎盛时期。据《旧唐书》卷九四《崔融传》记载,武后长安三年,国内水路贸易,已相当发达。崔融上疏曰:“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蜀,前谐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武则天时代,商业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日趋繁荣。西域各国“兴贩往来不绝”。广州成为海外贸易的中心,波斯(伊朗)、大食(阿拉伯)等国商人来唐朝作生意。大唐在广州设立市监,后又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在武则天的治理下,农业亦创造了前无古人的伟绩。史载:“人家粮储,皆及数多。太仓委积,陈腐不可校量”。老百姓家中的粮食储备,可以吃几年。国家粮仓充实,因粮食积有多年而腐烂的无数。这是一幅令人向往的“大唐盛世图”,从中已折射出武则天卓越的政治才能。
你在乾陵之中漫游,你在历史长河中漂流。在乾陵,你看到,武则天立下“无字碑”,对于其文治武功,无一字评价,一切任凭后人评说。你的结论是,武则天堪称“千古之一帝”。
你在乾陵之中漫游,你在历史长河中漂流。你在史书中了解到,武则天时代,经济迅速发展,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在当时,唐代文化居各国前列,对于亚洲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你站立于乾陵,放眼四野石刻雕塑之壮观,心驰千年沧海桑田之变迁。你的眼前,身着唐装的少男少女,驾云飘逝,好象敦煌壁画之上的飞天仙女。
你仿佛随时间隧道,重回唐朝。你仿佛正座在驰向唐代的时间隧道列车之上,承载你的隧道列车,正是这博大的乾陵。
你站立于乾陵之中,萧瑟秋风里,仿佛耳边回响鸣咽之声,催人泪下,那是修建乾陵无数工匠的灵魂在哭泣。
你站立于乾陵之中,感受得不仅是厚重的历史,还有艺术灵感和中国传统的文化气韵。
站立于乾陵之中,此刻的你,尽管用心探索,尽管用心解悟,那么你将得到很多启示,你将得到很多感悟……。
[全文完]
黄盟.2016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09:38
白酒PK红酒
本篇题目的由来,是因为,笔者看了今天在山东济南召开的糖酒会而有感而发而写成的.中国自从1955年始举办糖酒会,到2005年,已经走过了50年.最近几天,你如果走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前[高新开发区]的大街上,你如果此时举目望去,一排排的五彩缤纷的酒广告刺激你的视觉,一队队的美女酒模特风情万种地招摇走过,一个个硕大的酒瓶会吸引你的眼球.笔者在看过本届糖酒会之后,写下了如下之文字,与诸位朋友共享.
有人说:"酒的存在,便是让人醉的,如同爱情的存在".哦,醉人的美酒,醉人的爱情.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据传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殷商之时纣王的"酒池肉林"将靡烂的酒文化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中国历代文人与酒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三国之曹孟德曾经乘舟把酒放歌于大江之上:"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晋代之"竹林七贤"相敬如宾,在竹林中饮酒作赋,何等之快乐?李白的"与尔同销万古愁"的豪爽名篇佳作,更是万古不朽.笔者以为,假若没有酒,那就没有诗,那就没有爱情,那就会没有激情燃烧.
中国人喜欢喝白酒,西方人喜欢和红酒,这是因其历史和文化传统而造就的生活习惯.白酒所代表的是一种中国文化,而红酒文化则代表了一种西方文化.酒,是一种世界上独特的能够将精神物质化的东西.中国北方大汉喜欢喝白酒,北方大汉喝酒多以豪饮称著于世,无论什么酒,一律以干杯来表示诚意和友谊.中国人的白酒文化蕴涵了一种"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平等理念.无论地位年龄高低大小,在酒场上可以暂时地摈弃一些世俗的规矩,能够一起开怀畅饮几杯薄酒.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国门的逐步开放,红酒渐渐地进入中国.红酒所代表的西方文化,向中国老百姓向中国的白酒文化发起挑战,并且大举进攻.红酒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时尚.有人说,时尚讲究元素对称法则,因为对称是一种和谐,而和谐则是人类文化追求之根本.请你想象一下,在某个写字楼的写字台前端庄的一位女白领,她正悠然自得品一杯红酒,一种轻微的情绪亢奋会立竿见影地激发她的工作灵感,使之工作效率更高.
当今之中国,经济在在这里高速地发展,东,西方文化在这里融合,交流.中国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依然是多元文化的碰撞,融合与交流.[白酒PK红酒]:这一场大戏剧的大幕刚刚开启.究竟鹿死谁手?请君拭目以待.
[全文完][本文系原创首发稿].
黄盟.2016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09:39
感悟:“风墙”
——当代书法家关明聚
“灵物碧空乘兴来
狂飙为我从天落’’
这是关明聚写出的“赞鹰诗”。画面之上,万里碧空中,一只巨鹰,携凌云之志气,裹动地之狂飙,向着山林中的巨石飞来。这是何等的气势,这是何等的意境。
关明聚喜爱鹰,他也喜欢画鹰。关明聚解释说,鹰是有灵气的巨禽。鹰的形象,应当是人中强者的形象的真实写照,应当是那种立地擎天的铮铮铁汉的的形象。鹰应当是志向高远,不惧险恶,光明正大,豪气凛然者的象征。
关明聚在一幅画鹰的作品的题款中写道:“自信林中可称王,长鸣一声镇八方,胸中怀有凌云志,管他世间数短长”。关明聚经常画鹰,并且常在画上题写:“灵物”,“灵物之思”,“灵物之志”等等。关明聚最近新创作的一幅六尺的立鹰图上题写:“风墙也”。“风墙也”这三个字,显示了关明聚的非凡的情怀和深刻的思想。关明聚说:“我们党和各级政府的干部应当是人民群众遮风挡雨的“墙”,同样,人民群众也应当是那些好干部遮风挡雨的“墙”。风墙之后加“也”,以期增加绘画语言的幽默诙谐之感吧”。笔者认为,关明聚的“风墙”理念及相关画作,将个人的思想情感融入画卷和诗句之中,用崭新的书画语言,将个人对于“灵物”理解,写进画卷之中,堪称:“新时代文人画之典范”。
关明聚号山岳.山东梁山人.
关明聚现在为: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山东师范大学书协顾问兼教授。
中国书画家研究会会员。
关明聚先生的书法上袭"二王"之风,融历代名家之神韵,已经自成一家.关明聚是一位书法和绘画俱佳的中国书画艺术家。书法和绘画是关明聚向着新的艺术高峰飞翔之两翼。
关明聚正在展开就像巨鹰一般的双翼,飞向书画艺术的巅峰。
关明聚先生喜爱鹰,也喜欢写鹰.关明聚写道:''生来怀大志,常立险峻巅".关先生写鹰之时,或者中锋任意纵横,或者用水墨以浓淡干湿相济,或者平中求险,险中求平,顷刻之间,一幅水墨巨鹰,已经跃然纸上.今年春夏, .笔者曾经两次采访过关明聚先生.有幸亲眼目赌关明聚先生写鹰之全过程.关先生画鹰着力于写鹰的眼睛,羽毛和趾爪,他将其炉火纯青的书法用笔方法,应用在写鹰的精神气质上,在表现鹰的精神方面,真可谓:“入木三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笔者认为:关明聚的书画艺术成就,源自于他几十年美术教育的实践活动,源自于他对艺术执着的追求,源自于他高瞻远瞩的艺术感悟力。我们期待着:关明聚更多的新创作的艺术精品的问世。
黄盟。2016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09:40
魅力扬州 【游记散文】
一、扬州之瘦西湖篇
诗舫春季湖上走
画卷怪异人欲求
瘦马婷婷神情幽
西湖粼粼天下秀
湖中脉脉有清流
人间色色无忧愁
文章赞颂史可法
古道抨击辫子头
扬州古城名声留
州存美景楼外楼
——作者黄盟
这是笔者写出了一首藏头诗。笔者仅用十个字,将扬州的城市神韵涵盖之,这十个字就是:“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扬州是一座人文荟萃的文化古城,钟灵毓秀之地吸引了古往今来的众多文人雅士来此。大量来自天南海北的文化人聚集于在扬州:“云集寻胜,吟诗作赋,挥毫泼墨,创作书画”。正是因为如此原因,所以就有了扬州的书法和国画艺术驰名天下,就有了“扬州八怪”的艺术大旗长久地高高飘扬。扬州的传统工艺美术,戏曲曲艺和园林造型艺术等,更是精彩纷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魅力之扬州,一起感悟扬州之风物。
魅力之扬州,已经有二千五百年的建城历史。春秋之末,吴王夫差开筑邗城,始开扬州城市建设之先河。后来,隋代大运河之开凿,链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使扬州一跃而成为中国的南北水路交通枢纽。唐代,这是扬州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的扬州,是一个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唐代大诗人李白这样深情地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由此可见,当时,在烟花三月去扬州游览,是多麽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一件事。其后,扬州屡遭兵燹,历经兴兴废废。但是,扬州,总是能够衰而复兴。所以,有诗人至此而歌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头前万木春”。这诗句。既是对于扬州遭兵燹的愤慨,也是对于扬州复兴的由衷赞叹。扬州,在明清之时,成为两淮盐运漕运中心,成为万商云集的“东南一大都会。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南巡,多次临幸扬州,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扬州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扬州在清乾隆年间,经济及文化达到“鼎盛时期”,四方名士与社会精英纷纷汇聚于此。今日之扬州,自然风光依旧,文化发达依旧,美食荟萃依旧,这里依旧是一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今天,我们走进扬州,我们要亲自感悟扬州的秀美风光,领略扬州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享受扬州的诱人美食。
今天,我们走向瘦西湖,我们走向这一片美丽的湖园林之中,我们融入艺术美与自然美和谐统一之中。
我们乘坐扬州画舫,缓缓地行驶在瘦西湖的水面上。我们放眼湖上美景,正所谓“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其名园胜迹,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之两岸,俨然犹如一幅次第展开的国画长卷。
有人说:“天下西湖,三十有六”,中国的城市之中,城中有湖的不计其数,笔者在此不再赘述。笔者以为,中国所有的城中之湖,惟扬州的瘦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于其他诸湖。我们看到,一泓曲水宛如锦带,如飘如拂,时放时收,较之杭州的西湖,则别有一种清瘦的神韵。清代钱塘诗人汪沆有诗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正是由于此湖之小巧玲珑,被世人称之为:“瘦西湖”。
我们乘坐的扬州画舫缓缓地行进在瘦西湖的水面上,我们在倾听年轻女导游给我们解读瘦西湖。年轻的女导游说,瘦西湖的特点是清瘦狭长,水面长约4km, 宽不及100m。这里原是一片纵横交错的河流,经过多次经营与沟通,运用中国南方传统造园艺术,因地制宜地建造了很多风景建筑。瘦西湖从乾隆御码头开始,沿湖过冶春、绿杨村、红园、西园曲水,经大虹桥、长堤春柳,至徐园、小金山、钓鱼台、莲性寺、白塔、凫庄、五亭桥等,再向北至蜀岗平山堂、观音山止。湖长十余里,犹如一幅山水画卷,既有天然景色,又有扬州独特风格的园林,是国内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有人说过,瘦西湖园林以自然风光旖旎多姿著称于世。四时八节,风晨月夕,使瘦西湖 幻化出无穷的天然之趣。丰富的历史文化,使瘦西湖如醇厚的佳酿,常看常新,品味其中,回味无穷。瘦西湖的白塔晴云,石壁流淙、春流画舫、万松叠翠、二十四桥景区等景点,俨然一幅天然而成的国画长卷。瘦西湖的景点经多年修建,变得格外妩媚多姿。我们正在荡舟湖上,沿岸之美景纷至沓来,让人应接不暇,心驰神往。
我们的画舫缓缓地行驶在瘦西湖的水面之上。此时,我们突然地看到了虹桥,这是一个美丽的景点。对于虹桥,有一首词赞曰:“扬州好,第一是虹桥。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萧,处处驻兰桡”。这里就是扬州瘦西湖有名气的虹桥。虹桥景色优美,曾吸引了众多的文人雅士在此指点江山,切磋诗文,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墨迹和动人的故事。清代学者王渔洋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赞美诗曰:“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应太匆匆”。
如果把瘦西湖比做是一位古典美人,是虹桥揭开了她的红盖头。就让我们从虹桥开始,领略这“两堤花柳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美景吧。
画舫继续前行。此时此刻,我们的画舫已经来到了深入湖心的钓鱼台。这里,原来是演奏丝竹乐器的地方。为何人们将这里称之为“钓鱼台”呢?这里有一段美妙的故事。相传当年的乾隆皇帝游逛到这里,不知怎么的,万岁爷就来了钓鱼的兴趣。于是,立即有人给乾隆送上了钓鱼杆。可是瘦西湖里的鱼却偏偏不听话,平日里一呼百应的乾隆皇帝钓了半天,就是没有一条鱼上钩。看到此景,陪同的乾隆的扬州盐商着急了,当即悄悄选了几个水性好的水手带着活鱼潜到水下。举着荷叶,靠荷茎来换气。上面的乾隆鱼杆一落,下面的活龙鱼就被挂上了钩。这下乾隆爷自然是龙心大悦。于是,此处由此而得名曰:“钓鱼台”。
在中国,以“钓鱼台”命名的景点非常多,但是,扬州的钓鱼台却是众多钓台中体量最小,也是极富特色的一座。它是中国名亭建筑的典范,是中国园林“框景”艺术的代表作品。站在钓鱼台斜角 60 度,你可以在北边的圆洞中看到五亭桥横卧波光:而南边的椭圆形洞中则正好可以看到巍巍白塔。这一景象一彩一素,一横一卧,真是堪称绝妙。那洞中借景的画面正好对应了“三星拱照”的名称。
我们的画舫继续在瘦西湖的水面上前行。现在,我们正在游览了小金山景区。从这儿可以看到瘦西湖的主湖区。那远近高低错落有致的亭台树木,使瘦西湖的水面显得开阔而深远,宛如一副大写意的中国山水画。
小金山是瘦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也是湖上建筑最密集的地方。风亭、吹台、琴室、木樨书屋、棋室、月观,全都集中在这里。据说,小金山原名长春岭,是清代乾隆年间建造的。当时,为了使乾隆皇帝能坐船直接到达平山堂,便开挖莲花梗新河。小金山就是用挖出的泥土堆积而成的。
我们的画舫继续前行。 我们看到了扬州白塔。年轻的女导游给我们讲起扬州白塔的传说故事。相传在 1784 年,乾隆皇帝第六次南巡时坐船游览瘦西湖。乾隆从水上看到五亭桥一带的景色,不由遗憾的说:“只可惜少了一座白塔,不然这里看起来和北海的琼岛春荫就很相似”。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后来,财大气粗的扬州盐商,当即花了十万两银子,从太监手中买来了北海白塔的图样,连夜用白色的盐包堆成了一座白塔。这就是在扬州流传至今的“一夜造塔”的故事。
我们看到,扬州的白塔高 高矗立 ,白塔的下面是束腰须弥塔座,八面四角,每面三龛,龛内雕刻着十二生肖像。扬州白塔和北京北海白塔的不同之处在于,北海白塔厚重稳健,而扬州白塔则比例匀称,婷婷玉立。扬州白塔和身边的五亭桥相映成趣,十分和谐。“白塔晴云”是扬州二十四景之一。我们站在奇峰壁立的石刻“白塔晴云”之畔,从此向南望去,只见蔚蓝色的天空中,白云飘荡,喇嘛塔耸立云表,塔顶金光闪闪,蔚为大观。
如果把瘦西湖比做一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那么,五亭桥就是少女身上那条华美的腰带。五亭桥不但是瘦西湖的标志,也是扬州城的象征。它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至今已有了两百多年的历史。
五亭桥上建有极富南方特色的五座风亭,挺拔秀丽的风亭就象五朵冉冉出水的莲花。亭上有宝顶,亭内绘有天花,亭外挂着风铃。五亭桥的桥墩由 12 大块青石砌成,形成厚重有力的“工”字型桥基。清秀的桥身和沉雄的桥基,两者为什么能配置得如此和谐呢?答案就在桥洞。五亭桥的桥身由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卷洞组成。空灵的拱顶卷洞配上敦实的桥基,桥基在直线配上桥洞的曲线,加上自然流畅的比例,就取得了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难怪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评价:“中国最古老的桥是赵州桥,最壮美的桥是芦沟桥,最具艺术美的桥就是扬州的五亭桥”。
《望江南百调》中提到:“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萧”。如果乘船从桥下穿过,我们可以数出五亭桥一共有着 15 个桥洞。这 15 个桥洞,洞洞相连,洞洞相通。《扬州画舫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每当清风月满之时,每洞各衔一月。金色荡漾,众月争辉,莫可名状。”
站在五亭桥上向东看,远处的湖光水色就是一副典型的江南山水图景。而桥东面这座四面环水的建筑,叫做凫庄。凫庄建于 1921 年,因为形状类似浮于水面的野鸭而得名。它的整体建筑紧凑得体,有效地烘托映衬了五亭桥和白塔,成为瘦西湖上不可缺少的一处点缀。
我们的画舫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进入了二十四桥景区。“二十四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二十四桥横跨瘦西湖东西两岸,为单孔拱形桥。其桥身高耸,上围汉白玉桥栏,人站在桥上,有一种凌空欲飞的感觉,十分有趣。关于二十四桥之名的由来还有不少的争议。通常的说法有三种。其一,指的是一座桥。其二,是指扬州有二十四座桥。其三,是一个概数,谓扬州的桥多之意。关于二十四桥到底指那座桥,至今众说纷纭。不如我们丢开那些烦琐的考证,来细细的品味杜牧诗句中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朦胧意境吧。清代人刘大观说过:“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可轩轾”。由此可见,扬州的瘦西湖园林是名振天下的。
二、扬州之乾隆南巡篇
笔者以为:乾隆六次南巡与扬州有极其密切的联系,有诗为证曰:
“乾康盛世扬州兴
隆帝潇洒天下平
南巡六番靡春风
巡视江都运河通 ”
——作者黄盟
说起扬州御道,我们就自然地想起乾隆皇帝六巡江南的故事。在当时,乾隆皇帝下江南,扬州乃必经之地。所以史书云:“扬州御道,自北桥始。” 乾隆皇帝六巡江南,分别是在下述年份:
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1751年。“辛丑年即乾隆十六年”
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1757年。“丁丑年即乾隆二十二年”
乾隆皇帝第三次南巡:1762年。“壬午年即乾隆二十七年”
乾隆皇帝第三次南巡:1765年。“乙酉年即乾隆三十年”
乾隆皇帝第三次南巡:1780年。“庚子年即乾隆四十五年”
乾隆皇帝第六次南巡:1783年。“甲辰年即乾隆四十九年”
《 南巡盛典》一书详细地记录了乾隆皇帝南巡的史料。 《南巡盛典》,一百二十卷,清高晋等纂,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刻进呈本。本书为一部享誉中外的典礼文献,其中河防、阅武、名胜三部分各附图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名胜”部分自河北卢沟桥起,至浙江绍兴兰亭,附有著名画家上官周绘写的插图160幅,可谓洋洋大观。关山、寺镇披图细览,一一可指。刻画婉丽繁复而不失明净挺拔,是清代殿版画中的上乘之作。该书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且对研究清代江南政治、经济、文化也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由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我们自然地联想起清代另一位有作为的大帝:康熙皇帝的六次南巡。历史竟然是如此地出奇地相似。康熙皇帝曾平“三藩”,定台湾,统一漠北与西藏,武功显赫。同时,他的文治又为史家称道,他组织纂辑的《康熙字典》、《全唐诗》、《佩文韵府》等,成为中国文化史上里程碑式的典籍。而其中《全唐诗》和《佩文韵府》的刊刻,就是在扬州天宁寺进行的。仅此一端,足见天宁寺的地位非同小可。当然,天宁寺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还远不止于此。
在扬州的众多历史遗迹之中,人们往往对皇帝的行踪特别关注。在与皇帝的关系上,天宁寺在扬州城内的寺庙中首屈一指。康熙帝六次南巡,五次驻跸扬州,其中有两次驻跸天宁寺内。他的孙子乾隆帝六次南巡,至少有五次欣然驻跸于天宁寺行宫内。扬州的盐商们为了讨好乾隆皇帝,耗费重金,大兴土木,兴建的天宁寺皇帝行宫。据载,乾隆皇帝“由崇家湾抵扬,先驻天宁行宫,次驻高旻行宫;由瓜洲回銮,先驻高旻行宫,次驻天宁行宫”。后来,天宁寺行宫与寺庙,被太平天国战火烧毁了。天宁寺当初的的富丽堂皇,今天的人们已经难以想象。今天我们看到的已不完整的天宁寺建筑,是同治以后逐渐修复的。而天宁寺行宫,就是今天的西园饭店所在,范围要比寺庙本身更大一些。
天宁寺的现状与它的显赫身世已经不相般配了。许多人都不知道它是扬州历史上最早的佛教名刹,所有现存寺庙的历史都晚于它。清代扬州八大名刹,天宁寺位居其首。它在康熙、乾隆年间达到极盛,被乾隆皇帝誉为“江南诸寺之冠”。康熙帝赐天宁寺匾额四块、楹联两副,乾隆帝也曾赐七块匾额和八副楹联,祖孙两帝都曾作诗若干赞美天宁寺。
“小艇沿流画桨轻”的诗句,透露出康熙皇帝在当时的愉悦心情。而如今我们站在天宁寺的御码头,面对“十里清溪”的城河,不由地使我们的思古幽情油然而生之。
众所周知,康熙皇帝既重武而又重文。康熙皇帝后来的举措,使得天宁寺一举而成为扬州最有文缘的寺庙。康熙四十四年,曹雪芹的祖父、时任江宁织造兼两淮巡盐御史的曹寅,奉皇帝之命在扬州刊刻《全唐诗》。天宁寺创办以编校刊刻内府书籍为主的出版机构,其缮写之精、雕刻之美,一直被后代版本学家奉为典范,在中国版本学史上享有极高地位。
在后来的日子里, 乾隆帝继承了乃祖重文的遗风,组织编写了《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的编撰,共先后耗时长达15年之久,动用4000余人,共计79337卷,36315册,总字数近10亿字。《四库全书》共缮写了七部,分藏于北京紫禁城之“文渊阁”、圆明园之“文源阁”、热河行宫之“文津阁”、奉天行宫之“文溯阁”、扬州天宁寺之“文汇阁”、镇江金山寺之“文宗阁”、杭州孤山圣因寺之“文澜阁”。
天宁寺是一座有着太多历史、故事和传说的寺庙。近代以来,这里曾经祭奠过熊成基烈士的灵柩,曾经成为军营马厩,曾经发生过日本人屠杀中国伤兵的惨案,曾经驻扎过解放军部队,曾经作过文化艺术学校和招待所。值得庆幸的是,天宁寺历经沧桑浩劫,却留下了一群多达92间的巍峨建筑。天宁寺现存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和华严殿及廊房配殿。笔者以为,扬州在清乾隆年间的鼎盛发达,与康熙皇帝南巡和乾隆皇帝南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清代两代君主的南巡,为扬州的繁华增加了一笔浓重的色彩。
三、扬州之隋炀帝篇
毋庸置疑,隋炀帝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为我们留下一条纵贯中国南北的大运河,以及由此而来的一部运河文化史。有诗为证曰:
“隋王武功平天下
炀帝文治有章法
帝凿运河功绩大
赞叹举世第一家”
——作者黄盟
笔者对于隋炀帝的上述评价不同于其他的历史学家。这是为什麽?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 扬州有厚重的人文历史,扬州有太多的悲欢离合,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当我们面对从远古流淌而来的邗沟水,就会感觉到古老历史文化传承的重任。古扬州的历史发展,与古老的大运河息息相关。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没有大运河的开凿,就没有今日扬州城市之繁荣。扬州之运河水系,是大运河水系之中最密集最完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扬州的运河分别由三部分组成:其一,今市区东部的南北走向的京杭大运河。其二,从市区东北部的京杭大运河湾头码头分支向西,流经扬州古城东及古城南的古运河。其三,古城东北古运河上的黄金坝闸分支西去的邗沟。古代,隋炀帝三下扬州,开凿了从隋朝东都洛阳到杭州的大运河。这一条古老的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和文化文明的实物见证。这条古运河,其中开凿最早的一段运河就在扬州。这是在公元前486年春秋时吴国在邗城下开挖的,沟通江淮的水道:邗沟。扬州城北的邗沟路南至今还保存着古运河其中的一段。
我们站在扬州的大运河边,放眼望去,大运河的河水在流淌,大运河的运输船在航行,两岸绿树成荫。极目蓝天白云,令我们心驰神往。京杭大运河正式的开挖,既然始于隋代,那末,一部中国运河史,自然要从隋代启动。隋炀帝开大运河,是历史事实。但是,大运河的开凿的计划和设想,则是隋朝的开国明君隋文帝首先提出的。据史料记载,隋文帝曾经下令开挖广通渠,山阳渎二渠。隋文帝开山阳渎,其目的系疏浚邗沟,以通扬子江。隋炀帝开运河之时,又在隋文帝开的山阳渎的基础上,对这段古河道进行了重浚。众说周知,中国所有的河流,绝大部分都是由西向东横行的。隋朝将中国南北统一之后,南北交通之重要性凸显。欲沟通南北,只有以人工开河为最有效的方法。南北朝之后,江淮地区特别是扬州周边地区已经成为天下最富庶的地区之一。隋朝的强大的国力,为开凿大运河提供了坚强的经济后盾。隋炀帝乃是极度狂热的有着江南贵族气息的帝王,由于他受到南方文学的熏陶,他的周身散发着极度浪漫的贵族气息。据史书记载:“隋平陈,以炀帝为扬州总管,镇江都,置学士至百人,常令修撰,成书万七千余卷”。由此可见,在这一时期,隋炀帝已经开始呼吸到南方文学的新鲜空气,他已经被南方的贵族文学所陶醉,致使其产生对于南朝的倾慕之心,以致于后来,逐渐走向沉湎于酒色的一代君王。自然,这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本文限于篇幅,不能在此深入探究。但是,隋文帝和隋炀帝两位皇帝,都与扬州,都与地处扬州的大运河,有密不可分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简言之,隋炀帝所开的大运河,包括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永济渠等四段。总之,隋代的大运河已经具备了今日京杭大运河原始雏形。
隋朝建立之初,中国还处于分裂状态,尤其是陈朝据地江南,与中央政权抗衡。588年秋,20岁的杨广受命率领数十万隋军,一举突破长江天堑,进据建康(今南京),俘获了藏在井里的陈后主和其贵妃张丽华。后来民间传说杨广迷恋张丽华美色,衍生出许多桃色段子,但多部史料记载,正是杨广亲自下令斩了张丽华。结束国家近百年的分裂战乱,开启一个统一、强盛的新时代,杨广由此建立了较高的威望。随即,杨广的父亲隋文帝将陈朝的南兖州改名为扬州,设总管府于广陵。当时,陈朝初平,江南局势未稳,地方豪强地主势力相煽作乱,“婺州人王文进、会稽人高智慧、苏州人沈玄憎等皆举兵反,自称天子,署置百官。”还有不少土豪“自称大都督,攻陷州县”。先起淮左、三吴、浙东、浙西,后又蔓延至浙闽。为平定叛乱,文帝改派杨广为“扬州总管,督江都”,总督扬州四十四州军事。“前后七百余战,转都千余里”,终于平定了叛乱。后来,苛刻的《隋书》主编、唐朝大臣魏征也难讳其功:炀帝“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著声绩。”
隋炀帝,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充满争议的皇帝,登帝位前曾任9年扬州总管,在他做皇帝的14年中,先后三下扬州巡游,直至兵变死在扬州、葬在扬州。人们在“烟花三月”前夕纷纷来到扬州,人们来到隋炀帝陵墓前,想看看历史上的隋炀帝究竟是何许人也?隋炀帝在扬州都干了些什么? 隋炀帝陵位于扬州城北6公里处的邗江区槐泗镇雷塘北侧。陵门气势恢宏,进入陵区,高大的石牌楼横梁上写着“隋炀帝陵”斗大的四个正楷字。陵园占地3万平方米,从南向北依次建有石牌坊、陵门、雷塘、石桥、祭台、神道、城垣、石阙、陵冢等,整个帝陵形制独特、气势雄伟,是典型的隋唐建筑风格。墓冢为规整的平顶金字塔形,高12米,四边均为规则的等腰梯形。墓前巨型墓碑刻有“大清嘉庆十三年在籍前浙江巡抚阮元建石”,“扬州府知府汀州伊秉绶题”。 杨广当时立足扬州,悉心经营南方,笼络人才,为他以后登上皇太子位,进而登基做皇帝奠定了根基。当然,他能当皇帝,与他善使阴谋诡计也有关系。隋炀帝身后骂名滚滚。“炀”,是杨广被缢杀当年,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加的谥号,表示“好内怠政”、“外内从乱”,为“下谥”、“恶谥”。后世对隋炀帝的评价,主要来源于唐朝史官编纂的《隋书》。在后人眼里,隋炀帝是“天下第一荒淫皇帝”,此评价似乎千百年来已成定论。唐朝所修《隋书》,其目的是为了吸取隋亡的教训,巩固李唐政权,自然将前朝皇帝贬得很低。后世承袭《隋书》之说,再加上小说、传奇的渲染,隋炀帝更成了历史上最荒淫无道的皇帝。不少专家认为,隋炀帝确实有过一些骄奢淫逸的残暴之举,但也做过不少大事,如指挥灭陈,完成祖国统一,重设郡县制、创置科举制,开凿大运河等等。所以,我们还是应当运用辩证唯物历史观,重新审视这位隋朝的第二代皇帝。
笔者认为:隋炀帝的历史功绩在于,其一.成功地开凿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大一统天下。隋炀帝决定挖凿南北大运河,组成水网,把几大自然水系,如长江、淮河、黄河、海河、钱塘江等,变成一个大水系。成功地开凿大运河,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空前的大规模工程。其二.大运河催生了几十座沿河的繁荣城市。与此同时,隋代大运河造就了杨州(含杭州)、西安(含洛阳、开封)、北京(含天津)这样三大世界都市。后来,扬州,西安和北京,三者都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影响力的大都市,其影响极其深远。其三,大运河的贯通,将北方文化带到了南方,同时也把南方的水乡文化带到了北方,实现了中国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其四,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为唐代的贞观盛世奠定了经济文化基础,从而夯实了唐文化在世界上迅速崛起的基础。隋朝虽然短暂,但是却换来了唐朝的长治和极盛。在隋代大运河的地图上,我们看到:隋的首都是,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隋代修大运河由扬州出发,先要向西北走,斜穿安徽淮河流域,经河南的东北部,入黄河流域,到达洛阳,此为下半部。隋代大运河在洛阳继续向东北走,经河北东南部,入海河流域,到涿郡(北京南),此为上半部。整个隋代大运河的形状,合起来整体走向组成一个“之”字。隋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用工360万民工挖通济渠,连接黄河淮河,同年又用十万民工疏通古邗沟,连接淮河长江,构成下半段。三年后,用河北民工百万余,挖永济渠,到北京南,构成上半段。又过两年,重开江南运河,直抵余杭(杭州)。至此,共用五百余万民工,费时六年,大运河全线贯通,全长2700公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扬州,作为一个王朝的缩影,留下了隋炀帝很多故事。扬州,既是隋炀帝事业的起点,也是隋炀帝生命的终点。 在这个意义上讲,隋炀帝与扬州有着一段难以割舍的不解之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头前万木春”。这就是历史给与我们的深刻启示。有人说,中国有两条巨龙,一条巨龙,是盘踞在高山峻岭上的长城。一条水龙,就是连接中国五大水系的大运河。众所周知,其中的隋唐大运河,还有一半还埋在黄土之中。这两条巨龙,都是世界顶级的伟大工程。长城,大运河,二者都是中华文明的伟大象征,二者也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典型。笔者以为,大运河比长城更为积极更为出色,因为她是一条永不枯竭的“黄金水道”,她现在正在夜以继日地为中国老百姓祈福。今天,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大运河,当今正在在期待着一次新的命运之挑战。
有人说,“城市以文化论输赢”。每一个城市的历史特征,都是千百年人类文化积淀的结果。我们说,文化是人的立足之根,文化乃人之生存之本。如果一个城市没有了文化传承,那就等于一个人失去了灵魂。如果不注重自己城市的文化建设与传承,缺乏城市精神内涵,导致的后果必然是对城市缺乏认同感。这对于一个城市的市民而言,是非常有害的。扬州有充满魅力的瘦西湖,扬州有日夜流淌的京杭大运河,扬州有声名显赫名垂千古的“扬州画派”,扬州还有厚重的文化积淀。扬州的所有这些飞檐翘角,亭台楼榭,古色古香的院落小巷等,皆是扬州的历史缩影。我们可以这样说,厚重的人文气息,就是历史文化古城扬州的城市灵魂。
四、扬州之扬州八怪篇
扬州乃历史名城,大运河与长江交汇于此。扬州也因此而成为水路运输的枢纽之地。清代,漕政,河政与盐政为东南之地三大政要之事。扬州“地兼三者之利”,在清代是此一方的经济中心与文化中心。扬州,在清代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时期,此时的扬州,“东南豪商大贾,鳞集麝至,侨寄户者不下数十万”,实为“东南一大都会”。京杭大运河在这里纵穿扬州之腹地,由北向南沟通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等四湖,汇入长江。正因为上述之原因。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备的扬州,在清代乾隆年间,成为全国各地富商大贾在此经商的“风水宝地”。来自广东,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浙江,山西等省的商人纷纷在扬州城建立会馆。据史料记载,那时候,浙江商人主要经营绸布,湖南商人经销湘绣为多,湖北商人以经营木材为主,江西商人以经营瓷器为主,广东商人经销南糖,安徽商人经营盐业,而山西商人则以开办钱庄为多。与此同时,那时候,扬州做为南北商货的集散地,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粮食市场。富有的商人,在扬州经商成功。富商在拥有了巨大的财富之后,随之而来将他们的嗜好转为较大的书画需求。扬州的富商们开始附庸风雅,互相攀比收藏的书画作品,并美其名曰:“附庸风雅”。正是因为有了扬州富商的热衷与追捧,于是就催生了扬州书画市场的繁荣,于是就有了“扬州八怪”画派的出现。在清代的江浙地区 继“四僧画家”之后,又崛起一个革新画派——“扬州八怪”。实际上,当时活跃在扬州画坛上的重要的画家并不止八人,约有十六、七人,“八”并非确数。按最早的记载有:金农、黄慎、郑燮、李鳝、李方膺、汪士慎 、高翔和罗聘。世人之所以所以称他们为怪,是因为他们在作画时不守墨矩,敢于打破传统绘画规则。“扬州八怪”离经叛道,奇奇怪怪,再加上他们大都个性很强,孤傲清高,行为狂放,所以称之为“八怪”。 “扬州八怪”是一个中国美术史上及其重要的画派,他们形成一个热爱艺术,敢于创新的艺术家群体,他们有很多的共同点。“扬州八怪”有相近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情感。他们大多出身于知识阶层。“扬州八怪”之中,有的人终生不仕,有的人经过科举从政,一度出任小官,却又先后被黜或辞职,终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们的生活比较清苦,他们深知官场的腐败,从而形成了其蔑视权贵,行为狂放的性格,他们都是借助书画抒发内心对于权贵们的的愤懑。
“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的题材,大都取材花鸟,以写意为主要表现方式。“扬州八怪”在创作中重视个性,力求创新,不同程度地突破传统美学规范,带有某些反传统的意义。他们的作品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令人耳目一新。但在当时,“扬州八怪”的艺术主张并不能够被世人完全理解,甚至被视为左道旁门,而受到人们的一些“非议”。笔者以为,艺术的灵魂就在于创新,正是他们坚持创新,才开创了画坛上新的局面,为花鸟画的发展拓宽了道路。
金农是扬州八怪的核心人物。他在诗、书、画、印以及琴曲、鉴赏、收藏方面都称得上是大家。金农从小研习书文,文学造诣很高。浓厚的学养使他居于“扬州八怪”之首。但是金农天性散淡,他的书法作品较扬州八怪中的其他人来说,传世作品数量是非常少的。金农,浙江钱塘人。他生活在康、雍、乾三朝,因此他给自己封了个”三朝老民”的闲号。金农的书法艺术以古朴浑厚见长。他首创的漆书,是一种特殊的用笔用墨方法。“金农墨”浓厚似漆,写出的字凸出于纸面。所用的毛笔,象扁平的刷子,蘸上浓墨,行笔只折不转,象刷子刷漆一样。这种方法写出的字看起来粗俗简单,无章法可言,其实是大处着眼,有磅礴的气韵。最能反映金农书法艺术境界的是他的行草。他将楷书 的笔法、隶书的笔势、篆书的笔意融进行草,自成一体,别具一格。其点画似隶似楷,亦行亦草,长横和竖钩都呈隶书笔形,而撇捺的笔姿又常常近于魏碑,分外苍劲、灵秀。尤其是那些信手而写的诗稿信札,古拙淡雅,有一种真率天成的韵味和意境,令人爱不释手。 代表作有:《东萼吐华图》、《空捍如洒图》、《腊梅初绽图》、《玉蝶清标图》、《铁轩疏花图》、《菩萨妙相图》、《琼姿俟赏图》等。著述有《冬心诗钞》、《冬心随笔》、《冬心画梅题记》、《冬心杂著》等书。
黄慎的诗文、狂草书法,绘画被称三绝。曾先后三次到扬州,居留较长,与郑板桥、李鳝等往来友善,为“扬州八怪”之一。 黄慎擅长人物、山水、花鸟,并以人物画最为突出,题材多为神仙佛道和历史人物,也有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多从民间生活取材,不少作品塑造了纤夫、乞丐,流民、渔民等下层人物形象,如《群乞图》取材现实生活,描写灾荒年中,乞丐们流落街头,受人欺凌的悲惨画面,表现出他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黄慎擅草书,书法学“二王”,更得怀素笔意,从章草脱化而出,其栖劲运笔亦用于绘画之中,故画面多干枯、飞白和迅疾之迹,黄慎的草书,点画纷披,散而序,评者说它象疏景横斜,苍藤盘结,具有抽象写意之意境。
李鳝的画风“来之不易”。早年师从他的同乡魏凌苍学画山水,宫廷作画时师从随蒋廷,后来拜从高其佩(指头画大师),在扬州时又从石涛的笔法中得到启发,遂以破笔泼墨作画,形成自己任意挥洒,“水墨融成奇趣”的独特风格。他的作品对晚清花鸟画影响较大。
南通籍著名画家李方膺(一六九六--一七五五),字虬仲,一字秋池,号睛江,乳名龙角,他既不是扬州人,又未如黄慎,金农等久住扬州卖画,何以得侧身于“扬州八怪”之列?有人指出:其一,李方膺的人品、画品和“扬州八怪”的其他七人(指李鳝,江士慎、高翔、金农、黄慎、郑燮、罗聘)相当。其二,通州于雍正元年(一七二三)前,还只是一个属于扬州府的散州,李方膺于康熙五十七年(一七一八)入学时,籍贯便是扬州府通州,所以他是广义的扬州人。其三,李方膺跟“扬州八怪”之翘楚郑板桥的友谊深厚,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经常在一起赋诗作画。有了上述的原因,那末,李方膺跻身与“扬州八怪”应当是顺理成章之事。
高翔晚年时由于右手残废,常以左手作画。与石涛、金农、汪士慎为友。清朝的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有过这样的记载:“石涛死,西唐每岁春扫其墓,至死弗辍”。意思是说,石涛死后,高翔每年春天都去扫墓,直到死都没有断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友谊很深。高翔除擅长画山水花卉外,也精于写真和刻印。他的山水画取法弘仁和石涛,所画的园林小景,大多是从写生中来。金农、汪士慎诗集上的小像,就是高翔的手笔,线描简练,神态逼真。著有《西唐诗钞》一书。
汪士慎为“扬州八怪”之一。他生于1686年,卒于1759年,字近人,号巢林,又有士峰、甘泉山人、甘泉寄樵、成果里人、晚春老人、溪东外史等别署。 汪士慎是一位艺术天分较高的人,于诗、书、画、印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篆刻多取法小篆,如图一“汪士慎”印,给人以苍茫朴茂之感。
罗聘的故居在扬州市弥陀巷46号。罗聘(1733-1799年)在“扬州八怪”中年辈最晚,但其画能兼擅众长,自辟蹊径,别具一格。罗聘把他在扬州的住所,称之为“朱草诗林”。宅第坐北朝南,系扬州传统的三合院结构。东侧住宅与花厅间用一长廊隔开,廊中原有六角形小门相通,现此门已闭,东侧房舍已改易。廊西为园,保存完好。园内北端有书斋两间,据称此斋即为“香叶草堂”,堂前原有池。书斋前西南依墙筑一半亭,原有晚清金石书画名家吴让之题“倦鸟巢”亭额,半亭之西有面东客座三小间,以短廊相接。罗聘及其妻儿均善画梅。“梅家画派”在此宅内生活了几十年。罗聘故居1962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修复。
郑燮,清代著名画家。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曾经任山东范县知县和潍县知县,做官公正,甚有政声。郑板桥“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郑板桥工诗、词,善书、画。郑板桥擅画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其兰叶之妙在于,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郑板桥的书法亦与众不同,其书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郑板桥所作卖画之润格丰厚,他经常周济扬州的老百姓。郑板桥的故事被老百姓传颂一时,他的名气很大。郑板桥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画风独特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扬州八怪”究竟“怪”在哪里,说法也不一。有人认为他们为人怪,从实际看,并不如此。八怪本身,经历坎坷,他们有着不平之气,有无限激愤,对贫民阶层深表同情。他们凭着知识分子的敏锐洞察力和善良的同情心,对丑恶的事物和人,加以抨击,或著于诗文,或表诸于书画。这类事在中国历史上虽不少见,但也不是多见,人们以“怪”来看待,也就很自然的了。但他们的日常行为,都没有超出当时礼教的范围,并没有晋代“竹林七贤”那样地放纵,那样地装痴作怪,那样地哭笑无常。“扬州八怪”和扬州的官员名士交流,参加诗文酒会,表现都与一些正常人一样。所以,从他们生活行为中来认定他们的“怪”是没有道理的。笔者以为,“扬州八怪”之怪,关键就“怪”在他们的诗书画之中,所表现的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之上。
我们现在只有到“扬州八怪”的作品中,来进行分析和研究。中国传统书画最高境界是“逸”。“逸”是中国书画家的一种超凡脱俗,不拘规格,自然自在的审美形态。“逸”是“扬州八怪”的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是一种理想主义的人格追求。扬州八怪的艺术主张是“三逸”:“放逸;超逸;清逸”。他们“放逸”,他们悠然游走于法度之外,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他们“超逸”,他们心灵臻于真实无妄之佳境,把握人间之大美,用笔墨书写个人的思想情感。他们“清逸”,他们崇尚自然,遵循“天人合一”的自然法则。“扬州八怪”,不愿走别人已开创的道路,而是要另辟蹊径。“扬州八怪”要创造出“掀天揭地之文,震惊雷雨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扬州八怪”喜欢来自立门户,他们就是要不同于古人,不追随时俗,他们追求绘画风格的独创性。有时候,他们的作品有违人们欣赏习惯,人们觉得新奇,也就感到有些“怪”了。正如郑燮自己所说:“下笔别自成一家,书画不愿常人夸。颓唐偃仰各有态,常人笑我板桥怪”。当时的人们对他们褒贬不一,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有人批评他们偏离了“正宗”,这就说明了它所以被称之为“怪”的主要原由。“扬州八怪”画家突破了“正宗”的束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重在自己创造与发挥,穷其一生,为创造新的绘画风格而努力。毫无疑问,他们对中国书画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的创作思想和他们的书画作品,都是我们国家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
五、扬州的明天更美好
笔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同时也看到了,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崔永元在2009年3月4日专访扬州市长王燕文的文字实录及相关照片。中国千年古城——扬州,不仅拥有“联合国人居奖”等诸多荣誉称号,还拥有有如诗如画的城市风光。其实,对于扬州这座文化古城最重要的是:这个城市有一位知书达理,温文尔雅的女市长王文燕。我们看到,王燕文身着绣花黑色修身上装。王燕文充满着中国元素的服饰,衬托出她的干练的气质,也显示了她妩媚的风韵。王市长在参加“两会”的人群中比较突出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王燕文善于引经据典,满腹经纶。这是扬州女市长留给外界的第一印象,这与女教授于丹颇有几分神似。王燕文,这位“60”后的女市长,当过兵、做过宣传部长,具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王燕文这样说:“市长的工作就是三件事,经济发展好,城市建设好,让百姓的生活好。政府要发展经济,钱包鼓了才有能力为群众服务。城市建设上去了,群众才能有好的生活环境,让来扬州的人都喜欢这个城市。这是一个市长应尽的职责”。王燕文在“两会”期间,她每天晚上十一点之后,开始上网收发邮件、处理公务。王燕文开会期间,也没有忘记自己担负的职责。作为一位女市长,王燕文以独特的敏锐目光,关注古城的文化保护、环境治理,实现“古城与新区的和谐共生”。王燕文说,曾经一度沉寂的扬州,依托其开放且精致的人文精神,未来有望再度复兴。我们在王燕文市长的言谈话语中,我们感觉到,曾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上,书写了传奇篇章的扬州人,同样能够铸造明天的辉煌。扬州城市精神就是扬州人民的精神的写照。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扬州的城市精神:“开放包容、创业创新、自强不息、敬业奉献”,正在激励着扬州人努力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笔者以为: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这个城市的全体市民营造的一种特有的城市精神以及这个城市多元文化的大融合。
我们由此而联想到一位曾经为“保卫扬州”而献身的历史人物,这就是坚贞不屈的史可法。
笔者认为:史可法能够代表一种英勇不屈的“扬州精神”,史可法在强敌面前所表现出的气壮山河的气节,是“扬州精神”的真实写照。正是因为有了伟大的“扬州精神”为支撑,扬州人在历史上,能够将扬州的城市发展推向极致,从而称雄于天下。扬州人能够在一片废墟上,几度重新崛起,靠得是宁死不屈的“扬州精神”。由此可见,“扬州精神”, 已经成为史可法为扬州留下的永久的精神财产。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重新记忆民族英雄史可法的惊天动地的壮举。明朝末年,史可法以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衔督帅扬州。1645年4月15日,多铎统率清兵围困扬州城。黑云压城城欲摧。史可法在没有一个援兵的情况下,亲领四千人坚守一座扬州孤城。多铎曾经五次致函劝史可法投降,史可法拒收信函,坚决不降清。史可法已经做好了以身殉职的准备。自此的几天前,史可法在给母亲的信中说,“今以死殉城。。。。。。儿在九泉亦无所恨”。由于孤城无援,十天之后,扬州城池被清兵攻破。扬州知府任民育和扬州都督刘肇基皆以身殉国。史可法拔剑自刎,被部将阻拦。此时,史可法被部将簇拥而行,行至小东门与清军遭遇。史可法瞠目喝道:“我史阁部也”。在多铎处,史可法被其尊称为先生。多铎劝史可法降清,遭到史可法坚决地反对。此时此刻,史可法大义凛然地回答:“城存与存,城亡与亡,我头可断,志不可屈”。终于,史可法慷慨就义,表现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全体守城官兵全部奋起战斗,最后壮烈殉国。清兵入城后屠杀十日,扬州百姓死者达几十万,一座繁华的的城市变为一片废墟。后来,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扬州人在古城河边建立:“史公祠”。笔者认为:史可法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史可法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操,是“扬州精神”的典型。历史有时是惊人地相似,扬州城经过几十年的战后重建,一座繁华的“东南一大都会”,又重新屹立于京杭大运河之畔。我们可以这样说,只有具有伟大精神和伟大气魄的城市,才能创造出扬州城这样的“凤凰涅磐”式的历史必然。无论任何人,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来剖析扬州现象,就只能得出一个同样的结论:“这一切都离不开伟大深邃的扬州精神的支撑”。“扬州精神”蕴涵 着忠诚,创新,务实,坚韧,儒雅和包容等诸多人文元素。众说周知,扬州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移民城市,其海纳百川的气魄、兼容并蓄的特点,在扬州的城市地理、建筑、文化等多方面,都有显著的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扬州在近现代之时,逐渐地失去了交通中枢地位。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扬州的未来将是一个什么?笔者以为:经过一代又一代扬州人的艰苦努力,扬州已经形成了“开放包容、创业创新、自强不息、敬业奉献”的城市精神。这种“扬州精神”,在扬州的发展中得到了很好的实践。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扬州精神”的感召之下,扬州能够形成更强的城市文化影响力,扬州能够拥有更强的城市核心竞争能力。扬州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全文完】
黄盟2016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09:45
优秀的人民教师¬¬——石志兴
黄 盟
这里是济南市长清区的一个乡村学校:西苏学校。
今年七十六岁的石志兴老师,退休之前,是这所学校的负责人。这位就是我们这一部纪录片的主人公:优秀的人民教师-----石志兴。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这就是石志兴的教育理念。
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这是人们对石志兴教学工作的精确概括。石志兴不仅是一个优秀教师,而且是一个好父亲。现在,让我们跟随摄像机镜头,去看一看石志兴的工作和生活。
石志兴早年毕业于泰安师范。他在毕业之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直至退休。
西苏学校地处长清凤凰山脚下。
这里就是西苏学校。面对现在这所学校,谁也不会想到,在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山地。
有人说过,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对于石志兴而言,是恰如其分的。我们从这所学校的发展轨迹,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位好校长的教育实践。
这所学校,当年是由石志兴负责领导建设起来的。
建校初期,学校没有木制的课桌凳。土方制造的课桌凳,到了冬季,让学生感觉冰冷,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石志兴为此想出了一个应急的“新发明”。石志兴发动学生搜集废书废报纸,将其泡在水缸里,做成纸浆。几天后,将纸浆放在石碾上压制后,再加上熬过的水胶。用纸浆平摊在土制的课桌上,然后用泥板压平压光,等纸浆干透,一张崭新的纸浆型的课桌凳就这样诞生了。石志兴的爱人李长芳老师亲自动手,帮助学校完成这项工作。
建校初期,学校没有一个像样的大操场。石志兴带领全校师生,自己动手,拔除茅草,平整土地。经过艰巨的劳动,终于将一块荒山野地变成平整的大操场。后来,学校里在这里种上了杨树,梧桐树和核桃树,并且自制了乒乓球台,一个新的学校,就这样地出现在凤凰山脚下。
石志兴十分注重教学管理,他主持制定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的教学秩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从此之后,学校走上正规化教学管理的轨道。每天早上,这里都要进行庄严的升旗仪式。每天早上,这里都有鲜红的国旗在国歌声中徐徐升起。
石志兴认为: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把毕生献给教育事业。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石志兴甘于清贫,甘于寂寞,乐于为教育而奉献。在这里,石志兴为我们展现了一位优秀人民的教师光辉形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就是史志兴的教育理念。石志兴认为:教师修养,立德为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形成了师德的有机整体,三方面缺一不可。
石志兴作为一名老教师,他爱岗敬业,他拥有强烈的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学校负责人的石志兴,引导教师们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在石志兴的引领之下,这个学校的教师们热爱学生,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使每一名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地发展。石志兴在近四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成功地履行了一位优秀人民教师的职责。当地的老百姓这样地评价他的为人:石志兴是名符其实的优秀人民教师。
石志兴自幼喜爱书法艺术。退休之后,石志兴进入老年大学学习书法。在老年大学书法班里,石志兴开始进行书法创作和书法研究。
现在,石志兴已经七十多岁,但他依然精神矍铄,热爱书法艺术,执着地追求书法艺术的真谛。石志兴将自己对于祖国之爱融入书法之中,他将自己对于伟大领袖之爱融入书法之中。石志兴的书法精神,是一种的独特的书法精神,这种书法精神的实质,就是中国书法需要取法于民间化的一种创新精神。
在最近几年之中,石老师已经出版了四种书法专著,这显示了石老师对于书法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对于书法的无与伦比的热爱。石志兴的四种书法专著是:“篆书毛泽东诗词”;“书法宝库”;“书法锦集”和“书法艺术”。
石志兴主编的“篆书毛泽东诗词”是其代表作之一。石志兴在本书的序言中写道:“吾用篆书书写毛泽东诗词,似乎又回到伟大的毛泽东时代,渴望从昔日的英杰身上汲取生命的热和光。我们从石老师的著作中发现,他在用心在书写毛泽东诗词的同时,也将对于革命先辈的真实感情融入书法的字里行间。在这本“篆书毛泽东诗词”之中,读者能够亲身感悟毛泽东诗词的艺术魅力。
作为书法家的石志兴,擅长写篆书和隶书。其书风,俊朗舒畅,自成一家。其作品,曾经多次在省市书画展上获奖。
书法精神是什么?石志兴主张的书法精神是什么?这是我们在书法篇所要探讨的问题。我们以为,书法精神应该是书法所透射的传统文化精神。而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其人文精神又体现于其社会价值之上。那么,石志兴主张的书法精神是什么?把书法纳入到大的文化背景中加以解读,书法需要取法经典,同时也需要取法于民间书法。一部中国书法史告诉我们:否定民间,就是否定历史。历史可以改变,政治可以更替,而民间则是永恒的。盛开在民间社会土壤中间的艺术之花,才能够开得愈加绚丽多彩。石志兴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石志兴创作的书法作品折射的时代精神,二者有机地结合,为我们显现出一位人民教师的书法情结。这种孜孜不倦的书法情结和书法精神,将伴随着石志兴走向个人书法的终极目标。我们期待,看到石志兴创作更多更好的书法作品。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的背后,必然站立着一个支持他的女人。石志兴的爱人名叫李长芳,也是一名优秀的的小学教师。石志兴和李长芳,已经携手走过五十四年,他们已经度过了“金婚”。他们相濡以沫的五十多年的爱情故事,前不久被济南电视台“今晚不关机”栏目,通过银屏,传播到千万个家庭。石志兴和李长芳夫妇,2010年10月12日,在济南泉城广场参加了济南市老龄委主办的“百对金婚模范老人”庆典,受到奖励。
石志兴的家庭,有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现在他们都有了每个人的小家庭,他们都在幸福地生活着。作为教师的石志兴,办学是成功的,教育子女也是很成功的。石志兴的四个子女,每一个人都很优秀。其中的佼佼者,要算是石志兴的小儿子石红旗。
石红旗从小受到教师家庭的熏陶,接受父亲和母亲的言传身教,他一直努力学习,奋发上进。石红旗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名列前茅的优秀学生。几年前,石红旗已经获得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现在,石红旗在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担任研究员。
石志兴认为,严是一种更强烈的爱,是一种最大的尊重。石志兴严格要求孩子,认真刻苦地学习。石红旗的成长,凝聚了父母付出的艰辛劳动,同时也体现了父母的教子有方。
李长芳老师的教学工作是第一流的。李老师所教的班级在全县统考中,多次地名列前茅。李老师所教的班级,语文数学及其他课程的成绩,始终保持在在全学区前三名。李老师不仅教学业绩突出,而且热爱每一个学生。下面的一个小故事,就是李老师热爱学生的爱心诗篇。故事发生在一个星期日的上午,在生产大队的场院里,李老师带着几个小学生做“猫捉老鼠”的游戏,其中的一个小学生就是李老师的小儿子石红旗。正在玩游戏的时候,一个顽皮的小学生用脚蹬倒了铁制的大梁架。这个大梁架,是生产大队用来盖饲料棚的铁架子。这时,大梁架缓缓地倒向正在游戏的孩子们,李老师用双手把两个小学生拉出来。然而,李老师自己的孩子石红旗缺被砸在大铁架子底下。石红旗被送到当地的军队医院,进行了抢救。当时,石红旗的头上,脸上有十几处伤口,流了不少血,但他一直不哭。医生为石红旗缝合了伤口,才使其脱离了危险。几个小学生的家长,听到李老师在危难时救小学生事迹,无不为之感动。危难面前,不救自己的小儿子,先去救助其他小学生,这是一种公而忘私的献身精神。我们从这一则小故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李老师所拥有的高尚的师德。
现代社会由千万个家庭组成,灿烂的星空由千万颗星星组成。家庭是社会的结构单位,千万个小小的家庭,共同组成我们和谐的社会。我们看到,在石志兴的家庭里,爱是整个家庭的永恒主题。在石志兴的家里,充满温情的父之爱,细腻体贴的慈母之爱和纯洁质朴的子女之爱,笼罩着整个大家庭。每一个家庭,用爱的力量支撑着我们的社会,社会也同样地给予每个家庭无尽的爱。家庭生活的和谐美满,是社会的明媚阳光的投影。保证家庭的幸福是社会的责任,维持社会的稳定,则是家庭中每个成员的责任。石志兴有一个美满和谐的大家庭,整个大家庭的二十几位成员,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学习,他们都在阳光下幸福地生活着。一滴水,可以映射太阳的光辉。石志兴的家庭,是千万中国家庭的一个缩影。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一个家庭的和谐,对于国家和社会稳步发展的重要意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修养,立德为本。
教育,是无私奉献的事业;教育,是爱的事业。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称呼;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后记]
“优秀的人民教师—石志兴”是黄盟编导的电视记录片的脚本。这部记录片长度二十一分钟,已于二0一一年元月中旬在《优酷网》上传并播出。登陆《优酷网》搜索“优秀的人民教师—石志兴”,即可观看,谨此告知。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09:45
饮酒与文明
亲爱的朋友,咱们山东老百姓自古豪爽,喜欢饮酒,也懂得饮酒之中的规矩。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际交往的需要,宴席应酬越来越多。俗话说:“无酒不成席”。“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正因如此,许多应酬、聚会等等,都要饮酒。酒是好东西,它有好的作用,君不见,朋友聚会,几杯酒落肚,立即谈笑风生,酒场气氛顿时活跃。在这种良好的气氛之中,或谈友情、或叙衷肠,都令聚会者十分开心。但凡事有个度,如果饮酒过度,那就势必有人酒后无德,将好事变为坏事。于是,这里就引申出一个饮酒与文明的话题,亲爱的朋友,现在咱们就聊聊这个话题。
亲爱的朋友,饮酒者要有自制力,善于饮酒,饮酒要以不及于乱为度,不为酒所制,方为饮酒高手。有的饮酒者,几杯落肚之后就会觉的飘飘然。平时比较严肃的人,也会绽出笑脸;一向沉默寡言的人,也会变得口若悬河。再饮几杯之后,所有的烦恼都会抛到一边,酒酣耳热,只觉得意气飞扬,不可一世。此时,若不及时加以制止,难免会令饮酒者出丑。饮酒并不能解除忧愁,只是令人在由兴奋到麻醉的过程中暂时忘掉一切。刘伶所谓的“无息无虑,其乐陶陶”;曹操所谓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上述二者都是指饮酒者在此刻的一种心境。亲爱的朋友,酒能够削弱饮酒者的自制力,有人酒后狂笑不止,也有人痛哭不已,有人酒后口吐洋语滔滔不绝,也有人把别人的隐私当众抖露出来,可谓洋相百出。酒场上最令人难堪的是过度地劝酒,或单挑、或围剿、或投下井之石、或诉诸武力,总之,要千方百计将别人灌醉。更有甚者,饮酒双方声嘶力竭的划拳以及在赢拳之后高声地喊叫,饮酒者在放肆地发泄着被长久压抑的野性,淋漓尽致地表现着内心的一种满足感。平日的某些要求得不到满足,那么就在聚饮的时候,如愿以偿吧。不过这种闹饮,最好在有隔音设备的房间里举行,免得侵扰他人。上述种种,都是酒后无德者所表演的节目,应当予以制止。
亲爱的朋友,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它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它有无数动人的神话传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唐代的酒中仙李白,他是一位孤独的精英,他需要感情的宣泄与意气的挥发,酒给了他激情和灵感,使之写出了许多不朽的诗篇。知识经济时代,创业者独上高楼。社会精英与人民大众都需要感情的寄托,饮酒已成为朋友间交流的一种超凡脱俗的方式,酒已成为联结朋友间感情的一条钮带。
亲爱的朋友,你喜欢饮酒吗?请你记住我的忠告:“美酒虽好,但不可贪杯。饮酒要适可而止,饮酒不得误事,饮酒不要影响他人,饮酒一定要讲究文明。”
亲爱的朋友,你同意我的上述忠告吗?【黄盟原创】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09:46
中国上古硬笔书法研究的几个问题之我见
作者:黄盟
甲.目录
乙.内容提要
丙.关键词
丁.正文
中国上古硬笔书法研究的几个问题之我见
一.前言
二.中国上古书法史纪年表
三.汉字起源与硬笔书写起源
四.甲书金文之硬笔书法
五.敦煌硬笔写本之硬笔书法
六.结论。
午.参考文献
乙.内容提要:
上古书法艺术,始于夏商周三代,止于汉末。夏商周三代,书法线条简单。春秋战国时代,逐渐地打破原始的单调,从一条线之中产生出点,横,撇,捺,钩,挑等不同形态的笔画,从而缓缓地走向书法自由。从书法萌芽到汉末这一长达几千年的书法时期,被人们称之为“上古书法时期”。本文的研究重点,就是上古书法时期的关于硬笔书法的几个问题。
丙.关键词:
A.上古硬笔书法
B.纲要
C.年表
D.书体字体源流
E.汉字起源
F.硬笔书法起源
G.甲书
H.金文
I.硬笔写经研究
J.敦煌硬笔写本
K.钢笔
L.蘸笔
M.原子笔
N.硬笔书法
O. 艺术形式
P. “线”性特征
Q. 硬笔书法技能
R书法变革
S. 硬笔书法理论体系
丁.正文
中国上古硬笔书法研究的几个问题之我见:
一. 前言
在中国,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朋友都认为,中国书法就是毛笔书法。这种观点,过去一直占据主流地位。这些朋友认为,硬笔书法的起源时间,发生在19世纪钢笔传入中国之后。笔者以为:根据中国书法史的史料,上述这一传统观点,并不符合中国书法发展的史实。硬笔书法的书写工具是硬笔。在几千年之前,硬笔已经在中国普遍地存在和使用。硬笔的使用与中国文字的使用是同步进行的。作为书工具的硬笔,一直是中国古代硬笔书法发展的一个大前提。从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看,中国古代的硬笔有十几种之多。综上说述,笔者认为:硬笔书法始于上古时期。硬笔书法的起源与汉字起源同步发展。硬笔书法是中国书法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组成部分。本论文的写作目的,就是要阐述上古硬笔书法的基本发展梗概,分析研究上古硬笔书法的几个问题,以证明硬笔书法与汉字是同步发展的这一命题。
何谓上古?根据史学界的权威划分认为,上古的起点为:距今一万八千年的山顶洞人的出现这一时期,上古的下限为汉代末期。这种时期划分,是取决于书法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的,这是符合书法发展史的。上古书法艺术,始于夏商周三代,止于汉末。夏商周三代,书法线条简单。春秋战国时代,逐渐地打破原始的单调,从一条线之中产生出点,横,撇,捺,钩,挑等不同形态的笔画,从而缓缓地走向书法自由。从书法萌芽到汉末这一长达几千年的书法时期,被人们称之为“上古书法时期”。本文的研究重点,就是上古书法时期的关于硬笔书法的几个问题。
二. 中国上古硬笔书法史纪年表
众说周知,研究历史,纪年表很重要。那么,研究硬笔书法史,亦是如此。邓散木在他写的“谈中国书法的演变”一文中,将远古结绳记事以后的文字书体划分为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自甲骨文到大小篆体系时代,称之为:“篆书时代”。这个书法时代的时间跨度为:自文字发明之后到公元前2世纪。第二个时代:“隶书时代”, 这个书法时代的时间跨度为:自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在这个书法时代,隶书为主流,章草及其他书体为支流,因此,这个时代被我们称之为“隶书时代”。【以上两个时代的书法史纪年表见:表1】。第三个时代:“正书时代”或者“当阳时代”。 这个书法时代的时间跨度为:汉末到现在。这个书法时代,有正,草,隶,篆书并行,但以正书为主。
笔者认为:上古时期,是书法变革和演变最为活跃的,最为波澜壮阔的时期。在此意义上说,书法艺术的形成,是在上古时期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完成其历史使命的。汉代以后的书法,书法艺术已经不存在形成问题,主要是书体及其风格的塑造与流变。有人说,书法艺术是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维度,而中国文化精神则是书法艺术的基石。正是因为如此,笔者将本篇的论点与时间定位选择在上古书法时期。
【表1:中国上古硬笔书法史纪年表】
原始社会 “约公元前60万年至公元前4000年”
新石器时代 约10000年前至公元前4000年
五帝 约公元前30世纪初至公元前21世纪初
奴隶社会 “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
夏 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
商 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
西周 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
春秋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
封建社会 “公元前5世纪之后”
战国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
秦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
西汉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5年“新莽:更始帝23年-25年”
东汉 公元25年至公元220年
本文将研究硬笔书法的时间段的起点:定位于距今六十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其止点定位于东汉末年。中国书法在上古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之中,经历了萌芽时期--积累时期—生成时期—变革时期—转捩时期—整合时期—昌明时期。在此之后的魏晋时期进入书法的完美时期,后来,在南北朝之后直至现今,书法进入自觉时代。综上所述,中国书法艺术的成型期在上古时代,中国书法的成熟期在魏晋之后。
三. 汉字起源与硬笔书写起源
众所周知,书法是一种书写汉字的艺术。书法艺术是依附于汉字的基础之上而存在的。因此,研究硬笔书法,离不开对于汉字及其汉字结构的的相关研究。许慎的“六书”理论依然是造字法的基本理论依据。六书: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学术界有人认为,六书即是六种造字方法。学术界有的人则认为,造字仅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假借和转注,则与造字不相关联。笔者同意后者的观点。笔者认为,造字仅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
象形字来自于自然物体之形象。象形字是上古先民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支配下,以自己的生命意识观照万物,从而赋予万物以生命的线条状态的文化产物。其实,象形只是一种事物之象征,并非是现实的原物形象。智慧的中国上古先民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并加以概括,从而将图案抽象化与符号化,创造了全球独一无二的象形字。我们不妨通过商周甲骨卜书与金书大篆的几个象形字,来看一看象形字与硬笔书法的联系。
日,直接勾画出日之形象。字中一点,则与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有关,即射去九日,只剩一日之意。甲骨文绝大多数是用硬笔刻写的,还有的刻好之后再填以朱砂。有人认为,刻写甲骨文是用骨锥笔做书写工具的。骨锥笔是用禽兽骨头磨制而成的笔。中国史前考古发掘中屡见无孔骨针和有孔骨针,。骨针除穿孔和缝补之外,它们还作刻画工具用。新石器时代陶器和商周时期甲骨的很多符号就是用这种笔刻画。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笔者以为:象形字的书写工具是一种原始的硬笔。这种原始的硬笔包括:骨锥笔和竹梃笔等硬笔。象形字用文字的线条者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用骨锥笔具体地勾画出来。在上古时期,中国先民们将“月”字刻画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智慧的中国先民们刻画的“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先民们用硬笔写出的“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写出的这个“日”,很像人们在直视太阳时看到的形状。笔者认为,中国早期的象形字乃至所有文字都是用硬笔书写或者刻画的。从以上论述之中我们可以看出:汉字起源与硬笔书写起源是同步发展的。
四.甲书金文之硬笔书法
笔者以为:汉字是由原始的刻画符号演变而来的。汉字的产生因素,来自于原始社会的约定俗成以线条为表现形式的象形图画。这种象形图画亦可称之为图画形符号。有人将这些图画性符号视作最先的文字形态。其实,按照汉字的使用价值由衍形表意趋向于表意的演化过程分析,刻画符号及其他象形文字等,都可以称之为“原始文字”。由此可见,汉字产生之始,便具有线条之美韵,便具有了书法的基本特征:线条美韵和造型意向之美。目前学术界将最早中国的书法,定位于殷商时代的甲骨卜书和商代金文。
董作宾“甲骨文断代研究”将甲骨文分为五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文字,亦可以看作各个时期书法风格。第一期:盘庚至武丁时代,文字风格雄伟豪放。第二期:祖庚,甲丁之时。第三期:廪辛,康丁之时。第二期与第三期文字风格拘谨而趋于颓废。第四期武丁,文丁之时,文字形体简陋,仍未能摆脱二期及三期之颓废之书风。第五期:帝乙,帝辛之时,文字极为严密整齐,制作一新。这种变化,是甲骨文书法从篇章大小错落,随便不拘的自然状态之中,逐渐地向分段方正,排列匀齐,字形大小均等而严谨的风格方面而发展。“笔墨当随时代”,此话简约地道出了书法与时代之关系,确实为至理名言。甲骨文书法风格的变化,与殷商各代帝王的重视程度相关联。第二期和第三期的四代君王,皆守成之王,墨守成规,因之书法风格无突出特点。第五期的帝乙,帝辛,对于占卜之事,王必亲躬,所以书法也就严密整齐。
甲骨文的书写工具是“刀笔”。刀笔由青铜等金属制成,至商代就已经出现,其主要用于甲骨的刻写,周代称“削”。《周礼•考古记》载:“筑氏为削。”表明周代已经有制造“削”的专设工官。说到最早的硬笔,当属骨锥笔。骨锥笔乃是用禽兽骨头磨制的。中国史前考古发掘中,曾经多次地发现无孔骨针和有孔骨针。骨锥笔除穿孔和缝补之外,它们还作刻画工具用。一物多用,是人类原始社会的一大特点。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很多符号就是用这种骨锥笔刻画而成的。笔者认为,中国硬笔书法史,不仅应当包括文字发展史和硬笔书风演变史,而且应当包含硬笔的演变与发展。中国古代人对于硬笔书法的锤炼,如果没有相应的硬笔作为书写工具,是不会有所新的突破。根据史料记载,古代硬笔的种类有数十种之多。其主要有:骨锥笔;刀笔;竹梃笔;木笔;铅笔;荆笔;芦管笔;竹锥笔;鹅翎管笔;铁锥笔;毡笔;火炭笔;钢管笔等等。另外,值得特别关注的一种硬笔名曰:双瓣合尖竹管笔。双瓣合尖竹管笔,1972年在甘肃武威张义堡遗址出土。双瓣合尖竹管笔,制作精良,使用方便,其已经具备了现代钢笔的雏形。
从甲古文的字形分析,长方体形最多,其次是方形体和扁形体。这些字形,奠定了汉字的基本体势。从甲骨文的结构上分析,以上下左右的对称和均衡为主,兼顾上密下疏左右盼顾等丰富变化为辅。从甲骨文的点画分析,只有点,直,曲三种。由于甲骨文使用“刀笔”刻画,其文字皆呈现径直或者简直之态势。甲骨文专家指出:甲骨卜辞的契刻,小字用单刀法,大字用双刀法,宽字用复刀法。甲骨文的契刻者都是久经练习的契刻者,其刀法娴熟,其文字或浑厚圆润或婉转遒劲。
甲骨文,主要是刻划而成的。我们从从书法角度欣赏甲骨文,可以看出,甲骨文已经完全具备了章法、结体、用笔等主要的书法构成因素。甲骨文的章法或整齐或错落,结体或规则或随意,线条或纤弱或刚劲,这使用的硬笔书写有着直接的关联。“书法当随时代”,说的就是,书法与时代书风及其书写工具材料之密切关系。我们不能否认这样一个事实:不同时代人们的主观审美趣味及其“书法意识”,亦呈现其不同之气象也。
笔者认为:硬笔书法的使用时间,早于毛笔的使用时间。从现有的资料分析,甲骨文书法以及金文书法,都是用硬笔作为书写工具的。甲骨文与金文的点画,多数是两头尖,中间粗,字形呈菱形。这些字的书写,都要经过刀刻。由于龟甲和兽骨较硬,所以,书写甲骨文之时,多用方直的点画。金文是刻在陶范和蜡模上的,质地较软,能够比较忠实地保持原来的笔意,拓出的点画多圆劲浑厚。上古硬笔书法的共同特点在于,用笔简单,规律性强,以实用为主。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其主要特点:
首先,甲骨文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忽略别的造字要素。其次,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此外,甲骨文的形体,由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其字形之大小。甲骨文的一个字,有时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其字形,也有长短之分。另外,甲骨文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观甲骨文之章法结构,或疏疏落落,或严整庄重。笔者以为,惟有如此,方能能显示甲骨文的古朴多姿之情趣。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金文。金文的书体,一般称为大篆或籀书,也有称为古籀的。籀是周宣王时的史官,籀书即为他所写的字书。青铜器铭文是按照墨书的原本先刻出铭文模型的陶范,再翻范铸造出来的。金文是用笔刻制在陶范和蜡模之上的,由于其质地较软,能够比较忠实地保留硬笔的笔画,拓制的点划显得更加圆劲浑厚。这个时代的金文的共同特点就是用笔简单,规律性极强,以使转为主。由于书写金文对于笔的要求不太高,因此,硬笔能够在书写金文之中广泛地运用。由于商周时期已有很精湛的青铜铸造技术,所以翻铸的金文一般都能够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始作者的笔意。因此,商周的金文实际上是一种早期的的硬笔书法艺术。
商代的金文书法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产生的。金文的字数不多,其字体瘦长,笔道遒劲雄美。金文之行笔疏密有致,结构严谨,情势凝重,独具风韵。有人曾将金文书法归纳为两种风格,一种金文书风,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起止多露锋芒,间有肥笔。另一种金文之书风,则是运笔有力,形体瘦筋,笔划多挺直,不露或少露锋芒。
周代,金文为主要的书体存在形式与书法表现形式。金文,又名钟鼎文,是钟鼎等器物上铸造的款识文字,或阴或阳。金文在商殷晚期业已成熟,其代表作品:“母戊方鼎”。据史料记载,金文青铜礼器酒器的翻铸工艺共分三步。首先,要用硬笔在泥型刻出阴文的文字母范。第二步,再将阴文的母范再翻制成阳文的陶范。第三步,用阳文的陶范再铸成铜器的阴文。经过上述复杂的工艺,金文才能表现出硬笔书法的艺术特点。这些硬笔金文的书法特点就在于:其铭文书法极其劲瘦,且具有装饰之美,观之令人赏心悦目。
五.敦煌硬笔写本之硬笔书法
硬笔在敦煌写本中的使用,始于于汉唐,终于宋元诸朝。硬笔在敦煌写本中的使用,走过了一千多年。本文的标题是:“中国上古硬笔书法研究的几个问题之我见”,其时间跨度应当起于上古止于汉代之末,这一历史时期。其实,敦煌硬笔写本的历史跨度涵盖上古时期与中古时期。那么,笔者为何在本篇论文之中将硬笔在敦煌写本之专题,写入文章之中?笔者以为:其一,敦煌硬笔写本的历史,起于汉代。从时间上分析,汉代亦属于上古时期。其二,敦煌硬笔写本与甲骨及金文,笔者认为:此三者并称为中国硬笔书法之三大艺术高峰。因此,笔者在本文中,简略地叙述了敦煌硬笔写本之硬笔书法之相关问题。谨此说明之。
根据新闻媒体报道:经过长期认真研究,专家们提出,敦煌文献中保存的两万多页硬笔写本,以实物推翻了以往“中国古代没有硬笔书法”的说法,将中国硬笔书法的历史追朔之上古时期。根据媒体报道,目前发现的敦煌硬笔写本已经有2万多页,多为纸本,也有少量绢本。有汉文,亦有梵文、突厥、于阗、吐蕃、回鹘、西夏等十多种古民族文字。敦煌书写内容涉及文学作品、契卷书信、经帖杂文和佛经;使用书体包括硬笔楷书、行书、行草和草书。
学者李正宇说:“敦煌硬笔写本的发现和研究,无可置疑地证明了硬笔书写在中国古代实用领域的存在和流行。敦煌硬笔写本主要出自敦煌藏经洞,也有在莫高窟的其他洞窟、佛塔、烽燧遗址之中陆续发现。从笔画造形看,敦煌硬笔写本字体平整,粗细均匀,富有现代硬笔书法的“线条”感。敦煌硬笔写本,没有毛笔书写顿笔,回峰和肥瘦结合等显著特征。根据学者判断,敦煌硬笔写本,显然是用竹、木、骨、角等材料削制的硬笔蘸墨而写成。与敦煌硬笔写本相印证的,是硬笔书写工具的发现。上世纪进行的考古发掘中,西方探险家和中国考古工作者曾在中国西部发现过10多枚由竹管,芦苇管,竹批和红柳等材料削制的硬笔。1906年,英国人斯坦因从新疆若羌县米兰遗址发现芦苇管笔。1972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甘肃武威市张义堡西夏遗址发现双瓣合尖竹管笔。从形制上看,这两种笔极为相似,都用木质材料精工削磨,有锋利的笔尖和马耳形笔舌。让人吃惊的是,这两种笔的笔舌正中都有一条缝隙,呈双瓣合尖状,与今日钢笔笔舌有异曲同工之妙。1991年,在敦煌市西北哈剌淖尔湖东南岸汉代高望燧遗址中,一名矿工发现了一枚汉代觚、二枚铜箭镞及一件竹子削制的器物,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竹锥笔。
事实胜于雄辩。敦煌硬笔写本的发现和大量的各种硬笔实物的发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史写下了浓重的一笔。敦煌硬笔写本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先秦时期乃至上古时期,中国书法都是硬笔书法。学者根据文献考证和实物对比,得出新的结论:甲骨文,金文与小篆等书体都可以判定为硬笔书体。笔者认为:敦煌硬笔写本研究成果乃敦煌学的百花园之中盛开的一朵艳丽奇葩。敦煌硬笔写本研究成果证明:硬笔书写是中国书法的源头和母体,硬笔书写的历史与中国文字的历史是同步发展的。
六.结论
何谓“硬笔书法”?硬笔书法是指:用硬笔作为“工具”书写汉字,并按照书法规则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
何谓“硬笔”?硬笔:除毛笔之外的所有书写笔。硬笔包括钢笔、铅笔、签字笔等等,有几十种或上百种。这里的硬笔,指的是广义上的工具,指的是除毛笔之外,凡是可以用来创作的工具都能称之为硬笔。硬笔包括:钢笔、原子笔等所有硬性能便于书写的工具。硬笔包括自制竹笔,木笔以及铅笔、粉笔和蘸钢、签字笔等。
有的书法家以手指代笔进行创作,其作品有很强的个性,极富艺术性,亦可以称之为:一种“硬笔书法”。硬笔之中的蘸笔,笔尖富有弹性,书写出来的线条变化丰富,其缺点是储墨量少,不宜携带。原子笔的特点是书写流利,易于随身携带,但笔尖弹性较小,一般人难以掌握。现在硬笔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的依旧是钢笔。我们看到,钢笔书法既有其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作为书写工具,钢笔便于携带,使用便利,是众多硬笔书法家之首选。为了某些创作的需要,以达到特殊的艺术效果对笔尖进行加工,成为艺术钢笔,也是一种艺术创新。硬笔书法中,便用最广泛的还是不做任何加工的钢笔,因这样最能表现硬笔书法的本质特证。
当代中国,硬笔书法艺术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这是为什么?笔者认为:当今社会,普遍不重视硬笔书法理论的社会现状,是制约当代中国硬笔书法理论研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与毛笔书法理论研究成果相比,硬笔书法理论研究领域显然滞后。目前,我国还没有一本能够代表当代硬笔书法理论研究成果的专著的问世。笔者认:为硬笔书法属中国书法的一种表现形式,硬笔书法与中国书法是一种包容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不论是用硬笔书写的硬笔书法,还是用毛笔书写的书法,二者的区别,仅是一个使用工具的不同而已。笔者认为:二者所共同拥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影响力都是相同的。所谓的硬笔书法就是利用硬笔作为书写工具,按照汉字的书写规则和审美要求,创造连贯的汉字语言线条的艺术表现形式。笔者以为:硬笔书法离不开传统的书法精神、离不开对传统书法的借鉴和继承。硬笔书法具有自身特殊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内涵。
如前所述,硬笔书法的产生历史悠久,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算起,至今已有3400多年的历史。硬笔书法始于上古时期。硬笔书法的起源与汉字起源同步发展。硬笔书法,是中国书法之中的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组成部分。甲骨文在兽骨之刻写,金文在青铜器的硬笔刻写及陶范翻铸工艺,敦煌硬笔写本,此三者代表了中国硬笔书法史的三个高峰。就此而言,笔者以为:中国硬笔书法堪称源远流长而经历辉煌。
长期以来,人们由于受传统观念之影响,逐渐形成一种错误观念。人们普遍地认为:先秦时期乃至上古时期,凡是原始彩陶上的绘画、刻符和甲骨、简牍上的涂画或朱墨痕迹,都是先用毛笔书写底样,然后刻痕。笔者认为:涂画和蘸色书写并不是毛笔的专利,硬笔同样可以做到的。考古专家对于殷商甲骨文以及新石器时期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和图案做过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这些符号和图案明显带有“线”性特征和排描痕迹,而这些都是毛笔难以做到的。另外,考古专家对甲骨,钟鼎及先秦简牍上笔墨痕迹进行研究时发现,这些字体都有一个共同特征:硬笔书体。这些证据都充分的证明:先秦书法乃至上古书法都是硬笔书法。从原始彩陶的刻符算起,中国硬笔书法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发展史。后来,随着笔墨的问世和宣纸的问世,书法史之上中的毛笔时代,自此有了新的开端。汉代以后,硬笔和硬笔书法尽管在发展中遭受“冷遇”,但仍然顽强存在并在局部范围内被继续使用。硬笔依然被人们使用,直至现代硬笔书法的兴起。在中国书法史上,唯有硬笔书法从一而终,贯穿中国书法史的全过程。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硬笔书法艺术的发展是振兴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随着人们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硬笔书法艺术作品的市场已经初见端倪。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书法艺术的需求必然越来越大。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之两种作品的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随着收藏者爱好的多元化,随着硬笔书法作品品质的提升,硬笔书法作品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笔者认为:硬笔书法小巧灵活且便于悬挂,并富有小品优势,其作品价位相对偏低,容易走进寻常百姓家庭。所以,我们有理由对于硬笔书法作品市场的发展前景看好。
有的专家指出,在硬笔书法教学中,目前有两个现象,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一,在硬笔书法教学中,教师仅教学生临写毛笔书法的碑帖,却不引领学生硬笔去临写甲骨,钟鼎,石鼓和秦篆等原本硬笔书法的典范作品。其二,硬笔书法评论家们墨守毛笔书法的规则,习惯运用毛笔书法的鉴赏标准去衡量硬笔书法,评论其之长短优劣。笔者以为,甲骨文和金文乃上古硬笔书法之范本,引导学生临摹这些作品,有利于学生们掌握硬笔书法真谛,有利于学生们尽快掌握硬笔书法技能及其艺术鉴赏力。
我们从上述两个现象之中,可以发现:当代国人对中国硬笔书法的各种相关问题认识相当不足,硬笔书法理论体系还没有真正确立。透过现象分析实质,笔者认为,时至今日,我们还没有摆脱传统毛笔书法理论对于硬笔书法的束缚,我们还没有从上古硬笔书法之源头探索寻求硬笔书法之根源,我们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中国的硬笔书法理论体系。所有这些相关问题,都需要中国的书法理论研究者们,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总结和归纳,以期待取得更新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硬笔书法史谱写新的篇章。
午.参考文献
1.“中国上古书法史”【商务印书馆】作者:秋子著.
2000年1月第一版。
2.“书法鉴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肖燕翼著。
2000年3月第一版
3.“中国现代书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作者:朱人夫
1996年12月第一版
4.“敦煌硬笔写本研究改写中国书法史”【新华网】作者:王艳明
5.“书笔论”【上海书画出版社】作者:翁志飞
2006年6月第一版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09:48
序曲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的两大永恒的话题。人类追求和平,向往自由的生活,希望远离战争。这仅是善良人民的一厢情愿,战争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纵观数千年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各国之间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各国家的内战也是此起彼伏。
总之,战争是世界的主旋律。和平是短暂的过度,是两次战争夹缝之间的插曲。
世界强国的首脑,为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目的,为谋取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为实现国家的持续发展,为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为解决自己国家的不可调和矛盾,所采取的最高形式,就是战争。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国家,远隔太平洋,遥遥相对而立。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军事强国,10万亿美元的GDP为基础,为其发展军事力量,提供坚强的资金支持。美国先进的武器装备和高素质的士兵共同组成的军队,承担起维护世界各国关系的重要角色。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拥有世界第一的人口。特别是21世纪之中,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更为迅速,达到7%左右,GDP总量已达1万亿美元。中国有一支世界第一流的陆军、空军与海军近年亦有所发展。中美关系已经结束冷战时期的敌对局面,已开始到一种良性的对话关系。20世纪七十年代的上海公报和近年两国高层领导人的互访、推动两国关系发展。
但是,中美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总有一天会爆发,这并危言耸听,而是有无数作为依据的判断的结果。
21世纪,中国加入WTO之后,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每一个国家利益与世界息息相关,各种矛盾更加尖锐。
中国与美国的主要矛盾在于:(1)政治理念及人权方面;(2)石油资源方面;(3)台湾问题方面。上述三个方面的中美矛盾,有一个方面协调有误,就会激化矛盾,就会引发战争危机。所以,战争危机威胁依然存在。
美国,这个只有两亿多人口的国家,有现代官兵213万人,编组后备役人员117万人,文职人员103万人,美军共有433万人。美军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在全球任何一个地区都有驻军,能够随时随地应付世界范围内的突发事件。正因为美军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正因为美军是美国人推行强权即公理的强劲动力,正国为美国人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出现于东方,正国为中美绪多矛盾正在激化,所以中美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或迟或早总要发生。
“以史为鉴”,对于这个结论可以看得更清楚。
1950年6月25日早上,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美国军队:
授权于东京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用全部武器弹药供应李承晚部队,攻打北朝鲜。命令动用空军,掩护美国妇女和儿童撤退,对企图阻挠其撤退的一切此朝鲜飞机和坦克进行还击。命令第七舰队从菲律宾向北移动,以阻止中共军队进攻台湾。这些命令其实质是向北朝鲜宣战,是发出侵略中国台湾的信号。
当时,美国人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美国指挥下的统一司令使用参加干涉朝鲜的多国部队,由美国指派指挥各国联军的司令官,并且授权该司令部使用联合国的旗帜。同时,美国下令驻日本的部队投入侵朝战争。
美国人霸占台湾野心有历史根源,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于1945年10月25日正式接受台湾。由于国民党的腐败统治,使台湾老百姓绝望,遂于1947年2月28日爆发大规模起义,台湾局势紧张。美军借机干涉台湾问题,自1947年下半年开始,对台湾进行一系列侵害活动。美国陆军联合国军事顾问团派出大量现役军人常驻台湾,负责组织训练“国民党新军”。在台北、台中和新竹等地,建立空军和联络电台等设施,美国第七舰队队进驻基隆等沿海港口。
1948年秋,国民党败局已定之时,美国人等划一项对付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的战争计划。
1949年1月,美国人批准关于《美国对战场的报告》,由杜鲁门总统实施。报告之中提出“一中一台”的主张,申明不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的可能性。随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就武装入侵作出结论:“如果远东发起战争,就直接占领台湾”。
1950年6月27日下午15时,按杜鲁门总统的声明命令,在遣派远东美军参加对朝鲜人民军作战的同时,美军第七舰队的10余艘军舰公然占领台湾基隆,高雄两港口。美国人声称:“台湾地位未定,必须等到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本的和平解决或联合国的审议”。
1950年9月15日“仁川登陆”拉开朝鲜战争大幕。
美军司令麦克马瑟动用19艘舰船组成的舰队,炮击月尾岛,随后,美军登上仁川海岸。麦克马瑟仁川登陆成功后,立即兵分两路分别向汉城、水原方向实施进攻。美军于9月28日攻占汉城,于10月1日美军突破三八线直接威胁中国。
面对美军的战争升级,中国政府对美国提出严重警告。周恩来总理警告美国人,如果美国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中国人民不能坐视不管。我们主张朝鲜问题和平解决,不但朝鲜战争必须即刻停止,侵略军队必须撤退,而且有关国家必须在联合国内会商和平解决朝鲜的办法。
1950年10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党委会做出“抗美援朝”的决定。1950年10月1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兵团,
跨过鸭绿江,踏上朝鲜领土,开始对美军作战。中共中央任命彭德怀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11月7日,抗美授朝第一次战役宣告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把“联合国家”与南朝鲜军队从鸭绿江边打退到清江以南,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之神话”。12月,抗美授朝第二次战役胜利结束。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队乘胜追击,收复三八线以北(除襄阳之外)的全部领土,取得毙俘敌军3万6优仟余人的战果,其中有美军2万4千余人,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将军击毙。
1951年1月4日,志愿军攻占汉城,标志着第三战役的胜利。志愿军入朝作战三占三捷,美军和南朝鲜军屡战屡败。中朝军队于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发起的第五次战役,共歼敌8万余人,将“联合国军”阻止于三八线附近。
随后,美军又在空中发动狂轰滥炸的“绞杀战”,年轻的志愿军飞行员驾机作战,至1951年底,已击落美军飞机70架,击伤25架,其中有美国王牌飞行员戴维斯。
美军,还实施违反人道主义“细菌战”,不少志愿军战士因此死亡。1952年10月8日开战的“上甘岭战役”,堪称志愿军和如经典之作。中美军队在这个仅3.7平方公里的的狭小地区,陆续投入兵力几十万人。美军为拿下597.9高地和537.7高地,动用各种火炮300余万,坦克200余辆,出动飞机3000余架次,投下上百吨炸弹。两个高地 ,都被轰击成为1米多厚的粉末,地面荡然无存,甚至连一棵草都找不到,战役之残烈可见一斑。历时43天的上甘岭战役,炮火之密集,兵力之多,反复争夺之频繁,战斗场面之残烈,为世界战争史所罕见。上甘岭志愿军共歼敌2.5万元人,击落击伤敌机270余架,击毁坦克14辆,上甘岭战役取得胜利。
本次战役出现的特役战斗英雄黄继光,舍身堵枪眼,流芳千古。
经过这次战役之打击,志愿军重创美军,迫使其重新到谈判桌前。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板门店,朝鲜战争停战协议由金日成、彭德怀、克拉克签字,并向各方下达停火命令。美军克拉克将军由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没有胜利的而在停战条约签字的美国陆军司令官。朝鲜战争画上历史之句号,一个冷战时代开始。
温故而知新,昨天的战争是今天战争的影子。人类社会历史是螺旋式上升的,历史有时候会惊人地相似,中美之间的战争存在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本小说,是一部描写未来中美战争的科幻小说,本小说,以美国及日本为假想之敌人,其人物、情节等纯情属虚构,时间发生于二0一八年,这是专为中国价值网的读者而写的,谨此说明。
黄盟原创2016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09:51
凝神静赏五彩霞
------评黄汝清的国画艺术
我第一次邂逅黄汝清是在“老年教育”杂志社的办公室里。因为是我的本家,我们两个人都姓黄,所以,我们有一种天然的亲密感。我们谈了关于黄姓的起源,以及黄姓的渊源及祖系等话题,我们的谈话非常投机。黄汝清这个名字,我已经是久仰其大名。因为他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山东本土的报刊杂志上。会面之当时,我的本家黄汝清送给我一本名为“黄汝清国画艺术”的画册。我看过之后,就随手写下文章开头的题目。我要在这一篇短评之中,简单地说一下我自己在看过这本画册之后,对于黄汝清的国画艺术的一种印象。
正所谓,术有专攻,学有专长。黄汝清自幼专攻写意花鸟画。随风飘逸的竹林,凌寒傲雪的梅花,潇洒春风的牡丹和像五彩云霞一样的秋菊都是黄汝清笔下生动的素材。我仔细地一幅一幅地鉴赏黄汝清的花鸟画作品,慢慢地看着这些饱含激情的生动的画幅,渐渐地悟出一些体验。笔者以为:黄汝清的花鸟画主要有三个特点:其一:黄汝清的写意画写的:“春意盎然”。黄汝清的花鸟画,写的富有激情而且能够从中感觉到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其二:黄汝清花鸟画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诗意盎然”。我们在他的画面中,等够读出其中的诗意及其思想情感。其三:黄汝清花鸟画生动形象,透过其画面,我们能够感受到风和雨,云和月,感觉到大自然的无比神奇的变化。
我们在“黄汝清国画艺术”这本画册之中,看到了这样的一些题目:“春雨”;“春风吹开幸福花”;“潇洒春风”;“春风化雨”;“春风拂栏露华浓”;春风吹来的时候”;“春雨潇潇”“家家门巷皆成春”等等。我们惊奇地发现,在黄汝清的作品之中,春风春雨和春之声,是其画笔下的永恒的主题。我们在上述的花鸟画作品的画面中,我们感觉到春天的气息,我们感到了一片“春意盎然”。
黄汝清花鸟画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诗意盎然”。我们都晓得。中国书画的最高境界就是“诗,书,画”三者浑然一体的结合。中国古代的绘画高手,无一不是如此地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巧妙地揉进自己的作品中的。我们在黄汝清的“疑是玉珠玑”的画作里面,看到紫色的葡萄和飞翔的小鸟和枝叶繁茂的葡萄架,画面上方是黄汝清的题诗和落款。黄汝清诗中写道:“潇潇秋风里,硕果挂满枝,飞鸟其间过,疑是玉珠玑”。我们在黄汝清“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皆成春”的诗句旁边,看到了傲立于山崖的红梅和绕枝飞翔的小鸟。这是一幅“诗,书,画”浑然一体的佳作。从上面黄汝清两幅作品的分析,我们看到了一个“诗意盎然”的极高艺术境界。
富于动感和生动且富于变化,是黄汝清花鸟画作品的第三个艺术特征。黄汝清题为“沐雨”的画作中,他用自己的艺术语言,让我们看到一个雨中的世界。黄汝清用水墨写出了一个淋漓尽致的雨的意境,毋庸置疑,这是难能可贵的。
“凝神静赏五色霞”是黄汝清的一幅精品力作。盛开在秋天的菊花的花荫下,两只小鸡在静静地欣赏菊花,诗情画意,跃然纸上,给人以一种纯美的视觉享受。
我们希望黄汝清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力作。我们期待着。【黄盟】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10:05
这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长篇歌曲词章】
这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
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春秋战国时代
这是一个伟大的春秋战国时代
这是一个社会变革的狂飙突进时代
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各种学派
犹如百花园中之百花盛开
百家争鸣的学术界
涌现众多的人才
儒家之孔子学术享誉四海
列国士子接踵前来朝拜
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叙写出当时流行的社会状态
以外
墨翟的墨家学派
韩非与商鞅的法家学派
邹衍的阴阳家学派
公孙龙子的名家学派
孙膑的兵家学派
许行的农家学派
张仪与苏秦的纵横家学派
吕不韦的杂家学派
上述各种学派
世人各有偏爱
各种学派
参与政治
立说精彩
各种学派
互相批判
令人茅塞顿开
各种学派
互相渗透
学术极其繁荣
思想更兼精彩
十家九流
纷纷登台
孔子主张施人政
天下多康泰
墨子主张尚贤
主张任用官吏要重才
墨子主张兼爱
子民皆开怀
墨家思想
代表平民的理想
这是一个优良的学派
道家之老子庄子
合称为老庄
道德经
一本书继往开来
逍遥游
一本书点化大自然之挚爱
法家学派集大成者乃韩非
政治改革要着眼于未来
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
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
国家大权集中于君主一代
孙子兵法
出自孙武之手
孙武乃兵家学派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之战略思想
教导我们将强敌打败
列国富国强兵
优待贤士
稷下学宫的兴衰
士子辩论更加慷慨
这里有百家争鸣各种学派
这是春秋战国的大时代
这里有学术自由大环境
这里有勇于创新各种学派
谡下先生们敢于冲破旧传统的思想束缚
促进学术的大放开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这是一个学术发展的最好的时代
啊。。。。。。
这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
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春秋战国时代
这是一个伟大的春秋战国时代
这是一个社会变革的狂飙突进时代
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各种学派
犹如百花园中之百花盛开
百家争鸣的学术界
涌现众多的人才
【全文完】
黄盟原创.2016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10:06
曹孟德占天时兵多将广【长篇歌曲词章】
曹孟德业绩万古流芳
曹孟德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干将
我们小的时候就喜欢看曹操的戏装
京戏戏词都在把曹操歌唱
“曹孟德占天时兵多将广
领人马下江南兵扎在长江
孙仲谋无决策难以抵挡
东吴的臣武将要战文官要降
鲁子敬到江夏虚实探望
搬请我诸葛亮过长江
同心破曹
共作商量。。。。。。”
这里是赤壁之战的战场
这里是千船连锁的长江
这里有生死之战的三强
这里有火烧战船的惆怅
诸葛亮借东南风造就满江火墙
曹孟德千艘战船在大江中泡汤
曹孟德在赤壁败于孙刘武装
曹孟德痛失统一天下的希望
曹孟德失去称霸中国的最后的希望
之后
魏蜀吴三国鼎立开始亮相
吴蜀两国之力量越来越强
魏蜀吴三国鼎立六十年
三国故事源远流长
有道是
孟德大破黄巾军
跃马挥剑镇人心
吕布束手即被擒
袁绍官渡化为尘
中原张绣不留存
统一北方实力真
老骥伏枥诗词吟
一代英雄万古春
君不见
曹操少时智超人
通权谋机变化新
侠义豪放自行任
放荡不羁持短刃
计谋通天非常人
治世一流属能臣
乱世之中有惊闻
一代兵典节要文
君不见
曹操曹丕建安文
诗风豪迈诗言真
文章传世多创新
四言重生振古今
周公吐哺天下心
四言古风意味尽
志在千里书雄心
汉乐府诗导儿孙
啊。。。。。。
乱世英雄
高天苍鹰
风光空灵
一世横行
善于用兵
战败精英
老骥伏枥
勇敢前行
【全文完】
黄盟原创。2016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10:07
【大周军旗飘扬.大周天下万寿无疆】【长篇歌曲词章】
周文王
姓姬名昌
商纣时为西伯侯
大周朝建国于岐山之上
积善行仁天下无双
政化大行励志守疆
崇侯虎进谗言陷害周文王
姬昌被囚于羑里
祸起萧墙
姬昌
囚羑里
跌落天网
姬昌
心志阳刚
潜心推演阴和阳
姬昌
盖益易之八卦
延伸为六十四卦
两极分出阴阳
姬昌
囚禁羑里七年
敢做易学之榜样
兼修经学之优良
姬昌
八卦之相
乾为天纲
坤为地纲
天下士人同唱
“乾坤两卦为纲
天地大事久长”
姬昌
后来得以被释放
终归岐山之上
姬昌
益行仁政
诸侯多归从
大周宝鸡钓鱼台得良相
良相乃是姜尚
岐山起兵
鸣金锵锵
征伐殷商
大周立国久长
姬昌
礼贤下士威震四方
广罗人才兵强马壮
姬昌委任军师
军师名曰姜尚
主理调兵遣将
仰望商周争霸战场
天下三分
其二归周
大周锐气上扬
周文王
对商都的钳形包围得到加强
周文王
连续向殷商发动猛烈的进攻
姬发
乃是周武王
周武王的父王
乃是姬昌
周文王归天
大周的领导者是周武王
周武王
麾下全是精兵猛将
运筹帷幄靠姜尚
数年征战疆场
大周军旗飘扬
大周天下万寿无疆
啊。。。。。。
万寿无疆
【全文完】
黄盟原创.2016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10:08
二零一四九月三日乃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日【七言藏头诗二十二句】
二国隔海一望中
零点容忍大英雄
一群倭寇明初疯
四季猖獗犯山东
九天揽月华夏种
月黑风高戈矛横
三山五岳继光勇
日本岛国日落红
乃是四岛小爬虫
抗战全国举刀锋
日寇残暴嗜血性
战局持久依民众
争取盟国正义风
胜者无敌将士勇
利于中华团结同
七十周年话无穷
十面埋伏灭懒熊
周围苏联出援弓
年末消灭关东兵
纪念广岛核弹扔
念念有词颂反攻
日寇投降梦想空
【全文完】
黄盟原创.2015-01-26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10:09
伏羲伏羲.八卦八卦.神话神话【长篇歌词词章】
伏羲伏羲
八卦八卦
神话神话
这是我们的中华
这是我们的古老神话
远古的华夏
悠远的家
先民有很多问题想不通
去问伏羲
伏羲也不懂
为什么天上会飘云彩
为什么会刮大风
为什么下霜下雪
为什么有暴雨雷轰
为什么大自然会变化无穷
先民去问伏羲
伏羲也不懂
一天
伏羲在蔡河捕鱼
逮住一个白龟
世上极少见的白龟
伏羲挖坑灌水养护白龟
伏羲逮小鱼虾养育白龟
白龟在位
坑里的水清澈涟漪
伏羲每次去喂白龟
白龟凫到伏羲身前
白龟趴在坑边不划水
一天
伏羲看着白龟
思索世间万物的难和易
突然
伏羲见白龟盖上有花纹
就折一根枝片
伏羲在地上破题
伏羲模拟白龟盖上的花纹破题
画着想着破题
想着画着也是破题
九九八十一天的破题
终于将阴阳两极揭秘
一通道为阳
一断道为阴
一阳二阴
一阴二阳
反复搭配破题
后来
终于画成了伏羲八卦
伏羲八卦
是先天八卦
是混元八卦
啊。。。。。。
伏羲伏羲
八卦八卦
神话神话
这是我们的中华
这是我们的古老神话
【全文完】
黄盟原创.2016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10:10
宋太祖赵匡胤之陈桥兵变【长篇歌曲词章】
赵匡胤
五代之时人
后周之将领
后周之大臣
赵匡胤
早年荣立战功
得后周皇上之信任
官升至殿前都点检
统领后周禁军
赵匡胤
于后周显德七年
发动陈桥兵变
夺取后周政权
赵匡胤
策动变迁
建立大宋朝
改地换天
赵匡胤
建都河南
在开封举行开国大典
赵匡胤
首先
对于内部反对势力实行围歼
随后
进行统一全国的军事行动
横扫中原
赵匡胤
征战十余年
平定荆南
消灭后蜀
降服南汉
终于统一中原
赵匡胤
改革军事法典
贯彻政治意愿
施行科举为先
选拔政府要员
加强中央集权
赵匡胤
在位十七年
攻难克坚
安定古国田园
赵匡胤
对于科举制的改革
影响深远
赵匡胤
改革前朝科举弊端
例行禁止公荐
实行杜绝公卷
唯一评定标准就是试卷
赵匡胤
让没有背景的穷人也有机会中举
让大宋的科举制
更加公平公正
赵匡胤
确立复试殿试制度
选拔出优秀人员
进政府
做官员
赵匡胤
实行文化为先
主张让文人做官
因此而言
宋代文化发展为先
文人地位
宋代文化
蓬勃发展
宋代故事
千年绵延流传
啊。。。。。。
赵匡胤
黄河北望
神州蓝天
烽火狼烟
万里江山
兵戎交锋
剑指江南
威名震北域
岂容他人眠
赵匡胤
灭后蜀
平南唐
熊心豹胆
立国久远
千古英雄
登临峰巅
【全文完】
黄盟原创。2016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10:11
隋文帝杨坚之盛世之国【长篇歌曲词章】
魏晋南北朝两百多年
中国一直在内乱
晋初实行分封多弊端
致使八王之乱
天灾连年
社会不安
匈奴乘乱入侵中原
晋永嘉五年
匈奴攻陷洛阳
掳走怀帝天下大乱
自西晋永嘉年之乱
中国分裂长达二百八十年
大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
隋文帝统一开新篇
缔造隋唐盛世
始自开皇元年
隋文帝杨坚
原任北周宰相高官
后来
杨坚废年幼的周静帝
宣布禅让大典
杨坚三让而受天命
自相府常服入宫
杨坚即皇帝位于临光殿
定国号为大隋
改元开皇元年
大赦天下
迎接改地换天
隋文帝杨坚
开皇建元
加强中央集权
取消北周的某些弊端
顺应百姓意愿
维护国家安全
杨坚
三省六部制立开端
杨坚
开创科举
杨坚
开皇律
初始而发端
杨坚
平定叛乱之后
对手只有南方的陈朝和西梁
开皇七年九月十九
杨坚
废梁后主萧琮
西梁消亡
陈朝兵力只有十万
即位之杨坚
密谋灭陈
杨坚
于农时骚扰陈朝为先
纵火烧毁陈朝的物资与吃穿
开皇八年
杨坚发难
一路派杨广出六合
另一路杨俊出襄阳
最后一路杨素带领水军出永安
五十一万大军
三路伐陈
八年十二月
杨素沿长江围歼
击破陈朝沿江守军
顺流而东援
陈朝内奸扣留告急文书
陈朝无法从建康调动军队
陈朝沿江守军望风逃窜
隋朝军队
兵临建康
建康城外
陈军主力与隋军八千部队激战
陈军队伍被隋军击穿
大隋开皇九年正月二十
陈将任忠引韩擒虎攻入建康城
生擒陈叔宝
陈朝灭亡归天
大隋开皇十年八月
隋派使臣韦洸安抚岭南
冼夫人率众迎接隋使
隋朝版图并进岭南
至此
天下一统
隋文帝顺应民意顺应上天
开创大隋新纪元
隋文帝杨坚
开拓疆土
大隋疆域辽阔无边
隋文帝杨坚
盛世之国之开端
大隋人口达七百多万户
隋文帝杨坚
轻徭薄赋
创农耕文明之峰巅
隋文帝杨坚
伟大的中国皇帝
外国人眼中的
圣人可汗
啊。。。。。。
隋文帝顺应民意顺应上天
开创大隋新纪元
隋文帝杨坚
开拓疆土
大隋疆域辽阔无边
隋文帝杨坚
盛世之国之开端
大隋人口达七百多万户
隋文帝杨坚
轻徭薄赋
创农耕文明之峰巅
隋文帝杨坚
伟大的中国皇帝
外国人眼中的
圣人可汗
【全文完】
黄盟原创.2016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10:14
孙中山和三民主义【孙中山之三】【长篇歌词词章】
孙中山
对中国的最大贡献
乃是三民主义
民主民生民权
旧三民主义观点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新三民主义观点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
乃是旧三民主义
一九二四年一月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办
孙中山
提出三民主义新观点
旧三民主义
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孙中山
新三民主义
包含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孙中山
新三民主义
包含反帝反封建
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点
孙中山
民族主义之要点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此话包含
反封建
没有包含
反帝
孙中山
民权主义之要点
建立民国
这反映中国人民
要求民族独立权
渴望民主权
之共同意愿
孙中山
民生主义之要点
平均地权
孙中山
顾及农民要求拥有土地权
但是
孙中山
反对没收地主土地
所以
孙中山
不彻底的个土地革命
只能是
平分地权
孙中山
新三民主义
提出这样的观念
要战胜强大的敌人
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新民族主义
增加对外反帝
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观念
新民权主义
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对帝国主义和军阀实行专政
新民生主义
增加节制资本的新观念
主张平均地权
耕者有其田
孙中山
认为公民用选举权
罢免权
创制权
复决权
等四权
防止万能政府
变成独裁政权
孙中山
权与能区别谈
一方面
设国民大会为政权机关
一方面
设五院为治权机关
五院之上
设立总统理治权
孙中山
民生主义思想
具有社会主义之观念
孙中山
曾经说过
民生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
就是社会主义
孙中山
富有远见
他给
我们留下遗言
“和平
奋斗
救中国”
这是永恒的遗言
这是我们力量之源泉
【全文完】
黄盟原创.2016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10:15
孙中山和同盟会【孙中山之一】【长篇歌词词章】
清朝灭亡
民国成立
此乃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之大纲
清朝腐败
治国无方
国防不强
国土屡遭列强分赃
清廷与全球列强
订立诸多丧权辱国条约
出卖中国利益
使得大好中国
满目疮伤
清末民初
风雨飘摇
风云人物
写无数英雄篇章
孙中山
富有远见
三民主义
他之创建
1894年
孙中山
到天津
上书李鸿章
提出改革时政
被置之不理
遂后赴檀香山
在华侨之间
宣传革命观点
这一年
11月24日
孙中山
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
提出革命观点
“驱逐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孙中山
海外16年
五次环游世界
在华侨中间
广泛宣传革命观点
建立革命组织
1905年8月
中国同盟会
在东京成立
孙中山
被推举为总理
同盟会机关报
民报
在发刊词中间
孙中山
第一次次提出
民族
民权
民生之三民主义
孙中山
三民主义政治纲领
为革命
开启一片新天
革命党人
为推翻腐败清廷
不怕牺牲
勇于献身
革命党人
发动十次武装起义
唤起中国睡狮的心
振奋民族奋起的决心
1895年
广州起义
1900年
惠州起义,
1907年5月
黄冈起义
6月
七女湖起义
9月
防城起义
10月
镇南关起义
1908年2月
钦州起义
4月
河口起义
1910年2月
广州新军起义
1911年4月27日
黄花冈起义
十次武装起义
給于腐败清廷以沉重打击
动摇清廷的统治根基
十次武装起义
虽然失利
但是
却得到人民之跟随
孙中山
同盟会
革命党人
革命精神
永世长存
永远铭记
【全文完】
黄盟原创.2016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10:16
孙中山和武昌起义【孙中山之二】【长篇歌词词章】
1911年10月10日
一场推翻清廷的兵变
武昌起义爆发
这是一个辛亥革命的开端
这是一个辛亥革命的新起点
黄花岗起义
失利后
革命党人
决定擂鼓再震
用武装起义
唤起民众之心
文学社
共进会
革命党人
把起义目标划分
锁定在长江流域
锁定在武汉三镇
准备再武汉三镇
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
文学社
共进会
革命党人
在湖北新军之中
开展革命宣传
在新军之中
发展组织
吸收新的革命党人
准备武昌起义
唤醒全国人民
1911年初
文学社
共进会
革命党人
两个团体领导人
见面秘谈
商定起义方针
会谈决定
文学社社长蒋翊武
为革命军临时总司令
共进会孙武
为革命军参谋长
以文学社的机关
为临时总司令部
武昌革命军组织建成
期待武昌起义成功
1911年5月
清廷以铁路国有之名
将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
收归“国有
这是一种巨大的利益和公权
川汉粤汉铁路
在收归国有之间
清廷旋即又将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
出卖给英法德美四国
清政权
这是在出卖我们国家的主权
清政权
出卖汉粤汉铁路筑路权
激起湘鄂粤川等省人民
不停地造反
南方各省
掀起了保路运动
向腐败无能清廷发起造反
四川省
全省紧急动员
四川纷纷组织保路同志会
推举立宪党人为会长
破约保路
为民争夺铁路筑路权
四川省
全省紧急动员
参加保路者
人数达十万
清廷下令镇压保路同志会
9月7日
四川总督赵尔丰
逮捕保路同志会成员
枪杀数百名请愿人员
第二天
四川总督赵尔丰
遣散保路同志会人员
四川人民更加愤怒不满
保路同志会人员
将各处电线切断
让官府文书投递中断
9月25日
吴玉章
同盟会王天杰等人
领导荣县
独立夺权
荣县
第一个脱离清廷的新政权
荣县
把保路运动
推向一个高潮
推向改地换天
荣县
武昌起义的先导
民国的开端
清廷
为扑灭四川的危险
派大臣端方率领部分湖北新军入川
对四川进行增援
其结果
湖北防御力量骤减
清廷在武汉
已经面临防御危险
1911年9月14日
在同盟会的推动之下
文学社
共进会
联合反清
起义领导机关建成
统一行动
联合反清
欲请黄兴宋教仁
来鄂加盟
组成起义领导层
主持武昌起义大事情
9月24日
两个革命团体召开联席会议
决定10月6日发动起义
各标营革命党人出席
通过人事草案
通过起义计划
蒋翊武任军事总指挥
孙武任参谋长
刘公任总理
万事俱备
只待
一声号令响起
10月9日
孙武在汉口俄租界
制作炸弹
引起爆炸
状态极其危险
俄国巡捕
闻声至前
搜去革命党人名册要员
搜去起义旗帜起义宣言
起义秘密凸显
俄国巡捕
拘捕革命党六名成员
革命党六名成员
被引渡湖北巡抚大院
湖广总督瑞澄
下令关闭四城
搜捕革命党人
武昌起义
面临夭折之危险
革命党
约定武昌起义
在10月10日晚上
约定起义信号为开枪
枪声为号令
一炮打响
反清大军
共赴战场
10月10日晚上
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
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起义士兵熊秉坤
率领精兵强将
夺取楚望台军械库
缴获大炮几十门
子弹几十万发
缴获几万支步枪
此举为武昌起义
提供一流的武装
吴兆麟被推举为临时总指挥
楚望台
武昌起义之聚集场
此时此刻
驻守武昌城外的革命党
举火为号
发动起义
他们全副武装
向楚望台出发
势不可挡
武昌城
29 标
蔡济民
30标
吴醒汉
皆率领起义士兵冲出营防
赶往楚望台
汇集反清大军
随即
武昌城内外
各标营的革命党人
纷纷率众起义
奔赴楚望台
武昌起义
达到三千多人
10月10日晚上10点30分
起义军分三路
进攻总督署
进攻第八镇司令部
炮8标在中和门
在蛇山
占领发射阵地
向总督署轰炸
炮弹将总督署炸得遍地开花
晚12点之后
起义军再次发起进攻
突破敌人防线
向总督署进攻
武昌起义军
在总督署附近点火
总督署
呈现一片红
以火光为中
蛇山与中和门附近的炮兵
向着一片红
发炮弹猛轰
湖广总督瑞澄
打破督署后墙
从长江坐船逃生
瑞澄
消失在大江之中
第八镇统制张彪
仍旧顽抗之中
起义军反复进攻
天亮前
攻占
湖广总督署
镇司令部
张彪退出武昌
整个武昌
都在起义军的掌控之中
10月10日深夜
保定军官学校
吴玉章
何贯中
第一时间得知
武昌起义的发生
立即将同学组织发动
潜出校外
进入京广铁路中
保定军官学校同学们
铁路大动脉
漕河铁桥
被炸翻水中
漕河铁桥
清军耽搁南下增援武昌的行程
保定军官学校同学们的炸桥行动
客观上
支援了起义的行动
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闻风而动
10月11日光复汉阳
10月12日光复汉口
随即
起义军掌控湖北全省
湖北军政府成立
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
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号召各省民众作出起义响应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爆发
孙中山
在美国闻讯
深感欣慰
同盟会
士气大振
孙中山
立即开展外交活动
获取各国友人指引
孙中山
12月25日
回到上海
声援武昌起义军
12月29日
南京举行十七省代表会议
孙中山
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同盟会
十次武装起义的援引
成就武昌起义喜讯
从此
中国历史
焕然一新
【全文完】
黄盟原创。2016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10:18
万人登高万步行歌
【七言藏头诗八句】
万众登攀英雄山
人海跨越只等闲
登高弥远不狂言
高手云集欲争先
万米距离气不喘
步履轻松显稳健
行者健身山东人
歌唱一曲震雄心
【全文完】
黄盟:为“万人登高万步行”全民健身活动放歌一曲。
2016
祝愿太平盛世隆
贺岁喜酒未央宫
第一泰山杏花红
三度欢聚叟对青
届时高手逐旧梦
山阴齐集觅仙踪
东方文明旗下逢
省有传统人中迎
百年陈酿显精工
姓氏流芳无废功
品尝甘露心暖融
酒水甜美面春风
大家气度豪气兴
赛事情怀情谊丰
圆月把盏邀新朋
满泉举杯敬老翁
成色一流齐鲁酒
功德圆满呈英雄
黄盟 2016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10:19
潍县风筝飞翔蓝天之歌【探索诗一首】
潍县风筝
天下闻名
潍县风筝
飞翔于长空
古代潍县清明之民风
白浪河上空
放飞漫天之风筝
今日时逢风筝节
北海滩涂
祭其更多五光十色之风筝
风筝振翅迎风上升
宋诗曰
南北山头多墓田
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化作白蝴蝶
泣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
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
呜呼哀哉
痛哉惜哉
潍河梗咽
荣山悲痛
慈母仙逝
我如噩梦
吾有诗曰:
一杯薄酒滴九泉
今日荣山启祭奠
焚香叩首读祭文
啼血杜鹃归故园
潍县风筝
天下闻名
潍县风筝
飞翔于长空
古代潍县清明之民风
白浪河上空
放飞漫天之风筝
今日时逢风筝节
北海滩涂
祭其更多五光十色之风筝
风筝振翅迎风上升
【全文完】
黄盟.2016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10:20
马山的油菜花正在盛开之中【探索诗一首】
马山的油菜花
正在盛开之中
田野漂过野性的风
艳丽桃花绽放暧昧的笑容
马山山神庙稳坐山洞
山神召唤
召唤我们的骑行队的弟兄
泉韵户外的大旗中
写着我们山地车身影
我们飞驰
我们乘风
我们听到大庙撞钟
我们的蓝帽向着天空
我们前轮是否足够重
我们正在放松呼吸中
我们正在进入终点线前的最后一个弯道竞争
我们适当地刹车以便转弯放松
我们再松开刹车
突然
我们前轮滑出路中
车偏向时
我们自然放松
我们抬起下巴
其乐无穷
我们把重心后移
我们快速踩动车轮
车轮赛风
一秒钟
我们冲过终点线
我们把竞争者
留在我们所扬起的灰尘中
马山的油菜花
正在盛开之中
田野漂过野性的风
艳丽桃花绽放暧昧的笑容
马山山神庙稳坐山洞
山神召唤
召唤我们的骑行队的弟兄
泉韵户外的大旗中
写着我们山地车身影
【全文完】
黄盟原创.2016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10:21
苏联红军攻克柏林---------纪念攻克柏林七十周年【探索诗一首】
我在少年之时
就知道
柏林会战
有人问曰
你是如何知道
柏林会战
我在少年之时
看过一部电影
“攻克柏林”
就是表现苏德之最后一战
柏林会战
时间已经过去六十多年
攻克柏林
依旧在我的脑海盘旋
时间已经过去六十多年
攻克柏林
苏联红军依旧在我心间
我仿佛看见
红军正在柏林的街巷进攻呐喊
这是电影蒙太奇
这是苏联红军的齐声呐喊
1945年
二战主战场之欧洲大战
亦即苏德大战
正进行最后一次殊死之决战
柏林会战
柏林会战发生时间
4月16日
至5月8日
柏林会战
一方为希特勒麾下德国军
另一方为斯大林之苏联红军
此时此刻
柏林会战
正在成为二次世界最前线
苏联红军250万兵力
兵分三路
包围柏林
形成一个大包围圈
德军军队100万
参加柏林保卫战
死守柏林
顽强决战
4月16日清晨
柏林会战
第一天
苏联红军向德军开战
几千门喀秋莎火箭炮
炮轰德军阵地
炮声震天
硝烟弥漫
苏军炮击
一直持续几天
日出之前
苏联红军越过奥得河
展开攻坚战
另一支苏军越过尼斯河
展开攻坚战
沼泽地妨碍红军攻势
红军暴露在德军炮火之下
红军死伤枕藉
面对德军顽抗
苏军裹足不前
朱可夫感到挫败
斯大林的命令
动员的后备军投入大战
傍晚时间
红军前进6公里
德军防线
仍然没有被击穿
柏林会战
第一天
苏军推进至泽洛夫高
遭到德军的顽强抵抗
德军凭借有利地形
顽强扼守每一条战壕
每一个散兵坑
给予苏军很大的杀伤
朱可夫不断增加突击力量
两个坦克集团军
投入大战
苏军几次进攻
都被德军打散
4月17日晨
朱可夫集中所有炮火
在猛烈的炮火之后
近千辆坦克排成一列纵队向前推进
前面的一批坦克被击中起火
后面的顶走它继续前进
苏军士兵高喊着口号
向前冲击
前面的倒下了
后面的接着往上冲
此时防守在高地上的数师德军已是伤痕累累
最终经受不住苏军狂潮般的冲击
开始向柏林市区方向退却
4月18日晨
苏军终于攻占了泽洛夫高地
歼灭守敌近3万人
并继续向柏林城挺进
20日晨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先头部队第3突击集团军在库兹涅佐夫上将的率领下
抵达柏林近郊
使整个柏林城市区处于其榴弹炮和加农炮的射程之内
20日下午
苏军的地面炮兵群首次向柏林城内轰击。
南面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强渡了尼斯河后
突破了德军在尼斯河的防御地带
尔后
强渡了斯普雷河
前进了30公里
当朱可夫的部队在泽洛夫高地受阻时
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各坦克集团军首先从南面向柏林突击
至4月20日夜间
第3坦克集团军突入了柏林市南郊
第4坦克集团军也突进到柏林市西南郊
北面罗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于4月18日发起进攻
至19日强渡了东奥德河
牵制住了柏林以北地区的德军“维斯瓦集团军群”的兵力。
至此,
德军在奥德河——尼斯河的防御体系被苏军突破
苏军3个方面军昼夜不停地向前突进
开始对柏林实施合围
4月21日
近卫第2坦克集团军和第47集团军突破到柏林城下
由于道路狭窄
苏军调整战术
将坦克集团军和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协同起来准备肃清残敌
这一天
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坦克部队也接近柏林防御圈
科涅夫将炮兵第10军
突击第25师
高射炮第23师加强给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
歼击航空兵第2军担任空中掩护
这一天
苏军从后方调来了大口径要塞炮用于摧毁德军坚固据点
每发炮弹重量达到500公斤
在后面13天的战斗中
要塞炮共发射约180万发炮弹
战斗到了空前惨烈的地步。
4月24日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左翼部队与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柏林东南会合
切断了德军第9集团军与柏林的联系
并合围了该集团军
4月25日,
苏联红军完成对柏林的合围
柏林以北地区的德军集团
也遭到两路红军的夹击
处境十分困难
这一天
乌克兰第1方面军
西进到易北河
在托尔高地
与西线美军第1集团军会师
4月26日清晨
在柏林上空
苏军数千架飞机再一次投下了成千上万吨的炸弹和汽油弹
在地上
各种火炮集中射击
柏林转眼间成了一个昏暗的世界
轰炸和射击结束
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
派出无数个突击群和突击分队
从四面八方向市区突进
斯大林格勒的经验
苏军战士们知道如何去攻占一个城市
苏军逐栋楼房争夺
逐条街道攻取
每前进一步
都要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4月27日
苏军已攻入柏林市的第9区,
凯特尔才给柏林打来一个道出实情的电报
电报承认第12集团军不能继续前进
第9集团军也无法突出合围
希特勒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
柏林守备司令魏德林向希特勒提出了守军从首都突围的计划
保证“国家元首安全撤离柏林”
报告说
弹药只够2昼夜
粮食和药品几乎告罄
陆军总参谋长克莱勃斯将军
支持魏德林的突围建议
认为从军事的观点看
这个计划是有可能实现的
但是,希特勒意识到他已彻底输掉了到这场由他发动的战争
他拒绝离开柏林
他要在这里坚持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4月28日
苏联红军逼进了柏林的蒂尔花园区
这个花园区是柏林守军最后一处支撑点
柏林守备司令部把党卫军最精锐的部队部署在这里
崔可夫上将指挥第8集团军
首先向该阵地发起了进攻
当天下午跨过了兰德维尔运河
占领了德军的通讯枢纽
掐断了柏林与外界的主要通讯联络
这一天深夜
苏军在库兹涅佐夫上将的指挥下
向内务部大楼发起强攻
德军进行最顽固的抵抗
战斗一直持续到29日深夜
在守敌几乎全部阵亡的情况
这座大楼才被苏军攻占。
29日凌晨1时
希特勒宣布与等了他十二年的爱娃•布劳恩举行婚礼
婚礼之后
希特勒口述了他的遗嘱
指定海军元帅邓尼茨为他的接班人
他决定自杀并希望他们夫妇的遗体在总理府进行火化
30日下午3点30分
希特勒与结婚才一天的妻子
在地下暗堡的寝室里双双服毒自杀
希特勒在服毒的同时
举枪对自己的太阳穴
扣动了扳机
接着
戈培尔等德军人员
将希特勒和爱娃的遗体
抬到一个弹坑里
浇上汽油进行火化
4月30日21时50分
苏军战士将胜利的红旗
插上柏林国会大厦圆顶
30日深夜
德军通过广播请求临时停火
要求与苏军进行谈判
5月2日7时
德军柏林城防司令官魏德林上将
前往苏军崔可夫的前沿指挥所
签署投降令
中午时分
柏林守军15万人全部投降
苏德战争最后一次决战
柏林会战
全部呈现
柏林会战
二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柏林会战
告诉人类
战争是吃人魔鬼
人类应当珍惜生命
热爱和平
我在少年之时
就知道
柏林会战
有人问曰
你是如何知道
柏林会战
我在少年之时
看过一部电影
“攻克柏林”
就是表现苏德之最后一战
柏林会战
时间已经过去六十多年
攻克柏林
依旧在我的脑海盘旋
时间已经过去六十多年
攻克柏林
苏联红军依旧在我心间
我仿佛看见
红军正在柏林的街巷进攻呐喊
这是电影蒙太奇
这是苏联红军的齐声呐喊
【全文完】
黄盟原创.2016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10:22
宋教仁革命史备忘录【民国史系列之八:民国史论之八】
宋教仁6岁进入私塾读书,17岁升入桃源漳江书院,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宋教仁考入武昌普通中学堂。后来,宋教仁入学。宋教仁在校期间,由吴禄贞等人组织的革命团体在武昌花园山的聚会,吸引了宋教仁。宋教仁对于时政产生浓厚兴趣,他经常与同学议论时政,并且走上了反清革命之道路。
1903年8月,黄兴到武昌,两人相识,并从此成为挚友。
不久,黄兴因激烈的反清言论,被驱逐出武昌,回到长沙。
后来,宋教仁回到湖南,为成立革命团体到长沙和常德一带做联络工作。
光绪三十年(1904年)二月,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宗旨的华兴会在长沙成立,黄兴任会长,宋教仁任副会长。
1904年12月13日,宋教仁抵达日本,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成为同盟会的主要领导人。
1910年底,宋教仁从日本返抵上海,任《民立报》主笔,以“渔父”笔名撰写大量宣传革命的文章。
1911年7月,宋教仁与谭人凤,陈其美等人,在上海组建同盟会中部总会。这个时期,宋教仁来往于上海以及长江中下游各地,促进革命势力的发展。
1913年2月1日,宋教仁自桃源起身,经长沙、汉口沿江东下。宋教仁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地视察国民党党务。
当时之时,正值国民党选战大胜,国民党全体党员,士气高昂。
这时候,宋教人政治前途如同旭日初升。宋教仁所到之处,欢迎会上,人山人海。宋教仁随时随地推广国民党的宪政理念。国民党的宪政理念,其要旨是产生纯粹的政党政治。由国会多数党领袖任内阁总理,负起政治责任,组成责任内阁。由此先行制定宪法,再依照宪法,选举总统。
1913年,中华民国国会大选,国民党大获全胜。宋教仁正欲遵循欧洲“内阁制”的惯例,以国民党党首的身份组织国民政府。
1913年3月20日22时45分,宋教仁被杀手刺杀于上海火车站。
当时之时,子弹从宋教仁后背射入体内,射中其右肋,斜入腹部。凶手开枪后,匆忙逃逸。宋教仁疼痛难忍,趴倒在一张椅子上,用手把于右任的头拉到胸口,喘息地说:“吾痛甚,殆将不起……”。当时在火车站送行的黄兴,于右任、廖仲恺等人,将宋教仁送往沪宁铁路医院急救。
在医院,宋教仁向于右任留下遗嘱:【今以三事奉告:一、所有在南京、北京及东京寄存之书籍,悉捐入南京图书馆;二、我本寒家,老母尚在,如我死后,请克强与公及诸故人为我照料;三、诸公皆当勉力进行,勿以我为念,而放弃责任心。我为调和南北事费尽心力,造谣者及一班人民不知原委,每多误解,我受痛苦也是应当,死亦何悔?】
宋教仁授意黄兴代拟电报给袁世凯,讲述自己的中弹经过和革命生涯,电报原文如下:【北京袁大总统鉴:仁本夜乘沪宁车赴京,敬谒钧座。十时四十五分在车站突被奸人自背后施枪弹,由腰上部入腹下部,势必至死。窃思仁自受教以来,即束身自爱,虽寡过之未获,从未结怨于私人。清政不良,起任改革,亦重人道、守公理,不敢有毫权之见存。今国基未固,民福不增,遽尔撒手,死有余恨。伏冀大总统开诚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权;俾国家得确定不拔之宪法,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临死哀言,尚祈见纳。宋教仁。哿。】
当时,宋教仁手术后,情况并没有好转,大小便中出血严重。
1913年3月21日下午,宋教仁再次被送进手术室。延至
1913年3月22日凌晨4时48分,宋教仁不治身死,年仅32岁。
宋教仁墓:安于上海市闸北公园。
事后警方追查凶手为失业军人武士英。此案牵涉出:江苏驻沪巡查长头衔的青帮大佬应桂馨,内务府秘书洪述祖(清代着名学者洪亮吉的曾孙),内阁总理赵秉钧等人。
武士英被捕之后,先供述受应桂馨指示。后来,武士英又在法庭翻供,称刺杀宋教仁系个人所为。武士英否认见过应桂馨。后来,武士英暴死于上海监狱之中。
北洋政府总理赵秉钧,被迫辞去总理。
1914年1月,应桂馨出狱后北上向袁世凯索酬,被人追杀。应桂馨在逃往天津的火车上被刺杀而死。
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宋教仁,就这样地:被袁世凯伸出的黑手所扼杀。
宋教仁主张“责任内阁制”,认为“内阁不善而可以更迭之,总统不善则无术变易之,如必欲变易之,必致动摇国本”。
宋教仁说: “讨论宪法,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应如何分配,中央与地方之关系及权限应如何规定,是皆当依法理,据事实,以极细密心思研究者”。
宋教仁认为:只有议会政党责任内阁,才是救治“不良政府”的“医生”。
宋教仁与袁世凯赵秉钧等人的争端,是一场国民党与北洋军阀势力争夺“制宪权”的争端。制宪权之争,反映了国民党与袁世凯围绕政权问题展开的激烈争夺。双方都不再满足民国初年那种分享政权的状态,双方都想独霸民国政府之大权。国会召开临近,双方决裂趋势更加明显,已经很难再找到调和的手段。
1913年,中华民国国会大选,国民党大获全胜。宋教仁在南方各地频繁演说,宣讲国民党组阁之主张,赢得民众狂热地支持。
1913年3月,宋教仁收到袁世凯要他进京议事的电报。宋教仁作为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即将成为责任内阁的总理,负有组阁重任。宋教仁决定3月20日在上海乘火车赴京议事。1913年3月20日22时45分,宋教仁被袁世凯派遣的杀手刺杀于上海火车站。
一代政治巨星坠1913年3月20日坠落于上海火车站。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其悲壮而令人痛心的一页。
【全文完】
黄盟.2016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10:23
甲午战争一百二十年祭
——探索诗一首
一、甲午战争【注2】之平壤战役【注3】之诗篇一
甲午风云
烽火狼烟
千古遗恨
千古忧伤
七月二十五日始
中日陆军
血战平壤
九月十七日
清军兵败于平壤
这是中日陆军首次作战
清军一万五千人驻守平壤
日军一万六千人进攻平壤
双方兵力旗鼓相当
地势险要的平壤
易守难攻的平壤
日军兵临平壤
中日兵力
旗鼓相当
日军兵分四路
围攻平壤
清将叶志超【注4】
惧怕东洋
和平幻想
绥靖之殇
左宝贵【注5】
英勇顽强
誓死抵抗
叶志超阻挠左宝贵抵抗
日军包围平壤
九月二十五日
保卫平壤
在三个方向
同时打响
玄武门
日军的主攻方向
立见尚文少将【注6】的第十旅团【注8】
佐藤正大佐【注7】的第十八联队
两只团队担任主攻方向
高州镇总兵左宝贵
登玄武门指挥抵抗
激战中
左宝贵牺牲
他被炮击身亡
另外三位营官
也先后阵亡
午后二时
玄武门城楼
被日军登上
日军向城内推进
清军的奋力抵抗
野津道贯亲率日本第五师团【注10】
从平壤西南方向
力图拿下平壤
日军五师团
用炮火掩护步兵冲锋
清军马队进行反击抵抗
中午
日军难以得手
下令暂停攻防
退回原地驻防
此时
清军总指挥叶志超
贪生怕死
试图投降
战局胶着的情况下
树白旗停止抵抗
并下令全军撤防
日本兵
在清兵的退路设下埋伏
当天雨夜
撤退的清军
中伏遭殃
清军阵脚大慌张
清军死亡二千人
被俘五百人
清军兵败平壤
清军狂奔五百里
一路逃至鸭绿江
清军竞渡鸭绿江
日军一路高歌猛进
占领朝鲜【注11】全疆
二、甲午战争之黄海海战第一阶段之诗篇二
平壤陷落的第三天
爆发黄海大海战【注12】
日本联合舰队
在鸭绿江口大东沟【注13】附近的黄海海面
挑起—场激烈的海战
这是中日海军【注60】之间一次主力决战
九月十五日
护送4000余名入朝援军
增援朝鲜
返航之时
在大东沟遭遇日军阻拦
爆发大海战
日本海军
出动12艘军舰
日本旗舰
松岛号【注14】军舰
北洋水师旗舰
定远号【注15】军舰
九月十五日上午
北洋舰队
由丁汝昌【注16】率领
军舰十艘
附属舰八艘
到达大连湾【注17】
凌晨一时
清军的十个营
共四千人
分乘五艘运兵船
向鸭绿江口的大东沟进发
中午时间
运兵舰队
抵达大东沟前
次日早晨
清军全都登岸
九月十七日上午八时
卸空的运兵船
开始返航
北洋水师定远号旗舰
挂出龙旗【注17】
率领舰队返航
十点二十三分
日本舰队第一游击队【注16】
率先发现了北洋水师的军舰
第一游击队
挂出信号旗
指令
发现敌舰
十时三十分
北洋水师镇远舰
看到海面的几簇黑烟
发现日本军舰
丁汝昌随即命令北洋水师【注18】军舰
升火
准备战斗
实弹
应战
十二时五分
日本舰队本队在后
第一游击队在先
呈单纵阵【注19】
逼近北洋水师军舰
十二时十分
北洋水师军舰
由双纵阵【注20】改为
双横列队舰
旗舰定远舰
位于中央领先
其余各舰
在其左右依次展开
舰队呈楔形梯队战舰
丁汝昌还发出命令
各小队须协同行动
始终以舰首指向敌舰
诸舰
务于可能之范围内
随同旗舰
十二时五十分
双方首舰
相距五千三百米
北洋水师的旗舰
定远舰
首先开炮
日本联合舰队
第一游击队军舰
在距北洋水师五千米处
向左转弯
航向
北洋水师右边
联合舰队航向北洋水师右翼
冒险将舰队暴露于北洋水师阵前
十秒钟后
镇远舰也发出炮弹
紧接着
北洋舰队各舰一齐发炮轰击
三分钟后
日本旗舰松岛舰
开始发炮还击
十二时五十三分
日本联合舰队旗舰
松岛舰
开始发炮
炮弹击中
北洋水师旗舰
定远舰
定远舰主桅中弹
信号索具被炮火所毁
在飞桥上督战的丁汝昌身负重伤
刹时间
双方各舰
百炮一齐怒放
海水沸腾
硝烟弥漫
六艘舰
炮舰镇中【注20】镇南【注21】
鱼雷艇福龙号舰【注22】
左一舰【注23】
右二舰【注24】
右三舰【注25】
战斗开始之后不久
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
主炮炮塔起火
丁汝昌烧伤
信旗被毁
丁汝昌拒绝把自己抬入内舱
他坚持坐在甲板上督战
他只能鼓舞一舰士气之先
日本第一游击队四舰
利用航速快优势
他们绕攻北洋军舰
他们攻击右翼的超勇舰【注26】
还有扬威舰【注27】
二舰相继被击中起火
退出战斗一线
十三时三十分
超勇舰
沉没于海天
超勇舰管带黄建勋【注28】落水,
左一鱼雷艇驶近相救
抛长绳援之
黄管带不就
从容死难
舰上官兵壮烈升天
日本第一游击队绕攻北洋军舰
日本本队舰队与北洋舰队主力交相攻击
日本军舰
比睿舰【注29】
赤城舰【注30】
扶桑舰【注31】
西京丸舰【注32】
遭到北洋舰队的大炮猛鞭
北洋水师定远舰
来远舰【注32】
经远舰【注33】
重创日本比睿舰
赤城舰
赤城号舰长坂元八太郎阵亡归天
西京丸舰
也受重创
十四时十五分
日本舰队绕至北洋舰队背后
与第一游击队
形成夹击之势
北洋舰队
腹背受敌
队形更加混乱
在混战中
北洋舰队致远舰【注34】
受到吉野舰【注35】
高千穗舰【注36】
受到双舰之集中轰击
致远舰船身被洞穿
舰体多处有残
日本第一游击队
救援赤城舰
比睿舰
吉野号舰
冲在最前面
此时此刻
迎头遇上全身着火的致远舰
邓世昌【注37】见吉野舰
自恃其船捷炮利横行无边
邓世昌决意与之冲撞
玉石俱焚
同归于天
邓世昌毅然驾驶致远舰
全速撞向日本吉野舰
日本官兵大惊失色
集中炮火射向致远舰
致远舰
右侧鱼雷发射管被击穿
爆炸发生的致远舰
致远舰
右舷倾斜
致远舰
缓缓地在海面沉没
全舰官兵
七名遇救
其余将士
全部壮烈殉国
英雄魂魄皆归天
北洋水师经远舰
继续迎战吉野舰
经远舰
遭吉野舰
浪速舰【注38】
秋津洲舰【注39】
高千穂舰攻击致远舰
四舰围攻经远舰
经远舰
全舰将士奋勇抗御日本四条舰
经远舰将士
发炮以攻敌
激水以救火
依然井井有条
经远舰以一舰敌四舰
寡不敌众
双方激战于烽火狼烟
激战中
经远舰管带林永升【注40】
不幸突中炮弹
英雄脑裂而归天
英雄帮带大副陈荣【注41】
豪杰二副陈京莹【注42】
先后中炮归天
经远舰舰首向东
左舷倾覆沉
经远舰
没被海水席卷
全舰官兵二百余人
十六人遇救
其余全部阵亡归天
黄海海战形势危难
济远舰管【注43】带方伯谦【注44】
广甲舰【注45】管带吴敬荣【注46】
迅速撤退折返
靖远舰【注47】
来远舰【注48】
中弹过多退出战斗,
避至大鹿岛附近紧急修补损坏的机器。
定远舰
镇远舰【注48】
两舰浴血奋战
两舰数次起火
多次中弹
下午十五时三十分
镇远舰的大炮
连续击中日本旗舰松岛舰二次
松岛后甲板四号炮塔中弹
火焰引发炸药
发生了大爆炸
松岛舰倾斜
船体冒起白烟
松岛舰
在大海上打转
摇摇欲坠
飘荡于云烟
靖远舰
来远舰
两舰抢修完毕
重新投入鏖战
日本赤城舰
比睿舰
西京丸舰中弹
旗舰松岛舰
情形亦不容乐观
吉野舰
扶桑舰受伤中弹
此时
北洋舰队重新集结
十七时四十分
日本海军的军舰
撤出 战场。
北洋水师军舰
稍事追击
北洋水师军舰
返回旅顺
五个多小时
黄海海战
实战
完全
再现
黄海海战第一战
北洋舰队损失五艘军舰
其名录为
致远舰
经远舰
超勇舰
扬威舰
广甲舰
北洋水师死伤官兵一千余人
几百名中华英烈归天
日本舰五艘被重创
其名录为
旗舰松岛舰
吉野舰
比睿舰
赤城舰
西京丸舰
日本海军死伤官兵六百余人
黄海海战第一战
北洋水师损失较大
并没有完全败战
李鸿章
为了保存实力
命令北洋军舰
不准巡海迎敌
舰队全部躲进威海港湾
从此
日本军舰
夺取黄海的制海权
黄海海战
大清腐败的一次彻底展现
北洋水师建立之初
舰队火力远超日本海军
日本海军
制定扩充海军计划
为筹集金钱
天皇从后宫经费中拨款给海军
清廷十年
不添一炮一舰
大清水师军舰
设备陈旧受限
日本海军
加紧训练
养护军舰
日本人自主造舰
并从英国购置新型战舰
学习世界海战经验
日本海军训练有素
新式战舰
使用大口径火炮
开发新型的炮弹
日本海军军舰
实力大大超过北洋水师军舰
黄海海战
孰强孰弱
已经没有悬念
三、甲午战争之黄海战役第二阶段之诗篇三
九月十七日至十一月二十二日
黄海战役第二战
辽东半岛
战争之地点
焦点之战
聚焦两战
其一
鸭绿江江防之战【注49】
其二
金旅之战【注50】
鸭绿江江防之战
开始于十月二十四日
这是清军的首次保卫战
清军部署鸭绿江的北岸
清军共有二万八千兵源
宋庆【注51】为总统
节制各军作战
日军进攻部队
是山县有朋率领的日本第一军兵员
桂太郎中将的第三师团兵员
和野津道贯中将的第五师团兵员
共有三万兵员
双方兵员
日军稍微领先
宋庆统制诸军
各路清军实则不服调遣
平壤新败战
士气不振
清军将领实无
抗敌心愿
日本士气兵壮炮坚
野心欲比天
日方发布
“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
展开政治攻势
扬言要直捣北京
扬言让清朝皇帝
“面缚乞降”
其后战况可想而知全
日军先在安平河口泅水过江成功
又在鸭绿江上架起浮桥
清军竟然被日本军事欺骗
十月二十五日
日军越过浮桥,
向虎山清军阵地发动进犯
守将马金叙
守将聂士成率部射出枪弹
清军势单力孤
伤亡重大
战况悲惨
清军被迫撤出阵地一线
日军随即占领虎山【注52】
清军各部闻虎山失陷
不战而逃散
十月二十六日
日军不费一枪一弹
占领九连城
占领安东县
三天内
清军的鸭绿江防线
全线崩盘
金旅之战
始于十月二十四日
这是甲午战争的关键一战
日本进攻鸭绿江清军防线的同一天
大山岩大将麾下的第二军两万五千兵员
在日本军舰掩护下
开始在花园口登陆
李鸿章【注53】一心要保旅顺港湾【注54】
清军没有在此处埋设兵员
日军的登陆历时十二天
清军坐视不管
当地的农民抗击日本军舰
日军的行动被延缓
十一月六日
日军击穿
清军连顺的兵员
日军击穿
清军徐邦道的兵员
日军进占金州苑
http://baike.baidu.com/picview/2 ... 83728408fa93d2.html
十一月七日
日军分三路向进攻大连湾
大连守将赵怀业闻风溃散
日军不战而得大连湾
十天之后
日军进逼旅顺港湾
旅顺地区清军有七位统领
拥有一万三千名兵员
十一月十八日
日军进军土城前
徐邦道之拱卫军顽强抗击
十一月十九日
龚照玙乘鱼雷艇逃往烟台港湾
行为逆天
同日
黄仕林赵怀业卫汝成三统领
先后逃散
十一月二十一日
日军向旅顺发起攻坚战
次日
旅顺港湾
被日军攻陷
日军攻陷旅顺
即制造旅顺大屠杀惨案
四天之内
连续屠杀中国人员
旅顺死难者二万人员
清军逐步溃散
在清廷内
主和派占先
旅顺口失陷
日本海军在渤海湾【注55】
得力量之源泉
旅顺港湾
使得渤海湾
其门户洞开一线
北洋水师军舰
深藏威海卫【注56】港湾
甲午战端
清军日月愈加更迭
其与失败结缘
亦更无悬念
四、甲午战争之黄海战役之第三阶段之诗篇四
威海卫之战【注57】
保卫根据地的防御战
北洋军舰
最后一战
震惊全球之一战
当时之时
威海卫军港舰船
共二十六条舰
一八九五年一月二十日
大山岩大将麾下的日本第二军
佐久间左马太中将的第二师团
黑木为桢中将的第六师团
共两万五千兵员
乘坐日本军舰
在荣成龙须岛登陆
一月二十三日
日军登陆全部实现
一月三十日
日军集中兵员
进攻威海卫南帮炮台一线
驻守南帮炮台的清军三千兵员
营官周家恩
守卫阵地顽强周旋
清兵被日军全歼
日军亦死伤上千
日军大寺安纯少将
被炮弹击中被歼
大寺安纯少将
日本唯一阵亡的将官
兵力悬殊
敌众我寡
南帮炮台
被日军攻占
二月三日
日军占领威海卫港
北洋水师总部
刘公岛【注57】
已经成为孤岛远帆
日本舰队司令伊东佑亨【注58】
致书丁汝昌劝降
被丁汝昌骂翻
二月五日凌晨
旗舰定远舰
中水雷
被搁浅
仍做“水炮台”
仍在卫国戍边
二月十日
定远舰
弹药用完
刘步蟾【注59】
自杀归天
二月十一日
丁汝昌
拒降自杀归天
二月十七日
日军在刘公岛登陆
威海卫海军基地沦陷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英魂壮烈
遗恨千年
历史岂能倒转
丧权辱国人世间
期待日月换新天
弱国没有外交
战败国没有尊严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注1】
中国堕入苦海深渊
五、甲午战争史论之诗篇五
甲午之战
一场反侵略之战
日本胜利
中国败惨
成为历史一篇
日本疯狂扩张
最终将要走入毁灭深渊
我们经受辱国之痛中志气更坚
我们挥笔写出复兴新诗篇
又逢一个甲午年
我们重新认识甲午大战
历史告诫日本
侵略扩张得逞一时
最终必将堕入毁灭深渊
武士道精神欲走极端
扩张侵略
竟成日本发展指南
战胜中国称霸亚洲的理念
成为日本的主流理念
日寇将中国作为侵略首选
日本吞并清朝之琉球
甲午之战
马关条约
日本获得巨大的战胜权
日本夺取台湾
日本夺取澎湖列岛
日本夺取朝鲜
甲午之战
日本获得丰厚回报
日本狂妄满满
他们越来越无法无天
甲午之战
日本更沉迷于侵略冒险
日本变成一部战争机器
他们欲行进一步侵略冒险
从甲午大战
到抗日大战
五十多年之间
日本对中国作战
日本对俄国作战
日本对德国法国英国作战
日本对荷兰美国澳大利亚作战
日本与全球主要国家都有过作战
日本对亚太国家作战
其疯狂在人类历史罕见
一九零零年
日本积极参加八国联军侵华作战
大肆掠夺钱财
疯狂屠杀无辜人员
后来
日本在侵略道路运走越远
他们发动“九一八事变”
他们发动“华北事变”
他们发动“七七事变”
他们发动“珍珠港事变”
他们多次复制大战
就像一只吠日狂犬
这就使招致灭顶灾难
不是不报
时候未到
两颗原子弹
将日本四岛彻底震撼
腐败与落后必然挨鞭
甲午大战
将我们奉劝
腐朽落后是甲午战争惨败的根源
只有实现强军梦
夺回我们的海洋权
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
号称东洋巨舰
我们拥有定远舰
我们拥有镇远舰
我们为何败于日本军舰
我们为何一败涂地
我们为何英烈长眠
我们为何全军覆没
我们为何饮恨高天
令人感慨万千
发人泪洒田园
政治腐朽
体制落后
军事失败之根源
政治腐朽
体制落后
腐败阻碍军事大变迁
统治集团内部腐朽
甲午战争失败之源泉
慈禧太后为个人享乐
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
军队腐败
中国失去甲午大战
腐败
军队训练荒废
纪律不严
北洋水师士气之火
不能被点燃
许多忧国忧民正气凛然之士
但已无回力回天
安倍晋三
罪行逆天
他在军国主义道路之间
越走越远
安倍晋三
挑起钓鱼岛事件
威胁亚洲安全
威胁世界安全
面对这种局面
中国必须警惕
日本军国主义复原
我们制造更多的中国军舰
有效遏制日本军舰
日本惯于挑起事端
惯于不宣而战
我们要严加防范
从甲午之战到抗日之战
深刻的名言
就是缺乏备战
幻想和平外交
寄希望于国际斡旋
使失败成为必然
今天之日本
释放战争传言
宣扬战争威胁论点
中国常备不懈
认真准备大战
我们要从武器装备方面
战术技术方面
军事思想方面
人才素质结构方面
军队编制体制方面
进行全面转变
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
让日本不敢
让日本不敢与中国直面
甲午战争一百二十年的历史彰显
人类的进步
必须在和平的变革中实现
战争不能带来真正的发展
唯一正确道路和平发展
大国不能忘记当年因绥靖主义而导致的惨败
日本右翼分子的本质没有改变
某个大国为一己私利
被日本右翼极端主义分子离间
他们纵容日本养虎为患
必将重蹈历史的悲惨
给予自己的国家
给予亚太国家带来无尽的灾难
我们以史为鉴
我们面向未来
我们追忆甲午之战
我们高度警惕世界大战
【全文完】
黄盟原创.2016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10:24
祭奠姨母文
潍河梗咽 大山低首
哀乐低回 吾欲泪干
呜呼吾姨 突然离世
慈母仙逝 摧吾五内
呼天抢地 痛哭悲戚
子女断肠 泣血号涕
驾返天国 母仪千古
一祭姨母 含辛茹苦
革命家庭 少年成长
青年时代 投身革命
学习金融 专业精英
二祭姨母 献身理想
兢兢业业 克勤克俭
敬业典范 知识领先
全心全意 服务人民
三祭姨母 大爱无疆
教诲子女 品德端正
相夫教子 其心暖暖
疼儿爱女 养育子孙
四祭姨母 待吾如子
天高地厚 恩重如山
感恩载德 铭记终生
感激涕零 灵前叩首
吾姨一生 以德立身
宽以待人 慈祥性情
善良忠厚 远近咸颂
今吾祭灵 薄酒祭奠
九泉有觉 挥泪话语
愚甥叩首 送别姨母
黄盟二零一五清明挥泪撰写:
【祭奠姨母文】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10:25
黄克强革命史备忘录【民国史系列之七:民国史论之七】
黄克强:黄兴是也。
黄克强于1874年10月25日,诞生于湖南省善化县龙喜乡“今长沙县黄兴镇”凉塘。
黄克强于1891年秋,与同县东乡枫树河廖星舫之女廖淡如结婚。
黄克强于1893年入长沙城南书院读书。
黄克强1896年考中秀才。
1898年由城南书院保送,黄克强到武昌两湖书院深造。黄克强在这一时期,开始接触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关心国家民族前途。
1899年10月,黄克强被派赴日本考察教育。
黄克强1900年春回国。戊戌维新和自立军起事相继失败,黄克强开始倾向革命。
1902年夏,黄克强被选派赴日本留学,入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学习。年底,黄克强与杨毓麟等创办“游学译编”,“专以输入文明,增益民智为本”。后来,黄克强组织湖南编译社,准备有计划地译介西方名著。
1903年4月,黄克强为反对沙俄拒不从东北撤兵,同留日学生二百多人,组织拒俄义勇队“。随后,黄克强以”军国民教育会运动”的名义归国。
黄克强回长沙后,任教于明德学堂与修业学堂等,暗中进行反清革命活动。
1903年11月4日“农历九月十六”,是黄克强三十岁之生日。黄克强邀陈天华,宋教仁,张继,刘揆一和章行严等二十余人,筹备成立秘密革命团体:华兴会。
1904年2月华兴会正式成立,黄克强被选为华兴会会长。黄克强提出在湖南首先起义,争取各省响应的方略。并且决定:从联络军界学界和会党入手,准备在慈禧太后七十岁生辰时起义。事情被泄漏,黄兴等被人被迫流亡日本。
1905年7月下旬经杨度介绍,与孙中山日本会晤,共商建立全国性革命组织:同盟会。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正式成立。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克强被孙中山指定为庶务,居协理地位。黄克强提议将“二十世纪之支那”移交同盟会,作为同盟会机关报。
黄克强1905年年底,离开日本,经香港潜入桂林。黄克强在云南发展革命组织,策动郭人漳,蔡锷反正。
1906年,黄克强转赴新加坡,协助孙中山在南洋各地,建立同盟会分会。返回日本后,又派遣刘道一,蔡绍南等人,回湖南运动会党,策划起义。1906年年底,萍浏醴起义爆发,黄克强派遣周震鳞,谭人凤回国策应起义。
1907年2月,黄克强与孙中山,章炳麟等共同审定“革命方略”。在旗式问题上,黄克强与孙中山发生争执。为顾全大局,黄克强顺从孙中山的意见。
1907年3月,孙中山被迫离开日本,黄克强代理同盟会总理职务。
1907年4月,黄克强开离日本赴香港。此时,东京同盟会发生反对孙中山风潮,一部分会员主张:以黄克强代替孙中山,而任总理。黄兴闻讯后表示:坚决维护孙中山的威信,拒绝出任同盟会总理。此举使东京倒孙风潮,得以很快得以平息。
1907年夏季,黄克强抵河内,与孙中山共谋南方起义。1907年至1908年期间,黄克强亲自主持参加:钦州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与河口起义。
1909年,陶成章等人,再次掀起倒孙风潮。黄克强竭力为孙中山辩解,坚决维护孙中山的领导地位。
1909年秋,黄克强受孙中山委派,到香港成立同盟会南方支部,策划广州新军起义。
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召开会议,议决倾全党人力物力,在广州再举行起义。
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集赵声,黄兴,胡汉民,邓泽如等中国同盟会重要骨干会议,决定集同盟会精英,在广州起义,和清朝政府决一死战。
1911年1月,黄兴、赵声、胡汉民在香港成立起义领导机关──“统筹部”,并在当时的香港屯门青山农场策划起义,又派人到广州附近各地,联络新军,防营,会党,民军,以备响应。同时,在广州设立38处秘密机关,刺探敌情,转运军火,为起义作准备。
4月8日,统筹部召集会议,会议议定起义时间为4月13日(宣统三年三月十五日),计划十路大军攻打广州:第一路由赵声率领江苏军攻打水师行台;第二路由黄兴带领南洋、福建同志攻督署(两广总督张鸣岐驻所);第三路由陈炯明领东江健儿堵截满界;第四路由朱执信领顺德队伍守截旗界;第五路由徐维扬领北江队伍进攻督练公所;第六路由黄侠毅领东莞队员打巡警道;第七路由莫纪彭领军策应徐维扬、黄侠毅两队;第八路由姚雨平率领陆军响应;第九路由洪承点派队分途攻守;第十路由刘古善领队分途攻守[1]。
因同盟会会员南洋华侨温生才4月8日同天单独行动,枪杀广州将军孚琦,以及吴镜运炸药被捕,原定起义被迫改期。
1911年4月23日,起义组织者在两广总督署附近的越华街小东营五号设立起义总指挥部,赵声任总指挥(留守香港),黄兴任副总指挥。将原定十路进军计划改为四路:黄兴率一路攻总督衙门;姚雨平率军攻小北门;陈炯明带队攻巡警教练所;胡毅生带队守南大门。
4月27日(宣统三年三月廿九)下午5时30分,黄兴率800名敢死队员分四路攻打两广总督衙门、小北门、巡警教练所和守南大门。黄兴首先发难,连发三弹,率队攻入总督衙门,决心生擒两广总督张坚白。不料张坚白越墙逃遁。由于清朝部队人数众多,起义队伍得不到接应,各路队伍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彻夜相攻,但都先后失败。黄兴侥幸脱险。由于实际起义以黄兴率部为主,黄兴为实际起义领导人。赵声、胡汉民廿九日率200选锋队员出发,三十日凌晨抵达广州城外,但是大势已去,遂返回。
事后,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多方设法收殓烈士遗骸72具,合葬于城东黄花岗,后改名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1932年,查得此次死难烈士姓名达86人。由于习惯,人们仍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1911年4月27日,发动黄花岗起义。
黄克强率领敢死队一百余人,猛攻两广总督衙门。许多革命党人英勇牺牲,黄克强右手受伤,断去两指。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黄克强在香港养伤。黄克强支持宋教仁,谭人凤等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黄克强于10月28日赶到武汉,被任命为革命军战时总司令,率民军在汉阳前线与清军奋战二十余日。
1911年11月27日,汉阳失陷后,转赴上海。南京光复后,独立各省代表会议之中,一致推举黄克强为大元帅,。黄克强均未赴任。
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后,黄克强任临时政府陆军部总长兼参谋部总长。
1912年3月,临时政府北迁。黄克强任南京留守,6月解职。1912年9月,黄克强赴北京与袁世凯会商国事。
1912年6月30日,黄克强参加同盟会上海支部夏季常会。黄克强发表政见说:民国成立已半年,而一切未能就绪,“其原因在于政党未能成立”。黄克强强调要贯彻三民主义,特别是民生主义。
1912年8月25日,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等联合,改组成为中国国民党。黄兴被推为国民党总部理事。
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在上海暗杀国民党代理事长宋教仁。
1913年7月初,孙中山在上海再次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兴师讨袁,黄兴表示赞同。二次革命爆发。
黄兴在南京强迫江苏都督程德全宣布独立。黄被推为江苏讨袁军总司令。
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黄兴与国民党许多骨干分子,再次流亡日本。
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将国民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要求党员入党时按指印,宣誓服从孙中山的命令。黄兴同孙中山意见不一致,拒绝加入。
1914年夏,黄克强离日旅居美国。袁世凯恢复帝制时,黄克强在旅美华侨中宣传反袁,并为护国军筹措军饷。袁世凯死后,黄克强于1916年7月回到上海,同孙中山恢复了往日的亲密关系。
1915年,黄克强支持蔡锷策动护国战争。
1916年10月10日,黄克强因胃出血入院治疗。
1916年10月31日,黄克强在上海去世,时年仅42岁。孙中山亲自主持治丧活动。
2017年4月15日:国葬黄克强于长沙岳麓山云麓峰下小月亮坪。黄克强之著作收“黄兴集”,“黄兴未刊电稿”等。
【全文完】
黄盟.2016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10:26
虹风吹过高高山峰【探索诗一首】
你是簌簌吹遍我们的土地一阵虹风
你是霏霏淋湿我们的衣裳细雨微风
我沐浴着虹风
我迎接和美的虹风
何人在风中歌唱
何人又在风中叹息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栏露华浓
何人在风中歌唱
何人又在风中叹息
时临泗水照星星
微风不起镜面平
啊。。。。。。
你是一阵飞过高高山峰的虹风
你是来去自由虹风
柔水般地
黯黯销魂虹风
孤寂的人
是否已被虹风唤醒
千万年只等着这一刻
山峰被虹风唤醒
记得去年的昨天
虹风吹过的一瞬间
吹遍高高山峰
山峰激动
之后
只剩寂寞敲打陈钟
如今虹风
依旧在劲吹
春天的雨
不同
心中的热度
却不屈从
高高的山峰
泪水流淌双眼中
蓝色的思念依旧从容
空气中的温暖依旧回味无穷
虹风不会很遥远
仿佛镌刻在留恋中
啊。。。。。。
你是簌簌吹遍我们的土地一阵虹风
你是霏霏淋湿我们的衣裳细雨微风
我沐浴着虹风
我迎接和美的虹风
【全文完】
2014-04-23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15:12
笔者说明:我的诗,并不会按照【格律通则】写作。我的藏头诗,是我的一种诗词创新。仅此说明。
黄盟.2016-09-23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3 15:27
我写的藏头诗,是一种全新的中文表达形式。我写的藏头诗,并非是传统的格律诗,也无需用【格律通则】为标准衡量我的藏头诗。我在这里说明:我已经写了几百首藏头诗,有四字,八字,十六字,十六字等等打头的藏头诗。没有一首是按照平仄规矩写的。我的想法:把需要表达的主题浓缩成为四字,四字,八字,十六字,十六字等等。然后,在写成近似古诗的形式。名曰:一种新的藏头诗。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不是格律诗。说它是民谣也行,说它是打油诗也行。名称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中表达的内容。不吐不快。写于此,请朋友批评。【全文完】黄盟.2016-09-23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6-9-24 13:20
欢迎新朋友发稿支持文化创新版面!
友情提示:论坛每两周计酬公告一次,应该是原创首发,诗歌应该发明月清风诗歌版,评论应该发评论版,等等。
这几日,我的电脑维修,没能及时回复,请你原谅。问好!
作者:
黄盟
时间:
2016-9-24 21:16
谢谢版主指示。
【全文完】
2016-09-24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