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苏东坡的宦海沉浮 [打印本页]

作者: 陆成兵    时间: 2017-8-13 10:55
标题: 苏东坡的宦海沉浮
  苏东坡的宦海沉浮


  北宋文人地位很高,是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苏东坡生活的时代朝廷上党争激烈,他在新旧两党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忠君耿直的苏东坡只能备受打击,远离朝廷,而那些奸吝小人却在朝廷里八面玲珑春风得意。


  苏东坡出生书香门第,青年才俊。他二十岁出头就高中进士,第二年制科考试又拔头筹。苏东坡的才华得到了皇帝和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原本,他可以平步青云,在政治上大展宏图,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然而,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流放。即便是旧党上台,他依然不得志,主动请求外放地方任职。所以,苏东坡的侍妾王朝云说他一肚子不合时宜。


  王安石任宰相时,实施变法,以求国富民强。他在变法过程中急功近利,刚愎自用。王安石极力提拔任用年轻人,凡是支持拥护变法的人都可以得到重用。苏东坡其实知道王安石的意图,许多奸邪小人于是顺势而上,因此把握朝政,排除异己。苏东坡不是反对变法,而是认为变法要循序渐进,契合实际情况,以利于老百姓。然而,王安石的变法大刀阔斧,不管实际情况,强制推行,弄得百姓怨声载道。这就有点像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结果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更加贫苦。苏东坡对此不能坐视不管,他就写诗或上表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让新党的奸邪小人对他产生了怨恨之心。于是,他们网罗罪证,向皇帝进谗言诬陷苏东坡。苏东坡何罪之有呢?他的弟弟苏辙说:“东坡亦何罪?独以名太高”。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苏东坡写诗说明新法的弊端不假,特别是他反对不顾实际的“青苗法”。朝廷上的小人从来没有忘记对他的嫉恨,他们诬陷迫害苏东坡。最后,朝廷派钦差将苏东坡关押进了御史台。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是苏东坡人生中第一次遭受的沉重打击。虽然最后苏东坡死里逃生,但是被贬到了偏远荒凉的黄州。苏东坡成了一个被地方官看管的农民。


  变法失败后,王安石罢相。朝廷重新启用辞官隐居的司马光任宰相,旧党得势。苏东坡被召回朝廷,受到重用,连升六级,成了朝廷的三品大员,与宰相之位只差一步之遥。司马光也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他任宰相之后,废除一切新法,恢复旧制。苏东坡认为新法已经实施多年,其中有不少措施很好,有利于百姓,不应该全部废除。于是,他与司马光政见发生分歧。司马光不听劝谏,苏东坡骂他“司马牛”。苏东坡在朝中受到排挤,他主动申请外放做官。他对皇帝说:“我不愿意参与朝廷新旧党争,您让我到地方上任职,可以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做点事情。”苏东坡是令人敬佩的正人君子。他完全以国家大业、真理事实为依据,不以一己之私为官做人。


  苏东坡外放杭州期间,治理西湖,修建苏堤,使今天的西湖光彩照人。他用清理西湖的淤泥修建了横贯西湖的苏堤,这就形成了著名的“苏堤春晓”风景。苏东坡让百姓承包西湖水域种植菱角,清理水草。为了不让菱角长满西湖,他命人制作了许多小石塔在湖心围成一圈,圈里不让人们种植菱角。这些小石塔现在只剩下三座,就是今天非常有名的风景“三潭印月”。苏东坡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杭州的老百姓都非常爱戴他。


  公元1094年,高太后离世,皇帝亲政,新党重新掌权。这时候,王安石已经去世,朝廷任用苏东坡曾经的好友章惇为宰相。此人是和苏东坡同一年考中进士,深知苏东坡的才华。于是,朝中这些奸邪小人就把苏东坡贬到了蛮荒之地惠州。已年近花甲的苏东坡在瘴气弥漫的惠州,生活极其艰苦。但是,此时的苏东坡早已不在乎这些,他很快就融入到当地的风土人情之中了。他在诗中写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在惠州生活得潇洒自在,旷达洒脱。


  宰相章惇等人嫉妒苏东坡的才名,害怕他回到朝廷担任宰相。他们看到苏东坡在惠州不但没有被整死,反而生活得很好。于是,他们再次把苏东坡贬到了更加遥远的海南儋州。这在宋代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已经贬到不能再贬了,再贬就到海里去了。这是宰相章惇等人欲置苏东坡于死地而后快,无异于满门抄斩。儋州不仅经济落后,而且文化也非常落后。苏东坡在儋州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培养了儋州历史上第一位进士,他也是儋州文化的开创者。


  苏东坡被朝廷召回,途经金山寺时,在自己的一幅画像上题诗:“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把自己的流放地看成是自己一生最主要政治功绩,不能不使后人敬佩。章惇之流虽然贵为宰相,那又如何?最后不还是被历史的尘埃湮灭了吗?苏东坡,这位将近一千年前的历史人物至今依然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特立独行的人格魅力将在历史长河中继续大放光彩,照耀千秋万代。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卢米粒    时间: 2017-8-13 22:56
俺家坡坡怎么样都可爱,他是下凡来历劫的上神!!
作者: 陆成兵    时间: 2017-8-14 10:08
卢米粒 发表于 2017-8-13 22:56
俺家坡坡怎么样都可爱,他是下凡来历劫的上神!!

呵呵,坡坡的粉丝太多了,古今中外都有。
作者: 剑鸿    时间: 2017-8-14 10:53
文章写得很平整。立论中正,简笔勾勒。说说那个章宰相吧,东坡去海南,和他有很大关系。但自己也没有落到好果子吃,流放的比东坡还远,死得更惨。宦海沉浮的千万士子,能青史留名,还是要一点精神光辉的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7-8-14 11:17
说到宦海沉浮,其实可怜的是那些皇帝们,正是他们的朝令夕改成就了一代大学士的风采,让后人从此知了苏轼,知了王安石,知了司马光,还有苏辙……
作者: 陆成兵    时间: 2017-8-14 13:13
剑鸿 发表于 2017-8-14 10:53
文章写得很平整。立论中正,简笔勾勒。说说那个章宰相吧,东坡去海南,和他有很大关系。但自己也没有落到好 ...

苏东坡的大爱也在于此,当他被朝廷召回时,听说章惇被贬谪流放。他不计前嫌,写信给章惇的母亲,安慰老人家宽心,还给她送去了钱和物。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7-8-14 14:23
有些人天生不适合当官,但没有当官的经历又不能成就他其他方面的伟绩,这是完整的轨迹。
作者: 陆成兵    时间: 2017-8-14 20:22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7-8-14 11:17
说到宦海沉浮,其实可怜的是那些皇帝们,正是他们的朝令夕改成就了一代大学士的风采,让后人从此知了苏轼, ...

文章乃千秋之大业,时事不幸诗人幸!问好老师,感谢关注点评!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7-8-15 09:16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7-8-14 11:17
说到宦海沉浮,其实可怜的是那些皇帝们,正是他们的朝令夕改成就了一代大学士的风采,让后人从此知了苏轼, ...

皇帝才不可怜呢!吟风弄月的人在皇帝眼里本身弄臣的定位,有其不多,无他不少,皇帝需要的是治市的能臣,善战的将军而已。至于这些大才子,也都经过了政治的选择而淘汰的,一板子打在皇帝的屁股上,委实冤屈了一些。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7-8-15 09:55
一孔 发表于 2017-8-15 09:16
皇帝才不可怜呢!吟风弄月的人在皇帝眼里本身弄臣的定位,有其不多,无他不少,皇帝需要的是治市的能臣, ...

知道什么是反语吗?大学士。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7-8-15 10:04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7-8-15 09:55
知道什么是反语吗?大学士。

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7-8-15 10:05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7-8-15 10:04
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

一个安然一个一孔么?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7-8-15 10:06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7-8-15 10:05
一个安然一个一孔么?

这是孤独裁缝对你的总结。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7-8-15 10:07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7-8-15 10:06
这是孤独裁缝对你的总结。

哪 里?我揍他去。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7-8-15 10:08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7-8-15 10:07
哪 里?我揍他去。

赛区,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7-8-15 10:19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7-8-15 09:55
知道什么是反语吗?大学士。

这可以作为女人比男人聪明的有力证据之一。
作者: 陆成兵    时间: 2017-8-15 13:40
lvhq018 发表于 2017-8-14 14:23
有些人天生不适合当官,但没有当官的经历又不能成就他其他方面的伟绩,这是完整的轨迹。

赞同!性情耿直,待人真诚的人是不适合当官的。当官者必是心黑脸皮厚,说假话时脸不红心不跳的徇私舞弊之徒。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17-8-15 14:20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17-8-15 14:23 编辑

文人多以天下为己任,然怀才不遇却是常态。
《三国演义》的诸葛亮是罗贯中为文人创造的一个梦想,前半生明主三顾茅庐,言听计从,给足了面子;后半生辅佐少帝,既独断国事,又受忠君美名。虽然短寿,却也轰轰烈烈。这种人生是可遇不可求的。
而苏东坡则是后世文人的一个样板,家族氛围、个人文采自不必说,一生几起几落,挫厄之中总有贵人相助。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对待人生的态度,起则伴君论政,落则能独善其身。从他豪放的诗词中最能体会。他的人生是实实在在的,可以效仿的。

贵文简述了史载的东坡仕途事迹,普及了历史知识,若是多些作者的个人感悟和议论就好了。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7-8-15 19:48
幸亏苏东坡的宦海沉浮,才留下那么多闪光的足迹和诗词让后人凭吊回味。
作者: MLMC    时间: 2017-8-15 20:10
系列,写这么多!不错。

欣赏!
作者: 闫广慧    时间: 2017-8-15 20:41
宦海沉浮很难说谁忠谁奸。苏轼的升迁和贬谪不过是党争角力的结果。历史打了一个扣,需要我们自己去解开。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