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打印本页]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6 16:38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46 编辑 <br /><br />先记号。后欣赏。问好!


作者: 刘满园    时间: 2009-12-6 16:41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46 编辑 <br /><br />读了,欣赏,学习。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6 16:47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46 编辑 <br /><br />雾,给人的直接感受就是迷蒙或迷惘。然后在雾升起的时候,感官与视觉的于一统里却又迥殊。感官是身心的感受,而视觉则有力地冲击着思想情愫。让你不得不发出诸多的于之有关的感悟来。“其实路也不见了,他只能扶着微茫的希望,就像撑着一根拐杖,摸索在迷乱的路途,并在想象中寻找阳光。”作者就是以“雾”来澄明内心的真实,或真实中的胶结与缠絷。终于:“雾浓起来的时候,就要找到自己。雾浓起来的时候,终将找到自己”。我想此文,作者在表达和抒发的意旨上将文字连缀成或川流不息又暗流涌动的生活长河。当你身心置进这条流动的长河,会让你有很多实切而难忘的感受,而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主要是情景与情境。好文。精华支持!


作者: 摇曳风铃    时间: 2009-12-6 16:48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46 编辑 <br /><br />雾,像视觉里的障碍。它可以笼罩清晰的往事,也可以积淀现实的尘埃。人的一生,总会遭遇前尘中的挫伤,觉得日子的迷蒙和混沌,试图用一湖的水来剔透它,或者当它潮温而滴出水时,又渴望有阳光的焙烤。其实,你只需挥一下手,用你的手拨去眼前的雾,是不是会呈现一块晴朗的天宇。虽小,却足以让视野开阔一些。
问好章烨,喜欢这样的文字,有灵性的跳跃,也有思想的沉淀。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6 17:23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47 编辑 <br /><br />提下。问好!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6 17:40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47 编辑 <br /><br />雾蒙蒙,但人心是开阔的。文章细腻而具有大气之风格,充满感性色彩。学习美文


作者: 一丁    时间: 2009-12-6 18:18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47 编辑 <br /><br />学习美文,向朋友问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12-6 19:06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47 编辑 <br /><br />散文不只是对一个作者语言功底的考验,也是对他的诗性的考验。所谓诗性,就是对世界的情感化美得发现和传输。语言即思维,形式即内容,艺术即思想,应该骨肉相连。越是生活化的散文,越是诗性化的散文,就越发显得高贵。诗性可以说是散文的灵魂,是散文的根本品性。它超越世俗,于是人类才寻觅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章烨散文的可贵之处,正在于此。支持精华!


作者: 西北明月    时间: 2009-12-6 19:50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47 编辑 <br /><br />学习美文!问候朋友。


作者: 曾经沧海    时间: 2009-12-6 20:18
标题: 回复 1# 章烨zhangye 的帖子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47 编辑 <br /><br />诗一样的语言,清朗、明静。欣赏并问好。


作者: 田一丁    时间: 2009-12-6 21:27
雾浓起来的时候,就要找到自己。也许,在一本书的某个段落里,在灯下招摇的冥想里,在若隐若现的文字里,在孩子清澈的明眸和小鸟般的欢乐里,在一阙通向灵魂的古曲里,或一茎回绿的草叶里,迷失的自我就会悄焉降临,再次回到痛并快乐着的尘世。
喜欢你诗一般的文字。
问好!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09-12-6 21:33
在大雾弥漫的时刻思考,这雾就像是心情的变化就像是散漫的心绪就像是生活的感悟。雾浓起来的时候,就要找到自己。这样的句子含蓄而颇有哲理。走出迷雾与迷茫,人才会自强自立。
   拜读学习章烨文友最新力作,感悟到思辨的力量与感悟的厚重。问好!
作者: 房子    时间: 2009-12-6 22:46
雾。这个具像的选择恰当而又贴切。如此说,是因为,雾的存在和变化承载的是作者的内心世界。它们的聚合与消散,遮蔽或者敞开的,都是一颗经受过去的敏感的心。无论是内心的情感还是希望,都会如这雾的存在与消失的暗示。丧失或者得到,也或者在此情境中找回自我,都是一种人生清醒的必然。同时,这也是人生必须担当的。雾如花,如心中的美景,眼睛的涉入与退回,很多时候都只在于眼睛本身。

问好章烨。象征和隐喻手法到位。很不错的美文。
作者: 琴若雨    时间: 2009-12-7 01:06
        这篇写雾的文字,从现实场景入手,以此切入视点,以较为冷静叙述与描写,展开内心在雾里的幽微感知,也可以理解为雾是作者暗喻的一种沉郁心情,其间细微的心理活动,感觉的变化与对场景的真切体会的叙述细腻沉静。语言从场景到内心活动的转换也表达的自然妥帖。在语言流淌的情景中,暗合着心理留下对人生境遇的内心感受。文字优美、诗意,并留露出淡淡的伤感,给人情感上的真切感怀。

        欣赏,此文在语言风格上较前有些变化,少了些华美,多了些沉郁,情感的表达也更深沉,有着阴柔的美,因此文字的厚重与大气得到了呈现。支持精华,问好章烨!  





[ 本帖最后由 琴若雨 于 2009-12-7 10:11 编辑 ]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9-12-7 09:45
具象清晰灵性,寓意丰满,文笔感性,画面感十分强烈。好文章,支持精华!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09-12-7 09:56
品读美文,诗意的文字,徜徉着诗意的思想,令人过目难忘!
作者: 清浅居    时间: 2009-12-7 11:22
这样的文字亦如静谧的一泓清泉,一泓静水,在幽静的湖面上升腾起幽暗的雾气,似烟如云,氤氲在读者的眼前,在雾色迷离的背后,我读到一份冷静的独白,面对逝去的时光,孤独的站在光阴流失的雾色里,彷徨,迷茫,蓦然回首,却发觉一切依旧。
学习老师静美的文字,问好,远握!
作者: 落梅    时间: 2009-12-7 11:37
在雾中走失,在雾中沉静,在雾中看世,在雾中超脱.那些原本会被阳光蒸发的思想,在雾中有了重新思索的理由。那么原本会被微风吹散的记忆,于雾中得以沉着地凝结.
雾亦如封存的老酒,酝酿成熟之后,终究要开启,要拨开云天,继而直上碧霄.而那些沉静的思想,积淀的人生,也需要往更深远的方向放逐.
诚然,文字亦是如此.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7 12:55
拜读章烨力作!
文友文章写得婉约含蓄。以雾为写作意象,层层展开,进而提炼出“走出迷雾与迷茫,人才会自强自立”的主题。思辨的力量与感悟的厚实。
学习!
作者: 西溪    时间: 2009-12-7 18:12
章烨老师的的《雾》,有着比雾更加迷离的思绪蔓延,时间的雾,思想的雾,心底的雾……,阻隔着日光和过往。心底一泓水,始终是澄澈的,但有时就是无法穿越。而当雾去天朗,它依旧是 “止水如凝,一如从前。”。

什么都不能让一个人改变,改变他最原真的本色。

章烨此篇,运用意识流的手法,表达了内心思想的动荡,以及时间的流动。好文!
真诚问候章烨老师!
作者: zsyzqy    时间: 2009-12-7 21:02
琴版的点评,一语中的,入木三分,欣赏佳作,再看点评是一种享受!

作者: 琴若雨    时间: 2009-12-7 21:06
原帖由 章烨zhangye 于 2009-12-7 17:16 发表

琴版的点评,从全文的写作手法切入,沿着情感基调行走的脉络,完整清晰地呈现了心物交感的内在演绎过程,其深彻的洞察与捕捉幽微的鉴赏水平,令人很是佩服。辛苦了,十分感谢您。


你的文字越来越好,少了些华美,多了些清丽、沉郁之气,这种走向很好。

握手致意!:handshake
作者: 汤如浩    时间: 2009-12-7 22:59
提读学习!问好!
作者: 若水    时间: 2009-12-9 11:36
雾既是自然界的一种生态,同时又暗喻了作者的心境。作者写作手法和风格有所转变,语言也从华丽转为清新,读之更为震撼人心并产生共鸣。好文,学习!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09-12-9 14:38
  抒情性。诗性。意象的铺成与连缀性。烘托呈现出一个模糊的身影,一种异质的思想掘进。
作者: 不觉寒    时间: 2009-12-9 19:09
标题: 回复 1# 章烨zhangye 的帖子
被阳光浸泡的感觉,就像蝴蝶穿梭在芬芳的花丛里,那种水银泻地般的直射,炽热且纯净,会把幽暗的心绪抹亮,然后充裕起每个快乐涌动的晨昏。
作者: 春柳    时间: 2009-12-9 19:21
诗意,深情,伤感!欣赏力作,问好!
作者: 小月    时间: 2009-12-11 11: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WLAG2006    时间: 2009-12-11 17:42
读文,犹如走进音乐的殿堂,余音绕梁!欣赏!问好!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