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我听到传来的谁的声音
[打印本页]
作者:
yangyizhuo
时间:
2017-6-11 10:38
标题:
我听到传来的谁的声音
我听到传来的谁的声音
——《阿郎的故事》
1
“阿郎的故事”,这个题目听起来平淡无奇。再看主创有点吓一跳,原来是发哥的作品。导演杜琪峰,女主角张艾嘉、配角吴孟达,都是港台片里标志性的大人物。
其实给我更大惊奇的应当是里面的两首插曲。虽然电影里是粤语版,歌词有出入,但旋律实在太熟悉。其中一首是罗大佑的《你的样子》,另一首更熟悉,更是一代经典的《恋曲1990》。歌经常被不同的人传唱,却不知道原来出自这部电影的插曲。
看过一些介绍,相关这部电影的时间大都就在1990年,也因为这样的一首歌我们记住了这个年号。不然的话,年轻也就悄悄的滑过,不会记得这么清楚的一个节点。
阿郎与波波两人在车上,回忆起以前的幸福,唱得就是这一首《恋曲1990》虽然粤语版的歌词与我们所唱的“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怎么也难忘记您容颜的改变……”有所不同,但同样舒缓温暖。有惆怅在里面,有甜蜜在里面,有点像“含笑的眼泪”。镜头在转换,情节在流转,音乐里几次让人想哭。
突然就又想起一句话:有时让我们回忆的不是某个人,某件事,而是自己的一段回忆。换句话说,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也许并没有如许的感受。那年1990,那年我们只是20多岁的年轻人。
2
话说,那是港片最兴盛的年代,有东方好莱坞之称,也盛产了一大批影星大腕。
张艾嘉的表演简直无懈可击。整部片子看过去,觉得她就是里面的那个叛逆的富家女,是一个有才华,有个性,有母性的女人。整个人物与电影情节丝丝入扣,让人不得不信服,不为之哀叹。感叹那时代的表演如此细腻,可以在一个眼神,嘴角一丝抽动上做出文章。或个思路来说,真实的高手其实是没有招数的。她整个的溶入到了角色里,波波就是张艾嘉,张艾嘉就是波波,那么此的一切就彼的一切,这样看来,也就没有了什么可奇怪。
做个对比,我们时下看到的影片,多在渲染视听感,高科技画面的营造。真正细腻到人心柔软处的那种表演风格很少见得到了。这或许是文艺片与商业片的类型不同,不能相较。但现在的观众也很少有耐心去分辩一个眼神,一丝抽动。为什么呢?也不只是文艺范的没落,只是整个时代的需求变化了。
我们现在的节奏很快,选择也更丰富,人们也已经很累。没必要也不愿意花钱烧脑子,投入太多的感情或精力去深入某部影片,某个角色。多数时候,我们看电影为着自己消遣一下,而后该干嘛干嘛去。
3
周润发一开始也不是神,也曾经一度是票房毒药。
不知怎的,即便现在看起来,在我觉得他也不算是个伟大的演员,只能是一个超级的明星。据说曾有香港艺员把圈内人分为“演员”与“明星”。演员靠得自己的艺术,明星更靠观众的“追捧”。
发哥在这部影片里的表现不如张艾嘉那么圆熟到不着痕迹。与波仔打闹戏,感情性,暴力场面都显得有些刻意。与张艾嘉的对手戏时,还是显得程式化,也有得过份“努力”,不是那么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只是最后赛车时的浪子回头式的悲情英雄,用死赚了人们的眼泪。
不敢说周润发的表演不好,而是审视的角度不同。正如,大家现在没闲情来品评细腻含蓄的时候,简洁、形象,有些程式化表演也就很容易得了肯定,于是发哥成了神一样的名星。
4
影片里还有两处,也颇有些印象。
吴孟达所演的角色,娶了好几个外地“老婆”,都跑掉了,有的还卷走了他的钱财。这时阿郎就嘲笑他,娶个越南的跑了,娶个XX的也跑了,干脆你娶个大陆的做老婆吧。
这句台词里透出对大陆的鄙薄之意已经很明白。那时的一些影片里还能听到“香港人”对“大陆人”说:怎么样,了不起啊!你以为现在是1998啊!——那心理更是复杂。
里面出演波记的童星表演可算是惊艳,能文能武几乎盖过两位主演的风头。据说,拍电影最让导演头疼的几个问题,包括“水、动物、小孩”。这部戏的成功,证明是导演杜琪峰调教高明。
杜琪峰喜欢黑暗,暴力,死亡英雄。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吴宇森的暴力美学。但吴导说自己在生活中是个很反对暴力的人,并且很温和,即便在片场很生气时也从不会对演员发脾气,会让“每个人都得到尊重”。——没看过杜琪峰的讲演,不知道他是不是一样。
5
头盔玻璃内,阿郎的鲜血淋漓满面,他提起赛车的车把,前轮腾空冲向终点,撞在围栏上,撞击起熊熊烈火。波波与儿子波记满脸泪水,哭喊着冲向赛道,后面的摩托车轰鸣着从他们身边擦过。插曲再次响起:
我听到传来的谁的声音……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王德席
时间:
2017-6-11 11:17
欣赏学习祝福老师好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7-6-11 13:37
电影没看过,那个歌曲《恋曲1990》却是在那个年代疯狂地唱过,一群人一起学,痛哭流涕地学唱。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7-6-11 13:54
那首歌很久以前有些深刻的,只这片子没看过,有空搜来瞧瞧。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7-6-11 16:28
香港演员演技和大陆人艺的老戏骨还是不好比,商业片多。这个不好说,一个年代的偶像派,是一种信仰。
作者:
吴显萍
时间:
2017-6-11 16:29
虽然看过影片,但却没有老师领悟得这样深刻……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7-6-11 17:29
那是个好片子啊,是我们这拨人的青春见证的。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7-6-11 18:38
好像都不熟悉,要不搜搜感受一下。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7-6-11 20:30
好像没有看过这《阿郎的故事》,有点汗颜了啊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