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原创] 麦收时节的记忆 [打印本页]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08-7-24 12:23
标题: [原创] 麦收时节的记忆
  在我童年的记忆深处,乡下最最繁重的劳动,莫过于是紧张的麦收了。那炼狱般的经历,那劳役般的动作,那焦心般的劳累,那散架般的虚脱,在年复一年的麦收过程中,考验着我们的意志,锻炼着我们的毅力,让成年后的我们,在经受了各种生活的磨难和人生的挫折后,能够从容不迫地面对压力,挑战自我,重塑自我,让自己的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加鲜艳,更加亮丽。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社会上时兴学校搞勤工俭学,有的搞校办工厂,有的养猪养兔,学生们利用星期天或麦秋两个假期,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割草积肥拾麦穗,增加班级经济收入,享受了集体劳动的乐趣。真正让我们体会到劳动不易的,就是给生产队里拾麦穗。那时为了配合农业生产,除了学生该放的年假以外,每年只放麦假和秋假。人们常说,三麦不如一秋长,三秋不如一麦忙。夜里只有三、四点钟,社员们就被清脆的钟声惊醒,纷纷披衣下床,到悬挂老钟的大槐树下集合,一起到麦田里抢割小麦。男男女女统一头扎毛巾,腰挂谷绳,寒光闪闪的镰刀所到之处,微风中起伏的麦子,像士兵听到将军卧到的号令一样,齐刷刷地沿着麦地的垄脊,依次平躺在湿漉漉的麦田里。偶尔惊起的小鸟,啾啾叫着飞向还有些黑漆漆的的夜空。布谷鸟的叫声,一会儿近,一会儿远,好像总是那么一只,形影孤孤单单,情感密密绵绵,鸟鸣凄凄清清,思绪深深浅浅,在麦田的上空诉说着数不清的心事和掩饰不住的忧伤。原先朦胧浑沌的天色,在镰刀霍霍的快意声中已渐渐明亮,家里的老人或孩子便携了粗布覆盖的竹篮,将早饭送到了田间地头。棒子豆面窝头、辣椒炒鸡蛋或小葱蘸酱等,就是上好的就菜,亲戚或关系近些的朋友,也可以搭伙在一起吃饭,温热新鲜的米粥、咸淡适宜的菜汤,芳香飘逸的茶水,解乏增劲的早餐,是虎口夺麦时节用之不竭的巨大力量。

  拾麦穗的学生队伍,由学校老师按生产队编好小组,指定一名有号召力的高年级学生担任劳动小组长。每天早晨集合后,唱着《我是公社小社员》一起出发,小组长按照学生的数量,在麦地头上分工明确,谁提前拾完自己的那畦麦子,可以坐在麦地头的树荫下休息,让拾麦穗速度较慢的孩子眼巴巴地盼望着,组长负责检查麦穗拾得干净与否?那个时候社员们很懂得必要的“劳动保护,”拾麦穗小组都要分光滑的仁丹丸粒,每个人放在嘴里含化,以防止严重的中暑事件发生。劳动的间隙,组长会组织学生们唱歌,多是唱些《学习雷锋好榜样》、《社员是朵向阳花》之类的歌曲。赤日炎炎似火烧,太阳像一个燃烧着的巨大火盆,向在大地上辛勤劳作的人们吐着金色的火焰。放麦假的时候,老师们已经特地给我们讲授了“锄禾日当午,汗滴和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我们明白了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孩子们都非常实在地拾着麦穗,没有人开小差擦滑耍懒,何况还有小组长在后面督促检查工作呢!有的孩子一到麦季皮肤就过敏,胳膊上和脖子里红斑点点,奇痒难耐,回家抹点药膏应付了事。当孩子们口渴时,早有岁数大些的高年级同学哥哥,用颤悠悠的枣木扁担抬来了清澈透亮的鲜井水,小组长将晶莹洁白的糖精粒搅在水桶里。这时,冒着丝丝凉意的井水鲜甜可口,诱惑得那几个嗓子眼冒火的孩子直舔舌头,杯子舀水轮不过来,几个愣头青便用双手扳住水桶作“牛饮”状。看到偶尔从麦茬地里窜过的野兔,孩子们兴奋地喊着“兔子掉了鞋了,”追得野兔东撞西躲,晕头转向。

  责任田到人的第一个麦收季节,我只有十五岁。那是我有生以来记忆最为深刻的麦收。芒种节气一到,父亲便天天中午到麦田里,搓几把麦粒,尝几口麦香,有道是麦熟一晌,一场枯燥的干热风从麦田上吹过,小麦便熟得爆粒了。趁着天气晴好,也是为了不吃异味冲鼻的黑焐麦子,立即割麦是刻不容缓的了,父亲要求我们必须下午开镰收割。父亲饭后将镰刀磨得锃亮锃快,下午两点多,我们全家人在火辣辣的日头下,打响了争秋夺麦的第一仗。精神抖擞的我,将大捆的麦秸杆拢在怀中,飞快的镰刀从身下割过,留下了高高的麦茬,尖尖的麦芒戳得腿上胳膊上斑斑红点,既痒又疼,既酸又辣,那种滋味像许多的虫子在皮肤内钻来钻去。人们满脸的汗水仿佛擦也擦不净,洗也洗不完,嘴巴里、鼻子里、喉咙里全是脏兮兮的灰尘。弯腰割麦的姿势,已成为我童年劳作印象的永恒。一个姿势在自由变换着,娇嫩的腰像即将断开,弯下腰不想直起来,直起来不想弯下,折腾得我真是欲干无力,欲罢无能,晚上一直忙到九点多钟。经过简单的洗涮休息,再吃过母亲犒劳的餐饭,便一头扎在炕上面,眼冒金星地昏沉沉地睡了。第二天大早晨,睡眼朦胧的我又在父母三、五遍的督促声中姗姗起床了,浑身上下却像是散了大架一样的虚脱无力。如此往复一周左右的时间,让我对老师们所憧憬的共产主义的“康拜茵”充满了无限的渴盼。小麦脱粒工作需要几家联合作业完成,男人搬麦捆、续麦个,女人则划麦秸、推麦粒、清麦糠、挑麦穰,最后还要一遍遍地漫麦场,直到扬净晒干,颗粒归仓方算麦收结束。半个月的麦收,让我这个“娇娃娃”蜕变得更加崭新成熟。

  近三十年过去了,那麦田劳作的一幕幕,像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一样,时时给我以精神的鼓励和生活的激情,让我在厌倦了日复一日的平淡以后,渴望重新踏上布满了人生脚印的光明路途,我那麦收时节的少年记忆,没有孱弱与虚伪,没有拘谨与严肃,率直无华,穷怀观道,正如我的老乡,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李广田先生所言:“真正品尝着人生苦难的人,他才能知道人生的快乐!”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7-24 14:10
近三十年过去了,那麦田劳作的一幕幕,像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一样,时时给我以精神的鼓励和生活的激情,让我在厌倦了日复一日的平淡以后,渴望重新踏上布满了人生脚印的光明路途,我那麦收时节的少年记忆,没有孱弱与虚伪,没有拘谨与严肃,率直无华,穷怀观道,正如我的老乡,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李广田先生所言:“真正品尝着人生苦难的人,他才能知道人生的快乐!”

起伏跌宕,开阖自如,文笔质朴,有韵有味。惟妙惟肖的情态动作与细节描写,使得文字格外生动!精华支持。
作者: 汤如浩    时间: 2008-7-24 14:38
真正品尝着人生苦难的人,他才能知道人生的快乐!信然。品味学习,问好!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7-24 14:51
质朴,充实,写得很有意味。欣赏!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8-7-24 15:08
麦收时节的记忆。这种记忆在今天看来,那个时候,因为我们能够、勇于吃苦,才有今天对纷繁生活的沉稳把握。文章始终围绕着麦收时的场景展开叙说。这里没有浓艳的字眼,也鲜见特别新奇的句子。作者只是随着情绪的展开而畅然地流淌和呈现,于是在这种绵绵的流淌和呈现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温润,体味到了一种生命的无限与旷远。因为:“真正品尝着人生苦难的人,他才能知道人生的快乐!”支持精华!
作者: 非儿陈    时间: 2008-7-24 16:00
那炼狱般的经历,那劳役般的动作,那焦心般的劳累,那散架般的虚脱。描绘得贴切极了,我只参加过几次,但感受缺失如此!
布谷鸟的叫声,一会儿近,一会儿远,好像总是那么一只,形影孤孤单单,情感密密绵绵,鸟鸣凄凄清清,思绪深深浅浅,在麦田的上空诉说着数不清的心事和掩饰不住的忧伤。真细腻的描写。
悠悠文字,让人体会到麦收时节的艰辛,是啊!苦难是一笔财富,经历了此,还有什么能 难倒的?问好!
作者: 娴情逸致    时间: 2008-7-24 16:39
质朴,充实,写得很有意味,欣赏学习,问好!
作者: 仰望或者倾听    时间: 2008-7-24 16:43
充满温情的回忆。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08-7-24 17:33
近三十年过去了,那麦田劳作的一幕幕,像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一样,时时给我以精神的鼓励和生活的激情,让我在厌倦了日复一日的平淡以后,渴望重新踏上布满了人生脚印的光明路途,我那麦收时节的少年记忆,没有孱弱与虚伪,没有拘谨与严肃,率直无华,穷怀观道,正如我的老乡,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李广田先生所言:“真正品尝着人生苦难的人,他才能知道人生的快乐!”
    熟悉的场景,熟知的生活,写的如此活灵活现,羡慕有这样的本事,赞同能够讴歌农民!学习,问好!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7-24 18:03
好文提起,支持精华!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08-7-25 19:26
最初由 高迎春 发表
近三十年过去了,那麦田劳作的一幕幕,像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一样,时时给我以精神的鼓励和生活的激情,让我在厌倦了日复一日的平淡以后,渴望重新踏上布满了人生脚印的光明路途,我那麦收时节的少年记忆,没有孱弱与...

高老师每一次的鼓励都是我创作的动力,谢谢您!
作者: 刘敬胜    时间: 2008-7-25 21:32
写的质感  深情  而这种是实在在的生活  更是教育和养育了一大批人
作者: 宋长征    时间: 2008-7-25 21:34
“真正品尝着人生苦难的人,他才能知道人生的快乐!”-------质朴的乡土,纯净的情思,问好.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08-7-26 13:07
最初由 汤如浩 发表
真正品尝着人生苦难的人,他才能知道人生的快乐!信然。品味学习,问好!


谢谢汤老师的鼓励。问好!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08-7-26 13:15
最初由 雨夜昙花 发表
质朴,充实,写得很有意味。欣赏!

谢谢您的鼓励,问好!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08-7-26 13:15
最初由 非儿陈 发表
那炼狱般的经历,那劳役般的动作,那焦心般的劳累,那散架般的虚脱。描绘得贴切极了,我只参加过几次,但感受缺失如此!
布谷鸟的叫声,一会儿近,一会儿远,好像总是那么一只,形影孤孤单单,情感密密绵绵,鸟鸣凄...

谢谢您的阅读与点评。问好!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08-7-27 12:16
最初由 杜永生 发表
麦收时节的记忆。这种记忆在今天看来,那个时候,因为我们能够、勇于吃苦,才有今天对纷繁生活的沉稳把握。文章始终围绕着麦收时的场景展开叙说。这里没有浓艳的字眼,也鲜见特别新奇的句子。作者只是随着情绪的展开...

已链接杜老师的博客,集中学习的您的好文!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08-7-27 23:10
最初由 非儿陈 发表
那炼狱般的经历,那劳役般的动作,那焦心般的劳累,那散架般的虚脱。描绘得贴切极了,我只参加过几次,但感受缺失如此!
布谷鸟的叫声,一会儿近,一会儿远,好像总是那么一只,形影孤孤单单,情感密密绵绵,鸟鸣凄...


谢谢您的关注。问好!
作者: 茌山石    时间: 2008-7-28 08:07
我也写过一篇这样文字,麦收时节对在农村长大的人们永远会有一个心结。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08-7-28 12:39
最初由 娴情逸致 发表
质朴,充实,写得很有意味,欣赏学习,问好!

谢谢您的鼓励。已经收藏了您的《放下》。问好!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8-7-28 12:50
这样的场景,是多么熟悉呀。
我的少年岁月,也有关于麦收的无尽回忆。
当时是很累很累的,现在想来,因为遥远而亲切起来了。
朴质的文字!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08-7-28 18:14
最初由 仰望或者倾听 发表
充满温情的回忆。

谢谢刘老师的多次鼓励。问好!
作者: 金洲    时间: 2008-7-28 18:26
真是珍贵的记忆,学习好文!
作者: 明珠    时间: 2008-7-28 20:04
真正品尝着人生苦难的人,他才能知道人生的快乐!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08-7-28 22:13
最初由 敬一兵 发表
好文提起,支持精华!


谢谢敬老师的提读。问好!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08-7-29 11:55
最初由 于文华 发表
近三十年过去了,那麦田劳作的一幕幕,像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一样,时时给我以精神的鼓励和生活的激情,让我在厌倦了日复一日的平淡以后,渴望重新踏上布满了人生脚印的光明路途,我那麦收时节的少年记忆,没有孱弱与...

谢谢于老师的鼓励,继续欣赏您的怀旧系列美文!
作者: 飞飞儿    时间: 2008-7-29 12:04
标题: 我是在兵团农场里长大
虽然家里不种地,但我在学校时也每年参加农活,主要是摘棉花,得在太阳下一直弯着腰,特别累人,当时我虽然年纪小,腰软,但干一天下来同样累得筋疲力尽。看楼主文字有许多同感!
问好 
作者: 秦时明月    时间: 2008-7-29 12:15
悠远的记忆.浓浓的乡情.好文!
作者: 芳菲    时间: 2008-7-29 13:04
割麦可以用康拜因,拾麦穗却非要人工不可。一手提镰,一手提篮,看到麦穗一钩,送到篮子里了。小时候的很多回忆总是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08-7-29 18:32
最初由 刘敬胜 发表
写的质感  深情  而这种是实在在的生活  更是教育和养育了一大批人

谢谢刘老师的鼓励!问好!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08-7-30 11:54
最初由 宋长征 发表
“真正品尝着人生苦难的人,他才能知道人生的快乐!”-------质朴的乡土,纯净的情思,问好.

谢谢宋老师的鼓励!问好!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08-7-30 22:29
标题: 回复: 我是在兵团农场里长大
最初由 飞飞儿 发表
虽然家里不种地,但我在学校时也每年参加农活,主要是摘棉花,得在太阳下一直弯着腰,特别累人,当时我虽然年纪小,腰软,但干一天下来同样累得筋疲力尽。看楼主文字有许多同感!
问好 

这些生活的体验是人生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当我们在苦难和挫折面前束手无策的时候,它像一位侠士横刀立马,出手相救。也应该感谢劳累和苦难这两位生活中的老师。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08-7-30 22:31
最初由 秦时明月 发表
悠远的记忆.浓浓的乡情.好文!

谢谢您的关注。问好!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08-7-30 22:35
最初由 芳菲 发表
割麦可以用康拜因,拾麦穗却非要人工不可。一手提镰,一手提篮,看到麦穗一钩,送到篮子里了。小时候的很多回忆总是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

那时老师和我们一起无限神往地憧憬着康拜茵。那种美好的记忆至今让我回味不已。谢谢您的关注!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08-7-30 22:37
最初由 金洲 发表
真是珍贵的记忆,学习好文!

谢谢金洲的阅评。问好!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08-7-30 22:39
最初由 明珠 发表
真正品尝着人生苦难的人,他才能知道人生的快乐!

谢谢明珠支持。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08-7-30 22:46
最初由 清风拂面 发表
这样的场景,是多么熟悉呀。
我的少年岁月,也有关于麦收的无尽回忆。
当时是很累很累的,现在想来,因为遥远而亲切起来了。
朴质的文字!

谢谢您的阅评。酒是越陈越醇香,记忆是越久越美好!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