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父子怎样算情深 [打印本页]

作者: 闫广慧    时间: 2017-7-6 22:47
标题: 父子怎样算情深


      中国是个讲礼的国度。“三纲”通过定名份来教化天下,建立了一套森严的条律以维护伦理纲常和政治制度及社会秩序。“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使得国家与人民、父亲和儿子、先生及太太间隔上了一道“礼教”的鸿沟。也僵化了天伦。孔鲤在自家遇到爹地孔子 要趋步过庭。因为这样做才能显示儿子对老子有敬畏之心。穷横穷横的梁鸿在家,丑老婆孟光每次做好了饭都要低头恭恭敬敬托到丈夫面前,并举案齐眉,以表示太太对丈夫的尊敬,倘若是掉了个,那就闹出了《红楼梦》中说起的笑话,乱了纲常。至于国家元首和自称公仆的官员更是有诸多的礼约束着。在宋以前,官员觐见皇帝可以垂手侍立。当然个别功高的可以赐座,而更有个例,东晋的晋元帝司马睿曾邀请他的宰相王导与他并座。但到了礼教更加严苛的宋朝,那些臣子只好都站着了。明清官员身子又矮了一截,连站的资格都被剥夺,只能跪着听圣训。明朝的皇帝脾气都不好,对臣子冒犯天威的事,扒下裤子就揍屁股,美其名曰“庭杖”。那些位极人臣的公仆尚且如此,可想人民更是没有尊严可讲了。

     如今“三纲”成了历史名词。君臣的关系变成雇佣关系,做党魁元首的干不出名堂,党众和民众的不但可以弹劾罢免,甚至还可以趁其不备,往其身上投掷臭鸡蛋(这只存在理论的可能);夫妻的纲由于丈夫们的集体不给力与妻子们的太生猛使当下不仅平等了,更有妻为夫纲的趋势,现在唯一保险牢靠不被颠覆的关系就只剩下父子的关系。当然这种牢靠也只停留在纸面上,老子究竟还有多少的尊严可言,还要看老子有没有本事和儿子混蛋不混蛋。

       混蛋的儿子古往有之,被称为“三百年来第一流”的清朝大文学家,大思想家,改良主义先驱龚自珍,不仅学问第一流,混蛋起来也是第一流。龚自珍出身很好,特别是外公段玉裁,著《说文解字注》,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祖父和父亲也是显宦,母亲是才女,门第书香扑鼻。至于他的父亲和叔父更是那个时代响当当的学者,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家庭,却教育出一个不肖不孝的子弟。据况周颐《餐樱庑随笔》记载,龚自珍在谈起他的父亲和叔父的学问时,称他们一个是“半通”,一个是“全不通”,当然他自己自然就是“龚全通”了。不管是自视太高,还是目无尊长,他的言行都不是一个做儿子应该有的。也是报应,也许是遗传基因,等龚自珍作古后,他也遭到了儿子的一番更没体统的奚落。有史记载:他儿子也学他的样子,动不动就拿出他的文稿,随意改动。不过他比他父亲龚定庵,又多了一点名堂,那就是每当改稿之时,都预先将其父的灵位置于案前,每改动一字,都用竹鞭敲击灵位道:某句不通,某字不通。因为你是我的父亲,我才为你改正,使你不致欺蒙后人,云云。这颇具戏剧性和讽刺意味的一幕现在看起来是笑话,可倘当事人如在天有灵,恐怕只有哭的份儿了。最后,捎带说明一下,龚定庵(龚自珍的字)那儿子自号“半伦”(他自称” 是言吾无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道,只爱一个小妾,五伦去了四伦半,故曰半伦。“)正是八国联军进北京,带洋人进入圆明园放火元凶。

       比龚氏父子时代更早的金圣叹应该是另一个把父子关系重新定位的奇人。说他奇,还要追溯到他落地出生的时候讲起。据说,在他母亲临盆时,他的祖父坐在书房中焦急的等待消息。这时他听到挂在墙上的孔子像里有声喟然的长叹。同时,家人也来向他报喜,说生了个小少爷。他的祖父心里非常难过,认为孙子生出来,圣人就叹气,可见这孩子将来不是个正经的读书人。所以也就给他取名金喟,字圣叹了。金圣叹长大成人之后,果然没有走读书考科举的仕途之路,因此到了晚年生存都成了问题。这是他有一个儿子,已经成人。可能是这儿子未尽赡养老人的义务,所以,他就给儿子写了一封很另类的家书。在信中他说:我和你是朋友,最初你也没有指定要我作你的父亲,我也没有指定要你作我的儿子,大家是撞来的,因为是撞来的所以彼此之间,没有交情可谈。但是话得说回来,这个老头子(指他自己)和这个老太太(指他的妻子),从替你揩大便小便开始,照顾了你二十年。这二十年,你去社会上找找看,还有没有比这两个老朋友更好的朋友?我们现在不要求你孝不孝,这些都是空话,只要求你把这两个老朋友照顾你二十年的感情,也同样照顾这两个老朋友二十年,就够了。可叹人到晚景却凄苦的和亲生的儿子攀朋友,这其中的无奈心境也只有金圣叹他自己能感受的到。

       那么,最真挚的父子情感应该是怎样呢?我读《傅雷家书》常从那朴实的语言中见真情感受温暖,傅雷就给天下做父亲的做了一个好榜样。而做儿子无需学二十四孝里的把戏,要学曾国藩用恭敬且温和态度,“肃雍和鸣”即可。这些道理我们看着浅显,真要做到却很难。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言默然    时间: 2017-7-7 07:57
欣悦拜读,喜欢闫老师文笔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7-7-7 17:34
如果孩子能自觉遵守父子伦常之道肯定是不错的,只是现在社会已经变得不伦,强求反而没意思。父子之间阅历、年龄、观念、谋生手段以及情趣差异太大,做朋友难。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7-7-7 19:00
父子间天生有点通行相斥的。父亲情深的还是比较溺爱的教育。 傅雷那种教育,傅聪成年后想起父亲,还是感受到严厉,在他眼里,只有慈母才是心底的那片温柔。

这大概也是很多父亲的无奈,父亲这个角色注定吃力不讨好。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7-7-11 17:48
子不孝,父之过呀。
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时间: 2017-7-11 18:21
知道了很多掌故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7-7-11 19:45
这个问题可是深刻,也没有千篇一律的解答。只能算是有其父必有其子。遗传也不尽然。反正我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话题。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7-7-12 09:43
由历史掌故说起,三纲五常的另类传奇。
作者: 闫广慧    时间: 2017-7-13 06:02
言默然 发表于 2017-7-7 07:57
欣悦拜读,喜欢闫老师文笔

谢先生的鼓励。
作者: 闫广慧    时间: 2017-7-13 06:03
lvhq018 发表于 2017-7-7 17:34
如果孩子能自觉遵守父子伦常之道肯定是不错的,只是现在社会已经变得不伦,强求反而没意思。父子之间阅历、 ...

做儿子时我嫌老爹姿态太高,做了老子又嫌儿子没大没小。所以朋友不好做只是因为没有换位思考。
作者: 闫广慧    时间: 2017-7-13 06:04
微风轻拂 发表于 2017-7-7 19:00
父子间天生有点通行相斥的。父亲情深的还是比较溺爱的教育。 傅雷那种教育,傅聪成年后想起父亲,还是感受 ...

角色的定位往往抹杀了他的付出辛劳,也许只有儿子成了老子后才能体会和理解这个。
作者: 闫广慧    时间: 2017-7-13 06:05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7-7-11 17:48
子不孝,父之过呀。

先做好儿子再去当好老子。
作者: 闫广慧    时间: 2017-7-13 06:05
七大姑八大姨 发表于 2017-7-11 18:21
知道了很多掌故

都是借来的。
作者: 闫广慧    时间: 2017-7-13 06:06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7-11 19:45
这个问题可是深刻,也没有千篇一律的解答。只能算是有其父必有其子。遗传也不尽然。反正我是一个说不清,道 ...

我们纠结的正是我们释怀不了的。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问好小草大姐!
作者: 闫广慧    时间: 2017-7-13 06:07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7-7-12 09:43
由历史掌故说起,三纲五常的另类传奇。

前车之鉴,我们最好不重蹈覆辙,问好安然!
作者: 言默然    时间: 2017-7-13 06:51
闫广慧 发表于 2017-7-13 06:02
谢先生的鼓励。

问好,远握
作者: 王阳    时间: 2017-7-13 09:38
做不成朋友,未必不情深。
父子情跟朋友情,肯定不太一样,隔着辈分呢,可能要比朋友多些规矩跟礼貌,少些自在与随意吧。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7-7-13 14:13
闫老师借古喻今,文章写的真是不错。

当下的社会让父子成为朋友那可真是不容易的啊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7-13 20:15
只有一个感觉:这文写得短了点儿,不过瘾。再长些,再长些,就可以作为一篇“父子关系”的史话了。
作者: rsjby    时间: 2017-7-14 14:19
喜欢汪曾祺所说:“多年父子成兄弟”,但却做不到。觉得:父是父,子是子,伦常不可废。
作者: 闫广慧    时间: 2017-7-14 22:25
王阳 发表于 2017-7-13 09:38
做不成朋友,未必不情深。
父子情跟朋友情,肯定不太一样,隔着辈分呢,可能要比朋友多些规矩跟礼貌,少 ...

父子关系能做个莫逆之交固然好,但多半的父子关系处理不好,只是一个“老熟人”,那就悲催了。
作者: 闫广慧    时间: 2017-7-14 22:27
云馨 发表于 2017-7-13 14:13
闫老师借古喻今,文章写的真是不错。

当下的社会让父子成为朋友那可真是不容易的啊

现在的父子关系真的和以往大不相同了。旧式的父子关系,一定要维护做父亲的尊严,有诸多的禁忌,现在我看到许多孩子可以直呼其名,而父亲也乐得答应。这是西方化的父子关系。
作者: 闫广慧    时间: 2017-7-14 22:29
水如空 发表于 2017-7-13 20:15
只有一个感觉:这文写得短了点儿,不过瘾。再长些,再长些,就可以作为一篇“父子关系”的史话了。

写文章都是挤时间写的,时间宽裕就多写点儿,时间少了文章也就展不开了。有话说憋在心里其实很难受。
作者: 闫广慧    时间: 2017-7-14 22:30
rsjby 发表于 2017-7-14 14:19
喜欢汪曾祺所说:“多年父子成兄弟”,但却做不到。觉得:父是父,子是子,伦常不可废。

兄弟和父子真的不能混乱,朋友还是相对好做一些。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