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书生 [打印本页]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09-7-6 06:28
标题: 书生
    书生  

带方巾 穿长袍 蹬布鞋 挎书篮
学四书 念五经 历史哲学如数家珍
学而优则仕 一个个摇头晃脑背书的孩子  
从考试的最初台阶 求索中贴近梦想

起五更 睡半夜 头悬梁 椎刺骨
男儿读书不觉苦 红袖添香晃若梦
三年苦读期限到 备齐盘缠 奔赴京城
一个书生 就是一个家族的企望和叮嘱

走在几千年赶考的路上
大家去开封 奔咸阳  
更多的时候去北京 步行或者马车骡车
驿站上可以看到考生们忙碌的身影

在旧书里不免产生过一些传奇
落选的人也会寻找和显示自我的价值和意义
小妖和鬼魅的艳丽出场似乎和爱情的期盼有关
没有公正的待遇会有反抗的想象和书写的动力

有个叫张生的家伙为情所扰 始乱终弃
有个叫苏轼的人 被老师一下子喜欢和提拔
有个操心国家大事的书生被皇帝随意所杀
书生书生 鱼龙混杂 也诠释着百无一用的含意

前途根据别人的眼色和心情铺展和断送
血说流就流 书生踏着书生的血痕生存
焚书坑儒 像是皇帝的一场和书生有关的游戏
公车上书 更像是一群书生演唱的一次历史插曲  

一群赶考的书生们和以往终于有了不同
他们在1949年从西柏坡出发 赶往北平
走从农村靠拢城市的传统路数
他们说应当都能考上 都会考出个好成绩

笔杆子和枪杆子抒写出一份建立新国家的答案
每一个考官都不敢再为难他们 灾难的祖国
怀着欣喜和好奇 看心怀锦绣的人们操持乾坤
扬眉吐气 一个泱泱大国已然改天换地

             200976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零落如雨    时间: 2009-7-6 07:03
书生,穿越时空,迤逦而来。这首诗像九曲黄河,流淌的是书生赶考的绿色梦。
依旧是长短交错的散文诗风,仅仅32行却涵盖丰富的内容,跨度很大。今古命运的对比,让我们看到曙光希望。
问好万里斑斑。如雨近一个月忙得昏天黑地,疏于写作。身体也被累垮了。这几天正在治疗,所以未及欣赏佳作,还请见谅。
作者: 吉祥女巫    时间: 2009-7-6 07:58
多数的豪气 都来自书生  如你的诗歌  呵呵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09-7-6 09:21
原帖由 零落如雨 于 2009-7-6 07:03 发表
书生,穿越时空,迤逦而来。这首诗像九曲黄河,流淌的是书生赶考的绿色梦。
依旧是长短交错的散文诗风,仅仅32行却涵盖丰富的内容,跨度很大。今古命运的对比,让我们看到曙光希望。
问好万里斑斑。如雨近一个月忙 ...


谢谢如雨的感受和细读。祝早日康复。睡足,喝足,散步,跳绳,上网前休息半个小时,尽量少上网:)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09-7-6 09:22
原帖由 吉祥女巫 于 2009-7-6 07:58 发表
多数的豪气 都来自书生  如你的诗歌  呵呵

谢谢女巫朋友的鼓励。问好:)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09-7-6 12:31
从书生的表现和内置联想到许多世俗和现实对文化人的命运关注。文化承载历史,书生关系国家。一个没有文化的队伍必将挨打;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终将被灭亡!
诗歌从知识的先知中涉猎了书生,有书生转到国家的命运,无不令人惊叹!
作者: 舒展的波浪    时间: 2009-7-6 13:31
好诗,写出了书生的精气神。严重学习。
问好万里山水兄弟
作者: 吕永红    时间: 2009-7-6 14:25
好诗,写出了书生的精气神。人家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呢?
作者: 微风轻行    时间: 2009-7-6 15:09
一群赶考的书生们和以往终于有了不同
他们在1949年从西柏坡出发 赶往北平
走从农村靠拢城市的传统路数
他们说应当都能考上 都会考出个好成绩
作者: 房子    时间: 2009-7-6 18:55
这个写得大气,开阔。形象的叙述中有着一种开阔的视野,而具像还原与演绎中又有着动人可爱的细节。有着一种很强的内在感染力。
作者: 掩帘听雨    时间: 2009-7-6 20:21
书生是民族的脊梁,几千年的历史证明。问好版主。学习了
作者: 古月灵秋    时间: 2009-7-6 20:22
纵横于历史文化和现实的视野之中,诗意开阔深刻,深邃中显出睿智!欣赏学习版主好诗!
作者: 秋雨醉霜林    时间: 2009-7-6 21:57
一群赶考的书生们和以往终于有了不同
他们在1949年从西柏坡出发 赶往北平
走从农村靠拢城市的传统路数
他们说应当都能考上 都会考出个好成绩

笔杆子和枪杆子抒写出一份建立新国家的答案
每一个考官都不敢再为难他们 灾难的祖国

怀着欣喜和好奇 看心怀锦绣的人们操持乾坤
扬眉吐气 一个泱泱大国已然改天换地
~~~~~~~~~~~~~~~~~~~~~~~~~~~~~~~~~~~~~~
前头看得酣畅淋漓,一瞧就是大手笔作品,让人想要拍案叫绝。后两段不敢苟同。

[ 本帖最后由 秋雨醉霜林 于 2009-7-6 21:59 编辑 ]
作者: 雨丝儿    时间: 2009-7-6 23:34
穿越时空,历史、现实,极赋感染力和洞察力,显示着聪慧和睿智!学习问好山水斑斑!
作者: 孙玉平    时间: 2009-7-6 23: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微风轻行    时间: 2009-7-7 00:41
原帖由 秋雨醉霜林 于 2009-7-6 21:57 发表
一群赶考的书生们和以往终于有了不同
他们在1949年从西柏坡出发 赶往北平
走从农村靠拢城市的传统路数
他们说应当都能考上 都会考出个好成绩

笔杆子和枪杆子抒写出一份建立新国家的答案
每一个考官都不敢再 ...

后两段应该是楼主想对其进行升华
作者: 戈眉    时间: 2009-7-7 09:01
原帖由 零落如雨 于 2009-7-6 07:03 发表
书生,穿越时空,迤逦而来。这首诗像九曲黄河,流淌的是书生赶考的绿色梦。
依旧是长短交错的散文诗风,仅仅32行却涵盖丰富的内容,跨度很大。今古命运的对比,让我们看到曙光希望。
问好万里斑斑。如雨近一个月忙 ...

同感,对历代书生的命运进行了诠释。欣赏问好!
作者: 木行之    时间: 2009-7-7 09:40
洋洋洒洒,写得痛快淋沥.
作者: 若水1    时间: 2009-7-7 09:47
书生,穿越时空,迤逦而来。这首诗像九曲黄河,流淌的是书生赶考的绿色梦。
依旧是长短交错的散文诗风,仅仅32行却涵盖丰富的内容,跨度很大。今古命运的对比,让我们看到曙光希望。
————-完全认同如雨的判断。
而且还想起另一个写书生的诗歌。和山水兄分享。

《苏东坡和他的朋友们》
  
  古人宽大的衣袖里
  藏着纸、笔和他们的手
  他们咳嗽
  和七律一样整齐
  
  他们鞠躬
  有时著书立说,或者
  在江上向后人推出排比句
  他们随时都有打拱的可能
  
  古人老师回忆更古的人
  常常动手写历史
  因为毛笔太软
  而不能入木三分
  他们就用衣袖捂着嘴笑自己
  这些古人很少谈恋爱
  娶个叫老婆的东西就行了
  爱情从不发生三国鼎立的不幸事件
  多数时候去看看山
  看看遥远的天
  坐一叶扁舟看短暂的人生
  
  他们这群骑着马
  在古代彷徨的知识分子
  偶尔也把笔扛到皇帝面前去玩
  提成千韵脚的意见
  有时采纳了,天下太平
  多数时候变成了右派的光荣先驱
  
  这些乘坐毛笔大字兜风的学者
  这些看风水的老手
  提着赋去赤壁把酒
  挽着比、兴在杨柳岸徘徊
  喝酒或者不喝酒时
  都容易想到沦陷的边疆
  他们慷慨悲歌
  
  哎,这些进士们喝了酒
  便开始写诗
  他们的长衫也像毛笔
  从人生之旅上缓缓涂过
  朝廷里他们硬撑着
  瘦弱的身子骨做人
  偶尔也当当县令
  多数时候被贬到遥远的地方
  写些伤感的宋词
  
作者: 后村别调    时间: 2009-7-7 13:45

有人一读就活
又人一读就死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09-7-7 22:22
视野开阔,笔法细腻,书写自如,形神兼备。
作者: 财智天下    时间: 2009-7-7 23:09
看看山水笔下的书生,再看看眼下的书生,历史真是变化万千,河东河西!
作者: 梅影三叠    时间: 2009-7-8 09:00
好一部书生史!!
作者: 靖子    时间: 2009-7-8 09:44
前面铺垫的有趣啊~~~~~~~~~
作者: 如斯    时间: 2009-7-8 18:14
读诗就是一种享受。问好,学习:))
作者: 孙梧    时间: 2009-7-8 19:25
一段关于书生的历史画卷,有气势
作者: 馨凝雨阁    时间: 2009-7-8 20:06
在畅想的对接中,写得大气,很有厚度感.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09-7-9 07:55
原帖由 曹国魂 于 2009-7-6 12:31 发表
从书生的表现和内置联想到许多世俗和现实对文化人的命运关注。文化承载历史,书生关系国家。一个没有文化的队伍必将挨打;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终将被灭亡!
诗歌从知识的先知中涉猎了书生,有书生转到国家的命运,无 ...


谢谢曹版的细读评阅和鼓励。问好:)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09-7-9 07:55
原帖由 舒展的波浪 于 2009-7-6 13:31 发表
好诗,写出了书生的精气神。严重学习。
问好万里山水兄弟


问好波浪朋友,谢谢来读:)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09-7-9 07:56
原帖由 吕永红 于 2009-7-6 14:25 发表
好诗,写出了书生的精气神。人家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呢?

谢谢永红老师的感受,问好:)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09-7-9 07:57
原帖由 微风轻行 于 2009-7-6 15:09 发表
一群赶考的书生们和以往终于有了不同
他们在1949年从西柏坡出发 赶往北平
走从农村靠拢城市的传统路数
他们说应当都能考上 都会考出个好成绩


谢谢微风朋友的阅读。问好:)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09-7-9 07:57
原帖由 房子 于 2009-7-6 18:55 发表
这个写得大气,开阔。形象的叙述中有着一种开阔的视野,而具像还原与演绎中又有着动人可爱的细节。有着一种很强的内在感染力。

谢谢房子老师的细致点批。问好:)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09-7-9 07:58
原帖由 掩帘听雨 于 2009-7-6 20:21 发表
书生是民族的脊梁,几千年的历史证明。问好版主。学习了


谢谢听雨朋友的感受。问好:)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09-7-9 07:59
原帖由 古月灵秋 于 2009-7-6 20:22 发表
纵横于历史文化和现实的视野之中,诗意开阔深刻,深邃中显出睿智!欣赏学习版主好诗!


谢谢古月朋友的好评。问好:)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09-7-9 08:01
原帖由 秋雨醉霜林 于 2009-7-6 21:57 发表
一群赶考的书生们和以往终于有了不同
他们在1949年从西柏坡出发 赶往北平
走从农村靠拢城市的传统路数
他们说应当都能考上 都会考出个好成绩

笔杆子和枪杆子抒写出一份建立新国家的答案
每一个考官都不敢再 ...


谢谢你的直率和认真的感受和评说。应该是不纯粹的书生了。问好:)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09-7-9 08:02
原帖由 雨丝儿 于 2009-7-6 23:34 发表
穿越时空,历史、现实,极赋感染力和洞察力,显示着聪慧和睿智!学习问好山水斑斑!

问好雨丝儿朋友。谢谢你的鼓励的话语:)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09-7-9 08:02
原帖由 孙玉平 于 2009-7-6 23:40 发表
起五更 睡半夜 头悬梁 椎刺骨
男儿读书不觉苦 红袖添香晃若梦
三年苦读期限到 备齐盘缠 奔赴京城
一个书生 就是一个家族的企望和叮嘱


学习   欣赏

问好玉平朋友:)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09-7-9 08:03
原帖由 微风轻行 于 2009-7-7 00:41 发表

后两段应该是楼主想对其进行升华


谢谢微风斑竹的细致感受。:)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09-7-9 08:04
原帖由 戈眉 于 2009-7-7 09:01 发表

同感,对历代书生的命运进行了诠释。欣赏问好!


谢谢戈眉朋友的体味,问好:)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09-7-9 08:05
原帖由 木行之 于 2009-7-7 09:40 发表
洋洋洒洒,写得痛快淋沥.


谢谢木行之朋友的阅读和短批。问好:)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09-7-9 08:11
原帖由 若水1 于 2009-7-7 09:47 发表
书生,穿越时空,迤逦而来。这首诗像九曲黄河,流淌的是书生赶考的绿色梦。
依旧是长短交错的散文诗风,仅仅32行却涵盖丰富的内容,跨度很大。今古命运的对比,让我们看到曙光希望。
————-完全认同如雨的判断。 ...


谢谢若水1的感受和分享莽汉主义大作,此篇习作来自于你的一首作品呢,问好:)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09-7-9 08:14
原帖由 后村别调 于 2009-7-7 13:45 发表

有人一读就活
又人一读就死


言简意赅,令人联想多多。书生是看着别人眼色生存的一类,也有另类的,出其不意的群落。
久未见别调老师,问好:)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09-7-9 08:15
原帖由 高山流水 于 2009-7-7 22:22 发表
视野开阔,笔法细腻,书写自如,形神兼备。

谢谢高版的点批和鼓励的话语。问好:)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09-7-9 08:18
原帖由 财智天下 于 2009-7-7 23:09 发表
看看山水笔下的书生,再看看眼下的书生,历史真是变化万千,河东河西!

财智老师的感慨应该是有感而发,纵论之后,会有由衷的感叹。问好:)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09-7-9 08:19
原帖由 梅影三叠 于 2009-7-8 09:00 发表
好一部书生史!!


谢谢梅影朋友的阅读,问好:)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09-7-9 08:20
原帖由 靖子 于 2009-7-8 09:44 发表
前面铺垫的有趣啊~~~~~~~~~

感受出了你的快乐。问好:)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09-7-9 08:21
原帖由 如斯 于 2009-7-8 18:14 发表
读诗就是一种享受。问好,学习:))


问好如斯朋友,谢谢来读:)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09-7-9 08:22
原帖由 孙梧 于 2009-7-8 19:25 发表
一段关于书生的历史画卷,有气势

问好孙悟老师,谢谢鼓励:)
作者: 万里山水    时间: 2009-7-9 08:23
原帖由 馨凝雨阁 于 2009-7-8 20:06 发表
在畅想的对接中,写得大气,很有厚度感.

谢谢馨凝朋友的阅读和点批。问好:)
作者: 西夏楼兰    时间: 2009-7-9 08:32
原帖由 房子 于 2009-7-6 18:55 发表
这个写得大气,开阔。形象的叙述中有着一种开阔的视野,而具像还原与演绎中又有着动人可爱的细节。有着一种很强的内在感染力。


赞同。把书生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题材和角度都很新。学习了。
作者: 心雨何飞    时间: 2009-7-9 14:46
拜读。学习。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