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梅花 [打印本页]

作者: 张友堂    时间: 2017-2-8 10:48
标题: 梅花

                                      梅花
  学校南教学楼前有几株梅树,春节刚过,天气虽然依旧寒冷,梅花却已经怒放了。
  学校里的几株梅树都有十几年了,却只有一人多高,不过分叉很多,一丛丛的,枝干疏而不密,挺拔向上,自然而不浪漫。枝子上开着一朵朵葳蕤如玉的淡黄色梅花,花儿不大,伏在枝条上。在远处望去,梅树淡黄色一团,像一幅水墨画。走到近处,就会有淡淡的清香。
  我喜欢在学校无人的时候,来到梅花树前,站立着,赏花的美丽,嗅花的清香,瞬间有了唐宋韵致,自己觉得人也雅了起来。
  正月初十,从潍坊回来,携女儿到岳母家中。妻兄在阳台上养了一些花,其中有一株是梅树。梅树高有尺许,主干弯曲,宛如蟠螭。有几根细细的分支,似僵蚓、似孤笔。一花盛开,大如蔷薇,玫瑰红色,鲜艳亮丽。它处,零星点缀着一些大小不一的花蕾,有的已含苞待放,露出了红色。
  清瘦的梅树,稀疏的梅花,简约而美丽,让人赞叹。
  梅树在北方不多,难以见到众多的梅花,在风雪中绽放傲立、不染铅华的景象,就是那种“茅舍一间,梅树几株”的地方也极难寻觅。因而现代的人,认识欣赏梅花也多是从书中实现的。更可惜的是不少人根本就不认识梅花。女儿上二年级,前几天老师布置作文,让写《校园里的迎春花》。我感到很纳闷,校园里花、树我一清二楚,哪有迎春花?后来才明白,她的老师错把梅花当迎春花了。而把梅花当迎春花的老师不止是一位。
  很喜欢《红楼梦》中对梅花的描写,贾宝玉“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刚走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数十枝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每次读到此处,都会闭目静思,眼前浮现出白雪红梅的景色,暗中赞叹,羡慕至极,恨不能前去一览。
  梅花历来是文人雅士的爱物,“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梅花在寒冷的残冬和料峭的初春绽放,在百花齐放时悄然离去,“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世人爱梅,不仅是因为梅花不畏严寒,凌雪傲霜的气质,而且也是因为梅花不与他花争艳,有一种与世隔绝的空灵和纯净。梅花有隐逸的品质,清洁的美,好像人世间那些远离喧哗、不为名利的隐士。
  在中国,历来流传着许多和梅花相关的文人趣事。相传唐朝的大诗人孟浩然酷爱梅花,常在风雪中骑驴踏雪寻梅,说“吾诗思在风雪中灞桥驴背上”。宋朝的林逋更是终身不娶,“以梅为妻”,写下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千古绝唱。
  春夏更替,世事沧桑,梅花依旧,以其淡雅、清洁,陪伴芸芸众生。
  与梅花相遇是一种缘。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秋梦嫣然    时间: 2017-2-8 11:30
坐沙发赏美文,欣赏学习中……
作者: 张友堂    时间: 2017-2-8 11:36
谢谢光临,互相学习。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7-2-8 12:01
我也很喜欢梅花,但在我这里是看不到梅花的,第一次见到这花也是在八年前的上海,那一朵朵的美,至今都是难忘的了。

拜读欣赏佳作,问候!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2-8 13:48
岁寒三友之一,梅是担当起这个美名的
作者: 张友堂    时间: 2017-2-8 14:36
云馨 发表于 2017-2-8 12:01
我也很喜欢梅花,但在我这里是看不到梅花的,第一次见到这花也是在八年前的上海,那一朵朵的美,至今都是难 ...

现实中只见过零星的梅花,见得多的是书中的描写,更多的是向往。
作者: 张友堂    时间: 2017-2-8 14:46
李立红 发表于 2017-2-8 13:48
岁寒三友之一,梅是担当起这个美名的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松、竹生命顽强,梅花生命之新生。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7-2-8 18:02
    紧紧围绕梅花展开,主题鲜明,突出,红楼梦、四君子以及与此相关的文人趣事,厚实了主旨,升华了主题……欣赏,问好!
作者: 沈盼盼    时间: 2017-2-8 20:08
我也喜欢梅,不曾亲自观看过
作者: 张友堂    时间: 2017-2-9 06:40
于文华 发表于 2017-2-8 18:02
紧紧围绕梅花展开,主题鲜明,突出,红楼梦、四君子以及与此相关的文人趣事,厚实了主旨,升华了主题… ...

多谢老师指点。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7-2-9 16:38
梅花迎春,就有人把它当成迎春花,读到这里,感觉好玩。
文章很有趣味,赏梅嗅梅爱梅,梅诗梅影梅景,都在文中了。欣赏!问好!
作者: 张友堂    时间: 2017-2-9 17:40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7-2-9 16:38
梅花迎春,就有人把它当成迎春花,读到这里,感觉好玩。
文章很有趣味,赏梅嗅梅爱梅,梅诗梅影梅景,都在 ...

多谢版主指教。
作者: 澧水寒儒    时间: 2017-2-14 10:12
随情随性,淡墨雅致,徐徐而来,在描摹的同时,也呼唤了亲近自然的意旨,用意较为深远。拜读,问好!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7-2-14 12:32
文字简洁,描摩逼真!赞一个!
作者: 梅边    时间: 2017-2-14 12:35
沈盼盼 发表于 2017-2-8 20:08
我也喜欢梅,不曾亲自观看过

你都亲自看过什么?

作者: 张友堂    时间: 2017-2-14 13:11
沈盼盼 发表于 2017-2-8 20:08
我也喜欢梅,不曾亲自观看过

书中的梅花更有意境。
作者: 张友堂    时间: 2017-2-14 13:11
澧水寒儒 发表于 2017-2-14 10:12
随情随性,淡墨雅致,徐徐而来,在描摹的同时,也呼唤了亲近自然的意旨,用意较为深远。拜读,问好!

多谢版主指教。
作者: 张友堂    时间: 2017-2-14 13:12
梅边 发表于 2017-2-14 12:35
你都亲自看过什么?

老乡,你真乃性情中人。
作者: 沈盼盼    时间: 2017-2-14 13:35
梅边 发表于 2017-2-14 12:35
你都亲自看过什么?

好像就看过字吧小梅,节日快乐
作者: 张友堂    时间: 2017-2-14 16:46
澧水寒儒 发表于 2017-2-14 10:12
随情随性,淡墨雅致,徐徐而来,在描摹的同时,也呼唤了亲近自然的意旨,用意较为深远。拜读,问好!

老师过奖了,多多指教。
作者: 张友堂    时间: 2017-2-14 17:51
夜莺 发表于 2017-2-14 12:32
文字简洁,描摩逼真!赞一个!

谢谢老师,过奖了。
作者: 梅边    时间: 2017-2-14 18:11
沈盼盼 发表于 2017-2-14 13:35
好像就看过字吧小梅,节日快乐

那个让伊切的字你读过吗?

作者: 张友堂    时间: 2017-2-14 19:04
梅边 发表于 2017-2-14 18:11
那个让伊切的字你读过吗?

我的帖子成了老乡“月上林梢头”的地方了。
作者: 梅边    时间: 2017-2-14 22:23
沈盼盼 发表于 2017-2-14 13:35
好像就看过字吧小梅,节日快乐

当年相对象的时候也没亲自看过?

作者: 沈盼盼    时间: 2017-2-14 22:45
梅边 发表于 2017-2-14 22:23
当年相对象的时候也没亲自看过?

好像没有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2-15 09:24
你的文字,有一种白描的简约,点到即止。但有的地方因为简约而害文意,写花的文字要把韵味写足,呈现一种柔性之美,方为上乘。
作者: 张友堂    时间: 2017-2-15 09:46
谢谢指教,可能对为文的理解不同吧,我喜欢简约、白描,就像喜欢留有空白的中国画,留有余地,不喜欢写得太慢了。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