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原创] 徘徊或者靠近 [打印本页]

作者: 顽主    时间: 2008-8-30 20:57
标题: [原创] 徘徊或者靠近
  我清楚地明白,自己正在教堂外徘徊。我说的是心灵上的教堂,我一点点地接近它,却又不敢贸然走进它。

  我是一个无神论者,年轻时学习自然科学,所以我不相信鬼神。那时,我年轻气盛,认为宗教是可笑的。可现在,我渐渐地接近了它,虽然我没有入教或者阪依,但我时常被宗教的气氛所吸引。我去过桥南的梵音寺,钟声、落叶、木鱼、藏经阁,身披袈裟的比丘尼,让我寻得片刻的宁静。

  清晨的梵唱,傍晚的钟罄,悠扬或旷远,映着天边殷红的霞,时时浮现于我的脑海。在许多个梦里,我泡清茶,阅书籍,闲扫庭院,看浮云落日,与鸟兽为友,梦中的我是没有面目的,我不是和尚,不是比丘尼;我只是我,心有所属,身无所依。梦醒的时分,我知道,那一切都是幻影,红尘中有太多的依恋,我舍不得,放不下,有万千牵挂,我并不是洒脱之人。

  我知道自己正在接近,正在徘徊。但我永远不会迈入那道门槛。我的内心深处有着自然的抵触,我从不喜欢清规戒律,从不喜欢在玄奇的外表下隐藏着的庸常,即使是宗教,也逃脱不了日常的人际关系和经济法则,那么,披这一层外衣又有什么意义呢?

  宗教是个严肃的话题,宗教是种寄托,对于现实的无奈,使我越来越接近宗教。王摩洁有诗曰:一生几多伤心事,不向佛门何处消。有点评认为是消极,我独喜欢着这一句。想那古代的文人,即使处于庙堂之高,也一样文弱和无助。时事变幻,如白云苍狗,贬官流放杀头,是家常便饭,所以他们总在得意和失意之间荡秋千,总在出世和入世之间徘徊挣扎。修炼、隐士、学佛,都不过是失势时的逃避,失意时的悲叹罢了。

  醉心于山水之间,非有高洁之志不能达。我蜗居的这个小城,无山无水,而我亦无高洁之志。我向往的,莫过于世事纷扰之外的一分宁静。宗教场所,比如寺庙,恰好能满足这一分小小需求,如此而已,倘若真正要我去虔心理佛,我会逃之夭夭,我是当代一叶公。

  相对于寺庙,教堂更容易被市民接受,犹如丁光训所言,教会的规矩是少的,可以喝红酒……。我的家人中,有相信耶稣教的,她们大多一字不识,喜欢拿着一本黑面小圣经。我的六姨每个礼拜都去教堂祷告,在我童年的印象里,她与宗教是绝缘的,她出生在那个红色的岁月,做红卫兵,喊口号,参加揪斗批,完全是革命小将,可就是这样一个姑娘,有一天,被一个东北男人所诱惑,不告而别走了,她的出逃是外婆家的耻辱,那时我还小,不明白,那就是私奔,暴烈的舅舅自作主张,永远地把六姨开除出家族。

  二十年后,我成家立业,六姨忽然只身一人从东北归来,我见到她时,她的眉宇间还依稀有年轻时的英气,但她真的老了,也憔悴了。她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一个从遥远的风雪之地来的孤独人,陪伴她的是一个小小的粗布包裹,我不知道这布包裹中有多少故事,多少辛酸。我害怕去问,害怕听到她说出那两个字——后悔。那将是一种揭伤疤的痛苦和对尊长的冒犯。

  半年后,我再次见到她时,她已经皈依了耶稣,她住简陋的出租房屋,为一家民营医院洗床单来换得微薄的收入,我不能居高临下地说,她的世界就是贫乏的,因为我的世界同样是寒冬风雪,寸草不生,我成天混日子,浑浑噩噩,内心无比空虚。

  影响我对教堂了解的,还有一个人——我的岳母。她的虔诚,她的认真,有时候,看起来是那么好笑,病痛时她祷告,儿女有困难时她祷告,她把祷告当成了无所不能的良药。我可以认为她是愚昧的,她并不知晓圣经上的故事,我却不能嘲笑她的诚心,尤其是她戴上老花镜拿着圣经来问我生字时,完完全全是小学生式的认真。

  很多个日夜,我沉思,我冥想,我的亲人,或者与她们相仿的那些人,为什么要寻求一种寄托,把她们的期盼放在越洋而来的宗教上?需知,那是两种文化,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手摸锄柄的中国人,如何能接受卷发黄须的神偶?

  我无法寻得答案,我是浅薄的,我只知道,岳母当初是因为病痛折磨才信奉了宗教,或许她的宗教是杂乱的,不纯粹的。听妻子说,岳母年轻时,是生产队里的铁姑娘,干农活不输任何一个庄稼汉,可就是这样一个要强的女人,后来却病倒了,在她的生命里,疾病恶魔般如影随形,直到她选择了信教,她才自感稍有解脱。因为她,我相信,那些信众的善行,都出自一个朴素的想法——减少病痛或者减轻心灵上的痛苦。

  女儿上幼稚园的那段年月,我把她送在岳母家,由岳母照顾。礼拜日,老人去教堂孩子也跟着去,就这样,孩子像一个小小教徒,稚气未脱却会说很多祈祷话语。终于有那么一天,我也去了,我去是为了接走孩子,我好奇,想了解教堂的真实情况,当我走进教堂,听到台上主讲人的讲话,我失望了,那完全是胡言乱语。耶稣教本土化后,变成了一种四不像式的怪物。那不是我的教堂,我的教堂,应该有管风琴,有平安夜的蜡烛煌煌,它的祈祷似大海的涛声,飞出拱窗,飞向结满寒霜的夜空……。可那个河下的小教堂,更像是个小礼堂,朴素,木衲,它的四周是杂乱的民居,日杂百货,花鸟鱼虫,粗重家什,老城的市民,码头工人,四里八乡的农民,给教堂平添了懒散、悠闲的旧时光,教堂的时间停滞了,仿佛是停留在二十年前。

  那一天是一个伤害,我对这种变形的宗教感到失望,本来我对他们就是半信半疑,后来更加疏远了。很多年了,我寻找灵魂的栖息之所,我茫然无所知,我忙忙碌碌,我一事无成,我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当我失意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还需要一份抚慰,当我慌乱的时候,我知道自己还需要一些镇定,每到此时,我对教堂就有了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我希望有这么一座教堂,它是一种艺术,建筑的艺术,绘画的艺术,他有气质、肃穆、庄重,而又宽厚的心态,他仁慈、安详,他是可以寄托的厚墙。

  日子过得很快,时间是捧在手心的流沙,握也握不住,终于有那么一天,仿佛从睡眠中醒来,我在窗前,瞥见学校的后面,耸立着一座教堂,我看得见尖顶上的十字架。教堂是从河下搬迁而来的,他离我近了,他离我很远,我们之间并非一道围墙,而是隔着千万里,我终究是个世俗之人,不愿意轻易走近他。从那天开始,我每天与教堂对视,他与一堵墙、一座楼、一架铁塔,没有区别,都是窗外的普通风景,我熟悉他,直到忽视他的存在。可我的好奇心也蠢蠢欲动,有时我特别想了解他,走进他的世界,但我总是犹豫,我知道我在接近或者徘徊。

  终于,我下定决心去拜访他,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上午,阳光如薄冰越过浮云流动,我的心却是温暖的,我随意地停停走走,走走看看。教堂位于南北路上,路边各色摊贩,卖鱼虾,卖牛羊肉,卖蔬菜,卖花生,仿佛集贸市场。南北路是水泥路,路边都是市民自建的二三层小楼,这样教堂就被世俗包围,宗教和世俗的关系,就如此逼真地用物像表现出来。

  暗红色的墙壁厚实庄重,大尖顶上的十字架耸向蓝天,层层阶梯向上延伸,暗示着无限。我为所居的偏僻之地,有了个性的建筑而高兴。我喜欢教堂,即使仅仅从建筑艺术的角度,我也喜欢教堂,教堂无疑是本比《圣经》更容易阅读的书籍。教堂里面摆放着一棵圣诞树,绿色的针叶,它可能是纵树?杉树?柏树?树上挂满了银纸做的星星,我恍然记起,圣诞节快到了,今晚就该是平安夜了,在寒冷的冬夜,漆黑的天幕上,钻石般闪亮的星星会落下,落到树上吗?树枝上的星星会飞到夜空里去吗?天上人间,居然以一棵树去联系,去祈祷。

  教堂的穹隆倒并不深邃高远,它只是有些高而已,使我感兴趣的是坐在排排长椅上的人,他们或她们,都是普通人,穿着寻常,仿佛参加一场会议,或者观看一部电影。教堂的墙壁上贴着教堂收支表,显然是财务公开,这多少有些滑稽,究其根本,宗教场所还是人活动的场所,要遵守经济法则。门道处有一小窗口,出售圣经,原来,基督的书也是要用钞票购买的。我一下体会到教堂的世俗了。我并不打算真正走进教堂,我只是喜欢一些氛围和感觉,从教堂出来,我看见了南北路上,熙熙攘攘的人流,叫卖的摊贩,天空依然蔚蓝,生活一如往常,而我,依旧在徘徊。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作者: 宋长征    时间: 2008-8-30 21:17
很自由,很思考,很容易让人沉醉的文字!有佛无佛,我心依旧!
作者: 山野闲人    时间: 2008-8-30 22:10
  读这篇文章可以真切感觉到一颗灵动的心。
  问好
作者: 川媚    时间: 2008-8-30 23:33
欣赏你对于宗教气氛的设想.我不想对此深究.美,艺术,就是我的宗教!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8-31 09:15
本文非中财论坛首发,故文尾不必添加授权声明。
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 ... cBlogLog=1002036016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8-31 10:13
我知道自己正在接近,正在徘徊。但我永远不会迈入那道门槛。我的内心深处有着自然的抵触,我从不喜欢清规戒律,从不喜欢在玄奇的外表下隐藏着的庸常,即使是宗教,也逃脱不了日常的人际关系和经济法则,那么,披这一层外衣又有什么意义呢?
欣赏好文笔!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8-8-31 18:07
提上,晚上来欣赏。问好!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