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关于文学批评的话题——与老榆木文友商榷 [打印本页]
作者: 江南铁鹰 时间: 2017-5-24 12:00
标题: 关于文学批评的话题——与老榆木文友商榷
本帖最后由 江南铁鹰 于 2017-5-24 12:11 编辑
近日见到一篇文字,更准确是看到一篇杂文《 想和砖家说几句话--浅谈如何开展正确的文学批评问题》,这是个很不错的话题。既然是个话题,就不如展开讨论一下。
我们先来研究一下杂文吧?什么是杂文?其实杂文什么也不是,就是杂七杂八的议论一下。只是这种杂七杂八的玩意儿,因为大师鲁迅的一句话,变了性质。杂文是"匕首和投枪,要锋利而切实",是"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其实,不尽然,杂文不过就是一种语言文字比较犀利的议论文之一。作者用短小、锋利、隽永的语言方式,杂七杂八议论社会现象和文学现象而已。我不打算去批评这篇文字本身的错对得失,只想就话题本身展开讨论。
话题的中心要害,或者说文眼是什么?只有四个字“文学批评”。
文学需要批评吗?当然,非常需要的就是批评。也许自从文学诞生的同一天,文学批评已经应运而生。它伴随着文学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文学的鼎盛而达到巅峰。透视文学史,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学批评与文学之间同盛同衰的现象。关于这一点,我们只需要看两个例子,一个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蓬勃发展的文学盛况,使得中国文坛著名的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文心雕龙》应运而生。另一个是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红楼梦》的出现,让中国文学界出现了独一无二的“红学派”。一部作品形成的文学研究与批评的流派。由此可见,文学批评对于文学的重要性。
那么,针对文学批评而言,究竟是否存在一个态度问题?也就是文学批评需要,还是不需要批评者一种姿态?或者态度?窃以为,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时,随着文学写作者与文学批评者自身水平的提高,观点也一定会随着发生变化。老榆木先生的观点,就与老顽童本人若干年之前的看法非常接近。请先看一下,这段文字:
文有披注,则可正误;辞有评点,而渐精进,此乃理文修辞之须也。
然披注评点,自有其枢辖精要,非可信笔谩言为之。故彦和曰“……鲁臣以麟为麏,楚人以雉为凤,魏民以夜光为怪石,宋客以燕砾为宝珠。形器易征,谬乃若是;文情难鉴,谁曰易分?”颠倒黑白古有之,今又何怪哉?可谓知音者难矣。“知多偏好”必是批评之要害耳! “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实为批评之大忌!夫勰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如斯披注评点,近易远难矣。无奈,文品尚需虽心品而定,况乎批评哉?心性上品者,必先自博观,广鉴千珍万宝,而后识真器;迭操琴曲无数,方敢言通声辨律也。心性下流者不然,每以己心度他人之意,自陷迷障,却斥缀文者谬。不解诗经,责《毛注》无析;难晓先秦,言《说文》未语。又见《离骚》,恍若天书;唐诗宋词,爰分格律?
夫嗟乎,批评难乎?不难也!心虚渐学,纯清雅正,又有何难哉?
摘自:江南铁鹰《文章论之批评诀 》
愚之上文,有两处为文眼,第一处:文有披注,则可正误;辞有评点,而渐精进,此乃理文修辞之须。也就是说,文章有了批评,才有可能纠正错误,得到进步。第二处,心虚渐学,纯清雅正。就是指的批评者的态度,应该是自己谦虚好学,知识广博,而且要端正自己批评的纯洁性,要心正雅言,才能达到批评的目的。
老顽童以为这第二处,便是老榆木文友的意思了吧?
文学批评究竟是否需要这种态度呢?当然需要,对于一个批评者,如果有这种态度,必然是件利己又利人的大好事。但是,这绝不应该成为反批评的理由。因为对于文学写作之人,同样需要这种态度,而且更加需要。为什么?就要回到第一处文眼来分析了。文字是必须有批评,才可能进步的,否则任何人都会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文学需要批评,只有那些犀利的批评,那种令人可以发聩的声音,才能使人警醒,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任何一个习文者最薄弱的环节,就是发现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的弱点。更何况,作者在很多时候极像一个“护犊子”的父母,谁不认为自己的儿女是天底下最漂亮,最聪明,最有出息的?可恰恰是,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总是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可怜天下父母心,往往做父母的看不到,或者明明看到也不愿意承认,这就是我们许多作文者的心态。
于是十分需要的就是“棒喝”,千万不要把这种棒喝看做“杀威棒”“无情棒”。这样的“当头棒喝”,比起另一个字“捧”,要善良许多。恐怕,在文学上,甚至在生活里,“捧”才是一把可以杀人的刀。君不曾听说“捧杀”一词吗?常言道:道是无晴却有晴。文学的批评恰恰就是这样的一种“无情”表现。[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潭边老桑 时间: 2017-5-24 12:01
来哒来哒。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7-5-24 12:07
这会吃饭去,下午细读。
作者: 碣石清风 时间: 2017-5-24 12:31
学习
作者: 文字闪耀生活 时间: 2017-5-24 12:35
任何进步都离不开批评,文章亦如此。从文学批评中学知识会很受益的。问好作者。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7-5-24 12:42
这个放杂文版最合适,文学批评。
我们也要做自我批评。
作者: 随玉 时间: 2017-5-24 12:42
江南老师说的好!批评者,只要怀着纯洁的目的,不管言词如何犀利,我觉得都是可以接受的(当然不包含人身攻击)
不过,有玻璃心的人太多,一句话说不好可能就会引起别人反感了。对于喜欢自我陶醉的人,他们不需要批评,所以反感也就无可厚非,最难对付的是既想引起别人注意、又想保持玻璃心的人,这就很难把握一个尺度了,说轻了不行,说重了不行,光说好听的不行,尽说难听的也不行。你说,如果留个言还要左顾右盼、想东想西,倒不如腾出这点时间睡大觉。
当然,每个人写文的目的不一样,所以如果不是了解作者的底细,建议还是不要轻意留言批评了,吃力不讨好。进步不进步的,写得高兴就好。嗯,说到这个,我觉得与人沟通才是一门最大的学问,至于什么文学,那都是附属品。午休,哈哈大睡去了。
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时间: 2017-5-24 12:57
学习了
作者: 枫叶飘飘 时间: 2017-5-24 14:46
学习,受益
作者: 枫叶飘飘 时间: 2017-5-24 14:46
学习,受益
作者: 枫叶飘飘 时间: 2017-5-24 14:46
学习,受益
作者: 枫叶飘飘 时间: 2017-5-24 14:46
学习,受益
作者: 枫叶飘飘 时间: 2017-5-24 14:46
学习,受益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7-5-24 15:17
指出文章存在的不足是最好的礼物。就这些要求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能够遇到,都是恩赐。
作者: 紫玉清凉 时间: 2017-5-25 06:33
精辟,理性,精准的阐述。谈话也好,评论也罢,但凡坠入个人态度中,其背后的原因便有些暧昧不清。铁老的帖子和处世态度,值得学习,问候铁老,祝福您!
作者: 淡淡不如风 时间: 2017-5-25 07:41
文学批评各抒已见是对的,但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当成权威,你尽管提,不要强求别人接受。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7-5-25 08:17
原文不知道,但是这篇商讨文学批评的文章,是很好的杂文。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7-5-25 08:24
我认为文学批评,就和延安提出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一样。
批评使人进步,但是大多数人是很难接受批评的。你看那些官员讲台上说得冠冕堂皇:我们要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但真正做到的很少。
文学批评也是,文学批评一般是针对死去的作家批评,对活着的作家一般都是互相吹捧的,诸位看看那些小说的序,批评都是挠痒痒,显得客观。主要就是吹捧。
论坛文友更是如此,互相吹捧吹捧,真正互相批评,那肯定是脸红脖子粗。
鲁迅自己也是,他自己被人投枪匕首的时候,也是浑身刺猬的。
当然,忠言聂耳,良好苦口,能听得进批评的人很少,但听得进是有益的。
作者: 江南铁鹰 时间: 2017-5-25 09:17
感谢回复,并致夏安。
作者: 江南铁鹰 时间: 2017-5-25 09:18
谢谢紫玉文友的高度评价,并问安。
作者: 江南铁鹰 时间: 2017-5-25 09:19
是的,不要让自己凌驾于他人。
作者: 江南铁鹰 时间: 2017-5-25 09:20
感谢版主首肯和鼓励,希望可以展开有益的文学讨论。
作者: 一楠 时间: 2017-5-25 09:53
确实如此。有人善于批评,但却难以接受被批评。
作者: 徐得荣 时间: 2017-5-25 15:51
文友的的分析十分精辟,赞了。
作者: 徐得荣 时间: 2017-5-25 15:54
原来是版主,见解绝对不同凡响,赞!老榆木举双手赞同版主的观点。他这篇文章,就是针对我那篇文章写得。
作者: 徐得荣 时间: 2017-5-25 15:57
江南铁鹰,老朋友了,在执手,受红叶委托,老榆木代你老发了多篇小说。这次,是首见你的回报,谢谢!
作者: 徐得荣 时间: 2017-5-25 15:59
本帖最后由 徐得荣 于 2017-5-25 16:01 编辑
(9)乐天派,87
(10)江南铁鹰,密码123456
(11)河杨,密码12
(12)江山:雁南,52(执手:新疆雁南密码12
我保存你这样的朋友,有四五十位之多。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7-5-25 16:42
批评不是“棒喝”,应该也包括品评。
作者: 林小白 时间: 2017-5-25 16:55
学习了
作者: 江南铁鹰 时间: 2017-5-25 22:18
当然不等于所有批评都是棒喝,请看清原文的含义。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7-5-26 08:43
原文提到“十分需要的就是“棒喝””,只是根据这个,认为稍偏激而已。我只是觉得是“需要”而不是“十分需要”。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7-5-26 09:48
必要的时候,就要举起大棒,一击中的。
作者: 江南铁鹰 时间: 2017-5-26 10:40
在当下的文学论坛,真是十分需要。时下的文学论坛不仅作品良莠不齐,而且回复千篇一律说好好。作者老虎屁股摸不得,谁说了缺点,就似乎是别有用心,这种文学批评的现状,令人堪忧。真的是这些作品十分完美到无懈可击?还是我们少了说真话的勇气,或者作者少了敢于直面自己缺陷的勇气?无论是谁,无论谁的大作,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甚至是错误,有些恐怕还是比较大的问题。尤其是对绝大部分的初学者,一般的文学创作爱好者更是如此,便是许许多多的所谓精品,也是漏洞百出,可究竟有多少人在实事求是,而且十分尖锐地指出来?
作者: 秦皇岛简枫 时间: 2017-5-26 14:29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赞美都将被海浪淘尽。然后真正的批评不会,比如有一天我收到一个短消息写着:”往实里再扎扎,别停留在温情的表层。”忽然很顿悟,我也不会忘记。
作者: 秦皇岛简枫 时间: 2017-5-26 14:30
不吝惜大词很词一味的忽悠,往往杀人于无形。
作者: 冰峰雪鹰 时间: 2017-5-26 14:40
有底线的批评将伴随文学向前。
作者: 李灿 时间: 2017-5-28 20:26
文学批评要中肯。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7-5-31 08:07
精华理由:文学的真诚就是这样产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使我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
作者: OK庞广龙 时间: 2017-5-31 08:11
学习阅读了——人心内就是这样,有的时候就难以理解的,而文字永远是那样的纯真无私和透明,一目了然。心有灵犀……
作者: 江南铁鹰 时间: 2017-5-31 15:05
感谢版主精华鼓励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7-6-16 00:58
毛纶父子修改过的《三国演义》的流行,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反而较少受人注意,有少数研究工作者甚至把毛本《三国演义》作为研究罗贯中思想的依据,从而造成了某些误解。例如,有一种看法,认为罗贯中从尊刘抑曹的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一味丑诋曹操,极意美化刘备。但在实际上,这恐怕是把《三国演义》中所体现出来的毛纶、毛宗岗的思想,与罗贯中的思想混淆起来了的缘故。(以上为百度)不仅是《三国演义》,现在流行的四大名著版本都是经过文学批评家加工后的。包括《金瓶梅》等。在普通文学爱好者中普及正确的文学批评观念,不以讹传讹,其难度主要来自于这种想当然一直是绊脚石。反对了你“认为”,请理解。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7-6-16 09:04
我记得一个调解节目里,一女当事人对于前男人曾经的一句承诺穷追不舍,说他当初发过誓,承诺过要与我天长地久。调解员说如果总拿一句所谓的誓言当真经,那是要死很多人的。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7-6-16 09:46
本帖最后由 蝉衣cy 于 2017-6-16 09:48 编辑
是的。大学生跳楼了,偏执的错误观念“是要死很多人的”。文学成人少误认多,也就理所当然了。
作者: 慕寒 时间: 2017-6-16 17:02
我倒是觉得,作者不是老师,没有义务去科普正确的概念,尤其是对于这个类型的文章来看。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7-6-16 19:09
很对,文学爱好者不需要懂得文学常识,更不用产生正确面对文学批评的观念,勿论文字学常识、文学审美、创作规律和艺术手法等。
作者: 慕寒 时间: 2017-6-16 20:23
您说的也没错,理性讨论,有什么观点直接说就好,也不用半遮半掩。
懂的人自然懂,作者写文,仅表明自身观点,无需为不懂的人负责。
若是为科普,写科普文可好?
作者: 江南铁鹰 时间: 2017-6-16 20:39
本帖最后由 江南铁鹰 于 2017-6-16 20:47 编辑
不太明白蝉衣的用意,是认为,此文精华,所以被误导了文学批评的含义?还是认为此文不该精华,因为观点不对?不明白。精华应该是针对作品的手法而不是作品的观点吧?您说呢?批评,文学的批评,旧时的所谓文学批评,以及现代的文学批评,本就不应该混为一谈。而且现代文学批评的确不是先生注释说的,眉批与夹注。这一点我就不做科普了。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存在的针对性,希望先看清楚是与老榆木商榷,是针对他文章中的观点而言。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