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原创] 登点苍山记 [打印本页]

作者: 杨纯柱    时间: 2008-8-31 10:17
标题: [原创] 登点苍山记
    攀登点苍山是我从小就拥有的梦想。

      我老家就住在点苍山西坡的一个小山村,我可以说是自幼在点苍山的怀抱里长大的。在我眼里,海拔四千多米,峭拔雄峻的点苍山,历来都是带有某种神秘色彩的。在我很小的时候,仰望着群峰高插云表的点苍山,我就滋生出一个心愿:有朝一日爬上点苍山顶去,看一看苍山顶究竟有什么?在我们那一带山乡,也许除我之外,没有人会对登苍山抱有如此浓厚的兴趣。因为我们的村子离点苍山顶并不遥远,村子里的许多人,包括我的父兄都曾爬上过点苍山上去或挖卖过中药材、或打过猎物和砍卖过竹子笤帚。只有我从没有爬上过雪线以上的点苍山,却又不知为什么,始终对攀登点苍山之巅情有独钟。

      我参加工作后,居住在县城里,仍然年年岁岁与点苍山朝夕相望。冬春时节,皑皑白雪覆盖下的点苍山,宛若一条横卧的银光闪闪的绚烂巨龙,呈现出一派让人怦然心动的圣洁肃穆景象;夏秋季节,在气候阴晴变化装点下的点苍山,又如一位瑰丽多姿的魅力佳人,忽而展现出一种天高云淡、挺拔峻秀的雄奇景观,忽而又给人一种飘逸天成、如梦如幻的奇妙景象。这样,我攀登点苍山的兴趣再度被激活起来。不过,这时我登点苍山的动机和目的,已不再是出于纯粹的神秘和好奇,而是出于打心眼里热爱点苍山,喜欢亲近点苍山和想与点苍山进行零距离接触。同时,也是为了走进大自然和体验一种去大自然探险的乐趣。记得英国著名登山家马洛里曾经说过,他之所以要登山,就因为山在那里。我想,我之所以总是梦想登临点苍山,大概就因为我每天只要一抬头举目,就看见巍巍耸秀的点苍山的缘故吧?然而,不幸的是,我登点苍山的愿望,几十年过去都总是停留在愿望上,一直都只是停留在心里想想而已。我原以为,我这一辈子对点苍山之巅,也许就只能作神往梦游了,点苍山之巅对我而言,也许是永远可望而不可及的。不期这个多年缠绕在心头的忽远忽近的愿望,竟然在今年的春夏之交,说实现就实现了。

    今年五月底,在一位朋友的策划下,我们几位素有登点苍山之志的朋友,开始实施这一萦绕在心中很久的攀登点苍山的壮举。我们此行一共是四男一女,年龄都在四五十岁了,其中有一位还是已年逾花甲的退休老教师。第一天我们先是乘车从漾濞县城出发,驱车到达漾江镇金盏河电站的前池后,又骑了大约一个半小时的马,便到达了点苍山十九峰之一的莲花峰下的官房坪。官房坪是一块相对平坦的旷野,这里有一个几年前由山下搬来的一户段姓人家经营的叫作“官房人家”的小旅店,专供到此爬山和赏花的人们的食宿。当晚我们就歇在“官房人家”里。第二天天刚麻麻亮,在“官房人家”匆匆用过早餐后,我们就在一名三十来岁男向导的带路下向点苍山顶攀登。这条通过紧风口翻越点苍山到达大理坝子之路,当地人称之为“官马大道”,其得名相传是大理国时期,因这一带盛产优质珍贵的木材,大理国王便在此设置了采伐厂,并将所采伐的木材,通过这条道用马帮翻越点苍山运往大理坝子供建筑宫殿使用,现在这一带还留有凉木山等当年采伐活动留下的地名遗迹。据我所知,这也是攀登和翻越点苍山最平缓和最不险峻的一条路。然而对我们这些平时缺少锻炼的人来说,仍然是充满考验和挑战的,不过,也并没有原来预想中的那么困难和艰巨;而在登山途中一路欣赏到的壮丽风光则比想象中的还要令人激动和兴奋……

     我们在清脆悦耳的长一声短一声的鸟鸣声中,心情轻松愉快地沿着陡然高高拱起的山脊向山顶攀登。作为天然植物园宝库,点苍山植被的带状垂直分布特征非常明显。这个季节,海拔相对较低的山麓和山腰地带的大片大片的大树映山红,早已凋谢殆尽,而地处雪线一带的高海拔地区的白杜鹃、紫杜鹃和黄杜鹃,则刚好正在一树树、一林林地热热闹闹绽放,让人一眼望去,不仅绚丽灿烂得令人神迷心醉,而且透着一种苍劲的、震撼人心的雄浑气势。之后,随着海拔的一步步增高,树高林密的遮天蔽日森林被远远丢在了身后,一坡坡黄褐色的高山草地和一洼洼的苍黄中带翠绿的山竹林便交替出现,偶然有三五株成丛七八株成片的冷杉疏疏落落地点缀在其间。此外,有时还会看到三五株干枯的树木苍劲地挺立在悬崖间,我们猜不出这些已丧失了生机的枯树是因缺水渴死的,还是被某次狂风暴雪夺去的生命,也不知道这些枯木已经这样挺立了多少年月。它们的出现,无疑平添了这方土地的严酷和荒凉……但我们的情绪并没有受影响,大家仍然兴致勃勃地继续向上攀登。

     当中午时分,我们终于如愿以偿地登上了多少次魂牵梦绕的点苍极顶时,大家都情不自禁地欢呼雀跃起来。我的心情和感觉更是一下变得异常开朗和明亮了……此时,站在斑斑点点的积雪尚未完全融化的,透着一种洪荒的空疏寂静和高旷苍凉韵味的点苍山之巅,迎着强劲的,仿佛是从天上吹来的,让人飘飘欲飞的呼呼作响的罡风,俯瞰山下是一落千丈的一条条雄阔壑谷和一片片黛青色的莽莽原始森林,极目远眺,阳光照射下的远山弥漫的是淡淡的紫色烟霞,头顶不时有朵朵白云悠悠掠过。我感到天空格外的湛蓝高远,天边异常的迷蒙缥缈。一种庄严肃穆的情怀油然而生,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由衷地感到人类的渺小,自然的崇高伟大,大山的雄浑壮丽。不过在苍山极顶,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这里特有的矮脚小杜鹃。也许是长期被雪压霜冻的缘故吧,这些高矮仅有10厘米的枝繁叶密的小杜鹃,不仅簇簇株株紧紧相依相偎,而且由于它们似乎是贴地而生,并呈匍匐状蔓延开去,又恰逢其尽情绽放其一年一度美艳的花季,因而从远处看,宛如一块块花团锦簇的美丽地毯。据从小在苍山之麓长大的向导介绍,这些小杜鹃树为了适应极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其地下的根茎基本上是互相串联在一块的,也就是说一片小杜鹃基本上就发自一个根系,是一个总根茎串生出来的小杜鹃家族。对此我们不禁感叹,在这种一年差不多有半年积雪的严峻的自然环境下,这些小杜鹃树这种不屈不挠的生长精神和顽强展示出的勃勃生机,本身就证明了生命的无畏和坚强,就值得人们的崇敬和赞美。环视着周围环境,我深感点苍山之巅虽然风光绝美,但其绝大多数时间是空旷寂寥、荒疏苍凉的,不只人迹罕至,大概连偶尔到来的鸟兽大都只是匆匆过客,不愿久留。但我仍然觉得要真正领略点苍山的风采,不但应当亲自爬一爬这座誉满天下的名山,而且只有登上点苍山绝顶,你才会深刻感受点苍山横空出世的磅礴气势和非同寻常的雄奇壮丽,也才会深刻理解点苍山的独特内涵和对这方水土的特殊意义:这就是如果没有这样一座伟岸雄阔和充满血气的慷慨大山,大理的历史和现实就会显得怎样的黯然失色和平淡无奇!

       由于我们当天的目的地是从东坡下山到达大理古城。为了赶在天黑之前穿越蜿蜒曲折的下阳溪抵达大理坝子,时间不允许我们在山顶久留,因而尽管万分的留恋和不舍,我们还是不得不匆匆告别这气象万千,令人神思飞越的壮美峰顶。在向点苍山东坡下山的途中,我对又渐渐远去和升高的点苍山的峥嵘峰顶,几乎是几步一回头地频频回望,真恨不能将其深深刻印在心头。而在此后的很长时间里,我的心情都仍然沉浸在激动和自豪中。是的,四十多年了,这回我总算了却了这么一个折腾了我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心愿。与此同时,我还再一次悟出了这个简单得如同常识却又往往被人忽略的道理:心动不如行动。只要富有决心和勇气,许多看上去似乎非常艰难的事情,实际上却并非那么高不可攀。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作者: 秦时明月    时间: 2008-8-31 10:28
此时,站在斑斑点点的积雪尚未完全融化的,透着一种洪荒的空疏寂静和高旷苍凉韵味的点苍山之巅,迎着强劲的,仿佛是从天上吹来的,让人飘飘欲飞的呼呼作响的罡风,俯瞰山下是一落千丈的一条条雄阔壑谷和一片片黛青色的莽莽原始森林,极目远眺,阳光照射下的远山弥漫的是淡淡的紫色烟霞,头顶不时有朵朵白云悠悠掠过。我感到天空格外的湛蓝高远,天边异常的迷蒙缥缈。一种庄严肃穆的情怀油然而生,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由衷地感到人类的渺小,自然的崇高伟大,大山的雄浑壮丽。不过在苍山极顶,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这里特有的矮脚小杜鹃。也许是长期被雪压霜冻的缘故吧,这些高矮仅有10厘米的枝繁叶密的小杜鹃,不仅簇簇株株紧紧相依相偎。由于它们似乎是贴地而生,并呈匍匐状蔓延开去,而且又恰逢其尽情绽放其一年一度美艳的花季,因而从远处看,宛如一块块花团锦簇的美丽地毯。

这是一种多么令人神往的境界啊.欣赏杨兄美妙的文笔!
作者: 琴若雨    时间: 2008-8-31 10:31
我们在清脆悦耳的长一声短一声的鸟鸣声中,心情轻松愉快地沿着陡然高高拱起的山脊向山顶攀登。作为天然植物园宝库,点苍山植被的垂直带状分布特征非常明显。这个季节,海拔相对较低的山麓和山腰地带的大片大片的大树映山红,早已凋谢殆尽,而地处雪线一带的高海拔地区的白杜鹃、紫杜鹃和黄杜鹃,则刚好正在一树树、一林林地热热闹闹绽放,让人一眼望去,不仅绚丽灿烂得令人神迷心醉,而且透着一种苍劲的、震撼人心的雄浑气势。之后,随着海拔的一步步增高,树高林密的遮天蔽日森林被远远丢在了身后,一坡坡黄褐色的高山草地和一洼洼的苍黄中带翠绿的山竹林便交替出现,偶然有三五株成丛七八株成片的冷杉疏疏落落地点缀在其间。此外,有时还会看到三五株干枯的树木苍劲地挺立在悬崖间,我们猜不出这些已丧失了生机的枯树是因缺水渴死的,还是被某次狂风暴雪夺去的生命,也不知道这些枯木已经这样挺立了多少年月。它们的出现,无疑平添了这方土地的严酷和荒凉……但我们的情绪并没有受影响,大家仍然兴致勃勃地继续向上攀登。

好细腻的描写,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欣赏朋友的游记散文.问好!
作者: 苏忠伟    时间: 2008-8-31 10:36
已学习。
激动,神往!
我也有过翻越点苍山之愿望,不知何日能实现?
问好杨老师!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8-31 11:32
心动不如行动。只要富有决心和勇气,许多看上去似乎非常艰难的事情,实际上却并非那么高不可攀。

写景细腻,感悟深刻,这样的好文当以精华支持!
作者: 杨纯柱    时间: 2008-8-31 11:44
最初由 秦时明月 发表
此时,站在斑斑点点的积雪尚未完全融化的,透着一种洪荒的空疏寂静和高旷苍凉韵味的点苍山之巅,迎着强劲的,仿佛是从天上吹来的,让人飘飘欲飞的呼呼作响的罡风,俯瞰山下是一落千丈的一条条雄阔壑谷和一片片黛青色...


谢谢秦时明月的鼓励。问候你!
作者: 杨纯柱    时间: 2008-8-31 12:04
最初由 琴若雨 发表
我们在清脆悦耳的长一声短一声的鸟鸣声中,心情轻松愉快地沿着陡然高高拱起的山脊向山顶攀登。作为天然植物园宝库,点苍山植被的垂直带状分布特征非常明显。这个季节,海拔相对较低的山麓和山腰地带的大片大片的大树...


谢谢琴若雨老师的鼓励。每次得到你的鼓励,我都倍受鼓舞。向你问好!
作者: 杨纯柱    时间: 2008-8-31 12:05
最初由 苏忠伟 发表
已学习。
激动,神往!
我也有过翻越点苍山之愿望,不知何日能实现?
问好杨老师!


谢谢忠伟!但愿你早日实现翻越点苍山之愿望!问好!
作者: 杨纯柱    时间: 2008-8-31 12:08
最初由 高迎春 发表
心动不如行动。只要富有决心和勇气,许多看上去似乎非常艰难的事情,实际上却并非那么高不可攀。

写景细腻,感悟深刻,这样的好文当以精华支持!


谢谢高版主的鼓励和抬爱!请多批评指正。向你问好!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8-8-31 17:56
攀登点苍山是我从小就拥有的梦想。终于在今年的五月底实现了。文章具有全景式、大广角的描述风格, 不仅场景写的传神灵动,而且,对山神、山韵的描绘更为精彩。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支持精华!
作者: 零落如雨    时间: 2008-8-31 18:03
由小时的向往到今日的攀登,真真切切实现一个梦想。
不断变换叙述角度,景随人变,令人目不暇接!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8-31 18:55
笔触细腻,语言灵性,确实好文,支持精华!
作者: 向启兰    时间: 2008-8-31 18:57
  “只要富有决心和勇气,许多看上去似乎非常艰难的事情,实际上却并非那么高不可攀。”很深刻的感悟!学习杨老师的好文笔!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08-8-31 19:40
心动不如行动。只要富有决心和勇气,许多看上去似乎非常艰难的事情,实际上却并非那么高不可攀。
   想好了就要扶助行动!学习,欣赏,问好!
作者: 宋长征    时间: 2008-8-31 21:31
心动不如行动。只要富有决心和勇气,许多看上去似乎非常艰难的事情,实际上却并非那么高不可攀。
------确实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作者: 杨纯柱    时间: 2008-9-1 09:40
最初由 杜永生 发表
攀登点苍山是我从小就拥有的梦想。终于在今年的五月底实现了。文章具有全景式、大广角的描述风格, 不仅场景写的传神灵动,而且,对山神、山韵的描绘更为精彩。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支持精华!




谢谢杜版主的点评和鼓励!每次得到你的点评和鼓励,我都增加了一点信心。向你问好!
作者: 杨纯柱    时间: 2008-9-1 09:44
最初由 零落如雨 发表
由小时的向往到今日的攀登,真真切切实现一个梦想。
不断变换叙述角度,景随人变,令人目不暇接!

谢谢零落如雨老师的点评和鼓励!问候你!
作者: 杨纯柱    时间: 2008-9-1 09:49
最初由 敬一兵 发表
笔触细腻,语言灵性,确实好文,支持精华!


谢谢敬版主的点评和鼓励,还望多指导!向敬老师问好!
作者: 杨纯柱    时间: 2008-9-1 09:52
最初由 向启兰 发表
  “只要富有决心和勇气,许多看上去似乎非常艰难的事情,实际上却并非那么高不可攀。”很深刻的感悟!学习杨老师的好文笔!

谢谢向启兰的鼓励,好文笔不敢当,只是学写而已。问好!
作者: 杨纯柱    时间: 2008-9-1 09:56
最初由 于文华 发表
心动不如行动。只要富有决心和勇气,许多看上去似乎非常艰难的事情,实际上却并非那么高不可攀。
   想好了就要扶助行动!学习,欣赏,问好!

谢谢于老师的关注。问好!
作者: 紫丁香260    时间: 2008-9-1 09:58
相信在大山的怀抱里长大的你,一定浑身上下都充满灵气,文笔细腻,学习,问好!
作者: 杨纯柱    时间: 2008-9-1 10:01
最初由 宋长征 发表
心动不如行动。只要富有决心和勇气,许多看上去似乎非常艰难的事情,实际上却并非那么高不可攀。
------确实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谢谢宋老师的理解!问好!
作者: 杨纯柱    时间: 2008-9-1 10:04
最初由 紫丁香260 发表
相信在大山的怀抱里长大的你,一定浑身上下都充满灵气,文笔细腻,学习,问好!

谢谢紫丁香老师的鼓励。向你问好!
作者: 山野闲人    时间: 2008-9-1 10:11
  情文并茂,景人相映。
  问好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08-9-1 10:32
对点苍的了解是武侠小说里的点苍派

看过本文,身临其境!
作者: 何永飞    时间: 2008-9-1 14:06
如果没有这样一座伟岸雄阔和充满血气的慷慨大山,大理的历史和现实就会显得怎样的黯然失色和平淡无奇!
你说得对,面对苍山的时候我也有相同的体悟。问好!!!
作者: 暖玉    时间: 2008-9-1 15:08
文章既有多年的愿望得以实现的欣欣然,也有对亲临景物的缘于真实的艺术渲染,欣赏并学习!问好!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1 17:00
只要富有决心和勇气,许多看上去似乎非常艰难的事情,实际上却并非那么高不可攀。
问好!有感有悟,写得精彩,欣赏!
作者: 杨纯柱    时间: 2008-9-1 21:35
最初由 山野闲人 发表
  情文并茂,景人相映。
  问好

谢谢山野闲人。问候你!
作者: 杨纯柱    时间: 2008-9-1 21:37
最初由 微风轻拂 发表
对点苍的了解是武侠小说里的点苍派

看过本文,身临其境!


谢谢微风轻拂老师的鼓励。向你问好!
作者: 杨纯柱    时间: 2008-9-1 21:39
最初由 何永飞 发表
如果没有这样一座伟岸雄阔和充满血气的慷慨大山,大理的历史和现实就会显得怎样的黯然失色和平淡无奇!
你说得对,面对苍山的时候我也有相同的体悟。问好!!!


谢谢永飞的理解!问候你,祝开心!
作者: 杨纯柱    时间: 2008-9-1 21:41
最初由 暖玉 发表
文章既有多年的愿望得以实现的欣欣然,也有对亲临景物的缘于真实的艺术渲染,欣赏并学习!问好!


谢谢暖玉老师的鼓励。祝开心!
作者: 杨纯柱    时间: 2008-9-1 21:43
最初由 雨夜昙花 发表
只要富有决心和勇气,许多看上去似乎非常艰难的事情,实际上却并非那么高不可攀。
问好!有感有悟,写得精彩,欣赏!


谢谢雨夜昙花版主的鼓励!向你问好!
作者: 瘦棠寒蝉    时间: 2008-9-1 22:35
学习。
作者: 杨纯柱    时间: 2008-9-2 14:20
最初由 瘦棠寒蝉 发表
学习。

谢谢瘦棠寒蝉老师的关注。问好!
作者: 川媚    时间: 2008-9-2 16:37
我们总是忽略身边的风景。有哲理。欣赏!
作者: 杨纯柱    时间: 2008-9-2 21:33
最初由 川媚 发表
我们总是忽略身边的风景。有哲理。欣赏!


谢谢川媚老师的品评。问好!
作者: 潇湘珍珠    时间: 2008-9-2 21:45
与此同时,我还再一次悟出了这个简单得如同常识却又往往被人忽略的道理:心动不如行动。只要富有决心和勇气,许多看上去似乎非常艰难的事情,实际上却并非那么高不可攀。

的确如此。
作者: 杨纯柱    时间: 2008-9-3 10:43
最初由 潇湘珍珠 发表
与此同时,我还再一次悟出了这个简单得如同常识却又往往被人忽略的道理:心动不如行动。只要富有决心和勇气,许多看上去似乎非常艰难的事情,实际上却并非那么高不可攀。

的确如此。


谢谢潇湘珍珠老师的理解!问好!
作者: 杨木华    时间: 2008-9-3 20:28
学习杨老师的精品美文!
杨木华
作者: 杨纯柱    时间: 2008-9-4 10:28
最初由 杨木华 发表
学习杨老师的精品美文!
杨木华

问好木华老师。
谢谢你的鼓励!
作者: 西楼月    时间: 2008-9-5 22:11
祝贺杨老师的散文加精!

       你从小就有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不起的攀越,许多住在苍山脚下的人,比如我,攀越苍山永远只是一个梦想。

    也祝贺老师体验过很少有人体验过的感觉:“站在斑斑点点的积雪尚未完全融化的,透着一种洪荒的空疏寂静和高旷苍凉韵味的点苍山之巅,迎着强劲的,仿佛是从天上吹来的,让人飘飘欲飞的呼呼作响的罡风,俯瞰山下是一落千丈的一条条雄阔壑谷和一片片黛青色的莽莽原始森林,极目远眺,阳光照射下的远山弥漫的是淡淡的紫色烟霞,头顶不时有朵朵白云悠悠掠过。我感到天空格外的湛蓝高远,天边异常的迷蒙缥缈。”
作者: 苏忠伟    时间: 2008-9-5 22:38
“莫怨无缘登五岳,但将点苍作名山”(《咏苍山》)!
祝贺杨君作品获得精华!
作者: 杨纯柱    时间: 2008-9-6 10:55
最初由 西楼月 发表
祝贺杨老师的散文加精!

       你从小就有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不起的攀越,许多住在苍山脚下的人,比如我,攀越苍山永远只是一个梦想。

    也祝贺老师体验过很少有人体验过的感觉:“站在斑斑点点的积雪尚未完...

问好西楼月!
谢谢你的评点!
谢谢你的鼓励!
作者: 杨纯柱    时间: 2008-9-6 10:56
最初由 苏忠伟 发表
“莫怨无缘登五岳,但将点苍作名山”(《咏苍山》)!
祝贺杨君作品获得精华!


谢谢你的鼓励!
问好!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