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红枣飘香(修改稿)
[打印本页]
作者:
若水
时间:
2008-12-21 22:24
标题:
红枣飘香(修改稿)
红枣飘香
若水/文
在我老家的院子里,长着两棵和我年龄同样大小的枣树。在我出生的那年春天,这两棵枣树就好似上天派来的使者,不觉间在我家的窗台前竞相冒了出来,并抬起脚尖从窗台上瞅着四肢乱舞、呱呱啼哭的我,甚至还为我起劲的哭声感到同情,不时地轻轻地拍打着窗玻璃,仿佛在安慰我。
由于这两个小生命离房子太近,以至于影响开窗透风,当做完月子走出屋门的母亲看到它们时,便顺手拿起锨想铲掉它们,结果被一旁的父亲一把夺过了锨,于是两个鲜活的生命才得以生存下来。小枣树长的很快,一开始它浑身上下都是绿色的,包括纤细的树干、树叶,甚至长在叶间扎手的棘针。知道它长着棘针扎手,是我大约五六岁的时候,有一次我扳着它纤细的身子想摘上面豆粒般大小的青枣,结果手被扎出了血。后来我便不敢轻易去碰它了。由于这两棵枣树离得太近,不仅相互制约生长,而且已严重影响着开窗,于是父亲便把其中的一棵枣树移到另一个窗前,这样他们相互对望,再也用不着为争着看我而撕打了。这也应了那句老俗话“远了香近了臭”。被分开的两个枣兄弟,从此每日里相互点头问好,相互致意,并不断对我成长的信息互通有无,相互交流,又好似两个站岗的士兵一样,一直兢兢业业的守护着我,守护着我的安乐窝。
在我家的院子外,还有有一片枣树林。据父亲讲,这片枣树林在他小时候就已存在,对我而言,这儿曾经是我童年的乐园。
那时的枣树长得很旺,枣结的也特别多,在那艰苦的岁月,这片枣树林每年都寄托着我们全家的希望。每逢春天树开花时,不知从哪儿冒出成千上万的蜜蜂,围着整个树林在翁翁直叫,那时我建议父亲想法把他们赶走,怕被它们吃光了树叶不结枣。后来经父亲解释才明白,原来是蜜蜂在采蜜,继而传播花粉,这样才能结出甜甜的红枣。现在想来,我还一直为自己的天真感到好笑。
无论是家中的两棵枣树,还是院子外的枣树林,每年春天,我看着盛开的枣花,闻着芬芳的花香,心里也就有了自己的企盼,盼望着小枣一天天的快快长大。那时父亲给我安排了一项非常神圣的使命,就是让我天天坐在门前看枣,避免村里的人偷枣吃。俗话说:七月十五枣红腚,八月十五打干净。枣儿逐渐红了,这时村里的小孩,禁不住嘴馋,总是趁我不注意偷枣吃,而我为了让小伙伴们能够解馋,总是猫一样爬上树,摘下又大又红的枣儿分给他们吃,就为这我们在一起玩的时候,他们总推举我当“司令”。
枣儿熟了,父亲找了人打枣,这对我来说是最高兴的事了。大人们在树上打枣,我和母亲、弟弟在地下拣,看着落满地的枣儿,心中那个乐啊。因为等枣儿卖了,我就可以得到一身新衣服,外加一些好吃的东西。同时,枣儿丰收,卖了钱,父亲还要用这些钱为姐交学费,剩下的要买些肥料等,总之是把这些钱全用到了关键处。只与家中的两棵枣树,一般是不请人帮着打枣的,父亲总是等枣儿真正熟透后,很轻的将枣儿打下来,而母亲则总是挑拣出个大、又红又亮的枣儿洗净后,蘸了酒存放起来,待几个月后春节期间再拿出来让我们吃,那时在我的家里便少不了街坊邻居的走访,其实他们都是想品尝一下母亲的手艺,据母亲讲,她腌制的醉枣是全村最好吃的,至今想起那时吃枣的情形,都仿佛有一种醉人的陈香在心中飘荡。母亲还经常把枣儿晒干留存起来,在蒸馒头时做几个枣糕,掀锅盖的瞬间,枣香扑鼻,吃着糟糕心里就像喝了蜜一般。
还记得村人经常到我家借枣,当然母亲都是白送给他们的,因为这些枣儿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在我们那里流传着这样一种风俗,就是青年男女结婚时,在当天要找夫妻健在、儿女双全的好命妇女来为新人铺床,而这铺床是极其讲究的,要在褥子下面撒上红枣、
花生、莲子、桂圆、核桃等喜果,
铺床人边撒边唱“铺床歌”,歌词诙谐而灵活,多为赞祝新人夫妻恩爱,早生贵子之意。
而此时红枣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村人家里有枣树的并不是很多,即使有也没有像我们家这样多的枣树,因而他们一般都会到我们家里来借,因此每年收枣后,母亲总是尽量地多留一些好枣晒干留存起来。
大红枣儿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可谓占据了相当重的位置,毕竟在那个年代,作为农村的孩子,能吃上枣就是很大的福份了,因为除此之外,是很难再享受到别的零嘴的,而现在的孩子们想吃什么有什么,就连冬天都能享受到荔枝、草莓、西瓜等瓜果的美味,这在从前我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让人心痛的是前几年因为村里规划修路建房,我家的枣树林正好碍事,村支书几次到家给父亲做工作,而父亲总是光抽烟不说话。是啊,这些树曾是我们家几代人的希望啊!后来父亲还是把这些树砍掉了,那天我第一次看见父亲流泪。现在每次回老家,只能看到院子中的两棵枣树还尽职尽责地站在那里,仍然为我们一家提供着为数不多的枣香。而那片枣林,以及枣林带给我的童年欢乐,已成为我永远的回忆和无限的怀念。
---------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若水 于 2008-12-22 23:05 编辑
]
作者:
若水
时间:
2008-12-21 22:54
今天,妻子买了些红枣回来,我顺手拿了几个放进嘴里,顿时红枣的芳香沁入心肺,那些久封的记忆也再次打开了闸门,望各位老师给予点评。
作者:
邓荣河
时间:
2008-12-22 07:20
有些记忆永远难忘,有些故事常驻心间,生活情味浓郁,读若水美文,又回到枣儿红的八月。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8-12-22 07:57
枣树的记忆,童年的记忆。这里,富于最鲜活的忆念。虽然,枣树林没有了,可是,院子中的两棵枣树还尽职尽责地站在那里,有了它们,还是会有许多记忆被牵曳着。问好!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8-12-22 09:14
具象清晰,情愫真挚,文笔流畅,生活的气息浓郁,不错的文章,欣赏并问好朋友!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12-22 10:11
开头一句,是套用鲁迅的名句。当然也可以模仿,但在别人读来就没了新意。散文中的信息一定要新鲜,过度暴光的信息最好就别用了。不如这样开头:在我老家的院子里,长着两棵和我年龄同样大小的枣树,我出生时它俩为了来看我,便相约一起从地下走到我们家的窗台前。接下来再说由于离房太近。。。。我认为此篇可以修改后再发修改稿,就离精华不远啦。你看如何?
作者:
平原之子
时间:
2008-12-22 10:17
用酒罪过的红枣,香气更是浓啊!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08-12-22 10:23
就是,参照迎春斑竹的意见好好修改修改,再充实一下,就好了,欣赏,问好!
作者:
LWLAG2006
时间:
2008-12-22 10:40
欣赏你乡土气息浓郁的好文!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12-22 16:35
再读一遍。
作者:
宋长征
时间:
2008-12-22 20:32
红枣飘香,爱那么近。原来一些回忆都是快乐与温暖的理由!
欣赏,问好!
作者:
黑龙江小龙女
时间:
2008-12-22 20:57
看着很亲切,文章生活味浓郁。好看,支持并欣赏了。
作者:
若水
时间:
2008-12-22 21:12
感谢荣河朋友的点评与鼓励,问好。
作者:
若水
时间:
2008-12-22 21:13
杜版一早就开始了辛勤的工作,感谢支持与鼓励,问好。
作者:
若水
时间:
2008-12-22 21:15
敬版的文章很大气,是我等学习的榜样,感谢敬版的关注,问好先生。
作者:
若水
时间:
2008-12-22 21:17
高版所提建议很好,感谢您的点评与帮助,我修改后请再给予指正,问好。
作者:
若水
时间:
2008-12-22 21:18
感谢平原的支持,问好朋友。
作者:
若水
时间:
2008-12-22 21:18
谢谢于文华老师的关注和鼓励,问好。
作者:
若水
时间:
2008-12-22 21:20
感谢LW的关注和支持,问好朋友。
作者:
若水
时间:
2008-12-22 21:21
谢谢长征老师的关注和支持,问好朋友。
作者:
清风盈袖
时间:
2008-12-22 21:22
写的好美,欣赏!问好若水
作者:
若水
时间:
2008-12-22 21:22
谢谢小龙女姐姐的关注和支持,问好。
作者:
若水
时间:
2008-12-22 23:07
谢谢盈袖版主的关注和支持,晚安。
作者:
若荷
时间:
2008-12-23 08:24
在农村,凡是喜庆事,都与枣子分不开,所以枣才特别甜,与枣有关的记忆,也是土地法的。扎实的文字功底,欣赏了!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12-23 08:39
看到你做了较大的修改,文章就更接近艺术了。鉴于你的谦虚上进精神,特此精华鼓励了。
作者:
若水
时间:
2008-12-23 20:45
谢谢若荷老师的关注和点评,问好。
作者:
若水
时间:
2008-12-23 20:46
高版的鼓励使我信心大增,愿在以后的道路上继续得到您的帮助,敬礼,问好。
作者:
花落无声
时间:
2008-12-23 22:52
我的家乡也有一片枣林,而且也写过一篇《枣儿红了》,但不如楼主写的好。拜读,学习!
作者:
若水
时间:
2008-12-24 19:33
花落无声过谦了,感谢朋友的关注,祝新年快乐。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8-12-24 20:02
我还以为若水是个妹妹呢,竟然是个老弟,感动于你文笔这麽流畅细腻。问好,祝圣诞愉快。:)
作者:
若水
时间:
2008-12-24 20:42
谢谢海怡姐姐的关注和支持,顺祝新年快乐。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12-25 12:23
枣树,枣树
路来森
1
那个时候,陌生人去展平村,不识路,若是问起邻村的人,人一定会说:往前走,村头有很多枣树的那个村庄就是。在展平村,枣树,是那样的普遍,那样的招摇,那样的深入人心,竟然成了村庄的一张招牌。人们对一个村庄的认同,落实到了一种果树上。
那个时候,我还小,我还是一个孩子。无所事事,同那个时代的其他小孩一样,整日穿行在村庄里,穿行在枣树间。我透过随行的季节,仰望季节里枣树的每一寸时光,和它时光里的容颜。以至于很多年后,枣树都固执地穿行在我的记忆里,让我瞻顾,让我回望。
展平村的枣树是那样的多,能让你忽略村中的所有细节性的东西,你举目,满眼都被逼视着,充溢着。村头,巷口,屋角,庭院,空闲的园地里,到处都是枣树,你无法躲避它的存在。特别是前后两条街道的两边,皆是搂抱粗的大枣树,抚摸着它们那粗糙、坚硬的树皮,端详着它们那倔强地刺向空中的树枝,你会感受到一种硬实的厚重和沧桑;你会觉得,这个村庄所有的悲喜、哀乐仿佛都熔铸进了这些枣树里,这一棵棵的枣树,就是这个村庄一页页的历史。街边的房屋,灶头的炊烟,地面磕绊的石块,雨后的流水,都被遮蔽了,被遮蔽成一种沉默无语的虚无。
在这儿,只剩下了枣树。
2
我穿行的第一个季节是初夏,那真是一个明丽而又浪漫的季节。
那个季节里,细碎的枣花开了,小麦正在收割,放蜂的养蜂人住进了村子里。从西面的山坡眺望村庄,村庄的上空就仿佛笼上了一层浅黄色的纱幔,漂浮着,游弋着。村子里,到处都溢着新熟的麦香和枣花的微微的香甜。街道两边,低垂的枣枝搔着行人的脸,抬头,即能看到嗡嘤在枣花间的蜜蜂,振动着薄薄的翅翼,时辍时逸。偶有一辆拉麦捆的马车走过,枣枝刮着麦捆,车行过,地面上便留下了稀稀落落的麦草和破碎的枣叶,明亮的夏日里,就留下了些许的落寞,像是谁,用一种尖尖的锐利在心头轻轻地划过。
我那时,唯一的忙活就是游玩,同我那些知己的伙伴。我们去看村头的养蜂人,看养蜂人头戴一顶网状的帽子,在那儿忙这忙那,看那些蜜蜂轻飘地环着他旋飞,他却低头,兀自干着自己的活儿。他的镇静让我们佩服得只剩下羡慕和崇敬,直想自己也去做一个养蜂人。但我们还是明白,这些养蜂人就是冲着我们村的枣花来的,冲着我们那遮天蔽日的枣树来的。于是,我们选择了离开,离开养蜂人,到村子的枣树下捉蜜蜂,每捉到一只,就残忍地将蜜蜂撕作两截,然后放到嘴上吮吸蜜蜂肚子里的蜂蜜,在残忍中享受一丝微甜。那种残忍的游戏,好像只是生命季节里的一种单纯的需求,毫不考虑对幼小生命的摧残和破坏。
我们像游鱼一般在枣树间穿行,在街道上浮游,一边行走,一边还不时跳起,捕捉缀在枣花上的蜜蜂。心情的欢快,似这个季节里开放的花朵,是那样的明灿,那样的张扬。
幸福的时光如白驹的跳跃,不知不觉,十几天就过去了。那些浅黄、细碎的枣花开始纷然离枝而去。你随手扯一根树枝,都会要有众多的枣花簌簌落下。长大后读苏轼的《浣溪纱》“簌簌衣襟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觉得这词,就是为我们村而写的。“簌簌”二字,写得真好,让人读了,似是看到了枣花碎梦般的降落,听到了枣花匝地的声响,一阵麻酥酥的感觉流布全身,让人醉倒在初夏的好时光里。
花落的时候,我们从前街走过,就常常看到“饼匠”家的老妇人,身穿一件灰蓝色的大襟衣服,端坐在自家门前的青石墩上。她端坐的姿势,和她那身灰蓝色的衣服,总让我们想到倒流的时光。她会长时间地仰头望天,枣枝细碎的斑驳的影子投在她的脸上,透着一种茫然和无绪。风起,花落,老妇人就笑了,灿烂如婴儿。我们觉得奇怪,有时会停下来,站在旁边,莫名其妙地看着老妇人。老妇人意识到,就立刻低下头,望向前方,一脸严肃、庄重的样子。我们觉得无趣,讪讪地走开了。现在想来,笑着的老妇人,也许正如今天的我,是把回忆的石头投进了自己的心湖里,于是,在她垂老的容颜上荡起了阵阵的涟漪。
枣花落尽了。老妇人不再坐在门前的石墩上。我曾走上前,用手抚摸那个青黑色的石墩,很滑,很亮,很凉。
枣花落尽了。放蜂人也走了。蜜蜂也飞走了,失落留在了我们心里。枣树上,留下了一颗颗青涩的枣儿。
3.
中秋前后,北方的玉米开始下棵了。
像是为了印证某一个祈求丰收和喜悦的谶语,枣树上的枣儿也成熟了。大红的枣儿挂满枝头,在秋风里传送着某一种祝福和吉祥。
于是,扑枣就成为了一件盛事。总是在前一天,就把扑枣用的工具准备好,比如:扑枣的木杆,竹筐、人手等。第二天早晨,天微微亮,扑枣工作就开始了。有人爬到枣树上,过于高大的树,要爬上几个人,他们手持木杆,左右横扫,枣儿即如喜悦的冰雹,落在地上,砸在大大小小、男男女女的拾枣人的头上。据说,枣枝被打的愈厉害,来年的枣儿会结的愈多,所以,扑枣的人总是猛打猛扫,痛快着,淋漓着。枣杆相击、枣儿落地的声响传得很远,击打着清空中晨曦的宁静。
有时,同一个早晨,会有数户人家在扑枣,声响此起彼伏,嬉嚷声连成一片。
这样的扑枣,要持续半月左右的时间。半月之后,村庄的上空,就只剩了枣枝上稀疏的树叶,寂寂然缀在枝头。
但总有些枣儿是打不尽的,只因它们的位置太高,人攀爬不到,木杆儿够不着,于是,这些枣儿就高踞枝头,摇曳着,一直摇曳进寒冬里。有一些人家,枣树是生长在自家的庭院里的,就特意留下一两根枣枝,伸展在日渐寂寥的庭院中,好像是有意给自己拉长那份红红的热烈和喜悦。
所以,后来我想,“金秋”二字,最是离不开我们村庄的枣儿的。
落树的枣儿,忙坏了那些串门的婆娘。展平村的习俗,每年的八月十五都要看闺女,因之,这个时候,有闺女的婆娘,总会装上一篮鲜红的枣儿去看闺女的。一篮鲜枣跨在胳膊上,乐颠颠地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一道喜悦的风景。浮云在飘,飞鸟在唱,连路边的行将枯萎的衰草也仿佛昂起了头。
更多的枣儿则留在了家中,家家户户都铺开自家的箔幛——晒枣儿。晒枣儿是一件细致活儿,急不得,快不得,大多是村中的年老的妇人去干。她们把枣儿均匀地散布在箔幛上,静静地守候着太阳洒下的阳光,一直守候到太阳将枣儿晒瘪,晒干,期间还要将虫蛀的和腐烂的枣儿剔除。那一段时间,我的祖母就是这样天天围着箔幛转的。她伸出自己干燥的手,一会儿翻翻,一会儿挑挑。一张苍老的容颜不时绽放出满意的笑容。她总是为自己丰收的枣儿喜悦着。她知道,这一箔箔的枣儿会换取全家人的日常用度,会维持一家人的温暖。那个时候,展平村因为有了枣树,就显得比别的村庄富足些,也让别的村庄心生羡慕。
晒好的枣儿要收起,装进布袋里或者木箱里,等待年底价钱好的时候,拿到集市上去出售。可也没有忘记给自己留下一些,过年蒸年糕用,黄黄的年糕堆起一座枣山,预示着来年的幸福和吉祥。
乡下人知道,日子是一天天地过下去的,他们总不会忘记未来,总希望把幸福拉得更长更长。
4、
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冬天的枣树,我觉得冬天的枣树,其形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枣树。我甚至固执地认为,鲁迅先生在《秋夜》中所写的枣树,应当放在冬天才是最合适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棵枣树,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树。”一种坚韧,一种挺拔,一种孤峭的寒冷。
那种恣意的孤傲,正是冬日枣树的特质。
初冬的枣树,枝条上犹缀着几片脆黄的枣叶,或许,几根高高的枝条的顶端还踞着几个熟透了的枣儿。那时,我常常与自己的伙伴,满村子里转着用石块投掷这样的枣儿,总是连投几块石头才能掷下一个枣儿,掷下更多的,是那些孤蝶般飞着的栆叶。可看着这落叶,我们也觉得很美,内心里产生一种萧然的情绪,这种情绪,和这个初冬的季节是很适应的,和进入宁寂的村庄也是很相适的。感觉,那样的冬季,很美。
几场寒风之后,栆叶就全部落尽了,只剩下光秃的树枝,硬硬地戳向空中,疏疏落落。空旷得如同放大了你的心思。你会发现,枣树的树皮更加粗糙、龟裂,每一根树枝,都像一种坚硬的信念,努力地向上提升着。每一棵枣树,都变成了一个巨人,大写在空中。
一个人走在枣林中,头顶上枝枝杈杈,天空被划成了一块块碎片。峭楞楞挂在那儿,生命如影子般支离。那种感觉,是只有在深冬里,才能感受到的。
我家的庭院中有一棵巨大的枣树,好多个冬天,每天早晨醒来,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枣树上那摇曳的树枝。有时风大,树枝就会发出尖利的鸣响;有时,天气晴好,树枝上就聚满了跳来跳去的麻雀,唧唧喳喳的叫声喊醒了那个冬日早晨的岑寂;有时,天蓦然就下了一夜的雪,雪挂枝头,银装素裹,静默得如同仍在延续着夜晚的沉睡。那许多个冬日的早晨,我就是在和枣树的对望中度过的,枣树,也就在我的童年中,划下了深深的印痕。
还有那许多个冬日的夜晚,祖母会常常捧出一把储存的枣儿,放到我面前。我一颗颗地咀嚼着,枣香馨口。祖母笑脸相望,煤油灯下,室内,就溢满了温暖,和那种绵醇的爱。我觉得,祖母就成了一棵高大的枣树,她正用自己的爱庇荫着自己的孙子。
以至于很多年后,我总会把枣树和祖母联想到一起。
想到某一种崇高,某一种伟大。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12-25 12:24
枣荫浓浓
在高家店老家院内,有棵百年老枣树。家里人都晓得,这枣树是尚志爷爷小时栽种的。枣树干弯向西南,象个驼背老寿星。散开的枝条年年伸展,占据了庭院上的空间。从清明到深秋,斑驳的浓荫遮蔽了家中那略呈长方形的小院。
岁岁年年,浓浓的枣荫伴我长大。直到走出那处处印有我儿时踪迹的农家院,那满院的枣花香,那红艳艳脆甜的枣儿,那曾给我惬意清凉的浓浓枣荫,依然挥之不去的常驻心头。常常是不期那一晚,梦中在枣荫下饭桌上复习试题,为总也考不好着急,或又骑在枣树杈上,寻寻觅觅的找枣吃。迷信的人总说梦到吃枣儿不好,我却从不信。
爷爷种的枣树,结的是那种头儿尖尖,掉在地上能摔破的脆枣,许是据它长得尖嘴猴腮的模样,村里人都管它叫“猴枣”。别看它熟时吃起来脆甜脆甜,却不宜晒干食用,失去水分后就皮皮缕缕的没有肉。母亲常用姥姥传授的办法,把没有裂纹的红枣小心采摘下来,洗干净后在半碗酒里打个滚,象拿鸡蛋那样轻放坛中,尔后把盖严的坛口用黄泥封好。等到春节时食用,打开坛口,甜甜的枣儿带着酒香,还象刚从树上摘下来时那样饱满鲜亮。
春天里风儿稍暖,那些争春的花儿不等绿叶长出来就急匆匆的开了。光秃秃的树枝上,金黄的是迎春,粉红的是杏花,雪白的是梨花,嫣红的是桃花,姹紫的是泡桐花……直到清明过后,香椿都上了餐桌,枣树才开始慢吞吞的向外努芽。在万紫千红的春天里,它自信得象位压得住阵脚的将军。直到五月上旬,枣树叶才一簇一簇的长成型。黄绿色的小花比针鼻儿大不了多少,害羞似的藏在叶柄下悄悄的开放,甜丝丝的枣花香味溢满庭院,引来一树采蜜的蜂儿嗡嗡嗡。
蚂蚁也是对甜味极敏感的动物,枣花蜜引得它们排着队,在枣树上急匆匆的爬上爬下。我有时故意和它们开玩笑,拿“卫生球”围着树干划一圈,树中间就仿佛有了条楚河汉界。上下的蚂蚁们爬到这儿,似乎都感到不对味,急得一个个交头接耳却不敢贸然前行。浓烈的樟脑味,使它们原地打转或又迷迷糊糊的返程,那情形看了直让人发笑。直到樟脑味儿散去,蚂蚁大军方可恢复乱了的次序。
枣花儿凋谢后,谎花落了一地。叶柄上那蘑菇状的小不点,就是受粉后的枣儿了。放学归来,常观察那枣儿的变化,从尖尖的蘑菇状,到长的象绿豆、象黄豆、象花生、象手指头肚儿,我都心知肚明。母亲总吓唬我们说枣儿小时不能吃,吃了会长疖子,其实是怕我们过早地糟蹋枣儿。那年月家里穷。称盐打醋买煤油,都得靠那几只下蛋的老母鸡,甭指望大人给买零嘴吃。眼巴巴地等枣儿长大甜了,就成了心中急切的期盼。
刮风下雨时,常有半大的“青壳郎”掉下树。这没有甜味的枣儿弃之可惜,我和弟弟们常把青枣做成玩具。用手指甲在枣的上半部掐两道眉儿,眼眉下用指甲相对着掐,挖出眼睛。鼻子是在两眼中下对掐,关键是要下方翘起来而上方还与枣肉连着,这样才象人鼻子。鼻子下方掐嘴巴,脸的两边掐耳朵,耳朵只须掐一下,向脸的后方翻过去而不能掉,不然就不象耳朵了。做完这些再找个木棍在头下一插,一个枣孩儿就做成了。有的枣孩儿眉开眼笑,有的枣孩愁眉不展。开始还纳闷为什么会这样,后来才明白,这只须调整嘴角儿上翘还是下撇就成。枣孩儿若分男女也好办,脑门上掐几道留海,就是女孩,那秃着脑门的就是小子了。
我们还能把青枣儿做成小磨。用小刀在枣的中间拉一圈,而后剔去一半的枣肉,让枣核与下部相连,选一般大的枣儿,也照此办理,只是还得小心把枣核也剔出来,让这一半和带枣核的一半正好契合。而后在带枣核的底部,斜插三根小木棍做支架,在上面的一半上横插一根做磨棍,一个用手指拨着转的枣磨就做成了,玩起来饶有情趣。农村的孩子大人没钱给买玩具,都是你学我、我学你的自己动手做。单单是一团黄泥巴,我们就能玩出象摔炮仗,做泥人,用瓦当印花等许多花样来。
稍大的农村孩子,再贪玩就受限制,早晚得帮家里干活了。记不清多少个清晨,睡梦中被母亲喊醒。睁开惺忪的眼,就听见枣树上麻雀们那唧唧喳喳的叫声。极不情愿地起床,背着草筐下地给猪羊去砍草。砍的草少时又怕挨母亲的骂,就在草筐下面支上柳条,再把灰菜、芦草虚蓬在上面回家交差。母亲明明看出来,还是说砍的不少,倒叫我下次不好意思再偷懒了。小时候常不小心把手砍破,我左手的手指上,横竖大小不一的伤疤,都是小时砍草留下的。砍破手母亲从不让我往伤口上撒干土,回家后用热水洗净,抹红药水,或撒牙膏粉,用白布包上,几天以后也就好了。
枣树上除了鸟儿光顾,夏日里“知了”和“独了”也是常客。“独了”比“知了”个头小的多,肚皮是蓝绿色的,叫声也比“知了”清脆好听。因个头小,容易被刀螂捕获,每当“独了”的叫声嘎然而止,不是受了人的惊吓,就是被挥舞两把大刀的刀螂逮住了。
七月十五腚红,八月十五肉红,村里人都这样形容枣儿的成熟过程。我和弟弟们可没这耐性,等枣儿刚刚发白有点甜味,我们就爬上枣树挑个儿大的尝鲜了。等到枣儿全红,树上的枣儿已被我们吃个差不多了。弯弯的老枣树,树皮也被我们爬得溜光稀滑。
最憎恶枣树上的壁虎,皮肤和树皮一样的颜色,如果不小心用手碰着它,吓得我立刻头皮发麻,浑身起鸡皮疙瘩。壁虎毕竟还是怕人,慌不择路时往往会掉下树,逃走时舍一条尾巴在地上,于心不甘似地在那儿左绕右绕的“刷锅”。
枣树上的枣儿打没了,可它还能帮我们家风干玉米。秋天自留地里的玉米熟了,剥玉米时经心留几缕包皮,这样好把两只或四只玉米系在一起,尔后卡到树枝上。等上千穗玉米都挂上树,那错落有致的金黄煞是好看。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写满诗情画意的丰收图,我依旧是历历在目。
在浓浓枣荫下长大,年年都吃那又脆又甜的枣儿,对爷爷的感激也油然而生。常常一个人冥思苦想,为什么枣儿就叫枣呢?莫非是古代人因为它结的果实特别甜,吃了忘不了所以还要寻寻觅觅去找它。就这样年复一年满山遍野地找呀找,久而久之就管它叫枣了吧?!我也由此悟到,一个人若想被世人赏识,就得丰富自己的学识,用毅力和勤奋凝聚能力,让自己也象枣树那样结出让人念念不忘的果实来。
爷爷栽下的枣树,荫护惠及了儿孙几代人。虽然爷爷早已渐行渐远的去了,但这浓冠如云的枣树,在我眼里已是爷爷的化身,它的浓荫,它的果实,仍向后人传达着他的拳拳爱心。许是受爷爷种这枣树的启发,长大后的我特别爱种树。
推开二十一世纪的大门,我们迎来了喧闹的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着森林锐减、资源短缺、水气污染、沙漠进逼,人类面临地球日趋变暖恶化的生存环境。为了鱼儿赖以生存的江河湖泊不再干涸,为了小鸟都有安居的家园,为了让黄沙蔽日的天空变得湛蓝,也为了让自己的生命在某种意义上得到延续,真诚的希望人人都为子孙后代,为脚下这片热土留下一片浓荫。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12-25 12:25
串串玛瑙接地红
二00八年九月四日,德州市文联组织全地区60多位作家,参加中国乐陵金秋诗会·朗诵会,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
车入乐陵境内,只见公路两边田野里,万亩枣林一望无际,沉甸甸的枣果坠挂枝头,让人疑似朝霞飘落人间。茫茫枣园连天碧,串串玛瑙接地红。在枣乡这般醉人的景色中行进,不由我头探车外,拾翠寻芳,眉逗新喜!
晚间,诗歌朗诵会在乐陵大酒店席前进行。舞台上,华灯竞簇,唢呐开宴;餐桌边,笑语欢声,枣酒飘香。先期到达乐陵的全国著名诗人桑恒昌、雷抒雁、雷霆、祁人、简明、黄殿琴等人,纷纷登台高吟枣景新诗。一时间,诗情得酒春云生,满座犹闻锦绣香。品金丝小枣,尝枣花蜜酒,喝枣汁饮料,红红的枣儿,不由缀满我思绪的枝头。
枣树,起源于中国。为双子叶植物纲,鼠李科,属暖温带阳性树种。河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遗址中,就发掘出枣的遗物。湖南西汉马王堆古墓中,也发现已炭化的枣儿。《山海经》、《说文》、《尔雅》、《战国策》、《神异经》、《齐民要术》、《西京杂边》等古籍中,都有关于枣的记载,证明早在3000年前,枣已盛产于燕南、渭北、鲁北等地。“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古老的诗句,说明古代先民已把打枣割稻,纳入采集食物劳动范畴中。“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林之食足实于民矣。”苏秦游说六国时对燕文候说的这番话,可知燕地民众曾以枣、栗为主食。其经济地位之高,让枣儿自古便和桃、李、杏、梅并列为“五果”,成为供祭祀之上品。春秋时候,枣和经棰治而加姜桂的干肉并称“枣脩”,为古时妇女贽见的礼物。据《左传》记载,鲁庄公二十四年秋天,为迎接哀姜的到来。庄公要同姓的夫人们用金帛作为礼物进见。御孙见不合于礼,于是进谏:男子进见所用礼物,大的用玉帛,小的用禽鸟,这就表现了进见的等级了。女人进见所用的礼物,不过榛、栗、枣、脩,以告虔也。庄公采纳了他的意见。从此以后,人们便把束帛禽鸟作为男礼,把榛栗枣脩作为女贽。
枣树为落叶乔木,幼枝有成对的尖刺,长刺直伸,短刺钩曲。汉字中的棘,既指酸枣树,与荆字合起来,泛指各类丛生有刺的野生灌木,也用来比喻办事困难,从而引申出披荆斩棘这词组。枣叶互生,长椭圆形或卵形,先端微尖或钝,基部歪斜。聚伞花序,黄绿色,花小若米,多朵簇生于叶腋,夏季开花,秋季收果。早在北魏时期,古人在种植枣树过程中,便发现环剥枣树外皮,可以提高枣果质量。随着枣树基因自然变异,枣的品种也逐年增多。《说文》中,只记录了羊枣一种;《尔雅》中,记录了壶枣、边要枣十一个品种;《打枣谱》中,柳贯记录了72个品种;《植物名实图考》中,吴其浚记录的品种已达87个。现在,全世界约有枣类品种400种,中国占了300种,比如红枣、南枣、藏枣、相枣、脆枣、圆枣、扁枣、无核枣、灰枣等等。其中乐陵金丝小枣,皮薄肌丰,核小肉厚,糖高色艳,清香甘甜,被誉为“枣中之王”。西汉时,东方朔在《神异经》中记载:“北方荒内有枣林,其高五丈,敷张枝条数里余。子长六寸,围过其长。熟赤如朱,干之不缩,殊于常枣。食之可以安躯益气。”东方朔的故里,就在德州陵县神头镇。他的记载,虽然神奇,却也可以佐证黄河以北广袤的平原上,曾存在过大片的原始枣林,自古便是盛产红枣的地方。
枣果,古人取其早起之意。因而旧时男女结婚,新娘进门便投以红枣,用来期盼早生贵子。早年我的姐姐结婚时,母亲在姐姐陪嫁的被角处,缝进花生、红枣、和栗子,也是祝愿姐姐儿女双全的意思。有的地方,人们用红枣、花生、桂圆、瓜子做为赠送新人的礼品,用来祝福早生贵子。还有的地方,以枣子、松子、莲子、麦子、桂子这“五子”来煨汤,为新娘沐浴,以期婚后早得贵子。红红的枣果,为婚庆喜事编织进人们对子孙昌盛的祈盼,难怪自古便被人视为吉祥果了。
枣树疙瘩遍身,树皮粗糙,刺类密布,长相丑陋,然而,红色木质却很坚硬。晋代的赵整在《讽谏诗》中曰:“北园有枣树,布叶垂重阴,外虽绕棘刺,内实有赤心。”赞美枣树外表有荆棘,内心却赤诚。宋代的王安石在《枣》诗中云:“在实为美果,论材又良木”。给了枣树很高的赞誉。唐代的白居易在《杏园中枣树》给大家推荐:“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可见千年之前,人们便选择枣木来作木轮车轴了。小时候,生产队里有一辆木轱辘大车,车轮车轴都是枣木做的。放学后几个半大小子,常把场院里的木轱辘大车当翘翘板来压,为此挨过母亲的呵斥,却依然顽劣难改。我们家有一对棰布的木棒槌、一只做木工活的刨子、一只用来织布的梭,木质紫红,沉甸甸的坠手,也都是枣木的。前不久去照像馆,发现木车轱辘,已沦落为照像馆里的一个道具了。
鲁北乡村院落,种两叁棵枣树是村民的首选。老家庭院中,有一棵爷爷栽种的脆枣树,母亲说这枣儿名叫马莲脆,也有人叫它猴枣,熟时掉在地上常摔得粉碎,所以打枣时须铺上干草作缓冲。摇树落红雨,捂头抢脆枣的情景,至今晰在记忆里。百年枣树的年轮里,镶嵌着我的乳名,树干上叠印着我的指纹,枝叶上记录着我的童话,难怪我在梦中,依然常常去寻它。
上下千年,许多描绘乡景的古诗中,都有枣儿红醉枝头。李白有“酸枣垂北郭,寒瓜蔓东篱”;白居易有“渭村秋物应如此,枣赤梨红稻穗黄”;欧阳修有“鸟衔枣实园林染,蜂采桧花村落香”;王安石有“阶前枣树应摇落,此夜清光得几多”;苏辙有“荞花著雨相争秀,枣颊迎阳一半丹”;黄庭坚有“花上盈盈人不归,枣下纂纂实已垂”;苏轼有“去岁渡江萍似斗,今年并海枣如瓜”;张耒有“枣径瓜畦经雨凉,白衫乌帽野人装”;汪元量有“西瓜黄处藤如织,北枣红时树若屠”。在我看来,有了众多红枣诗,才更让人留恋美丽的乡村。最欣赏惠洪的那首《秋晚》:“紫梨红枣八九树,竹屋柴门三四家。机杼声迟秋日晚,绕篱寒菊自开花”。随意点染中尽显超妙自然、清丽流朗中韵至高雅闲淡,分明就是一幅怡得闲远之趣的写意村景画!
鲁迅先生在《秋夜》中,用了一段奇怪而冗长的句子来开篇:“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两株枣树,曾引起众多学者的探讨,最终认定鲁迅关于枣树的描写不仅是叙事手段,还具备情感表达的意义。晚清散文家薜福成写《杂记》,也选择以枣林作切入:“窗外有枣林,雏雀习飞其下。猫蔽身林间,突噬雀母。”三言两语,为一场激烈的猫雀大战,说明了原委。施耐庵在《水浒传》第十六回中,写吴用为智取生辰纲,一行人扮作贩枣子的客人,等白胜桃酒来黄泥冈林子时,故意买一桶,舀酒吃枣表演给杨志看,让一路审慎的杨志收了戒心,当众军汉买了另一桶时,众客人又白白奉上枣子让其过酒,最终以蒙汉药麻倒扬志等人,劫走了十一担金珠宝贝。贩枣、吃枣、送枣,为情节发展作了极好的铺垫。枣树、枣林、枣儿,经过作家生花妙笔的借用,从此生动在文学作品中。
国人素以枣为补气良品。《北梦琐言》、《幽明录》、《长沙药解》、《本草备要》、《本草纲目》等古籍,都记录了大枣可以补太阴之精,化阳明之气;可以生津润肺除燥,养血滋肝熄风,食之即可充饥代粮,又可祛病延年。故而民间有“一日吃三枣,终生不显老”之说。还有一首传唱民间的大枣歌诀:一个乌梅两个枣,七枚杏仁一处捣,男酒女醋送下它,不害心痛只到老。通俗易记的中药验方,在传唱中让更多民众受了益。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鲜枣维生素C含量为百果之冠,同重对比维C含量,鲜枣比梨高140倍,比苹果高100倍,比香蕉高100倍,比柑橘高17倍。所以食用大枣能治疗过敏性紫癜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多种疾病。小时候,常食母亲做的枣糕、枣馍、枣粽子,红枣腊八粥,枣泥炸糕,因而体质好,得过许多学校运动会上的奖状呢。
我国是枣树的故乡,所以用枣来取地名的地方也特别多:枣庄、枣集、枣寨、枣店、枣林、枣强、枣家河、枣山里、枣坪、枣咀河、枣赫沟、枣树塔等等。拥有这些地名的地方,不用说就知匀以枣林繁茂而得之。古人视枣树为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视百岁古树为“枣神”,往往在打枣之前系红布条以示虔诚。“不任稼穑者种枣,枣熟则年丰矣!”古老的谚语,肯定是枣树推广的动力。一代文宗苏轼,工于诗、词、文,兼善书画,曾遗有向友人索取无核小枣的书帖传世,说明这种枣儿远在北宋就很名贵。元丰元年初夏,苏轼到徐州城外石潭谢雨,深为乡村生机盎然的景象所打动,写出了北宋词史上第一组绕有风味的乡村词。五首《浣溪沙》中,有层层闪光的苘叶、桑麻,有薰香一样好闻的蒿、艾,有刚刚被雨洗过的莎草,有纷纷下落的枣花,仿佛五幅生活气息浓郁的乡村风俗俗画。透过三三五五棘篱门,透过簌簌衣巾落枣花的描写,可见那时乡村人家为生计,已是广种枣树了。
一阵热烈的鼓掌声,打断了我的追思,此时,诗歌朗诵会已进入高潮。乐陵与宁津是近邻,所以我知道中国乐陵金丝小枣节,已成功举办了19届。依托2500万棵金丝小枣树,乐陵120多家金丝小枣深加工企业年产值已达10亿元。为庆祝乐陵建市二十周年,邀请众多全国知名诗人,作家来乐陵实地采风,赋诗吟诗,必将使乐陵金丝小枣进一步扬名海内。
晚会在欢快的乐声中结束。坐在返程的车上,虽已看不清车窗外的景色,但茫茫枣园连天碧,串串玛瑙接地红的壮观景象,已深印在我的记忆中。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12-25 12:26
一棵枣树的死亡
作 者:
刘本科
于
2006-9-24 8:57:33
发表在
散文
已被阅读:
121
次
睡梦中听到长竿在枣树的枝叶间发出“刷刷”的响声,还听到枣儿三三两两“扑扑”落地的声音,不用说是有人又在窗外的那棵枣树下举竿打枣呢!每年秋天枣儿欲熟的这个时节,我在午休时常被窗外打枣的吵闹声惊醒,临窗而望时大多是几个光着背穿着短裤的顽皮孩子,他们正用一根不知从哪里弄来的长长的细木竿冲枣树上那些刚刚红了半个屁股的枣儿猛打一通,并在嬉闹声中对落地而滚的每一个青红不一的枣儿你争我抢着。睡眼惺忪的我每每要不耐烦地呵斥他们几声,谁知还不及我躺下再睡着,那几个小孩子便又悄悄折回而忙活起来,虽然他们压低了声音,但仍旧让我难以入眠。索性只好起了床,尔后用清水洗把脸,便坐在正对着窗子的办公桌前随意翻看起一些杂书或报纸来。可这次再在睡梦中闻声而起时,始知这不仅是一个梦幻,而且也将成为一个永远的梦幻了。
我家乡的“茌梨博枣”自古有名,春秋战国时的晋文公曾言:“日食博陵枣,终身不见老。”枣树在我们鲁西是特别让人感到亲切和温馨的植物,博陵大枣更是香甜入口人见人爱的珍果,这分大枣带给鲁西人的自豪和骄傲,以及鲁西人对枣树与大枣的挚爱之情,是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的。说来有缘,我的办公室兼卧室是在乡政府办公楼二楼的最西端,七八年前初来这里工作时,窗外令人喜出望外地就有一棵枝杈挑上三楼的枣树,其主冠正对着我的窗子,这让我倍感欣悦难得,心底时常为之窃喜不已,多年来它也早已成了陪伴我工作的不可或缺的风景。
每年的初春时节,耐不住寂寞的杨柳树最先唱响挣破束缚的心曲,随即是热切的迎春花浓妆艳抹了惹人眼睛,而至春厚了,那泛着隐隐黛青色的枣树才似少女似地羞答答露出星星点点的绿芽芽。每年的春天耐着性子等待窗外这棵枣树的发芽以至成了我每日里的一桩心事,并因盼之迫切得之漫长而倍感其珍贵。枣树发芽时那一朵朵犹如绿鸟般翠丽欲飞的小精灵,最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经年如昨,历历在目。也许世间的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愈是难得的,愈是令人难以释怀。
其实迟迟不肯掀开盖头的枣树,等把羞怯的心扉向你敞开后,是比杨柳树还来得更加热烈和充满激情的。伴随火热的夏日气象,早已枝繁叶茂了的枣树将心中最美好和最甜蜜的花蕾倾情绽放,有蜜蜂动听的歌喉吟唱,有蝴蝶美丽的身姿起舞,那时节的枣树犹似刚刚换下婚纱的少妇,心香馥郁风情万种,甚是惹人心醉。
冬日里,窗外的这棵枣树一改女性的温柔,铁青着脸色,虬枝交错,并伸展出尖刀般的利剑,于冰雪冷凝的世界,像一个武士巍然挺立,令人肃然生畏,其实这正是敢爱敢恨的枣树不惧生命的磨难勇敢地面对现实的真实写照,抑或坚贞如一的枣树在以烈女的气节等待心中那份放不下的思念。每逢大雪封门寒气逼人的日子,瑟缩在办公室里的我,总能从窗外雪压枝头挺不弯不惧清寒更抬头的枣树身上得到一丝丝鼓舞,心中常充满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力量。
窗外的这棵枣树,最是让人感动难忘的还要说是秋季收枣的时节,每当金黄的秋天慢慢沉甸起来,窗外枣树上那一串串清丽的枣儿也慢慢地朗润起来,像等待分娩的少妇,眼神蕴喜,脸颊飞红,通过那一盏盏在绿叶中渐次挂起的红灯笼,昭示了枣树收获时的惬意与喜庆。这时节,常有单位的同事不断光顾树下,或举手而采,或登椅而摘,甚而找来长竿击打,简直不及枣儿熟透就被提前尽解了大家的口福。一般上班时间是不会有外来人员采枣的,而那帮孩子们却会在午休之时躲过门岗老头的耳目,悄然来到树下,不但学着大人的样子采摘枣儿,而且有上树本领的还会像猴子一样攀援而上,悠哉游哉地趴伏在树干上选摘着又脆又甜的紫溜溜,让树下的小伙伴们眼馋得个个跃跃欲上。
不知这棵约有几十年树龄的枣树是谁栽下的,只知道当年扩建乡政府大院时是有人把这棵农家的枣树精心保留下来的,主干有四五扎之粗,约在两米高的地方分出两个主枝,其中向北的一枝最为茂盛,不几年的功夫,枝干都已触及到我办公室的窗玻璃上,初夏时开窗就能嗅到枣花的香气,枣儿红了又能伸手而及。不但如此,夏季里它还为我的办公室遮挡了阴凉,和同住一层楼的同事们相比,这棵枣树实在给了我过多意外的收获和惊喜,如此占尽天时地利之契机,能不让我从内心深处深深地喜欢上爱上这棵枣树吗?!
可去年的一次严重虫灾,因无人去帮助这棵枣树躲过那场自然的灾难,当年冲南而长的那道主干枝不及收枣就枯萎了,泛黄了的败叶像被烘烤过似的,蔫蔫地无了生命的绿意。当时我还想,也许明年的春天那枝枯了的枝干也许还会复活过来的,毕竟我良心发现似地随即请了林业站的同事帮忙为其剪了枝,并实施了环剥注药。而今年的春天,我等啊,盼啊,端午节都过去了,不但没有等来已枯死的那枝树干复活过来,而且向北的这枝也显露出了要枯去的迹象,毫无一丝冒芽的欲意。也许救治得实在太晚了,这也是我自此不得不经常自责的无可开脱自己的缘由,虽然那棵枣树并非有谁责我管理过,但因为它长在了我的窗外,让我好似便有了推卸不掉的直接责任。
一个夏季过去了,这棵不幸的枣树始终没有冒出一枚即便弱小的芽芽,而且经过一个夏季的日晒雨淋,等到了如今深秋收枣的季节,这棵枣树竟早已完全枯败如柴了,树皮都已脱落了一大半,像一个永远闭上眼睛的老人,虽然那造型别致的枝桠依然在定格成一棵树的姿势,犹似在讲述自己辉煌而幸福的过去,可又有谁能听得懂呢?!
今日午后我梦到了这棵枣树,梦到了它在往年这个季节时的冠枝庞大茂叶如织,以及孩子们举竿而采时的兴奋和热闹,不知是窗外的这棵枣树早已和我心心相印让我情不由己地想起了它,还是冥冥中枣树托梦给我让我真切感知一下一棵与我有关的枣树对生命的无限留恋之情。
瞩目这棵陪伴我多年的枣树,凭窗而叹,逝者如斯,生命是何等的脆弱和短暂啊!留下什么,带走什么,又是何等的令人遐思和嗟叹。一棵枣树死去了,却让梦活了下来,活下来的还有我的记忆,还有我对记忆的思考。
[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08-12-25 14:40 编辑
]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12-25 14:42
贴了枣树散文四篇,有我的两篇,请你阅读。
作者:
暖玉
时间:
2008-12-25 14:55
回忆中是甜是香,回忆着是美是恋。问好!
作者:
若水
时间:
2008-12-25 22:50
谢谢高老师,四篇好文已收藏,我会慢慢地细读学习,新年快乐。
作者:
若水
时间:
2008-12-25 22:51
谢谢暖玉的关注和支持,问好。
作者:
秦时明月
时间:
2008-12-25 23:19
是的,生命当中,总有一些看起来很不经意的东西,却能够牵扯出我们无穷的记忆,引发我们悠悠的深情。问好朋友!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8-12-26 14:38
原帖由
若水
于 2008-12-25 22:50 发表
谢谢高老师,四篇好文已收藏,我会慢慢地细读学习,新年快乐。
多阅读,对你写作绝对有好处。元旦快乐!
作者:
若水
时间:
2008-12-27 20:25
谢谢明月的关注和支持,提前祝新年快乐。
作者:
若水
时间:
2008-12-27 20:27
一路行走,有朋友的帮助,有老师的相扶,即使路窄漫长,也定会在我们的脚下踏出一条阳光路。再次感谢高老师的鼓励,顺祝您新年快乐。
作者:
零落如雨
时间:
2008-12-27 21:58
枣树见证人世沧桑。第一次读若水的散文,也和诗歌一样美!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