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惟有真情不可辜负 [打印本页]

作者: 淡淡不如风    时间: 2017-9-4 10:50
标题: 惟有真情不可辜负
本帖最后由 淡淡不如风 于 2017-9-5 10:21 编辑

  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对方报上名来,我有印象,知道这是我的同行--本城另一位教作文的老师,据说教得不错,但素昧平生,给我打电话是何意?

  她在电话中说,因为身体原因,带不了作文班了,班里还有十几个五六年级的孩子,都想继续学,她想给孩子们找个好老师,所以找朋友要了我的电话……

  瞬间,一股叫作“感动”的暖流蔓延了我全身的血管。本地作文班有三四十家,我何德何能,让一位从未谋面的老师如此信赖。我真诚地向她道谢,并不是感谢她给我带来的生源,而是感谢她在终结作文班以后,还能继续为这些孩子着想。她说她很舍不得这些孩子,孩子不昧,他们明白谁对他们好,所以师生之间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我当然理解,我在平时很少说“学生们”,不管是口语还是文字,我都习惯了“孩子们”。也许教课只是我的职业,但职业之外,我还能触摸到那么多纯洁如水的心灵,那就是我的幸运了!在电话里,我向她郑重承诺:“我会用真心来对待你的孩子们。”

  放下电话,我给合作伙伴(提供教室,负责后勤招生)打了电话,小学班停止招生,把余下的课桌都留给那位女老师的学生。合伙人说,快满了,没有多少桌了。

  我说:“破个例吧,加两张桌,尽量让这些孩子进来,那些进不来的,我给他们推荐个好老师吧。”

  下午,我到了作文班,要开学了,得收拾一番。合伙人却准备好了说辞,跟我商量发展作文班,他可不想让这些生源落到别处,而教课的我又分身乏术,他想招个小老师,再开一个新班,教这些新来的学生。

  我断然回绝:“不,我要对得起一位好老师的嘱托,我要亲自教这些孩子!”

  “可是教室放不下这么多,不能白白地看着生源跑了啊!”

  “生源跑到有经验的其他老师那里,也不能落到没经验的小老师手里!”

  合伙人急得无可奈何,他怎么能甘心让送上门的学生转投其他作文班?于是开始以“利”诱我,新老师进来后,给我提一部分成。

  对此,我从不奇怪,我这合伙人为人不坏,但向来唯利是图,他开着托管班,把所有事都当成了“生意”来做。在他眼里,开作文班的和他卖盒饭是一样的道理,都是为了生意和利益。我不觉得他有错,他想挣钱,这不是坏事。可我也不觉得我有错,我挣的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个世界上很多浮夸虚假的“生意”,但惟有假药和假的教育是最缺德的。所以在我眼里,教课赚的钱和卖盒饭赚的钱毕竟不同,我不能利用自身的一点虚名把这些孩子招过来,然后再推给一个不怎么会讲课的新手。这不仅仅是失信于人的问题,这更是残忍和无耻。

  我和合伙人合作三年,平时相安无事,发生矛盾都是因为我影响了“大局”。比如我的初二班只有四个学生了,他有一次提出把这个班撤了,然后招小学生,以我的讲课风格,很快就可以招满,这样一年我们两个就可以多挣两万多,三年呢,五年呢?但是,我和他讲,这个班里有个女孩跟了我四年,我也曾想过给这个班结业,可是她说:“老师,我还想跟着你。”那时我便答应了她,“剩你一个人,老师也不撤班。”我把这些话告诉了合伙人,然后对他说:“撤班的事,你以后不要提了。”

  我对合伙人向来不客气,直来直去,态度强硬,但也免了不少麻烦。就像这次,我依然固执。他实在没办法了,又提了一个让我获得最大利益的方案,让我媳妇来给这些孩子讲课,我们夫妻拿七成,他只要三成。

  我淡淡一笑:“这些孩子,也不能落到我媳妇手里--她也是新手!”

  他泄气了,再也不提了,乖乖地准备加桌椅去了。

  我不是圣人,不是君子,有数不清的缺点,我也贪财,我也恋酒,我蹉跎过岁月,浪费过时光,做过错事,得罪过人,但我始终坚持:在这个世界上,惟有真情绝不可辜负!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秋實    时间: 2017-9-4 11:10
本帖最后由 秋實 于 2017-9-5 08:04 编辑

         欣赏如风的大作,问好!
       《唯有真情不可辜负》一文,通过描写接受同行的委托,而不辞劳苦,精心安排学生的学业一事,表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职业道德,以及“唯有真情不可辜负”的中心思想。
       文中提到“好老师”,这是我一直以来都在纠结的一个问题。事物间,有好便有坏。有好老师,言外之意就有坏老师,起码有不好的老师。
       无论什么老师,大家都有国家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大家也都在从事教育工作。那些“坏老师”教出的学生,岂不都是“坏学生”?岂不都是误人子弟么?
       至今我也没弄明白,不知大家怎么看?!

作者: 陆成兵    时间: 2017-9-4 14:33
在利益面前,能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原则,把教书当成事业,不辜负别人的真情,让我感动。拜读佳作,问好老师!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7-9-4 15:08
能够坚守自己良心,就已经让人钦佩。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7-9-4 15:14
想起我女儿那时曾非常依恋最初带她的学前班老师,的确,那个姓刘的老师对女儿很是关照。只是女儿该读一年级了,也有人提议说让刘老师带吧,让她教给一年级课程。刘老师很为难,因为单开课精力吃不消是一,我们也考虑到必要时还是要给孩子换新环境的。一个只依恋于过往的孩子永远都不会长大,将来还要面对社会诸多生面孔。
因此如风这里说到的好老师或是不好的老师,这个我也自问过,自己是否是一个称职的讲师?如果不是,之前有被聘讲,而且被校长重复推荐。可我自己却不然,因为除了大局,我还是更格外关注小局……
作者: 吴显萍    时间: 2017-9-4 17:05
当今社会像如风老师这样认真负责,不向钱看的已经不多了,能当你的学生真是幸运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7-9-4 17:20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作者: 沈盼盼    时间: 2017-9-4 23:15
学习老师的文凤
作者: 闫广慧    时间: 2017-9-5 00:49
真心的感动,为那个负责人的女老师,也为先生。为人师表,赞一个!
作者: 秋實    时间: 2017-9-5 08:08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7-9-4 15:14
想起我女儿那时曾非常依恋最初带她的学前班老师,的确,那个姓刘的老师对女儿很是关照。只是女儿该读一年级 ...

是啊!这好老师与坏老师的矛盾,究竟怎么认识?怎么克服?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17-9-5 08:45
这个社会能够坚守自己不容易,至少要凭借实力和口碑,维持真情其实艰难。
作者: 淡淡不如风    时间: 2017-9-5 10:13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7-9-5 08:45
这个社会能够坚守自己不容易,至少要凭借实力和口碑,维持真情其实艰难。

说难也难,说易也易,追求得少一点,就好办了。
作者: 淡淡不如风    时间: 2017-9-5 10:14
闫广慧 发表于 2017-9-5 00:49
真心的感动,为那个负责人的女老师,也为先生。为人师表,赞一个!

感谢支持。
作者: 淡淡不如风    时间: 2017-9-5 10:14
沈盼盼 发表于 2017-9-4 23:15
学习老师的文凤

感谢支持。
作者: 淡淡不如风    时间: 2017-9-5 10:14
微风轻拂 发表于 2017-9-4 17:20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感谢支持。
作者: 淡淡不如风    时间: 2017-9-5 10:14
吴显萍 发表于 2017-9-4 17:05
当今社会像如风老师这样认真负责,不向钱看的已经不多了,能当你的学生真是幸运

主要是挣不来大钱,也就没啥大出息,教教孩子,自得其乐。
作者: 淡淡不如风    时间: 2017-9-5 10:16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7-9-4 15:14
想起我女儿那时曾非常依恋最初带她的学前班老师,的确,那个姓刘的老师对女儿很是关照。只是女儿该读一年级 ...

我们这边的老师
一种是有才无德:上课不讲关键,课后补习再讲。高三重点班的老师,尤其这样。
另一种是无才无德:看别人补课挣大钱,自己水平不高,挣不来,但生嫉妒,上课越发对付。
好老师:起码对学生负责,爱护学生,至于水平高低嘛,这个还真是不好判定。
作者: 淡淡不如风    时间: 2017-9-5 10:16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9-4 15:08
能够坚守自己良心,就已经让人钦佩。

尽力而为,但求心安。
作者: 淡淡不如风    时间: 2017-9-5 10:17
陆成兵 发表于 2017-9-4 14:33
在利益面前,能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原则,把教书当成事业,不辜负别人的真情,让我感动。拜读佳作,问好老 ...

谢谢鼓励,把课讲好,有成就感。精神财富大于物质财富。
作者: 淡淡不如风    时间: 2017-9-5 10:20
秋實 发表于 2017-9-4 11:10
欣赏如风的大作,问好!
       《唯有真情不可辜负》一文,通过描写接受同行的委托,而不辞劳苦 ...

坏老师,有的不是老师。
现在托管班的都叫老师,其实他们本行就会炒个菜做个饭打个麻将。
他们自然以挣钱为主,这无可厚非。
在金钱面前,他们鲜有底线,为了招生,他们能去学校买来考试题,提前让那些孩子做一遍。
然后这些孩子个个考得可好了,家长可美了,事实上孩子们连字都认不全。
你说,他们能带出好孩子来吗?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7-9-5 10:21
淡淡不如风 发表于 2017-9-5 10:16
我们这边的老师
一种是有才无德:上课不讲关键,课后补习再讲。高三重点班的老师,尤其这样。
另一种是 ...

我们这边乡村的老师也还轻松,竟争率也只限于几个乡镇,甚至出现脱岗找代课老师顶替现象。城里就很麻烦,除了升学率,各年级考核要求极严。而刚刚招教上来的教师也必须去乡下锻炼几年,然后再通过考试才能进城,这就又存在一个竟争与淘汰阶段,若不合格将继续留任乡镇,老死也无升迁希望。
作者: 淡淡不如风    时间: 2017-9-5 10:23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7-9-5 10:21
我们这边乡村的老师也还轻松,竟争率也只限于几个乡镇,甚至出现脱岗找代课老师顶替现象。城里就很麻烦, ...

水平不够,留在乡镇也是公平的。
但可惜了,乡镇的教育越来越差。
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本就巨大,这下又拉大了。
作者: 刘晓斌    时间: 2017-9-5 15:23
看来我俩缺点差不多嘛
作者: 慕寒    时间: 2017-9-7 13:59
不辜负真情,也是不辜负良心。这俩东西,比什么都贵重。
不过,老师您能跟合伙人硬气起来,也是因为自己有本事,不是每位老师都有这样的底气的呢。
作者: 奉洁    时间: 2018-10-18 11:07
守信重情,不为金钱所动,为先生点赞!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