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佛经故事品读之《善生经》 [打印本页]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2-25 16:54
标题: 佛经故事品读之《善生经》
佛经故事品读之《善生经》
  2500年前的古代印度,正值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彼时的中国,各种思想流派十分活跃,即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时代。而彼时的印度,同样活跃着各种各样的思想流派,最著名的当然便是后来成为世界四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而除佛教外,同时流行且受众甚广至少还有六个流派,即被佛教斥为“外道”的“外道六师”。他们无论哪一流派,至少都有数千信众,他们不但有独特的世界观,而且有独特的方法论,有不同的实修方法,有的直到今日尚有传承。释迦牟尼证道成佛前,也曾随其他师父学习禅修,只是后来认识他们的修行方法都不彻底,不能解决他要探索的终极问题,所以先后选择离开。
  释迦牟尼证道之后,从最初向五比丘传法,到后来弟子越来越多,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原来的“外道”弟子。对于一干长久接受其他思想熏陶的“外道”,怎样向他们讲法,怎样以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传达自己世界观和方法论,绝对是一种智慧。《长阿含经》及《中阿含经》之《善生经》,南传《长部经》之《教授尸迦罗越经》还有安世高泽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中讲述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诸经互相参照,可证此经为真。
  经中说,有一回,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时,罗阅祇城内有一位长者子,名叫善生,他就是典型的“外道”,因为佛去罗阅祇城,发现这位善生正在进行着一种很奇特的修行方式:“初沐浴讫,举身皆湿,向诸方礼,东、西、南、北、上、下诸方,皆悉周遍”佛见他如此奇怪的行为,便主动上前询问为什么大清早的全身还湿着就向各方礼拜。善生回答,这是他老父的遗言,叫他礼敬六方。经中没有明确说礼敬六方为何目的,但鉴于那个时代各种修行方法五花八门,有节食的,有卧粪的,有举手的,有拜火的,有自梵的,有纵欲的……不一而足。所以可以推断,善生老父留下的,大概也是礼敬诸神以积功德的一种修行方法,而且似乎是一种相当普遍的修行方法。
  何以如此判断呢?因为佛对于礼敬六方并没有否认,也是直接表示赞同:“有此方名耳,非为不有。”这就是佛的智慧:对于普遍接受的东西,即使是错的,也不能立马反驳,并且一棒子打死——那种太直接的方法是起不到去伪存真的目的的。
  佛在赞同“有此方名耳”之后,紧接着就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然我贤圣法中,非礼此六方以为恭敬。”一句话就把善生的好奇心勾起来了。善生急切地想知道大智佛陀的六方究竟是怎么回事:“唯愿世尊善为我说贤圣法中礼六方法”。这便是这篇《善生经》的缘起。
  对于善生的疑问,佛的回答相当直接:“若长者、长者子知四结业不于四处而作恶行,又复能知六损财业,是谓……离四恶行,礼敬六方。今世亦善,后获善报。”——你不是想要想靠“礼敬六方”积累功德,以保证今生安乐,来生亦得善报吗?那么我就告诉你,光“礼敬六方”是不够的,还要再加上另外两点:“知四结业不于四处而作恶行”和“知六损财业”才行。
  那么什么叫“知四结业不于四处而作恶行”呢?所谓“四结业”,即“一者杀生,二者盗窃,三者淫逸,四者妄语,是四结行。”其实也就是佛教“杀盗妄淫”“四根本罪”。而所谓的“四处”即“一者欲,二者恚,三者怖,四者痴。”也即在佛教“三毒”“含瞋痴”之外再叫一个“怖”。以上“四结业”与“四处”相结合,如果在这“四处”犯了“四结行”“于此四处而作恶者,则有损耗”,就不会达到今生安乐、来生善报的结果。反之,若“于此四处不为恶者,则有增益。”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至于“六损财业”,则是六种可能导致财产损失的行为:“一者耽湎于酒,二者博戏,三者放荡,四者迷于伎乐,五者恶友相得,六者懈堕,是为六损财业。”很清楚吧?和我们俗间常说的“奸懒馋猾坏,吃喝嫖赌抽”有多少相像!此外,第五条“恶友相得”则更见智慧。可以想像,一个人如果交了一帮狐朋狗友,或酒肉朋友,那么老爹攒的那点家底早晚会败光的。而如果没有了经济基础,这辈子都不可能“安乐”,还妄谈什么“积功德,得善报”呢?
  而关于这“六损财业”,佛在下面又给每一种都加了具体的说明,为节省文字,且引如下,不再做具体说明:“当知饮酒有六失,一者失财,二者生病,三者斗诤,四者恶名流布,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能日损。若彼长者、长者子饮酒不已,其家产业日日损减。博戏有六失,云何为六?一者财产日耗,二者虽胜生怨,三者智者所责,四者人不敬信,五者为人疏外,六者生盗窃心。是为博戏六失。若长者、长者子博戏不已,其家产业日日损减。放荡有六失,一者不自护身,二者不护财货,三者不护子孙,四者常自惊惧,五者诸苦恶法常自缠身,六者喜生虚妄,是为放荡六失。若长者、长者子放荡不已,其家财产日日损减。迷于伎乐复有六失,一者求歌,二者求舞,三者求琴瑟,四者波内早,五者多罗盘,六者首呵那,是为伎乐六失。若长者、长者子伎乐不已,其家财产日日损减。恶友相得复有六失,一者方便生欺,二者好喜屏处,三者诱他家人,四者图谋他物,五者财利自向,六者好发他过,是为恶友六失。若长者、长者子习恶友不已,其家财产日日损减。懈堕有六失,一者富乐不肯作务,二者贫穷不肯勤修,三者寒时不肯勤修,四者热时不肯勤修,五者时早不肯勤修,六者时晚不肯勤修。是为懈堕六失。若长者、长者子懈堕不已,其家财业日日损减。”
  至此,说完“知四结业不于四处而作恶行”和“知六损财业”,终于到了解决什么为“礼敬六方”的问题了。而佛说的“六方”,与善生所礼敬的东西南北上下六方完全不同:“当知六方。云何为六方?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妻妇为西方,亲党为北方,僮仆为下方,沙门、婆罗门、诸高行者为上方。”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佛要说的哪里是什么“礼敬六方”,分明就是要教导善生与不同的六种人相处的原则嘛!
  对于这六种不同的人们,每一种都有不同的对待原则,或者说都有自己的义务,而反过来,这六种人对于我们,也都有自己所应把握的对待原则,或者说自己应尽的义务。有人把佛所说法分为“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所谓“世间法”,也即讲俗世怎样生活的方法,但绝不像某些人说的,什么张家长、李家短,行军打仗、祭祀拜神、行商坐贾、驱病除灾……什么事都会讲,尤其对于出家众,佛对他们的要求是,或“贤圣说法”,或“贤圣默然”——闲唠是不允许的。而佛或佛弟子之所以会说一些“世间法”,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顺应信众的需要,并一步步将其引入自己所要传达的终极法门。《善生经》中对善生说“礼敬六方”之法,便是典型的例子。
  关于佛家“礼敬六方”的不同修法,佛说的非常实际,对于在家众的行为也有相当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可以说是在家众进行“修行”的很好的方法。比如,对于“父母为东方”,便要求“夫为人子,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云何为五?一者供奉能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这五点,竟和中国的“孝道”不谋而合。而不同的是,佛还对为人父母者提出了对应的“五事”:“父母复以五事敬亲其子。云何为五?一者制子不听为恶,二者指授示其善处,三者慈爱入骨彻髓,四者为子求善婚娶,五者随时供给所须。”对为人父母者也提出要求,则似乎比儒家单纯讲究“孝道”更胜一筹。
  至于南方师徒、西方夫妻、北方亲党、上方沙门、婆罗门诸高行者,以及下方主仆之间的相处之道,经中亦有详细说明。其中文字浅显,并没有高深的教义,有兴趣者不妨自己阅读。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阅读此经,我们不但可以一窥2500年前佛陀相机传法的智慧,更可聆听佛陀对在家众的谆谆教诲,若有缘者,更可以学习并践行佛所教导的“礼敬六方”之法,以“使覆者得仰,闭者得开,迷者得悟,冥室燃灯,有目得视……开悟愚冥,现清白法”,以便从那些烧香、礼拜、念佛、放生、持咒、诵经……等迷信活动中解脱出来。因为佛所教导的“戒定慧”“三学”,是“因戒生定,因定生慧”,越学越愚笨,越学越固执,越学越听不进不同意见,那一定不是佛所教导的,更不是佛所希望的。
  
  
附:
《长阿含经》之《善生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时到着衣持钵。入城乞食。时。罗阅祇城内有长者子。名曰善生清旦出城。诣园游观。初沐浴讫。举身皆湿。向诸方礼。东.西.南.北.上.下诸方。皆悉周遍
尔时。世尊见长者善生诣园游观。初沐浴讫。举身皆湿。向诸方礼。世尊见已。即诣其所。告善生言。汝以何缘。清旦出城。于园林中。举身皆湿。向诸方礼
尔时。善生白佛言。我父临命终时。遗敕我言。汝欲礼者。当先礼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我奉承父教不敢违背。故澡浴讫。先叉手东面。向东方礼。南.西.北方。上.下诸方。皆悉周遍
尔时。世尊告善生曰。长者子。有此方名耳。非为不有。然我贤圣法中。非礼此六方以为恭敬
善生白佛言。唯愿世尊善为我说贤圣法中礼六方法
佛告长者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善生对曰。唯然。愿乐欲闻
佛告善生。若长者.长者子知四结业不于四处而作恶行。又复能知六损财业。是谓。善生。长者.长者子离四恶行。礼敬六方。今世亦善。后获善报。今世根基。后世根基。于现法中。智者所称。获世一果。身坏命终。生天.善处。善生。当知四结行者。一者杀生。二者盗窃。三者淫逸。四者妄语。是四结行。云何为四处。一者欲。二者恚。三者怖。四者痴。若长者.长者子于此四处而作恶者。则有损耗。佛说是已。复作颂曰
欲瞋及怖痴   有此四法者
名誉日损减   如月向于晦 
佛告善生。若长者.长者子于此四处不为恶者。则有增益。尔时。世尊重作颂曰
于欲恚怖痴   不为恶行者
名誉日增广   如月向上满 
佛告善生。六损财业者。一者耽湎于酒。二者博戏。三者放荡。四者迷于伎乐。五者恶友相得。六者懈堕。是为六损财业。善生。若长者.长者子解知四结行。不于四处而为恶行。复知六损财业。是为。善生。于四处得离。供养六方。今善后善。今世根基。后世根基。于现法中。智者所誉。获世一果。身坏命终。生天.善处。善生。当知饮酒有六失。一者失财。二者生病。三者斗诤。四者恶名流布。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能日损。善生。若彼长者.长者子饮酒不已。其家产业日日损减。善生。博戏有六失。云何为六。一者财产日耗。二者虽胜生怨。三者智者所责。四者人不敬信。五者为人疏外。六者生盗窃心。善生。是为博戏六失。若长者.长者子博戏不已。其家产业日日损减。放荡有六失。一者不自护身。二者不护财货。三者不护子孙。四者常自惊惧。五者诸苦恶法常自缠身。六者喜生虚妄。是为放荡六失。若长者.长者子放荡不已。其家财产日日损减
善生。迷于伎乐复有六失。一者求歌。二者求舞。三者求琴瑟。四者波内早。五者多罗盘。六者首呵那。是为伎乐六失。若长者.长者子伎乐不已。其家财产日日损减。恶友相得复有六失。一者方便生欺。二者好喜屏处。三者诱他家人。四者图谋他物。五者财利自向。六者好发他过。是为恶友六失。若长者.长者子习恶友不已。其家财产日日损减。懈堕有六失。一者富乐不肯作务。二者贫穷不肯勤修。三者寒时不肯勤修。四者热时不肯勤修.五者时早不肯勤修。六者时晚不肯勤修。是为懈堕六失。若长者.长者子懈堕不已。其家财业日日损减。佛说是已。复作颂曰
迷惑于酒者   还有酒伴党
财产正集聚   随己复散尽
饮酒无节度   常喜歌舞戏
昼出游他家   因此自陷隧
随恶友不改   诽谤出家人
邪见世所嗤   行秽人所黜
好恶着外色   但论胜负事
亲要无返复   行秽人所黜
为酒所荒迷   贫穷不自量
轻财好奢用   破家致祸患
掷博群饮酒   共伺他淫女
玩习卑鄙行   如月向于晦
行恶能受恶   与恶友同事
今世及后世   终始无所获
昼则好睡眠   夜觉多悕望
独昏无善友   不能修家务
朝夕不肯作   寒暑复懈堕
所为事不究   亦复毁成功
若不计寒暑   朝夕勤修务
事业无不成   至终无忧患 
佛告善生。有四怨如亲。汝当觉知。何谓为四。一者畏伏。二者美言。三者敬顺。四者恶友
佛告善生。畏伏有四事。云何为四。一者先与后夺。二者与少望多。三者畏故强亲。四者为利故亲。是为畏伏四事
佛告善生。美言亲复有四事。云何为四。一者善恶斯顺。二者有难舍离。三者外有善来密止之。四者见有危事便排济之。是为美言亲四事。敬顺亲复有四事。云何为四。一者先诳。二者后诳。三者现诳。四者见有小过便加杖之。是为敬顺亲四事。恶友亲复有四事。云何为四。一者饮酒时为友。二者博戏时为友。三者淫逸时为友。四者歌舞时为友。是为恶友亲四事。世尊说此已。复作颂曰
畏伏而强亲   美言亲亦尔
敬顺虚诳亲   恶友为恶亲
此亲不可恃   智者当觉知
宜速远离之   如避于崄道 
佛告善生。有四亲可亲。多所饶益。为人救护。云何为四。一者止非。二者慈愍。三者利人。四者同事。是为四亲可亲。多所饶益。为人救护。当亲近之。善生。彼止非有四事。多所饶益。为人救护。云何为四。一者见人为恶则能遮止。二者示人正直。三者慈心愍念。四者示人天路。是为四止非。多所饶益。为人救护
复次。慈愍有四事。一者见利代喜。二者见恶代忧。三者称誉人德。四者见人说恶便能抑制。是为四慈愍。多所饶益。为人救护。利益有四。云何为四。一者护彼不令放逸。二者护彼放逸失财。三者护彼使不恐怖。四者屏相教诫。是为四利人。多所饶益。为人救护。同事有四。云何为四。一者为彼不惜身命。二者为彼不惜财宝。三者为彼济其恐怖。四者为彼屏相教诫。是为四同事。多所饶益。为人救护。世尊说是已。复作颂曰
制非防恶亲   慈愍在他亲
利人益彼亲   同事齐己亲
此亲乃可亲   智者所附近
亲中无等亲   如慈母亲子
若欲亲可亲   当亲坚固亲
亲者戒具足   如火光照人 
佛告善生。当知六方。云何为六方。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妻妇为西方。亲党为北方。僮仆为下方。沙门.婆罗门.诸高行者为上方。善生。夫为人子。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云何为五。一者供奉能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善生。夫为人子。当以此五事敬顺父母。父母复以五事敬亲其子。云何为五。一者制子不听为恶。二者指授示其善处。三者慈爱入骨彻髓。四者为子求善婚娶。五者随时供给所须。善生。子于父母敬顺恭奉。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善生。弟子敬奉师长复有五事。云何为五。一者给侍所须。二者礼敬供养。三者尊重戴仰。四者师有教敕敬顺无违。五者从师闻法善持不忘。善生。夫为弟子当以此五法敬事师长。师长复以五事敬视弟子。云何为五。一者顺法调御。二者诲其未闻。三者随其所问令善解义。四者示其善友。五者尽以所知诲授不吝。善生。弟子于师长敬顺恭奉。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善生。夫之敬妻亦有五事。云何为五。一者相待以礼。二者威严不媟。三者衣食随时。四者庄严以时。五者委付家内。善生。夫以此五事敬待于妻。妻复以五事恭敬于夫。云何为五。一者先起。二者后坐。三者和言。四者敬顺。五者先意承旨。善生。是为夫之于妻敬待。如是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善生。夫为人者。当以五事亲敬亲族。云何为五。一者给施。二者善言。三者利益。四者同利。五者不欺。善生。是为五事亲敬亲族。亲族亦以五事亲敬于人。云何为五。一者护放逸。二者护放逸失财。三者护恐怖者。四者屏相教诫。五者常相称叹。善生。如是敬视亲族。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善生。主于僮使以五事教授。云何为五。一者随能使役。二者饮食随时。三者赐劳随时。四者病与医药。五者纵其休假。善生。是为五事教授僮使。僮使复以五事奉事其主。云何为五。一者早起。二者为事周密。三者不与不取。四者作务以次。五者称扬主名。是为主待僮使。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善生。檀越当以五事供奉沙门.婆罗门。云何为五。一者身行慈。二者口行慈。三者意行慈。四者以时施。五者门不制止。善生。若檀越以此五事供奉沙门.婆罗门。沙门.婆罗门当复以六事而教授之。云何为六。一者防护不令为恶。二者指授善处。三者教怀善心。四者使未闻者闻。五者已闻能使善解。六者开示天路。善生。如是檀越恭奉沙门.婆罗门。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世尊说已。重说偈曰
父母为东方   师长名南方
妻妇为西方   亲族为北方
僮仆为下方   沙门为上方
诸有长者子   礼敬于诸方
敬顺不失时   死皆得生天
惠施及软言   利人多所益
同利等彼己   所有与人共
此四多负荷   任重如车轮
世间无此四   则无有孝养
此法在世间   智者所撰择
行则获大果   名称远流布
严饰于床座   供设上饮食
供给所当得   名称远流布
亲旧不相遗   示以利益事
上下常和同   于此得善誉
先当习伎艺   然后获财业
财业既已具   宜当自守护
出财未至奢   当撰择前人
欺诳抵突者   宁乞未举与
积财从小起   如蜂集众花
财宝日滋息   至终无损耗
一食知止足   二修业勿怠
三当先储积   以拟于空乏
四耕田商贾   泽地而置牧
五当起塔庙   六立僧房舍
在家勤六业   善修勿失时
如是修业者   则家无损减
财宝日滋长   如海吞众流 
尔时。善生白世尊言。甚善。世尊。实过本望。踰我父教。能使覆者得仰。闭者得开。迷者得悟。冥室燃灯。有目得视。如来所说。亦复如是。以无数方便。开悟愚冥。现清白法。所以者何。佛为如来.至真.等正觉。故能开示。为世明导。今我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唯愿世尊听我于正法中为忧婆塞。自今日始。尽形寿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
尔时。善生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南传《长部经》之《教授尸迦罗越经》
如是我闻。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栗鼠养饵处。于此时,居士子尸伽罗越晨早起床,出王舍城,至郊外沐浴净衣,合掌向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之各方礼拜。
尔时,世尊于晨早,着内衣、持外衣及钵,入王舍城行乞。世尊见居士子尸伽罗越晨早起床,出王舍城,至郊外沐浴净衣,合掌向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之各方礼拜。见居士子尸伽罗越已,如是曰:
“居士子!汝何故晨早起床,出王舍城,沐浴净衣,合掌向东方南方……乃至……上方之各方礼拜耶?”
“世尊!我父之将死时,向我言:“亲爱者!汝须礼拜诸方。”世尊!如是,尊重、珍敬、敬信、奉载我父之言而晨早起床,出王舍(城),沐浴净衣,合掌向东方……乃至……上方之各方礼拜也。”
“居士子!于圣者之律,如是不成为礼拜六方。”
“然,世尊!于圣者之律,应如何礼拜六方耶?善哉,世尊!于圣者之律,教示我礼拜六方之法。”
“然,居士子!谛听善思念之,我当说。”
居士子尸伽罗越应诺世尊:“唯然,世尊。”世尊如是说:
“居士子!于圣弟子要舍离四种业垢,依四种理由不作恶业,又不习散失钱财之六种原因,彼如是脱离十四种之罪恶,保护六方,彼为克胜现在、未来两世而修善业,彼由征服此世、彼世,彼于身坏死后,当生于善趣天界。
依彼令舍离之四种业垢者何耶?居士子!杀生是业垢、不与取是业垢、于肉欲之邪行是业垢、虚诳语是业垢也。彼舍离四种业垢即此也。”
世尊如是说。
善逝如斯说已,大师更如是曰:
杀生不与取
又言虚诳语
及近他人妻
贤者不赞赏
“如何人由四种理由作恶业耶?依贪欲行非道故,彼作恶业、依嗔恚行非道故,彼作恶业、依愚痴行非道故,彼作恶业、依恐怖行非道故,彼作恶业也。是故,居士子!圣弟子决不依贪欲行非道,不依嗔恚行非道,不依愚痴行非道,不依恐怖行非道。彼不以此等四种理由作恶业也。”
世尊如是说。
善逝如所说已,大师更如是曰:
由贪欲嗔恚 恐怖与愚痴
若犯此法者 皆如月黑分
彼名声减退 由贪欲嗔恚
恐怖及愚痴 不犯此法者
皆如月白分 彼名声增广
“不散失钱财之六种原因者何耶?嗜耽酒类之放逸,居士子!实是散财之原因;耽着于非时游乐街衢,是散财之原因;入于舞蹈之观览处,是散财之原因;耽着于赌博逸乐,是散财之原因;结交恶友,是散财之原因;耽着于懒惰,是散财之原因。
居士子!由嗜耽于酒类之放逸,实能生此等六种过患:于现资财之损失、 增加斗争、成疾病之巢窟、损伤名誉、现露阴物、第六是使智力减退。居士子!此等六种过患,是因嗜耽酒类之放逸而生也。
居士子!耽着于非时游乐街衢,实能生此等六种过患:彼不守护、防御自已;亦不守护、防御彼之子、妻;亦不守护、防御彼之财产;又于恶事怀疑念;向彼生起不实之议言;甚至为家苦所包围也。居士子!此等六种过患,实是耽着于非时游乐街衢而生也。
居士子!入于舞蹈之观览处,实能生此等六种过患:即寻求何处有舞蹈?何处有歌唱?何处有音乐?何处讲谈?何处有手铃乐?何处有大鼓乐耶?居士子!此等六种过患,实由入于舞蹈之观览处而生也。
十一
居士子!耽着于赌博逸乐,实能生此等六种过患:对胜者生怨、又输者于心有悲忧赢得之失、有现在资财之失、入于法庭彼之语无效力、为朋友同事所轻侮、婚姻被拒绝,被谓赌汉不能娶妻。居士子!此等六种过患,实由于耽着赌博之逸乐而生也。
十二
居士子!结交恶友,实能生此等六种过患:狡猾者、乱行者、大豪酒者、诈伪者、欺瞒者、粗暴者,此等是彼之朋友、是彼之伴侣。居士子!此等六种 过患,实由结交恶友而生也。
十三
居士子!耽着于懒惰,实能生此等六种过患:过寒而不为业、过暑而不为业、过晚而不为业、过早而不为业、我甚饿而不为业、我甚渴而不为业。彼于如是事业多设口实故,向于未生之富不生,已生之富损失也。居士子!此等六种过患,实由耽着于懒惰而生也。”
世尊如是说。
十四
善逝如斯说已,大师更如是曰:
有成好饮友
友中之亲友
于时必要生
友始成朋友
日升又寝床
狎近人妻女
从事于斗争
耽着无益事
又结交恶友
从事于悭贪
此等六种事
导人于破灭
恶伴与恶友
进行恶行人
此彼之两世
必至于破灭
骰子与女人
舞蹈酒及歌
白昼之就眠
非时行街衢
此等六种事
导人至破灭
游骰子饮酒
通他命妻女
交贱非交贤
缺如月黑分
无财无一物
嗜饮入酒肆
债沈如沉水
速亡己家门
嗜耽白昼眠
至夜始思起
常耽于泥醉
无能停住家
甚寒及甚热
而为甚迟至
等闲如是业
虚度年青人
利益尽流去
不虑寒或热
及微若小草
是人所应作
决无逸幸福
十五
“居士子!当知此等四种,是敌而似友:当知持去任何物,是敌而似友;当知言说为主者,是敌而做友;当知甘言者,是敌而似友;当知游荡之伙伴,是敌而似友。
十六
居士子!实依四理由,当知持去任何物,是敌而似友:彼不择何物而持去;与小而彼愿得大;依畏怖而行业务;为己利而从事。居士子!此等四理由,当知持去任何物,是敌而似友。
十七
居士子!依四理由,当知言说为主者,是敌而似友:彼对过去之事假装友谊;对未来之事假装友谊;言无意义之娇娆;于现前应为之事彼示为时不宜。居士子!此等四理由,当知言说为主者,是敌而似友。
十八
居士子!依四理由,实当知甘言者,是敌而似友:彼容认恶事;不容认善事;其面前赞美;其背后毁嗤。居士子!依此等四理由,当知甘言者,是敌而似友。
十九
居士子!依四理由,实当知游荡伙伴,是敌而似友:彼为嗜耽诸酒类等放逸时之伙伴;非时游玩街衢之伙伴;入舞蹈观览处之伙伴;耽着于赌博之伙伴。居士子!依此等四理由,当知游荡之伙伴,是敌而似友。”
世尊如是说。
二十
善逝如斯说已,大师更如是曰:
何物皆取友
言说为主友
甘言之伴侣
游荡之伙伴
此等四是敌
贤者当了知
如道存恐怖
此等宜远避
二一
“居士子!当知此四友,是善心人:当知能互相援助之友,是善心人;当知能共苦乐之友,是善心人;当知能告善利之友,是善心人;当如有怜愍之友,是善心人。
二二
居士子!当知依四理由,能互相援助之友,是善心人:彼能防护友之放逸:友之酩酊时,能守护其财;在怖畏时,能庇护;于应所作之时,付与二倍之财物。居士子!当知依此等四理由,能互相援助之友,是善心人。
二三
居士子!实当知依四理由,能共苦乐之友,是善心人:彼能告自己之秘密;隐藏他人之秘密;彼在穷苦时,不舍他;为他之利益,能舍其生命而起之。居士子!当知依此四理由,能共苦乐之友,是善心人。
二四
居士子!当知依四理由,能告知善利之友,是善心人:彼能防止罪恶;能使之行善事;能使闻未闻者;能教向天之道。居士子!当知依此四理由,能告知善利之友,是善心人。
二五
居士子!当知依四理由,有怜愍之友,是善心人:不喜其衰微、欢喜其隆盛、能防止毁嗤之人、能褒奖称赞之人。居士子!当知依此等四理由,有怜愍之友,是善心人。”
世尊如是说。
二六
善逝如所说已,大师更如是曰:
能援助之友
共苦乐之友
告善利之友
有怜愍之友
实此等四友
贤者当了知
此等尽真心
如母之实子
具戒之贤者
如山火燃辉
劝如蜂集物
彼财自积集
如蚁巢积高
如是财物集
堪为良家主
四分其财物
如是彼结友
自享一分财
二分营事业
第四分蓄积
以备困乏时
二七
“居士子!圣弟子如何要护六方耶?居士子!当知是此六方:当知东方是父 母;当知南方是师长;当知西方是妻女;当知北方是朋友;当知下方是奴仆佣人;当知上方是沙门、婆罗门。
二八
居士子!依五理由,子应奉侍东方之父母:“受养育之我应奉养双亲;应为双亲作业务;应继续家系;应继续祖先之遗产;又对诸祖灵,应时呈奉供物。”居士子!依此等五理由,爱子奉侍之东方父母,当爱护子:远离罪恶、令行善事、令练习技能、为迎适当之妻、以应时宜,让督家务。居士子!依此等五理由,爱子奉侍之东方父母,当爱护子也。如是东方受保护,安稳而无怖畏。
二九
居士子!依五理由,弟子应奉侍南方之师长:行起立礼、随侍近事、乐闻从顺、虔诚奉侍、恭敬领受学艺。居士子!实依此五理由,受门弟子奉侍之南方师长,亦应依五理由爱护门弟子:对彼等以善训练之法训练之、善保护者当令保护之、凡 学艺应令熟习、称扬于朋友知人之间、于诸方作守护弟子。居士子!依此等五理由,受门弟子奉侍之南方师长,依此等五理由,爱护门弟子。如是南方受保护,安稳而无怖畏。
三十
居士子!依五理由,夫婿应奉侍西方之妻女:依敬意、依礼仪、依不邪行、依与主权、提供装饰品。居士子!依此等五理由,受夫婿奉侍之西方妻女应依五理由,爱护夫婿:妻女应善整理业务、亲切待遇婢仆、贞淑、保护财物、对所应为之事,巧妙而勤勉为之。居士子!依此等五理由,受夫婿奉侍之西方妻女应依此等五理由,爱护夫婿。如是西方受爱护,安稳而无怖畏。
三一
居士子!依五理由,族姓子应奉侍北方之朋友:依布施、依爱语、依利行、依同事、依不欺诳。居士子!依此等五理由,受族姓子奉侍之北方朋友应依五理由,爱护族姓子:防护族姓子之放逸、酩酊时守护其财物、恐怖时之庇护、穷困时不舍弃、尊重其他之同族。居士子!依此等五理由,受族姓子奉侍之北方朋友应依此等五理由,爱护族姓子。如是北方受爱护,安稳而无怖畏。
三二
居士子!依五理由,尊主人应奉侍下方之奴仆佣人:应依奴仆佣人之能力,分配工作、给与食物及薪金、病时看顾、分与珍味之食、适时休息。居士子!依此等五理由,受尊主奉侍之下方奴仆佣人应依五理由,爱护尊主人:彼等应比主人早起、后寝、唯受所与之物、善为其业务、称赞彼等主人之名誉。居士子!依此等五理由,受尊主人奉侍之下方奴仆佣人应依此等五理由,爱护尊主人。如是彼受爱护之下方,安稳而无怖畏。
三二
居士子!依五理由,族姓子应奉侍上方之沙门、婆罗门:依亲切之身业、亲切之语业、亲切之意业、不闭门户、供与食物。居士子!依此等五理由,受族姓子奉侍之上方沙门、婆罗门应依六理由,爱护族姓子:令不近罪恶、令行善事、由善心而爱之、教其未闻、已闻者令正净、教示趣天之道。居士子!依此等五理由,受族姓子奉侍之上方沙门、婆罗门应依此等六理由,爱护族姓子。如是受爱护之上方,安稳而怖畏。”
世尊如是说。
三四
善逝如斯说已,大师更如是曰:
父母是东方
师长是南方
妻女是西方
朋友是北方
奴仆是下方
沙门婆罗门
是等为上方
一族堪能主
应拜此诸方
有学戒具足
上品且才智
谦让而柔顺
如是得名誉
勇健不懈怠
不幸处不动
不破行仪贤
如是得名誉
能摄众爱友
宽广而不吝
导师化导师
乃至顺导师
得如是名誉
布施及爱语
利行于世人
诸法为同事
到处如应供
实于此世间
摄持此等事
如于辖车轮
无此等摄持
母应不得子
尊敬或供养
父于子亦然
诸贤摄此等
正偏观察故
彼等成伟大
至得此赏赞
三五
如是说已,居士子尸伽罗越,对世尊如次言:
“胜哉,世尊!胜哉,世尊!世尊!恰如扶起倒者,使隐覆者显露,示迷者以道,如黑暗揭来油灯,使:“有眼者见诸色。”如是依世尊,以种种方法,宣示法。大德!我归依世尊,归依法及僧伽。愿世尊摄受我。从今日以后,乃至命终,归依为优婆塞。”


作者: 文字闪耀生活    时间: 2017-2-25 20:56
礼敬六方,我先学点。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7-2-25 20:58
佛告善生。当知六方。云何为六方。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妻妇为西方。亲党为北方。僮仆为下方。沙门.婆罗门.诸高行者为上方。

学习了!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7-2-25 21:31
佛法大学问,如空钻得深,应该有一个系列了。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2-26 18:39
文字闪耀生活 发表于 2017-2-25 20:56
礼敬六方,我先学点。

学学佛的智慧,看他教我们怎样对待家人。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2-26 18:40
云馨 发表于 2017-2-25 20:58
佛告善生。当知六方。云何为六方。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妻妇为西方。亲党为北方。僮仆为下方。沙门.婆 ...

顺其自然,相机引导,这就是佛的智慧。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2-26 18:44
微风轻拂 发表于 2017-2-25 21:31
佛法大学问,如空钻得深,应该有一个系列了。

若写一系列并不难,只是我选择的都是适合在家众看的,都要有一些故事情节的,还要比较短小的。
这篇其实挺长,我只是择其要者而说。
其实我并不想这样直接写品读,只是要揭批伪经,使有缘读到的迷信者从迷信中解脱出来。但有人说:你揭这个伪,那个伪,哪个是真呢?我想说得有理,所以选自己判为真者介绍一下。其实这些只是很表面的,由于某种原因,真正佛学的精髓并没有介绍。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7-2-26 20:52
揭伪立真,双管齐下。
作者: 太和五中张奇    时间: 2017-2-27 14:30
阅读此经,我们不但可以一窥2500年前佛陀相机传法的智慧,更可聆听佛陀对在家众的谆谆教诲,若有缘者,更可以学习并践行佛所教导的“礼敬六方”之法,以“使覆者得仰,闭者得开,迷者得悟,冥室燃灯,有目得视……开悟愚冥,现清白法”,以便从那些烧香、礼拜、念佛、放生、持咒、诵经……等迷信活动中解脱出来。有道理的文字。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7-2-28 16:25
终于知道什么叫礼敬六方了。
不过不知道更好,免得弄一身湿各个方面磕头。
作者: 言默然    时间: 2017-3-1 21:50
总有厚实的东西,点赞!
作者: 秦皇岛简枫    时间: 2017-3-2 14:14
如空你真本事。“父母是东方”----如今我只有心里的东方。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