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打印本页]
作者:
仙客来
时间:
2017-9-1 09:56
标题:
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韩愈说:“古人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由此可见,老师在人们心中是极其崇高权威的。然而中外历史上,敢于超越“雷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人也为数不少,他们不墨守成规,固步自封,而是敢于超越,勇于创新,赢得了人们的赞叹和欣赏,下面不妨让我们去认识一下他们。
国学大师梁启超,是我国近代史上的著名政治活动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12岁成秀才,17岁中举人,可谓少年得志,春风得意。正当他踌躇满志之时,有人给他介绍引荐了康有为,于是前去拜访。本来少年举人梁启超还有自负的本钱,哪知康有为乃以大海潮音,作狮子吼,谈天说地,纵古论今,整整一天仍滔滔不绝。这让梁启超“且惊且喜,且怨且艾,且疑且惧”。回来后彻夜难寐,感到自己以前所学不过是科举制度的敲门砖罢了,根本不算啥学问,于是毅然拜康有为为师,从此结下师生友谊。
梁启超师从康有为,不仅是从他政治生涯的开始,而且也是他进入学问殿堂的起点。他曾说:“启超之学,实无一字不出于南海”。然而,日后师徒二人政治思想上逐渐产生了分歧,比如晚年的康有为继续鼓吹尊孔复辟,而梁启超却反对复辟倒退,维护共和,追求立宪,他认为历史是在不断进步的。虽然由于政治主张不同,康梁两人最终分道扬镳,但梁启超对乃师仍怀着无限深情,他在【公祭康南海先生文】中,高度评价了康有为,师生留下了春天般葱茏的佳话。
在西方历史上,同样有一位声名远扬的哲学家,给人们留下了不朽的著作,成为古希腊文明的一座高峰。他就是被黑格尔誉为“历史上无以伦比的人物”恩格斯赞之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物”,本.琼斯称之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哲学家”,他就是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最引人注目的轶事,莫过于他和老师柏拉图的二十年师生情愿缘。公元367年,刚刚17岁的亚里士多德进入了柏拉图学园,从此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求学生涯。他仰慕柏拉图的人格和学识,倾心投入柏拉图的精神世界,深得柏拉图的赏识,赢得了学园之心的雅称,并被提升为学园教师。
亚里士多德在感谢师恩的同时,却对柏拉图的理念说,既现实世界之外的理念世界是唯一真实的哲学观点产生异议。他广泛阅读,做了大量笔记,开始向世界本原问题伸出稚嫩的触角。柏拉图对这位具有个性的弟子亦喜亦恼,有时善意的称其为吃足了奶就会乱踢母亲的“小马驹”。20年的学园生活,使亚里士多德积淀了深厚的哲学底蕴,也休养了独立的人格品质。他没有亦步亦趋地成为柏拉图的应声虫,也没有我行我素地成为柏拉图的叛逆者,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张开了飞翔的翅膀。
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值得推崇和效仿:“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这句名言给人的启迪是,热爱一个人并不意味着对他盲目崇拜,当真理和师友不能两全时,宁舍友情而保全真理。这是每一个学者应深思的。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7-9-1 10:12
占个座先。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7-9-1 14:10
喜欢最后那段,热爱老师,但更爱真理。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7-9-1 15:11
这观点正确!鉴定完毕。
作者:
吾其还
时间:
2017-9-1 16:05
首句“古人学者必有师”当为“古之学者必有师”,提醒。
作者:
仙客来
时间:
2017-9-1 16:32
吾其还 发表于 2017-9-1 16:05
首句“古人学者必有师”当为“古之学者必有师”,提醒。
谢谢指正,我的纰漏。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9-1 20:07
我倒觉得康圣人没有那么高的学问。梁之所以那么说,只是出于对老师的尊敬罢了。如梁真有学问,自然著作等身,纵然后来成了保皇党,也不失为一代大家。倒是那位写《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章太炎,方称一代宗师。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9-1 20:58
推翻真理去热爱老师,本就站不住脚,他们经营的歪理经不住推敲。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7-9-1 22:18
梁启超的名声比康有为好多了,近年来,对康有为评价不高。
最佩服的是谭嗣同。
作者:
陆成兵
时间:
2017-9-2 09:27
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可以套用这句话:尽信师不如无师。其实说白了,就是不可以迷信,而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即所谓创新。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7-9-3 20:27
亚里士多德还教出了一个成吉思汗般的人物——亚历山大大帝。真不知是好还是坏事。不过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老师和学生还是很具分量的,康梁不是一回事。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