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邓师傅的密码诗 [打印本页]

作者: yangyizhuo    时间: 2016-9-26 10:18
标题: 邓师傅的密码诗
邓师傅的密码诗

  年轻时候,邓师傅是非常了得的木匠。晚年生活也很悠哉,闲来没事儿,练练书法,雕点木刻,近来,儿子又从北京给买来一个“笔记本”,自己也上个网,聊个天,含饴弄孙,悠然自得。我这次去找到他,主要主要是因为一个任务,是想了解他在当年的木匠绝技,关于他的这首密码诗,纯属意外收获。

  邓师傅的这首《咏娘心》的题目就颇费思量:这“心”是谁的?是“我心”要咏娘?还是我要咏“娘心”?还是有位姑娘叫做“咏娘”,是她的一颗心?呵呵,不能只是半开玩笑的乱猜一通,还是要听邓师傅的权威解释——我们先把原诗录在下面:


  河竣省京亲,行装寄亲村。
  慈未见儿归,馋夺臭被闻。
  人间妈最好,尽孝无几君。
  母爱撼逆子,泪涌咏娘心。
  (庚寅至癸巳于某某文化园)


  经邓师傅解释,我们知道:就是70年代,那时候不是要根治海河吗?他去天津挖河。竣,是竣工。河竣就是挖河挖完了。省京亲呢?就是去北京看望一个亲戚去。当时河挖完了,自己没有回家,而是转了弯,跑到北京探亲戚去了。所以叫做“河竣省京亲”。我在旁边多嘴一问:省亲,一般不是指女儿回娘家吗?邓老爷子没接我话茬儿,也没再解释什么,接着给我讲诗。——我是去北京了啊,就让同乡,把我在工地上的被窝捎回家了。所以叫做“行装寄亲村。


  我觉得全诗最难懂的就是那句“馋夺臭被闻”,当然要好好请教。


  邓师傅说:唉呀,我给你这么说吧。我是一想起来就要哭!当时写诗时也是,写到这里一次,就要哭一次。我这首诗写了两年左右,从虎年一直写到蛇年,中间写了又改,改了再写。每到这一句,我就哭的停不住了。真是的,真是的。这是怎么回事呢?那年,我不是直接去北京了吗?人家孩子都回家了,我没回去。我娘就一问才明白了。你猜她当时怎么着?她抢过被窝卷去,赶紧打开,就趴了那里闻味儿!我们那时候在海河上,一连两个多月,别说洗澡了,晚上洗脚的时候都少。那被窝臭烘烘的,那是什么味儿啊!可当娘的不觉得臭,她就跟那饿慌了的人一样,就像馋坏了的人一样,扑到我那臭被窝卷上使劲闻了个够。唉呀,想到这里我就难受了。


  说实话,听到这里,我也和邓师傅一样的“难受”了。他说的这一段,我很确信,也很感动。也就认真领略了他的这最深奥的一句。


  当然,后面的诗句邓师傅也给我作了解释,好在比较浅显,我也易懂了。“人世间,当然是做妈的那人对你最好啊!但是,又有几个人能在父母面前尽孝呢?深深的母爱,让我感动,所以我为她写了这首诗”。关于为什么要用“撼”,又怎么“逆子”了,我想也不必要过多深究。曹雪芹借林黛玉的小嘴儿就说过:好的诗歌,主要在于创意。什么遣词造句,平仄韵律都是末节。


  我们还是要说,邓师傅是个好木匠。想当年,一手“严缝”绝技,方圆百里少有人能出其右。据说,几刨刀下去,两条木板拼在一起“严丝合缝”,可以在对着太阳照,不漏一点光。至于他的这首诗呢,诗还是好诗!不过需要解码,所以,做为我们晚生后学义不容辞,谨记备注于此了。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6-9-26 13:40
馋夺臭被闻,诗虽然一般,但其中的情却深沉动人。文章通过对一句诗句的追问,把邓师傅母亲对儿子的思念写得出神入化。欣赏并问好!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6-9-26 20:38
套用一句玩笑话,不会雕刻的写诗者不是好木匠
作者: 澧水寒儒    时间: 2016-9-26 21:16
对于诗的解读,透露出人间真情。世间唯有母爱才是最伟大的。文字感人至深。拜读,问好!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6-9-26 22:58
题目有悬念,引人思考,引人启迪。尔后逐步一点点抽匣见底,逐步揭开谜底,让人恍然大悟。透过邓师傅小诗逐句的解剖与解码,一位善解人意,慈祥爱心母亲跃入眼前。粗心的儿郎无法理解母亲念儿想儿爱儿心切,迫不及待像是馋坏的人,扑进儿子臭被子中使劲嗅气味。而世间之父母尤其是中国,绝大多数父母对儿女关爱呵护有加,可年老体弱,老不中用了不能被儿女所接纳和任可。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