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消逝在马蹄上的帝国 [打印本页]
作者: 马海 时间: 2009-7-14 14:00
标题: 消逝在马蹄上的帝国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50 编辑 <br /><br />
消逝在马蹄上的帝国
◇ 马 海
一
敛魂蔓草益烽烟,角鼓频催羽檄传。
疑是华旌方出塞,无非狼骑欲侵边。
尚居绝域难生乐,聊系故园随化迁。
青海澄明千古月,知谁慷慨奏班旋?
——《西域》
游西北归来的一位诗人朋友,把捡到的一枚箭簇用线穿了挂在胸前,他说他能听到时光的声音。“漠风乍起,一会儿就沙鸣四野,风干的历史事件像茫茫流沙一样向我袭来,在我脚的前方,这枚箭簇从岁月深处隐隐现出……”朋友激动地用诗一样的语感向我滔滔叙述。我感觉出那一瞬间他真正触到了时光的沧桑。无数的盛衰荣辱都折戟沉沙之后,仅仅剩下一枚锈迹斑斑的箭簇射向了后世,于苍凉的尘沙中呜咽。人类进程中大和小,在时光面前没有定数。
挂在诗人胸前的箭簇,再次使我把目光投向亚欧大陆版图的中心地带。只有这块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才能提供规模最大的战争背景。人类史上最大的作战军团一次次从这块土地上碾过,自远古时代就响起的马蹄绵延如风。远离海洋的干旱空气中,给世界留下一片空空荡荡的大漠和草原,犹如空空荡荡的历史回音。
人类驯化野马骑上马背,无疑是人类进程中一个不易察觉的划时代事件。诗人周涛看到了那个撼动人心的瞬间:“人类骑上马背的那一刻意味着人类后来能登上月球。”专家根据贺兰山和阴山一带的岩画进行论断,人类驯化野马的那一刻出现在五千年前的中亚草原。事实上,从没有哪一种动物能像马一样与人类战争产生这样深的联系。马在冷兵器时代有着仅次于人的地位,很多时候人的价值还不马(不少史书中记载,军队在战争中先食老人妇女后屠马)。马大幅度地提升了如战争的破坏力,同时提高了狩猎的效率,很快在早期的游牧部族间如风云般荡开。
整个中亚大草原上,硕大的日头缓慢地滚过历史的苍穹,月光年复一年地照在逐水草而居的牧族帐篷上,飘荡的炊烟在长河边跌进星辰统治下的夜幕中,偶尔几声苍狼冷啸或烈马嘶鸣划破草原的宁静。篝火在阿尔泰山北麓或鄂尔多斯草原上茂腾腾地燃烧,响亮的火星在低空炸响,与茫茫夜空中的北斗星遥相呼应。矮壮彪悍的汉子用烈酒庆贺猎获归来,呼啸之声如刀子捅进寂寞寒夜,扩张的血脉在马背上挺着强风律动。马蹄声逐渐变得宏大,地皮如鼓面般被敲打出低沉的声音,对不太遥远的东方产生了震动。
“来如飞鸟,去如疾风”的匈奴骑兵来了。
嗜血的苍狼之族突厥在马背上舞着圆月弯刀来了。
契丹、党项、女真呼啸着来了。
蒙古人的铁血之师卷着漠风来了。
他们消退的速度也如他们南下或东袭一样迅猛。那雄壮的马蹄似流星似苍鹰掠过历史的额头。那一缕缕从草原从大漠腾起的亮丽炊烟,迅速地飘逝在洪荒深处,万千飙纵的马蹄湮没在流沙之下。这也许就是一个个张扬武威而没有文脉血液的马背民族的遗憾,或者说是一个不能时时变革学习的民族的悲剧。他们的辉煌,在岁月流变中消瘦如残月,成为几句哀伤的古歌或者零碎的传说。真正要梳理他们的蹄痕,只能到司马迁和班固的史书中去,或者到李白、岑参、高适、王昌龄的诗句里去,咀嚼遥远的马蹄在烟尘里敲击出的怅惘。
二
小小的匈奴
佩戴焉支的匈奴,风中的闪失
没有人的深夜,羊皮,帐篷和松脂灯
单于那挂马鞭,长过了黎明
似乎是一些赤身的孩子,在马背上
在草尖上,弯弓射箭。他们的叫声和呼喊在骨头里面
然后看见刀鋋和血腥,饮马的河边
纵容的匈奴,携带箭簇、女人、烈酒和胭脂
在突然的风中,沿着雪花的方向
战争。饮酒。做爱。衰老。不知所终。
——杨献平《祁连怀匈奴》
最早跃进华夏版图视野的马背民族中,最凶悍、最强大的是匈奴。有关匈奴的起源,一种认为匈奴是夏桀国破时北逃大草原生存下来的一支,这也就意味着认可了匈奴是华夏民族的血统。公元前10世纪匈奴人就游牧到了内蒙鄂尔多斯高原,与周朝人打上了交道。但直到公元前3世纪的秦国时,“匈奴”一称才在汉字史上正式注册。差不多在秦国统一中国之时匈奴也成为一个统一而强大的民族,这时的匈奴已经与燕、晋二国及赵武灵王交过手,彼此的长短已心中有数,匈奴大胆南下直达河套以东地区,在马背上虎视眈眈地打量着秦国肥肥瘦瘦的六畜。
匈奴是“闪电战”的鼻祖,充足的马匹资源,使他们的每个骑兵一日内可更换三到五匹马,保证了奔袭的力度和速度,来去如风。他们会引诱敌方深入大戈壁滩或是草原荒凉之地,然后埋伏起来,以雷雨般的箭阵惩罚追赶者,直到敌方被拖垮,被饥渴弄得精疲力竭,他们才一举而消灭之。秦汉两代中匈奴埋伏而遭屠杀的中国军人的数量惊人。匈奴的骑兵的机动性以及他们的弓箭技术相当先进,秦将蒙恬与匈奴成了一对强劲敌手。但秦国还没有真正展开对匈奴的打击,江山就匆匆断送。头曼单于率匈奴军打败甘肃境内的大月氏人,大月氏人的西迁致使亚洲大地出现了有史记载的首次民族大迁徙。趁楚汉之争无暇西顾,趋于鼎盛的匈奴疯狂南下,这时的匈奴首领是用羽箭射杀父亲的冒顿单于,苍狼嗜血的本性在一个部族间弥漫,汉初的军队与之根本不在一个级别,出现了史书记载的“白登山之围”,导致刘邦把宫廷女人嫁给单于为妻,暂时低下大汉头颅。直至公元前129年,汉武帝才首次对匈奴用兵,连续十八年的主动出击,把匈奴从其大本营祁连山、焉支山一带赶到了大漠深处,此后匈奴再也没有夺回自己牧草丰厚的家园,使匈奴三军悲凉地唱出了流传后世的著名古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公元1世纪前期匈奴在与汉朝争夺丝绸之路中的彻底失败,成为整个匈奴民族史上的转折点。匈奴的内乱和汉朝“以胡制胡”的方略,导致匈奴分裂为北匈奴和南匈奴。先说南匈奴,这支继续在东方与华夏民族周旋的匈奴人,从东汉到两晋再到南北朝的四百年中,经历了内乱、依附和战争减员。公元350年,最后一支南匈奴人在与后赵大将汉人冉闵的战争中,遭到大肆屠杀,冉闵的军队见到高鼻深目的胡人就格杀无论,致使二十余万胡人暴尸于野(主要是匈奴人和羯族,以及部分鲜卑和氐、羌、巴氐人),残存的匈奴人几乎被灭族。从此,匈奴人在东亚洲的历史和作为一个民族的历史结束了。
北匈奴首领郅支单于率部向西攻击,在咸海流域打败乌孙人和康居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然而这支不愿归顺中国的匈奴人依然没有逃脱汉民族的攻击。公元前36年,西域校尉陈汤在一次异常大胆的袭击中直抵楚河畔,袭杀了郅支单于。北匈奴迅速瓦解,并继续向西逃循。这支向西迁徙的匈奴人,由于缺乏和其他文明势力的接触,所以在其后长达400年的时间内,没有被任何文明的文字所记录。直到公元4世纪末,他们渡过伏尔加河和顿河入侵欧洲时,这些匈奴人以及他们的首领巴拉米尔和阿提拉才再次让世人震惊。欧洲文明没有遭受过欧亚平原蛮族的冲击,对匈奴的突然介入,几乎是束手无策。公元375年,匈奴征服了顿河至捷列克河之间的阿兰人。公元376年,匈奴打败了当时在第聂伯河以西的东哥特王国,使大多数东哥特人臣服。由于东西哥特人的离去,匈奴人到公元405年左右,已经完全占据了乌拉尔山和喀尔巴阡山之间的广大草原,并开始进攻欧洲。406年,他们经喀尔巴阡山豁口占据了匈牙利平原,他们由此扩张到多瑙河右岸,成为了罗马帝国的邻国。直到435年,阿提拉杀兄即位后,阿提拉统一了匈奴全境,恐怖的“上帝之鞭”开始了挥舞了。451年,阿提拉对西罗马帝国的领土和联姻要求遭到拒绝,阿提拉开始进攻西罗马帝国,统领惊人的五十万大军进入高卢。阿提拉的恐怖征服在453年他离奇身亡后,突然终止。阿提拉的匈奴帝国,在他死后如同潮水一样退却了。468年,阿提拉的儿子顿吉兹奇在多瑙河下游被东罗马帝国击败,其本人兵败被杀,头颅被拿到了君士坦丁堡示众。残留在黑海北岸的匈奴人部落,最后在6世纪被来自俄罗斯平原的阿瓦尔人的征服,整个北匈奴走向消亡。
匈奴,欧亚大陆上早期的一支强大的马背民族,于公元6世纪在世界上消失得干干净净。今天,民族之林中没有他们的直接后裔。比起其继承者突厥和蒙古人,匈奴是不幸的,甚至是悲凉的。曾经,在欧亚大陆绝大部分版图上,都留下了匈奴人雄壮的马蹄印和豪放的歌舞声,但生不逢时的匈奴活在华夏文明、罗马文明和波斯文明这三大文明的夹缝中,并且处于这三大文明的鼎盛期,匈奴的历史悲剧,似乎是一种前世的存在。匈奴民族驱着马蹄涉过漫漫长河的生存史,如流星一样划过长空的辉煌史,都像他们的祖先早早地在中亚草原燃起的那些宁静炊烟一样,飘散在无垠的苍穹。
被我凝视过的诗人朋友胸前那枚箭簇,我愿意把它想象成匈奴部族留下的遗物,再次不动声色地向我射过来一阵冷意。那毫无光泽的一块金属,随一个诗人穿过21世纪的南方都市。在史书中发黄的匈奴谶歌,渐渐逝去了哀伤的颜色。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7-14 15:23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50 编辑 <br /><br />先记号。后欣赏。问好!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7-14 16:29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50 编辑 <br /><br />是历史之幸还是悲哀.文中诠释了历史,让我长了见识.学习好文.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9-7-14 17:40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50 编辑 <br /><br />文章质感,笔锋暗藏,具有金属般的厚实色泽,欣赏这篇别致的文章。文章里有的地方版面没有编辑好,请作者再编辑一下。问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7-14 22:27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50 编辑 <br /><br />谢谢你发来佳作交流。问好!
作者: 马海 时间: 2009-7-16 08:23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50 编辑 <br /><br />谢谢鼓励!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9-7-16 08:59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50 编辑 <br /><br />希望经常在这里读到你的文章。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