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预约最后的告别 [打印本页]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16 11:22
标题: 预约最后的告别
本帖最后由 李立红 于 2017-3-16 15:24 编辑

                                                       预约最后的告别

  最近读到一则消息,即将进入耄耋之年的琼瑶公开一封家信,叮咛晚辈,无论生什么重病,都不动大手术、不送加护病房、不插鼻胃管、不需要各种急救措施,只愿没有痛苦地死去,“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看到这儿,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我是读着琼瑶小说长大的,那时正值青春年少,一晃儿,琼瑶都老了,她给予我青年时代对爱情的浪漫遐想,如今,这封信又为今后的我计划了归途,欣赏,赞同!

  第一次接触到死,是90岁爷爷的去世。那年,刚参加工作,爷爷瘫痪了两年后,安详离去,遗体就停在家里,可我并没有感觉害怕,因为是朝夕相处的亲人吧,好像爷爷只是睡去而已。后来,多次去殡仪馆,为朋友的亲人送行,这是一个阴阳界,隔开了生与死。

  人终有一死,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

  人到中年,身边的亲人都很健康,很少想到死,感觉死离自己很遥远。但看到琼瑶的这篇声明,回想经历的一些事,一时激起我思考生死这个大命题的欲望。

  记得一位朋友去世前,我曾去医院探望,她已经深度昏迷,隔着重症监护室的玻璃窗望去,浑身插满了管子,呼吸机遮住了她的面容,瘦削的身子直直的,弱不禁风,她女儿说,只是维持,管子拔下来,她的生命就会停止,不忍心看母亲走,就这样坚持着,不知道能坚持多久。说着说着,泪就流出来了。

  我不知怎么劝慰这个伤心的女儿,只有陪着掉眼泪。心里想,别让她遭罪了,离开可能是她最好的选择,可这话又怎么能说出口呢?

  一个患病的友人和癌症周旋,多次听他说:“放疗化疗,一次又一次,太受罪了,这样的生活真是生不如死,没办法,我现在不是为自己活,是为亲人活,他们感受不到我的苦,以为活着就好。”那凄然的眼神,至今仍在我眼前飘荡。最后,他在家人不注意的时候,拼尽全身力气,拔掉氧气管死去。

  我能理解他的决绝,虽然家人一直生活在愧疚中,自责那时他身边无人陪伴。在和生命的纠缠中,他选择了放弃。我尊重他的选择,在我眼里,他不是逃兵,不是怯懦,他是勇士,勇敢地迎接死亡,也使亲属解脱。人世间,生与死,还有什么比这更难面对,而他,赋予自己一个机会。

  在称颂战胜病魔的坚强者的同时,我们也应给予那些注重生命质量、顺应生命节奏的人以应有的尊重。生活如果没有质量,还算是完整的生活吗?活着如果没有尊严,就失去了活着的意义。人应该把生存的权力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允许的时候,为生命的最后一刻,做出自己的抉择,坦然面对汹涌而来的死亡。

  不管病得多么重,如果你还留恋人间,愿意继续延迟生命,那就积极配合治疗,直到最后,让自己与家人无怨无悔,给子女以尽孝的机会;如果你关注生命的品质,不愿意做无谓的治疗,愿意利用最后的时光,细细体会生命的浓度,不拖累孩子,那就随自己的心愿,减轻痛苦就好,然后安然离开。

  这需要自己选择,而不是儿女。在自己头脑清醒,还能选择的时候,做好准备。因为一旦把权利交给别人,他们会陷入两难的境地,不抢救,感觉对不起亲人,爱不允许他们放任老人顺从自然。抢救,也不能延续几天生命,劳民伤财,痛苦万分。特别是独生子女,养老的压力空前严重,适时离开也是一种爱。

  看到太多的人由于病痛,到最后无力选择,只得任人摆布,而这些病是没希望治好的。如果儿女孝顺,愿意举全家之力,全力抢救,那么,病床上的人只得接受各种上刑似的治疗,大多也无力回天,浪费钱是小事,也浪费了很多医疗资源,把它用于更有希望的人岂不更好?

  看一篇文章得知,罗点点、陈小鲁两位共和国元勋的后人,创办了中国首个尊严死的公益网站,他们定义尊严死“就是指在治疗无望的情况下,放弃人工维持生命的手段,让患者自然有尊严地离开人世,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痛苦”,这和琼瑶的公开信有异曲同工之效,我个人非常赞成。

  读过一本书叫《最好的告别》,作者阿图•葛文德,是美国的一位外科医生,书中讨论的是人类如何面对衰老与死亡,谈到过度医疗、选择权、安乐死等问题,我感触最深的是美国的善终服务,就是已经放弃治疗的患者,可以在家中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每天会有专业的护士上门,提供洗澡、换衣服、打止痛药等服务。善终服务就是让病人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而不再将维持生命当作最高目标。

  中国人讲究善始善终。对于善终,我以前的理解是无疾而终,最好是睡梦中,无知觉地死去。有位好友曾说过,让我慢慢地老去,临终时,痛快地死去。读书后,才知道善终不只是走得无痛苦,更在于走之前的生活,要有价值,有意识,不为多活一时而做无意义的人为抢救。

  也就是说,比如何死更重要的是,临终时如何活!

  没有人不怕死,因为死就是告别我们早已习惯的生活方式,我们依赖它找到自我,找到安全感。害怕死,就是害怕未知世界的不确定性,我们对那里一无所知,那里怎么样没人告诉。为什么有宗教信仰的人对死亡的恐惧就稍少一些?因为他们通过宗教,得以窥见另一个世界的模样,叫天堂或者伊甸园,都是美好的模样,所以,不回避,甚至有些向往。

  中国人没有宗教情怀,忌讳谈死,对此讳莫如深,好像谁说死,就马上会有报应、有厄运似的。小时候过年前,奶奶总会嘱咐,吃盐的嘴别胡说,只能说好话,不能说坏话,特别是不能说“死”字,不吉利,大概年迈的奶奶害怕死吧!这种耳提面命,可能很多人依旧记忆如新

  不知生,焉知死?我们是一个对死亡恐惧得近乎麻木的民族,即使不说死,又哪个人能逃脱得了命运的安排呢?

  这样说,也不尽然,可能有些偏颇。过去,在农村,老人都在健康的时候准备好寿衣、棺材等寿材,妈妈说,太姥上年岁后,时常把这些东西拿出来翻晒,怕生虫,甚至穿好,躺在棺材里,跟年幼的妈妈说,乖孩,我死就这样,害怕吗?妈妈总是赶紧拉她出来,说,我不让你死,我不让你死!

  记得读《倚天屠龙记》的时候,有一段是正派围攻明教光明顶,眼看明教众徒生还无望,他们就盘坐一起,唱教歌:熊熊烈火焚我残躯,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喜乐悲愁皆归尘土,为善除恶,唯光明故,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读到这里,热血沸腾,豪气顿生,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慷慨赴死。

  和平时期,我们可能没有机会这样英勇就义,但死得无痛苦也是每个人的追求。死,是我们一定要经历的生命体验,无法回避。生,来得偶然,由不得自己,死,有时也是。生,自己无法预约,死,有时却可以。能摆脱种种束缚,成全自己,该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

  家附近就是一个烈士陵园,每天和先生晚饭后散步的地方,那里热闹得很,跳绳、健步、跳舞、打太极拳的人随处可见,音乐声此起彼伏。朋友说,不愿意去那里,阴气太重,而我却从来不觉得,我已经不把它看成是烈士安寝的地方,而是一个遍布树木花草、空气清新、生机勃勃的所在。

  在我看来,生与死就在这里相安无事,生的乐趣没有被死的气息淹没,死也并不是遥不可及,就像身边的树木荣枯,自然而然,对生不造成伤害,和谐共生。村上春树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不敢说,我已学会和死相依为伴了,因为还没遇到实质的内容,我高兴我还年轻。但我想为自己的命运做主,有尊严地生活,生时幸福,死时安详,死得其所。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7-3-16 12:24
眼看清明节就要到了,谈论生与死,也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呢。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7-3-16 12:46
人终有一死,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

这一句说的好。但人总是怕死的,谁都希望一直生着。当一个人面对死亡的时候也才会感觉到生的不容易啊~`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7-3-16 12:47
不敢说,我已学会和死相依为伴了,因为还没遇到实质的内容,我高兴我还年轻。但我想为自己的命运做主,有尊严地生活,生时幸福,死时安详,死得其所。

这结句写的好,我喜欢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17-3-16 13:32
和我的一篇主题相同:http://bbs.zhongcai.com/thread-1022285-1-1.html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7-3-16 13:33
病人被病痛折磨得痛不欲生,生命的权利却完全被别人掌握了。许多为了延长几个月甚至几天生命的钱不如花在让病人更好地享受生命的最后时光上。
作者: 牟靖靖    时间: 2017-3-16 14:47
有人说过一句话:死亡并不可怕,但看到我们爱的人死就很可怕。
会有人极力挽救濒死的亲人,也是因为爱。

作者: 秋实    时间: 2017-3-16 14:59
看来你与吴显萍也是心有灵犀啊
突然就想起了电视剧《老有所依》中的情节,吕希母亲叮嘱儿子别再救她,选择离开,让她有尊严地死去,以至于吕希还受到江木兰的误解。其实,吕母的选择是对的,早点解脱不失为一种尊严的维护,只是亲人难以接受罢了。
立红,不得不佩服你,太勤奋了,点赞!
作者: 龚跃彬(00000)    时间: 2017-3-16 15:33
本帖最后由 龚跃彬(00000) 于 2017-3-16 15:35 编辑

看看窗外有些阴霾,想想自己耄耋将至,有尊严的死去也是我的一个愿望,正如你所叙,为自己的命运做主,生时幸福,死时安详,不给后人添麻烦。如文字老师的文章《弱者的担当》所叙,死后不留痕迹。拜读,问好!
作者: rsjby    时间: 2017-3-16 15:52
生与死,从古至今就有许多相反相成的言说。站在不同的立场,肯定会有不同的思考。公婆之说,或许都有道理。
作者: 文字闪耀生活    时间: 2017-3-16 16:27
活时快乐,死时顺其自然才是人生完美。只是过度治疗关系诸多内容,有时很为难。公公已经抢救过了,本没希望。大夫说要是继续抢救就上呼吸机。小姑坚决地说:上!我怎么制止?我说:稍等,儿子们马上到。也算是果断担了责任。还好,沒人埋怨。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7-3-16 16:59
前排占个位子,这会没有时间看了。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16 17:10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7-3-16 12:24
眼看清明节就要到了,谈论生与死,也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呢。

也是,主要看到琼瑶那篇新闻,随感而发,问好,安然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16 17:11
云馨 发表于 2017-3-16 12:46
人终有一死,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

这一句说的好。但人总是怕死的,谁都希望一直生着。 ...


有向死而生的念想,就会把眼光放开
作者: 秦皇岛简枫    时间: 2017-3-16 17:12
我同事乳腺癌患者,81年生人。被化疗这么得进了精神病院,前几天去世了。能有尊严的离开,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7-3-16 17:52
进入耄耋之年的琼瑶公开一封家信,叮咛晚辈,无论生什么重病,都不动大手术、不送加护病房、不插鼻胃管、不需要各种急救措施,只愿没有痛苦地死去,“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看到这儿,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7-3-16 17:52
我也看到这则消息,点赞!我想;rens人死如灯灭,入土为安即可!什么骨灰盒呀!墓地呀!不必要有!后辈想纪念,抓一把骨灰撒在任何地方都行!埋在一棵树下,一朵花下即可!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7-3-16 17:57
百年之后,皇帝的墓地还被挖掘,何况百姓!一代不管三代人!谁会到自己的祖辈坟前烧香磕头!做得好的也不过在家在祖辈遗像前祷告祷告!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7-3-16 20:18
咱两个同行吧!你的观点,俺举手赞成,然后效仿。很是喜欢杨绛先生那句:我小心煨着生活之火……这是境界。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16 21:07
云馨 发表于 2017-3-16 12:47
不敢说,我已学会和死相依为伴了,因为还没遇到实质的内容,我高兴我还年轻。但我想为自己的命运做主,有尊 ...

谢谢云馨!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16 21:07
云馨 发表于 2017-3-16 12:47
不敢说,我已学会和死相依为伴了,因为还没遇到实质的内容,我高兴我还年轻。但我想为自己的命运做主,有尊 ...

谢谢云馨!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16 21:08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7-3-16 13:32
和我的一篇主题相同:http://bbs.zhongcai.com/thread-1022285-1-1.html

是吗?有时间拜读!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16 21:09
lvhq018 发表于 2017-3-16 13:33
病人被病痛折磨得痛不欲生,生命的权利却完全被别人掌握了。许多为了延长几个月甚至几天生命的钱不如花在让 ...

非常赞同!谢谢18来评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16 21:11
牟靖靖 发表于 2017-3-16 14:47
有人说过一句话:死亡并不可怕,但看到我们爱的人死就很可怕。
会有人极力挽救濒死的亲人,也是因为爱。

是的,所以要根据自己的意愿很重要,尊重病人,也是爱
谢谢超版光临留评!谢谢!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16 21:12
秋实 发表于 2017-3-16 14:59
看来你与吴显萍也是心有灵犀啊
突然就想起了电视剧《老有所依》中的情节,吕希母亲叮嘱儿子别再救她,选 ...

是呢,和萍姐姐心心相通!对一个题材从不同角度诠释。
谢谢秋实来评!么么哒!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16 21:14
龚跃彬(00000) 发表于 2017-3-16 15:33
看看窗外有些阴霾,想想自己耄耋将至,有尊严的死去也是我的一个愿望,正如你所叙,为自己的命运做主,生时 ...

谢谢朋友高评!我虽没到耄耋之年,但也日益变老,我也想有尊严地离开!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16 21:15
rsjby 发表于 2017-3-16 15:52
生与死,从古至今就有许多相反相成的言说。站在不同的立场,肯定会有不同的思考。公婆之说,或许都有道理。

是的,遵从老人自己的意愿就好!没有对与错之分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16 21:15
文字闪耀生活 发表于 2017-3-16 16:27
活时快乐,死时顺其自然才是人生完美。只是过度治疗关系诸多内容,有时很为难。公公已经抢救过了,本没希望 ...

文字姐高见!非常赞同您的做法!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16 21:16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3-16 16:59
前排占个位子,这会没有时间看了。

欢迎小草来家做客,随时欢迎,敬茶!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16 21:17
童心是 发表于 2017-3-16 17:52
进入耄耋之年的琼瑶公开一封家信,叮咛晚辈,无论生什么重病,都不动大手术、不送加护病房、不插鼻胃管、不 ...

谢谢光临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16 21:18
童心是 发表于 2017-3-16 17:52
我也看到这则消息,点赞!我想;rens人死如灯灭,入土为安即可!什么骨灰盒呀!墓地呀!不必要有!后辈想纪 ...

同意您的看法,死后骨灰撒大海,什么也不留。想念的人就在心中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16 21:19
童心是 发表于 2017-3-16 17:57
百年之后,皇帝的墓地还被挖掘,何况百姓!一代不管三代人!谁会到自己的祖辈坟前烧香磕头!做得好的也不过 ...

同意,非常同意!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3-16 21:19
读毕淑敏笔下的临终关怀医院,很是感慨,中国确实缺少对临终者的关怀,尤其是亲人们,浪费大量金钱试图延长几天亲人的生命,却是用亲人没有尊严的痛苦为代价的。
有尊严的死,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16 21:20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3-16 20:18
咱两个同行吧!你的观点,俺举手赞成,然后效仿。很是喜欢杨绛先生那句:我小心煨着生活之火……这是境界。 ...

好的,我以后就立遗嘱,骨灰撒大海,不要告别仪式,不过度抢救,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不拖累孩子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16 21:23
水如空 发表于 2017-3-16 21:19
读毕淑敏笔下的临终关怀医院,很是感慨,中国确实缺少对临终者的关怀,尤其是亲人们,浪费大量金钱试图延长 ...

是的,中国人盲目尽孝,没关心到点子上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7-3-16 21:24
李立红 发表于 2017-3-16 21:20
好的,我以后就立遗嘱,骨灰撒大海,不要告别仪式,不过度抢救,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不拖累孩子

支持立红的观点,我也希望是这样啊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7-3-16 21:41
李立红 发表于 2017-3-16 21:18
同意您的看法,死后骨灰撒大海,什么也不留。想念的人就在心中

想念的人就在心中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7-3-16 21:41
李立红 发表于 2017-3-16 21:19
同意,非常同意!

心里有比什么都好!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7-3-16 21:43
李立红 发表于 2017-3-16 21:17
谢谢光临

客气了!
作者: 淡淡不如风    时间: 2017-3-17 09:57
葛优那个《非诚勿扰》就有这个情节,有尊严地死去,这才是善终。
如我的祖父母,都是八十五岁以上高龄,可都是历经痛苦才离去,没法说。
作者: 康康    时间: 2017-3-17 12:51
顺其自然吧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17 17:45
李立红 发表于 2017-3-16 21:20
好的,我以后就立遗嘱,骨灰撒大海,不要告别仪式,不过度抢救,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不拖累孩子

我在海边城市,不难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17 17:46
云馨 发表于 2017-3-16 21:24
支持立红的观点,我也希望是这样啊

谢谢云馨!:handshake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17 17:46
童心是 发表于 2017-3-16 21:41
想念的人就在心中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17 17:47
童心是 发表于 2017-3-16 21:41
心里有比什么都好!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17 17:48
淡淡不如风 发表于 2017-3-17 09:57
葛优那个《非诚勿扰》就有这个情节,有尊严地死去,这才是善终。
如我的祖父母,都是八十五岁以上高龄,可 ...

那时没那个意识,现在进步了,应该不难,孩子们也会支持的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17 17:48
康康 发表于 2017-3-17 12:51
顺其自然吧

这也是一种态度,谢谢来访留评
作者: 吴显萍    时间: 2017-3-17 17:58
昨天在手机上粗看了看,今天又仔细读了一遍。支持立红的想法,只不过真正实现也不会那么容易。或许亲人当时答应了到时候又反悔了也说不定呢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7-3-17 18:15
我以后就立遗嘱,骨灰撒大海,不要告别仪式,不过度抢救,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不拖累孩子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7-3-17 18:16
吴显萍 发表于 2017-3-17 17:58
昨天在手机上粗看了看,今天又仔细读了一遍。支持立红的想法,只不过真正实现也不会那么容易。或许亲人当时 ...

我以后就立遗嘱,骨灰撒大海,不要告别仪式,不过度抢救,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不拖累孩子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17 18:53
吴显萍 发表于 2017-3-17 17:58
昨天在手机上粗看了看,今天又仔细读了一遍。支持立红的想法,只不过真正实现也不会那么容易。或许亲人当时 ...

可能会,孩子不忍。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17 18:54
童心是 发表于 2017-3-17 18:15
我以后就立遗嘱,骨灰撒大海,不要告别仪式,不过度抢救,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不拖累孩子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7-3-17 22:22
李立红 发表于 2017-3-17 18:54

晚上好!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18 10:15
童心是 发表于 2017-3-17 22:22
晚上好!

周末愉快!
作者: 叶小蘖    时间: 2017-3-18 11:31
这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可是真正能看清的人能看开的人太少。立红老师大气。是啊,无论活着还是死去,生命要赢得尊严。
作者: 叶小蘖    时间: 2017-3-18 11:33
我前几日也想过这个话题,还没完全成文。:lol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18 12:24
叶小蘖 发表于 2017-3-18 11:31
这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可是真正能看清的人能看开的人太少。立红老师大气。是啊,无论活着还是死去,生命要 ...

以前就想过,也是没成文,看到琼瑶的声明,才理下思路,写出来。
我想说的就是尊从自己的心愿,有自我地活。最不看好墓地,一大片,死人占活人地方,人死如灯灭,就干干净净走多好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18 12:27
叶小蘖 发表于 2017-3-18 11:33
我前几日也想过这个话题,还没完全成文。

也写出来吧,大家都呼吁,可能情况就好些,总觉得坦然面对生死,这是一种文明
作者: MLMC    时间: 2017-3-20 21:18
李立红:

生与死是个老话题,说不尽的话题。
老师的选题角度好。有新意。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21 17:57
MLMC 发表于 2017-3-20 21:18
李立红:

生与死是个老话题,说不尽的话题。

谢谢朋友鼓励!确实,对于我们而言,说生比说死多,其实,死也是生的一部分
作者: 雪白演义    时间: 2017-3-21 18:13
都要死的,怕也没用。不如达观面对。
作者: 江岸晴天    时间: 2017-3-21 18:31
这话题很沉重,生活中亲情才是第一位的。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7-3-21 18:47
我其实这些年时常考虑过这个问题,作为一个独生子女的家长,我感觉我将来可能“不得好死”。 我每天接触到好多这样的例子,子女不在身边,在身边,也没时间照应,最后扔到敬老院里自生自灭。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21 19:37
雪白演义 发表于 2017-3-21 18:13
都要死的,怕也没用。不如达观面对。

是的,说是这么说,到那时候可能就不淡定了,谢谢留评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21 19:37
江岸晴天 发表于 2017-3-21 18:31
这话题很沉重,生活中亲情才是第一位的。

是沉重,说起来都不愿意面对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21 19:39
微风轻拂 发表于 2017-3-21 18:47
我其实这些年时常考虑过这个问题,作为一个独生子女的家长,我感觉我将来可能“不得好死”。 我每天接触到 ...

是的,我们这一代注定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养老,习惯于家庭养老,但无人照顾,将是非常尴尬的,我们成了一孩的牺牲品
作者: 鸿鹄翱翔在蓝天    时间: 2017-3-21 19: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鸿鹄翱翔在蓝天    时间: 2017-3-21 19: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龚跃彬(00000)    时间: 2017-3-21 19:57
鸿鹄翱翔在蓝天 发表于 2017-3-21 19:40
西汉司马迁《史记报任少卿书》 素所自树立使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凡人之死,无轻重之说,只不过讲排场者惊动四邻,穷家小户悄然送殡而已,我属后者,不愿拖累儿孙,不想惊扰四邻,死如草枯,一躯骨肉随火化灰,或植入树下,或随海漂游,子孙思我,不必焚纸燃香,只在心中有所想即可。
作者: 沈盼盼    时间: 2017-3-21 19:59
其实常常想,自己不能动了的时候,怎么办?好早好早就想早点解脱,可是,还是舍不得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21 21:09
鸿鹄翱翔在蓝天 发表于 2017-3-21 19:40
西汉司马迁《史记报任少卿书》 素所自树立使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我们都是平凡人,不是重于泰山,也不是轻于鸿毛,因为还有家人想着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21 21:09
鸿鹄翱翔在蓝天 发表于 2017-3-21 19:42
生与死,从古至今。但是看到被病疼折磨生死不如的人,感觉早些解脱也是一种极乐享受。

是的,就怕孩子和亲属舍不得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21 21:10
龚跃彬(00000) 发表于 2017-3-21 19:57
凡人之死,无轻重之说,只不过讲排场者惊动四邻,穷家小户悄然送殡而已,我属后者,不愿拖累儿孙,不想惊 ...

赞同您的意见,到老时,悄无声此地离去,也是很好的归宿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21 21:11
沈盼盼 发表于 2017-3-21 19:59
其实常常想,自己不能动了的时候,怎么办?好早好早就想早点解脱,可是,还是舍不得

求生的本能使然,人可能都是这样
作者: 鸿鹄翱翔在蓝天    时间: 2017-3-21 21: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21 21:13
鸿鹄翱翔在蓝天 发表于 2017-3-21 21:12

:handshake
作者: 鸿鹄翱翔在蓝天    时间: 2017-3-21 21: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龚跃彬(00000)    时间: 2017-3-21 21:16
李立红 发表于 2017-3-21 21:10
赞同您的意见,到老时,悄无声此地离去,也是很好的归宿

谢谢老师的关注!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21 21:18
鸿鹄翱翔在蓝天 发表于 2017-3-21 21:15
子欲养而亲不待!趁年轻好好抚育子女,趁年轻好好赡养父母,别让遗憾留在心田。遗憾一辈子买不到的后悔药 ...

说得对,这样就不遗憾了,也算过好了一生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21 21:18
龚跃彬(00000) 发表于 2017-3-21 21:16
谢谢老师的关注!

晚上好!
作者: 龚跃彬(00000)    时间: 2017-3-21 21:23
李立红 发表于 2017-3-21 21:18
晚上好!

您好!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21 21:25
龚跃彬(00000) 发表于 2017-3-21 21:23
您好!

:handshake
作者: 龚跃彬(00000)    时间: 2017-3-21 21:39
李立红 发表于 2017-3-21 21:25

夜虽晚,老师未曾眠,为我留言,心感动,礼难全,我意不安,愿老师不弃学员,再拜晚安!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22 17:06
龚跃彬(00000) 发表于 2017-3-21 21:39
夜虽晚,老师未曾眠,为我留言,心感动,礼难全,我意不安,愿老师不弃学员,再拜晚安!

先生说得我都不好意思了,哪敢称老师,对于文字,我们共同学习,您太自谦了
作者: 龚跃彬(00000)    时间: 2017-3-22 17:39
李立红 发表于 2017-3-22 17:06
先生说得我都不好意思了,哪敢称老师,对于文字,我们共同学习,您太自谦了

谢谢老师!多多指教!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22 19:37
龚跃彬(00000) 发表于 2017-3-22 17:39
谢谢老师!多多指教!


作者: 龚跃彬(00000)    时间: 2017-3-22 21:27
标题: yuanwen
李立红 发表于 2017-3-22 19:37


作者: 低眉    时间: 2017-3-24 13:38
死生,人生大事也。我现在学佛,感觉有解脱。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3-24 21:05
低眉 发表于 2017-3-24 13:38
死生,人生大事也。我现在学佛,感觉有解脱。

有信仰的人都是有福的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