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读房子的诗《北方(外一)》之《刻痕》
[打印本页]
作者:
借题发挥
时间:
2009-5-25 16:17
标题:
读房子的诗《北方(外一)》之《刻痕》
这两首诗歌我都喜欢。感觉差别在:手法上后者“抽象”,但更宜于“表现”,然而不利于更多的读者特别是普通的读者进入,这也是“大道”冲击“出口”的过程中一定要留下“刻痕”的一点原委及缺憾;前者表达上更具象一些,容易直接“感触”引爆,像爆竹,只须一根火柴就爆响开来了,从而就引起了共鸣。后者像原子裂变,需要若干吨TNT的能量才能引爆,然而一经引爆,惊天动地O(∩_∩)O哈哈~比方打的不一定贴切哦。
两首诗,前一首相对后一首的更含蓄来说似觉“轻浅”,但二者相得益彰。一致起来看,就如琴若雨所说:
“我读房子老师的诗,感觉是作者对自然界万有之物和内心进行深度透视、盘查和场境重现,对事物及其细部的纹理进行抚摸、擦亮和梳理,是精神内核上的擢升,最终表达生命本真的爱与灵魂的叩问。”(有的时候不引用别人的话就说不清楚,需要引经据典,更有甚者如马克思还直接要别人“合理内核”O(∩_∩)O哈哈~)如果琴若雨的这几句话说得上是较为概括的理解了房子的这两首诗,那就说明房子在这儿写出了“大诗”。是不是呢?
有人说我这样子来解读房子的诗是“附和”。如果你是别有用心,那我就无话了!如果你是出于某种原因的误读或误説,那你以后见到我的帖子就跳过去,权作训练机体的技能,去做获取运动员跳高梦想的奖杯!确切的说法应该是“趋从”或“屈从”,因为在“真善美”面前“卑躬屈膝”,是一种至少可以说得上知道好歹老实厚道的品格。
还要引过来一句话,然后我针对第二首说几句话。曹国魂说:“1·诗歌在情感与意识的抵触中冲破内心矛盾的左右,随感而发,随心而语,随遇而安。2·某种超凡脱俗的潜意识,无形中在哲理的蓄意里漂浮、打转!”。
在我理解,曹国魂说的“超凡脱俗”的,在“哲理的蓄意里漂浮,打转”的“潜意识”是和琴若雨的“生命本真”是一致的。“潜意识”在荣格那里就是“集体无意识”,是人类的“原初意象”,这种“原初意象,不就是生命的本真么!荣格从“潜意识”出发,通过“原初意象”,创造了“原型”理论,生命的“原型”及“人格面具”的形态,就是生命的本真本来的形态。
荣格研究了若干原型,如智者原型.骗子原型.再生原型.救世主原型.英雄原型.大地母亲原型.月亮原型.太阳原型等等。他还着力研究了每个人人格中的四种原型:人格面具原型;阿尼玛和阿妮姆斯原型;阴影原型和自性原型。一本文学批评方法论的书籍中说:原型对艺术家,对读者.对文学.对人类如此重要,可以说原型是文学,是人类的精神之根,生命之根,情感之根,因此不独艺术家对原型的探求显得特别重要,文学批评家对原型的研究也显得格外重要。
房子的这两首诗,由于营造空间的广阔,一个中学生水准的读者,当做“情诗”读也有可能。因为都是似乎写一个男人在苦苦地“等待”自己的心上人啊!谁是谁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O(∩_∩)O哈哈~
生活中特别是艰难困苦中我们“等待!”等待是人类对幸福特别是对被拯救的期盼;等待体现人类在困苦或灾难面前的那种不屈不挠的意志和隐忍的精神品格!平日里的“清官”特别境况中的“英雄”等等,都是人们.人类期盼的对象!
房子的《刻痕》的第四段,就是“英雄原型”诗意形式的显现!“红色”所暗示的不是太阳么!?“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既是光辉普照的“太阳原型”,又是“英雄的救世原型”。那燃烧的“翅膀”不就是“凤凰涅槃”的英雄主义的悲剧吗!?仔细阅读,这要启发我们多少思考!“红色”革命肯定不同于其它颜色的革命,这革命是刚刚过去的历史,是人类为拯救自己的一次壮烈的冲刺,其“刻痕”之深广和疼痛,多么值得我们华夏子孙去品味啊!房子的这一段诗是其叩问人类命运过程中的诗歌意象及形象的形式的对一段历史的考问。
红色。我在这里
你在落下,在藏了
翅膀的身体里
那里的火,照着
伏在嗅觉里的
灵魂的甜味
“白色”是月亮。“月亮原型”及月亮的一系列象征意味都是什么?
白色。我在这里
留着你的表情
在四月飘过的香气里
在衣服飘动的神色中
我找你水洗的清凉
日月交替出历史的岁月沧桑。人类一路走过来,交替着一回回沉默中的等待期盼和一次次慷慨激昂惊天地泣鬼神的爆动,找寻人——社会——历史以及诸如幸福和正义的“出口”!
出口。你站在那儿
吊着,一扇门帘的绳索
我拉上来,拉下去
你的刻痕,陷入了
越来越深的,岁月里
在回到《刻痕》开头一二段之前,还禁不住想啰啰嗦嗦一些。
“踏破坎坷成大道,敢问路在何方?”“大道”有时和“大路朝天各走一边”的“大路”也没有本质的区别。诗歌中的那个刻在路上被“等待”直站成树的“名字”是谁?是《等待戈多》中的“戈多”?O(∩_∩)O哈哈~应该是个美女才好,比如女娲,炼石补天的人。
人们把“真理”确称谓“大道”。当代人我知道名字的有司马云杰,著有《大道运行论》。还有姜祖桐想为西方的“守恒公理”补充上所谓“平衡公理”以救世,肯定是在言说“大道”,代表作《易经心理学》。历史上的重量级人物还应属老子孔子这样的人物。他们不会不关心人类真正解放的“出口”和道路问题。老子的《道德经》开篇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孔子《周易*系辞》开篇有:“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这些是否和诗歌也有着某种关系呢?我正在思索中。
大道。我在这里
从刻着的字上走过
我找你的名字
从你的名字里
走过。我找白杨树
和站直在风中的人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借题发挥 于 2009-5-25 16:19 编辑
]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5-25 16:23
让我读懂了诗.
作者:
借题发挥
时间:
2009-5-25 18:32
原帖由
季大相
于 2009-5-25 16:23 发表
让我读懂了诗.
谢谢O(∩_∩)O哈哈~
我还真害怕“你不说我还明白,你一说我倒糊涂”
懂了好哈!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09-5-25 19:29
解读房子老师的诗歌有自己的见解和审美特色,涉及了荣格象征意识的文献深刻,是值得赞誉的!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09-5-25 22:58
随作者一起思考,感受作者的观点、认知和解析。
作者:
房子
时间:
2009-5-26 00:20
读过借题发挥朋友集合起来这些散章,它们是构成完整评论的相当不错的素材。但是这些段落,就仿佛散落的珠子。真正想成为一个完整的文章的话,朋友就用一条好的丝线勾连在一起。让文章和谐、完美。这样放在一起,浪费了素材,很可惜。不知借题发挥朋友是否有这样的兴趣。
握手问好。
[
本帖最后由 房子 于 2009-5-26 00:26 编辑
]
作者:
@闲云野鹤@1
时间:
2009-5-29 14:58
借题发挥来一并谢过楼上边的各位朋友哈!!!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