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心中有爱,希望就在转角——看美剧《越狱》
[打印本页]
作者:
哑猫阿凡
时间:
2009-1-14 23:13
标题:
心中有爱,希望就在转角——看美剧《越狱》
“是男人,都喜欢越狱”,这句对《越狱》无比笃定的赞美曾经在我的朋友圈子里已经流行了很久,大概在十年前,我第一次观看了根据史蒂芬·金的小说改编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令我激动振奋,大跌眼睛;十年后的今天,我一鼓作气地观看了3部半美国FOX公司制作的电视连续剧《越狱》,如痴如醉,欲罢不能。虽然结局依然没有到来,但是这个现代版的《肖申克的救赎》已经征服了世界各地无数观众的心,并且我和他们一样都在急切的期待着后续剧集的尽快上映。
迈克(文特沃斯•米勒 Wentworth Miller 饰)和哥哥林肯(多米尼克•珀塞尔 Dominic Purcell 饰)自从母亲去世、父亲失踪后就相依为命。林肯虽然是个街头混混,但他为了弟弟能顺利完成学业,出人头地,瞒着他向高利贷借了9万美金,骗迈克说那是母亲的保险。迈克凭着这笔钱顺利成为了一名建筑结构工程师,并踏入了上流社会。而林肯为了还高利贷,无奈之下答应了一名陌生男子的要求,去枪杀一个人。当林肯按照计划来到停车场时,发现他刺杀的目标已经中枪死亡了,慌乱之下林肯跑回了家。警察很快就在林肯家里捉住了他,无辜的林肯这时才发现一切证据都指向了自己。在哥哥被判处死刑以后,麦克从好友那里得知了哥哥为自己作出的牺牲和付出,他十分后悔自己对哥哥的傲慢,经过调查,麦克相信哥哥是被人陷害的,而陷害他的幕后黑手竟然是政府高官!眼看各种办法都无法帮哥哥洗脱罪名,麦克记起自己曾经参与设计关押林肯的狐狸河监狱的改造工程,拥有狐狸河监狱的整套图纸,于是,通过长达一年的精心准备后,麦克故意犯案进入了狐狸河监狱,他要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将被判了死刑的哥哥救出……
不能不佩服美国的编剧水平,《越狱》实在是一个复杂离奇的故事,我也作为一名越狱迷被其扑朔迷离的剧情和对人物的精彩刻画而感动。Michael为救其被陷害入狱的死刑犯哥哥故意入狱,经过周密的计划,与监狱内部分囚犯合作与相互利用,并成功救出了被栽赃陷害的哥哥。在越狱的过程中,兄弟俩逐渐发现了阴谋背后的黑手。于是逃亡路上的遭难与挣扎,依然在继续,挥之不去的噩梦,随时可能遭遇的死亡,都像悬挂在他们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监禁在监狱里的囚犯以及在欲望的洪流中翻腾滚打的政界要员、FBI、律师……,随着剧情的推移,各色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而黑暗的网,网中的罪恶、痛苦、追逐、杀戮以及斗争,片刻都没有停止。
虽然很多观众始终认为《越狱》是《肖申克的救赎》的翻版和抄袭之作,但是同样的待宰羔羊,绝处逢生的故事却被导演和编剧的匠心独运成功地创新成了一种别样的风景,在剧作编创手法、导演艺术、摄像技巧上,《越狱》运用的完全是好莱坞拍摄电影的手法,“用拍电影的手法拍电视”是美国的潮流,更是世界影视娱乐业的新标杆。难能可贵的是,《越狱》在娱乐企图之外,赋予了强烈的人文情怀,迈克和哥哥林肯所表现的勇气和坚韧,不仅仅是逃离监狱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现实勇气,还有相信陌生人的勇气,或者说对陌生人的信心以及对陌生世界的希望。
在编剧和的导演的视线里,在好莱坞的思维习惯里,政治人物统统是不可靠的、必须怀疑的、可谴责的、自私的,必须无情揭露的、无情鞭挞的。美国编剧特别喜欢把罪犯放到白宫、国防部、外交部、议会等等这些地方,而且“恶的幻想对象”也爱选择总统、副总统、部长之类。可以说,在荧屏和银幕上,美国人是毫不犹豫地把任何当权者“打翻在地,踏上一脚”,美国式思维:政治是肮脏的,政治人物永远靠不住,必须永远用怀疑的眼光来看待这些家伙。把他们管得严严,不让他们越雷池一步,如果稍有异动,就毫不客气地“杀掉”。绝不会出现台湾那样几百万人上街也把所谓扁扁毫无办法、“好人在家里叹气、坏人在台上唱戏”那样的荒唐——世界上最难的,是实现“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布什语)。而好莱坞和美剧实现了这个梦想。正如美国宪法所说:当人民的权利得不到保障,人民有权推翻暴政。“越狱”本身只是一个象征、象征美国人民有权用非常手段寻求的自由梦想。
在美国编剧的眼里,知识就是力量,理性比感情更重要。高智商会得到崇拜。任何道德说教,都比不上切实的知识和行动的展示更激动人心。迈克在任何情况下,特别是对突发险情的处理上,跟香港“巴士阿叔”事件中忍受6分钟辱骂而不动声色的四眼仔一样冷静和理性。一生都用头脑而不是情绪解决问题。美国人喜欢这样的英雄。美国人的英雄是知识型英雄。无论是史泰龙、超人、蜘蛛侠还是施瓦辛格(他后来用脑袋而不是肌肉成功竞选州长),都有一个比四肢更发达的大脑。
一个尤其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越狱》中的一众囚犯,无一例外地用自己的言行、自由、尊严、鲜血乃至生命捍卫和守护心底的爱和对于家园的梦想与向往——迈克、林肯以及父亲的相互扶持和拯救自然不必多言,作为迈克的室友,Sucre本来像个监狱里的模范生,安心地服刑。但是随着女友被人夺走,一切都改变了。和Sucre一样的是老模范生DB Cooper,打破他三十年狱中平静的,是女儿身患癌症的消息。Franklin盼望的是和妻女团聚,T-Bag出去后念念不忘的则是Hollander,那个曾经带给他家庭梦想的黑发女人——不考虑他的那些劣迹,在对Hollander的感情上,T-Bag更像是一个深情、忧郁的诗人。某种程度上,“家庭”似乎变成了一道护身符,爱家者不死。在他们为爱,为家庭为亲人倾心付出,直面死亡的时候,剧情总能峰回路转,露出崭新而明媚的希望。
颇为有趣的是,似乎坏蛋都是活该没有幸福家庭的。Bellick,恶棍一样的狱警,却是孩子般地一直和妈妈住在一起,不断地被人嘲笑;Mahone则是离婚了,但始终挂念着前妻与儿子,为此被“公司”的人要挟——尽管他最初饰演的也是恶人,但绑架女友这些格调低下的,都是Bellick这个单身恶汉干的,Mahone毕竟是结过婚的人,面对Franklin还下不去手,反而把玩具熊放在他女儿的病床前。更高级别的坏蛋,比如亚裔特工Kim,也是单身一人,估计只能骗骗女学生;最恶毒的情节设计是女总统Caroline,不仅仅是单身,还和自己的弟弟Steadman乱伦,不愧是名副其实的大魔头和大反派。
如果说家庭理念是全球共享的大众文化的奥秘所在,个人与良知则带有比较浓重的美国色彩。和东亚“贤明君主”的政治传统不同,美国的政治架构,基于对公权力高度的疑虑。对好莱坞的影视生产而言,难以想象《焦裕禄》这样的类型影片;与之对应的,主角往往就是一个普通的公民,面对坎坷的世界以及命运的挑战,心灵深处的信念,是力量的源泉。
就《越狱》而言,第一季伊始存在着两条线索:迈克的个人奋斗与Veronica的司法途径。Veronica的死亡标志着她所代表的司法途径彻底失败,迈克不得不在逃出FOX RIVER之后面对一个更大的监狱:整个美国。 博弈的双方是严重失衡的,一方是被通缉的逃犯,除了作为路线图的文身外(身体的指引以及纯粹个人的智慧),已然无所凭借;一方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机器。而且作为利益集团的象征,“公司”像瘟疫一样腐蚀了这架机器标榜的自由精神,控制了包括总统选举在内的诸多最高权力。然而,迈克还是凭借自己的智慧逆转了这一切,尽管经历万千险厄,还是成功地和哥哥一起逃出了美国。Sara也被无罪释放,赶到巴拿马,带去了林肯重获自由的消息——这一切,不再是基于Michae精心的设计,而是高于智慧的良知的胜利。
特勤局探员Kellerman的自首改变了这一切,而这只是一系列良知的胜利的结局。作为Kellerman的搭档,Daniel Hale就曾经想着向Veronica坦白一切,以换得内心的安宁。在迈克等人遍布美国的大逃亡中,充满着与之类似的温暖的细节:超市里的顾客们在警察面前保持沉默,掩护着Franklin带着他病危的小女儿离开;像《悲惨世界》中的卞福汝主教一样仁慈的墨西哥老人,平静地看着偷车的Sucre,等等。冥冥中,总有一种力量高于暴政,它来自我们内心深处:善的意愿、执着与爱。
在写这篇影评的时候,我发现《越狱》更像是一部内心单纯寓意丰富的童话,但是我注定无法将自己作为观众的感受全部诉诸于笔端,事到如今,《越狱》第四部依然在继续,迈克和林肯依然在为前路未卜的命运和心中不灭的信念和希望而战斗,作为观众,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为如此精彩的一部剧集毫不吝啬地喝彩,用乖巧的耳朵和聚精会神的眼睛却感受和体验来自大西洋彼岸的美丽的风情和梦想,并且坚定告诉自己:无论身处何方,遭遇怎样的不幸,我们都不能丢失内心深处的爱和希望——心中有爱,希望就在转角!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哑猫阿凡 于 2009-1-15 14:22 编辑
]
作者:
莹丫头
时间:
2009-1-15 00:41
建议你用记事本写作再复制过来,不然遇到网速慢写的东西就没有了~~
作者:
娴情逸致
时间:
2009-1-15 08:47
文章中从“是男人,都喜欢越狱”,便道出了此部电影吸引作者眼球的原因。文中在对电影故事情节描白勾勒的同时,加上了“在剧作编创手法、导演艺术、摄像技巧上,《越狱》运用的完全是好莱坞拍摄电影的手法,“用拍电影的手法拍电视”是美国的潮流,更是世界影视娱乐业的新标杆。难能可贵的是,《越狱》在娱乐企图之外,赋予了强烈的人文情怀,迈克和哥哥林肯所表现的勇气和坚韧,不仅仅是逃离监狱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现实勇气,还有相信陌生人的勇气,或者说对陌生人的信心以及对陌生世界的希望。”这样深刻的评述,使这篇影评文章显得有骨有肉,丰满韵致。通篇文章,文字质感,充满理喻,确实是不错的影评文章。精华支持!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9-1-15 09:51
鉴于娴情逸致版主已经对文章作了细致的点评,我就不再赘言了,继续欣赏猫猫风格明晰的影评文章,支持精华!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