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原创] 城市印象之尚义巷 [打印本页]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8-26 09:32
标题: [原创] 城市印象之尚义巷
  南城根和尚义巷之间,是三十一级敖德萨一样的台阶。它们就像小巷的皮肤,骨骼,连通了每日上上下下急急缓缓迈向远方的脚步。尚义巷的一边的尽头,是河流。这条河瘦瘦的,仿佛中年丧子后的怨妇,常年阴沉着脸,将自己隐藏在城市的后面。在正午的阳光下,河流的水是肮脏的,静止的,也是黄稠的。对于小城居民来说,拥有这样一条波澜不惊偶尔也会有小鸟翔集的河流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狭窄的河床上,河流始终按照既定的扁平的路径流淌着。这是现实。当放学的孩童们从岸上经过时,河流的上空会飘过一顶顶风筝。它们鲜丽的色彩和造型让河流生动了许多。但这样的时刻往往很短暂。河流依然会被落寞的丢在身后的风中,陷入到长时间惯常的沉默里。尚义巷的另一边连接着民主东路(和其它小城市一样,这是一个很有时代意义却绝无地域色彩的街道泛名)。城市的主街道。从那里,可以到达想象中的任何地方。机关。银行。法院。学校。车站。舞厅。就像每次按动快门的那一瞬间,一切地理的意义都会分裂,或成为影像。这一刻,小巷就是一张古旧的照片,它将凌越所有的记忆。但现在它却独立于小城的之外,和巷道中间的那棵老槐树(其实这个城市里任何一条小巷中都有这样的老树)相重叠。很长时间内,老槐树田野一样保持着死寂。但小巷的人们是有耐心的。终于有一天,它繁茂的枝叶从下沉的枯干上垂落了下来。高低不平的路面也渐渐有了生机,炊烟一样荡起柔和的雾霭。瞬间的颤动。小巷又在槐荫的庇护夏恢复了往日的沉静和幽深。

  但尚义巷不仅仅是一段薄雾,它还有更多时间留下的痕迹。比如朱红大门。黄铜双环。疏松斑驳的老墙。锈迹斑斑的门牌。半开半合的窗户。翠碧的青藤。隔着雕花窗棂,小巷的生活在面皮和呱呱的叫喊声中花布一样展开。透过天井,阳光会缓缓撒落在老宅的庭院中。如果是在早晨,或许主人还会“吧哒吧哒”吸一锅水烟。断断续续的烟雾里,他枯井一样的双眼常常会暗视着古朴照壁上的衰草或者照壁前的那棵凌霄花树(艳艳的花朵正绽放在枯萎的枝干上。裂痕更显深邃),体味着时光的轮回。这时的小巷是安静的,不动声色的。就像一场不愿惊醒的酣梦,一段不愿走开的记忆。

  在我看来,小巷最怀旧的去处当是油坊(这是小城对乡村生活很古老的一种向往和印记)。相对于已经适应流水线生活的居民来说,小油坊无疑是一个深远的象征(肯定和“义”有关)。这让他们在摆脱贫穷后又能回到温馨而梦魇一样的过去(实际上,在贫穷面前,一切都显得卑微,虚假)。所以,油坊亲切的轰鸣声一直没有停止过,就像现在满山盛开的胡麻花一样,处处都是一种蓝色的只属于山野的浪漫意境。我始终坚信,油坊是有生命的,即使不是因为芳香,人们也会在世俗和忙碌之中看到这处小小的空间(被胡麻的幽香所笼罩)。独自用目光品尝缓缓流淌的胡油,仿佛是在人群之外抵达了一个幽静的山村。油缸旁是一只很破旧的木桶,“康”字钤印已经模模糊糊,但笔画依然清瘦周正。盛满的胡油清澈透亮,散发着麦香的田野的味道。和调和油不同,胡油可能是小城最后独具田园特质的颜色了。事实上,我们是在代替古人接受外界追加在小巷深处的荣誉。从这个意义讲,油坊纪念碑一样放大了我们的视野。

  除此而外,小巷应该还有风花雪月。有皂角洗涤,有染布,有歌唱,或极尽向上的意味。但今天的尚义巷只有皮肤,缺乏骨骼。只有易碎的阅读。它们从过去一直走到今天,从小巷深处走到闹市。比如喧嚣的网吧。拥挤的超市。嘈杂的麻将室。鳞次栉比的台球桌。还有楼房。发廊。画廊。这些都充满了欲望,充满了骚动,让小巷在不经意间改头换面。就这样,很多时间里,小巷被凌乱的阴影所撕扯,象一匹匹野马渐渐融化在繁华背后。静止的时候,也就是正午的时候(这点与河流很相似),一切都懒慵疲倦。像丢勒的风景画(这些都是小巷的双重性)。仿佛它们在墙上投下了不止一个阴影。

  有那么几年,我总是努力从尚义巷的双重性中摆脱出来。我挣扎着把它和那棵老槐树分离开来。它的象征意义。它的影响。它的迷幻般的过去。但结果都是徒劳。对城市而言,小巷意味着什么呢?尚义巷之“义”又意味着什么呢?我没有问过任何人。不管答案是什么,至少它是一个童年。而对不了解它的人,意义是不重要的。这就是说,它还是一个印忆,或者什么都不是,只被文字所引用(这是小巷的艺术,哲学)。所丢弃。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作者: 田瞳    时间: 2008-8-26 10:01
先睹为快!
作者: 木祥    时间: 2008-8-26 10:14
标题: 回复: [原创] 城市印象之尚义巷
最初由 何也 发表
  南城根和尚义巷之间,是三十一级敖德萨一样的台阶。它们就像小巷的皮肤,骨骼,连通了每日上上下下急急缓缓迈向远方的脚步。尚义巷的一边的尽头,是河流。这条河瘦瘦的,仿佛中年丧子后的怨妇,常年阴沉着脸,将...


好文,问好!
作者: 若荷    时间: 2008-8-26 10:29
何也的文字大气厚重,有历史沧桑感!
作者: 汤如浩    时间: 2008-8-26 17:02
厚重大气。学习,问好何老师!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8-26 22:19
最初由 田瞳 发表
先睹为快!

田主席好!因为奥运会,最近没咋来,似乎觉得这里陌生了许多。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8-26 22:20
标题: 回复: 回复: [原创] 城市印象之尚义巷
最初由 木祥 发表
[QUOTE]最初由 何也 发表
  南城根和尚义巷之间,是三十一级敖德萨一样的台阶。它们就像小巷的皮肤,骨骼,连通了每日上上下下急急缓缓迈向远方的脚步。尚义巷的一边的尽头,是河流。这条河瘦瘦的,仿?..

问候木祥老哥。祝安!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8-26 22:20
最初由 若荷 发表
何也的文字大气厚重,有历史沧桑感!

多谢若荷的关注。问好!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8-26 22:21
最初由 汤如浩 发表
厚重大气。学习,问好何老师!

感谢浩如。欣赏你的文字和表达。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08-8-26 22:23
有那么几年,我总是努力从尚义巷的双重性中摆脱出来。我挣扎着把它和那棵老槐树分离开来。它的象征意义。它的影响。它的迷幻般的过去。但结果都是徒劳。对城市而言,小巷意味着什么呢?尚义巷之“义”又意味着什么呢?我没有问过任何人。不管答案是什么,至少它是一个童年。而对不了解它的人,意义是不重要的。这就是说,它还是一个印忆,或者什么都不是,只被文字所引用(这是小巷的艺术,哲学)。所丢弃。
    拜读学习何也先生大气磅礴的富于厚重历史沧桑感的文字,问好!
作者: 房子    时间: 2008-8-27 00:29
很形象的描述。有骨感。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8-8-27 08:03
台阶、河流、主街道、老槐树,朱红大门、最让人怀旧的油坊,这些尚存着的就是尚义巷里一张古旧的照片。但今天的尚义巷只有皮肤,缺乏骨骼。只有易碎的阅读。这种双重性是难以避免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空间的拓展,能够保留出一些让人怀旧的景致已属不易,而尚义巷里那些盈集的现代化气息则将这条小巷,推向了不断前进或繁华的境地,不知道这样是好事或是不该呢?文章章法回环吞吐,语精字炼,空灵蕴藉,寄意邃深。精华支持!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8-27 08:39
有那么几年,我总是努力从尚义巷的双重性中摆脱出来。我挣扎着把它和那棵老槐树分离开来。它的象征意义。它的影响。它的迷幻般的过去。但结果都是徒劳。对城市而言,小巷意味着什么呢?尚义巷之“义”又意味着什么呢?我没有问过任何人。不管答案是什么,至少它是一个童年。而对不了解它的人,意义是不重要的。这就是说,它还是一个印忆,或者什么都不是,只被文字所引用(这是小巷的艺术,哲学)。所丢弃。
依然是自己的风格。祝贺精华。
作者: 芳菲    时间: 2008-8-27 08:43
文脉清晰而厚重。喜欢这样淡淡的描述。问好何也!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8-27 08:50
文字质感,从容,沉静,欣赏!
呵呵,我们这里有条尚义街。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8-27 09:07
质感的文字,立体的动感,以具有穿透力的方式,把拟人化的描述推演而至,构成了本文漂亮的文眼,我十分欣赏,支持精华!
作者: 杨春山    时间: 2008-8-28 08:50
写得深刻厚重,文字凝练,欣赏并问好何老师!
作者: 吴安臣    时间: 2008-8-28 09:05
何也的文字一直以来读着都有一种痛感,一定是他的深刻所致。像电影充满了沧桑的印记。问候。
作者: 黑龙江小龙女    时间: 2008-8-28 09:18
写的安静,似木刻一样的力度。欣赏。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8-28 17:34
最初由 于文华 发表
有那么几年,我总是努力从尚义巷的双重性中摆脱出来。我挣扎着把它和那棵老槐树分离开来。它的象征意义。它的影响。它的迷幻般的过去。但结果都是徒劳。对城市而言,小巷意味着什么呢?尚义巷之“义”又意味着什么呢...


感谢文华的阅评。问好你!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8-28 17:35
最初由 房子 发表
很形象的描述。有骨感。


感谢房版的阅评。祝大安!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8-28 17:37
最初由 杜永生 发表
台阶、河流、主街道、老槐树,朱红大门、最让人怀旧的油坊,这些尚存着的就是尚义巷里一张古旧的照片。但今天的尚义巷只有皮肤,缺乏骨骼。只有易碎的阅读。这种双重性是难以避免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空间的拓展...


真诚谢永生斑斑的悉心阅批和精华支持!
祝安!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8-28 17:38
最初由 高迎春 发表
有那么几年,我总是努力从尚义巷的双重性中摆脱出来。我挣扎着把它和那棵老槐树分离开来。它的象征意义。它的影响。它的迷幻般的过去。但结果都是徒劳。对城市而言,小巷意味着什么呢?尚义巷之“义”又意味着什么呢...


高版好!多谢你的关注和阅批!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8-28 17:39
最初由 芳菲 发表
文脉清晰而厚重。喜欢这样淡淡的描述。问好何也!


芳菲好!感谢你的阅评。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8-28 17:40
最初由 雨夜昙花 发表
文字质感,从容,沉静,欣赏!
呵呵,我们这里有条尚义街。


雨夜斑斑好!感谢你的阅评。
看来,“尚义”二字国人还是比较喜爱的。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8-28 17:42
最初由 敬一兵 发表
质感的文字,立体的动感,以具有穿透力的方式,把拟人化的描述推演而至,构成了本文漂亮的文眼,我十分欣赏,支持精华!


真诚感谢敬斑斑的阅评和欣赏。握手致意!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8-28 17:42
最初由 杨春山 发表
写得深刻厚重,文字凝练,欣赏并问好何老师!


春山好!多谢你的阅批。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8-28 17:47
最初由 吴安臣 发表
何也的文字一直以来读着都有一种痛感,一定是他的深刻所致。像电影充满了沧桑的印记。问候。


多谢安臣兄的关注。社会的变迁,给予了我们心灵更多的创伤。所以,表达起来,就不自觉的有了一种疼痛之感。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8-28 17:47
最初由 黑龙江小龙女 发表
写的安静,似木刻一样的力度。欣赏。


小龙女斑斑好!真诚感谢你的阅批。
作者: 宋长征    时间: 2008-8-28 20:32
这就是说,它还是一个印忆,或者什么都不是,只被文字所引用------空灵的感觉,独特的视角,欣赏.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8-29 10:39
最初由 宋长征 发表
这就是说,它还是一个印忆,或者什么都不是,只被文字所引用------空灵的感觉,独特的视角,欣赏.


感谢长征的阅评。问好你!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08-8-29 12:51
淡淡的惆怅,怀旧情结,共鸣!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