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娃的一生是辛酸的一生,在他的葬礼上,只要提起成娃,多数女人都悄悄地抹眼泪。
窗上的对子、窗花依旧完好无损,大红灯笼依旧安静地挂在窗前,虽说还是正月天,虽说新年的气味还远远没有散尽,但由于落了一场大雪,整座院落又显地出奇地静。
相对而言,黄河的流水声又是那么响,那么亮,仿佛在为谁吟唱着一曲人生的挽歌。
五十年代初,赵成娃出生在黄河畔赵家圪崂。三岁那年夏天,他的母亲由于难产不幸去世。时隔五年后,父亲带回来一个陌生的女人,让成娃叫妈,成娃乖巧地看了一眼那个女人低低地喊了一声:妈。
这下好了,成娃又有妈了!
村里人都为成娃感到高兴,左邻右舍都来庆贺。
真是天有不测,在村里人眼里看来是幸福的一家人,在几年以后又遭了大难:成娃的父亲被一场无情的山洪卷走了。那年成娃十五岁,等到洪水退去,天儿放晴,他跟着户家的长辈沿着黄河畔寻了两天,最终在一个叫孙家湾的下游寻到了父亲的尸身。
六月天气,黄河畔的日头毒到令人发慌,令人恐怖。父亲的尸身肿胀到极限,开始发臭,远远近近全是苍蝇和乌鸦。成娃跪倒在父亲的脚下,哭了一顿,磕了三个头,然后提着父亲的一双布鞋跟在人们后面低头走着。
父亲的尸身是户家长辈用架子车拉回家的。三天后,在成娃和继母的一声声哭叫里,父亲又被架子车拉着埋在了脑畔山的庄稼地里。
两年后,继母莫名离家出走——后来,成娃听村里的老人说,她是改嫁了。
成娃,赵家圪崂的赵成娃这下成了一个孤儿!
村里人又都为成娃难过,悄悄地抹眼泪。
母亲的不幸去世,成娃几乎没有记忆,父亲被山洪卷走,被架子车沿黄河畔拉回家,埋在脑畔山上的庄稼地里他是永远不会忘记的。继母改嫁了,成娃一边守着父亲的坟头,一边给村里有钱人家放羊,过了一年多饱一顿饿一顿的日子,然后一把锁锁了父亲住的窑洞,只身一人去了县城。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村里人都知道,成娃参军不是为了全家光荣,他只是无路可走才去参军的。退伍回家时,成娃带回来一个叫李秋娥的外地女人,他开了父亲窑门上的锁,就和她过起了光景。
李秋娥是山西大同人,她不光家务活做得好,农活做得好,而且人长得好看。初来赵家圪崂的日子,村里的婆姨女子,后生们常来看稀奇,就有人不无担忧地说,秋娥长得这么好看,怕不是实心实意跟成娃过光景的人!
“憨人自有憨人的福。”这个外地女人和男人总是晚睡早起,家里地里忙忙碌碌,还真把光景过到了人头前,养猪、喂鸡样样在行。几年光景,秋娥含辛茹苦,不光先后生养了三男一女,还和男人新修了三眼大石窑。
时至今日,村里人都夸成娃最有眼光,秋娥是一个过光景的好女人。
成娃的死,村里人并不惋惜,反倒说他是享福去了。
儿成女就后,成娃本该享清福了,然而老天并不眷顾善良的人。他得了胃溃疡、胃癌,先后住院十多次治疗都没能留住他的命。
的确新年的气味还远远没有散尽,的确也是因了一场大雪,三眼窑的院落里是出奇的静,只有沟底黄河的水流声哗哗地响着,是那样孤寂,又是那样空旷。成娃,已经装穿齐整了,在秋娥的料理下,他已经安静地躺在了地上的一块门板上,而且长明灯也点着,他生前喜欢吃的糕点也供着。
秋娥就坐在旁边的一个木凳上守着,脸上挂着一串一串清清亮亮的眼泪。
三天后,天完全放晴了,三男一女带着媳妇儿子、女儿,从各地赶了回来。各式的车辆把个院子、坡巷挤得满满当当,两班吹手轮换着吹着悲凉的曲调:……
正月二十八,左领右舍都来了,吃过早上的羊肉饸饹、炸油糕,礼花、鞭炮齐鸣,两班吹手带路,花圈、白幡翻动,成娃的棺木被坟工台上架子车拉着缓缓地下了坡巷,沿着一段黄河向脑畔山的庄稼地里走去。
一个多月来水米不进,睁眼闭眼……他还活着,他活着我就能看见!这下,他是一个人奔着去享福了,可我再也不能看他一眼了!送丧的队伍渐渐走去了,听着那时急时缓的唢呐声,李秋娥木木地站在硷畔上望一眼平缓的黄河水,眼泪又来了:先走了也好,毕竟我还能看着他走![copyright]版权[/copy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