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从“绿色成功观”来“理解”宋王朝的伟大。 [打印本页]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09-9-7 21:45
标题: 从“绿色成功观”来“理解”宋王朝的伟大。
                           


                         从“绿色成功观”来“理解”宋王朝的伟大。

  
  我的历史观伴随我的价值观的改变而改变,我的历史观经历了两个阶段,我对宋王朝的看法也经历了两个过程:
  
  儿时的爱恨交加:小时候,我喜欢的很多历史人物都是宋王朝的,如杨家将、岳飞、陆游、辛弃疾、文天祥、陆秀夫、苏轼、李清照等等等等……但是,宋朝又让我痛恨,恨它有冤杀岳飞的奸相秦桧,恨他有软弱无能的昏君赵构。我喜爱这个朝代,喜爱它的宋词,喜爱它的绘画,喜爱它的清明上河图,喜爱它封建时代文化和经济的巅峰状态;可我又痛恨它,痛恨它的“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痛恨它的偏安一隅、醉生梦死。小时的我,对宋王朝是爱恨交加的复杂心态。
  
  长大成人后的理解和喜爱:有些美丽是隐藏的,需要岁月慢慢去发掘;有些魅力是厚重的,需要人生阅历慢慢去理解。正如我们小时候看《红楼梦》,那时候的我们很小,我们狭窄的视野里只看到黛玉的美丽、宝玉的纯真无暇,以及鞭打宝玉的贾政的残暴和阴谋诡计的王熙凤的可恨,我们很小的年龄还不太懂得人生的艰难和委屈。直到有一天,我们长大了,我们做了父亲、做了母亲,这时候,我们才忽然发觉人生是很难的,人生并没有太多的酣畅淋漓,人生有太多的委曲求全。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时候我们才渐渐的理解了贾政的苦心和王熙凤的苦衷。这里,我用“理解”一词是恰当的,我们不赞成贾政的棍棒教育,也不喜爱王熙凤的包办婚姻,但是,成年后的我们一定对贾政和王熙凤多了一丝理解,有时候我们会扪心自问:“假如我们是他们,我们又会怎么做?或许我们自己也是那个贾政、那个王熙凤!”这就是一种“理解”。对宋王朝的伟大也需要理解,你换一种眼光来看待宋王朝,你就会发现一些隐藏的伟大;你换一种视角来看待宋王朝,你就会理解秦桧、赵构的苦衷,你也就理解了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真正屈指可数的伟大朝代!这种视角就是“绿色成功观”。
  
  两种不同的成功观、人生观、历史观。
  
  好大喜功的成功学:应该说中国人至今仍然徘徊在人文社会的大门外,我们至今没有寻找到人生快乐的源泉。这种人生的歧途来源于我们一直以来、数千年不变的“好大喜功的成功学”。做大官、赚大钱、成大事,为后代留下丰厚的遗产,这是我们对成功的严重误解。我们传统习惯的“英明君主和强盛朝代”,似乎都应该开疆拓土,为后代留下广域的国土,建立强大的军队国防,这样的朝代和君王为后世史学界顶礼膜拜,如李世民、刘邦、汉武帝、朱棣、康熙、雍正等等。而一些不符合这种成功学的君王和朝代就被史学界所鄙弃,如宋高宗赵构和他的南宋王朝。
  
  绿色成功观:时下的社会严重弊端来自于“拜金主义”,这种拜金主义衍生出“唯GDP论”、“唯金钱论”,它是快乐人生之大敌。我们要提倡一种“绿色人生观”,不以金钱和权力的成功为标杆,提倡快乐、简单、节俭、平和的人生追求。有钱的未必成功,有权的未必圆满,而简单快乐的小人物却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这就是绿色成功观、绿色人生观。用绿色成功观来看待历史,一些“软弱的王朝”虽然没有留下“丰功伟绩的帝王伟业”,没有开疆拓土、没有对外扩张,但是重视民生,民众安居乐业,这些王朝却是一种真正的成功。国家不应以大小论高低,瑞士弹丸小国国民一样比怪兽般的前苏联国民活得快乐自在,这就是绿色成功观。
  
  厚黑学、不计小节、不拘小节和好大喜功成功学的关系。
  
  在传统的功利成功学的影响下,中国人诞生了一门新的处世哲学--“厚黑学”,这种厚黑学表现在政治上和史学上就是“成王败寇理论”,成功者被人歌颂,失败者被人唾弃。历史缺乏正义感和是非观,人们崇拜狂人、伟人、强人、屠夫。史书对建立所谓的“丰功伟绩的帝王将相大书特书”,中国的历史书是一本帝王将相和后宫嫔妃的功德书,这本书里你很难看到民生和人文的脚印,只有黑暗、野蛮、冷血、媚骨的歌功颂德。在成王败寇的厚黑学的影响下,人们用伟人“不计小节”的标准衡量是非,屠夫项羽被歌颂为英雄,焚书坑儒的暴君秦始皇因统一六国的“大功”而彪炳史册,好大喜功的明成祖朱棣和他的劳民伤财的“郑和下西洋”被史官称颂,穷兵黩武的汉武帝常让后世民族主义者感到一种精神上的阿Q般的喜悦并崇拜……一些强人层出不穷的不拘小节,李世民为了王位杀兄,武则天为了权力杀子女,朱棣为了皇权杀至亲,朱元璋为了权力的稳固杀功臣,文化大革命革掉彭德怀、贺龙、刘少奇等功臣的命……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们的历史对强人总是很宽容。我们的所谓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观”不是真正的辩证唯物主义,而是不明是非的对强权的维护主义,“贞观之治”是不能清洗“玄武门之变”的道德污点的,唯物历史观绝不是和稀泥的三七开功过论。
  
  宋王朝几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伟大的朝代。
  
  为什么说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伟大的朝代,因为它是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中几乎唯一符合“绿色成功学”的朝代。
  
  宋朝的以文抑武的国策是正确的。宋代的以文抑武的政策一直为后人诟病,以文抑武是用文官来抑制武将,以免武将叛乱。后人常常因此举导致军事活动的效率低下而对宋代横加指责,并将宋代半壁江山的责任和此挂钩。这是不公正的,事实证明,没有节制的武将是中国社会动荡之重要根源;文人对战争谨慎,武人好斗、为了战争的胜利不顾一切后果,以文抑武有利于国家的战略大局;后世也屡有著名的文人治军表率,如明代的袁崇焕、洪承畴,这些人都是文官出身;现代国家掌管军队最高权力的也大多是文人,如美国的历届国防部长大多是文官出身,这有利于军队国家化,这也是资本主义国家很少发生军队政变的重要原因;中国的历届军委主席都是文人出身,中共军队下到指导员上到政委都表明文职对军队的重要意义。
  
  宋朝以虎狼为邻,仍然保持世界上最高的国民生产总值和高度发达的文化水平。宋代与数个当时世界上军事最强悍的北方游牧民族为邻,但同时却保持了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文化水平,这种奇迹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这与它的正确的“重民生”、“重发展”的国策是分不开的。
  
  宋代的“主和”国策很务实。宋太宗赵光义执政时,看到宋王朝军事实力和北方游牧民族悬殊较大,便逐渐打消了光复燕云十六州的念头,而一心一意的专注于国内的经济文化建设。国家领导人的这种务实的心态是很可贵,对民众也是至关重要的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民族主义、好战分子很吃得开,而“主和”是很受诟病的,主和的大臣一般都被当做汉奸看待,如李鸿章、秦桧、袁崇焕等……但最后往往是李鸿章、袁崇焕这类“汉奸”才是挽救国家之基石,因为他们务实。宋代当时面对的强邻是辽、金、元,这三个游牧民族都是当时世界上军事最强大,所以我们要理解宋朝的“委屈”是合情合理、务实的。
  
  宋代的军事力量并不弱。尽管宋代看似委曲求全,军事力量不敌强邻,事实上根据史料,宋军的胜率是大大高于敌军的。游牧民族长驱直入,游牧民族的军队进可攻、退有广漠后方,失败对其打击不大。宋军以步兵见长,尽管胜率多,但胜利后追击慢,最终导致胜利的意义不大,但失败后国门失守,却是致命的。这是宋王朝的农耕社会这种客观原因所导致,我们不能过多责怪宋王朝。宋王朝在和世界上最强大的游牧民族对峙中,历经数百年,相应的耗掉了辽国、金国。虽然军事不敌,但成功的和平演变了辽国、金国,将他们思想完全汉化,军事失败,文化胜利,这也是世界罕见的。当时蒙古铁骑几乎踏遍世界、所向披靡,但面对南宋,蒙古铁骑受阻了整整四十年,并导致大汉蒙哥的阵亡。宋帝国的邻居辽、金、元,都是当时世界第一的军事强国,正如我们不能总是责怪自己的孩子不能考取班级排名第一,毕竟第一名只有一个,我们不该苛求宋帝国为啥争不到这个世界第一?它能取得第二、第三名次已经很优秀了。即便前苏联这样的军事怪兽立国百年都不到,宋帝国能和世界第一的几个军事大国抗衡数百年而不倒,并创立经济和文化的历史第一,这已经很不简单了。

  
  宋朝的仁义和人文:
  
  宋代是一个高度尊重文化、喜爱文化的朝代。宋代很多皇帝和大臣都有巨大的文化成就,如宋徽宗的花鸟、瘦金书体,蔡京的书法,秦桧的仿宋体至今被印刷界广泛沿用。宋词和唐诗并列,后世无出其右。高度发达的文化经济来源于宋王朝重视民生、热爱和平、喜爱文化、尊重文人的国策和社会风气。
  
  宋代的仁义。宋朝开国名相赵普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仁义治国是宋王朝的立国之本。至今为止,宋朝皇帝是中国所有朝代中最宽厚的宋王朝的历代君主大多宽厚仁慈、很少杀人,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让我们领略了宋太祖的仁义,宋王朝的开国元勋和汉朝、明朝功臣、彭德怀们比较还是很幸运的。宋朝法律规定不能在朝庭上鞭打大臣、辱骂公卿,这和明成祖朱棣动辄对大臣当庭脱裤子鞭笞屁股成鲜明对比。宋朝皇帝对不同意见,至多贬官外地,或免职,很少有被打成右派或杀戮的。著名的王安石变法时期,很多大臣激烈反对皇帝的变法政策,但没有一人因此被杀。宋朝不兴文字狱,对文化人宽容。宋朝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以来第二个学术自由的时期,催生了它鼎盛的文化盛世。宋仁宗时,一个老秀才写诗讥讽朝政,仁宗不但不怪罪,反而赐官:“这是老秀才急于要做官,写首诗泄泄愤,怎能治罪呢?不如给他个官做做吧。”仁宗在位42年,42年没开刀兵之祸,死后连辽国百姓和皇帝闻知也嚎啕大哭。高丽进贡逐年减少,大臣建议仁宗出兵惩戒,仁宗回答:“出兵会因此杀死无辜百姓,不能因高丽国王一人的过失而让百姓受祸害。”【明。郑瑄与《昨非庵日纂》 】

  即便是杀了岳飞的赵构,赵构还是少杀、慎杀的,假如岳飞落到朱元璋或李世民手里,可能就不那么简单了,朱元璋动辄诛灭九族、杀人过万,李世民不但杀了哥哥弟弟,连他们的妻儿老小一并杀了,没杀完的笑纳后宫。所以,相比较其他封建时代,宋人的生存状态还是闲适自由的。
  
  高宗和秦桧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秦桧和高宗的国策是比较符合当时世界态势的,一味的和强敌对抗是不明智的,高宗开拓的南宋和数个强敌相继为邻,仍然延续了150年,并将南宋经济文化带到了当时世界和中国历史的巅峰,不能否认他们政治决策上的成功。而岳飞的被杀,这是高宗的历史污点,但也要看到岳飞自己个人的原因,岳飞的独断专行、不听中央号令是他被杀的主因,而一意孤行的迎还二帝,这是历代帝王都不能容忍的心病。即便迎还二帝,那么,一山难容二虎,外敌未除,内祸再起,祸国殃民。
  
  当然,宋王朝也有我很多不喜欢的地方,比如它的程朱理学的兴起给中国人的思想戴上了一个新的紧箍咒,不利民族发展。
  
  综上所述,宋王朝不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好大喜功的成功学原则”,但从“有利民生的绿色成功观来看”,宋王朝是成功的。国人口口声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事实上,我们传统的历史观仍然是“君为贵,社稷次之,民为贱。”我们崇敬的历史伟人无一不是忽视民生、穷兵黩武、好大喜功之徒;我们的“社稷”观念不是民生为主,而是以疆域大小、军事强弱、对外军事扩张能力为判断标准。而宋代尽管和我们理想中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时代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它是历届封建王朝中一个比较重视民生的朝代,所以,宋王朝当属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时代。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微风轻拂 于 2009-9-8 09:03 编辑 ]
作者: 玉德    时间: 2009-9-7 23:03

    宋王朝几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伟大的朝代。

    秦桧和高宗的国策是比较符合当时世界态势的,一味的和强敌对抗是不明智的,

靖康耻几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伟大的朝代,儿皇帝比较符合当时世界态势的,这样的“绿色成功观”的绿可媲美“绿帽子”的绿。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疆域不保,外敌横行,君轻则轻矣,然民又何以贵之?流离失所、离乡背井为贵?

杀岳飞是少杀、慎杀,虽构成高宗历史污点,高宗和秦桧却不失成功的政治家。因为岳飞该死(岳飞的独断专行、不听中央号令是他被杀的主因)。只可惜千年的历史意识在今天才被某些知识分子唤醒。

下一个伟大该汪精卫了,因为他也是一个不“一味的和强敌对抗”的明智的人。
作者: 夫子山闲人    时间: 2009-9-7 23:07
很独特的观点。

从根上追溯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为了怕属下也学他“黄袍加身”,
其弊端就是弱化了军事和国防力量,
这种状况他的子孙也一直延续,
没有武装的国家只有被欺负的份,
不懂军事的将军不可能打胜仗,所以只有和谈,求和,拿银子买和平。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09-9-7 23:30
原帖由 夫子山闲人 于 2009-9-7 23:07 发表
很独特的观点。

从根上追溯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为了怕属下也学他“黄袍加身”,
其弊端就是弱化了军事和国防力量,
这种状况他的子孙也一直延续,
没有武装的国家只有被欺负的份,
不懂军事的将军不可能 ...


杯酒释兵权,但至少没有追魂索命,这比朱元璋、刘邦等好多了。
另外,我们也要客观看待问题,试问如今能有几国和美国武装力量抗衡。如美国奉行当年成吉思汗的屠城政策,我想世界其他国人口应该被灭绝了吧!

宋帝国的邻居都是当时世界第一的军事力量。正如我们不能总是责怪自己的孩子不能考班级第一,毕竟第一只有一个。宋帝国能和世界第一的几个军事大国抗衡数百年不倒,并创立经济文化的历史第一,这已经很不简单了。

我们再举例,前苏联立国多少年?这么强大的军事力量还没有1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国才60年,离宋帝国几百年那是差远了。这60年内又经历了多少人和事,我们也可以将1978年看做一个分水岭,其实那年也相当于封建时代的改换门庭了,一个计划经济,一个市场经济。
作者: 大雪飞扬    时间: 2009-9-8 00:41
1、彭德怀是文化大革命中被革掉命的吗?彭的自然生命是消失在文革时期,但彭的政治生命被打倒或者说被革掉恐怕要比这早许多吧。一个人的自然生命的消失,在任何时期都会发生,如果因为某个时期有自然生命的消失就否定这个时期,那么人类历史的每一分钟甚至每一秒钟都应该被否定,我们辩论的许多正与误就没有了意义。所以在这里我相信作者说的是彭的政治生命,但说彭的政治生命被革掉是文革时期,我就糊涂了,好像庐山会议发生时,文革还没有影子呢!连这都是文革的错?我这儿并没有要肯定文革的意思,也没有有丝毫对彭大将军的否定之意,彭是我心目中的真英雄,大男儿,我只是说作者写文时要尊重起码的历史真实。

2、美国的历任国防部长大都出身于文官,但说美国军队没有对外扩张,打死我都不信,说美国是由于文官任国防部长从而是实践绿色成功管的典范,打死我也不信。二战以后,国际上发生的许多战争都和美国有关,美国只因为有了强大的军队做保障,才让战火没有燃到自己的国土,自己倒是绿色了,可别国却成了灰色了甚至血色了。这恰恰说明一个国家有强大军事的重要性,并不能说明废弛武功的重要性

3、“……但最后往往是李鸿章、袁崇焕这类“汉奸”才是挽救国家之基石,”不知道李鸿章、袁崇焕怎么挽救了国家。我知道的历史是,在李和袁之后,他们所“挽救”的国家很快轰然倒塌了。

4、我们现在是否应效仿宋代,也采用仁来治国,让半部论语充分发挥其作用,别发展军事,让我们采用和平演变的方式,成功演变美国、日本,将他们思想汉化,让我们军事失败,文化胜利?呵呵,那样就实现了天下大同的理想了!就成功实践了绿色成功观了!只是不知道,那时“我们”还是不是“我们”,我知道的历史是宋朝在采用同样的方法准备和平演变成吉思汗的蒙古时,我们成了蒙古统治者手下的四等公民。蒲松龄的《狼》文中,面对那只贪得无厌的狼,那个屠夫真是愚到了极点,你怎么能面对狼采用针锋相对的斗争,你也应该用和平演变的方式,演变狼啊,最后我们肉体喂狼了(军事失败了),但我们可以将狼的思想“人”化,让我们睡在狼肚子里的每块肌肉、血液和骨头都欢呼我们的文化胜利吧!

5、南宋经济文化是中国历史的巅峰?经济咱不懂,文化方面南宋有代表性的恐怕离不开宋词吧?但我从南宋有代表性的词人如陆游、辛弃疾、李清照的词里更多感受到的是国破山河碎的亡国之痛,从没有看到他们由于统治者实行了绿色成功观而有丝毫的感恩心理。“国家不幸诗人幸”,是国家的屈辱成就了这些人的伟大,这些词人的伟大所在,是南宋统治者的耻辱所在,决不能作为他们表白功劳的借口和后人为他们歌功颂德的托词。

6、我们家的院子被强盗掠去了大半个,强盗也掠去了我们的父母和妻女,我家好不容易出现了一个硬汉子,硬是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武把强盗赶退了几步,再用点功夫,说不准就把强盗赶出我们家园。我却赶快用十二道金牌召回了硬汉,并杀害了他,然后与强盗讲和平。我成功实践了绿色成功观,我成了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哈哈。哈哈,我伟大啊,我不应该跪在西湖边,我应该被人贡在供桌让大家顶礼膜拜。我是成功实践绿色成功观的祖师爷!

[ 本帖最后由 大雪飞扬 于 2009-9-8 01:02 编辑 ]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09-9-8 07:54
标题: 回复 5# 大雪飞扬 的帖子
咱们的根本价值观不同,历史观自然不一样,很正常!
你提出的疑问,我文章都能找到回答。

[ 本帖最后由 微风轻拂 于 2009-9-8 08:03 编辑 ]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09-9-8 08:02
原帖由 大雪飞扬 于 2009-9-8 00:41 发表
南宋经济文化是中国历史的巅峰?经济咱不懂,文化方面南宋有代表性的恐怕离不开宋词吧?但我从南宋有代表性的词人如陆游、辛弃疾、李清照的词里更多感受到的是国破山河碎的亡国之痛



宋代不兴文字狱,否则,文化大革命时,看谁敢抱怨生活不如旧社会,不给个反动派帽子戴戴?万一不小心生在康熙乾隆时期,就要被杀头了。宋代是少有不兴文字狱,对文人宽容的朝代,也因此引起宋词之盛,并能留下一些愤世嫉俗的华丽词章。

大凡政治,没有绝对100%的满意和支持率,即便在太平盛世,一样会有文人针砭时事,这是文人关键特征,文人的风骨就是针砭时事、批判丑恶。如果大多数文人都在写文吹捧政治,我们只能说这个时代一定有文字狱。有文字狱的时代是出不了鲁迅的。

[ 本帖最后由 微风轻拂 于 2009-9-8 08:12 编辑 ]
作者: 夫子山闲人    时间: 2009-9-8 09:16
政治骨子里就是冷冰冰、血淋淋、阴森森的博弈,
靠杀人、整人过活,
目的是把别人放倒,自己坐上去。
所幸的是,
每一次博弈最后都能促使人类社会进步。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9-8 11:00
剖析得有味.喜欢!handshake
作者: shen1029    时间: 2009-9-8 17:54
回过头去看历史,换个角度看历史,都会有不同的发现。
作者: 春柳    时间: 2009-9-9 20:17
仔细拜读,受益匪浅!问好!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09-9-9 21:04
拜读微风版主新作!
我们不得不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宋亡后,宋人沦为最低等的“南人”,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南宋创造了发达的经济文化,却如同攒下万贯家财的财主,只能给盗贼以更多的实惠。
我们都注意到,最近中央对边界问题的重视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南海诸岛问题,中印边境问题都一再在媒体露面,看来,中央对边境问题更加重视了,而且似乎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这一点,不知如何评价,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已经和平了这么多年,发展了这么多年,还有必要收回来吗?有必要为这些地方大动干戈吗?
作者: 武俊岭    时间: 2009-9-9 22:29
大家不知注意过历史上的这个现象不:从北往南进攻,胜时多;南往北就不行了。现代革命史,不就是最后由北往南吗?历史上的北到南,一般是游牧民族对汉族进攻。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09-9-10 02:05
标题: 为何起源于东北的少数民族能频频入主中原【转帖】
中国历史有一个现象:起源于东北的少数民族,频频入主中原,统治中国,或者是统治半个中国。

  鲜卑从大兴安岭出发,最后进军洛阳,建立了北魏王朝。金起源于松辽平原,后来越过黄河,建都开封。蒙古崛起于呼伦贝尔,建立了元帝国。清从白山黑水兴起,进入山海关,统一全中国。

  这是为什么?我想起了麦金德的世界岛理论。

  他把欧亚大陆和非洲合称为“世界岛”。如果从航天员的视角看:欧亚大陆加非洲,确实就像一个岛。

  接着他把世界岛划分为两个部分:腹地和边缘。最偏远的部分称为“腹地”,腹地中的河流都是内流河,要不就是注入冰冻的北冰洋。

  这样划分了世界以后,他提出了他的理论:人类的历史就是腹地征服边缘反复重复的历史。他的理论被概括成三句名言:

  谁统治了东欧,谁就统治了大陆腹地;

  谁统治了大陆腹地,谁就统治了世界岛;

  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统治了世界。

  为什么腹地能征服边缘?麦金德的解释是:边缘无法进入腹地,腹地却可进入边缘。腹地国家的河流都是内流河或者是注入北冰洋,善于航行的边缘海权国家只能望洋兴叹。

  腹地征服边缘,我理解还有两个原因:一是腹地国家的背后就是寒冷的地带,如果要发展,它只有一个选择:征服边缘地区。还有一个原因是,腹地国家向北的那一面,是不用防守的,可集中力量一面向敌。

  麦金德的理论对理解“为什么入主中原的总是东北”这个问题很有启发。

  但麦金德认为,腹地频繁征服边缘,反过来却不行的原因是因为交通和资源,我觉得用气候或者温度带来解释似乎更好。就是寒带或寒温带的国家征服暖温带或者亚热带的国家容易,反过来就困难。简单地说,就是寒冷能战胜温暖,温暖却战胜不了严寒。

  如果把中国看作是一个小的“世界岛”,那么东北就是“腹地”,中原一带就是季风吹拂的边缘地带。

  腹地可以进入边缘,而且有强烈的进入边缘的愿望,因为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边缘地区,物产丰富,气候适宜,生活舒适,令寒冷地区的人向往。然而中原温暖地区的人却没有进入寒冷地区的愿望。

  推论:贫寒冲击富饶。或者说:落后战胜先进,野蛮征服文明。在冷兵器的时代是如此。

  我这里并不是说东北贫寒,恰恰相反,我认为东北十分富饶,但东北的气候具有两极性:

  像北极。寒冷超过同纬度地区应该有的寒冷。每当冬季来临,受蒙古高压和极地气团的影响,冬季盛行从有“寒极”之称的西伯利亚吹来的西北风,寒潮频繁南下,冬季特别寒冷。

  像赤道。具有同纬度地区所没有的炎热。东北夏季的炎热与亚热带地区并无差别,甚至在7、8两月东北好似热带一样。上世纪50年代,苏联的地理学家竟主张把东北划入亚热带。

  在这样极冷和极热环境下锤炼出来的东北人,还有什么环境不能适应呢?

  但我并不认为地理环境决定命运,还有许多因素起作用。一个民族征服另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战胜另一种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历史上,东北一遍一遍地冲向中原。入主中原的东北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失去了后方不需防守的天然堡垒。成了四面受敌的边缘,等待着下一次被来自东北的力量所征服。

  然而17世纪以后,这个历史改变了。俄国人来了。像当年成吉思汗的西征—沿着欧亚草原从东一直快打到大西洋一样,俄国人开始了东征,他们组织起哥萨克,沿北部森林的边缘穿过西伯利亚,直向亚洲东部,从而占领了欧亚大草原。他们长驱万里能成功,也因为他们是沿着同一温度带前进的。从此,俄罗斯取代了草原民族对北方的统治。苏武牧羊的贝加尔湖草地变成了俄罗斯的油田。北方游牧民族被抄了老家,失去了不用防守的后方腹地。历史上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下的威胁没有了,中国面临的是新的北方腹地国家—俄罗斯。

  几番接触,俄罗斯就让清王朝失去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它似乎没有入主中原的意思,但它也渴望南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就是它南下的结果。海参崴是它们远东的天堂,哈尔滨也曾是。

  每当我看到地图上东北丢掉的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时,我都觉得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清王朝不许中原向东北移民。为此甚至修筑了边墙—柳条边来防止中原的移民进入东北。

  看了麦金德的“世界岛”理论,我有一个额外的收获,就是对清王朝禁止移民的禁边政策有所理解:保持腹地,保持一个没有威胁的空旷的后方。

  但是新的移民还是来了,从遥远的万里之外的西方,这是清王朝所没有想到的。

[ 本帖最后由 微风轻拂 于 2009-9-10 02:09 编辑 ]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09-9-10 02:07
标题: 二,世界“双黄蛋”
作者:吴稼祥

二,世界“双黄蛋”

本书的核心观点之一,是“得伊朗者得天下”。这个论断是建立在英国地缘政治学大家约翰.麦金德的欧亚“世界岛”和腹地“心脏地带”理论基础上的。按照这个理论,本书认为中国和欧盟一样,是“边缘—心脏”国家,并赋予中国陆权—海权双权合壁的身份,所以成了“天命大国”,美国则被定义为“两洋”海权国家而被世界边缘化。


根据麦金德的心脏地带理论,及其后继者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伊朗和阿富汗就成了世界的肚脐眼,那里是心脏的边缘,边缘的心脏,既是世界油库,又是海陆通道,因此前苏联和美国共和党政府对这个地区都垂涎三尺。


不过,我认为,麦金德的这个理论早已过时。它是“欧洲中心主义”在地缘政治学上的翻版。不过,文化上的欧洲中心主义与北美联盟,地缘上的欧洲中心主义与亚洲联盟,目的是联合北美在文化上统治世界,在地缘上通过统治亚洲统治世界。首先,一直统治这个地区的古波斯帝国从未统治过世界,而是总被世界统治和分割;其次,控制过整个“心脏地带”的苏联也没有支配全世界,倒是美国最终成为世界唯一霸权。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地球上并不止一个“世界岛”,而是两个,一个是欧亚大陆,另一个是北美大陆,地球是个“双黄蛋”。因此,美国不仅是两洋海权国家,更是大洲陆权国家,而且因为基本上没有恶邻而四境平安。这就是为什么它能成就世界霸权的原因。对美国来说,得伊朗可能得天下,它可以坐镇美洲,控制亚欧大陆。但任何一个欧亚国家,要想通过控制伊朗来控制全球,那是白日做梦。对欧亚政治体来说,宁可说得古巴者得天下,此是闲话,暂且不提。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09-9-10 02:11
原帖由 水如空 于 2009-9-9 21:04 发表
我们都注意到,最近中央对边界问题的重视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南海诸岛问题,中印边境问题都一再在媒体露面,看来,中央对边境问题更加重视了,而且似乎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这一点,不知如何评价,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已经和平了这么多年,发展了这么多年,还有必要收回来吗?有必要为这些地方大动干戈吗? ...


国际关系如做生意,合算就收回来,如得不偿失,当然不会去做。问题是:我们有没有实力收回?还是不顾一切代价收回。这要看我们政府是不是一个注意民生务实的政府。我相信政府还是务实的。
作者: lqm407    时间: 2009-9-10 07:28
  微风的观点总是那么新颖。
  我也曾经写过文章,说中国的英雄其实尽是些能打仗,能杀人放火,能拼命的人。对这样的人,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们没有将孔子、屈原、李白等人当作英雄看待……
  关于宋朝的那些事,传统的观点是不容易动摇的。可以说,整个传统的东西是非常稳固的。可是,人类和社会要进步,总是要破除一些传统观念的。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09-9-10 20:47
世界岛的理论也了解一些,有些道理,但也不过是一种理论而已。
奇门遁甲中,北方三门是开门、休门、生门,是最吉的三门,尤其是西北的开门,是创业的最佳方位。中国最强大的朝代,如周武王,汉高祖,唐高祖,明太祖,都起于西北,直至红军亦从陕北兴起。这也是一种理论。凡是理论,必有其合理性,亦必有其漏洞。
作者: 一水    时间: 2009-9-10 23:12
任何朝代,典型的历史事件最能说明问题,但必须客观、综合地加以分析记忆,理论面前,亦应避免以偏概全。

学习。
作者: 西夏楼兰    时间: 2009-9-11 08:11
提起宋朝,我也有许多话说,但最近真是比较忙,就把我以前写的一篇文章贴在这里,表达我对宋朝的一种观点。与微风的观点有相近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现在让我再看宋朝,也许与自己前几年的观点又有新的变化。


流落在外的宋朝
              
提起宋朝,总是那么的矛盾。
一方面是让人陶醉的婉约派和豪放派词里的诗意的宋朝,清明上河图繁华世俗的宋朝;东京梦华录里经济高度发达文化灿烂辉煌的宋朝;另一方面却是懦弱退让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纳岁交贡的宋朝,军事上节节败退丢土失国的宋朝;在莺歌燕语之地,甜软温柔之乡娱乐到极致的宋朝。
从运河上飘来的宋朝,诗意而梦幻的宋朝,也是病态残缺的宋朝。
《岳飞传》、《杨家将》在大众的心中印象太深了。抗金兵,打契丹,听说书的同时心悬每一次战斗,情系每一个大宋的将军。特别听到穆桂英出征的情节时,也会激动地磨拳擦掌想要替大宋尽一份力似的。大宋子民的梦做了许多年。从梦中一觉醒来,才发现北京及西北的一带早在后唐时候就被石敬塘割让给了契丹,直到宋朝灭亡也未能收回“燕云十六州”。从我生活的这个地方出发,站在我家乡的土地上,回望千年前的宋朝,才明白我是一厢情愿地把自己与宋朝连在了一起。原来我们为之加油的宋朝,我们自豪的宋朝,一直流落在外啊。从黄河流域步步后退,以至到南宋时偏居江南一隅,直至被元朝消灭。这就是我一直为之牵念的宋朝啊。
中学时也知道这个史实。但无法把史实与现实联系起来。我们上学时的历史教育都是死记硬背的教育,僵化的教育。
再提起宋朝,心更加矛盾。宋朝永远都是一个梦了。然而,梦里梦外,我们都还是大宋的子民。
记忆中的辽金两朝有什么?除了红眉毛绿眼睛个个青面獠牙的兵将外,几乎就是一片空白。辽代的萧太后很出名,但评书中的萧太后是母夜叉一样的女人。其实,谁见过母夜叉是什么样,但心里的模糊印象比现实还要逼真。真实的萧太后倒是一个美貌有政治头脑的人物。以前我们不了解历史,后来接触到了辽金的历史文化,发现这两个朝代自有其独特的雄健和蓬勃。过去的历史教科没有给这两个朝代以适当的位置,无知造成了我们许多的误读。当我们重读历史的时候,发现有那么多东西需要我们重新认识。
即便如此,辽金两朝于我们而言依然很陌生,但对宋朝,尽管流落在外,我们却如数家珍般亲切。
宋朝的男人女人就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宋朝的女子提起来就让人心动。婉约有致,才情可人。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李清照,大部分时间在江南度过。因为江南的风是暖的,江南的风是醉的,江南的风是香的。轻轻地走在宋朝女子的梦里,九百年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牵念,凄凄惨惨“人比黄花瘦”的感叹。合上书页,孤梦中的宋朝女子,终于瘦成菊花般的影子。就连菊花般的影子也同样让人心动。
宋朝的男子有几个却是让人热血激荡让人钦佩有加的人物。
宋朝的男人,没有人能比得上辛弃疾。
宋朝的文人,没有人能比得上苏东坡。
握在手中的笔,藏在心里的梦,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边营。胸怀中蕴藏的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辛弃疾不失为一个男人中才气逼人的武将,一个文人中的英豪。他是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文韬武略集于一身的虎胆英雄。他在年轻时挥剑杀入敌营擒杀叛徒,壮威扬名。
“醉里挑灯看剑”,醉是一个男人抒发真情的独特形式,一个醉字真实流露出了人心底的秘密。酒与热血相附相生,一腔热血借着酒的畅饮澎湃激荡。于是,壮志豪情中,剑在手,远方的鼓角声响起,丢失国土的痛在心中郁结成剑气,郁结成激愤的诗。
中国的男人,一旦为文,情常会泛滥。就像与苏东坡同时代的柳永,“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柳词盛行于市井巷陌。但柳词人过于浅斟低唱,倚红偎翠,词功虽好,但比起豁达豪放的苏东坡,格调总归低了一些。
同样是文人,同样是写情,苏轼能写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样的悼亡诗,情专而深,让人感动折服。更何况还有大江东去的豁达雄浑,还有天承寺云影的空灵简约。作为一代大师,苏东坡诗、词、文、书、画涉猎广泛均有独到之处。有了这样两个男人,宋朝的话题便多了此许诗意,多了耐嚼的美味。
如果永远在梦中,宋朝是繁华的,是诗意的。梦在《清明上河图》的画卷中,梦在黄河故道的尘埃中,梦在东京汴梁运河两岸酒楼饭店勾栏瓦肆的乐声中。实在地说,宋朝学术比较自由,经济、贸易、甚至海外贸易都空前繁荣,而且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印刷术、火药等发明都在宋朝。有些学者就讲希望生在宋朝。只是昔日的繁华,早已成为深埋于地下的废墟,这一切都成为了过眼云烟。
如果永远在梦中,宋朝是一个让人留恋的王朝。说起宋朝的风尚,颇有些纸醉金迷的样子。连皇帝都很才子气,金石书画颇为精通。
幸亏在“靖康之耻”前,张择端将热闹繁华的东京汴梁储存在了《清明上河图》中。否则,宋朝的梦就永远封存在了开封的地下,今人也无法再找到梦的路口。
但是,从梦中醒来,宋朝一夜之间丢失了中原的故土,丢失了一种雄健的风气。从此,宋朝躲在江南的香风醉意里安守着懦弱的梦。
我们那么计较宋朝的得与失,然而历史却把我们放在了这样一个尴尬的位置上。我们的先人从一出生,就被人抱养走了,可我们这些后代子孙却被蒙在鼓里,依然躺在宋朝的辉煌与残缺里自豪和伤感。
其实,早在多年前,我就从县志上看到过这样的记载:辽朝,曾经有过哪些事,金朝,出过什么样的人。但那时竟然会对此视而不见。想一想也颇为奇特,如果说以前的无知导致对历史的景象与蒙昧,为什么对亲眼目睹的事实也视而不见呢?结论只有一个,就是心理的认同感在起作用。无论我们所在的地域是不是宋朝的统治范畴,在心理上我们永远都是大宋的子民,这就是民族认同感。心理积淀就是如此的沉重与固执,所以,宋朝于我们而言,只是流落在外二百年。流落在外的宋朝永远都是我们心灵的归属。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09-9-12 11:18
标题: 回复 20# 西夏楼兰 的帖子
很欣赏西夏的思想深度,有思考!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