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劳窝的母鸡 [打印本页]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7-17 09:06
标题: 劳窝的母鸡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7-7-19 11:07 编辑

 劳窝的母鸡

  梁正虎

  一年春天,妻抓来十只小鸡娃,这十只小鸡娃长大后,分出公母来,三只是公鸡,七只是母鸡。这七只母鸡是黄色的,看上去差不多一个样,像我这般粗心大意的人,又不常喂它们,是分不清它们哪只是哪只。三只公鸡长大了,特别壮实,在院里跑的时候,爪子下面发出“腾腾腾”的响声,有时,这三只公鸡红着脸,倒竖着毛在互相啄仗,我觉得这几只公鸡吃饱了无事生非,没有理由继续吃闲食了。于是一个接一个,三只公鸡陆续被我们宰杀了。剩下的七只母鸡,也一个个丰胸肥臀,一个个摆着八字步儿,在院子里踱着,时不时拉下一团粪来。看在它们下蛋的份上,我暂时没有打算要杀它们。但有时发现某只母鸡好长时间不下蛋了,那么,这只母鸡也就没有理由继续存在下去了。

  有一天,妻在喂鸡的时候,好像觉得少了一只。她数了数,是五只,应该是六只呀。她在院子里啁啁地叫了几声,也不见鸡出来。她就在柴房里,草房里找了一圈,也不见。既然不在院内,它可能蹿到院子外面去了。妻到外面找了一转,仍是不见。可能是找不到了,这只鸡十有八九是误入别人家的院子,被人家抓住不放了。

  可是过了两三天,妻在喂鸡的时候,眼前的鸡好像又不是五只的数,好像多了。她一数是六只,奇怪了,鸡没有丢啊,那这只鸡在哪里呢?第二天,妻喂鸡的时候,却发现鸡又是五只,仍就少一只。是少哪一只呢?妻也说不上,因为平时家里农活忙,喂鸡也只是匆匆忙忙给拌点食,丢在一边让它们自己吃去,谁还有闲时间观察每个母鸡的特征呢!反正是几只黄母鸡。妻问我,我甚至说不清鸡究竟是五只还是六只。妻坚持说是六只,六只是千真万确的。

  就在我们不再谈论鸡的数量的时候,有一天,我去草房里找东西,却意外地发现了这只鸡,它在一个背斗里卧着。这个背斗靠墙平放着,背斗口朝里,底朝外,鸡悄悄卧在里面,极其隐蔽,你不探头朝里张望,还真不发觉这只鸡呢。那么,它长时间卧在里面,究竟在干什么呢?我用脚踢了踢背斗,它站起来了,但好像又不愿意出来,我找了一根木棍去捣,它才惊慌地跑出来了,抖着一身蓬松的羽毛,发出一种沉重的咕咕声,这种声音好像是患了一场重感冒发出的,胸腔里似乎空空洞洞,这种声音来自肺腑。

  我一看背斗里面,竟有好几只鸡蛋呢。我数了数,有九只,下面还垫着一层草。噢,我明白了,这只母鸡在孵小鸡呢!这只母鸡走出了草房,蓬松着羽毛,体态明显比其他母鸡小了。它一边走着,一边拉下几团很大的鸡粪。妻看见了,看见了她的这只形容憔悴的母鸡,心疼的急忙给食给水,说些母鸡听不懂的感谢话。这只母鸡,虽然和其它母鸡吃着同样的食,但它心里另有盘算,偷偷把蛋下在让人收不到的地方,以图做出神圣的事业来。

  但我第一时间感到,这只母鸡在白费劲。在这期间它很少露面,也许就是抽空出来匆匆吃一点,忍饥挨饿,甚至也不出来方便一下,它为了孵小鸡做出了很大牺牲,她做到了一个母亲应尽的职责。可是,它却想不到,它腹下的这几只蛋却是孵不出来鸡娃的,无论它做出多大的努力。

  在这件事上,就连妻都和母鸡站在同一个立场上,她不相信母鸡孵不出小鸡的说法。我说,这还不明显吗,大半年了,鸡群里没有公鸡,你不知道吗?快拿出去扔了吧,免得孵出怪物来,不要再让母鸡吃这苦头了。

  妻还是不愿放弃,感觉扔了有些可惜。她有点犟的意思,还说,嗯?怪呀,怎么孵不出,再等等,等上二十一天再说。 她还举出了实例,她在娘家的时候,一只母鸡就这样失踪了,但后来,这只母鸡却从炕洞里领着一群小鸡娃出来了。妻说这话时,好像她的这只母鸡也会领着可爱的小鸡娃,从背斗里出来似的,母鸡呢,仍然执着的趴在鸡蛋上卧着。好像我的判断是错误的。

  事实上,二十一天的日子早就到了,你可以从母鸡失踪的第一天算起,可不是吗?鸡蛋却仍如石头般冰冷,妻也就失去了最后的信心,把这几个鸡蛋提出去埋了。

  抱鸡娃的趣事应该是我们小时候的事了,母亲对此显得很行当。如今,人们繁忙,谁还有时间去操心一个母鸡抱鸡娃的事呢。鸡差不多大一点就开始被杀着吃了,一个接一个,就像葫芦藤上的小葫芦一样,渐大渐吃。人们不指望让公鸡打鸣,也不指望母鸡下蛋,这样的进程,母鸡怕是也来不及劳窝。妇女们要养鸡,就来现成的,去街上抓几只得了。

  记得小时候,家里把鸡养一两年,也是正常的事。那些母鸡真正成了老母鸡,在夏天,如果有一只母鸡劳窝了,这时候,家里又不需要它孵小鸡,母亲就让我们提着老母鸡到村前的小河里泡上一泡,泡过水的老母鸡果然又恢复了先前的样子,变得正常。如果家里要抱鸡娃,母亲就找来鸡蛋,找一个筐筐,在筐底垫上些草,然后把鸡蛋放在上面,劳窝的母鸡就会自个儿趴上去,一动也不动地卧着,好像得到责任和义务似的,全心全意地给你哺育起来。

  这时候,母鸡不很注意自己的形象了,而且显得随便和邋遢,正如大着肚子的女人不很收拾自己了一样,它们会显得心事重重,有些厌倦户外活动了,也不贪吃了,任你敲着食盆怎么呼唤,它也不为所动,一门心思地扑在那些鸡蛋上。母亲说,母鸡三天才出来拉一泡屎,果然,母鸡一次拉出来的屎很多,明显是积攒的结果。

  拉完屎,母鸡再到鸡蛋上面去,它会用嘴头拨拉着,换一换鸡蛋的位置,把外面的拨拉到里面去,把里面的调到外面来,这样子可以使所有的鸡蛋都能被它体贴到,都能抱出鸡娃来。要是一个蛋老在外围,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呵护,那么,因为这个冷遇,它便会成为水蛋的。水蛋是抱不出鸡娃的,水蛋是一包黄水罢了。鸡蛋一个模样,我因此也怀疑母鸡能否认得准,哪个鸡蛋调换了,哪个没有,要是遇上一只粗心的母鸡,它是会做出一锅夹生饭的。可母亲说,母鸡自个儿会认准的,天生的。

  母鸡把鸡蛋调拨好,就趴上去将翅膀打开,寻找着翅膀与鸡蛋的最佳位置和最好关系,有时已经卧下去了,但又不嫌麻烦地起来,将翅膀动几动,再动几动,好像怎么卧也不能称心如意似的。

  母鸡趴在鸡蛋上面的时候,为了避免爪子压了蛋,为了使鸡蛋充分地熨贴在自己的腹部下面,母鸡将两只爪子尽量叉开来,放在鸡蛋的外围。可以想象,那是多么难受的姿势啊,如果换了我们人,整天叉着个腿,蹲成马步姿势,谁能做得到呢?我们小孩子家调皮,故意将手伸近鸡窝,母鸡就毫不客气的啄你的手,嘴里发出咕咕的声音,好像它的事业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这样母鸡辛劳到第二十天,鸡蛋里的小鸡娃已经按耐不住跃跃欲试了,也就这一两天,小鸡娃就先先后后出壳了。有些小鸡娃身胚大,在里面蜷缩得紧,使它无法啄到蛋壳,这一出不来,小鸡娃在里面一筹莫展,惶惶难安,最终圈惶死了。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人工助产,轻轻磕破鸡娃头部的蛋壳,有时这只鸡娃是活着的,只要出来头部,它自会蹬脱蛋壳出来的,有时,错过了时间,鸡娃未能坚持到最后,死在蛋壳里了。而有些鸡娃不是因为圈惶,而是中途就没有了动静,母亲说这只鸡娃青死了。

  当一只小鸡娃自己啄破蛋壳,探出头来,左顾右盼着,但屁股后面还吊着个蛋壳,像个蜗牛,不能立刻蜕了去,小鸡娃伸长了脖子,急吼吼的样子,那样子实在令人怜惜。这时候,母亲告诉我,万不可一下子把鸡娃从蛋壳里揪出来,这时的情景就像刚出生的婴儿的脐带还留在母体中一样,到时候,鸡娃会自个儿蹬脱蛋壳,自己出来。看着小鸡娃一个个湿淋淋地从蛋壳里出来,情不自禁地就有一种喜悦感和奥秒感!

  待一窝鸡娃孵出来,母鸡像大病了一场似的,羽毛失去了光泽,提起来掂一掂,轻飘飘的,一把干骨头,真让人有点感动。这时,劳苦功高的母鸡用一种异乎寻常的声音呼叫着小鸡娃,头一探一探的,像是在不停地清点着它们的数目,一侧的翅膀禁不住就展开来,似乎总是企图要庇护它们,它好像一时节不知道该怎么疼它们才好了似的。如果空中突然飞来一只鹰,母鸡就会惊恐地叫几声,那群小鸡娃飞也似的钻进母鸡的翅膀下面。有时候,我们也故意捉弄母鸡和小鸡娃,看着它们悠然的样子,忽然“呜喽呜喽”地叫几声,老母鸡同样会惊恐地叫几声,小鸡娃憨态可爱惊慌失措地跳蹿。

  看着一窝鸡蛋全孵出了小鸡,母亲自是喜盈盈的,在屋里进进出出地忙碌着,像伺候月子一样,她在茶缸里滚了小米,撒给小鸡吃。同时,母亲观察着,哪一只小鸡不机灵了,就在小鸡的鼻孔里点些她配置的药水,小鸡果然又雀跃了。这时候,一直不太操心这事的父亲也凑过来问,小鸡娃都孵出来了吗?母亲说,都出来了。父亲就很高兴,自言自语地说,算卦不如抱鸡娃。我听不懂父亲话的意思,但可以看出,父亲脸上堆满了笑意。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7-7-17 10:09
生活气息相当浓郁。写得传神!让人仿佛又走入小时候的农村大院里,有一种天然的感动与心流淌。好熟悉的场面。
看是河西人,不妨说几句闲话。来了不要光顾着发自己的文章,还应该积极与网友们互动,你走访了别人,人家才能来你这里串门。这礼节跟现实一样。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7-17 10:27
这个写母鸡抱孵小鸡的文字写得很细腻。老窝是河西土语,很乡土气。
记实的笔调描写一只母鸡的坚守,写妻的观察,延伸到到往事的回味,都指向乡村一些传统的消亡,这个主题是深刻的。因为写得过实,文字便少一点灵性。
作者: 文珺    时间: 2017-7-17 11:02
传统散文的韵致,充满了乡村生活的乐趣,熟悉的场景,细致的笔触。问好!
作者: 刘彦林    时间: 2017-7-18 09:10
问好甘肃老乡。先留足迹,下来仔细品读。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7-18 18:47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7-17 10:09
生活气息相当浓郁。写得传神!让人仿佛又走入小时候的农村大院里,有一种天然的感动与心流淌。好熟悉的场面 ...

实在对不住各位网友,我是一个庄稼人,这几天正值夏菜出售,农事很忙,未能和网友们互动,请见谅。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7-7-18 18:58
河西村夫 发表于 2017-7-18 18:47
实在对不住各位网友,我是一个庄稼人,这几天正值夏菜出售,农事很忙,未能和网友们互动,请见谅。

不好意思啊,不知道你农忙。
看网名可能是老乡,才叨咕几句。见谅!好在散文版有两个版主于版是武威人,柯版主是张掖。我农民酒泉人。都是一条线啊。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7-18 19:28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7-18 18:58
不好意思啊,不知道你农忙。
看网名可能是老乡,才叨咕几句。见谅!好在散文版有两个版主于版 ...

哦,知道了,您不知道我们古浪黄羊川这几天就是娃娃菜的天地,阵势大着呢!幸福老师那儿种娃娃菜吗?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7-18 19:41
柯英 发表于 2017-7-17 10:27
这个写母鸡抱孵小鸡的文字写得很细腻。老窝是河西土语,很乡土气。
记实的笔调描写一只母鸡的坚守,写妻的 ...

谢谢柯英老师的指点,未能积极与网友们互动,甚是惭愧,一来农事忙,二来怕说错话。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7-18 19:45
文珺 发表于 2017-7-17 11:02
传统散文的韵致,充满了乡村生活的乐趣,熟悉的场景,细致的笔触。问好!

问好文珺老师,谢谢。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7-18 19:45
河西村夫 发表于 2017-7-18 19:41
谢谢柯英老师的指点,未能积极与网友们互动,甚是惭愧,一来农事忙,二来怕说错话。

多交流互动啊,与大家交流也是学习的过程。只关注自己的,就不知“美美其美”了。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7-7-18 19:56
河西村夫 发表于 2017-7-18 19:28
哦,知道了,您不知道我们古浪黄羊川这几天就是娃娃菜的天地,阵势大着呢!幸福老师那儿种娃娃菜吗?

种啊。什么菜都种,只是这些都是别人的事了。因为我早就失去土地,被开发了。
作者: 鲜然    时间: 2017-7-18 20:50
这样的场景,久不见了

想想,挺怀念
作者: 橙子    时间: 2017-7-19 08:16
很接地气的文字,我亦来自农村,深谙农家生活,读来分外亲切。看到一个别字,奥妙的妙,需要改一下。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7-7-19 11:43
    朴实的笔调,熟悉乡村生活,仿佛信手拈来却倍感亲切。细腻而真切的描绘出老母鸡孵化小鸡的过程,惟妙惟肖,淋漓尽致,没有熟悉的乡村生活,决然写不出如此朴质的文章。
作者: 吴显萍    时间: 2017-7-19 13:09
如此细腻详实的笔触,生动的描写,勾起了遥远的记忆,一幕幕如在眼前……夏忙,多保重。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7-19 18:10
于文华 发表于 2017-7-19 11:43
朴实的笔调,熟悉乡村生活,仿佛信手拈来却倍感亲切。细腻而真切的描绘出老母鸡孵化小鸡的过程,惟妙惟 ...

谢谢于老师的点评,有您的栽培,我会更加努力写作的。我也定会在繁忙中和各位老师交流学习。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7-19 18:17
鲜然 发表于 2017-7-18 20:50
这样的场景,久不见了

想想,挺怀念

鲜然老师,确实,这种场景不见了,人们说,电抱的鸡娃苕着里。问好!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7-19 18:21
刘彦林 发表于 2017-7-18 09:10
问好甘肃老乡。先留足迹,下来仔细品读。

问好彦林老师,谢谢能来读我的拙作,指点指点。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7-7-20 12:12
写得真生动。把母鸡想当母亲的心思和行为描写得十分细腻,读来有种感动。欣赏!问好!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7-7-20 12:12
写得真生动。把母鸡想当母亲的心思和行为描写得十分细腻,读来有种感动。欣赏!问好!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7-7-20 12:17
河西村夫 发表于 2017-7-19 18:21
问好彦林老师,谢谢能来读我的拙作,指点指点。

只看了题目。劳,应该是:落(多音字)。
题目出现错别字,就没有阅读内容的欲望了。
作者: 春天的声音    时间: 2017-7-20 13:38
很有生活气息的文字,朴实无华,但耐读。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7-20 18:41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7-7-20 12:12
写得真生动。把母鸡想当母亲的心思和行为描写得十分细腻,读来有种感动。欣赏!问好!

谢谢昙花老师的点评,请多多指导。问好!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7-20 18:51
蝉衣cy 发表于 2017-7-20 12:17
只看了题目。劳,应该是:落(多音字)。
题目出现错别字,就没有阅读内容的欲望了。

还请蝉衣老师皱着眉头读一读吧,以便提出更多问题,本人才疏学浅,错误难免,有老师这样点拨,自是受益匪浅。问好!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7-20 18:54
春天的声音 发表于 2017-7-20 13:38
很有生活气息的文字,朴实无华,但耐读。

谢谢春天的声音能来读我的拙作,还请以后我们多多交流,多多学习!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7-20 19:02
橙子 发表于 2017-7-19 08:16
很接地气的文字,我亦来自农村,深谙农家生活,读来分外亲切。看到一个别字,奥妙的妙,需要改一下。

谢谢橙子老师的点评,关于错别字的问题,以后我会操心的,不能再出这样的差错。问好!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7-20 19:11
吴显萍 发表于 2017-7-19 13:09
如此细腻详实的笔触,生动的描写,勾起了遥远的记忆,一幕幕如在眼前……夏忙,多保重。

谢谢吴老师的关心,作为我一个土里刨食的庄稼人,为吃饭穿衣忙忙碌碌,一年又一年。愿您愿我多多保重!
作者: 跌落人间的羽毛    时间: 2017-8-19 18:55
这鸡与人在抚育上是一样的,感情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写得很温暖:loveliness::handshake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8-19 21:56
跌落人间的羽毛 发表于 2017-8-19 18:55
这鸡与人在抚育上是一样的,感情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写得很温暖:hands ...

感谢老师阅读点评,问好!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7-8-20 10:17
有个错字:奥妙。
好几个我从来没见过的用词,喜欢其生僻而生动:劳窝、圈惶、青死。
真有意思。就像这一篇字,每个细节都有意思。很久都没见过这么有趣的字了。就是那个:黑色幽默。
一种古雅朴拙的云淡风轻。仿佛生活,无一不可趣致而又郑重其事。真实的趣味,一根羽毛一样真实又轻盈。
嗯,想想,生活本就没有什么道理,又无处不是道理。
想不到您的字可以和谁类比,但趣致和工整,很少见到哎。
喜欢您讲的故事。喜欢这个讲法。叙述背后是心目,嗯,如此看待生活,一地碎屑,也有光泽了。
好。
问候秋安。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8-20 11:54
恩和 发表于 2017-8-20 10:17
有个错字:奥妙。
好几个我从来没见过的用词,喜欢其生僻而生动:劳窝、圈惶、青死。
真有意思。就像这一 ...

     恩和老师,奥妙错了,一时改正不过来,如要改动,需要联系版主。象劳窝、圏惶、青死一类词语,属方言土语,当然,有些字的运用也有错误,比如“劳窝”,在本文后的点评中指出是“落窝,”而有些作品中也写作“劳窝”,“圈惶”就是圈在里面,惶惶难安,就是这个意思。“青死”来源于庄稼人说麦子没有黄,干旱而死,没有成功。
      再次欣赏您的语言风格,温润宛然,的确耐读玩味。切盼多多点评。
作者: 红秋叶    时间: 2017-8-22 23:32
细腻,温蔚,善于比喻和细节的扑捉。灵动方面可以再研磨。问好。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8-23 09:49
红秋叶 发表于 2017-8-22 23:32
细腻,温蔚,善于比喻和细节的扑捉。灵动方面可以再研磨。问好。

     谢谢秋叶老师点评,不足之处我当努力!请老师就这样,多多提些建议,给予指教。
作者: wx_hN3H24zn    时间: 2017-8-23 10:03
写得好有趣。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8-23 10:23
wx_hN3H24zn 发表于 2017-8-23 10:03
写得好有趣。

       见笑了,问好新朋友,欢迎多来交流。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