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童谣: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外一首) [打印本页]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09-2-24 22:48
标题: 童谣: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外一首)
父辈歌谣中的马路,走动着
疲惫的牛和营养不良的羔羊
两枚低产量的麦穗
躲过牛羊的鼻唇
镍质的涟漪,溅进
父辈瓦蓝瓦蓝的目光里

这缺少镍元素的年代,一枚硬币
是够换一块高粱糖了
我们的父辈,流涎的童年
从容地交给人民警察叔叔手里边

被共和国几代人抚摸过的麦穗
代表了红太阳。一枚一分硬币
置于掌心,就有一碗红米饭
还有一碗南瓜汤

带着收获麦子的喜悦
我们的孩子,反复咀嚼这首歌谣
一分硬币,怎么会在马路边呢
仿佛吐出老师口中的硬币
许是从早嚼到晚的口香糖
对一枚一分硬币,孩子
的确难以鞠躬

过多的时候,我只想擦擦
歌谣上的尘土
锃亮的光芒照着孩子
大面额的纸币里,戳个一分硬币大的洞
使他们看得更远

          乡村女教师

汉字被你拆卸后
一根教条,万能的螺丝刀
配件合适的安在孩子的心板上

这时,田地里一群不说话的孩子
麦子正偷偷落地
落日之下,你胸前晃动的辫子
两枚殷实的麦穗
被孩子捡进竹篮里

孩子常用目光在黑板上撒网
你手中的教条,一根红蜡烛
孩子们沿你手中蜡烛的光线
顺沟壑爬行
不知不觉,一张张红皮书
把你的青春和爱情悄悄载走

空阔的田野里,秋后的麦茬地
你的记忆:比如
爱捣蛋的小跟子、爱欺负你的狗剩子···云云
都在你的记忆里
像刨出土的花生米,咀嚼的
津津有味

你的身后,一群孩子
又一仓来年的庄稼正在发芽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曹国魂 于 2009-2-25 20:20 编辑 ]
作者: 房子    时间: 2009-2-24 23:02
一、传承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对逝去的一种纯真的透视和思考。
二、乡村的文化传递在一个女教师身上,闪现出质朴和温暖的光辉,一如那些庄稼的发芽。
语言舒缓、温暖,有着一种悠远感觉的真切。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09-2-24 23:08
原帖由 房子 于 2009-2-24 23:02 发表
一、传承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对逝去的一种纯真的透视和思考。
二、乡村的文化传递在一个女教师身上,闪现出质朴和温暖的光辉,一如那些庄稼的发芽。
语言舒缓、温暖,有着一种悠远感觉的真切。


哈哈,谢谢房子兄第一时间对拙作的批阅,晚上好!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09-2-24 23:12
怀旧与感慨,以及对乡村教师的形象刻画,厚重与淳朴,相得益彰。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09-2-24 23:17
原帖由 万里山水 于 2009-2-24 23:12 发表
怀旧与感慨,以及对乡村教师的形象刻画,厚重与淳朴,相得益彰。


问好万兄,谢谢及时点评拙作!
作者: 寻找文字    时间: 2009-2-25 07:56
过多的时候,我只想擦擦
歌谣上的尘土
锃亮的光芒照着孩子
大面额的纸币里,戳个一分硬币大的洞
使他们看得更远

从童谣扩展开去,联想到过去、现在及未来,使读者从中体会多重的感悟。欣赏。问好。
作者: 馨凝雨阁    时间: 2009-2-25 08:17
两首都不错,尤其第二首有高度!问好曹老师。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09-2-25 10:18
思绪在童谣中打开,你就打开了一个岁月,意象在童谣中铺展,你就带给了我们无尽的回味与感慨,仿佛那些庄稼,也我读者的心里发芽。
作者: 张 正    时间: 2009-2-25 11:47
选材很好。不过语言的凝练度还是不够,我的感觉你是在用写散文的方式在写诗歌。高度凝练和概括没有体现出来。听进去我的这些话,对你写诗歌会大有好处的。勿怪。
作者: 馨怡轻舞    时间: 2009-2-25 14:53
灵性而形象的诗句,读来美感。问候春安:)
作者: 若谷    时间: 2009-2-25 15:26
过多的时候,我只想擦擦
歌谣上的尘土
锃亮的光芒照着孩子
很有思想性的诗歌!从一枚硬币的歌谣而感觉到一种责任。
欣赏好诗!
作者: 雪落梅花    时间: 2009-2-25 15:31
欣赏,学习!问好~~~~~~~~~~~
作者: 邓绍卫    时间: 2009-2-25 15:34
两首好诗。我更熟悉《乡村女教师》的生活,因此尤为喜欢:“你的身后,一群孩子/又一仓来年的庄稼正在发芽”。亲切而生动。问曹老师好。
作者: 红红    时间: 2009-2-25 16:27
“两枚地产量的麦穗”不好理解。是“低”吗?
作者: 吕永红    时间: 2009-2-25 18:34
一、传承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对逝去的一种纯真的透视和思考。
二、乡村的文化传递在一个女教师身上,闪现出质朴和温暖的光辉,一如那些庄稼的发芽。
语言舒缓、温暖,有着一种悠远感觉的真切。


房版评语切中肯綮,欣赏问好曹诗人!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09-2-25 20:20
原帖由 寻找文字 于 2009-2-25 07:56 发表
过多的时候,我只想擦擦
歌谣上的尘土
锃亮的光芒照着孩子
大面额的纸币里,戳个一分硬币大的洞
使他们看得更远

从童谣扩展开去,联想到过去、现在及未来,使读者从中体会多重的感悟。欣赏。问好。


谢谢寻找兄批阅!
作者: 笑醉雪寒    时间: 2009-2-25 20:21
喜欢第一首的灵动
第二首的淳朴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09-2-25 20:22
原帖由 馨凝雨阁 于 2009-2-25 08:17 发表
两首都不错,尤其第二首有高度!问好曹老师。


老师不敢担,谢谢精致点评和鼓励!问好雨阁。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09-2-25 20:24
原帖由 高山流水 于 2009-2-25 10:18 发表
思绪在童谣中打开,你就打开了一个岁月,意象在童谣中铺展,你就带给了我们无尽的回味与感慨,仿佛那些庄稼,也我读者的心里发芽。


高兄细致批阅,令小弟感动,谢谢!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09-2-25 20:29
原帖由 张 正 于 2009-2-25 11:47 发表
选材很好。不过语言的凝练度还是不够,我的感觉你是在用写散文的方式在写诗歌。高度凝练和概括没有体现出来。听进去我的这些话,对你写诗歌会大有好处的。勿怪。


是的,的确如此,我试图尝试过各种写作风格,包括地域、风情、人物等等方面的趋向,打开自己的风格,无奈我的多元化写作!谢谢张兄赐教,接受!
作者: 古月灵秋    时间: 2009-2-25 20:29
底蕴丰厚,意境悠远!欣赏学习!
作者: 古月灵秋    时间: 2009-2-25 20:30
底蕴丰厚,意境悠远!欣赏学习!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09-2-25 20:30
原帖由 馨怡轻舞 于 2009-2-25 14:53 发表
灵性而形象的诗句,读来美感。问候春安:)


哈哈,谢谢朋友前来细心点评!问好。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09-2-25 20:31
原帖由 若谷 于 2009-2-25 15:26 发表
过多的时候,我只想擦擦
歌谣上的尘土
锃亮的光芒照着孩子
很有思想性的诗歌!从一枚硬币的歌谣而感觉到一种责任。
欣赏好诗!



谢谢若谷,这些天还好吧?···
作者: 古月灵秋    时间: 2009-2-25 20:31
底蕴丰厚,意境悠远!欣赏学习!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09-2-25 20:32
原帖由 雪落梅花 于 2009-2-25 15:31 发表
欣赏,学习!问好~~~~~~~~~~~


谢谢梅花版主的评阅!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09-2-25 20:34
原帖由 邓绍卫 于 2009-2-25 15:34 发表
两首好诗。我更熟悉《乡村女教师》的生活,因此尤为喜欢:“你的身后,一群孩子/又一仓来年的庄稼正在发芽”。亲切而生动。问曹老师好。


问好绍卫,谢谢批阅!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09-2-25 20:35
原帖由 红红 于 2009-2-25 16:27 发表
“两枚地产量的麦穗”不好理解。是“低”吗?


谢谢红红的点评,我已改了,问好!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09-2-25 20:36
原帖由 吕永红 于 2009-2-25 18:34 发表
一、传承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对逝去的一种纯真的透视和思考。
二、乡村的文化传递在一个女教师身上,闪现出质朴和温暖的光辉,一如那些庄稼的发芽。
语言舒缓、温暖,有着一种悠远感觉的真切。


房版评语切中肯 ...


哈哈,谢谢永红的细致点评,问好!
作者: 紫丁香260    时间: 2009-2-25 21:27
两枚低产量的麦穗
躲过牛羊的鼻唇


漂亮,学习!
作者: 兰心    时间: 2009-2-25 21:43
那一分钱的歌谣,我们都熟悉得很。以点带面,许多事情值得我们思考。
这女教师,就好似生生立在面前了。她真好,能在你笔下,她又多么幸福:))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09-2-26 09:29
原帖由 古月灵秋 于 2009-2-25 20:31 发表
底蕴丰厚,意境悠远!欣赏学习!


谢谢兄弟的评阅和鼓励,问好!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09-2-26 09:30
原帖由 紫丁香260 于 2009-2-25 21:27 发表
两枚低产量的麦穗
躲过牛羊的鼻唇

漂亮,学习!


问好丁香,谢谢阅读和鼓励!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09-2-26 09:31
原帖由 兰心 于 2009-2-25 21:43 发表
那一分钱的歌谣,我们都熟悉得很。以点带面,许多事情值得我们思考。
这女教师,就好似生生立在面前了。她真好,能在你笔下,她又多么幸福:))


谢谢兰心的评阅,问好朋友!
作者: 剑胆琴心之虎    时间: 2009-2-26 09:35
欣赏第一首诗意境的深远,第二首的形象生动。问好作者。
作者: 柯英    时间: 2009-2-26 15:25
越来越生动,越来越变化多端,越来越有厚度!
你的诗时不时给人一种惊喜!
作者: 戈眉    时间: 2009-2-26 15:28
原帖由 房子 于 2009-2-24 23:02 发表
一、传承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对逝去的一种纯真的透视和思考。
二、乡村的文化传递在一个女教师身上,闪现出质朴和温暖的光辉,一如那些庄稼的发芽。
语言舒缓、温暖,有着一种悠远感觉的真切。

确实,再现了真实的生活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09-2-26 19:03
原帖由 剑胆琴心之虎 于 2009-2-26 09:35 发表
欣赏第一首诗意境的深远,第二首的形象生动。问好作者。


谢谢朋友点评和批阅!问好。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09-2-26 19:10
原帖由 柯英 于 2009-2-26 15:25 发表
越来越生动,越来越变化多端,越来越有厚度!
你的诗时不时给人一种惊喜!


或许就是一两年来的突破吧,我一直在寻找着自己合适的定位,原来的传统已经托我好累,就像你一次酒后而言:梦魂的诗歌大脑已经萎缩了。站在诗歌的十字路口徘徊已久,还是那顺手的东西来写吧,不考虑自己的什么风格,只要有合适的胃口就尝尝。这也是对我来说最好的选择了···
谢谢挚友对拙作的批阅和真诚鼓励,友谊万岁!!!
忙过了好好喝杯,不醉不归。 :handshake :handshake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