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想起当年看电影 [打印本页]

作者: 苏忠伟    时间: 2009-10-8 08:22
标题: 想起当年看电影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37 编辑 <br /><br />     儿童时代,最喜爱看电影。

  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农村的文化生活单调而落后,看电影就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是孩子们必不可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之一。那时在农村看电影,都是露天电影,地点一般是在生产队的场院里或是农户较大的院子里。冬天的夜里,十分寒冷,由于生活困难,那时的农民,一年四季都是穿着单衣,但是丝毫没有影响人们看电影的热情和积极性。每当人们知道村里要放电影了,总是兴奋和激动,晚饭后,无论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到放电影的地方,家里只留一个看家的人。那时的电影,大都是反映革命斗争内容的,孩子们最爱看打仗的影片。

  从童年到少年,我看过的电影很多:《南征北战》、《地道战》、《地雷战》、《侦察兵》、《渡江侦察记》、《闪闪的红星》、《智取威虎山》、《英雄儿女》、《上甘岭》、《大闹天宫》、《平原作战》、《铁道游击队》、《打击侵略者》、《洪湖赤卫队》、《龙江颂》、《奇袭》、《桥》、《烽火少年》、《半夜鸡叫》、《小二黑结婚》、《苦菜花》、《东方红》、《平原游击队》、《红灯记》、《平原作战》、《沙家浜》、《小号手》、《难忘的战斗》、《红楼梦》、《杨门女将》、《天仙配》、《小兵张嘎》、《三进山城》等。同伴们的记性很好:对看过的电影,能清晰地记得故事情节和一些人物的对话,在白天参加生产队的农活时,人们总是津津乐道地讲述电影情节,还绘声绘色地学人物对话,给辛苦劳累的农活增添了乐趣。

  我们不但在本村看电影,还跑到外村去看。邻村的山甸坊、老二队、街心、碧么,都是我经常去看电影的地方,最远处还到云台山林业局(当地人叫“林校”),来回有近十公里的路程。到外村看电影,还是一项有组织的行动:一群小伙伴相约起来,有一两个稍大一点的孩子领头,有时等不及吃晚饭就出发了,看完电影返回村里,再回到各家,竟是深更半夜了,连晚饭也忙不上吃,就累得睡觉了,因为第二天还要干队里的农活。这是有伴同行的活动,又有大孩子带着,父母也不会责怪和反对,家长们还支持自己的孩子去看电影,原因是父母都知道孩们爱看电影。

  有一次,我们村子上边的有一个叫碧么的村子(当时是一个生产队)通电,为庆贺这一大喜事,村里放电影,我们只有三个人到碧么看电影,一人是阿德,另一人是阿火荣,他们都比我大十多岁,当时我只有八九岁,才读小学,已经能看懂祝贺通电的红标语了。从我们村走到碧么,要走一个多小的山路。看到这个村的乡亲们对用上了电那种高兴的样子,我们也怀着兴奋的心情看完了电影,摸着夜路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返家的山路上,途中充满了欢声笑语。

  最热闹的是到林校看电影。生产队时,云台山林业局是国营企业,以砍木料为生,又是独家经营,生意十分红火,经常在一个篮球场上放电影。 我们白天在苍山上干活时,就能听到高音广播里传来的通知放电影的消息。晚饭后,十几个或几十个孩子便相约从村里出发,浩浩荡荡地奔向林校,天刚擦黑时就到了那里,电影还未开场或刚开场。看完电影后,又连走带跑地返回家。返回的路程,从林校到马厂是平路,过了小河就是山路了,而且有一段坡很陡。经常是一口气走到马厂村子上边叫“太平寺”的地方时,才坐在草皮地上歇乏一下,这里离村子已经不远了,再走一二十分钟的路程,便能到家。一大群孩子走在看电影回家的路上,总是有说有笑,欢声笑语在夜空中飘荡。

  有一年的夏秋之交,我们到邻村的民家地村子里看电影。才走到半路上,就下起了瓢泼大雨,冒雨赶到村子里,知道是放《上甘岭》,一直到电影放完,大雨都未停下来,孩子们又冒着大雨赶回家,衣服湿得淌水,但心里仍然是高兴的,还沉浸在激动之中。电影就这样伴随我们走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一直到上初中读书了,仍然没有失去看电影的爱好。有一个星期天的傍晚,几个同村的同学从家里赶往县城的中学读书,路过云台山林业局时,看到当晚放电影的通知,我们便相约看了电影再回学校,放的电影是《鲁班的故事》。电影中有一个情节:鲁班到了一个工地上,了解到民工们在施工中遇到的一个技术难题:要将一个用整块石头凿成的房顶架到四根柱子上去。在吃饭时,鲁班将一碗饭的四角插了四根筷子,就不声不响地离开了。当工匠们细看这碗饭时,才明白了鲁班师傅是提示人们用垒土法将石屋顶拿到顶上,破解了工程建筑中前人未遇到过的难题。看过电影,我们对鲁班师傅助人为乐不留名的精神十分敬佩,对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惊叹不已。进高中读书后,学校还组织同学们观看过《少林寺》,这应该是我国的第一部武打电影作品。后来由于各种原因,电影就看得少了。

  因为农民朋友们十分喜爱电影,对放电影的师傅也就十分热情和优待:当时正是缺粮的年代,乡亲们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但只要电影队的人到了村里,人们总是热情款待,要杀一只鸡或是斩一只羊,有酒有肉,这在村里,是待客的最高标准了。那时的电影队,是个让人羡慕得眼红的国营单位。

  生产队结束后,集体不组织看电影了,于是村里有一农户承揽了放电影的业务,开始了收费,因为人们看了几十年的电影,已经十分热爱了,一时还离不开,虽然现在收费了,但生意仍然很红火。因为那时在山区农村还没有电视,过一段时间能看一次电影,就是乡亲们难得的精神文化生活。

  进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家乡出现了电视机,先是黑白电视,多为本省产的“山茶牌”,不久又有了彩色电视机,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彩色电视机。自从多数人家有了电视机后,电影也就消失了,人们告别露天电影,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但是,我们这代人是不会忘记童年和少年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农村电影的。回忆看电影的历史,电影给我们的好处实在是很多:我们就是在看电影中长大的。从电影中,还让我们接受了革命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知道了真、善、美与假、丑、恶,还从小就形成了爱祖国、热爱社主义的思想观念,树立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思想,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电影不但热爱,甚至到了入迷的程度。有的电影,已经看过三四次,还是爱看,似有一种“百看不厌”的感觉。在那个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很贫乏的年代,是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滋养着我们的灵魂。如今电影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仍然怀念看电影的情景。爱看电影,大抵与年龄有很大的关系,也与当时的文化生活贫乏有关。有时我甚至希望现在的农民也能像那时的村民一样能看露天电影该有多好。然而人生中的有些东西可以重复,有些东西则是一去不复返了。
                            00九年九月三十日夜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作者: 郭玉琴    时间: 2009-10-8 08:31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37 编辑 <br /><br />电影是曾经走过的岁月在记忆里回访.怀旧的情怀总是百感交接的..问好学习叙说得体,文字朴实.稳重


作者: 摇曳风铃    时间: 2009-10-8 08:52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37 编辑 <br /><br />想必都是同龄人,列数的这些电影也是那么年代丰富我生活的重要内容,读来感觉非常亲切,特别是露天电影的情节,使我又重温了那段美好的时刻.
问好忠伟.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09-10-8 08:54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37 编辑 <br /><br />童年的记忆中,永远铭刻着一种无法磨灭的情愫,欣赏朋友的这篇质朴之作。


作者: 尤世民    时间: 2009-10-8 09:21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37 编辑 <br /><br />农村生活单调枯燥,别说电视,就是电影,一年四季也看不到几场,电影机子到哪里就追到哪里,至于其间的辛苦难以言说,苏兄文中所列电影,大都看过,有过记忆,行文稳重,娓娓道来,问好


作者: 尤世民    时间: 2009-10-8 09:22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37 编辑 <br /><br />儿童时代,最爱喜爱看电影?


作者: 苏忠伟    时间: 2009-10-8 09:44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37 编辑 <br /><br />儿童时代,最爱喜爱看电影? [/quote]
谢谢尤老师帮助,已更正。
问好!


作者: 清浅居    时间: 2009-10-8 10:31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37 编辑 <br /><br />时光流逝,曾经的记忆有时候显得很是苍白和熹微。但对于文中提到的露天电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记,或激昂,或悲凉,或欣喜,或惆怅,总之那是一段挥之不去的记忆!质朴的文字,真切的感受,流畅的叙述,很有共鸣呀。
问好,远握!


作者: 苏忠伟    时间: 2009-10-8 16:05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37 编辑 <br /><br />电影是曾经走过的岁月在记忆里回访.怀旧的情怀总是百感交接的..问好学习叙说得体,文字朴实.稳重 [/quote]
谢谢玉琴鼓励!
问好朋友!


作者: 苏忠伟    时间: 2009-10-8 16:06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37 编辑 <br /><br />想必都是同龄人,列数的这些电影也是那么年代丰富我生活的重要内容,读来感觉非常亲切,特别是露天电影的情节,使我又重温了那段美好的时刻.
问好忠伟. [/quote]
谢谢风铃的理解与支持!
问好朋友!


作者: 苏忠伟    时间: 2009-10-8 16:07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37 编辑 <br /><br />童年的记忆中,永远铭刻着一种无法磨灭的情愫,欣赏朋友的这篇质朴之作。 [/quote]
谢谢夏日荷风朋友鼓励!
问好!


作者: 苏忠伟    时间: 2009-10-8 16:08
原帖由 尤世民 于 2009-10-8 09:21 发表
农村生活单调枯燥,别说电视,就是电影,一年四季也看不到几场,电影机子到哪里就追到哪里,至于其间的辛苦难以言说,苏兄文中所列电影,大都看过,有过记忆,行文稳重,娓娓道来,问好

谢谢尤老师指导!
问好!
作者: 苏忠伟    时间: 2009-10-8 16:12
原帖由 清浅居 于 2009-10-8 10:31 发表
时光流逝,曾经的记忆有时候显得很是苍白和熹微。但对于文中提到的露天电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记,或激昂,或悲凉,或欣喜,或惆怅,总之那是一段挥之不去的记忆!质朴的文字,真切的感受,流畅的叙 ...

谢谢清浅居文友的理解与鼓励!
看露天电影,应该是那时的山区农村特有的生活现象,在我的心中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问好朋友!
作者: 蒙正和    时间: 2009-10-8 16:39
作品很好,人气很旺,祝贺忠伟!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0-8 16:49
先记号。晚上来欣赏。问好!
作者: 苏忠伟    时间: 2009-10-8 20:10
原帖由 蒙正和 于 2009-10-8 16:39 发表
作品很好,人气很旺,祝贺忠伟!

谢谢蒙老师鼓励。
问好!
作者: 苏忠伟    时间: 2009-10-8 20:11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10-8 16:49 发表
先记号。晚上来欣赏。问好!

谢谢杜版关注。
问好朋友!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09-10-8 21:44
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学习拜读充满怀旧的散文,问好朋友!
作者: 绝版蔷薇    时间: 2009-10-8 22:34
你看的电影还真多,想当年看电影真是最好玩的事,尤其那个少林寺,天哪,现在还记得那种轰动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0-9 08:44
往事难忘,总有一些事会永远定格在记忆之中.看电影,我们也曾有过的共同经历.忠伟的文字读来,纯朴\自然,一股乡土气息,动感,让人回味无穷.好文
作者: 朱荣华    时间: 2009-10-9 16:09
标题: 嘿!
嘿,就那么回事,想起来还真是受益非浅呢。问好!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0-9 17:18
露天电影情结总是氤氲于心。不过,说实话写露天电影的文字实在太多了,对于你的这篇文章,也有许多的共同之处,所以,我更在意你的最后一段。曾经为了看电影,甚至要跑上十多里,那种兴致高涨的很呢。不过,也有时候被忽悠过,还戏称看的电影名字叫“英雄跑白路”。如今也有那么场把场的露天电影,可惜许多年轻的后生并没有观赏的兴致。也是,家里的电视,电脑,什么电影没有呢。不过,相对于从那个年代生活过来的我们,就始终钟情或怀念着这种真醇的岁月。问好!
作者: 苏忠伟    时间: 2009-10-9 19:27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09-10-8 21:44 发表
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学习拜读充满怀旧的散文,问好朋友!

谢谢于老师关注。
问好!
作者: 苏忠伟    时间: 2009-10-9 19:29
原帖由 绝版蔷薇 于 2009-10-8 22:34 发表
你看的电影还真多,想当年看电影真是最好玩的事,尤其那个少林寺,天哪,现在还记得那种轰动

谢谢绝版蔷薇文友关注。是啊:细数起来,已看过近百部电影了。
问好朋友!

[ 本帖最后由 苏忠伟 于 2009-10-9 19:31 编辑 ]
作者: 苏忠伟    时间: 2009-10-9 19:32
原帖由 季大相 于 2009-10-9 08:44 发表
往事难忘,总有一些事会永远定格在记忆之中.看电影,我们也曾有过的共同经历.忠伟的文字读来,纯朴\自然,一股乡土气息,动感,让人回味无穷.好文

谢谢大相朋友的理解与鼓励。
问好!
作者: 苏忠伟    时间: 2009-10-9 19:33
原帖由 朱荣华 于 2009-10-9 16:09 发表
嘿,就那么回事,想起来还真是受益非浅呢。问好!

谢谢朱荣华朋友的指导。
问好!
作者: 苏忠伟    时间: 2009-10-9 19:35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10-9 17:18 发表
露天电影情结总是氤氲于心。不过,说实话写露天电影的文字实在太多了,对于你的这篇文章,也有许多的共同之处,所以,我更在意你的最后一段。曾经为了看电影,甚至要跑上十多里,那种兴致高涨的很呢。不过,也有时候 ...

感谢杜版主的精心点评及鼓励。
问好朋友!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