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以“利特尔定理”克服条件攀比心理 [打印本页]

作者: 许也    时间: 2008-11-23 10:51
标题: 以“利特尔定理”克服条件攀比心理
  以“利特尔定理”克服条件攀比心理
  曾经流行一种择业条件攀比,在就业和招聘中,普遍存在着讲条件的倾向,挑肥拣瘦要薪水多的,活儿轻的工作。这里,我们不妨来重温一遍美国企业管理专家S·H·利特尔的一句至理名言“第一流的工作往往是在最简陋的房子里做出来的。”,这句话同样被业内纳入管理学的经典定律,足见它所具有的含金量。用它针对条件攀比现象,可能会一针见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学生走出校门,在择业的过程中一般都会这山看那山高,对就业单位作一番细致全面的比较,谁也不愿去那些简陋的闭塞的穷单位,这是人往高处走的本性。但是,趋之若骛赶潮流的结果是好单位人满为患,没有较高的文凭,没有一点门路是别想进的。剩下的那些挑剔过的单位,要么刚刚新建运行,要么地处偏僻,要么设施条件很差,要么待遇落后,谁也不肯轻易进去。
  难道那些拿了高薪俸禄的人,就一定能出第一流的工作了吗,不见得。因为,他们所争取的不过是环境、待遇的优越,许多时候工作本身并不会因条件的优越而出色。利特尔定理告诉人们,第一流的工作恰恰是在简陋的房子理做出来的,那些能在艰苦环境下坚持创业的人,在百废待兴的困难中开辟希望路径的人,与在优雅舒服现成条件下就职的人比较,就不难发现:前者不过是一个个依赖环境的被动者,他们可以克隆出无数个,大同小异,如同一个个机械呆板的部件,拼装在一台时髦的高级的机器上运行。他们不需动太多的脑筋,按部就班的运转。他们在没有找到工作之前就渴望轻松,找到工作之后也确实如愿以偿的轻松着、舒服着。然而,这样省力的轻松的工作,能够出什么好效益呢?又能出什么好业绩呢?显然,这只是一份劳动强度相对轻、工资回报相对重的工作而已。由于坐享其成,很多东西不必去开辟和创造,他们的意志、智慧就很难得到磨炼和提升。
  我们再来看看环境恶劣的简陋房子。比如:历史上给世界带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那个瓦特,在简陋的厨房里烧水,烧着烧着,一壶水开了,壶盖被蒸汽冲得噗噗跳,小瓦特目不转睛地盯着跳动的壶盖,呆看了很久,顿时,小瓦特被一股灵感的蒸汽所启发,终于想到了用蒸汽的力量来推动活塞,从而发明了蒸汽机。从此使人类原本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比如:给世界带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那个发明电灯的爱迪生,当年爱迪生研究电灯的实验室条件如何简陋就不说了,说到研究经费也困难重重,没有钱,一切研究都将搁浅。好在当时美国一个财团愿意向爱迪生提供资助,经过几千次的失败,爱迪生才把一个经过碳处理的棉线固定在玻璃泡内,抽出空气后封口,通电,最后成功的发光了!一种新的照明物——电灯就这样问世了,这一发明,也促成了美国至今一百多年的强盛电气化科技的领先地位。
  我们似乎可以看到:简陋的房子和优秀的工作之间存在一种反比关系,条件越是艰苦、简陋工作则可能越优秀,而条件好了,偏会产生依赖的惰性,束缚人的创造性。所以,正如利特尔定理所言:“第一流的工作往往是在最简陋的房子里做出来的。”。
  当然,并非一切第一流的工作都在是在最简陋的房子里做出来的,现代高级的实验室里肯定也会出很多科技新成果,我们只是担忧:条件一旦优越了,依赖的惰性就悄然抬头,那种瓦特、爱迪生在最简陋房子里艰难开辟道路的首创精神可能会被削弱。利特尔定理也到了“往往”二字,而没有说第一流的工作“肯定”“完全”都是在最简陋的房子里做出来的。这似乎也在暗示那些具备了先进优越工作条件的人,别以为外部的条件好了就可以出成果,就心安理得,更重要的是看你有无内在的动力,有无不畏艰难、敢于探索的首创精神。
  那些机器克隆复制的产品在今天现代科技的生产流水线上要出品多少都不过是按按电钮的事情,因此手工制作的产品就显得更加珍贵,同样,那些成千上万在高级优雅的岗位上工作的员工,也并不稀奇,而能够坚持在最简陋的房子里潜心研究、创新和埋头苦干的人才是未来真正的人才。
  面对着那么多被大学生忽略、拒绝乃至逃避的普通厂家公司单位,造成这些单位人才奇缺,无人光顾,这是一种遗憾,一种错位,也是对人们眼力和智慧的大考验。如果你是真的人才,而不是贪图生活享受的人,你不妨就去那些穷单位小单位发展。真金不怕火,你是真金放在哪都会闪闪发光。
  宁做小河里的大鱼,不做大河里的小鱼。一条同样分量的鱼,把它放进大河,它只能是一条小鱼,放在小河,则成了大鱼。具有带头精神和首创意识的人,就不会老是嫌弃小单位、穷单位,因为你可以去领导他们、壮大他们,把他们引向繁荣、发达和富裕。“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此话不无道理,因为,凤尾虽然漂亮,但是鸡头也不难看,还可以雄鸡一唱天下白,唱出一片别有洞天的新佳境。在择业中,大学生如果能够具备一种眼力,通晓利特尔定理的奥妙,就能够自觉克服条件攀比心理,并敢于向那些无人问津的单位进军、挑战。已经在优越工作岗位上的上岗的员工,如果参透了利特尔定理的内涵,也将可能对自己的岗位工作更加用功努力,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跃农    时间: 2008-11-24 15:12
“第一流的工作往往是在最简陋的房子里做出来的。”,这句话同样被业内纳入管理学的经典定律,足见它所具有的含金量。用它针对条件攀比现象,可能会一针见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个定理更能够激励人创业.
作者: 许也    时间: 2008-11-24 18:40
原帖由 跃农 于 2008-11-24 15:12 发表
“第一流的工作往往是在最简陋的房子里做出来的。”,这句话同样被业内纳入管理学的经典定律,足见它所具有的含金量。用它针对条件攀比现象,可能会一针见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个定理更能够激励人创业.


是能够激励很多人的一种独创和艰苦奋斗精神的。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1-25 09:11
许版把视觉放到这个问题上是很重要也很有意义的。其重要性和意义就体现在思辩之中。作者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诠释了该定律,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人生,本质上就是一个思辩的过程,我们所做的一切,包括企业行为,都是思辩的结果或者尝试。于是我认为,以“利特尔定理”克服条件攀比心理,其意义就在于形象而又深刻地展示了“穷则思变”、“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宁做鸡头,不做牛尾”以及“背水一战”和“大死一次”的哲学意味,读来确实给人感悟多多,继续欣赏!
作者: 许也    时间: 2008-11-25 20:38
“穷则思变”、“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宁做鸡头,不做牛尾”以及“背水一战”和“大死一次”的哲学意味,

谢谢敬版的悉心点评,受益很多。
作者: 琴若雨    时间: 2008-11-26 12:13
  具有带头精神和首创意识的人,就不会老是嫌弃小单位、穷单位,因为你可以去领导他们、壮大他们,把他们引向繁荣、发达和富裕。“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嗯,许版的观点很有道理,欣赏,问好!
作者: 许也    时间: 2008-11-26 13:41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08-11-26 12:13 发表
  具有带头精神和首创意识的人,就不会老是嫌弃小单位、穷单位,因为你可以去领导他们、壮大他们,把他们引向繁荣、发达和富裕。“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嗯,许版的观点很有道理,欣赏,问好!  



自己重复一下这段话——我们再来看看环境恶劣的简陋房子。比如:历史上给世界带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那个瓦特,在简陋的厨房里烧水,烧着烧着,一壶水开了,壶盖被蒸汽冲得噗噗跳,小瓦特目不转睛地盯着跳动的壶盖,呆看了很久,顿时,小瓦特被一股灵感的蒸汽所启发,终于想到了用蒸汽的力量来推动活塞,从而发明了蒸汽机。从此使人类原本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比如:给世界带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那个发明电灯的爱迪生,当年爱迪生研究电灯的实验室条件如何简陋就不说了,说到研究经费也困难重重,没有钱,一切研究都将搁浅。好在当时美国一个财团愿意向爱迪生提供资助,经过几千次的失败,爱迪生才把一个经过碳处理的棉线固定在玻璃泡内,抽出空气后封口,通电,最后成功的发光了!一种新的照明物——电灯就这样问世了,这一发明,也促成了美国至今一百多年的强盛电气化科技的领先地位。
作者: 逆水行舟    时间: 2008-11-27 23:16
这个版也是一个简陋的房子,可能会出点什么特色的东东吧。
作者: 许也    时间: 2008-11-28 10:18
原帖由 逆水行舟 于 2008-11-27 23:16 发表
这个版也是一个简陋的房子,可能会出点什么特色的东东吧。

需要有艰苦奋斗、耐得寂寞的志士在简陋房子里并肩合作。哈哈,你会不会就是:)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08-12-1 13:03
原帖由 许也 于 2008-11-23 10:51 发表
  以“利特尔定理”克服条件攀比心理
  曾经流行一种择业条件攀比,在就业和招聘中,普遍存在着讲条件的倾向,挑肥拣瘦要薪水多的,活儿轻的工作。这里,我们不妨来重温一遍美国企业管理专家S·H·利特尔的一句 ...



简陋的房子和优秀的工作之间存在一种反比关系,条件越是艰苦、简陋工作则可能越优秀,而条件好了,偏会产生依赖的惰性,束缚人的创造性。所以,正如利特尔定理所言:“第一流的工作往往是在最简陋的房子里做出来的。”。

很有启发,环境能改变人,可以成功,也可以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