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同题】孩子,我为什么要你考大学 [打印本页]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7-1 15:08
标题: 【同题】孩子,我为什么要你考大学
孩子,我为什么要你考大学
  
  其实这篇文章不是为我的孩子写的。除了一些游戏之作(比如打油诗),我很少会给女儿看自己的文章(她也不感兴趣)。因为我写的东西多是揭批灰暗的,多是语言尖刻的,多是充满戾气的……尽管这个世界充满丑恶,尽管这个世界危机四伏,我还是更愿意她多读一些温馨的东西,希望她更多看到社会美好的一面,希望她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打击都会抱有希望……为人父母者,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而我写的东西,对于一个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孩子来说,是很不适合的(这,似乎也是我们的中小学教材编纂者减少鲁迅选文的原因之一。)。
  
  那么这篇文章是为谁写的呢?当然是为了那些可能读到我文章的人,而就目前的情况看,似乎也只有论坛或朋友圈的一些朋友。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为人父母者,其中孩子刚考完大学没几年,或正在等着孩子考大学的又是大多数。或者说,在可能读到我文章的朋友中,子女大都是会考大学的。
  
  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他们考大学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好歹都算个“文化人”,自然知道孩子上大学的重要性,所以让孩子上大学便是唯一的选择。比如我的一些亲友们,他们大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在他们年轻的时代,上大学只能是一种奢望。而到了他们子女年轻的时代,对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上大学仍是遥不可及。在一些更为偏远的西部山区,他们甚至都不知道上大学为何物?就如我们熟悉的“放羊——赚钱财——娶媳妇——生娃——放羊……”的轮回一样,对于他们而言,上大学,那都是“上等人”的事,与俺们何干?
  
  而我,以及我的文友们,之所以我们会让孩子上大学,会叫孩子必须上大学,至少证明我们并非社会的最底层。即使经济上并不太富裕,甚至还可能拉了GDP的后腿,但至少在文化、思想、意识……上,还是走在了全国人民的前列。即使不能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添砖加瓦,至少也算是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了一点儿贡献——我们都知道上大学意味着什么。
  
  当然,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孩子学得还算“可以”,或者说至少不那么太差。考不上清华北大,总还能考上一本;考不上一本,总还能考上二本;考不上二本,还可以走民本……再不济,上个专科总可以的。而我们的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已经证明,除非那些极为高端的专业(比如理论物理、航空航天等)即使是专科毕业的学生,真正到了工作单位,也未必照一本的学生或是研究生差多少——我们的大学,大抵不过是认识社会和谈恋爱的场所,与知识或能力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这话有些绝对了,别太当真!)。所以,大学,尤其是好一点儿的大学,不过是为了获得一张镀金的文凭,给找工作增加一些有力的筹码罢了。
  
  而大学绝不是那么好考的。尽管现在城市的升学率几乎是100%(引一孔语),但这只是以高中为基数。如果考虑到还有那么多根本就不曾走进高中大门的,甚至连初中、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你就知道上大学有多不容易。且不考虑对于一个只靠种地或打工的三口之家(还不考虑要赡养的老人)要供一个学生念完高中有多难,只看高中那些天书一般的教材,就会成为大部分的孩子的拦路虎。不要说高中,在偏僻乡下的初中,就有许多孩子宁可下田种地或是进城打工,也忍受不了关在教室里承受鸭子听雷或黄牛听琴一样的折磨。以本乡为例,初中毕业升入高中的不足20%。县城里最好的初中,升入重点高中的比例不过也只有20%,加上进入普通高中和民办高中读书的,大概也只有一半而已。其他的孩子呢?无论是念职业学校,还是过早流入社会,结果都是一样的:与大学无缘。
  
  想不到,念不起,学不会……所有的这一切都可能限制家长和孩子选择读大学。而我们之所以要让孩子考大学,不过只是出于相反的原因:一是知道上大学的重要性,二是尚有可以供孩子念大学的经济条件,三是孩子好歹还有能考上大学的能力——且不论能考上怎样的大学。
  
  当然,我个人的观点并不能代表别人,尤其是不能代表不属于我的阶层。前面说过,比我低一些的阶层(无论是物质条件还是精神条件),选择让孩子上大学的比例就低得很多。而比我高得多的阶层,上大学则是他们必然的选择,鲜有例外。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子女一出生,就注定了会“高人一等”的,在上层社会生活的人怎么可以没有大学经历?就如在唐朝,无论做了多大官,如果不是经过科举成为“进士”,而只是皇帝的“赐同进士出身”,到什么时候都会叫人瞧不起。所以,我们往往会看到,高层们的子女不但都会念大学,而且都会念名牌大学,或是都会到外国去念名牌大学,这与他们的智商多高未必有多大关系——当然,以人家爹娘的优秀基因,其智商也不会低到哪去——重要的是,他们有了“名牌大学毕业”这一光鲜亮丽的身份,就更可以堂而皇之地继续其爹娘所从事的属于高层的事业,继续过本该属于他们的高层的生活了。
  
  而对于我们生活在中下层的普通家长,上大学在某种程度上则是让自己的子女可能跻身上层社会的唯一希望,尽管类似的希望总是那样虚无缥缈。因为当一个社会早已步入正轨,每一个阶层都各安其位的时候(这有一个专有名词,叫“阶层固化”),下一阶层的人要爬向上一阶层,总要付出数倍于人的代价。而即使付出如此代价,其结果也未必乐观。这个不仅在中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国家尤为如此。所以,当上层社会的子女在毕业前正为“我该干点什么”而纠结的时候,同样是大学毕业的中下层家庭的子女,考虑的则是“我该怎么找到一个工作”。就如网上一个段子说的那样:一个出身豪门或官宦家庭的子弟,面对着父母为自己安排好的锦绣前程,发出反抗的呼喊:“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可是他们却怎么也想不到,这正是我们的子女想要的生活——问题只是:又有多少要得到的希望?即使要到了,又要付出多少倍的代价?
  
  孩子,我为什么要你考大学?这个问题不同的家长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归根结底,不过只是为人父母者希望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有一个更好的前程而强加到孩子身上的个人愿望而已。然而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这只是我们大多数家长的一厢情愿而已。一个人的成功有多方面的原因,除了学历,还有见识,有胆略,有人脉,有根基……如此等等,真正能够仅靠上大学就想改变命运无异于天方夜谭。这有网上大量“知识不能改变命运”的感叹为证。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让孩子考大学?因为如果不考大学,由于家庭出身,在我们的见识,胆略,人脉,根基……”都严重受限的前提下,甚至想维持现有的社会阶层都很难,又何谈出人头地?这一点,生活在社会高层的父母也不例外。因为在我们还在绞尽脑汁要把孩子们送进大学校门的时候,他们已经在想方设法把子女送到国外去留学了。可是我们还沉浸在幻想着只要让孩子上了大学就能“成龙成凤”的美梦之中,何其天真可笑!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其实考大学并不能真正地从根本上改变命运,而只是提供了一条可能改变的可能,一种概率很小的可能性。那么用小概率事件激励孩子,或用小概率事件逼迫孩子,无疑是一种很不明智之举。应该相信,诸如我们这样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们大多数也都是相当普通的(并不否认其中有才能出众者,但绝不会占太大的比例),那么我们就绝不应该是要什么“成龙成凤”,或“出人头地”,或“光宗耀祖”,或“功成名就”……的幻象来诱导他们,或者说来欺骗他们。而应该教给他们怎样做一个正常的人,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能够能够完全适应社会的人……
  
  孩子,我为什么要你考大学?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因为从来就没有给孩子提出过这样的要求,我也从来没有给她的学习增加任何额外的压力。我只是告诉她,读高中很辛苦,上大学并不易,而且大学毕业后即使当上了高级白领还要面临着文案如山、加班无止的折磨(在类似电视剧中,她经常看到,所以并不陌生),但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你如果不想这样,那么上个职高、技校,学一样技术,同样可以混口饭吃,而且未必比当白领收入低,生活质量也未必会比当白领差,那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我本人就是中专毕业)。如果你连职高、技校也不想上,那么去干脆就去超市当个收银员,或去饭店当个服务员,商场当个售货员……也未尝不可,尽管她们的工作很累,尽管她们的收入很低,但她们无加班之困扰,无案牍之劳形,所以并不影响她们拥有幸福快乐的生活,她们中的许多人照样活得风生水起。这其中尽管有许多无可奈何,但毕竟也是她们自己的选择。我家孩子之所以还是选择了要继续读高中、上大学,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她具备上大学的这三个基本条件:想得到,念得起,大致也学得会。而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第一点,因为她很清楚,上大学是她可以维持生活在这一阶层的唯一出路。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7-7-1 15:15
如空跟木豫玩同题了啊。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17-7-1 15:42
知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至少能够改变自己。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7-7-1 16:02
不上大学,工作难找啊
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时间: 2017-7-1 23:56
空空这篇很用心也很绕口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7-7-2 08:20
对很多人来说,上大学只是在用更多的时间、精力、财力进一步证明想通过学习(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学习)改变命运是不可能的。上大学学本事,性价比比上挖掘机学校低得多。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7-7-2 14:25
唉,上午一家长谈起大学毕业而且参加工作几年的孩子,说孩子公务员没考上,在企业加夜班,很苦的。今年公务员招考又要到了,但愿能考上……我听完忽然很庆幸,还好我家孩子的工作还不算很苦,还好她也还可能跳糟考招教……
作者: 吴显萍    时间: 2017-7-2 16:29
如今的孩子和父母都不容易……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7-7-3 21:27
这爹当得……你也不累啊!其实,关于上大学的问题,我们的讨论也多少有点一厢情愿,因为,我我们左右不了孩子,更因为现在的孩子想得比我们一点都不简单。上不上大学,至少就如空的女儿来讲,根本不是问题,因为她肯定想上大学,而且想上好大学!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7-7-3 21:36
有一点我是意外的,就是如空提及的大学入学率问题。我们这儿也就是一个县级的城市,刚出来的数字是一本率百分之三十三,达本率百分之七十,如果再加上二百分就可以上的高职,大学入学率不是百分之百也差不了多少。当然,这是高中为分母,初中升高中的比例也很高的,省市示范高中的录取率应该超过百分之六十,还有一般高中和职业学校的,初升高的入学率至少也有百分之九十的——我的数据是不含水分的。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7-3 21:45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7-1 15:15
如空跟木豫玩同题了啊。

看你们玩得挺好,所以也学习学习嘛。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7-3 21:46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7-7-1 15:42
知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至少能够改变自己。

这倒也是,但改变的方向也不尽相同的。
前几年,当地有个高中生,没考上大学,很郁闷,后来娶了个没文化的,夫妻始终不合,结果一次口角后想不开就自杀了。村民们说:都是念书念的,钻死牛角尖……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7-3 21:47
微风轻拂 发表于 2017-7-1 16:02
不上大学,工作难找啊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念了也难找,不念还好找些——因为条件低。念后诸如收银员之类的就不可能干了。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7-3 21:47
七大姑八大姨 发表于 2017-7-1 23:56
空空这篇很用心也很绕口

能从绕口中读到用心来,您是知音啊!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7-3 21:48
lvhq018 发表于 2017-7-2 08:20
对很多人来说,上大学只是在用更多的时间、精力、财力进一步证明想通过学习(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学习)改变命 ...

上大学学本事,性价比比上挖掘机学校低得多。——这句经典。如果连高中也不上,用省下的钱摆个摊,也许很快就发家致富了。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7-3 21:48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7-7-2 14:25
唉,上午一家长谈起大学毕业而且参加工作几年的孩子,说孩子公务员没考上,在企业加夜班,很苦的。今年公务 ...

这个确实很难……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7-3 21:48
吴显萍 发表于 2017-7-2 16:29
如今的孩子和父母都不容易……

竞争社会,大家都不容易。
如北欧,是早已进入福利社会,结果是祖国不容易,大家都容易。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7-3 21:54
一孔 发表于 2017-7-3 21:36
有一点我是意外的,就是如空提及的大学入学率问题。我们这儿也就是一个县级的城市,刚出来的数字是一本率百 ...

我的天,这些数据是我们想也不敢想的。今年的一本率是多少,等我回去打听打听再说。但小升初,大概接近100%,这其中,是有三五个念到二年级左右就辍学的,只是学校会保留学籍,最后混张毕业证。至于上高中,就我所知,本乡中学不足20%。若加上初中在县城等地念的,可能会提高一倍,但仍不足一半。至于升上大学的,可能会高许多,因为只要上了高中,好歹总会念个大学——不过这只是近六七年的事,十年前,惨多了。
这些数字都是我根据实际情况大致估算的,没有官方数据。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17-7-3 22:03
水如空 发表于 2017-7-3 21:46
这倒也是,但改变的方向也不尽相同的。
前几年,当地有个高中生,没考上大学,很郁闷,后来娶了个没文化 ...

书读多了就清醒,看清楚了就会痛苦。反之浑浑噩噩就麻木,得过且过好死不如赖活着。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7-3 22:05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7-7-3 22:03
书读多了就清醒,看清楚了就会痛苦。反之浑浑噩噩就麻木,得过且过好死不如赖活着。

其实还是没看得更清楚,看得更清楚时不会痛哭,只会轻松。或超越现有的生活而突破重围,或顺其自然而安之如饴……%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7-7-3 22:43
水如空 发表于 2017-7-3 21:48
上大学学本事,性价比比上挖掘机学校低得多。——这句经典。如果连高中也不上,用省下的钱摆个摊,也许很 ...

是的,到时候再雇几个博士打扫办公室,多好!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17-7-4 09:53
水如空 发表于 2017-7-3 22:05
其实还是没看得更清楚,看得更清楚时不会痛哭,只会轻松。或超越现有的生活而突破重围,或顺其自然而安之 ...

那就不只是看清楚了,而是看穿、看破了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17-7-4 09:59
一孔 发表于 2017-7-3 21:36
有一点我是意外的,就是如空提及的大学入学率问题。我们这儿也就是一个县级的城市,刚出来的数字是一本率百 ...

全国大学入学率这两年在75%上下,估计今年可能达到80%。
作者: 文字闪耀生活    时间: 2017-7-4 10:04
我孙子明年高考,马上就要去北京学习美术了。一次性交了八万,我打款的时候感觉总想上卫生间,后来定下心:孙子懂事,花吧,自愿的,自愿的,别心疼!七个月回来还得补文化课,几代人的积蓄都为了一个学生。对于条件还差的家庭,恐怕孩子的心愿根本就实现不了。谁让咱家孩子智商不是很高呢?为了孙子的前程,尽力而为了。想想自己那个年代,一点上学的机会都没有,也就认了。
作者: 木豫    时间: 2017-7-4 15:27
这个写来比较客观理性,比我的感性别有一番耐得咀嚼的筋道。问好水水!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7-7-4 15:37
文字闪耀生活 发表于 2017-7-4 10:04
我孙子明年高考,马上就要去北京学习美术了。一次性交了八万,我打款的时候感觉总想上卫生间,后来定下心: ...

我小叔子家的侄女没有艺术细胞学不了美术,更不能学舞蹈之类,但她体质好,在学校就打了两次架差一点被开除,后来找人托关系才终于念到高考,她搞的体育哎,挂了二本分数线,能上师范了,我听后乐得不行。
作者: 文字闪耀生活    时间: 2017-7-4 16:14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7-7-4 15:37
我小叔子家的侄女没有艺术细胞学不了美术,更不能学舞蹈之类,但她体质好,在学校就打了两次架差一点被开 ...

那真不简单,让她考个教师证,有机会当老师。是好事。祝贺。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7-5 05:13
上大学很容易,如果不计较上什么大学的话,所以,问题是上什么大学,上起上不起大学的问题。家长更多纠结的是我为什么要你考上更好一点的大学,一山望一山高
作者: 王阳    时间: 2017-7-13 10:35
我有的时候也想过,我为什么读大学。
看到最后一句,我不得不承认,如空兄是对的,大抵就是因为,若我想走出原来的城市,对于我来说,读大学就是唯一的出路了。当然,很多发小没有读,也出来了,也不错,但是至少我看来,相较于其他方式,读书是比较舒服,而且简单的方法了。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7-13 17:00
李立红 发表于 2017-7-5 05:13
上大学很容易,如果不计较上什么大学的话,所以,问题是上什么大学,上起上不起大学的问题。家长更多纠结的 ...

其实高中的天书一样的教材,就已经把相当一部分学子挡在门外了。
试问,如果普及高中教育的话,会有多少总分连二百都达不到的——他们上高中又有什么意义?行行出状元,浪费三年时间在高中又什么也学不会,有什么意义?
而钱也是一个绕不过的问题。就如现在的义务教育,学费是免了,可是花费照原来却不知多了几十几百倍。高中若”义务“了,恐怕教学质量会下降,而学生花费反倒上升……
作者: 木豫    时间: 2017-7-14 06:27
他们怎样做一个正常的人,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能够能够完全适应社会的人……——当然,这是理想状态,如果这个社会正常,孩子们的前途就正常,这个社会不正常呢?这一切都成了“水如空”了。观点我不同意,我就是要孩子上大学,然后改变出路,一个上在了大学的孩子,必然比没有上大学的孩子更多了了一条选择的道路,为什么不呢?现在的退让就是纵容,而纵容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当然,这是我的个人意见,水如空先生可以反驳。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7-14 13:43
木豫 发表于 2017-7-14 06:27
他们怎样做一个正常的人,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能够能够完全适应 ...

过个人意见反驳不反驳没有意义,但既然把这意见公开发表出来,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宣扬这种意见,所以反驳起来才有意义……
关于”社会正常“一点,我只说一句:请你找出某时某时有一个绝对”正常“的社会……
下面才是重点:我曾见有把孩子送去补课班,据说从二年级到小学毕业从来没有休过双休日的,这也是一种选择——家长的选择,别人纵不满意,亦无从置喙。
上大学当然比没有上大学的孩子更多了了一条选择的道路,读研比读本又多了一条路,读博比读研又多,留学比在国内读博又多……这个没有反驳得了。首先咱得能考上不是?首先咱得供得起不是?(如果供得起,甚至基础教育阶段都想送到国外去)
不知道反驳我的都是什么阶层,孩子读书都在什么水平线上……我在乡村,本校去年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今年期末考试不及格的160人有30多人,占近五分之一(其原因之前我在文中也说过,结果也是引来一片讨论)——请问,这些学生是否也不可以纵容,非要送进大学呢?前提是:他们有考上的可能吗?
而且多年来,我亲见的有宁可被家长暴打也不肯把剩下初三一年读完的,有本来成绩挺好但宁可养猪也不肯考高中的,有高中念到半路偷偷跑出去打要的(舍弟就只念了不到一年)……不知若你是家长,怎么处理?不知当你的孩子怎么也学不会,宁死不肯走进课堂时你怎么处理?当你的孩子学得还不错,但因为家境困难压力大,而导致心理负担过重,宁愿辍学也不肯让父母承担巨额债务时,你怎么处理?
你的所有理由都是建立在家长家境还好、孩子学习还好的基础上的。而这两者若有一条达不到,所有理由便会瞬间倾覆……
作者: rsjby    时间: 2017-7-14 14:17
知识可以在很多地方学到,甚至还可以自学。但大学给人文熏陶,是其他地方不太可能实现的事情。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7-14 14:22
rsjby 发表于 2017-7-14 14:17
知识可以在很多地方学到,甚至还可以自学。但大学给人文熏陶,是其他地方不太可能实现的事情。

一点儿没错。
但所谓的”人文熏陶“,只是精英阶层的事,对于中下层民众,考大学,首先考虑的该是如木豫回帖中说的”更多了一条选择的道路“。至少以我的粗浅的见识,还没见哪个家长或孩子是为了”人文熏陶“而考大学的。
作者: rsjby    时间: 2017-7-14 14:28
水如空 发表于 2017-7-14 14:22
一点儿没错。
但所谓的”人文熏陶“,只是精英阶层的事,对于中下层民众,考大学,首先考虑的该是如木豫 ...

觉得“人文熏陶”不一定只是精英阶层的事。在今天这个知识越来越普及的时代,每多人都需要人文熏陶。进入大学,得到熏陶,可以终身受益。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7-14 14:34
rsjby 发表于 2017-7-14 14:28
觉得“人文熏陶”不一定只是精英阶层的事。在今天这个知识越来越普及的时代,每多人都需要人文熏陶。进入 ...

觉得“人文熏陶”不一定只是精英阶层的事。——这句一点儿没错啊。哪怕在幼儿园,我们也会受到人文熏陶。
我要说的是:没有哪个家长或学生或为了人文熏陶而上大学。尤其是中下层家庭,所有农民工人的子女考大学都是为了更好地找一个工作。
只有精英阶层才会想:我该上北大还是清华?牛津还加州理工呢?北大人文色彩浓一些,清华学术气息更强一些,牛津的古典气息比较适合我,加州理工的现代理念我更喜欢————首先咱得能考上并且能念得起不是?
作者: rsjby    时间: 2017-7-14 14:41
哈,感觉我们说的都是大学的功用。只不过,我说的是,隐形的,长期的;你说的是显性的,近期的。虽不是为了接受人文熏陶进入大学,但却会于无形于受到人文熏陶。虽只是想找个好工作进入大学,但在大学里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熏陶。有了这样的人文积累,出来工作,今后的生活,或许会更上一层楼。如果,大家都有这样的人文积淀,或许,社会也就会慢慢进步,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7-14 16:13
rsjby 发表于 2017-7-14 14:41
哈,感觉我们说的都是大学的功用。只不过,我说的是,隐形的,长期的;你说的是显性的,近期的。虽不是为了 ...

这段话完全同意。
再补充个注释:今后的生活,或许会更上一层楼——这种生活,不止是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