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石头 [打印本页]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19 08:05
标题: 石头
  楼宇,公路,雕塑,幕墙,汽车,立交桥和园林植物这些城市元素,从别人的眼睛里走出来,覆盖了自然的面貌,就像尘埃落在桌面上,灰蒙蒙一片。于是,覆盖,这个具有预谋味道的词汇,就成了冬天最先沉淀在我感官上的印象。城市里很难看见零散的石头。无论是鹅卵石、碎岩石或者其他石头,都深埋在了城市的脚下,被喧嚣和浮华所覆盖。这个现象,在平原城市尤其明显。

  我居室的楼下有一条公路,总是因为要铺设电缆,光纤,修换管道而挖了填、填了又挖。挖与填的间隙,我才有机会看见了那些被深埋的鹅卵石。它们被铁钎和铲子从路面下刨出来,很像熟睡的雏鸡,被强行从母鸡的翅膀底下拉出来,一个个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无依无靠。有的鹅卵石表面,还残留着水泥块,给我带来苍凉和忧郁的感觉。灰仆仆的尘土落在鹅卵石的身上,很难分出鼻子和眼睛。偶尔有几颗石头被风吹拂,抖落了身上的尘土,显出身体上的几根灰白色的纹路,我才知道这些石头原本都没有死去,而是在沉睡,即使它们身上的这些纹路,散发出的调子是低沉的,有类似荒野里的草的那种卑微成分。鹅卵石的轮廓,已经没有了生动和细腻,长久的掩埋,已经让时间把石头上的色彩挪走了,但它们的肌肤和线条还是活着的,呈现出瓷实的力度和野生的气息。虽然这些石头现在获得了显露的机会,可它们并没有因此而表现出情感,也无丝毫的懈怠、张扬、或者舒缓的动作变化痕迹。这些没有表情的表情,没有动作的动作,以一种令我感到陌生,或者迥异的形式,递进我的眼帘,让我突然觉得好像多了什么东西。多了什么呢?看看眼前,以及停在远处等我眼光到达的石头,我知道我多了从容。与其说石头被城市覆盖,不如说是石头驮载着城市。忍辱负重,用自己的身体驮运历史,时间,社会和城市,并且始终不改自己的决心和意志,这就是从容的本质。我缺乏的,就是这种从容的本质。

  无论体态臃肿还是单薄瘦小,大大小小的石头聚在一起,从来没有卑微与尊贵的区分,也不会发生你争我夺的冲撞。这一点,不是我的臆断,而是石头的轮廓,用圆滑的曲线告诉我的。它们本分地契合在一起,似乎它们所有的动作,都只有简化成纹丝不动的姿势,才能够让它们感到心安理得。大的石头总是守在小石头的身边。身上没有花纹,或者色调单一的石头,总是心甘情愿陪衬着花纹斑斓、色彩艳丽的石头。石头与石头是如此紧密地相处在一起,以至在它们之间,我很少看见巨大的空隙。所有的情形,都像一条线索,指向它们的原初状态,即外力破坏前一片完整的岩层。即便后来被外力破坏,岩层飞溅崩裂,构成了诸如河床里密密麻麻堆积在一起的石块,它们也紧紧守侯在一起,丝毫不见彼此要分离而去的意思。我不知道,石头与石头依依不舍的意思,是否就是它们对生存的理解形式,或者对祖先秉性的坚守和继承,但我已经清楚地感觉到,和睦相处的群居生活,是石头留给我的鲜明印象。

  风落在树叶的身上,树叶就会对风说话。风落在石头的身上,任凭我的眼光怎样催促,石头都不说话,甚至,连一点声音也不发出来。这些被深埋在城市脚下的石头,年复一年被苔藓覆盖,即便偶尔被挖出来,获得了短暂的轻松机会,它们依旧不说话,除了留给我一个满目疮痍的印象。是不是面对气候、社会、时间和生活尖锐的刻划与覆盖,使石头丧失了说话的本能?是不是面对命运的淘汰,石头只能够选择沉默的方式保存自己?这些我还真说不清楚。其实,我眼前这些裸露出来的石头,发生变迁的时间也不是很长久,就像我处的这个城市,发生变迁的时间也不是很长,顶多一百年左右,只是因为我身在其中,漠视或者没有知觉到。一个石头就是一段历史。许多时候,历史是不会对我说话的,所以我在历史的面前就没有了自觉性。人在石头的跟前,就像盲目的虫蚁,常常是碌碌穿行而过,哪有机会倾听石头说话呢?石头不说话,不证明它不能说话,或者说不出话来,这样也好,我们不是说过,沉默是金吗?人与人之间,因为说话,自然就存在着流言蜚语,自然就泛滥着造谣中伤,自然就有吐沫淹死人的现象发生,自然就有吹捧和谎言。而这些情形,绝对不会发生在不说话的石头之间,所以,石头与石头的关系,虽然枯燥,虽然寂寞,虽然低调,但却干干净净,淳朴自然。

  对于我的眼睛来说,城市里的公路,不是通向外面的世界,而是通向一颗石头的内心。石头是我灵魂栖息的地方。我的肉身,在城市某条公路上出发的时候,还是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郎当少年,但我回来的时候,却已经成了一个失去锋芒与棱角的迟暮老人了。当有人为了嵌合一个路基的缝隙,狠命用铁锤把一个鹅卵石砸成碎块的时候,我的眼睛就有了走进石头内心的机会。石头的内部,结构十分缜密,各种色彩的细小颗粒,紧紧地嵌合在一起,热烈而又精致,难分彼此。石头的整个内部,没有一点虚浮或者浅薄可以存身的空隙,内敛而又实在的情形,令我目不暇接。眼睛走进一颗石头的内部,就是关闭了我自己与现实世界的门扉。石头里的世界,踏踏实实,我所看见的那些各种色彩的细小颗粒,应该就是先人灵魂的符号,而弯弯拐拐的纹路,就是先人走过的痕迹。这样的情形,让我惊喜,于是我也总想在石头里,找到自己的影子。这个举动一点都不怪。能够把喧嚣、欲望、倾轧、争斗、焦虑、颓废、虚伪或者所有的矫情元素排斥在外,说明石头的内心是洁净的,天堂一样洁净。能够把灵魂安置在天堂里,是一种幸福。

  如果一定要我选择一种东西来喜欢,我宁愿选石头。石头表里如一,没有喧哗与虚伪,一切都是质朴无华,实实在在。石头处在日子的边缘,虽然与风、日光、干燥、果实的残骸、高远的天空或者棱角分明的色彩为伍,但石头不为身边的诱惑所感染,也不加入到指手画脚的议论和评判中去。甚至,石头也不愿意过多地注视身边发生的变化,它们只是一个劲地保持沉默,保持自己的独立,保持自己对祖先秉性的坚守姿势。这种惯性的姿势,是经过许多种演变,最后留存下来的。至于是什么样的演变,这可不好说,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演变的结果,让石头形成了我眼前的性质,不为诱惑所感染,不说三道四,表里如一而又实实在在。所有的这些性质,都是类似于利他和听凭摆布的情形,而对于石头自己,却由此蹈入了衰败的命运。即便这样,石头也没有后悔的意思,这就不得不让我感到,石头的忍辱负重和吃苦耐劳,不仅是一种德性,更是一种情操。我想,没有恬淡从容的态度,是不可能拥有这样的情操的。很多时候,我把石头的这些性质,理解成了它们的骄傲、自信和尊严,也理解成了是它们的一种常态的生活方式。

  或许,我这种注视和面对石头的冥想,同样是在徒糜生命,同样是把我自己置在了命运的掌心里,但却感觉这样更适合于我。至少,我可以在这样的氛围里,一个人悄然享受石头隐秘的孤独、安宁、泰然、恬淡、从容、实在、质朴、内敛、坚定、深刻、包容、边缘、绝不张扬以及迟疑的激情,还有一切不合时宜的梦想。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19 08:05

作者: 柳藏    时间: 2008-12-19 08:18
孤独与生俱来,敏锐随之而生
能与石头对话的人,永远处在寂寞中;寂寞会唱歌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8-12-19 08:22
先记号。正在学习中,问好!
作者: 若荷    时间: 2008-12-19 08:31
我们这里一座山上,表层全是这样的石头,我去散步时就感觉到在海底一样,是不是以前就曾经是海底呢?这是唯独一座有鹅卵石的山。石头的负重,和人一样,沉默着,但石头比人坚硬,比人有耐力,石头不说话,没有人理解它心里的苦恼。也许石头本身,并没有什么沉重和烦恼,它们没有生命所言,它们的灵魂,就是石头。石头,冰冷,在热情的胸怀里,它才能变得热情,让人感觉它的暖意盈盈___冷不是它的本意,感觉到了吗?它的灵性,就是可以让人类任意使用在各个角落。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08-12-19 08:46
无论体态臃肿还是单薄瘦小,大大小小的石头聚在一起,从来没有卑微与尊贵的区分,也不会发生你争我夺的冲撞。这一点,不是我的臆断,而是石头的轮廓,用圆滑的曲线告诉我的。它们本分地契合在一起,似乎它们所有的动作,都只有简化成纹丝不动的姿势,才能够让它们感到心安理得。

   如果一定要我选择一种东西来喜欢,我宁愿选石头。石头表里如一,没有喧哗与虚伪,一切都是质朴无华,实实在在。石头处在日子的边缘,虽然与风、日光、干燥、果实的残骸、高远的天空或者棱角分明的色彩为伍,但石头不为身边的诱惑所感染,也不加入到指手画脚的议论和评判中去。甚至,石头也不愿意过多地注视身边发生的变化,它们只是一个劲地保持沉默,保持自己的独立,保持自己对祖先秉性的坚守姿势.

   在大西北啥都缺乏,唯独不缺石头,随处可见,有许许多多的河流,现在干枯只有石头空寂地堆放在那里,随处可见司空见惯的石头,在先生笔下竟然有了质感有了生命意识有了色彩和具象有了非凡的意义。它们“结构十分缜密,各种色彩的细小颗粒,紧紧地嵌合在一起,热烈而又精致,难分彼此。石头的整个内部,没有一点虚浮或者浅薄可以存身的空隙,内敛而又实在的情形,令我目不暇接。眼睛走进一颗石头的内部,就是关闭了我自己与现实世界的门扉。石头里的世界,踏踏实实,我所看见的那些各种色彩的细小颗粒,应该就是先人灵魂的符号,而弯弯拐拐的纹路,就是先人走过的痕迹。”而且,不仅如此,它们的“内心是洁净的,天堂一样洁净。能够把灵魂安置在天堂里,是一种幸福。”谁说不是泥,能够将灵魂安置在天堂里的生命,无疑绝对是最大的幸福。

  先生更是赋予了平凡的石头一种品质,这就是“隐秘的孤独、安宁、泰然、恬淡、从容、实在、质朴、内敛、坚定、深刻、包容、边缘、绝不张扬以及迟疑的激情,还有一切不合时宜的梦想。”以及它们身上具有的“忍辱负重和吃苦耐劳,不仅是一种德性,更是一种情操。我想,没有恬淡从容的态度,是不可能拥有这样的情操的。很多时候,我把石头的这些性质,理解成了它们的骄傲、自信和尊严,也理解成了是它们的一种常态的生活方式。”看到这里,有些羡慕石头,有些渴望成为一块随意而质朴的石头了?
    学习学习再学习,问好一兵先生,收藏起来,认真揣摩品位!
作者: 黑龙江小龙女    时间: 2008-12-19 08:49
一个人悄然享受石头隐秘的孤独、安宁、泰然、恬淡、从容、实在、质朴、内敛、坚定、深刻、包容、边缘、绝不张扬以及迟疑的激情,还有一切不合时宜的梦想。
我也想做这样的石头:)
石头被寓于了作者的感情,就变得不一般了。有了生命、品质,令人敬佩、学习。
体会并欣赏敬老师的文!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8-12-19 08:51
以石头来抒发情愫,联想人生,拷问心灵,确实很别致,同样,文章就具有了“槁苏暍醒,扬葩振藻”的丰厚内涵。“它们被铁钎和铲子从路面下刨出来,很像熟睡的雏鸡,被强行从母鸡的翅膀底下拉出来,一个个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无依无靠。”作者所关注的石头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心底聚集着的一种情愫而与石头出现后的有力碰撞或是交融。这当然,更多的源自于生活沉厚的积淀。当相遇时,必定会启封会释放。石头,这是自然界的一种物质,可以说,常见多见不足为奇。可是,任何有生命的没生命的物质,只要你赋予了它的生命力,那么,就是与当即的生活息息关联。也显然,在凝瞩中得到人生或生活的启示。发现,不需刻意,还是留意。我们的生存方式里,难道不含有石头的真实价值吗?所以,当我们忽略了一种价值的存在,那么,也许就是恝视了生存的意义。作者对石头生存的理解形式很特殊,字里行间融和着真挚饱满的情愫,不仅精微简健,而且,钩元提要,扣楫中流。“无论体态臃肿还是单薄瘦小,大大小小的石头聚在一起,从来没有卑微与尊贵的区分,也不会发生你争我夺的冲撞。一个石头就是一段历史。”看到这里,其敞豁豁,亮崭崭的思想内涵已经清明清晰起来。联袂而至的颖悟不正与生活紧密地关联着吗?整篇文章,恢弘而不失温婉,蕴含了品评不尽的美学旨趣。那些关乎人性,关乎时世,关乎生活的哲理逸句,触动的总是相通的心灵,可谓饱满多汁,读罢,却让人有一种御风行舟般的怡情理性之感。精华支持!

[ 本帖最后由 杜永生 于 2008-12-19 08:53 编辑 ]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12-19 09:05
或许,我这种注视和面对石头的冥想,同样是在徒糜生命,同样是把我自己置在了命运的掌心里,但却感觉这样更适合于我。至少,我可以在这样的氛围里,一个人悄然享受石头隐秘的孤独、安宁、泰然、恬淡、从容、实在、质朴、内敛、坚定、深刻、包容、边缘、绝不张扬以及迟疑的激情,还有一切不合时宜的梦想。

随着思绪的张扬,意识就流动在文字间了。俗话说智者爱水,仁者爱山。能与石头对话,足见仁爱在其中徜徉矣!支持精华。
作者: 韩开春    时间: 2008-12-19 09:11
老敬文章写的漂亮,完全是一曲石头的赞歌,它承担得起。
我也喜欢石头。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19 09:13
原帖由 柳藏 于 2008-12-19 08:18 发表
孤独与生俱来,敏锐随之而生
能与石头对话的人,永远处在寂寞中;寂寞会唱歌

感谢你的回帖和回帖中的经典语言,问好!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19 09:13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8-12-19 08:22 发表
先记号。正在学习中,问好!

期待你的指点~~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19 09:14
原帖由 若荷 于 2008-12-19 08:31 发表
我们这里一座山上,表层全是这样的石头,我去散步时就感觉到在海底一样,是不是以前就曾经是海底呢?这是唯独一座有鹅卵石的山。石头的负重,和人一样,沉默着,但石头比人坚硬,比人有耐力,石头不说话,没有人理解 ...

你说得很在理。感谢你的回帖,问好!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19 09:16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08-12-19 08:46 发表
无论体态臃肿还是单薄瘦小,大大小小的石头聚在一起,从来没有卑微与尊贵的区分,也不会发生你争我夺的冲撞。这一点,不是我的臆断,而是石头的轮廓,用圆滑的曲线告诉我的。它们本分地契合在一起,似乎它们所有的动 ...

十分感谢文华朋友的热情评点与积极鼓励,握手致意!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19 09:17
原帖由 黑龙江小龙女 于 2008-12-19 08:49 发表
一个人悄然享受石头隐秘的孤独、安宁、泰然、恬淡、从容、实在、质朴、内敛、坚定、深刻、包容、边缘、绝不张扬以及迟疑的激情,还有一切不合时宜的梦想。
我也想做这样的石头:)
石头被寓于了作者的感情,就变得 ...

谢谢龙女的提读鼓励,问好!
作者: 平原之子    时间: 2008-12-19 09:20
石头,冰冷,在热情的胸怀里,它才能变得热情!
向敬版学习啊!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19 09:21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8-12-19 08:51 发表
以石头来抒发情愫,联想人生,拷问心灵,确实很别致,同样,文章就具有了“槁苏暍醒,扬葩振藻”的丰厚内涵。“它们被铁钎和铲子从路面下刨出来,很像熟睡的雏鸡,被强行从母鸡的翅膀底下拉出来,一个个孤零零地站在 ...

杜版总是用悉心的专业评点来细腻地指导我,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说句感谢自然就显得十分苍白。杜版总是用热情的话语鼓励我,让我一次次在写作中寻得了动力,说句感谢,自然也就显得十分苍白,但不说有不行,只好在说后,加上一个动作~~~~~
作者: 若谷    时间: 2008-12-19 09:26
石头,司空见惯的石头在这里被赋于了生命和情感,满篇富含哲理的语言,其实也是对于人的。石头的从容、孤独、恬淡、石头的与世无争以及互相之间温暖的契合…… 这些最珍贵的品质都集合在石头——这样一种被给予了生命的物体上,让作为人的我们读来,被深深触动。 好文章! 问候敬版!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8-12-19 09:32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8-12-19 09:21 发表

杜版总是用悉心的专业评点来细腻地指导我,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说句感谢自然就显得十分苍白。杜版总是用热情的话语鼓励我,让我一次次在写作中寻得了动力,说句感谢,自然也就显得十分苍白,但不说有不 ...


您老说的让我心里暖洋洋的。这篇文章我会多学习的。非常好!
作者: 娴情逸致    时间: 2008-12-19 09:52
或许,我这种注视和面对石头的冥想,同样是在徒糜生命,同样是把我自己置在了命运的掌心里,但却感觉这样更适合于我。至少,我可以在这样的氛围里,一个人悄然享受石头隐秘的孤独、安宁、泰然、恬淡、从容、实在、质朴、内敛、坚定、深刻、包容、边缘、绝不张扬以及迟疑的激情,还有一切不合时宜的梦想。

敬老师的此篇文章,以石头为线索,让自己的意识随着石头的秉性,拷问了人生和灵魂。只有内心具有一种内潋和沉静的人,才能注视到石头难得的一些特质。欣赏,学习,问好敬老师。
作者: 又又    时间: 2008-12-19 10:02
石头本是极普通的物品,在敬版的笔下,极具质感的文字里,却如同有了生命一般,欣赏
作者: 湘江往北    时间: 2008-12-19 10:32
石头是大地的眼泪,我在这眼泪之中看到了孤独与安宁,从容与淡定!
问候:)
作者: 秦时明月    时间: 2008-12-19 10:34
典型的形散神聚。从石头出发又回到石头。但是石头不是目的,石头只是手段。学习敬版美文。问好!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19 10:54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08-12-19 09:05 发表
或许,我这种注视和面对石头的冥想,同样是在徒糜生命,同样是把我自己置在了命运的掌心里,但却感觉这样更适合于我。至少,我可以在这样的氛围里,一个人悄然享受石头隐秘的孤独、安宁、泰然、恬淡、从容、实在、质 ...

十分感谢高版一直以来的支持与鼓励,握手致意!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19 10:55
原帖由 韩开春 于 2008-12-19 09:11 发表
老敬文章写的漂亮,完全是一曲石头的赞歌,它承担得起。
我也喜欢石头。

谢谢开春朋友的认同与鼓励!
作者: 川媚    时间: 2008-12-19 11:16
一块石头的理想品质,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在守持。深富哲理与感性意味,欣赏学习!问好敬版!
作者: LWLAG2006    时间: 2008-12-19 11:25
学习敬版取材独特,立意深刻的好文!
作者: 杨纯柱    时间: 2008-12-19 11:32
标题: 回复 1# 敬一兵 的帖子
石头是孤独的,石头是沉默的,石头又是富有生命和感情的……
喜欢敬版主厚重、质感、充满感悟的美文!问好!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8-12-19 12:54
能够把喧嚣、欲望、倾轧、争斗、焦虑、颓废、虚伪或者所有的矫情元素排斥在外,说明石头的内心是洁净的,天堂一样洁净。能够把灵魂安置在天堂里,是一种幸福。
石头的从容,它们相处时的干净以及那不合时宜的梦想,还是石头的吗?石头是多么普通,又是如此高贵。
我多么熟悉这样的鹅卵石呀。原来,我家后院的一条小路,就是鹅卵石铺就的。
学习过,问候。
作者: 恋尘叶子    时间: 2008-12-19 15:40
标题: 问候!
其实这文字也包涵了石头的性格:内敛,质朴,并且有一份自然的细腻。欣赏!
作者: 寂寞沙洲    时间: 2008-12-19 17:31
石头在作者的笔下已经鲜活了,灵动而又洒脱的文字,有哲理在蔓延,有智慧的火花在跳跃,很多精彩的句子信手拈来,学习!周末快乐!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19 19:57
原帖由 太阳神 于 2008-12-19 09:19 发表
超过了贾平凹的石头了.

呵呵,言重了~~。谢谢提读!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19 19:58
原帖由 平原之子 于 2008-12-19 09:20 发表
石头,冰冷,在热情的胸怀里,它才能变得热情!
向敬版学习啊!

还请多提意见才是~~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19 19:59
原帖由 若谷 于 2008-12-19 09:26 发表
石头,司空见惯的石头在这里被赋于了生命和情感,满篇富含哲理的语言,其实也是对于人的。石头的从容、孤独、恬淡、石头的与世无争以及互相之间温暖的契合…… 这些最珍贵的品质都集合在石头——这样一种被给予了生 ...

感谢你的悉心评点,握手致意!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19 20:00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8-12-19 09:32 发表


您老说的让我心里暖洋洋的。这篇文章我会多学习的。非常好!

再谢再谢!
作者: 邓荣河    时间: 2008-12-19 21:22
  如果一定要我选择一种东西来喜欢,我宁愿选石头。石头表里如一,没有喧哗与虚伪,一切都是质朴无华,实实在在。石头处在日子的边缘,虽然与风、日光、干燥、果实的残骸、高远的天空或者棱角分明的色彩为伍,但石头不为身边的诱惑所感染,也不加入到指手画脚的议论和评判中去。甚至,石头也不愿意过多地注视身边发生的变化,它们只是一个劲地保持沉默,保持自己的独立,保持自己对祖先秉性的坚守姿势。

从普通的石头,有深度有广度有哲思的展开,最终反映的是一种做人的本分与道理。好文。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19 21:42
原帖由 娴情逸致 于 2008-12-19 09:52 发表
或许,我这种注视和面对石头的冥想,同样是在徒糜生命,同样是把我自己置在了命运的掌心里,但却感觉这样更适合于我。至少,我可以在这样的氛围里,一个人悄然享受石头隐秘的孤独、安宁、泰然、恬淡、从容、实在、质 ...

谢谢你的细致评点,握手问好!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19 21:44
原帖由 又又 于 2008-12-19 10:02 发表
石头本是极普通的物品,在敬版的笔下,极具质感的文字里,却如同有了生命一般,欣赏

谢谢评点鼓励,握手问和好!
作者: 若水    时间: 2008-12-19 22:42
原帖由 杨纯柱 于 2008-12-19 11:32 发表
石头是孤独的,石头是沉默的,石头又是富有生命和感情的……
喜欢敬版主厚重、质感、充满感悟的美文!问好!

学习敬老的文章,有一种心中豁达的感觉,支持。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0 10:14
原帖由 湘江往北 于 2008-12-19 10:32 发表
石头是大地的眼泪,我在这眼泪之中看到了孤独与安宁,从容与淡定!
问候:)

谢谢回帖提读!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0 10:15
原帖由 秦时明月 于 2008-12-19 10:34 发表
典型的形散神聚。从石头出发又回到石头。但是石头不是目的,石头只是手段。学习敬版美文。问好!

十分感谢你的专业评点与鼓励,握手致意!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0 10:16
原帖由 川媚 于 2008-12-19 11:16 发表
一块石头的理想品质,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在守持。深富哲理与感性意味,欣赏学习!问好敬版!

能够得到你的誉美还真不容易,谢谢并请多提意见!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0 10:17
原帖由 LWLAG2006 于 2008-12-19 11:25 发表
学习敬版取材独特,立意深刻的好文!

问好爱国!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0 10:18
原帖由 杨纯柱 于 2008-12-19 11:32 发表
石头是孤独的,石头是沉默的,石头又是富有生命和感情的……
喜欢敬版主厚重、质感、充满感悟的美文!问好!

谢谢朋友提读鼓励!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08-12-20 11:11
  初读了一遍,想起了贾平凹先生的《丑石》,他是从外部写,作者是从内部写,但有异曲同工之妙。文章写了石头的质地,品质,形态,精神,气质等等的东西,赋予了人文的精神色彩。
  文章文字凝练,语言通俗,庄重大气。初读首先会感到“思想”、“厚重”、“从容”这些词语。是一篇以小见大,知微见著(有没这个成语)的散文劲作。学习。再读之后再评。
作者: 梅影三叠    时间: 2008-12-20 11:25
我这种注视和面对石头的冥想,同样是在徒糜生命,同样是把我自己置在了命运的掌心里,但却感觉这样更适合于我。至少,我可以在这样的氛围里,一个人悄然享受石头隐秘的孤独、安宁、泰然、恬淡、从容、实在、质朴、内敛、坚定、深刻、包容、边缘、绝不张扬以及迟疑的激情,还有一切不合时宜的梦想。
作者: 若谷    时间: 2008-12-20 12:09
石头的忍辱负重和吃苦耐劳,不仅是一种德性,更是一种情操。我想,没有恬淡从容的态度,是不可能拥有这样的情操的。很多时候,我把石头的这些性质,理解成了它们的骄傲、自信和尊严,
再读美文,并感知石头的品德。
作者: 摇曳风铃    时间: 2008-12-20 12:10
由此想到为人,沉静而内敛,从容而淡定.
能赋于石头生命力的人,本身当属生命的强者.问好!
作者: 芳香碧丝草    时间: 2008-12-20 13:40
石头不说话,不证明它不能说话,或者说不出话来,这样也好,我们不是说过,沉默是金吗?人与人之间,因为说话,自然就存在着流言蜚语,自然就泛滥着造谣中伤,自然就有吐沫淹死人的现象发生,自然就有吹捧和谎言。而这些情形,绝对不会发生在不说话的石头之间,所以,石头与石头的关系,虽然枯燥,虽然寂寞,虽然低调,但却干干净净,淳朴自然。
——————————————————————————-
非常喜爱敬版的文字,哲理不断,让人深思。现今社会,人不如石头。石头自古就沉默,而人,话却越来越多。经济的发达,人的脑子也飞快地转动,嘴巴,自然滔滔如江河。舆论伤人的例子比比皆是,电视新闻屡见不鲜。欣赏好文!问好敬版!
作者: 琴若雨    时间: 2008-12-20 16:02
  “一个人悄然享受石头隐秘的孤独、安宁、泰然、恬淡、从容、实在、质朴、内敛、坚定、深刻、包容、边缘、绝不张扬以及迟疑的激情,还有一切不合时宜的梦想。”我在一兵老师呈现的意象里品着这些文字的内涵,感概作者对文眼的挖掘,总是以小见大,辐射地生发开来,赋予具象以哲思和喻意,如是,沉默的石头在我的眼里鲜活起来,给我以力量,启我心智,这应是一篇优秀散文所特有的教化功能和艺术感染力,欣赏,问好一兵老师!

作者: 刘敬胜    时间: 2008-12-20 16:17
近乎恍惚的描写  把一个朦胧的石头真实地带到我们面前!而石头那些坚韧的品质 我们又怎么理解    学习!
作者: 汤如浩    时间: 2008-12-20 16:21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8-12-19 08:51 发表
以石头来抒发情愫,联想人生,拷问心灵,确实很别致,同样,文章就具有了“槁苏暍醒,扬葩振藻”的丰厚内涵。“它们被铁钎和铲子从路面下刨出来,很像熟睡的雏鸡,被强行从母鸡的翅膀底下拉出来,一个个孤零零地站在 ...

敬版从再普通不过的石头生发情感,这种驾驭素材的功夫,令人佩服。永生兄的细心点评,让阅读更深入。一并学习,问好敬版!
作者: 戈眉    时间: 2008-12-20 16:33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8-12-19 08:51 发表
以石头来抒发情愫,联想人生,拷问心灵,确实很别致,同样,文章就具有了“槁苏暍醒,扬葩振藻”的丰厚内涵。“它们被铁钎和铲子从路面下刨出来,很像熟睡的雏鸡,被强行从母鸡的翅膀底下拉出来,一个个孤零零地站在 ...

版主解读的非常精彩,学习
作者: 山野闲人    时间: 2008-12-20 17:44
一枚顽石被写得如此清灵,也就敬版您了。
问好敬版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0 18:33
原帖由 清风拂面 于 2008-12-19 12:54 发表
能够把喧嚣、欲望、倾轧、争斗、焦虑、颓废、虚伪或者所有的矫情元素排斥在外,说明石头的内心是洁净的,天堂一样洁净。能够把灵魂安置在天堂里,是一种幸福。
石头的从容,它们相处时的干净以及那不合时宜的梦想, ...

感谢你的提读鼓励,握手致意!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0 18:34
原帖由 恋尘叶子 于 2008-12-19 15:40 发表
其实这文字也包涵了石头的性格:内敛,质朴,并且有一份自然的细腻。欣赏!


谢谢回帖,问好!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0 18:35
原帖由 寂寞沙洲 于 2008-12-19 17:31 发表
石头在作者的笔下已经鲜活了,灵动而又洒脱的文字,有哲理在蔓延,有智慧的火花在跳跃,很多精彩的句子信手拈来,学习!周末快乐!


你总是鼓励我,我总是汗颜,呵呵~~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0 18:36
原帖由 邓荣河 于 2008-12-19 21:22 发表
  如果一定要我选择一种东西来喜欢,我宁愿选石头。石头表里如一,没有喧哗与虚伪,一切都是质朴无华,实实在在。石头处在日子的边缘,虽然与风、日光、干燥、果实的残骸、高远的天空或者棱角分明的色彩为伍,但石 ...


感谢回帖鼓励,问好!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0 18:37
原帖由 若水 于 2008-12-19 22:42 发表

学习敬老的文章,有一种心中豁达的感觉,支持。

谢谢提读,握手致意!
作者: 石丁香    时间: 2008-12-20 23:02
标题: 学习?问好
一个人悄然享受石头隐秘的孤独、安宁、泰然、恬淡、从容、实在、质朴、内敛、坚定、深刻、包容、边缘、绝不张扬以及迟疑的激情,还有一切不合时宜的梦想。

给人启思的文字。能如此赏析石头的人本身就是智者。祝敬版周末愉快。
作者: 薛暮冬    时间: 2008-12-20 23:14
多么希望与兄一起,享受石头隐秘的孤独、安宁、泰然、恬淡、从容、实在、质朴、内敛、坚定、深刻、包容、边缘、绝不张扬以及迟疑的激情,还有一切不合时宜的梦想。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8-12-21 04:38
临下线前,再来欣赏。启蒙的语境,深邃的意境。有让读者喜欢的温度,有使读者阅读的渴望。文字的品格即是内心的品格。问好!
作者: wzq3316    时间: 2008-12-21 07:54
或许,我这种注视和面对石头的冥想,同样是在徒糜生命,同样是把我自己置在了命运的掌心里,但却感觉这样更适合于我。至少,我可以在这样的氛围里,一个人悄然享受石头隐秘的孤独、安宁、泰然、恬淡、从容、实在、质朴、内敛、坚定、深刻、包容、边缘、绝不张扬以及迟疑的激情,还有一切不合时宜的梦想。
石头无言,但石头伟大。欣赏敬版佳作,问好。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8-12-21 09:25
这种对着石头讲话的心境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这是驱除了浮躁,心儿沉淀后文思的一种勃发,欣赏您的文字。

祝周末愉快。:)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1 10:15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08-12-20 11:11 发表
  初读了一遍,想起了贾平凹先生的《丑石》,他是从外部写,作者是从内部写,但有异曲同工之妙。文章写了石头的质地,品质,形态,精神,气质等等的东西,赋予了人文的精神色彩。
  文章文字凝练,语言通俗,庄 ...

谢谢老乡的提读评点与鼓励,希望得到你的更多意见,问好!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1 10:16
原帖由 梅影三叠 于 2008-12-20 11:25 发表
我这种注视和面对石头的冥想,同样是在徒糜生命,同样是把我自己置在了命运的掌心里,但却感觉这样更适合于我。至少,我可以在这样的氛围里,一个人悄然享受石头隐秘的孤独、安宁、泰然、恬淡、从容、实在、质朴、内 ...

谢谢提读!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1 10:17
原帖由 若谷 于 2008-12-20 12:09 发表
石头的忍辱负重和吃苦耐劳,不仅是一种德性,更是一种情操。我想,没有恬淡从容的态度,是不可能拥有这样的情操的。很多时候,我把石头的这些性质,理解成了它们的骄傲、自信和尊严,
再读美文,并感知石头的品德。 ...

再次感谢你的提读鼓励!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1 10:17
原帖由 摇曳风铃 于 2008-12-20 12:10 发表
由此想到为人,沉静而内敛,从容而淡定.
能赋于石头生命力的人,本身当属生命的强者.问好!


谢谢你的回帖,握手问好!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1 10:18
原帖由 芳香碧丝草 于 2008-12-20 13:40 发表
石头不说话,不证明它不能说话,或者说不出话来,这样也好,我们不是说过,沉默是金吗?人与人之间,因为说话,自然就存在着流言蜚语,自然就泛滥着造谣中伤,自然就有吐沫淹死人的现象发生,自然就有吹捧和谎言。而 ...

你的悉心评点与感触令我感动,握手致意!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1 10:19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08-12-20 16:02 发表
  “一个人悄然享受石头隐秘的孤独、安宁、泰然、恬淡、从容、实在、质朴、内敛、坚定、深刻、包容、边缘、绝不张扬以及迟疑的激情,还有一切不合时宜的梦想。”我在一兵老师呈现的意象里品着这些文字的内涵,感概 ...

十分感谢你的热情评点与真挚鼓励,握手致意!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1 10:20
原帖由 刘敬胜 于 2008-12-20 16:17 发表
近乎恍惚的描写  把一个朦胧的石头真实地带到我们面前!而石头那些坚韧的品质 我们又怎么理解    学习!

谢谢你的提读支持,问好!
作者: 王瑞庆    时间: 2008-12-21 10:38
瑞庆喜欢读老哥的文章!
作者: 王瑞庆    时间: 2008-12-21 10:38
非常精彩的文笔,地道有味
作者: 落梅    时间: 2008-12-21 11:00
“如果一定要我选择一种东西来喜欢,我宁愿选石头。石头表里如一,没有喧哗与虚伪,一切都是质朴无华,实实在在。石头处在日子的边缘,虽然与风、日光、干燥、果实的残骸、高远的天空或者棱角分明的色彩为伍,但石头不为身边的诱惑所感染,也不加入到指手画脚的议论和评判中去。甚至,石头也不愿意过多地注视身边发生的变化,它们只是一个劲地保持沉默,保持自己的独立,保持自己对祖先秉性的坚守姿势。”

在这段精彩深刻的描写里,读出了作者睿智的思想与坚韧的意志,还有朴实的风华。
佩服敬版主的笔力,值得学习!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1 19:33
原帖由 汤如浩 于 2008-12-20 16:21 发表

敬版从再普通不过的石头生发情感,这种驾驭素材的功夫,令人佩服。永生兄的细心点评,让阅读更深入。一并学习,问好敬版!

感谢如浩的提读鼓励!
作者: 若荷    时间: 2008-12-21 19:42
冬至快乐!
作者: 刘梅花    时间: 2008-12-21 19:46
问候老师!欣赏,学习!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08-12-21 19:50
原帖由 韩开春 于 2008-12-19 09:11 发表
老敬文章写的漂亮,完全是一曲石头的赞歌,它承担得起。
我也喜欢石头。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我也喜欢石头,朋友给我捎来了山东临朐的五彩石!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1 20:23
原帖由 戈眉 于 2008-12-20 16:33 发表

版主解读的非常精彩,学习


感谢鼓励,握手!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1 20:24
原帖由 山野闲人 于 2008-12-20 17:44 发表
一枚顽石被写得如此清灵,也就敬版您了。
问好敬版



谢谢你的提读鼓励,问好!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1 20:26
原帖由 章烨zhangye 于 2008-12-20 17:54 发表
生活的智者,总能从最平素的生活物象中发现生活的哲理和情调,为生命提供人文的关照和走向积极人生的佐证。在《石头》中,敬版主把理性的人生体悟植于一块块石头的体内,赋予了它们睿智脱俗的美,可谓“观山则情满于 ...

十分感谢你的悉心评点,握手致意!
作者: 许也    时间: 2008-12-21 21:43
在赋予石头丰富的寓意和想象,给予石头高雅的定位中,享受敬版的文字魅力。
作者: 飞花落叶    时间: 2008-12-21 22:12
好一首石头的赞歌!
杜版的点评尤其精彩!
学习!
作者: 飞花落叶    时间: 2008-12-21 22:14
如果一定要我选择一种东西来喜欢,我宁愿选石头。石头表里如一,没有喧哗与虚伪,一切都是质朴无华,实实在在。石头处在日子的边缘,虽然与风、日光、干燥、果实的残骸、高远的天空或者棱角分明的色彩为伍,但石头不为身边的诱惑所感染,也不加入到指手画脚的议论和评判中去。甚至,石头也不愿意过多地注视身边发生的变化,它们只是一个劲地保持沉默,保持自己的独立,保持自己对祖先秉性的坚守姿势。这种惯性的姿势,是经过许多种演变,最后留存下来的。至于是什么样的演变,这可不好说,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演变的结果,让石头形成了我眼前的性质,不为诱惑所感染,不说三道四,表里如一而又实实在在。所有的这些性质,都是类似于利他和听凭摆布的情形,而对于石头自己,却由此蹈入了衰败的命运。即便这样,石头也没有后悔的意思,这就不得不让我感到,石头的忍辱负重和吃苦耐劳,不仅是一种德性,更是一种情操。我想,没有恬淡从容的态度,是不可能拥有这样的情操的。很多时候,我把石头的这些性质,理解成了它们的骄傲、自信和尊严,也理解成了是它们的一种常态的生活方式。

  ——经典!
作者: 运涛涛    时间: 2008-12-22 06:48
在有心人眼里,无处没有美。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2 09:15
原帖由 石丁香 于 2008-12-20 23:02 发表
一个人悄然享受石头隐秘的孤独、安宁、泰然、恬淡、从容、实在、质朴、内敛、坚定、深刻、包容、边缘、绝不张扬以及迟疑的激情,还有一切不合时宜的梦想。

给人启思的文字。能如此赏析石头的人本身就是智者。祝敬 ...

谢谢你的提读鼓励!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2 09:16
原帖由 薛暮冬 于 2008-12-20 23:14 发表
多么希望与兄一起,享受石头隐秘的孤独、安宁、泰然、恬淡、从容、实在、质朴、内敛、坚定、深刻、包容、边缘、绝不张扬以及迟疑的激情,还有一切不合时宜的梦想。

谢谢你的认同,握手!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2 09:17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8-12-21 04:38 发表
临下线前,再来欣赏。启蒙的语境,深邃的意境。有让读者喜欢的温度,有使读者阅读的渴望。文字的品格即是内心的品格。问好!

你又一次鼓励我,让我在这个冬天,再次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握手,握手,再握手!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2 09:18
原帖由 wzq3316 于 2008-12-21 07:54 发表
或许,我这种注视和面对石头的冥想,同样是在徒糜生命,同样是把我自己置在了命运的掌心里,但却感觉这样更适合于我。至少,我可以在这样的氛围里,一个人悄然享受石头隐秘的孤独、安宁、泰然、恬淡、从容、实在、质 ...

谢谢提读支持!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8-12-22 11:18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8-12-22 09:17 发表

你又一次鼓励我,让我在这个冬天,再次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握手,握手,再握手!


需要温暖常在!拥抱!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2 11:59
原帖由 海怡 于 2008-12-21 09:25 发表
这种对着石头讲话的心境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这是驱除了浮躁,心儿沉淀后文思的一种勃发,欣赏您的文字。

祝周末愉快。:)

谢谢你的提读鼓励,握手致意!
作者: 霍名夏    时间: 2008-12-22 12: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天下为公    时间: 2008-12-22 17:21
学习,学习,再学习,问好!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2 18:38
原帖由 王瑞庆 于 2008-12-21 10:38 发表
瑞庆喜欢读老哥的文章!

谢谢你的提读鼓励,握手!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2 18:39
原帖由 王瑞庆 于 2008-12-21 10:38 发表
非常精彩的文笔,地道有味

再谢朋友!
作者: 宋长征    时间: 2008-12-22 21:02
圆的石,坚的石,美丽的石,枯燥的石,石是世界上最不善于表达的事物,并不因为谁的钟爱,而感恩,也不因为谁的鄙夷而羞怯,存在就是存在,石有自己的方式!
欣赏,问好敬老师,很少见您写这样的文字。元旦快乐!
作者: 清风盈袖    时间: 2008-12-22 21:25
好久没来拜读一兵好文了,汗颜!预祝你和爱人元旦愉快!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3 10:44
原帖由 落梅 于 2008-12-21 11:00 发表
“如果一定要我选择一种东西来喜欢,我宁愿选石头。石头表里如一,没有喧哗与虚伪,一切都是质朴无华,实实在在。石头处在日子的边缘,虽然与风、日光、干燥、果实的残骸、高远的天空或者棱角分明的色彩为伍,但石头 ...

十分感谢落梅朋友的提读鼓励,握手致意!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3 10:45
原帖由 若荷 于 2008-12-21 19:42 发表
冬至快乐!

谢谢!同样的问候也送给你~~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3 10:45
原帖由 刘梅花 于 2008-12-21 19:46 发表
问候老师!欣赏,学习!

问好梅花!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