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一个清爽的城市 [打印本页]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7-27 09:34
标题: 一个清爽的城市
本帖最后由 柯英 于 2017-8-2 17:41 编辑

  
  
  1946年,于佑任视察新疆后乘机返京,在乌鞘岭遇雨,飞机转停张掖,从空中俯瞰张掖,自是另一番美景,于老欣然口占一绝:“相对亦悠然,始识天山;天教回首看祁连,同是洛妃乘雾至,冰雪争妍。乌岭雨沉沉,龙吟霜匣剑飞还,转到甘州开口笑,错认江南。”同一时期,罗家伦也为张掖留下了烩炙人口的名句:“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经两位重量级的阁老盛誉,张掖坐实了“塞上江南”之称。
  
  1.湿地之城
  
  从河西走廊经过的人们,看厌了连绵起伏的荒山秃岭,看倦了无穷无际的戈壁黄沙,只要目光在张掖大地上停留一刻,我相信,过客们定会眼前一亮,为西北有这样绿意盎然、湖泊纵横的地方而惊叹。
  
  在任何一个制高点了望张掖四野,都能清清白白地看透这座古城的五脏六腑。南面的祁连山,苍山黛雪,素练长舞;山下,荒原横陈,河流如带,杂树生花。北面的合黎山,铁骨铮铮,苍龙回首;山下,沃野平铺,湖泊如碧,绿草荡波。
  
  城市,已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隋代木塔、西夏大佛寺等、明代钟鼓楼等为数不多的几座古建设,掩映在楼宇之间,昔日张掖人骄傲和自豪的“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连片苇溪,遍地古刹”的景致已难寻觅。好在,城市的扩张还没有破坏城郊的万亩原生态湿地,依此而建的国家级湿地公园生动地诠释着这座城市外在的水韵本色。
  
  关于张掖城,当地流传着一个传说:原张掖城在距今二十公里外的黑水国,有一天,半夜狂风大作,摧城拔屋,一夜之间,城池便被风沙掩埋。后来,一位郡王要建一座新城,为保安定,便四处请高人察勘风水。正好有个云游和尚经过,对郡王说:我有一枚铜钱,把它扔出去,它落在哪儿,就在哪儿建城,可保城池永固。郡王心想,一枚铜钱能扔多远,找到还不是轻而易举。结果,和尚扬手一扔,铜钱凌空飞起,兵士拔腿就追,一直追出几十里,才见铜钱落在了一片苇溪之畔。溪水荡荡,芦苇密布,哪里找得出一枚铜钱?正当人们没主意的时候,一位道士经过,拿出一根银针随手一扬,插在地上,说:就在这儿了。人们连忙去挖,银针刚好插在铜钱的孔眼里。于是就在这建起镇远楼,以此为中心,修建了后来的张掖城。
  
  虽然是传说,却也符合张掖城的实际。张掖处于黑河冲积扇形成的三角洲之上,形如盆地,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在西北高原算是低平的地势。黑河从祁连山奔泄而出,地下径流顺势就低,汇聚这里,形成了苇溪连片、山光倒映的湿地之城。据史料载,明、清时期,甘州城内水湖约占全城面积的三分之一。清朝人编纂的地方志上有一幅旧时城区图,古城城外有护城河环绕,城内由南而北,从甘泉至又一园(今甘泉公园),城中之湖穿城而过,湖中皆芦苇,春天碧波荡漾,水鸟栖息;夏天绿苇茵茵,翠色浓郁;秋天荻花摇曳,鱼跃雁鸣,“苇溆秋风”、“甘泉观鱼”都是古时甘州八景的优美风光。湖泊沿岸垂柳依依,景色清幽,古人曾有诗赞:“水天相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城南甘泉,是城区水溪的主要源头,泉水从南城墙下流出,分为文流武流,甘泉遗迹曾有横额题写着:“有本如是”。这股清澈的泉水,使甘州城水韵十足,素有“河西第一泉”之称。城北护城河上的四善桥,按财、官、丁、寿取义,是清朝时提督苏阿宁建造,旧时桥头牌楼曾有一联云:“桥头看月色如画,田畔听水流有声。”长期以来还流传着“甘州不干水池塘”、“四面芦苇三面水”、“水六庙三一居处”等许多民谚俗语。这记实的诗句谚语,更加印证了旧时张掖的原生态湿地面目,深藏着人们对一个城市的文化记忆。
  
  湿地是人类最初熟悉并加以利用的生态系统,它哺育了地球上最原初的生灵,见证了人类文明的步履,生态学家形象的称之为“地球之肾”、“生物超市”、“生命襁褓”。千百年来,张掖始终在享用着湿地无形的生态价值。
  
  今天的张掖,已把千疮百孔的芦苇池、臭水沟、烂泥塘整理成了风景如画的湿地公园,既赋于了生态保护的区划意义,又辉映出内陆城市的柔美风情,营造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意空间。
  
  2.水云之乡
  
  西北缺水,张掖幸运的有条黑河。这条河源于祁连山雪峰,依次纳入山丹河、梨园河、摆浪河、洪水河等支流后,穿过张掖市的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跨正义峡进入酒泉市的金塔县,最终注入额济纳居延海,长达900多公里,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
  
  黑河又称弱水,不知道佛家的偈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是不是今天所说的黑河。《水经注》里的记述大致是:远古的黑河泛称“西海”,是一条波涛汹涌、汪洋恣肆的大河,从西北一直流到黑龙江,与黄河的长度不相上下。这条水脉,神奇地点化了荒芜的戈壁沙漠,造就了张掖和额济纳两大绿洲。在悠远的岁月里,它便是流泻在河西大地的一卷长书,轻盈灵动,舒展流畅。
  
  黑河给了张掖及黑河沿岸的百姓太多的恩泽,“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的赞叹也因黑河而定。且不说西汉时期移民实边,开千金渠引黑河灌溉;也不说三国时的徐邈在河西兴修水利、广开水田;更不说唐代甘州刺史李汉通恢复屯田,兴修水利;只说明朝诗人笔下的张掖吧,一位叫郭绅的诗人在写甘州的诗中云,:“甘州城北水云乡,每至秋深一望黄。穗老连畴多秀色,实繁隔陇有余香。”这首诗写的是甘州城北的乌江稻田。西北内陆本不适宜种稻,但甘州城北常年溪流潺潺,构成了稻米种植的天然条件。元初,董文用以中兴省郎中的身份到河西督垦,开渠引水,治理水利,还从中兴引进稻种,在黑河沿岸的甘州区乌江镇一带种植成功,光照充足,生长周期长,味道格外醇香,乌江稻米一度成为贡品。时隔千年,回望这一片古朴的水云乡,平畴沃野,林茂粮丰,瓜果飘香,依旧像一幅历久弥新的油画悬浮在岁月深处。
  
  翻阅清人编纂的《甘州府志》,居然有一百多处写到了水,大概那时的编纂者已经深深体味到了这座城市的最大亮点。总纂钟赓起在“水利”篇编后,一反志书客观叙述的方式,用了抒情的文字感叹:“水哉!水哉!有本者如是。”这是一个史学者对张掖深入表里的解读。在阅读歌咏张掖的诗文时,我们也时不时感到,那些客居或旅途张掖的明、清文人的文字里,因沾了黑河的涟滟水光,苍凉悲壮的心绪间,多了几分柔情,少了些许忧怨。这一川水乡泽国,便是一剂抚慰乡思的良药,医治了多少南方游子凄凉征途的心病啊。
  
  1936年,范长江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身份踏上了西北之旅,所经各地,都留下史诗般的记录。在张掖,他写到:“每一个到西北游历的人,最容易听到本地人所谈的俗谚之中,总短不了‘金张掖、银武威、秦十万’。意思是说,张掖、武威和天水是甘肃最富庶之地,特别是张掖,要算第一。”这样的记述,在晚清和民国文人笔下出现了不少,足见人们对“金张掖”的认可度非常高。“金张掖”之誉始于何时,史无所载。《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水利卷》中表述:“金张掖、银武威的的名称始于明代,源于水利。”因水而“金”的张掖,必须感恩黑河。
  
  3.生态家园
  
  从生态地理的角度看,张掖的生态意义远远高于经济意义。祁连山冰川雪峰、森林草原、河流绿洲以及走廊北山边缘的荒漠区,共同构成了具有全球意义的祁连山与黑河流域“人与自然生物圈”,这一系统的组成,意味着,在青藏高原与蒙新高原的中间地带找到了一个隔离带,两大活动频繁的高原板块,只能在黑河两岸隔河相望,除非地球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否则它们很难合拢握手。
  
  今天的张掖,已是坐落在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上的城市。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纛下,张掖的生态屏障作用愈加显现。
  
  祁连山是一座闪烁着神性光芒的山。它崛起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因匈奴呼天曰“祁连”而得名。古代地理典藉中统称为“昆仑山”,是神仙西王母的居所。整个山脉西北与阿尔金山相连,东南接秦岭、六盘山,东西绵延1200多公里,跟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秦岭山脉等,都是最早形成的东西走向的山脉,共同构成中国地形西高东低的大致走向,成为中国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因着这样的地势,中国地理上有了一个独特的现象: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孕育了长江、黄河、澜沧江等举世闻名的大江大河。海拔三千米以上的祁连山也一样,孕育了黑河、石羊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流。
  
  山高水长,原本是这样由来。
  
  八一冰川是黑河的源头之一。如果天气晴好,站在这在与天接近的地方,感觉处处闪耀着神性的光芒。湛蓝湛蓝的天空,像擦拭一新的毛玻璃。团团白云,纤尘不染。皑皑雪山,近在眼前,雪线下遍布冰川,在阳光照耀下明镜一样熠熠闪亮。除了高原草甸和匍匐在地上的零星野花,看不到多少绿色植被。消融的雪水在草甸间积聚、漶漫,然后因循经年流淌的沟沟壑壑,一部分向东流去,成为隆畅河的源头;一部分向西流去,一头扎进黑河的西岔支流。黑河就是由祁连山中千径万壑的冰雪融水而成,小沙垄和八一冰川只是西岔支流中最大的、也是最初的源流之一。只要沿着河走,就会真切地感到“万壑归宗”的意味。
  
  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几片净土之一,冰川、雪峰、河流、草原,绝妙地融合在一起,成为天簌之境。俯下身,掬起一捧消融的冰水,清凉,滑溜,柔顺,任何的杂念和欲望在一瞬间彻底消解。
  
  河流两侧大都是高原牧场,充满了广阔的野性与神秘,是越野探险队员们十分向往的地方。夏日塔拉草原、康乐草原,这些祁连山腹地的裕固人的牧场,依然保留着原始的山野状态,也是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之一。从肃南的牧民朋友口里听说过,五、六十年代,草原上的确野狼成群,除此而外,还有成群的黄羊、野驴、野马、野骆驼。我们在苍茫的山野中穿行了很远,除了从车窗外看到三只鹅喉羚惊惶失措地一闪而过,却找不到原始草原的神奇与野性。人类逼近,生灵远遁,在动物眼里,人已成为最不可靠邻居。想象中的祁连山草原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动见牛羊”的诗意美景,然而,今天在黑河上游看到的八字墩草原,却远远出乎我的想象。由于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休牧十多年,仍未能恢复先天的状况。
  
  源于祁连山冰川雪峰的黑河,使祁连山到平川沃野沿途湿地遍布,既有高原草甸湿地,又有河流、湖泊湿地,还有人工湿地,三百多万亩湿地构成了张掖黑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春、秋两季各种候鸟北迁南归,黑河湿地成为中亚迁徙候鸟歇脚打尖的中转站和栖息地,每一处水域,都可见到成群的黑鹳、白鹭、遗鸥起舞弄影,生命欢腾,生动地诠释着和谐与共的生态家园。
  
  这座山、这条河,从远古到今天,已经给了两岸生灵天大的恩惠,而人类贪婪的劣根性,只会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山水越来越无奈。恩格斯说,人类征服自然的每一次胜利,都遭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如果不加珍惜,当某一天黑河断流、候鸟远去的时候,那声声凄婉的啼鸣,正是家园沦丧的挽歌。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波光流溢的张掖.jpg (1.71 MB, 下载次数: 1006)

波光流溢的张掖.jpg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7-27 09:39
为凉爽张掖作个广告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7-7-27 10:21
地板了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7-7-27 10:22
柯英 发表于 2017-7-27 09:39
为凉爽张掖作个广告

版面严厉打击做广告滴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7-7-27 10:23
在我的印象中,张掖是甘肃最富裕,最漂亮的城市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7-7-27 10:26
就是有了那美丽的传说,所以张掖城才最美啊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7-7-27 10:29
今天的张掖,已把千疮百孔的芦苇池、臭水沟、烂泥塘整理成了风景如画的湿地公园,既赋于了生态保护的区划意义,又辉映出内陆城市的柔美风情,营造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意空间。

柯老师此篇用词考究,语句张弛有度,将张掖的变迁史尽显读者眼中,写的精彩,学习了。
作者: 鲜然    时间: 2017-7-27 10:35
学习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7-7-27 11:01
柯版主这是拉仇恨的节奏!南方人都烤肉了,你来个凉爽,她们嫉妒了咋办?
作者: MLMC    时间: 2017-7-27 11:07
问好,欣赏!
作者: 湘江往北    时间: 2017-7-27 11:15
这几天正好在银川,看到这篇有种不谋而合的感觉,虽然相距几百公里,仍能体会到文中说的湿地之润,水云之美及生态平衡的和谐与自然。西部的凉爽与南方的炙热形成鲜明对比,深刻之旅!
文字率性而为,遵循内心,更有一种思虑在其中,亦是人文关怀的体现!
问候:)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7-7-27 11:15
柯英 发表于 2017-7-27 09:39
为凉爽张掖作个广告

这柯版,就不怕南方网友,一蜂窝地跑来找你避暑。这宣传广告,跟于版遥相呼应。为河西喝彩,给大漠添翼。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7-7-27 11:34
   有湿地、有河流,自然会凉爽宜人,以.湿地之城、水云之乡、生态家园三个章节,以详实而周到的笔触,鲜活而生动的诗句,以及大量历史地理及人文知识,描绘出金张掖的优越性及特殊性,结尾提出“如果不加珍惜,当某一天黑河断流、候鸟远去的时候,那声声凄婉的啼鸣,正是家园沦桑的挽歌”的忧患意识,令人警觉……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7-27 12:37
云馨 发表于 2017-7-27 10:21
地板了

地板太凉了,小心着凉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7-27 12:38
云馨 发表于 2017-7-27 10:22
版面严厉打击做广告滴

为家乡作宣传广告无罪,可赦免的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7-27 12:39
云馨 发表于 2017-7-27 10:23
在我的印象中,张掖是甘肃最富裕,最漂亮的城市

路过看到过?富裕谈不上,因是农业城市,老百姓日子倒也殷实。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7-27 12:40
云馨 发表于 2017-7-27 10:26
就是有了那美丽的传说,所以张掖城才最美啊

传说而已。不过城市建在湿地之上倒是实在的。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7-27 12:40
云馨 发表于 2017-7-27 10:29
今天的张掖,已把千疮百孔的芦苇池、臭水沟、烂泥塘整理成了风景如画的湿地公园,既赋于了生态保护的区划意 ...

让你费心了,谢谢!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7-27 12:41
鲜然 发表于 2017-7-27 10:35
学习

问好鲜然,请多批。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7-27 12:41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7-27 11:01
柯版主这是拉仇恨的节奏!南方人都烤肉了,你来个凉爽,她们嫉妒了咋办?

哈哈,先让大家视觉凉爽一下。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7-27 12:41
MLMC 发表于 2017-7-27 11:07
问好,欣赏!

问好!谢关注!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7-27 12:46
于文华 发表于 2017-7-27 11:34
有湿地、有河流,自然会凉爽宜人,以.湿地之城、水云之乡、生态家园三个章节,以详实而周到的笔触,鲜活 ...

张掖与宁夏,都堪称“塞上江南”。宁夏有黄河作底色,七十二湖泊,到处是水面。张掖有黑河,也是戈壁绿洲、湿地之城,在炎热的夏天,张掖的确是避暑之地,很凉爽,现在16度到20多度,早晚还有点凉。
谢谢你精心的点评!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7-27 12:48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7-27 11:15
这柯版,就不怕南方网友,一蜂窝地跑来找你避暑。这宣传广告,跟于版遥相呼应。为河西喝彩,给大漠添翼。 ...

哈,如有这效应,那太好了,张掖要感谢我了
欢迎朋友们来张掖避暑,游山玩水,还有地方小吃,带你们游遍。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7-27 12:50
于文华 发表于 2017-7-27 11:34
有湿地、有河流,自然会凉爽宜人,以.湿地之城、水云之乡、生态家园三个章节,以详实而周到的笔触,鲜活 ...

谢于版精心点评!
这个是读者欣赏专刊约稿,文字有要求,由不得自己放开写。
作者: 吴显萍    时间: 2017-7-27 13:01
柯版的文字磅礴大气,生动详实,将张掖的今昔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令人心向往之。柯版的忧患意识更为可贵,引人深思……
作者: 踽凉愚者    时间: 2017-7-27 13:30
本帖最后由 踽凉愚者 于 2017-7-27 13:32 编辑

随着柯版那流淌着的文字,游历了一遍现代的、历史的张掖。学了知识,长了见识,不读,不足以平民愤啊!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7-27 13:56
感叹柯英老师学识渊博,为金张掖唱一曲赞歌,文尾对家园的忧患意识令人肃然起敬。
作者: 江岸晴天    时间: 2017-7-27 15:55
这地方真没去过,对于夏天,没有什么比凉爽更可贵的了,好地方。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17-7-27 18:41
恩格斯说,人类征服自然的每一次胜利,都遭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很有警示意义的一篇。
作者: 千年女妖    时间: 2017-7-27 18:56
还没看文,怎么觉得一股热气涌来,柯大侠又在显摆张掖的凉爽了,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7-7-27 19:24
本帖最后由 蝉衣cy 于 2017-7-28 14:23 编辑

       张掖有新绿,也有厚重的历史,前路,因为有柯英等文学爱好者的文字,张掖将是值得长期拜访的胜地。
       文章中对多种历史记录的呈现,一直为作者的吐纳服务。越是罗列越是彰显写作的目的:远古的先天、古代的尊重,都是对今天经济发展的思考。其中的审视和批判、心痛和慰藉、救赎和奖掖,都是启开读者慧门的钥匙。
       易之变,是常态。但是,一直不会脱离根基:山(艮)、水(坎)、地(坤)。有山则水盈溢,且使二者姿态妖娆;有水则地丰裕,并令彼此如画。
       水是城市的肺,是城市的根基。现代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都是水的功劳,比如布宜诺斯艾利斯;而荒漠里掩埋的古城遗迹又都因为水的缺位而城亡。中原内陆城市多数在下陷,也是水的短缺造成的,其中的人为因素是巨大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舟”,也是城市、文化、人类的喻指,谁开始这样深思并为此行动着呢?柯英一直这样大步走,没有疲劳感,怎么点赞呢?我有酒。酒,粮食酿造,粮需要地好,酒也有水的参加,更需要水好。地没有好水,二者互害,就没有好酒了,那时咱俩只能流泪了。
       那就认真阅读寇老鹰的这篇佳作吧!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7-7-27 20:58
柯英老师,您这个字,是眼气恩和的!O(∩_∩)O哈哈~
张掖,您写过来写过去,一次一个角度,一次一个容颜。像张掖是您的家苑。想质疑您呢,又无可入手。谁能把不是自己的家私,显摆得这么详尽而框架清晰呢。谁有能展示不是自己的拥有,而能这么自然和心安理得呢。
您就像一个自豪而安心的子女,讲述着张掖这位故祖的今昔。嗯,就是安心、自豪的。
反正您就像张掖的使者,一站来,就口口张掖。说得这么好,张掖是知道的。
柯英老师,张掖莫不是一个美女?O(∩_∩)O哈哈~
不曾见您对谁,如此不吝赞美,自然的热爱,漫漶字里字外嘛。
总之就是,嫉妒您了。嫉妒您真正拥有一方家苑的安详呗。富翁就是您这样子。恩和确定、O(∩_∩)O哈
柯英老师,夏日清安。
作者: 千年女妖    时间: 2017-7-27 21:25
大侠就是大侠,文字里流露出博大的情怀,心系苍生,可叹!
很多年前去过兰州,不曾到张掖,想必那里此时正是凉风悠悠,好不惬意!哪像我们这里,出的汗可以用桶装昨晚吹空调都感冒了,手脚都麻木了,下午在太阳下晒了好一阵才缓过来,可怜哪!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7-7-27 21:35
千年女妖 发表于 2017-7-27 21:25
大侠就是大侠,文字里流露出博大的情怀,心系苍生,可叹!
很多年前去过兰州,不曾到张掖,想必那里此时正 ...

我坐屋子里还发冷,说去穿外套,秋实说我拉仇恨。
这一段时间,大漠进来秋季了。早晚温差特别大。每一年都这样。记得以前这时候晚上去市场卖菜,得穿棉衣,因为冷得受不了。不稀罕南方,湿热,烧烤的,听着都吓人。妖,热得受不了,就去张掖找柯版,谁让他显摆呢。:lol
作者: 千年女妖    时间: 2017-7-27 21:37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7-27 21:35
我坐屋子里还发冷,说去穿外套,秋实说我拉仇恨。
这一段时间,大漠进来秋季了。早晚温差特别大。每一年 ...

草姐这主意不错哦,要得嘛,走起!姐妹们组团去,可好?让柯大侠先把机票钱给报销了,咱们也不要让大侠太破费,咱们自带酒水,听到没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7-7-27 23:00
柯英老师这文,写得疏朗大气,文中有自豪也有忧患,对家乡的热爱由此在字里行间一一显现。欣赏!问好!
作者: 戏笑九宫    时间: 2017-7-28 06:39
随着作者灵动的文笔,去游历祖国的“塞上江南”,这里有令人怡情的湿地,有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母亲河黑河,有云雾水乡的美轮美奂,有生态家园自然居所,有戈壁有绿洲,有历史人文名胜古迹探秘的诱惑,更有于炎炎夏日中,去避暑消夏的魅惑——说实在话,我没有亲临过张掖,但看过柯老师美文,无不滋生想去看看的冲动!
九宫游历过祖国许多名胜,其实,说实在话,每个地方都有魅力之处,但也有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能在此文下边游览美景边陶冶情操边思考思索便品茶怡情,当不失为人生一种幸福!看到此作,蠢蠢欲动,说不定哪时能抽出来时间,定会到张掖大地一饱眼福!呵呵
早安!
作者: 何也    时间: 2017-7-28 09:26
金张掖名不虚传啊!
欣赏了!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7-28 11:37
恩和 发表于 2017-7-27 20:58
柯英老师,您这个字,是眼气恩和的!O(∩_∩)O哈哈~
张掖,您写过来写过去,一次一个角度,一次一个容颜。 ...

谢谢恩和来读,且给予有温度、见心性的点评!
今天忙接待,下午再认真回复。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7-28 11:38
蝉衣cy 发表于 2017-7-27 19:24
张掖有新绿,也有厚重的历史,前路,因为有柯英等文学爱好者的文字,张掖将是值得长期拜访的胜地。
...

谢蝉衣热忱评论!
忙接待,下午有空认真回复。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7-28 11:40
千年女妖 发表于 2017-7-27 21:25
大侠就是大侠,文字里流露出博大的情怀,心系苍生,可叹!
很多年前去过兰州,不曾到张掖,想必那里此时正 ...

你到兰州与在成都没啥两样,就是一个省会城市,人多、车多罢了。
小地方有小地方的自在,体会不到吧?
忙,有空再回复你。
作者: 甄小竹    时间: 2017-7-28 11:53
因爱人是甘肃平凉人,对甘肃并不陌生,张掖也去过,不过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那时的张掖,感觉上街道宽敞,行人不多,而老师笔下的湿地真没去过,老师这一写,我有想去看看的欲望。问好老师!
作者: 千年女妖    时间: 2017-7-28 13:58
柯英 发表于 2017-7-28 11:40
你到兰州与在成都没啥两样,就是一个省会城市,人多、车多罢了。
小地方有小地方的自在,体会不到吧? ...

是完全不一样哈,那时候我去的时候感觉那里还比较落后,还是没有成都繁华
柯大侠有事就去忙,像回帖这种琐事是我们闲人干的事,大侠要为民生忧虑,这些小事就不要挂在心上了
作者: MLMC    时间: 2017-7-28 14:12
欣赏大作!

柯英版主,大手笔。文文从历史写到今天,从山山水水,
写到草原,写到人文。洋洋洒洒,史实俱全。

这是想不到——以前不了解,甘肃、隔壁会有这样的塞上江南。

柯英版主的文文,思维缜密,语言简洁凝练精准。

学习了!大赞!:victory: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7-7-28 14:26
本帖最后由 蝉衣cy 于 2017-7-28 21:52 编辑
柯英 发表于 2017-7-28 11:38
谢蝉衣热忱评论!
忙接待,下午有空认真回复。

森日快乐哦!喝酒多了,就可以把生日晕过去了,这才是最快乐的生日啊!
嗯,忙接待好,多喝酒,少吃菜,弄坏身体,坑坏老伴。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7-7-28 17:17
本帖最后由 幸福小草 于 2017-7-29 13:11 编辑


作者: 文字闪耀生活    时间: 2017-7-29 12:25
爱护家园刻不容缓。欣赏张掖。欣赏作者。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7-7-29 22:28
欣赏佳作!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7-30 23:20
蝉衣cy 发表于 2017-7-27 19:24
张掖有新绿,也有厚重的历史,前路,因为有柯英等文学爱好者的文字,张掖将是值得长期拜访的胜地。
...

张掖——张国臂掖,西汉打通西域的战略要地,两千多年的历史自然厚重,更有祁连山黑河水护佑,是一方福地。大地呈现的、蕴藏的十分丰富,我这拙劣的文笔写不出它的十分之一。蝉衣高看了。

祁连神泉酿美酒,听过河西走廊也是河西酒廊吧?拜雪山融水所赐,张掖也盛产美酒,论喝酒,咱这酒文化也不浅的,跟你对饮三百杯不成问题,哈哈。
这文是为一专刊约稿所写,没写好,太中规中矩了,不像我的风格,没办法,约稿都是带着脚镣跳舞,由不得自己。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7-30 23:31
恩和 发表于 2017-7-27 20:58
柯英老师,您这个字,是眼气恩和的!O(∩_∩)O哈哈~
张掖,您写过来写过去,一次一个角度,一次一个容颜。 ...

恩和高看了,这字,只是完成一个任务而已。
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只要不心生厌倦,这地方总会有让人欢喜的东西。作为一个用文字记录过往或现实的人,有时候也是一份担当,随着对地方文化的深掘和对现实的理解不断深入,这种使命感更加自觉,虽然自己也不能肯定能有多少字儿留在身后,但记录下了我的思考、我的发现,至少让看到文字的人认知了这一地域。也许,这是我们这一代文人的宿命吧。
谢谢恩和这么贴心地理解我的本意。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7-30 23:37
千年女妖 发表于 2017-7-27 21:25
大侠就是大侠,文字里流露出博大的情怀,心系苍生,可叹!
很多年前去过兰州,不曾到张掖,想必那里此时正 ...

也没那么高尚哦。
对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忧患,从十多年前写《湿地》一书是就有了,后来居然主导了我的好多写生态的文字。想来,这已是沉淀在思维中的一种定式了。
夏天来张掖避暑吧,找一家祁连山下的农家小屋,吃着自家种的菜,喝着山泉水,得空找山林的老妖切磋切磋,好不自在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7-30 23:39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7-27 21:35
我坐屋子里还发冷,说去穿外套,秋实说我拉仇恨。
这一段时间,大漠进来秋季了。早晚温差特别大。每一年 ...

哈,欢迎大家来张掖,顺便把武威的于版、酒泉的小草都看看。河西走廊,张掖在中间,东面武威,西面酒泉,很近的。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7-30 23:46
千年女妖 发表于 2017-7-27 21:37
草姐这主意不错哦,要得嘛,走起!姐妹们组团去,可好?让柯大侠先把机票钱给报销了,咱们也不要让大侠太 ...

酒水不用带了,带着向往来。
你想坐飞机来,张掖还没开通成都的航线呢。打的来吧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7-30 23:48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7-7-27 23:00
柯英老师这文,写得疏朗大气,文中有自豪也有忧患,对家乡的热爱由此在字里行间一一显现。欣赏!问好!

昙花版过奖了!
这种有约束的写作,没有自己的个性,惭愧。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7-7-30 23:49
柯英 发表于 2017-7-30 23:20
张掖——张国臂掖,西汉打通西域的战略要地,两千多年的历史自然厚重,更有祁连山黑河水护佑,是一方福地 ...

此文不负约稿者所望并令其欣悦,已经是一篇有宽深度的佳作。你对自己要求太高太严了。
我得想一下,什么时候可以去喝酒。想好了,再禀告。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7-30 23:50
戏笑九宫 发表于 2017-7-28 06:39
随着作者灵动的文笔,去游历祖国的“塞上江南”,这里有令人怡情的湿地,有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母亲河黑 ...

哈,能让九宫心动,也不枉我为张掖作宣传了。谢谢你的鼓励!
哪天冲动一下,到张掖来吧,陪你走遍张掖。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7-30 23:51
何也 发表于 2017-7-28 09:26
金张掖名不虚传啊!
欣赏了!

问好!谢谢关注!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7-30 23:52
甄小竹 发表于 2017-7-28 11:53
因爱人是甘肃平凉人,对甘肃并不陌生,张掖也去过,不过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那时的张掖,感觉上街道宽敞, ...

呵呵,当下的张掖也是旅游目的地,除了湿地,更大名气的景点是张掖丹霞,欢迎你来金张掖!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7-30 23:54
MLMC 发表于 2017-7-28 14:12
欣赏大作!

柯英版主,大手笔。文文从历史写到今天,从山山水水,

满仓过奖,很惭愧的,虽然尽心写,但因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看到的只有好的一面,也没有大视野,还是没有写好,自己心里清楚。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7-30 23:56
蝉衣cy 发表于 2017-7-28 14:26
森日快乐哦!喝酒多了,就可以把生日晕过去了,这才是最快乐的生日啊!
嗯,忙接待好,多喝酒,少吃菜 ...

我的生日是阴历的,提前预支了哈
谢谢蝉衣记挂着。
作者: 千年女妖    时间: 2017-7-31 00:25
柯英 发表于 2017-7-30 23:37
也没那么高尚哦。
对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忧患,从十多年前写《湿地》一书是就有了,后来居然主导了我的 ...

每次读柯大侠的文章,让我想起杜甫的诗,虽然我并不喜古诗词,所读甚少。但大侠的文字里有济世的、悲悯的情怀,真的。这是一种仁者之心,有忘我之境!敬佩!
这个提议还是蛮好的,就是不知山里的树妖和藤精有公的没,长得怎么样啊,如果差强人意,我岂不是白跑一趟:lol
作者: 千年女妖    时间: 2017-7-31 00:49
柯英 发表于 2017-7-30 23:46
酒水不用带了,带着向往来。
你想坐飞机来,张掖还没开通成都的航线呢。打的来吧

哦,好吧,不带酒水那可是极好的,免得路上摔碎了,我会捶胸坎的
哇噻,居然要我打飞的去,那这个,这个,那个......哈哈哈,柯大侠懂得起
估计带去的不是酒水,是一把票据:lol
作者: 恩和    时间: 2017-7-31 07:18
柯英 发表于 2017-7-30 23:31
恩和高看了,这字,只是完成一个任务而已。
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只要不心生厌倦,这地方总会有让人欢喜 ...

嗯,不厌倦总会有发现。可是柯英老师,不厌倦本身就是一种心性,甚至是一种心智能力,是不是?这些天实在是胡忙得不行,频繁中暑的感觉。回头给您讲故事。哈哈。夏安。:handshake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7-7-31 08:16
柯英 发表于 2017-7-30 23:56
我的生日是阴历的,提前预支了哈
谢谢蝉衣记挂着。


作者: 张乃光    时间: 2017-7-31 15:49
张掖,湿地之城,水月之乡,生态家园,读文后有一种向往。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7-31 21:30
张乃光 发表于 2017-7-31 15:49
张掖,湿地之城,水月之乡,生态家园,读文后有一种向往。

中国魅力城,张掖PK云南曲靖呢喜欢,就给张掖投一票吧。
作者: 红秋叶    时间: 2017-8-1 09:48
美丽的张掖。
作者: 文珺    时间: 2017-8-1 16:10
从生态的角度来赞美家乡,视野开阔,角度深厚,笔力老练。学习,问好!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7-8-2 17:26
文字暂且不说,我非常钦佩蕴含在文字背后的那种雄阔的视角和眼光,柯大侠不愧是柯大侠。有西北汉子的气概。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8-2 19:59
好美的家乡呀,就像铺开了一幅图画,吸引读者的眼球,北方的风光,的确是令人向往的,有机会一定要走走,看看。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8-2 23:45
文珺 发表于 2017-8-1 16:10
从生态的角度来赞美家乡,视野开阔,角度深厚,笔力老练。学习,问好!

呵呵,尊命之作,就是要写生态家园,无奈。
谢谢关注!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8-2 23:46
剑鸿 发表于 2017-8-2 17:26
文字暂且不说,我非常钦佩蕴含在文字背后的那种雄阔的视角和眼光,柯大侠不愧是柯大侠。有西北汉子的气概。

过奖过奖!这是命题作文啊,写得死板的,没办法。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8-2 23:47
艾桃 发表于 2017-8-2 19:59
好美的家乡呀,就像铺开了一幅图画,吸引读者的眼球,北方的风光,的确是令人向往的,有机会一定要走走,看 ...

哈,谁的家乡都一样美好,只要找准了独特,就与众不同了。
谢谢关注!
作者: 湛社琴    时间: 2017-8-3 08:50
支持!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7-8-8 09:16
此人是个大画家!泼墨挥豪,了然于胸。写的人眼角眉梢全是爱意,看的人酣畅淋漓,全不知身边景致也是第一。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8-8 10:16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7-8-8 09:16
此人是个大画家!泼墨挥豪,了然于胸。写的人眼角眉梢全是爱意,看的人酣畅淋漓,全不知身边景致也是第一。

哈哈,你就吹吧,我怕被你吹上天,再摔下来跌个稀巴烂。
不过,喜欢你这说话的语气,怎么看你的字就像能看到你在面前说话的神态一样。
作者: liruiqin11    时间: 2017-8-8 13:40
老乡好,来学习老师的佳作了
作者: 安之文    时间: 2017-8-27 11:47
文情并茂,笔意丰润。流于笔端的不仅是张掖的历史文化,更是今天发展后人和自然的诗意空间以及爱护生态家园的初心。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