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轻盈的,流动的——敬一兵散文印象 [打印本页]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2 21:07
标题: 轻盈的,流动的——敬一兵散文印象
轻盈的,流动的——敬一兵散文印象

  读敬一兵的文有很长时间了,总想着写点儿什么,但却一直瑟缩着,主要原因,是怕自己的浅陋,亵渎了这些曾让我深深流连的文字。但久藏于心的一些想法,又实在不吐不快。那么,还是写出来吧,我自写我的,大家心中自有独属于个人的感受。

  敬一兵的文字是厚重沉实的,不论是选材还是蕴于其中的思想,都让人感觉到开阔舒朗气势磅礴,他的文字绝对不是轻柔的和风,而是震撼心灵的轰雷。这一点,但凡读过他文字的人,都能感觉到。所以,我所说的轻盈,是指他的行文,你看他的文章,字里行间,哪有一丝晦涩与滞重?如果文字是花,那么他就是游弋在这座大花园中的蝴蝶,自由自在地舒展他的双翅,任性而为地采撷着他心仪的芬芳的花朵。于是那或浓或淡的气息,便在字里行间漫溢出来,氤氲满园。

  他是一个思想者,他的目光是独特的。他用随处可见的事物,抒发着自己的感悟,或昂扬或压抑;或深情,或愤懑。这些意象,在他的文字中俯拾皆是。如《木棉花》 中,“质感而又厚实的花瓣,让花的形状,有了骨骼般的力度,丝毫也看不见柔弱娇气的痕迹。鲜明而又华丽的红色,富有侵略性,只看一眼,就让我感觉到一朵朵木棉花,就像是母亲临盆时从子宫里流出来的一滴滴殷红的血。”在我的眼里,木棉花是遥远的南中国的女儿,与我的距离真的是天南海北,遥不可及。记得当时看着这篇文章的时候,还着意去网上搜索了一下。那硕大沉实的花朵,结结实实的悬在枝头,让我为连接着花的枝忧心了好久,怕那样沉甸甸的花儿,什么时候一失足,栽进土中,零落成泥。所以,木棉花的花语让我心动,“珍惜身边的人,珍惜身边的幸福。”是呀,太灿烂的,只怕它转瞬就会逝去,那就好好珍惜吧,握在手中,珍而重之。敬一兵的文字从不说教,却自然而然地让我浸润其中,潜移默化的力量,更容易悄然融入,所谓教化,其实恰恰缺少这样的一种力量。文字本是私密的个性化的事情,在这一刻却深深地打动了读着它的人,那么,我想,它的力量也一定是被加了N次方的。我相信,不只是我,它也一样吸引了更多喜欢着它的人。

  《石头》这篇文章,让我分外留意,因为那时候,我也正在酝酿着写一写这随处可见的毫不引人注目的石头,我想,它们的存在,正像生活在这个城市里最底层最卑微的人们,朴素的近乎平庸。有几个人,会在行走的途中,留意一块石头的存在呢?就像,我们从那一群人面前走过去,连侧目的想法都没有。但是,任谁也无法否认,正是这些卑微的石头,成就了城市的路桥楼房甚至更多,它们实在应该得到应有的注视。而且应该是崇敬的注视。如果我的目光仅仅停留在这一点的话,那么敬一兵却比我开阔得多,在他的视野里,石头不再是那硬硬的,冷冰冰的事物,它的内涵,远大于它呈现给我们的一切。他眼里的石头,的确袒露了我所说的那层意思——“与其说石头被城市覆盖,不如说是石头驮载着城市。忍辱负重,用自己的身体驮运历史,时间,社会和城市,并且始终不改自己的决心和意志,这就是从容的本质。”从容,这个词是清淡的,却是走过世事繁复之后的淡而处之,不急不徐,安之若素。如果说石头做到了这一点,那么,自诩为灵长类的我们,是应该脸红,应该羞涩的。更何况,在他笔下,石头的内涵还要丰富得多。“如果一定要我选择一种东西来喜欢,我宁愿选石头。”敬一兵这样说,是有着他自己的道理的,他说“石头表里如一,没有喧哗与虚伪,一切都是质朴无华,实实在在。”他是把石头当成一个知己来写的,他们有着同样的内敛,沉静,不事张扬,他们一样拒绝加入指手划脚和评判中去。由文及人,我想他应该是一个这样的人。

  同样以物喻人,“葡萄藤” 成了叶子的家长,它严正地指挥着叶子吸收阳光,“谁也没有先来后到霸占最佳位置的权力,大的叶子不能够因为自己身体的强壮,肆无忌惮与小的叶子争抢。互利互惠的友爱,让藤和叶子完全可以自豪地认为,倾轧和欺负,极有可能就发生在它们生活的周围,但绝不会出现在葡萄藤的世界里。”如果说《葡萄藤》阐述了群体生活的智慧,那么“三叶草”的与世无争,则凸显了个人的内心修养。“兰草”“花生”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被赋予了不同的情感,娓娓诉说着。

  请原谅我引用了很多原文中的字句,我这样做,只是希望能更好地说明我关于轻盈的观点,他的这些文字,看似随意而为,却都蕴含着这样或那样的道理,他在安静从容地叙述中,以翩然地姿势,轻盈地抵达了他所想望着的高度。

  接下来,说一说流动,流动的,我当然指的是意识,许多人把这些自由流淌的思想,称为意识流——它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轻易交叉穿插,形成一种独特的内心独白。“意识流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方法,其特点集中体现在一个‘流’字。人类心理活动的种种意识 :回忆、印象、想象、观感、推理以至直觉、幻觉等等,交替混杂,汇集成一股活动的‘流’,从而表现其‘流动性、混杂性、呈现性’的特点。”我相信,敬一兵的文字,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表现手法。流动的,对自己内心活动的真实深刻地记录。他的思想是深的,高渺的,或者我不该指望我的这枝破笔能传达出什么来,但是我想,我应该不舍地为之努力。他前期的文字,意识流的形态更加明显,比如《走出我的皮肤》、《躺在音符上》等等,近来,他的写作风格有了明显的变化,可能是因为意识流里面穿插了白描手法的缘故,文字更趋于浅近,更趋于平实,读起来更容易理解。他的每篇文字,心灵独白的成份都很多,这还是缘于意识流的,他轻易就能把毫不关连地事物,轻易联系到一起,他的思想,可以灵活地跳跃到他想抵达的任意一点,读着这些字的人,却绝不会感到突兀。可见,在这些看似平常的文字中,行文,结构,主题,原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那些流动的意识是自然而然,让我们从中认识到他的技法的娴熟,或者说是思想的成熟。我看到《痕迹》《萌动》《轮廓》时,更坚信了这一点。比如,他在写到《感念金沙江》中,有这样一段话,“能够看见形状的雨和雾,看不见形状,但却能感受到力量的阳光,风,还有盆地闷热的水蒸汽,随时随地都迎了我走来,像一个郎当少年,用合围的姿势,触摸我,然后才在我的身后,消散,像一个迟暮的老人。它们消散而去的每一条路,不是通往我身边的岷江,而是通向了记忆里的金沙江。”他在写到金沙江的时候,思想里的信息量是多么大呀,他是怎么圈住它们,让它们只按照他的意识流动的呢?他的智慧与深刻,让我感佩。流动,是属于水的,他的文字,也如水般淙淙流淌着,汩汩不息,尤其是流动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更形成了水势的汹涌。滚滚而来,淹没我,也不息地流向你。

  而他笔下写人的文章,让我欲罢不能的是其间澎湃着的真情。你看“补鞋匠”高尚的人格,本应该无所作为的他,却仅靠补鞋的一点微薄收入,贴补已故战友的家庭。他的崇高,让所有的人仰视!你再从“我的母亲我的爱”中感受母子之间那波澜不惊的深情——正因为这深爱太满了,它看起来反而是平静的。是呀,我们的成长,哪一步不是在母爱那无私的包容中前行的呢?那个不在母亲身边的儿子,怎么能抑制行文时无意流露出的淡淡酸楚呢?

  如果敬一兵的文字是一个开满了鲜花的大花园,那么,我很有幸欣赏了离我最近最静的那几瓣,她们暗香馥郁,风姿娉婷。可惜,由于我的浅薄和无知,我不是个合格的爱花人。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霍名夏    时间: 2009-6-12 22: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汤如浩    时间: 2009-6-12 22:40
学习清风的赏析文章,感觉到抓住了敬版文章的思维特质,“他的文字绝对不是轻柔的和风,而是震撼心灵的轰雷。”“流动,是属于水的,他的文字,也如水般淙淙流淌着,汩汩不息,尤其是流动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更形成了水势的汹涌。滚滚而来,淹没我,也不息地流向你。”一直以来,对敬版的散文。总是有这样的阅读体验,难得你很巧妙的剖析出来了。
学习,问好!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6-13 02:20
先记号。慢慢欣赏。辛苦了!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6-13 04:58
敬一兵的文字是厚重沉实的,不论是选材还是蕴于其中的思想,都让人感觉到开阔舒朗气势磅礴,他的文字绝对不是轻柔的和风,而是震撼心灵的轰雷。这一点,但凡读过他文字的人,都能感觉到。所以,我所说的轻盈,是指他的行文,你看他的文章,字里行间,哪有一丝晦涩与滞重?如果文字是花,那么他就是游弋在这座大花园中的蝴蝶,自由自在地舒展他的双翅,任性而为地采撷着他心仪的芬芳的花朵。于是那或浓或淡的气息,便在字里行间漫溢出来,氤氲满园。

如果敬一兵的文字是一个开满了鲜花的大花园,那么,我很有幸欣赏了离我最近最静的那几瓣,她们暗香馥郁,风姿娉婷。
作者饱含激情,对敬版的散文做了透彻的解析,读了让人感觉心中明澈,深感受益!精华支持。
作者: 吕永红    时间: 2009-6-13 07:06
而他笔下写人的文章,让我欲罢不能的是其间澎湃着的真情。你看“补鞋匠”高尚的人格,本应该无所作为的他,却仅靠补鞋的一点微薄收入,贴补已故战友的家庭。他的崇高,让所有的人仰视!你再从“我的母亲我的爱”中感受母子之间那波澜不惊的深情——正因为这深爱太满了,它看起来反而是平静的。是呀,我们的成长,哪一步不是在母爱那无私的包容中前行的呢?那个不在母亲身边的儿子,怎么能抑制行文时无意流露出的淡淡酸楚呢?


因为至爱,敬版的文字里才流淌着生命的恋歌。因为博学,和我们阅读的目光构成一种仰望的角度。问好两位!
作者: 榆子    时间: 2009-6-13 07:12
我读过敬老师的文后,总要想上一段时间,那应该是震撼心灵的轰雷吧,欣赏问好!
作者: 祁连云烟    时间: 2009-6-13 07:35
先记号,再慢慢品读,问好!
作者: 苏醒1    时间: 2009-6-13 08:23
拜读!问好!
作者: 韩开春    时间: 2009-6-13 08:44
写的很棒。
作者: 琴语    时间: 2009-6-13 08:45
这篇评论写的很不错,拜读了。
作者: 黑龙江小龙女    时间: 2009-6-13 21:43
读敬老师的文章,配合你的这个文,更能令人加深理解。
很欣赏。
作者: 芳香碧丝草    时间: 2009-6-13 21:53
他前期的文字,意识流的形态更加明显,比如《走出我的皮肤》、《躺在音符上》等等,近来,他的写作风格有了明显的变化,可能是因为意识流里面穿插了白描手法的缘故,文字更趋于浅近,更趋于平实,读起来更容易理解。
——————————————————————————
不错的文字!如你所说,敬版的文字以前我根本看不懂,现在能嚼出味道了,是因为他正在努力地改变自己的文风,也许正是为了适合我们众多人的胃口吧,真的感动于他的这种精神。
欣赏美文!问好二位!祝福!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3 21:57
原帖由 霍名夏 于 2009-6-12 22:28 发表
  哦。今天运气不错,赶上了两个大沙发。提一下先,再读。

哈,霍版,沙发不错吧?期待你的意见呢!
问好!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3 21:59
原帖由 汤如浩 于 2009-6-12 22:40 发表
学习清风的赏析文章,感觉到抓住了敬版文章的思维特质,“他的文字绝对不是轻柔的和风,而是震撼心灵的轰雷。”“流动,是属于水的,他的文字,也如水般淙淙流淌着,汩汩不息,尤其是流动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更形成了 ...

哈,你看,知音原来在这儿呢。早知道,咱俩联手呀!
唉,只能徒叹奈何了吧?
问好如浩。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3 21:59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6-13 02:20 发表
先记号。慢慢欣赏。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
哈,问好你!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3 22:01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09-6-13 04:58 发表
敬一兵的文字是厚重沉实的,不论是选材还是蕴于其中的思想,都让人感觉到开阔舒朗气势磅礴,他的文字绝对不是轻柔的和风,而是震撼心灵的轰雷。这一点,但凡读过他文字的人,都能感觉到。所以,我所说的轻盈,是指他 ...

谢谢高版的精华!
对于这篇文字,我实在是写得很不深刻,谢谢你一如继往地支持!鼓励!问候你好!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3 22:02
原帖由 吕永红 于 2009-6-13 07:06 发表
而他笔下写人的文章,让我欲罢不能的是其间澎湃着的真情。你看“补鞋匠”高尚的人格,本应该无所作为的他,却仅靠补鞋的一点微薄收入,贴补已故战友的家庭。他的崇高,让所有的人仰视!你再从“我的母亲我的爱”中感 ...

永红的点评写得真好!我的文浅薄得很,真是要羞红脸了。
问好你!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3 22:03
原帖由 榆子 于 2009-6-13 07:12 发表
我读过敬老师的文后,总要想上一段时间,那应该是震撼心灵的轰雷吧,欣赏问好!

那应该是吧。好在,这雷过后,不是刻刻都要下雨,时时被震撼一下也是好事。
问好朋友。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3 22:03
原帖由 祁连云烟 于 2009-6-13 07:35 发表
先记号,再慢慢品读,问好!

谢谢朋友留记号!希望能听到你的意见。远握下。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3 22:04
原帖由 苏醒1 于 2009-6-13 08:23 发表
拜读!问好!

谢谢朋友累眼!问好!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3 22:05
原帖由 韩开春 于 2009-6-13 08:44 发表
写的很棒。

兄就不会多夸两句,太节省笔墨了吧。哦,不对,不是笔墨。
兄就不能让你的手指多运动两下,可劲夸一夸我呀。
哈,问好你!你看,我不怕动手!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3 22:06
原帖由 琴语 于 2009-6-13 08:45 发表
这篇评论写的很不错,拜读了。

谢谢朋友鼓励我,问候你。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3 22:07
原帖由 黑龙江小龙女 于 2009-6-13 21:43 发表
读敬老师的文章,配合你的这个文,更能令人加深理解。
很欣赏。

谢谢龙女斑斑的阅评。我的解读还浅近得很呢。脸红下吧。
问好你。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3 22:09
原帖由 芳香碧丝草 于 2009-6-13 21:53 发表
他前期的文字,意识流的形态更加明显,比如《走出我的皮肤》、《躺在音符上》等等,近来,他的写作风格有了明显的变化,可能是因为意识流里面穿插了白描手法的缘故,文字更趋于浅近,更趋于平实,读起来更容易理解。 ...

是呀,敬版最近的文字容易理解了。
难得草儿为我累手,狠狠问侯你。如果不介意,那就再抱一下。
作者: 木祥    时间: 2009-6-13 22:33
同样以物喻人,“葡萄藤” 成了叶子的家长,它严正地指挥着叶子吸收阳光,“谁也没有先来后到霸占最佳位置的权力,大的叶子不能够因为自己身体的强壮,肆无忌惮与小的叶子争抢。互利互惠的友爱,让藤和叶子完全可以自豪地认为,倾轧和欺负,极有可能就发生在它们生活的周围,但绝不会出现在葡萄藤的世界里。”如果说《葡萄藤》阐述了群体生活的智慧,那么“三叶草”的与世无争,则凸显了个人的内心修养。“兰草”“花生”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被赋予了不同的情感,娓娓诉说着。


有同感,先生的文字,平静的叙述中表达理性.
作者: 小令    时间: 2009-6-13 22:44
这里有这许多老师,真好!今天先读了评,回头细细欣赏文章去~~
写评文章,最难为楼台主却为了,而且写得这么好,小令学习受益不浅!!:handshake
作者: 云听星语    时间: 2009-6-13 23:09
对于敬版的文,我总是仔细地读,且不敢多言,深感自己的浅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越发喜欢这种风格的文了,也能品出点个中滋味.您的评真挚,感人,也使我对敬版其人其文有了更多的认识,也深受启发,喜欢这样的交流方式,问好二位!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6-14 00:57
轻盈的,流动的,这是作者对敬一兵散文的主体印象,然而,他的文字更是思想的,包容的,深邃的。我自进中财以来,对于敬老的文章,我是每篇必认真学习。如果说,刚开始认为他写的就是意识流文字,那么,在一段时间内,我是由先表及里,先浅后深。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对这样的文字的思想内涵的把握还是不很明显。后来,渐渐地,我认为敬老的意识流文字实际上是需要你沉下心去读,去咀嚼。如此,你就会发现,你的思想是受着文字而牵曳,你的情感是因内涵而震动。我对敬老的每篇文章都抱着一种虔敬的心境去学。尽管我是有大段的点评,可是,我总认为自己所表达的还远远的不能概括其文的主旨。写敬老的文评,一直是我的一个夙愿,也曾多次动笔,可是实在不敢轻易往下写。为什么?主要还是自己对于文评的实质性,技术性,思想性的把握还是很没有把握。以至于一再欣赏着大家写的文评,如雨夜昙花,川媚,梁星钧,霍名夏。现在再来欣赏你写的文评。我同样是抱着一种虔敬的心境,一是对敬老的,二是对作者的。文章撷取敬老的几篇文章,加以深刻而独到的评说,其意义以及含盖量在语言的铺设中闪亮并凝集。作者从敬老的文章里读到文字的精魂,也体会出文字之外的思想形态。这是一种能力。实际上,作者在写文评的时候,一定是深思熟虑的,也一定是心怀诚笃的。为此,这篇文章不仅表现出作者驾御文字的深厚基础,同时,那种由衷的敬重之情,氤氲在字里行间。你的文字将敬老的文章内涵骤化了,深化了,也细化了,感化着读者。支持精华!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09-6-14 11:02
 他是一个思想者,他的目光是独特的。他用随处可见的事物,抒发着自己的感悟,或昂扬或压抑;或深情,或愤懑。这些意象,在他的文字中俯拾皆是。
     如果敬一兵的文字是一个开满了鲜花的大花园,那么,我很有幸欣赏了离我最近最静的那几瓣,她们暗香馥郁,风姿娉婷。可惜,由于我的浅薄和无知,我不是个合格的爱花人。

   赞同这样的观点,全文收藏,细细品味,更加了解了一兵老师的文章与为人,也加深了全面细致的捧读先生的文字。学习,拜读,问好朋友!真佩服这样的文笔!
作者: 霍名夏    时间: 2009-6-14 19: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4 22:23
原帖由 木祥 于 2009-6-13 22:33 发表
同样以物喻人,“葡萄藤” 成了叶子的家长,它严正地指挥着叶子吸收阳光,“谁也没有先来后到霸占最佳位置的权力,大的叶子不能够因为自己身体的强壮,肆无忌惮与小的叶子争抢。互利互惠的友爱,让藤和叶子完全可以自 ...

木祥老师好!你的文字也一直都具有着别样的魅力呢。喜欢得紧着呢。
哈,问好!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4 22:24
原帖由 小令 于 2009-6-13 22:44 发表
这里有这许多老师,真好!今天先读了评,回头细细欣赏文章去~~
写评文章,最难为楼台主却为了,而且写得这么好,小令学习受益不浅!!:handshake

朋友太谦虚了。
大家来这里,都是为了交流的,希望你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文字!
问好你。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4 22:26
原帖由 云听星语 于 2009-6-13 23:09 发表
对于敬版的文,我总是仔细地读,且不敢多言,深感自己的浅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越发喜欢这种风格的文了,也能品出点个中滋味.您的评真挚,感人,也使我对敬版其人其文有了更多的认识,也深受启发,喜欢这样的交流方式,问好 ...

谢谢朋友鼓励我。对于敬版的文字,我的理解也是肤浅的,我算是胆子比较大的,敢于写出来献丑罢了。
也问好你。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4 22:29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6-14 00:57 发表
轻盈的,流动的,这是作者对敬一兵散文的主体印象,然而,他的文字更是思想的,包容的,深邃的。我自进中财以来,对于敬老的文章,我是每篇必认真学习。如果说,刚开始认为他写的就是意识流文字,那么,在一段时间内 ...

谢谢永生斑斑这样大段的阅评,我觉得,你的评,已经让我汗颜了。我是指的每一篇文字的评。
对于敬版我的确是心怀虔敬的,也一直喜欢着他的文字。
你那样夸我,我当成写作的动力吧!
问好你!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4 22:30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09-6-14 11:02 发表
 他是一个思想者,他的目光是独特的。他用随处可见的事物,抒发着自己的感悟,或昂扬或压抑;或深情,或愤懑。这些意象,在他的文字中俯拾皆是。
     如果敬一兵的文字是一个开满了鲜花的大花园,那么,我很有幸欣 ...

谢谢文华阅评及鼓励!你的乡土散文写得真好。刚看过你的文呢。
问好。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4 22:32
原帖由 霍名夏 于 2009-6-14 19:21 发表
  认真读了作者这篇评论《轻盈的,流动的——敬一兵散文印象》。无疑,作者抓住了敬一兵行文风格及其艺术表现形式的多种脉络与神韵所在,这一切,是作者通过自己的辛苦阅读、感受、潜心分析研究之后真切化为文字之 ...

谢谢名夏老师的鼓励。你的肯定,让我心中好不欢喜呢。一直以来,我是多么希望把字写得好些,更好些呀。再谢再谢!
问好你。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9-6-15 08:53
首先我十分感谢清风拂面朋友花费大量时间阅读我的文章,并写出了如此真挚而又翔实的点评与感悟性文章,让我通过这篇评论文章,看见了自己的不足与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其次,我透过此文,看见了清风拂面朋友谦虚和内敛的品格与风采——她的散文写得很有特色,也很深刻,对人、对事具有强烈的解构力,难怪她的散文能够受到《山花》文学杂志的青睐,这点都是她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面对清风的此篇文章,还有在字里行间散发出来的对我鼓励的意味,我是既感动又汗颜,除了继续努力,我想我才能够对得起朋友们对我的鼓励与支持。再次真挚地感谢!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9-6-15 09:00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6-14 00:57 发表
轻盈的,流动的,这是作者对敬一兵散文的主体印象,然而,他的文字更是思想的,包容的,深邃的。我自进中财以来,对于敬老的文章,我是每篇必认真学习。如果说,刚开始认为他写的就是意识流文字,那么,在一段时间内 ...
谢谢杜版对我如此热情和真挚的鼓励,我做得还不够,还需要朋友们多多给予批评指导,因此,我特别殷切地期盼杜版也能够给予我详尽的指点,我期待着你对我文章的剖析~~,严重地与你握握手!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9-6-15 09:03
原帖由 霍名夏 于 2009-6-14 19:21 发表
  认真读了作者这篇评论《轻盈的,流动的——敬一兵散文印象》。无疑,作者抓住了敬一兵行文风格及其艺术表现形式的多种脉络与神韵所在,这一切,是作者通过自己的辛苦阅读、感受、潜心分析研究之后真切化为文字之 ...
借此机会再次感谢名夏朋友对我一如既往的支持与鼓励,来上一个德国式的拥抱?呵呵~~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9-6-15 09:03
一并感谢楼上各位朋友对我的鼓励与支持,也再次感谢清风!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9-6-15 09:19
原帖由 吕永红 于 2009-6-13 07:06 发表
而他笔下写人的文章,让我欲罢不能的是其间澎湃着的真情。你看“补鞋匠”高尚的人格,本应该无所作为的他,却仅靠补鞋的一点微薄收入,贴补已故战友的家庭。他的崇高,让所有的人仰视!你再从“我的母亲我的爱”中感 ...
谢谢你的鼓励!
作者: 暖玉    时间: 2009-6-15 15:44
每读敬先生的文章,都得用心,才能体会出作者的心,因为作者的心是包容在文字中,你得掀开那一层或厚或薄的帘,才能得见内中的精华。
也谢谢清风,经你的解析,使我们在已经获得的对敬先生文章的理解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别于自己的诠释,使得印象更立体。
问好清风!也问好敬先生!
作者: 娴情逸致    时间: 2009-6-15 16:45
认真拜读了这篇清风的评论散文,文章确实细腻地解读了敬版的散文特点,很中要的。读后对敬老师的散文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和理解。佩服地紧哈。 清风!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5 20:33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9-6-15 08:53 发表
首先我十分感谢清风拂面朋友花费大量时间阅读我的文章,并写出了如此真挚而又翔实的点评与感悟性文章,让我通过这篇评论文章,看见了自己的不足与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其次,我透过此文,看见了清风拂面朋友谦虚和内 ...

感谢敬版对这篇小评的包容与肯定,其实,一直以来都想写这篇评的,实在是能力有限呀,便延捱着,可是,这件事总是梗在心里,想说出来。
好在,它得到了敬版及各位版主及朋友们的鼓励,让我心中忐忑起伏着的情感,稍稍平静了些,轻微了些。
再次谢谢敬版及各位朋友的鼓励。希望它们会成为我继续前行的动力,让我走得可以更远一些。
问好各位新雨旧知。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5 20:34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9-6-15 09:00 发表
谢谢杜版对我如此热情和真挚的鼓励,我做得还不够,还需要朋友们多多给予批评指导,因此,我特别殷切地期盼杜版也能够给予我详尽的指点,我期待着你对我文章的剖析~~,严重地与你握握手!

敬版好谦虚呀。杜版的热情每每让我感动。问好两位!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5 20:35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9-6-15 09:03 发表
借此机会再次感谢名夏朋友对我一如既往的支持与鼓励,来上一个德国式的拥抱?呵呵~~

哈,你们抱吧,我就不参与了。
问你们两个好!我来个远握吧!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5 20:36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9-6-15 09:03 发表
一并感谢楼上各位朋友对我的鼓励与支持,也再次感谢清风!

敬版真是太客气了。说感谢的应该是我才对呀!
谢,深谢!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5 20:36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9-6-15 09:19 发表
谢谢你的鼓励!

我也再次谢永红,远握下!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5 20:39
原帖由 暖玉 于 2009-6-15 15:44 发表
每读敬先生的文章,都得用心,才能体会出作者的心,因为作者的心是包容在文字中,你得掀开那一层或厚或薄的帘,才能得见内中的精华。
也谢谢清风,经你的解析,使我们在已经获得的对敬先生文章的理解的基础上,又增 ...

谢谢暖玉鼓励我!其实,对于敬版精妙的文字,我的解读还浅显得很,好在,他没有苛责我,朋友们也都不曾苛刻我。
抱抱吧,问好你。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5 20:40
原帖由 娴情逸致 于 2009-6-15 16:45 发表
认真拜读了这篇清风的评论散文,文章确实细腻地解读了敬版的散文特点,很中要的。读后对敬老师的散文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和理解。佩服地紧哈。 清风!

娴情姐姐总是鼓励我!让我好不羞羞!这解读文字浅显得很,尽心罢。
问好姐!
作者: 龙员外    时间: 2009-6-15 20:54

作者: 何也    时间: 2009-6-15 21:34
写出了敬版文字独具特色的一面。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9-6-16 07:47
原帖由 暖玉 于 2009-6-15 15:44 发表
每读敬先生的文章,都得用心,才能体会出作者的心,因为作者的心是包容在文字中,你得掀开那一层或厚或薄的帘,才能得见内中的精华。
也谢谢清风,经你的解析,使我们在已经获得的对敬先生文章的理解的基础上,又增 ...
谢谢暖玉朋友鼓励,握手!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9-6-16 07:48
原帖由 清风拂面 于 2009-6-15 20:33 发表

感谢敬版对这篇小评的包容与肯定,其实,一直以来都想写这篇评的,实在是能力有限呀,便延捱着,可是,这件事总是梗在心里,想说出来。
好在,它得到了敬版及各位版主及朋友们的鼓励,让我心中忐忑起伏着的情感, ...
再次感谢清风!
作者: 落梅    时间: 2009-6-16 08:17
敬版主这么多年坚持不懈的创作让人敬佩,这么多的文友为其写评,写出心中的感想,表达内心的真挚,让人深受感动。
作者: 雪后    时间: 2009-6-16 09:24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09-6-13 04:58 发表
敬一兵的文字是厚重沉实的,不论是选材还是蕴于其中的思想,都让人感觉到开阔舒朗气势磅礴,他的文字绝对不是轻柔的和风,而是震撼心灵的轰雷。这一点,但凡读过他文字的人,都能感觉到。所以,我所说的轻盈,是指他 ...


支持高版的悉心点评。为文如为人,如此细腻的情感值得学习。问好。
作者: 何永飞    时间: 2009-6-16 10:00
同感,欣赏。问好!!!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6 20:11
原帖由 龙员外 于 2009-6-15 20:54 发表

谢谢朋友!哈,问候。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6 20:12
原帖由 何也 于 2009-6-15 21:34 发表
写出了敬版文字独具特色的一面。

谢谢朋友提读。
问侯。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6 20:12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9-6-16 07:48 发表
再次感谢清风!

敬版太客气了。
再次问好。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6 20:14
原帖由 落梅 于 2009-6-16 08:17 发表
敬版主这么多年坚持不懈的创作让人敬佩,这么多的文友为其写评,写出心中的感想,表达内心的真挚,让人深受感动。

梅好!谢谢你提读这篇字。
敬版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问好你。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6 20:15
原帖由 雪后 于 2009-6-16 09:24 发表


支持高版的悉心点评。为文如为人,如此细腻的情感值得学习。问好。

谢谢雪后的提读。问好。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6 20:16
原帖由 何永飞 于 2009-6-16 10:00 发表
同感,欣赏。问好!!!

谢谢朋友提!也问好你。
作者: 薛暮冬    时间: 2009-6-16 20:28
他是一个思想者,他的目光是独特的。他用随处可见的事物,抒发着自己的感悟,或昂扬或压抑;或深情,或愤懑。这些意象,在他的文字中俯拾皆是。

准确,到位的评价。颇有同感。问好二位。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9-6-17 08:33
原帖由 薛暮冬 于 2009-6-16 20:28 发表
他是一个思想者,他的目光是独特的。他用随处可见的事物,抒发着自己的感悟,或昂扬或压抑;或深情,或愤懑。这些意象,在他的文字中俯拾皆是。

准确,到位的评价。颇有同感。问好二位。
感谢老朋友提读鼓励!
作者: 财智天下    时间: 2009-6-17 10:53
  这个文字多次从论坛首页红红地飘过,就忍不住好奇进来看看,以下说的个人感受,如果不妥,敬请谅解:

  第一:文友之间有相互评价的热情是好事,说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努力方向是成功的;

  第二:立足于文本的实事求是的评论是难能可贵的;过分地拔高或者言过其实的表扬是害人的,是容易形成误导的;

  第三:作为评论者本人的表达必须是精准的,虽然可以有自己的见解,但必须建立在公共认识的基础上;

  第四:与这个文字关系不大的一个感受,就是很多人跟帖评论的语言毫不吝啬,比瑞典皇家文学院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评价还高,高出很多,让人诧异不已;

  第五:关于这个文字的题目,“轻盈的,流动的”,其实这是很多人文字的特点(除文墨不通者的病句外),而且是常态,因为每个人的真实状态不一定一直是“沉重的,不动的”,如果那样,那个人一定会被累死的;

  第六:评论一般来说,有几个大的方面需要把握:一是写作手法;二是思想价值;三是审美取向;四是对于读者的启迪意义,等等吧;

  我不知道这个评论要说什么,所以,读过,就像读了一个“流动的、轻盈的”斑竹可以给个精华的散文吧!

  妄言了,如果错了,我道歉,千万别追着骂啊,今年来坛子,看到很多人火气很大,动辄就粗口来了,好怕怕!

  最后,问好两位:评者和被评者!你们的努力和文字的高度,大家都看到的,只是有些人说了,有些人没说,仅此而已!
作者: 琴若雨    时间: 2009-6-17 12:13
问好清风,若雨出差才回来,容欣赏后回复。
作者: 琴若雨    时间: 2009-6-17 12:44
原帖由 财智天下 于 2009-6-17 10:53 发表
  这个文字多次从论坛首页红红地飘过,就忍不住好奇进来看看,以下说的个人感受,如果不妥,敬请谅解:

  第一:文友之间有相互评价的热情是好事,说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努力方向是成功的;

  ...


  看到财智先生的回复,想说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文字的喜爱与钟情都有差异,对一兵版主的文字,若雨客观、坦率地说,他的散文在春夜听雨这个圈子里是不错的,无论是立意、艺术手法应用、意境、语境,已在一定的高度,这是我和许多文友,特别是我,在几年之间是无法企及的。我欣赏他文字里从一点生发开来的细腻的描写与刻画,再有就是文字内核要表达的东西,蕴含着真、善、美,这是我看重与偏爱的缘由。

    文友们都是散文业余爱好者,以专业的眼光来看,肯定是有一定的差距。对以上的回复,大多数是真诚的,因为在散文版写评论文章的不多,所以对作者的辛苦负出,特别是敢于动笔去做这件事,本身就值得文友们学习和敬佩,赞美之言,我想,也在情理之中。至于水平高低,也只能相对而言,不能等同于专业评论文章。

  对才智先生提出的在评论文章时应注意的要点及展开评论应遵循一是写作手法;二是思想价值;三是审美取向;四是对于读者的启迪意义等等,都是很好的建议,谢谢你!

  

[ 本帖最后由 琴若雨 于 2009-6-17 13:08 编辑 ]
作者: 琴若雨    时间: 2009-6-17 13:11
若雨对才智先生的回复之言,如有不妥之处,还请谅解!

作者: 若荷    时间: 2009-6-17 13:26
他的写作风格有了明显的变化,可能是因为意识流里面穿插了白描手法的缘故,文字更趋于浅近,更趋于平实,读起来更容易理解。他的每篇文字,心灵独白的成份都很多,这还是缘于意识流的,他轻易就能把毫不关连地事物,轻易联系到一起,他的思想,可以灵活地跳跃到他想抵达的任意一点,读着这些字的人,却绝不会感到突兀。可见,在这些看似平常的文字中,行文,结构,主题,原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那些流动的意识是自然而然,让我们从中认识到他的技法的娴熟,或者说是思想的成熟。我看到《痕迹》《萌动》《轮廓》时,更坚信了这一点。比如,他在写到《感念金沙江》中,有这样一段话,“能够看见形状的雨和雾,看不见形状,但却能感受到力量的阳光,风,还有盆地闷热的水蒸汽,随时随地都迎了我走来,像一个郎当少年,用合围的姿势,触摸我,然后才在我的身后,消散,像一个迟暮的老人。它们消散而去的每一条路,不是通往我身边的岷江,而是通向了记忆里的金沙江。”他在写到金沙江的时候,思想里的信息量是多么大呀,他是怎么圈住它们,让它们只按照他的意识流动的呢?他的智慧与深刻,让我感佩。流动,是属于水的,他的文字,也如水般淙淙流淌着,汩汩不息,尤其是流动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更形成了水势的汹涌。滚滚而来,淹没我,也不息地流向你。


清风是把住敬版的脉了,我也感觉到了这点,此评写的到位,写的很好,欣赏学习!
作者: 西溪    时间: 2009-6-17 14:17
清风拂面用精简的篇幅,提炼出了敬版文字的风格和特性,与广大的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客观,真实,朴素,瑰丽。敬版的文字是一个思想者站在人性的上游开凿出的一条流向深远的河,灌溉着田园和荒漠。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一并问候清风拂面和敬老师!
作者: 财智天下    时间: 2009-6-17 14:52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09-6-17 13:11 发表
若雨对才智先生的回复之言,如有不妥之处,还请谅解!
  


  呵呵,没什么不妥!
  

  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和立足点不一样的,我只说我个人的看法和想法,网络和论坛是公众的,开放的,好的和不好的,或者好的和相对好的,有一个比较的基础和范畴,因为各人的基础和范畴不一样,所以结论也会不一样,所以,我没什么介意的,你也不需要我谅解什么啊!

  最近陪儿子考试,在家有点闲,没事就溜达一下。针对杂文版的一些过分评论,写了一个关于网络评论的东西,惹一堆麻烦,哈哈,过几天回到工作岗位,估计就没时间来这里了!

  我之所以说和写这些,只是希望大家对文字有一种珍惜和热爱!在深圳做记者的时候,一个朋友说过,写 东西的人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羽毛,其实这羽毛就是文字和文字所代表的关于作者的思考、情感甚至灵魂的东西,我们对灵魂的态度,应该也是对文字的态度,人不可以对自己有所欺瞒的,对读者和朋友也是!

  这是我的理解和想法!再说,跟那个帖,我也没想批评或者贬低谁,就是提醒一下,大家如何阅读,因为“认字”和“阅读”毕竟是两个层次的文化需要!


[ 本帖最后由 财智天下 于 2009-6-17 14:58 编辑 ]
作者: 房子    时间: 2009-6-17 17:32
读过清风拂面朋友的评论。
看得出朋友深入体会的认真地写了这些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任何一件有意义的劳动都应该得到大家的尊重。
也喜欢看到朋友们关于文字的认真的交流。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7 20:42
原帖由 薛暮冬 于 2009-6-16 20:28 发表
他是一个思想者,他的目光是独特的。他用随处可见的事物,抒发着自己的感悟,或昂扬或压抑;或深情,或愤懑。这些意象,在他的文字中俯拾皆是。

准确,到位的评价。颇有同感。问好二位。

深谢暮冬提读,昨天已经学习过兄的字了。也问好你!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7 21:00
原帖由 财智天下 于 2009-6-17 10:53 发表
  这个文字多次从论坛首页红红地飘过,就忍不住好奇进来看看,以下说的个人感受,如果不妥,敬请谅解:

  第一:文友之间有相互评价的热情是好事,说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努力方向是成功的;

  ...

深谢财智天下朋友,看到你的阅评了,能这样细致地阅读我的文字,这是我的容幸,至于感受么,都是关乎个人的,没有什么不妥,并不需要谅解。
你说的第一点,我没有什么可说的,我一直活得很“小我”,想到什么说什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努力,应该并没有影响我。
至于你说的我的行文的浅陋处,我是知道的。所以,我也不敢把这篇文章叫做什么评,不过是一些读过之后的印象罢了。或者,也可以叫作读后感。你说我的文题所说的轻盈的,流动的,是一篇过得去的文字都能做到的,或者是吧,但文中我已经把自己给这篇字命名的初衷解说过了,在此不再重复。
我也在天籁之声版写电影的观后感,有朋友说是影评,我没有表示异议,但对于电影的术语,我几乎从未提及过,也剖析得不深刻,我只就我自己感受到的一点两点说说罢了,我把那些字叫作观后感。至于别人的感觉,我想,文字还是这一个更重要吧。
而且,文无定法,如果可以,我更愿意你把它看成是我的一点小感受,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评论。
至于你说的那四点,我会多多学习,!希望以后,我会写出评论来。
再次感谢!远握一下!多说一句,我很高兴你说这些话,我没有任何火气。
问好你!祝愿孩子考试一切顺利!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7 21:03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09-6-17 12:13 发表
问好清风,若雨出差才回来,容欣赏后回复。

看到你几天前帖的字了,一路想必辛苦,注意休息。谢谢你!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7 21:06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09-6-17 12:44 发表


  看到财智先生的回复,想说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文字的喜爱与钟情都有差异,对一兵版主的文字,若雨客观、坦率地说,他的散文在春夜听雨这个圈子里是不错的,无论是立意、艺术手法应用、意 ...

哈。谢谢若雨的字。
之所以写这篇字,也就是因为很喜欢敬版的字,以及在文中流露出的,我能体会到的部分,至于大家把它定义成什么,那是大家的事了,不是我的事。我更愿意从属于我自己的感受。
问好!远握一下。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7 21:14
原帖由 若荷 于 2009-6-17 13:26 发表
他的写作风格有了明显的变化,可能是因为意识流里面穿插了白描手法的缘故,文字更趋于浅近,更趋于平实,读起来更容易理解。他的每篇文字,心灵独白的成份都很多,这还是缘于意识流的,他轻易就能把毫不关连地事物, ...

哈,谢谢荷姐姐提读!看到你我就高兴!你一直这样鼓励我,深谢你!
抱抱吧。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7 21:17
原帖由 西溪 于 2009-6-17 14:17 发表
清风拂面用精简的篇幅,提炼出了敬版文字的风格和特性,与广大的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客观,真实,朴素,瑰丽。敬版的文字是一个思想者站在人性的上游开凿出的一条流向深远的河,灌溉着田园和荒漠。是非常值得我们 ...

哈,谢谢西溪美女。你的字,总是像风一样流丽,像小溪一样淙淙。真是喜欢你。
问好你。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7 21:22
原帖由 财智天下 于 2009-6-17 14:52 发表


  呵呵,没什么不妥!
  
  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和立足点不一样的,我只说我个人的看法和想法,网络和论坛是公众的,开放的,好的和不好的,或者好的和相对好的,有一个比较的基础和范畴,因为各人的基础和 ...

再次深谢财智天下朋友。很喜欢爱惜羽毛之说。
认字和阅读是两个文化层次。
问好你。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7 21:23
原帖由 章烨zhangye 于 2009-6-17 16:46 发表
“针对杂文版的一些过分评论,写了一个关于网络评论的东西,惹一堆麻烦。”
这句话,与我心有戚戚焉。
问候才智,您的率性、豁达、包容和真挚,让人感动。正如琴若雨所说,你有关文章评论的几点建议,对大家有启迪 ...

喜欢朋友说的话,你说出了我的想法。
问好你。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7 21:26
原帖由 房子 于 2009-6-17 17:32 发表
读过清风拂面朋友的评论。
看得出朋友深入体会的认真地写了这些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任何一件有意义的劳动都应该得到大家的尊重。
也喜欢看到朋友们关于文字的认真的交流。

谢谢房版的阅评,各人感受不同,各人看问题的点不同,当然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你的鼓励,让我开心!问好房子!
作者: 摇曳风铃    时间: 2009-6-17 21:47
前天看了,没来得及回,昨天出差,今天才回帖.
一直喜欢敬老师的文字,虽然理解得或许并不准确,有了朋友们的解读,对于提高我的鉴赏力大有益处.
问好清风,非常好!
作者: 文竹    时间: 2009-6-17 22:34
 敬一兵的文字是厚重沉实的,不论是选材还是蕴于其中的思想,都让人感觉到开阔舒朗气势磅礴,他的文字绝对不是轻柔的和风,而是震撼心灵的轰雷。这一点,但凡读过他文字的人,都能感觉到。所以,我所说的轻盈,是指他的行文,你看他的文章,字里行间,哪有一丝晦涩与滞重?如果文字是花,那么他就是游弋在这座大花园中的蝴蝶,自由自在地舒展他的双翅,任性而为地采撷着他心仪的芬芳的花朵。于是那或浓或淡的气息,便在字里行间漫溢出来,氤氲满园。

我应该收藏此文,受益!
作者: 琴若雨    时间: 2009-6-18 00:04
原帖由 财智天下 于 2009-6-17 14:52 发表


  呵呵,没什么不妥!
  
  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和立足点不一样的,我只说我个人的看法和想法,网络和论坛是公众的,开放的,好的和不好的,或者好的和相对好的,有一个比较的基础和范畴,因为各人的基础和 ...


感谢才智先生,我会细细地去感悟。祝你的孩子考出好成绩,送上我的祝福!
作者: 若荷    时间: 2009-6-18 06:10
再提读~~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9-6-18 07:35
原帖由 若荷 于 2009-6-17 13:26 发表
他的写作风格有了明显的变化,可能是因为意识流里面穿插了白描手法的缘故,文字更趋于浅近,更趋于平实,读起来更容易理解。他的每篇文字,心灵独白的成份都很多,这还是缘于意识流的,他轻易就能把毫不关连地事物, ...
我十分感谢若荷朋友的理解与支持,同时也再次感谢清风,你辛苦了!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9-6-18 07:36
原帖由 西溪 于 2009-6-17 14:17 发表
清风拂面用精简的篇幅,提炼出了敬版文字的风格和特性,与广大的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客观,真实,朴素,瑰丽。敬版的文字是一个思想者站在人性的上游开凿出的一条流向深远的河,灌溉着田园和荒漠。是非常值得我们 ...
问好西溪!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9-6-18 07:37
原帖由 房子 于 2009-6-17 17:32 发表
读过清风拂面朋友的评论。
看得出朋友深入体会的认真地写了这些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任何一件有意义的劳动都应该得到大家的尊重。
也喜欢看到朋友们关于文字的认真的交流。
同感之中!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9-6-18 07:39
原帖由 文竹 于 2009-6-17 22:34 发表
 敬一兵的文字是厚重沉实的,不论是选材还是蕴于其中的思想,都让人感觉到开阔舒朗气势磅礴,他的文字绝对不是轻柔的和风,而是震撼心灵的轰雷。这一点,但凡读过他文字的人,都能感觉到。所以,我所说的轻盈,是指 ...
还请文竹朋友多对我的文章提意见呀。
作者: 飞花落叶    时间: 2009-6-18 07:42
很是佩服作者的功力,敢于评论大家的,本身就站得很高了!
作者: 西溪    时间: 2009-6-18 13:04
“文友们都是散文业余爱好者,以专业的眼光来看,肯定是有一定的差距。对以上的回复,大多数是真诚的,因为在散文版写评论文章的不多,所以对作者的辛苦负出,特别是敢于动笔去做这件事,本身就值得文友们学习和敬佩,赞美之言,我想,也在情理之中。至于水平高低,也只能相对而言,不能等同于专业评论文章。”

非常钦佩琴版这番推心置腹的话,拥抱!
作者: 西溪    时间: 2009-6-18 13:06
原帖由 房子 于 2009-6-17 17:32 发表
读过清风拂面朋友的评论。
看得出朋友深入体会的认真地写了这些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任何一件有意义的劳动都应该得到大家的尊重。
也喜欢看到朋友们关于文字的认真的交流。



房子老师的这些客观诚恳的回复也感人!问候!
作者: 西溪    时间: 2009-6-18 13:08
原帖由 若荷 于 2009-6-17 13:26 发表
他的写作风格有了明显的变化,可能是因为意识流里面穿插了白描手法的缘故,文字更趋于浅近,更趋于平实,读起来更容易理解。他的每篇文字,心灵独白的成份都很多,这还是缘于意识流的,他轻易就能把毫不关连地事物, ...


若荷的评论十分让人赞同!抱抱!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8 19:01
原帖由 摇曳风铃 于 2009-6-17 21:47 发表
前天看了,没来得及回,昨天出差,今天才回帖.
一直喜欢敬老师的文字,虽然理解得或许并不准确,有了朋友们的解读,对于提高我的鉴赏力大有益处.
问好清风,非常好!

哈,谢谢朋友赏读!敬老师的文字是片海,我触到的太少了,希望大家多交流。
问好你。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8 19:02
原帖由 文竹 于 2009-6-17 22:34 发表
 敬一兵的文字是厚重沉实的,不论是选材还是蕴于其中的思想,都让人感觉到开阔舒朗气势磅礴,他的文字绝对不是轻柔的和风,而是震撼心灵的轰雷。这一点,但凡读过他文字的人,都能感觉到。所以,我所说的轻盈,是指 ...

谢谢朋友鼓励!希望多听到你的意见。问好。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8 19:03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09-6-18 00:04 发表


感谢才智先生,我会细细地去感悟。祝你的孩子考出好成绩,送上我的祝福!

哈,问好若雨。我们也应该好好学习呢。
抱一个!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8 19:04
原帖由 若荷 于 2009-6-18 06:10 发表
再提读~~

我要狠狠抱抱荷姐姐!希望你在酷夏感觉到清风拂面。哈。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6-18 19:05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9-6-18 07:35 发表
我十分感谢若荷朋友的理解与支持,同时也再次感谢清风,你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我从来只做我喜欢的事。为自己喜欢的事,能叫辛苦么,那叫幸福。
握一下吧。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