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原创]中药铺子 [打印本页]

作者: 顽主    时间: 2008-9-3 15:19
标题: [原创]中药铺子
  中药铺位于中医院外,厅堂里光线幽暗,中药的味道隐约,卖药的女人穿着白大褂,深棕色的柜台有半人高,后墙是整齐的药柜,几百个小抽屉,每个抽屉上都有毛笔写的药名。中药铺像是个集合——被凉干、晒干、烘陪的植物与动物的集合。中药最多的是植物,草本与木本,根、花、茎、叶,皆可入药。中草药有很好听的名字——雷公藤、益母草、苍耳子、贝母、芦荟、曼陀罗花、夹竹桃、大青叶、望江南子、杜仲、枸杞、腊梅根,……。很多时候,我误以为中药学就是半门植物学。中药大多是从植物中来的,中药离不开药锄与药囊,中药可能生长在深山、路边、田地里。一个采药人需要的,是辨别药材的眼光。

  还有一些中药是动物,类似蜥蜴的蛤界、长长的蜈蚣、晒干的海马、我不理解中药为什么需要那么多希奇古怪的东西,金黄色的蝉蜕,肥大轻巧,让我到了庭院里的“老树秋鸣”,鸡内金,也就是鸡肫的内膜,做菜肴前要撕掉的。很粗大的水蛭,让人毛骨悚然,好在都已经晒干,变成了坚韧的皮。龟甲用细绳穿好了,挂在墙上,已经发白。

  中药铺里有一些物件——铁船、中药秤、药铲子、冲筒、青花瓷坛。铁船就是船形的铁碾子,被磨得光滑发亮。小时候,上学要经过中药铺子,我总要折进去,握住手柄推几下。冲筒由黄铜铸成,茶杯大小,盖上有孔,孔中插一铜杵,用来冲壳。中药秤是必不可少的,硬木做的细长杆,薄如纸片的铜秤盘,还有小而精巧的铜秤砣。无论处于哪个时代,中药铺都恪守着传统,不用天平、电子秤。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中医是“半巫”的,西方的医学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中医习惯用“似是而非”的观念解释人体与疾病,气、阴阳、经脉,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或许是我的了解太有限,中医需要用一种完全不同的角度地理解。中医的诊断手法很简洁“望闻问切”,有经验的老中医师,在与患者的款款交谈中,不知不觉就已经完成了前三项,而二十四脉象的细微差别需要用心地感受,可以说,中医是门完全依赖个体的经验学科。中医学院都很小,南京的汉中门中医学院,其实是个很小的学校。那年,我路过中医学院,大吃一惊,从外边望去,似乎还不如我工作的学校大。我的妻妹,是中医护士,但她从事的,一直是西医护士的工作,打针、挂吊瓶、为主刀大夫做辅助。

  中医院里有一尊白求恩雕塑,昂首站立,穿短大衣,去过中医院的病人,都没感觉到有什么不妥当,白求恩是医生,是大夫,是共产主义战士。《纪念白求恩》 ,几乎每个上了岁数的人都能背诵其中的三两句。中医院有西医院的诊疗设备,X光机、B超、手术刀、吊瓶,单独的钴60,只有在门诊大楼的转角处,才能发现一些中医的标示,比如迎面一幅壁画,李时珍,葛裳草履,上山采药。

  中医与西医的理论,无法无法接轨与统一,它们是两种哲学的产物,分属于两种文化,却为了达到同一个目标,被人们生生地安排于一个场合,比如一所医院,一间药店。中医院是个例子,中医院外的那间中药铺,是另一个例子,铺子去年经过了改造,店堂明亮了,一圈玻璃柜台环绕四墙,主要的商品,西药,中成药剂,整齐地摆放着,买药需要电子刷卡,打印机吱吱作响,原先的中药柜子缩到一角,一个老中医坐在藤椅上闭目养神,夕阳穿过玻璃门,给厅堂里添了一抹颓然黄。桌上的小香炉积满冷灰,一本线装书平摊,我能看见上面竖排的繁体字。

  有了几件物品的点缀,中药铺的时间就比其他地方过得缓慢,中药是抱残守缺的,中药无法更新,一旦改变,它就失去了根本。高中时,我患了肝炎,挂吊针一直不见好,后来改看中医,每天要喝两大碗茵陈(药名),很多年来,中药留给我的记忆始终是苦涩的,中药铺子总让我回想起一些场景:拎着的一串纸包,细小的火苗舔着褐色的沙陶罐,黑色的液体罐中翻滚,满屋子难闻的,难以下咽的气味……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8-9-3 15:34
这个中药铺子写的够全面的了。通过你的文字,我还真的长了见识了。虽然,也很少光顾这里,但还是非常熟悉的。写这篇文章,你动了心思,成竹在胸,也因此这么丰厚,这么摄契。好文,精华鼓励!

小建议:文章的结尾可否这样:有了几件物品的点缀,中药铺的时间就比其他地方过得缓慢,中药是抱残守缺的,中药无法更新,一旦改变,它就失去了根本,(。)很多年来,中药留给我的记忆始终是苦涩的,中药铺子总让我回想起一些场景,(:)拎着的一串纸包,细小的火苗舔着褐色的沙陶罐,黑色的液体罐中翻滚,满屋子难闻的,难以下咽的气味。(......)
作者: 顽主    时间: 2008-9-3 15:50
最初由 杜永生 发表
这个中药铺子写的够全面的了。通过你的文字,我还真的长了见识了。虽然,也很少光顾这里,但还是非常熟悉的。写这篇文章,你动了心思,成竹在胸,也因此这么丰厚,这么摄契。好文,精华鼓励!

小建议:文章的结尾...


多谢你的指点!细微之处,改动后感觉好些,已更改
作者: 梅影三叠    时间: 2008-9-3 15:54
中药铺现在是很少了,问候
作者: 瘦棠寒蝉    时间: 2008-9-3 16:06
朴实,有禅味,好文.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9-3 16:46
独特的题材,厚实的文笔!支持精华。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8-9-3 16:51
看来,你对中药铺子很熟悉啊!
很贴切的文字。
作者: 房子    时间: 2008-9-3 17:03
文笔扎实,描写细节翔实。
有认识有感悟,很不错。
作者: 暖玉    时间: 2008-9-3 17:06
写出了中医在西医的强势下的弱势,以及中医如果只是抱残守缺后的不乐观的前景。学习!问好!
作者: 顽主    时间: 2008-9-3 18:49
最初由 瘦棠寒蝉 发表
朴实,有禅味,好文.

问好 寒蝉!
作者: 顽主    时间: 2008-9-3 18:51
最初由 高迎春 发表
独特的题材,厚实的文笔!支持精华。

问候高版,学习你的好文
作者: 顽主    时间: 2008-9-3 18:52
最初由 何也 发表
看来,你对中药铺子很熟悉啊!
很贴切的文字。


很熟悉
作者: 顽主    时间: 2008-9-3 18:58
最初由 房子 发表
文笔扎实,描写细节翔实。
有认识有感悟,很不错。

问好
作者: 黑龙江小龙女    时间: 2008-9-3 19:01
这个很安静,问候你。
作者: 火焰山    时间: 2008-9-3 19:53
我一直以为中医是半巫的,西方的医学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中医习惯用似是而非的观念解释人体与疾病,气、阴阳、经脉,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这句话极不赞成,因为你不懂中医,所以就不要诋毁中医。如果换个说法,是否能更好一些?
一家之言,问好
作者: 零落如雨    时间: 2008-9-3 20:46
学到很多知识。文字凝练。
作者: 川媚    时间: 2008-9-3 22:06
最初由 瘦棠寒蝉 发表
朴实,有禅味,好文.


确实。喜欢这种味道,纯正。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08-9-3 22:47
很多年来,中药留给我的记忆始终是苦涩的,中药铺子总让我回想起一些场景:拎着的一串纸包,细小的火苗舔着褐色的沙陶罐,黑色的液体罐中翻滚,满屋子难闻的,难以下咽的气味……
   可是看不惯的中药却能够治根,西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该好好发挥咱们传统中医的优势,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中药铺子就应该多多谈谈中药的优势,而不是说中药是半巫的,好像对中药有一些抵触情绪,而且“中医学院都很小,南京的汉中门中医学院,其实是个很小的学校。那年,我路过中医学院,大吃一惊,从外边望去,似乎还不如我工作的学校大。”似乎中医院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小家子气的东西。。。。
    呵呵,个见,仅供参考!
   学习,欣赏,问好!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08-9-4 07:16
有了几件物品的点缀,中药铺的时间就比其他地方过得缓慢,中药是抱残守缺的,中药无法更新,一旦改变,它就失去了根本

独特的理解,也许拿它和西医来比较,这是不公平的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08-9-4 07:22
我一直以为中医是半巫的,西方的医学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中医习惯用似是而非的观念解释人体与疾病,气、阴阳、经脉,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你说的是对的,中医被淘汰是注定的,这是时代所决定的。

其实中医和蒙医、藏医、苗医一样,都是民间医术的一种,它是一种术,而没有系统科学理论。它最终会存留一些验方,最终还是会被时间长河所淘汰的,这是趋势。

我们应该客观看待这个问题,将它作为一个医学和科学问题,而不能上升到民族精神和爱国的角度。

便如古琴一般,有特色,但是终究不敌钢琴,成为历史文物。
作为文物,中医是有价值的。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08-9-4 07:24
我这样说,可能喜欢中医的人无法接受。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医在中国已经逐步名存实亡。
作者: 顽主    时间: 2008-9-4 07:48
最初由 火焰山 发表
我一直以为中医是半巫的,西方的医学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中医习惯用似是而非的观念解释人体与疾病,气、阴阳、经脉,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这句话极不赞成,因为你不懂中医,所以就不要诋毁中医。如果换个说法,是...


看过一些书,没看懂,但绝无诋毁之意
照你的意见,已做小修改

是提云积?
作者: 顽主    时间: 2008-9-4 07:50
最初由 微风轻拂 发表
我一直以为中医是半巫的,西方的医学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中医习惯用似是而非的观念解释人体与疾病,气、阴阳、经脉,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你说的是对的,中医被淘汰是注定的,这是时代所决定的。

其实中医和...


在中财遇见了医生,专业观点,倾听……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8-9-4 07:51
最初由 顽主 发表
[QUOTE]最初由 火焰山 发表
我一直以为中医是半巫的,西方的医学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中医习惯用似是而非的观念解释人体与疾病,气、阴阳、经脉,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这句话极不赞成,因为你不懂中医?..


对啊。他就是提云积。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08-9-4 09:11
文章写得不错,很有味道。
看了文后一些朋友们的争论,也发表一点看法。
我认为,中医之所以没落,很大原因并不在于它的不科学,而在于它太科学了,就如易经一样。还记得当年学中草药学的时候,第一次感觉到了生命的博大和完整,它和宇宙万物的联系是如此紧密,人的身体结构又是如此完美——常见的感冒治胃肠,感冒刮痧等等,就是这种完美的体现。它不是没有完整的理论,而是更懂得运用隔山打牛,治病治本的奥妙,在理解上要更进一个层次罢了。
另一个方面,中医的没落,和现在的浮燥,是成正比的。这真是一种悲哀。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