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乡村小学(修改稿) [打印本页]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8-12-19 17:55
标题: 乡村小学(修改稿)
 
  窗外瓦蓝的天空挂着一轮恹恹的冬日,阳光透过落地玻璃窗撒了一地,我与母亲坐在温暖的房间里说着几十年前老家村子里的故事。母亲告诉我说,昨晚她梦到在老家的“家庙”开大会了,随即问我是否还记得“家庙”?我立刻想起了那个在村子中间的古庙,我对母亲说:“当然记得了,那是我上小学的母校呀。”母亲慈爱的看看我说,日子过的可真快,当年的小学生都退休在家了,我说可不是吗。

  那是五十年代末,母亲被下放,带着我从山东聊城回到了齐河县的老家,本来我还不到上学的年龄,但因母亲与祖父母都要下地参加生产队劳动,所以也就让我跟着本院里的一个远房姐姐上了村里的小学。

  姐姐把我带到学校,准确的说是个庙宇,也就是被村里人与母亲称作 “家庙”的地方。那是个坐北朝南的院子,大门是青砖砌成的,上面有门楼,门楼上有鸟兽之类的石雕动物造型,进的大门是个方形的石头影背墙,上面刻着许多字,当时我年龄小,还认不得那些字,后来识字多了,才知道刻得是村史。还记得其中 “庆玉照兴昌,德福曾瑞祥”一行字型特别,且大于其它字,后来听祖父讲,这就是我们李家的辈分排列顺序,我祖父是“照”字辈,我父亲是“兴”字辈,我自然就是“昌”字辈了。院子里有北屋和东西厢房,北屋的西北角隔了一间是老师们的办公室。东西厢房各有两间,总共六个班级,其中有复式班。

  姐姐带我报名后,见过学校的老师,她们大都是我们村的长辈或同辈,按照辈分我应该喊他们姑奶或姐姐的,但是一进到学校里就都是我的老师了。只有一个姓杨的男老师是公办老师兼小学校长,当年他有四十几岁吧,穿的与村里的人没什么两样,但是他上衣口袋里总是别着一支钢笔,那个钢笔卡子亮亮的,多少年后他曾出现在我的梦中,上衣口袋里依然别着一支亮亮的钢笔。他在我们村任教几十年,直到退休回家才离开,所以大家都不觉的他是外村人,谁家有红白喜事,都邀他到家帮忙办理,他也很乐意地走东家串西家的奔忙,所以在我的印象中,他更像我们村的一个可亲的长辈。

  学校的老师少,每个老师都兼数职,教数学的兼体育,教语文的兼音乐,杨老师教我们画画,记得画的第一幅画是学校石影背墙后面的那颗银杏树,上面挂着一口小小的铁钟,那“当当当”的极简单的上下课铃声就是从哪里传出的。

  乡村小学是不放暑假的,只放农忙假和寒假。每次放假都要开个三好学生表彰会,校长亲自给各班级的三好学生颁发奖状或奖品。那时的奖品一般都是学生用的铅笔和作业本。记得每年我都会有奖状拿回家,祖父总是带上老花镜认真的看半天,然后贴到堂屋的墙上,祖母则会煮两个鸡蛋犒劳我,当时那种感觉真是比吃了蜜都甜。

  小学每年最重要的活动就是为烈士扫墓了。清明节略带微寒,我们排成长长的队,在老师的带领下,打着少先队队旗往村南走去。那段路要经过一个池塘和一个杏树行。

  走到池塘边,我看到池塘里的水清粼粼的,成群的鸭子在水里嬉戏。脚下路边的小草冒出了嫩嫩的芽,池塘边上的柳树枝在春风里轻轻的摇曳。再往前走就进入了那杏树行,一排排的杏树上开满了白白的花儿,引得蜜蜂成群结队的飞来飞去的忙。风轻轻的吹起来,柔柔的吹起我的头发,树上的那些花儿纷纷落下,好似下起了杏花雨,我们的队伍就穿行在这杏花雨中,那段路不长但当时只觉得很新鲜。

  走到村南的河堤上,河水哗哗的往前流淌着。那些不知名的烈士们就长眠在这里,河水与他们为伴。面对他们的坟茔,我不知道他们是哪里人,更不知道他们长的什么样,但我知道他们是为了保卫国家才离开家参加革命工作后,牺牲埋在这里的。烈士墓前有几棵柏树,柏树在春风中抖动着枝杈,发出低低的嗦嗦声,好似在低诉着什么。我们站在树下低头默哀,我想:不知他们家人在哪里?有没有像我这样大的孩子在盼他们回家?我的父亲长年在外地工作,过一段时间不见,我就会想念父亲,而躺在这里的他们,却永远不能回家了,他们的孩子和亲人还不知怎样想他们呢!这是有生以来,我的感情世界里第一次有了一种悲悯的情愫,并为此流泪。

  平日里除了上课学习以外,经常还有走乡串镇的小商小贩到我们校园门口来,货郎一般都是用扁担挑着货物。课余时间,我们就围在货郎挑周围看那些商品,女孩子喜欢买些五彩的头绳和花发夹,男孩子嘴馋,就买些那个年代才有的三角糖吃。

  有一个秋天的上午,天高气爽,教室外传来货郎的吆喝声。下课后,我们几个要好的女孩子急忙跑了出去,我一眼就相中了一支蝴蝶型的发夹,那蝴蝶的双翅颜色是紫色的,拿起后,蝴蝶前面的须还会颤动,我爱不释手,很想买下,可兜里的钱不够。那个年代,大家几乎都没有零花钱的,不可能借到钱,所以我很失望的放下了。上课铃突然响起来,校长站在那棵银杏树下,拉着绳子敲那个生锈的小铁钟,“当当当”,眨眼间大家一窝蜂似的往学门口里钻,我跑到门口了又回头看了看,校长在与那货郎说什么,好像要赶他走,从那以后,他再没来过,那个蝴蝶发夹便留在了我童年的梦里。

  那个年代能照一张像,可是我们每个人向往的事情,每年有毕业班时,校长就请照相的师傅来学校给毕业班照集体照或个人单身照,以放到毕业证上。我上小学四年级时,照相师傅来到了我们小学,为了照相,我把扎着朝天辫子的妹妹也带到了学校,面对照相机镜头,妹妹和我都很拘谨,妹妹还有些害怕,在照相师傅耐心的启发引导下,妹妹才怯怯的抬起头面对镜头,照相师傅趁机按下了快门,我们姊妹俩第一张合影就诞生了,至今还珍藏在我们的相册里。

  从六年级离开,到现在几十年了,生活中的一些往事也已渐渐淡忘,但今天母亲的一句“家庙”,却让我想起了那所乡村小学及一些与小学有关的往事,但我知道,它只能完整的留在我的记忆中,我是永远都回不去了……


                     2008.12.20 修改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下面是昨天写的原稿:

  母亲今冬又来到了我的身边,每天我都陪母亲拉家常。母亲大都回忆一些在老家的事,今天母亲忽然问我还记得“家庙”吗?我立刻说:“那是我上小学时的母校呀,当然记得了。”

  那是五十年代末,母亲被下放,带着我从山东聊城回到了齐河县的老家,本来我还不到上学的年龄,但因母亲与祖父母都要下地参加生产队劳动,所以也就让我跟着本院里的一个远房姐姐上了村里的小学。

  那是一所简陋的学校,准确的说是个庙宇,我们村里的人都称它为“家庙”。坐北朝南的院子,有北屋和东西厢房,北屋的西北角隔了一间是老师们的办公室。东西厢房各有两间,总共六个班级,其中有复式班。大门口是青砖砌成的,上面有门楼,门楼上有鸟兽之类的石雕动物造型,进的大门是个方形的石头的影背墙,上面刻着许多字,当时我年龄小,还认不得那些字,后来识字多了,才知道刻得是村史。还记得其中 “庆玉照兴昌,德福曾瑞祥”一行字型特别且大于其它字,后来听祖父讲,这就是我们李家的辈分排列顺序,我祖父是“照”字辈,我父亲是“兴”字辈,我自然就是“昌”字辈了。

  学校的老师大都是我们村的长辈或同辈,按照辈分我应该喊他们姑奶或姐姐的,但是一进到学校里就都是我的老师了。只有一个姓杨的男老师是公办老师兼小学校长,当年他有四十几岁吧,穿的与村里的人没什么两样,但是他上衣口袋里总是别着一支钢笔,那个钢笔卡子亮亮的,多少年后他曾出现在我的梦中,还是上衣口袋里别着一支亮亮的钢笔。他在我们村任教几十年,直到退休回家才离开,所以大家都不觉的他是外村人,谁家有红白喜事,都邀他到家帮忙办理,他也很乐意地走东家串西家的奔忙,所以在我的印象中,他更像我们村的一个可亲的长辈。

  学校的老师少,每个人都兼数职,教数学的兼体育,教语文的兼音乐,杨老师教我们画画,记得画的第一幅画是学校石影背墙后面的那颗银杏树,上面挂着一口小小的铁钟,那“当当当”的极简单的上下课铃声就是从哪里传出的。

  乡村小学是不放暑假的,只放农忙假和寒假。每次放假都要开个三好学生表彰会,校长亲自给各班级的三好学生颁发奖状或奖品。那时的奖品一般都是学生用的铅笔和作业本。记得我每年都会有奖状拿回家,祖父总是带上老花镜认真的看半天,然后贴到堂屋的墙上,祖母则会煮两个鸡蛋犒劳我,当时那种感觉比吃蜜都甜。

  小学每年最重要的活动就是为烈士扫墓。

  清明节略带微寒,我们排成长长的队,在老师的带领下,打着少先队队旗往村南走去。那段路要经过一个池塘和一个杏树行。

  路上我看到,池塘里的水清粼粼的,成群的鸭子在水里嬉戏。路边的小草冒出了嫩嫩的芽,柳枝在春风里轻轻的摇曳。那杏树上开满了白白的花儿,引得蜜蜂成群结队的飞来飞去的忙。风起来,那花儿纷纷落下,好似下起了杏花雨,我们的队伍就穿行在这杏花雨中,那段路不长但当时只觉得很新鲜。

  来到村南的河堤上,河水哗哗的往前流淌着。那些不知名的烈士们就长眠在这里,河水与他们为伴。我不知道他们是哪里人,更不知道他们长的什么样,但我知道他们是为了保卫国家才离开家参加革命工作后,牺牲埋在这里的。烈士墓前有几棵柏树,柏树在春风中抖动着枝杈,发出低低的嗦嗦声好似在低诉着什么。我们站在树下低头默哀,我想:不知他们家人在哪里?有没有像我这样大的孩子在盼他们回家?我的父亲长年在外地工作,过一段时间不见,我就会想父亲的,而躺在这里的他们,却永远不能回家了,他们的孩子和亲人还不知怎样想他们呢!这是有生以来,我的感情世界里第一次有了一种悲悯的情愫,并为此流泪。

  平日里,经常有走乡串镇的小商小贩到我们校园门口来,货郎一般都是用扁担挑着货物。课余时间,我们就围在货郎挑周围看那些商品,女孩子喜欢买些五彩的头绳和花发夹,男孩子嘴馋,就买些那个年代才有的三角糖吃。

  有一次,货郎挑又来了。下课后,我们几个要好的女孩子急忙跑了出去,我一眼就相中了一支蝴蝶型的发夹,那蝴蝶的双翅颜色是紫色的,拿起后,蝴蝶前面的须还会颤动,我爱不释手,很想买下,可兜里的钱不够。那个年代,大家几乎都没有零花钱的,不可能借到钱,所以我很失望的放下了。上课铃突然响起来,校长站在那棵银杏树下,拉着绳子敲那个生锈的小铁钟,“当当当”,眨眼间大家一窝蜂似的往学门口里钻,我跑到门口了又回头看了看,校长在与那货郎说什么,好像要赶他走,从那以后,他再没来过,那个蝴蝶发夹便留在了我童年的梦里。

  记得那个年代,还有串村照相的师傅有时也来学校,一般都是在有毕业班照集体照或个人单身照,以放到毕业证上。我上小学四年级时,照相师傅来到了我们小学,为了照相,我把扎着朝天辫子的妹妹也带到了学校,面对照相机镜头,妹妹和我都很拘谨,妹妹还有些害怕,在照相师傅耐心的启发引导下,妹妹才怯怯的抬起头面对镜头,照相师傅趁机按下了快门,我们姊妹俩第一张合影照就诞生了,至今还珍藏在我们的相册里。
  

  从六年级离开,到现在几十年了,生活中的一些往事也已渐渐淡忘,但母亲的一句“家庙”,却让我想起了那所乡村小学及一些与小学有关的事,但我知道,我却永远回不去了……

                                  2008.12.19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海怡 于 2008-12-21 21:01 编辑 ]
作者: 秦时明月    时间: 2008-12-19 18:41
很久远的往事的回忆.虽是简陋贫瘠的年代,其实,对于每个人的童年来说,都是丰富的.这样的回忆虽增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却也弥漫着无限温馨的情愫.问好海怡大姐.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19 18:49
文章充满了对淳朴的向往之情和温馨而又真挚的感念,读来令人感到亲切。小说散文化的韵致比较浓郁,文字也十分质朴,我很是欣赏,问好老朋友!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8-12-19 18:58
原帖由 秦时明月 于 2008-12-19 18:41 发表
很久远的往事的回忆.虽是简陋贫瘠的年代,其实,对于每个人的童年来说,都是丰富的.这样的回忆虽增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却也弥漫着无限温馨的情愫.问好海怡大姐.


谢谢老弟来阅读。谢谢理解。问好。:)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8-12-19 19:03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8-12-19 18:49 发表
文章充满了对淳朴的向往之情和温馨而又真挚的感念,读来令人感到亲切。小说散文化的韵致比较浓郁,文字也十分质朴,我很是欣赏,问好老朋友!


谢谢敬老弟的一贯支持和认真点评。我很想听到此篇的不足,我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修改——我知道,只有知道文章缺少了什么,哪里不足,努力的去一遍遍的修改,一个人的文字写作能力才能提高。敬请指教。

祝周末愉快。问好。:)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19 19:52
回海怡朋友:本文我看了多遍。你在文章里的质朴文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笔触上看,本文属于白描的手法,具有清纯质朴的韵致,但是如果采用小说化的方式来描述,上述特点就有被遮蔽之嫌,我以为,解决的办法之一是在内容的衔接和过度方面,可以多用散文化的语言来勾连,这样效果就会更加突出的。个见,仅供参考,再次问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12-20 10:14
好温馨的回忆。祝福圣诞快乐!
作者: 炬焰炯炯    时间: 2008-12-20 10:26
往事忧伤而又美好!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8-12-20 10:31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8-12-19 19:52 发表
回海怡朋友:本文我看了多遍。你在文章里的质朴文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笔触上看,本文属于白描的手法,具有清纯质朴的韵致,但是如果采用小说化的方式来描述,上述特点就有被遮蔽之嫌,我以为,解决的办法之一是在内容的衔接和过度方面,可以多用散文化的语言来勾连,这样效果就会更加突出的。个见,仅供参考,再次问好 ...

首先十分感谢敬版的指教,在年终工作忙的情况下,让您为此篇小文费时间深感不安,也很是感动。我会按照您的指点修改,再次感谢。问好并祝周末愉快。:)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8-12-20 10:32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08-12-20 10:14 发表
好温馨的回忆。祝福圣诞快乐!


谢谢老弟阅读留言。问好。祝节日愉快。:)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8-12-20 10:33
原帖由 炬焰炯炯 于 2008-12-20 10:26 发表
往事忧伤而又美好!


很高兴认识新朋友。谢谢您的阅读。祝周末愉快。:)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8-12-20 12:01
  按照敬版的指教,海怡今天做了认真修改,并把修改稿与原文同时放在这里,敬请敬版和朋友们继续拍砖指教。海怡将不胜感激,给大家敬礼了。
   祝大家圣诞愉快。:)
作者: 恋尘叶子    时间: 2008-12-20 13:13
标题: 问候海怡!
文笔质朴而老道,那些回忆在此时的文字里,有了美丽和清新,一如昨日般清晰……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8-12-20 17:52
原帖由 恋尘叶子 于 2008-12-20 13:13 发表
文笔质朴而老道,那些回忆在此时的文字里,有了美丽和清新,一如昨日般清晰……


谢谢叶子关注点评鼓励。很高兴认识您。问好,祝周末愉快。:)
作者: 霍名夏    时间: 2008-12-20 21: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8-12-21 04:26
先记号。后欣赏。问好!已经收到你的贺卡。谢谢!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8-12-21 09:10
原帖由 霍名夏 于 2008-12-20 21:21 发表
  十分温馨的文字。许多心中往事一点一滴地回味无穷,写出了生活留下的一些不同记忆与滋味。


谢谢霍老弟关注阅读留言鼓励。问好。祝周末愉快。:)
作者: 平原之子    时间: 2008-12-21 09:11
文笔质朴,亲切感人!问好海怡姐姐!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8-12-21 09:11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8-12-21 04:26 发表
先记号。后欣赏。问好!已经收到你的贺卡。谢谢!


年终了,知道您忙。我已收到贺卡,十分感谢。:)
作者: 芳香碧丝草    时间: 2008-12-21 11:17
欣赏海怡大姐优美而温馨的文字!周末愉快!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8-12-21 15:25
原帖由 平原之子 于 2008-12-21 09:11 发表
文笔质朴,亲切感人!问好海怡姐姐!


谢谢老弟阅读,问好。:)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8-12-21 15:27
原帖由 芳香碧丝草 于 2008-12-21 11:17 发表
欣赏海怡大姐优美而温馨的文字!周末愉快!


谢谢丝草关注阅读留言鼓励。冬至愉快。:)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8-12-22 11:10
看了修改后的文章,然后又对照了原文,发现有许多改动的地方,也就是按照了敬老的意见进行了很好的语言组织。这样一来,小说化的成分就少了不少,语言上更丰富起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过往旧事总会在不经意间潆洄于心田。我们怀念,我们回望都是生活审视的一种方式。文字里显现出的是一颗温润而柔软的情愫,深邃而丰富,有经得起摔打的结实筋骨。再请敬老过目!
作者: 绝版蔷薇    时间: 2008-12-22 13:45
原帖由 海怡 于 2008-12-19 19:03 发表


谢谢敬老弟的一贯支持和认真点评。我很想听到此篇的不足,我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修改——我知道,只有知道文章缺少了什么,哪里不足,努力的去一遍遍的修改,一个人的文字写作能力才能提高。敬请指教。

祝周末愉 ...


看了海怡大姐的回复。深为感慨。有时写,总觉得辞不达意,一落笔就觉得不能准确而迅速地抵达自己的设想。这时候,多么希望得到朋友的指引啊,具体的,有范读的指引。呵呵,当然,我是觉得我写得不老实,笔力不逮拿自己无奈了。

这篇文章我也仔细地读了两遍。才疏学浅冒昧而谈,望大姐勿笑。我对大姐这类文章,概括地感觉,是老派人物传统的笔法,其味重在清淡、质朴。以诚实的态度做文章。是不需要太多技巧,太多修饰的。像一盘自家院落中的柿子树上摘下的柿子,用棉布衣襟擦擦,装盘即食。这样形容,我是觉得修改稿已经很好,很亲切,很自然。
读新凤霞的书,20年间我从不同城市的图书室借来反复看过两次,按说她文化不高,写法基本毋论什么文理章论刻意拔高。读汪曾淇丰子恺等前辈的文章,也是感觉清淡有致,别有韵味。大文化人,非文化人,他们的文章,一样地好看。我想,妙决就在于书写内心,本着诚实的态度去写吧。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8-12-22 20:06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8-12-22 11:10 发表
看了修改后的文章,然后又对照了原文,发现有许多改动的地方,也就是按照了敬老的意见进行了很好的语言组织。这样一来,小说化的成分就少了不少,语言上更丰富起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过往旧事总会在不经意间潆洄于心田。我们怀念,我们回望都是生活审视的一种方式。文字里显现出的是一颗温润而柔软的情愫,深邃而丰富,有经得起摔打的结实筋骨。再请敬老过目!


谢谢老弟的阅读和理解,人年龄大了就喜欢啰嗦,喜欢较真,总想把事情做好,让老弟和敬版费时间了,在此说声抱歉。再次感谢。:)
作者: 邓荣河    时间: 2008-12-22 20:12
难忘的往事,永远温馨在心底。感动于老乡为文的谦虚精神,自愧不如。问好。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8-12-22 20:14
原帖由 绝版蔷薇 于 2008-12-22 13:45 发表
看了海怡大姐的回复。深为感慨。有时写,总觉得辞不达意,一落笔就觉得不能准确而迅速地抵达自己的设想。这时候,多么希望得到朋友的指引啊,具体的,有范读的指引。呵呵,当然,我是觉得我写得不老实,笔力不逮拿自己无奈了。

这篇文章我也仔细地读了两遍。才疏学浅冒昧而谈,望大姐勿笑。我对大姐这类文章,概括地感觉,是老派人物传统的笔法,其味重在清淡、质朴。以诚实的态度做文章。是不需要太多技巧,太多修饰的。像一盘自家院落中的柿子树上摘下的柿子,用棉布衣襟擦擦,装盘即食。这样形容,我是觉得修改稿已经很好,很亲切,很自然。
读新凤霞的书,20年间我从不同城市的图书室借来反复看过两次,按说她文化不高,写法基本毋论什么文理章论刻意拔高。读汪曾淇丰子恺等前辈的文章,也是感觉清淡有致,别有韵味。大文化人,非文化人,他们的文章,一样地好看。我想,妙决就在于书写内心,本着诚实的态度去写吧。


谢谢您能这麽实在的评论我的小文,比喻的很贴切形象,以后就本着诚实的态度写出自己的所想所闻所看。:)

再次感谢。:)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8-12-22 20:16
原帖由 邓荣河 于 2008-12-22 20:12 发表
难忘的往事,永远温馨在心底。感动于老乡为文的谦虚精神,自愧不如。问好。


谢谢老乡关注阅读,哈~不是谦虚,是想像朋友们学些东西。握手问好。:)
作者: 黑龙江小龙女    时间: 2008-12-22 21:14
我觉得大姐写的实在,很欣赏。娓娓道来的风格,让我们陷入回忆里。
对于现在流行的表达风格,我们可以借鉴,让自己的文字更充实。
作者: 清风盈袖    时间: 2008-12-22 21:23
好久没来拜读姐好文了,问好你,谢谢姐给我的鼓励和安慰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08-12-22 22:51
将修改稿与原文两项比较,优劣自然很明显。学习海怡大姐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祝圣诞节快乐,新年吉祥!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8-12-23 09:15
原帖由 黑龙江小龙女 于 2008-12-22 21:14 发表
我觉得大姐写的实在,很欣赏。娓娓道来的风格,让我们陷入回忆里。
对于现在流行的表达风格,我们可以借鉴,让自己的文字更充实。


谢谢龙女妹妹的点评,我十分感谢朋友们的厚爱。抱抱。祝愉快。:)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8-12-23 09:18
原帖由 清风盈袖 于 2008-12-22 21:23 发表
好久没来拜读姐好文了,问好你,谢谢姐给我的鼓励和安慰


哈~妹妹来了敬茶,以后多多交流,心里有了不快就用文字表述出来,大家在一起互相安慰聊聊心里就会畅快许多。祝妹妹开心每一天。:)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8-12-23 09:19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08-12-22 22:51 发表
将修改稿与原文两项比较,优劣自然很明显。学习海怡大姐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祝圣诞节快乐,新年吉祥!


谢谢老弟阅读理解。文章越改越好,文字越练越精,我坚信这一点。祝老弟好文多多。:)

[ 本帖最后由 海怡 于 2008-12-23 20:29 编辑 ]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8-12-23 09:30
原帖由 海怡 于 2008-12-22 20:06 发表


谢谢老弟的阅读和理解,人年龄大了就喜欢啰嗦,喜欢较真,总想把事情做好,让老弟和敬版费时间了,在此说声抱歉。再次感谢。:)


提读下。问好!
作者: 火焰山    时间: 2008-12-23 19:26
认真的海怡老师。问好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8-12-23 20:30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8-12-23 09:30 发表


提读下。问好!


再次感谢。:)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8-12-23 20:30
原帖由 火焰山 于 2008-12-23 19:26 发表
认真的海怡老师。问好


谢谢火焰山关注。问好。:)
作者: 李智红    时间: 2008-12-24 13:42
喜欢阿姐的文字,都是生活中撷取的芳香与明亮。
作者: 雪落梅花    时间: 2008-12-24 14:23
质朴的文风,质朴的情怀,让过去的岁月显得格外清晰而有韵味
问候海怡大姐,佩服你的认真与执著
作者: 摇曳风铃    时间: 2008-12-24 16:45
一个偶然的机会打开储藏在心中的往事,点点滴滴都是温暖的记忆.问好海怡姐.圣诞节快乐.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8-12-24 19:48
原帖由 李智红 于 2008-12-24 13:42 发表
喜欢阿姐的文字,都是生活中撷取的芳香与明亮。


弟圣诞愉快。谢谢你一贯的支持。:)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8-12-24 19:49
原帖由 雪落梅花 于 2008-12-24 14:23 发表
质朴的文风,质朴的情怀,让过去的岁月显得格外清晰而有韵味
问候海怡大姐,佩服你的认真与执著


妹妹圣诞愉快。谢谢关注阅读留言鼓励。:)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8-12-24 19:50
原帖由 摇曳风铃 于 2008-12-24 16:45 发表
一个偶然的机会打开储藏在心中的往事,点点滴滴都是温暖的记忆.问好海怡姐.圣诞节快乐.


谢谢妹妹来访。祝妹妹圣诞愉快。:)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