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散文笔记 四、五、六 [打印本页]

作者: 李灿    时间: 2016-10-7 09:48
标题: 散文笔记 四、五、六
  四

  大学时,我们文学院的副书记潘峰老师在一次活动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孔子的《论语》有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们一般的解释是,温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然而潘老师说,你不管有多少新的发现,旧知识还是旧知识,不可能变成新知识。那么,这句话可不可以换一种解释呢?熟悉旧的知识又知道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说简单一点,博古通今的人可以做老师。

  我们不能说潘老师这个说法完全没有道理,先秦的文言文和我们今天的白话文差别很大。那个时候的文章究竟是什么意思,谁能够说得清清楚楚,一点争议都没有呢?学术问题就应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必要定于一尊。

  五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有一句“借书满架”,高中语文人教版选过这一篇文章。我们老师讲这个地方时,一般都认为书就是向别人借来的。可是,后来,大学教语文教学论的方正老师说:“归有光就算家道中落,也不至于穷到家里连书都没有,还要向左邻右舍借吧!再说,借能借多少呢?靠借书能把书架装满吗?因此,这里‘借’不是向别人借,而是借助的意思。借助书使书架摆得满满的。”这样一解释,我才茅塞顿开。

  后来,我翻了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里面也有这篇文章,这个地方是“积书满架”。按照这个版本,就没什么争议了,就是书架上堆满了书。我想,如果我们的高中语文课本也用这个版本,就写作“积书满架”不就可以了吗?何必要弄出争议,还以讹传讹呢?

  六

  冯志有一篇《朱自清先生》,这一篇散文回忆了作者与朱自清生前交往的一些细节,写出了朱自清的伟大人格。朱先生平时温良恭俭让,谈话时主要是认真倾听,不打断别人的发言,很少出风头。他即使是批评人,也很有分寸,不一棍子打死。可是,在涉及国家、民族的大是大非的问题时,他立场坚定,对恶势力从不低头。

  我经常想,我们做人就应该像朱自清先生一样。平时要懂得与人为善、宽容大度、和蔼可亲,但是在原则问题上要敢于拍案而起,无私无畏。现实中,很多人恰恰是颠倒了,他们对身边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揪着不放,可是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丧失立场、颠倒黑白。我们这个民族需要朱自清这样的真君子。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6-10-7 10:02
做学问就应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鼓励学术争鸣,不必要一言堂,赞同!
项脊轩志现在中学课本还有,不知道怎么翻译的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6-10-7 10:03
善于思考,好品质,像你学习!
作者: 李灿    时间: 2016-10-7 10:10
李立红 发表于 2016-10-7 10:02
做学问就应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鼓励学术争鸣,不必要一言堂,赞同!
项脊轩志现在中学课本还有,不知道怎 ...

姐姐说的很对,教育被搞乱了。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6-10-9 08:57
对文字点点滴滴的思考,可以水滴石穿,涓流成河。欣赏朋友的思考与努力,问好!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6-10-11 18:00
     看来文友是一位善于思考、勇于总结,不断取长补短的勤奋刻苦的人,弄完了诗歌,又将平日学习的散文及随笔方面的笔记,整理出来让大家分享……颇有见地,值得一读!问好!
作者: 戈眉    时间: 2016-10-12 09:42
有趣的笔记,长见识
作者: 放飞梦想    时间: 2016-10-22 06:55
非常赞同老师的观点,对于文言文的解释要联系那篇文章的时代背景、整体语境以及全篇文章的主题要义来理解,而不能仅仅局限于以词解词,单独就那个句子来解释。
   
     个人观点,互动共勉!

问好!
作者: 澧水寒儒    时间: 2016-10-22 23:01
文字对学术问题的探究很为细致,引用之间,自见观点。这种精神亦深契合作文之道,不能以讹传讹。拜读,问好!
作者: 李灿    时间: 2016-11-4 18:18
澧水寒儒 发表于 2016-10-22 23:01
文字对学术问题的探究很为细致,引用之间,自见观点。这种精神亦深契合作文之道,不能以讹传讹。拜读,问好 ...

以讹传讹的例子太多了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