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品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打印本页]
作者: 此意平生飞动 时间: 2017-1-4 19:07
标题: 品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初,郑武公娶于申 ,日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 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 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于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 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人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
周公制周礼,很像圣经创世纪里一样,主要特点就是让世间万物“各就其位、各顺其宜”。君臣的等级制体现在城市规模,建筑风格,衣着穿戴,娱乐方式等等诸多方面,都有极为严格的规定。孔儒写史,等级秩序是他们神经里紧绷的一根弦,譬如国语中什么“邦内甸服,邦外侯服”,这些条条框框他们背得滚瓜烂熟比谁都精熟。谁有僭越,就像踩了他们尾巴一样立马炸了毛,瞧瞧,共叔段的领地“城过百雉”,城墙规模超过了限定,这一下触动了腐儒的政治高压线,孔老二看见八佾舞于庭就一蹦三尺高,这都城造的超过了规定,更不得了,当然是从中发现了阶级斗争的新动向,这跟过去那些文痞见人穿了坎肩就诬告人“不要领袖”是一个德性。
作者: 此意平生飞动 时间: 2017-1-4 19:15
左传:曹刿论战
我不喜欢读古史书,总觉得不靠谱,今天就拿左传说说,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这个曹刿,之前没见什么介绍,有什么才能还看不出来,但貌似很牛逼,出场就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我就不懂,你凭什么说肉食者鄙?不过我也理解,曹刿有来头,因为他背后有史家撑腰。有句笑话天下什么最大,眼皮最大,眼皮合上啥都没了。历史中谁最厉害,当然是史家厉害,史书是他写的,当然史书中拿笔的胜过拿枪的,不见《战国策》中,谋士两张嘴皮子胜过百万貔貅,而那些君王、将帅都成了打酱油的了么?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的一个亮点,是在战争中注重人的因素,但这仅仅是体现儒家仁义的政治思想,儒家子弟写史不过是拉着历史来给”道德治国”做了注解,瞧,我们的主人翁啥也没有,就凭“忠之属也”,扛着一杆”仁者无敌“的大旗就上战场了。
曹刿上阵,唯一的法宝就是民众的拥戴,其实这远远不够,兵者,诡道也。人心齐也不足以把泰山移,战争中人的因素仅仅是一个方面,近代西班牙殖民南美,土著人以数万之众,挥舞大刀长矛,向几百名西班牙军人打冲锋,结果被使用燧发枪的西班牙人打得尸横遍野。日俄战争中,倭寇发扬武士道精神,一个个冲锋陷阵舍生忘死,但俄国使用了从德国购进的新型武器—马克沁机枪,面对成百上千的日本骑兵,开动起来犹如割麦子一般,日军伤亡极为惨重,日本主帅乃木希典大将两个儿子也战死沙场。所以说如果以为人的因素是决定因素,那么战场上你会死得很难看。
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个曹刿做到了嘛?打一场战争,有多方面准备,自己国家战略资源储备如何?军队训练状况如何?临阵将帅如何选拔?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中水源问题怎么解决?作战地点长勺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我方军队如何部署?齐国来犯有多少人马?主帅是谁?……这些都没有介绍,曹刿一无所知,也难怪,写史的都是宅在家中的腐儒,他对这些都一窍不通,不过没关系,他写史就是为了论证“仁者无敌”,其他的都是浮云嘛。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7-1-4 19:40
有意思!
作者: 李更文 时间: 2017-1-4 19:43
欣赏,长见识了
作者: 李更文 时间: 2017-1-4 19:44
历史是一面不太真实的镜子
作者: 李更文 时间: 2017-1-4 19:45
真实性往往在书外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7-1-4 20:05
真真假假,说能说得清?
作者: 文字闪耀生活 时间: 2017-1-4 20:06
咱们国家有之,君臣等级界限分明。兄弟之间为君为臣,即有姜氏为后盾仍不免段之篡位之罪。庄公纵其深入,抓现行,果断阴险尽展政治斗争维之权力。以正义正统的面目办小人之能。几千年来,政治上的等级制度一直上演不衰。记行文革时期有一时期确实将劳保的坎肩都取消了。问好。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7-1-4 20:25
还是阶级斗争不够白热化。我党就是由地下转让为地上的,最终也还不是胜利了么。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17-1-4 20:49
第一则,郑伯面对的可不是身穿马甲影射攻击的普通百姓,而是脚下有封地,手上有重兵,都城有内应的王亲,武装到了牙齿,岂可同日而语?
第二则,曹刿论战不是编造的寓言,而是几部史书相互印证的一场胜仗。若要推翻也应该拿出实证来,哪能仅凭推理?
作者: 此意平生飞动 时间: 2017-1-5 04:36
史实是史实,问题在于史家的记载方式,发生的历史不过是他们宣扬仁义道德的工具。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共叔段打算主动出击,说明他羽翼已成,军队已整装待发,怎么庄公出两百乘就将他打得落花流水,两军发生了怎样的战斗,这个缺少交代,也难怪,儒家写史,又不是随军记者,对自己不了解的,都是一笔带过。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17-1-5 08:18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17-1-5 08:36 编辑
依然是推理。
且不论史书是不是都是儒家写的,两千多年过去了,这么多历史研究者都没有实证推翻的,横空出世的您,若是石破天惊地推翻了,值得恭喜,可以开始展望未来您在哪里了?
品读经典是应该带着疑问的,感到可疑应该多方求证,仅凭推理而言之凿凿,难免贻笑大方。
求疑求信才是正确的态度。
作者: 糖葫芦 时间: 2017-1-5 09:35
本帖最后由 糖葫芦 于 2017-1-5 09:37 编辑
有些事因为有规定,有不可触碰的关键底线,有意越过自然就是心怀不轨,却与诬告不同呢~
倒是有意放纵又处处故意避让养人骄狂对人的危害巨大得多呢~
段本来还不敢造反,庄故意示弱,使得轻视庄,认为庄不堪一击~
终于成恶,给了庄公开讨伐的口实~
不但无过,还是大孝了~
作者: 糖葫芦 时间: 2017-1-5 09:45
本帖最后由 糖葫芦 于 2017-1-5 09:55 编辑
不靠谱就不读,读了也不能端正态度~
读了有疑问是好的,但要客观探讨,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分析不合道理之处~
若说到点子上,就有道理了~
只是不要凡事总持着疑虑,天底下哪还有豁然开朗呢~
若非,据也~
主观鄙薄,义将何处~
祝好~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7-1-5 11:31
这个角度很好,是可以发散写成自己的东西的。欢迎新朋友。
作者: 此意平生飞动 时间: 2017-1-5 11:47
历史事件已经发生过了,除了文物,只有文字记载,当然只能靠推理,文字这东西貌似可信又最不靠谱。过于相信它,早晚会被带沟里去。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17-1-5 11:57
不相信,存疑即可,但推翻而且发表则是需要严谨论证的。否则不是误导他人,就是空留笑柄了。
冒昧了哈。
作者: 此意平生飞动 时间: 2017-1-5 13:34
呵呵,发现一条死路,我只需告知别人此路不通即可,至于其他的我实在没精力去做。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7-1-6 10:08
没有礼制约束,恐怕现在的县衙门都盖成中南海了。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7-1-6 16:40
视点值得肯定。探讨还需加强说服力。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