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kyjgw 于 2017-1-7 23:55 编辑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量变到质变 黄可阳
在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明确提出了明年“三农”工作的重心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对于这种农业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笔者认为,是可以由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促进的。因为,所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把旧的生产关系改革为新的生产关系。所谓农业发展由量变到质变,则是由农业发展的旧方式转变为新方式。而这种农业发展的旧方式又只能在旧的生产关系下生存,只有农业发展的新方式才可以在新的生产关系下自由发展。于是,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就不可避免地要促进农业发展由量变到质变。
这种农业发展由量变到质变主要有三:一是去产能,把该退的坚决退下来,把超载的果断减下来,这不仅减少了农业产量,使多个省份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非优势产区玉米面积被削减,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和生态严重退化区实行耕地轮休,而且还相对提高了农业质量。二是降成本,把节水、节劳、节地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今年节水技术推广面积超过4亿亩,这不仅减少了农业要素的数量,而且还提高了农业要素的质量,使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大幅上升。三是补短板,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发展规模经营,优化经营结构;扩建粮食、重要农产品、特色农产品生产优势区,优化区域结构;促进三产融合,优化产业结构。这不仅弥补了去产能的减量,而且还优化了农业结构的质量。
但是反过来,农业发展由量变到质变也能够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因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利益革命,它动的是人们的既得利益,需要投入大量真金白银,不仅补短板需要货币补贴,而且去产能的损失需要货币补贴,还有降成本的技术研发也需要货币补贴。而这些货币补贴靠农业发展的量变方式又是赚不到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量变已经达到了极限——度,各种人力、土地、水利资源早已竭尽全力,不可能再增加产量来换取货币了。这就只能借助农业发展的质变方式,质变包含大的量变,一件优质产品等于100件劣质产品,一块优质土地等于100块劣质土地,一个优质劳力等于100个劣质劳力,它们完全可以换取更多的货币,从而驱动农业GDP的持续增长。为此,我们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不能“谁发展谁受益”,而只能“谁改革谁受益”,要用农业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成果回馈改革者,让发展的成果由改革者共享。
那么,怎样让发展的成果由改革者共享呢?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国农村的具体实际,本人以为必须采取三项措施。一要摸清改革的损耗,也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者所失去了人力、地力、水利,他们是改革的受损者,为整个改革付出了代价,这是改革的成本;二要摸清补短板降成本者的货币发展成果,他们在改革中得到了人力、地力、水利的补益,是促发展成果的真正获得者;三要将补短板降成本者的货币发展成果一分为三,一部分作为改革成本,以工资、地租等形式来补偿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者所失去了人力、地力、水利,以专项基金的形式来支付降成本的技术研发费用;一部分作为补短板降成本者的消费基金,用于改善个人生活;一部分作为积累基金,用于扩大农业再生产。这样,就一定能够实现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促进农业发展由量变到质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