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那些和我一起翻山越岭的人:空山 [打印本页]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7-5-13 21:58
标题: 那些和我一起翻山越岭的人:空山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7-5-16 10:01 编辑

  痴迷于山的人,最好的归宿,可能就是把自己的生命连同梦想,一同交付给大山。只是,如果早知道是这样的结局,我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对山峰如此痴迷。

  初识他,他是个沉默的男子,走在队伍前面。有时回身看看我们,如果距离已拉远,就站着等一等。

  那一次,鱼哥邀约他来带我们去大象山。刚开始走山的我们是一群什么都不懂的菜驴,见了山石树木要大呼小叫,见了山花野果也兴奋莫名。他默默走在前面,任我们在身后聒噪,见我们委实跟不上他的步伐时,才停下来,等在路边。但他没有不耐烦,平静地看着我们一步一挪地朝他走去。

  那时我们不懂什么是强驴。一年后,当我们与其他人一起走山时,才知道,如果不能按自己的节奏和步伐来走山,纵算路程短,也非常累人。就在大家说以后再不与这样的人走山时,我想到了他,放慢了脚步的他,站在路边等着我们的他。

  不过,他是一个难以讨好的人。

  我们特别贪图享受,走山也不例外,要背着馒头、黄瓜,还有酒和肉,一次甚至背了一整锅鸡汤。这样的时候,他和鱼哥都不与我们坐在一起。他们是真心爱山的人,这样的人往往喜欢简单和朴素,每次下山后,我们都想方设法大吃大喝,一说到羊肉就眉飞色舞的鱼哥有时候还会带我们去吃,他则一点也不为饮食所动,下山后挥挥手就独自离开。一次在山上,午餐时我倒了一小杯白酒递过去,他摇头,说不喝。我又拿了鸡翅和鱼罐头过去,他依然摇头,说不吃肉。我完全不知要怎么表达感激:这样的强驴,愿意带着我们走山。

  其实他很温和。

  走山的时日长了之后,会认识许多走山的人。一相遇就问:你走过十峰没有?你爬过哈巴雪山没有?也有人会炫耀:我从高峣走到猫猫箐只要四十分钟,你呢?他从来不提这些。带我们走山的时候,一个人走在前面,有时鱼哥和他并排,有时就他一个人。知道我们很菜,也不取笑,有着足够的耐心,等我们在前路。

  有天陆顺十分开心地与我说:他约我一起去探路。被他这样邀约,也就是一种认定:成为强驴了。与他们一起去探路的人,还有长跑运动员,他自然也不弱,取得过马拉松比赛的名次。

  但这些精彩的过往,他从不与我们提起。这样的沉默仅仅是因为他认为没有什么好夸耀,也知道人与人之间有着不同。就像他爱山,却从不言爱一样,用行动就能证明一切。

  我喜欢这样的人。

  想了又想,他与我说过的话,只有两句。在一个水库前,他喊我:昙昙,帮我拍一张。我简直受宠若惊。因他是不拍照的,就是我们拍合影,他也会来接过我的相机,让我去队伍里站着,由他来任摄影师。他见我怔忡,便解释:这里风景实在太好。其实他这样的走山人,什么山中风景没有看过呢?于是我暗自喜悦:他是认为我的摄影技术还不赖吧?照片中的他,有些腼腆,带着一丝微微的笑意。那是我最后一次和他走山。

  花开花谢,人聚人散,都是自然。没有特别留念,也没有想过更多。

  没有走山后,我与那群好喝酒爱吃肉的山友们偶尔会聚一聚,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继续走着山的他们有时会聊到鱼哥,但我们从来没有提起他,他是鱼哥的朋友,如果鱼哥来,那么,偶尔,他也会来。

  我不知道,他不会再来。

  鱼哥曾说过,等我腿好了,来带我们去山中看杜鹃。那时,我以为腿好后,就可以再与他们一道走入山中。

  夏婷的脚曾扭伤过,医生让她至少休息三个月,结果她等不了这么久,一到周末,就一拐一拐地去走山了。脚一好,她就穿越哈巴雪山,参加梅里雪山的外转走山和内转走山,数天看不到人烟,自带账篷睡袋和吃食。她说:好不容易见到一棵草,都想一嘴咬下去,太想吃蔬菜了。就在我表示羡慕时,她立即说:你不要学我,我是用生命在走山,这样的路线你不要走,而且要你先养好腿。

  我理解这样的痴迷。她不是想征服山,她只是太爱山了,想多一刻,再多一刻与大山相守;想多一点,再多一点了解大山。

  我也爱山,在不能走山的这些日子,一有时间,我就背着相机在公园里东游西逛,拍那些花那些鸟来舒解我心内的怅然。但我的爱是理性的,虽然怅然,我也能接受。

  夏婷则不是,她几乎一刻也不能离开大山,下班后,独自一人开车二、三十公里,爬到山峰上去看日落。纵是脚受了伤,也要走在山中。他也是这样的人。这就是爱在程度上的区别。

  那天下午,我在家中,鱼哥的小姨妹郭珍来电话,听到我的声音后,松了口气:“你乖乖在家就好了。”她说有群山友去陕西走山,失联了,她担心我也去了。三天后,我刚上QQ就有山友告诉我,他,在陕西遇难。

  我已无法从他的口中听到那些关于大山的故事,过去没有,以后也不会。不过我知道,他已和山溶为一体。

  他叫空山。

  一个人爱山,爱到要用山来为自己命名,爱到一刻不停歇地要与大山相伴,那么,或许,把整个的自己交付给大山,也是一种殉情吧。我深信,这个沉默如山的男子,把自己的灵魂和肉身,在那个风雪之日,皈依在了大山深处。

  如果有来世,如果我们还能够在走山途中相遇,那么我想问一问,再带我们去走一走大象山,走一走小水井,好吗?我知道他会答应,就像我知道,他会站在前路,温和地看着我们,就像看着一群孩童,走入山林。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千年女妖    时间: 2017-5-13 22:06
沙发的待遇哦,哈哈,好极了,坐下来慢慢看
作者: 千年女妖    时间: 2017-5-13 22:26
经常在新闻里看到驴友失联、遇难的消息,这个时代,背包客越来越多,可以跟大自然亲密接触,可以挑战自我,可以锻炼意志,但是,确实有一定危险性。想想也是,一个如此热爱大山之人,能融化在山的怀抱里,也无憾!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7-5-14 06:27
本帖最后由 恩和 于 2017-5-14 06:39 编辑

亲爱的,陪母亲过节呢。我们今天都做最好的小女儿,好吧嘞?O(∩_∩)O哈哈~
容后读字。上来是为了和春秋老师说句话的。你懂的。
一天福安。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7-5-14 07:10
有一份纪念总是饱含着泪水地诉说。深深的感动中。也突然就羡慕上了有山陪伴的日子!
问好昙花,节日快乐!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7-5-14 09:37
有点惨,也有点不能让人接受。爱山的目的是为了陶冶情趣,让人活得更自在些,发生祸事令人嘘唏。昙花的最后一笔力道有点大啊,让我等再也不敢上山了。
作者: 吴显萍    时间: 2017-5-14 11:59
实际上觉得无论对任何事的热爱都应该有度,过之,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利,也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就像那些走山(今天学会的字眼,呵呵)失联的,为了寻找营救他们不知道要牵扯到多少人,并且还有人为之献出生命。所以无论是强驴还是菜驴(也是在这里学会的),都应该像昙花版这样理智,量力而为,做好周密计划。太过于爱一样东西,有时候就变成了强迫症……祝昙花版母亲节快乐,健康到永远。
作者: 青衫子    时间: 2017-5-15 06:28
没接触过走山的人,但是对走山这个词蛮有兴趣的。平常都是说爬山或登山,走山是第一次听说。一个走字,姿态马上变了,高度成了路程,平常人跟里的爬或登成了平常。
这个谜一样的走山人一定是有故事,我们看到的只是如山一侧,见不到全景的。欣赏问好。
作者: stone7785342    时间: 2017-5-15 14:37
羡慕昙花姐把身边的事写的这么生动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7-5-15 15:39
    好人命为啥不长呢?
   这么善良而温和的一个人,这么默默无闻乐于助人的一个人,这么性格随和喜欢走山的一个人,却永远与山融为一体了,甚为惋惜!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7-5-15 15:49
   通过走山过程的叙述,刻画出一位有独特个性、有神秘品行,不与常人为伍,喜欢自然,名叫空山的走山人。素食主义的他,最后的命运令人惋惜……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7-5-15 16:35
不说文,仅文后的照片就知道,欢乐与满足的多少了。欣阅!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17-5-15 18:47
    生命在行走中绽放光彩,空山,以哲理的笔调,让人深思,又心生遐思。拜读学习!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5-15 20:06
读过多篇昙花关于驴友的文章,那些一起翻山越岭的人,每篇都读得很开心,这篇例外,有悲伤围绕。
每个爱山的人都各有其原因,更多的是因为“山就在那里”而去攀登,他们不是为了征服一座山而去登山,只是为了和山在一起,他们就是大山的儿子,和山生死相依,那种情怀不是我们能体会得到的。
昙花的文章用舒缓的笔法,把和空山接触的几次爬山经历,不加过多修饰地原生态描摹出来,甚至很少去议论,只是叙说,使我们窥见空山的点滴身影。不求理解,不求感同身受,实际上也无法感同身受,空山就在那里,融化在山里,对于他而言,也许是最好的归宿,那是他喜欢的方式。
那些感动让我的血液热起来,心温柔起来。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5-15 20:10
刚才读文时,想起在我们晚报读到的一篇文章,就开始翻电子报,终是没能找到。
记忆中好像是一本书的简介,作者是美国人,对大山的喜爱,使他成为一位守山者,不顾父母反对,终身独自一人,他在山里和鸟兽围为伴,并乐得这种生活,后来在山中遇难,对于他而言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呢,匪夷所思,只能解释为愿意与山永远在一起。书名忘记了,读过后,想买一本,可惜错过就忘了。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7-5-15 20:17
本帖最后由 恩和 于 2017-5-15 20:19 编辑

昙昙,这篇字,咱们减去最后那句吧。彻底保持你的自然轻性。
深度在平常讲述中,为文的痕迹最少,是你独特的文质文风。
昙昙,最赞赏的,是你对这样一个人,这样一种人生态度的理解和宽容。这样子的一个人,这类人,其实是有走到极致能力的人。不是谁都有这种能力的哦,不管极致去到什么,都需要割舍掉俗常。就是这个割舍必具的超越性,最值得尊重。
昙昙,除了背后这些认知,仅就你写出的这个人,恩和也喜欢。像你一样,如遇见,会有相约同行的信任。像信任山。
一个人,爱不落空,何等福气和值当!为此祝福远去的空山。
此文的轻,是懂得自有的慈软和抚慰意。是于人的真敬重。
喜欢这样的你。昙昙夏安。
作者: 春秋    时间: 2017-5-15 21:10
昙花的文字,除了细腻见长,主题又是那么鲜明,高超的表现手法让人佩服,拜读,问好!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17-5-16 09:45
本帖最后由 刘彦林 于 2017-5-16 09:46 编辑

读这篇散文,除了语言优美,叙事简洁等之外,“空山”这个人的形象,尤其是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栩栩如生,鲜明形象跃然纸上,非常明晰和突出,昙花构画出了其本真的一面,使我也对其有了钦慕之情。欣赏佳作,问好。
作者: 芳菲    时间: 2017-5-16 17:17
最近刚有一位瑞士最强的登山运动员在喜马拉雅山遇难。他的家人将他安葬在了山脚下。也算与山一体了。
看来昙版也是喜欢旅行的人。热爱自然,走进自然,身体好,才有精力写文字呐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7-5-16 21:06
千年女妖 发表于 2017-5-13 22:06
沙发的待遇哦,哈哈,好极了,坐下来慢慢看

谢谢沙发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7-5-16 21:06
千年女妖 发表于 2017-5-13 22:26
经常在新闻里看到驴友失联、遇难的消息,这个时代,背包客越来越多,可以跟大自然亲密接触,可以挑战自我, ...

是的,这样的事,让人不知说什么好……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7-5-16 21:07
恩和 发表于 2017-5-14 06:27
亲爱的,陪母亲过节呢。我们今天都做最好的小女儿,好吧嘞?O(∩_∩)O哈哈~
容后读字。上来是为了和春秋老 ...

恩和,温情如你,真是世间少有。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7-5-16 21:07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5-14 07:10
有一份纪念总是饱含着泪水地诉说。深深的感动中。也突然就羡慕上了有山陪伴的日子!
问好昙花,节日快乐! ...

谢谢小草,好漂亮的花。天天快乐!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7-5-16 21:09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7-5-14 09:37
有点惨,也有点不能让人接受。爱山的目的是为了陶冶情趣,让人活得更自在些,发生祸事令人嘘唏。昙花的最后 ...

各人的喜爱程度不同。
我也不会去走那些路线,一切小心为上,毕竟牵念多多。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7-5-16 21:12
吴显萍 发表于 2017-5-14 11:59
实际上觉得无论对任何事的热爱都应该有度,过之,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利,也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就像那些走山 ...

谢谢显萍。
是的。从我开始走山以来,这已是第三位了,另两位都与我们那个团队一起走过,只是他们走的时候,我没有走,所以不认识。这一位是我认识的。无论如何,万事小心为上,以免亲者痛,识者伤。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7-5-16 21:14
青衫子 发表于 2017-5-15 06:28
没接触过走山的人,但是对走山这个词蛮有兴趣的。平常都是说爬山或登山,走山是第一次听说。一个走字,姿态 ...

走山人有许多专用术语,非常有意思的。
是。这周鱼哥带路,我又不能走,又想去听听他怎么说……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7-5-16 21:16
stone7785342 发表于 2017-5-15 14:37
羡慕昙花姐把身边的事写的这么生动

见了你在诗歌版帖的诗,诗歌版版主建议你看的帖子,应该好好看一看。你那首诗,应该是首发,要加版权。诗歌版版主的建议里都有。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7-5-16 21:16
于文华 发表于 2017-5-15 15:39
好人命为啥不长呢?
   这么善良而温和的一个人,这么默默无闻乐于助人的一个人,这么性格随和喜欢走 ...

是,是很惋惜……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7-5-16 21:17
于文华 发表于 2017-5-15 15:49
通过走山过程的叙述,刻画出一位有独特个性、有神秘品行,不与常人为伍,喜欢自然,名叫空山的走山人。 ...

谢谢于版,一评再评,如斯认真,让人感动。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7-5-16 21:17
夜莺 发表于 2017-5-15 16:35
不说文,仅文后的照片就知道,欢乐与满足的多少了。欣阅!

是。走山的时候,好像整整六天的时间,都在等待着那一天……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7-5-16 21:18
季大相 发表于 2017-5-15 18:47
生命在行走中绽放光彩,空山,以哲理的笔调,让人深思,又心生遐思。拜读学习!

谢谢!问好!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7-5-16 21:21
李立红 发表于 2017-5-15 20:06
读过多篇昙花关于驴友的文章,那些一起翻山越岭的人,每篇都读得很开心,这篇例外,有悲伤围绕。
每个爱山 ...

多谢立红,如此悉心点评。
走山的日子,真的很开心,那种开心会上瘾。所以我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痴迷。其实他们一座山又一座山地去,真的如立红所说,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不同的风景,和在山中那种纯粹的快乐。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7-5-16 21:27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7-5-16 21:29 编辑
李立红 发表于 2017-5-15 20:10
刚才读文时,想起在我们晚报读到的一篇文章,就开始翻电子报,终是没能找到。
记忆中好像是一本书的简介, ...

这样的事很多的,每一次,都让山友们震惊,感伤。但下一次,还是会有山友去走高难度的山。这或许就只能说是痴迷了。这次,他出事的那个地方,几乎年年都出事。所以,只能猜想,是热爱大过了趋利避害的本能。
他们外转梅里雪山的路,有一段是沙石山,时时会有飞石打下来。那一段也是非常危险的路,他们明明知道也要去。他们走出来后,往往会庆幸自己还活着。这种热爱的程度,外人很难理解,我就是与他们一起走山,理解他们的热爱和痴迷,但对于这种冒险行为,也是不赞同的。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5-16 21:36
爱就爱的彻底,像空山,身心与山交融,几乎达到无我之境,虽遗憾,犹怀恋。
昙花的文字越来越出神入化,具有了直抵人心的力量。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7-5-16 21:43
恩和 发表于 2017-5-15 20:17
昙昙,这篇字,咱们减去最后那句吧。彻底保持你的自然轻性。
深度在平常讲述中,为文的痕迹最少,是你独特 ...

谢谢恩和。不知为什么,总是你这些平和的话语,让我看着看着,就莫名感动。可见是多喜欢你的这些字,多喜欢你这个人。
再谢谢恩和。对我文字的提醒,最后一句已删。写这篇字,是想作个纪念,无论是这个人,还是那段一起走过的日子,又或他们震惊了我的那种痴迷。只是我写时有困惑,因为我其实是不赞同这样的冒险的,他们去之前,就知道这份危险性。但我又不舍得、不忍对空山有半句责备:一个人爱山爱到那个地步,还有什么可以说的?
又谢谢恩和,因为你说喜欢,那就是懂得了我的喜欢,谢谢这份懂得,也感激这份懂得。
恩和:遇到你,真好。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7-5-16 21:43
春秋 发表于 2017-5-15 21:10
昙花的文字,除了细腻见长,主题又是那么鲜明,高超的表现手法让人佩服,拜读,问好!

多谢春秋鼓励。问好!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7-5-16 21:44
刘彦林 发表于 2017-5-16 09:45
读这篇散文,除了语言优美,叙事简洁等之外,“空山”这个人的形象,尤其是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栩栩如生,鲜 ...

谢谢彦林的精到点评,以及鼓励。问好!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7-5-16 21:46
芳菲 发表于 2017-5-16 17:17
最近刚有一位瑞士最强的登山运动员在喜马拉雅山遇难。他的家人将他安葬在了山脚下。也算与山一体了。
看来 ...

是的,这里好多文友都热爱自然,从文中看得出,我想也包括芳菲。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7-5-16 21:48
柯英 发表于 2017-5-16 21:36
爱就爱的彻底,像空山,身心与山交融,几乎达到无我之境,虽遗憾,犹怀恋。
昙花的文字越来越出神入化,具 ...

非常感谢柯英老师的鼓励。问好!
作者: MLMC    时间: 2017-5-17 12:02

拜读佳作,问好老师!
作者: MLMC    时间: 2017-5-17 19:52

佳作!大作!

昙花版主的笔触,很会抓住人。

看似闲笔,平平淡淡,这儿抓一把,那儿拿一块儿,

从几个方面,聚焦主角。最后,才说出名字与山的关系。

——结果是,牢牢抓住了读者!
作者: MLMC    时间: 2017-5-17 19:55
本帖最后由 MLMC 于 2017-5-17 19:57 编辑


作品深沉、厚重,不事雕琢,却读罢令人心情沉重,

深深的为之遗憾与不舍!

可怜的空山。!

他的爱山,有可能是现实中无处逃遁的逃遁!

我猜。若是,那就真是太可怜了!
——
这也许说明,人类,太令人失望了!有可能。

作者: MLMC    时间: 2017-5-17 20:59

再读一遍!真好!
作者: 秋梦嫣然    时间: 2017-5-17 21:28
来欣赏斑斑美文
先占个位置,稍后阅读欣赏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7-5-18 09:45
三天后,我刚上QQ就有山友告诉我,他,在陕西遇难。看到这儿,眼泪就来了。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7-5-18 09:48
刚才仔细看完全文。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那个沉默寡言,有些害羞的空山。谢谢雨雨。描写了令我感动的一个人。这篇文,我估计雨是含泪记下的。好。大赞!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