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怀念消水那片冬水田
[打印本页]
作者:
消水白鹤飞
时间:
2016-11-22 00:23
标题:
怀念消水那片冬水田
怀念消水那片冬水田
家.jpg
(256.93 KB, 下载次数: 45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11-22 00:23 上传
冬水田,是营山以前浅山丘陵地带常有的一种稻田,因受环境和气候的限制,田块一般是因地制宜而不规则,它全靠冬季贮水而不灌田,一年只种一季稻,故名冬水田,又称一季田。营山县春旱频繁,时常造成大小春生产用水困难,导致部分田土不能适时播栽,甚至造成部分田土减产现象的发生,影响了该县农业生产的正常开展。所以当年广大干部群众很重视抓好冬水田的蓄水工作,从每年水稻收获结束,广大农民就会注意冬水田的以下事项:一是注意检查缺口,及时加固加高田缺,避免降水流失。二是未砖砌化的田坎,如果存在龙虾、螃蠏等危害,可用化学防治的方法进行挑治,如危害较严重,就用编织袋或塑料薄膜保护田坎,三是锤护田坎,避免渗漏。四是加强囤堵水田的维护,尽量增加蓄水量。所以,明晃晃的冬水田遍布沟沟壑壑,坎坎梁梁、、、
喜欢以前消水千丘塝上、李家湾等地方那些一块一块形状各异的冬水田,象一面面镶嵌在大地上的镜子,映照着消水镇那些村社的灰白天空。坡上成片成片的油菜地已经泛着一片片深绿,在冬季里凸显生命的意义。虽然冬季的雨水很少,但是天空总是灰蒙蒙的一片片薄雾笼罩。四周的枯草已经很黄了,在风起的时候,簌簌直响。这时候间杂其中的冬水田是家乡最美的天然湿地地貌,除保本田栽秧外,还有多余水供其他农地使用,是一个低成本的抗旱‘蓄水池’和天然生态湿地。”然而近年来,由于劳动力缺乏等因素,一些地方水稻收获后秋季不翻耕、不蓄水,影响水稻适时栽插,最终选择“以水改旱”,造成冬水田面积逐年减少。2006年以来,西南不少地区连续发生严重春旱,除了气候异常、农田水利建设欠账等原因,原本作为“保水库”的冬水田没有得到较好的维护和整修,削弱了农业抗旱能力,破坏了农业生态平衡也是重要原因。此外,水稻田不仅提供了当地最重要的口粮,维护了生态,还有文化传承的功能。例如,稻作梯田是我国西南传统农耕文化的伟大创造和典型代表,梯田在山岭重丘间星罗棋布,在漫长农业发展史中,积淀了丰富的稻作文化内涵。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为例,其天然景观、农耕活动、民俗习惯等结合形成的民族特色文化,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对普及农业知识、引导人们保护耕地、保护民俗文化都有积极意义。
伤心的看着日益趋少的冬水田,原来一塝塝、一湾湾的冬水田很多已经不存在,要么荒芜、要么散种散栽一片油菜。幸好,在一处见到了不大的一块田,是冬水田。附近的农民还把谷桩翻耕在泥土里面,那些明晃晃的一田水,就像一个盆子装着,不溢不漏。我在冬水田的田边上停留,看着游鱼在水里冒泡泡。我好怀念在雨季的时候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扛着一把锄头,冒雨在田边转悠,看看田坎需不需要加固,看看田边是不是漏水,那一种农人最普通的活儿我都觉得意义非凡。因为,固若金汤的冬水田就是春夏伏旱的唯一滋润。
深深地眷恋冬水田,因为一直润泽我干涸的心田,我伫立在冬水田的边边,一直吟哦往年的心事连连—最美的湿地,冬水田、、、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6-11-22 10:55
许许多多的农业生产方式多年延续下来,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传承习惯,如今随着粮食作物的价格因素等多种原因,农田面积越来越少,令人担忧,比如作者提到的:稻作梯田是我国西南传统农耕文化的伟大创造和典型代表,梯田在山岭重丘间星罗棋布,在漫长农业发展史中,积淀了丰富的稻作文化内涵……这些应该得到保护与传承!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6-11-22 11:12
从文中的介绍,对冬水田有了一定了解。
文章通过对冬水田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冬水田的质朴情感。想来朋友发的这些文章是关于消水,关于乡愁的一个系列,如此对家乡细细写来,的确很有冲击力。欣赏并问好!
作者:
放飞梦想
时间:
2016-11-22 21:11
读过作品让我对冬水田这一新概念有了新认识,同时通过阅读作者消水河系列散文,使我对作者所表达的家乡观念和故乡情结有了深刻理解,希望以消水河为源头,再接再厉,写出更多好作品!!
作者:
山淼
时间:
2016-11-30 01:47
很喜欢你的散文,实在,厚重,没有当下常见的无病呻吟和浮华,慢慢欣赏你所有文章。
不过本文第一段,如果不用“一二三四”的写法是不是更好呢?这样是否削弱了散文的意蕴?个人愚见,望互相交流。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