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09-4-10 06:33 发表
我给母亲讲述故宫,母亲就用她自己朴素的认识,也就是对一条曲线的阐释,来把握她对生、对死和对跌宕人生的认识。一根曲线,能够被她挖掘得如此精细、微妙和灵性,能够巧妙地把她和故宫连接在一起,除了我母亲,恐怕 ...
原帖由 刘敬胜 于 2009-4-10 07:26 发表
故宫里每一处细小的曲线轮廓,母亲心里每一篇缠绵的章节,都在我的感官世界里,勾连出了圆满的曲线符号,真的很难让我区分出,究竟故宫是我母亲心里世界的对应呢,还是我母亲的内心,本身就是故宫?
以曲线纵贯全篇 ...
原帖由 三脚猫 于 2009-4-10 08:10 发表
很有内含的一篇作品。不令仅是在描写曲线,更是曲线后面的亲情历史和文化全着一棵鲜活的孝心,在娓娓述说着记忆和现实的交融,年近八旬的母亲,现在眼睛几乎失明,再不可能用线一样的视觉,但母亲的视觉在儿子的心里 ...
原帖由 若荷 于 2009-4-10 08:18 发表
通过这种讲述,让人看到一个被生活绳索、家庭囚禁了的母亲形象,想一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可以上网,可以聊天,可以公开表达自己的思想,可是作为母亲那一辈,却无论如何做不到的,做不到了,年迈的母亲们 ...
原帖由 寻找文字 于 2009-4-10 09:16 发表
忧伤与悲悯,是母亲的内在气质,像是一团持续燃烧的火焰,表现出了源于物质,却远胜于物质的精神对精神的眷恋。
文字朴实,不加任何的雕饰,才显出内心的真情和感动。欣赏并学习。问好。
原帖由 寻找文字 于 2009-4-10 09:16 发表
忧伤与悲悯,是母亲的内在气质,像是一团持续燃烧的火焰,表现出了源于物质,却远胜于物质的精神对精神的眷恋。
文字朴实,不加任何的雕饰,才显出内心的真情和感动。欣赏并学习。问好。
原帖由 木祥 于 2009-4-10 09:20 发表
我在母亲身边的那几天,天天都出太阳,于是我们就天天出去晒太阳。冬天的太阳很宝贵,暖融融的,呈现出呼吸的景象。阳光被树叶、花草、房子的轮廓和天上游走的云朵,勾画出优美流畅的曲线,就像我母亲身上穿了的那件 ...
原帖由 娴情逸致 于 2009-4-10 10:37 发表
看着敬老师这篇文章,我感动地流泪了,这分明是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无限情愫在纸间的流淌。而文章的标题“曲线”,也把儿子和母亲、母亲和故宫、母亲和未了的心愿以及母亲和过去及未来有了某种不露声色的联系。文中发散 ...
原帖由 清风拂面 于 2009-4-10 10:56 发表
这圆满之中,尽是曲线的缠绵。
是呀,圆原本就是由一段段曲线连缀成的。人生的曲折,任谁也无法回避吧。好在,曲至妙处即成圆。
一条曲线,蜿延而来,从母亲到我,从过去到现在。
敬版的文字也一直是迤逦的,有着 ...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4-10 11:23 发表
不好意思 。一直在开会,散会后赶紧来学习敬老的这篇《曲线》一文。
文章《曲线》在开篇即凝脂点漆,缩微明意。一条曲线的事实是什么?是“来自于一头连接北京的故宫,另外一头连接在我母亲身上的那条线。 ...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09-4-10 12:20 发表
作者以“曲线”为切入承载文章内涵的视线。其一从“抓周仪式”,这个“曲线”方式,表达了作者人生成长的曲线,在这条曲线里倾注了母亲关爱呵护孩子成长的情感;其二以母亲忧伤、悲悯、隐忍的曲线气质,表达了中 ...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09-4-10 12:20 发表
作者以“曲线”为切入承载文章内涵的视线。其一从“抓周仪式”,这个“曲线”方式,表达了作者人生成长的曲线,在这条曲线里倾注了母亲关爱呵护孩子成长的情感;其二以母亲忧伤、悲悯、隐忍的曲线气质,表达了中 ...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09-4-10 12:20 发表
作者以“曲线”为切入承载文章内涵的视线。其一从“抓周仪式”,这个“曲线”方式,表达了作者人生成长的曲线,在这条曲线里倾注了母亲关爱呵护孩子成长的情感;其二以母亲忧伤、悲悯、隐忍的曲线气质,表达了中 ...
原帖由 碧雨朵 于 2009-4-10 14:32 发表
母亲完全把我的眼睛,当成了她的眼睛,把我的感受,当成了她的感受。自然而然,母亲就把故宫,我描述的故宫,当成了她童年时代生活过的家乡了。
太令人感动了!这样情真意切的文字不加任何的雕琢却能深深的拨动读 ...
原帖由 芳香碧丝草 于 2009-4-10 14:51 发表
每看到书写亲情的文字就爱不释手,也许本人一直喜欢亲情的围绕。
细细地读完敬版的文字,心中感触好多。都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棉衣,只有女儿能读懂妈妈,没想到男儿也一样地能感触妈妈所感触,想妈妈所想。一条曲线 ...
原帖由 戈眉 于 2009-4-10 14:56 发表
母亲心里每一篇缠绵的章节,都在我的感官世界里,勾连出了圆满的曲线符号,真的很难让我区分出,究竟故宫是我母亲心里世界的对应呢,还是我母亲的内心,本身就是故宫?
故宫,母亲,思绪牵连,是对母亲一生的解读,是对 ...
原帖由 摇曳风铃 于 2009-4-10 15:06 发表
从周岁那年抓周时,作者在纸上画了一条像蚯蚓那样曲线开始,作者的生命里就和曲线有了不解之缘。因为母亲没有去过北京,故宫的曲线就连接了母亲,甚至在作者向母亲讲述故宫的景像里,曲线一直没有停止延伸,最终落脚 ...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9-4-11 09:34 发表
十分感谢老战友的悉心评点与热情鼓励,说句心里话,看见你的点评越来越细致,越来越专业,越来越理性,越来越个性,我十分高兴,因为这充分证明了你的写作与鉴赏和审美的能力越来越高了,我能不高兴吗?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09-4-13 00:52 发表
欣赏这个解析。凝聚一下:三条曲线,一是作者的人生曲线。“抓周”引出母子情深婉曲;二是母亲的性格曲线。忧伤、悲悯,隐忍等的传统柔美弯曲;三是母子的视角曲线。母亲-我-故宫,母子眼光里的点线面曲。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09-4-10 22:28 发表
母亲的心,是一颗充满了感念之情的心,是一个温馨而又善良的柔和曲面,就像故宫总是对华夏历史充满了感念,用了一个与我母亲回眸相同的姿势,不断地转过脸庞,召唤我们这些子子孙孙,走到它的身边,与它一道,感念华 ...
原帖由 忧郁夫人 于 2009-4-11 09:50 发表
儿时的抓阄仪式不经意留下的一条线牵着的不止是母亲的心更有她重重的情还有作者真诚的感恩,一条曲线,弯弯曲曲牵着人与人之间亲情与亲情之间爱的无私
欣赏,学习
原帖由 汤如浩 于 2009-4-11 12:01 发表
许多事情,都是与曲线有关系的。这个判断,来自于一头连接北京的故宫,另外一头连接在我母亲身上的那条线,它本身就是一条曲线的事实。
故宫里每一处细小的曲线轮廓,母亲心里每一篇缠绵的章节,都在我的感官世界里 ...
原帖由 紫丁香260 于 2009-4-11 22:31 发表
距离,在穿越时间和地理的道路上,总是会奋不顾身保护那些最真挚、最深刻、最感怀的情愫记忆,免遭岁月刀锋无情的切割,情形就犹如母亲在我孩提时代,总是做了我喜欢的鲫鱼汤,然后小心翼翼从厨房捧到餐桌上来是一样 ...
原帖由 嘎玛丹增 于 2009-4-12 01:52 发表
距离,在穿越时间和地理的道路上,总是会奋不顾身保护那些最真挚、最深刻、最感怀的情愫记忆。
距离,既使缅怀清晰,也能滤尽遗憾,修复人生。母亲们温爱的曲线,永远蜿蜒于心。
入点新颖,叙事稳实,人物丰满 ...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09-4-12 10:53 发表
细细读来,轻轻感动。
这母爱的诗章,深情逶迤。
细腻和大气,我一直以为是稍有冲突的,可敬老师却将这两种关系处理得如此妥帖。
收尾一句,干脆利落而又让情感的绵延源源而纵深。
原帖由 霍名夏 于 2009-4-12 14:55 发表
这期读到的这篇新作《曲线》,构思与传达十分奇特。穷且弥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精神成为此文若隐若现的内核。作者久远的孩提时代,那些点点滴滴的恍然往事,能够将母亲与故宫所具有的类似曲线放在一起思考和状写的 ...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