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书中自有黄金屋 [打印本页]
作者: 苏相宜 时间: 2017-4-22 19:58
标题: 书中自有黄金屋
本帖最后由 苏相宜 于 2017-4-22 20:17 编辑
文化,堪称人类最有魅力的创造,使不同地域、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灵魂得以交流对话。余秋雨《文化苦旅》的《藏书忧》一文开头便仿佛拨动了我心上的某根弦:一排人站在楼梯上把一捆捆书手手相传下去,如同庄重的典仪,搬物质上的家同时也是在搬精神的家园。人家是大作家,以书为壁,而我家多年为置办不起一只真正的书架发愁;但每回我们搬家,一堆普通衣服与老旧家具之中,数我父女八大竹筐书籍最醒目,引来邻居围观赞叹,我体会过那种自豪。
《藏书忧》中讲到一名青年穷学生,见好书节衣缩食也要弄到手,总在午休时间顶严寒冒酷暑去书店,待到他患尿毒症去世,家中一个书架已相当充盈。这是个让人辛酸惆怅的书的故事。他不是仅仅在做以钱换物的购买活动,而是在进行一种有生命力的个体构建,在造一个家,有了这个家灵魂不会再孤单害怕。
父亲年少时自学美术,拿在煤矿、铁厂当小工的微薄收入买资料、买画具;前些年家里入不敷出,他还是会挤出钱一点一点地购置美学、哲学、科学等各方面的书,卖旧书的挑担经过门口,他用一叠衣服换了一套《鲁迅全集》。我由于残疾不得不走上与父亲同样的自学之路,他常对我讲:“没有老师,书籍就是最好的老师。”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有比千钟粟贵重得多的东西!每当父亲催促将无处安放的老书送进废品站,我都要经历一番痛苦取舍。我难忘从大书桌下一堆已翻不开页的小人书中,认识了《荷马史诗》;难忘母亲把哥哥姐姐给我的老课本、旧杂志,用白线仔细重新装订好,是那一本本泛黄脱页的书将我送入知识海洋;难忘初中时候迎着江边的朝晖,高声诵读“书非借不能读也”;难忘有十几年在七楼窗边,夜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霍金的《时间简史》、父亲收藏的《浮士德》……虽然住家环境几经变换,有了书,“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余秋雨盛赞一位经理张罗起很像样的书房,可我怀疑看惯声色犬马的商人,再多的藏书会不会亦是“汗牛塞屋”,作装潢或消遣而已。
记得看过一本蒙满尘土的《少年文学选刊》,有个女孩生于教育条件落后的山乡,她夜夜在小油灯下自修《古文观止》等书,走出大山后中国文坛为之一震,她老师说的那句“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始终激励着她也激励着我。放在现代,她可能难以达到如此修为,因为经典名著不再是父辈时代的几元几毛,另一方面,在电视电影电脑对眼球的冲击之下,几人仍甘愿枯坐“十年寒窗”? 2016年我国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许多人的书房实际上是电脑房。读书是让你占有世间已有精神成果的同时又让精神成果占领你,余教授忧虑主人离世后藏书何去何从,我却担心这浮躁时代还能否存续“共话巴山夜雨时”的心灵之约。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7-4-22 21:47
时代变了,读书也成了快餐式的网络读本。像以前拿着书静坐与大树底下的场面不会再遇到。有的只是手机控。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7-4-22 22:24
“ 2016年我国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不可信。因为“本”本身不可信。一本是几页?是纸质的吗?是中小学课本吗?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如果这个“知己”是一本书,也一样。
作者: 秦皇岛简枫 时间: 2017-4-23 09:22
读书逐渐成为奢侈。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7-4-23 09:36
小时候读书很奢侈,没书读,连邻居单位的新华日报人民日报都找来看。现在书是不少,不可看书的心境有些变了。现在电纸书比实体书看得更多了,大概是便携吧。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7-4-23 15:23
现在书藉也未尝不是一个浮躁市场,我们这达的业余作者也有出书,而且不止一本,内容也良莠不齐。如果仅作知识充沛自然有得选择,如果拿别人的一生叙述占据自己宝贵的生命时光,有所得也自然有所失。当然各自爱好不同,选择也就不一样了。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4-23 15:54
在我们 单位,读书率,如果说还有的话,几乎是靠我一个人支撑着以保证小数点前面不是0的。
当然,除我,还有两三个会读的,但总量很少,只能支撑起小数点后的数字。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4-23 15:55
在我们 单位,读书率,如果说还有的话,几乎是靠我一个人支撑着以保证小数点前面不是0的。
当然,除我,还有两三个会读的,但总量很少,只能支撑起小数点后的数字。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7-4-23 16:28
现代人因为生活节奏的变化,精神压力大,读书都变得浮躁了。
作者: 文字闪耀生活 时间: 2017-4-23 17:29
我倒是常看书的,看了后头忘前头,没什么收获。心不静的缘故。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7-4-24 11:00
好久不见小苏了,问个好。书能明智,也能明心,但现在读书的人真正不多了。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7-4-24 14:32
晒读书是忒没有意义的一件事,鬼知道这数字是从哪儿来的,背景是我们极度的文化自卑。我读多少书,我读什么事,关谁毛事?与其论及读多少书,还不如说测算我们一年卖了多少书,那类书卖得最火,那个数字更精确,多少还能说明一点问题。
作者: 不打瞌睡 时间: 2017-4-25 11:12
我估计卖得最火的是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是海淀真题,衡水试卷
作者: 苏相宜 时间: 2017-4-26 21:43
我查了下其中半壁江山是电子书,人们读电子书的量超过纸书了。
作者: 苏相宜 时间: 2017-4-26 21:46
现在读书软件越来越多啊,电子书价也水涨船高了。我认为电子书盛行一方面是易携,另一方面是易分享(或者叫易显摆)——很多读书软件都有分享到多社交平台的功能。我目前就比较喜欢“微信读书”
作者: 苏相宜 时间: 2017-4-26 21:47
我一位朋友说,读一些可读可不读的没质量的书,浪费生命,不如出门走走
作者: 苏相宜 时间: 2017-4-26 21:51
豆瓣每年出读书榜单,那上面推荐的还是很有含金量。但书榜比电影榜难多了,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不同的喜欢的书。
问好一孔老师!
作者: 苏相宜 时间: 2017-4-26 21:51
呵呵,如空老师怎么知道人家拿着手机不是也在看书嘛
作者: 苏相宜 时间: 2017-4-26 21:53
读书本是减压之法,现在读书也有很强的功利目的了——比如我。
作者: 苏相宜 时间: 2017-4-26 21:54
真看进去了,记不住文字,也会记得些情节的。
作者: 苏相宜 时间: 2017-4-26 21:56
姐姐好!我最近忙看书啊——备考的一大撂专业书
每晚坚持看几页闲书——巨婴国,深有感触,待看完了再来唠叨分享。
作者: 苏相宜 时间: 2017-4-26 21:58
题海销量里也有你我一份功劳吧
作者: 闫广慧 时间: 2017-4-27 01:03
向老师致敬!向所有喜爱阅读,嗜书如命的朋友们表示致敬!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4-27 07:14
当然知道,因为看书的人总会和别人交流,或者无意中也会谈到。可是他们从来不说哪怕与书有一点关系的话题。难道不是确证吗?难道会有人只想做一个“安静的阅读者”?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作者: 梅边 时间: 2017-4-27 19:23
来读相宜的文字。
作者: 梅边 时间: 2017-4-27 19:27
相宜的文字是自己生命的记录。奋发,拼搏,自强,不息。祝福相宜!
作者: 苏相宜 时间: 2017-4-28 21:56
对的,记录而已。现在还得抓紧记录,隔天就忘了头天做了些啥
梅兄节日愉快!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