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父亲 扁担 [打印本页]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6 22:57
标题: 父亲 扁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6 编辑 <br /><br />

             父亲·扁担
                             文/李雷
    “扁担长,板凳宽,扁担绑到板凳上……”孩童欢快诵读熟悉的绕口令,引领我的思绪回到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
    那些年,我家有一根竹制扁担,它是父亲辛勤劳作一年,因劳动成绩突出而获得的奖品。那时,南国的竹子所做的扁担在北方鲜见,即使供销社里运来些竹制扁担,那也宛然成了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浙江店里头被尊为“胶菜”的北京白菜,很贵的!平头百姓是买不起的。这根扁担对于父亲来说是一个骄傲,父亲视它如珍宝!
    在一切姓公的那个年代,生活在河西走廊川区,平日干农活,送粪送土,拉来运往,只用架子车。这根扁担几乎没有一展身手的机会,父亲便在两头拴上两根铁链,铁链末端扎上铁钩,挂两个小铁桶挑水。父亲到池边挑水,竹制扁担磕在水泥灌制的池边上“卡啦啦”作响,他肩挂两小桶水,走路一阵风,扁担一闪一闪,吱悠吱悠的,像哼着曲子。父亲常夸它:顺肩,省力!随后包产到户,家里分了大白马,为了大白马饮水方便,小桶换成大桶。这根祖籍南国的扁担,没有湿润空气的滋养,也许是思乡心切吧!很快由一个妙龄少女变成失去风华的老妪——干裂,断筋。父亲不得不在中间并一个木棍,用铁丝扎紧,尽管能坚持使用,但它轻巧已失,风光不再。在一个寒冬腊月天,它在父亲肩头走完了自己远离故国、孤苦难耐的一生,“咔嚓”断为两截,而后化成一缕青烟,飘渺回归故国。
    看来南国竹子做的扁担只适合生存在温润的南方,只适合朱老总和他的战士们去挑粮食。而适合北方人做扁担用的材料只能就地取材——榆木尽管骨重,却不失为上乘之选。
    那年头,虽然土地承包、饲养院里的牲畜也分给个人家,但地头的树依然是公家的,队长看的贼紧,即使有人砍了死树,轻者开会叨叨,重则罚款。大凡乡邻剁个扁担、铁锨把之类的物件,都要白天瞅好,晚上下手。用新做的扁担到水池上挑水,听人一夸:好扁担啊! 挑水者忙说:亲戚送的!亲戚送的!彼此相视而笑,心照不宣。父亲早瞅好扁担胚子,只差让“亲戚”送来。
    夜晚,父亲怀揣斧头出门,很快扛来一根大人胳膊粗的榆树粗枝。煤油灯下,砍枝,剥皮,削结,刮匀,磨平。再在两头用烧红的火钩烧开两个洞,扎上原有的铁链子。一根新扁担——成了!父亲把扁担往肩上一搁,在屋里前颠后晃,转了几圈,惹得全家人大笑。我们哥俩也操练了一番,学猪八戒,学沙和尚,嘻嘻哈哈,很兴奋。
    第二天,父亲去挑水,我拉着大白马跟在后面,邻居眼尖,看到父亲肩上的新扁担:“新扁担啊?”“新扁担!亲戚送的!”大笑!父亲站在水池边上,扁担不离肩,两手各抓一根铁链,身子向左一转,右手趁势把铁链向下一按,“咕咚”——右边水桶水满了,左手紧扯左边铁链,右手一使劲,一桶水豁然放于池边上。而后身子向右一转,左手紧抓左边铁链向下一按,“咕咚”——另一水桶吃满水。随即直立身子,提出水桶,桶不挨地,已然转过身子,迈开大步向前走去。屁股不甩,身子不晃,脚步声和着桶底嗡嗡的声音,仿佛清韵一曲。到了水缸前,父亲提起一只水桶轻挨水缸,哗啦啦倒进,而后倒进另一只桶里的水,仍然桶不挨地,向水池边走去。一口气,三四趟下来,揉着肩膀,笑着:这家伙就是背劲,挑水省力,赛过竹扁担几十倍!
    吃着用父亲的肩、用榆木扁担挑来的水,我们长大了,而一学期只收五毛钱学费的时代却结束了,高额的学费对于一个务农为主的家庭来说,那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尤其我们姊妹四个都在上学,无疑更是雪上加霜。父亲只得多养几头牛、几只羊,以此贴补我们上学。夏天,庄稼常浇水,水渠里有水,牛羊饮用方便。但每年一过白露,庄稼就收完。从当年九月到次年四月,近乎长达七个多月的时间里,除浇灌冬水,水渠里淌几天水之外,其他时间,牛羊饮水全靠父亲和那根扁担。尽管我们哥俩也能挑水,也只是在假期,偶尔为之。好心的邻居和亲戚常劝父亲:要么少养几头牲畜,要么不要让两个女孩子念书。父亲只是笑笑。慢慢的,父亲挑水的利索劲渐行渐远。水池里水深的时候,双手抱着扁担打上一桶水放在地上,再去打满另一桶水。挑水走路也是屁股一甩一甩,脚底下沙拉沙拉的。每次挑完水总会歇歇再干其他的农活。
    女孩儿总比男娃体贴父母亲,我大姐便是其中之一。那时大姐已念高中,父母亲的劳累加之因上学导致的家境窘迫,令她自责——因为乡人都说女娃娃长大是人家的,念成书也是白搭。所以,大姐把这一切都归于她和二姐上学之故。有一周,大姐没有去上学,和同村的几个妇女到沙窝里打黄毛菜籽(一种沙生植物的种子,碾碎加在面粉里,面食可以变得有味,精道。很值钱的!),每天早出晚归,谎称学校放假。父亲很快知道实情,下午大姐回来,就问她原因。大姐说了不想上学的原委,父亲大怒,扯下挂在墙上的扁担,就要打她,妈妈挡住,尽管扁担没有挨到大姐身上,但大姐吓怵了,说啥也不逃学了。其实,当时吓怵的还有哥、二姐和我。父亲当时说的话至今我还记着:我吃屎喝尿,砸锅头折炕也得供你们上学,考不上学是你们的事,不供你们上学那是我没有尽责!后来,大姐考上了一所师范专科学校,并有幸从政。哥,二姐和我也相继走上了工作岗位。逢年过节,我们回去,有邻居给父亲戴高帽子:老汉!你厉害啊!供出了四个大学生!大姐打趣:都是扁担立的功!父亲笑着。
    七年前,村里建了水塔,挑完最后一担水,我随手将扁担立在一旁。父亲走过去,拾起它,抖顺铁链,细细的端详了一番:这家伙就是牢实啊!十几年了,还就这个样子,你看铁链子都快断了,它还好好的!想当年长了这个扁担的那个榆树早已被人砍倒烧了,这个东西还使唤着!父亲挂起它,眼睛闪着浊泪。
    我回到老家,常会看到这根颐养天年的扁担。偶尔拿下来吹吹灰看看。十几年了,它该细的地方细了,磨得发亮的地方依然闪亮,似乎散发着父亲的汗味,纹理又好似父亲肩上的肉纹,清晰可辨。那一丝丝纹理中印刻着一家人生活的酸甜苦辣、风风雨雨,印刻着我们兄弟姐妹成长的足迹和历程。它,其貌不扬,却用自己特有的坚韧和那份执着,哺育我们成长。它的生命早已和我们的生命相融,永远,永远……
    我想保存它,如果有一天,博物馆征集民间物什,我就把他献出去。我认为这样的物什更能反映一个时代、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家庭的发展变化情况,它的说服力远优于文字,它的沧桑是任何一部书籍也无法全面诠释的。它丰厚。它深邃。   (全文2500字)
    (甘肃  李雷)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7 00:09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6 编辑 <br /><br />刚写好文章。马上欣赏。问好!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7 00:25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6 编辑 <br /><br />从奖励着的竹制扁担,但“偷砍”来的榆树扁担,扁担,始终承载着生活的重担,始终是父亲无言而又相依着的伙伴。对于扁担,对于那个需要肩挑的岁月我们的记忆始终清晰着,也是难以忘怀的。在我们这里,大多的扁担都是有柳树或槐树(刺槐)制作的,而且,在做作前,是需要将这些树木埋在淤泥里沤上几个月,这样做出来的扁担不仅实用而且结实韧劲好。小的时候,我就经常用淘汰下来的扁担担水,那“咯吱,咯吱”的声音很有节奏性,让我想起来都有惬意的感觉。文章语言圆润温暖,情愫真切。既有叙事的鲜活场景,也有素朴的思想感悟。好文。精华支持!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7 09:18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6 编辑 <br /><br />质朴的文字,从一根扁担,记载着岁月的变迁.尤其是一个可敬的父亲形象,像扁担一样厚实,宁折不弯,供养出四个大学生.文章的回眸,我也有过曾经熟悉的经历.所以,读来亲切.学习美文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09-12-7 09:18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6 编辑 <br /><br />读这样的文字就是一次对故乡的眷恋对大地的怀想。上班先匆匆忙忙学习问好!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9-12-7 09:38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6 编辑 <br /><br />感念的色彩浓郁,感性的文笔让这篇文章充满了生活的质地。李雷朋友的文笔确实不错,我一直都很欣赏,抽空准备细细阅读一些你最近写的散文,然后做一个比较系统的评论。支持精华!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7 09:47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6 编辑 <br /><br />从奖励着的竹制扁担,但“偷砍”来的榆树扁担,扁担,始终承载着生活的重担,始终是父亲无言而又相依着的伙伴。对于扁担,对于那个需要肩挑的岁月我们的记忆始终清晰着,也是难以忘怀的。在我们这里,大多的扁担都是 ... [/quote]
感谢杜版的支持和鼓励!
在严寒冬日,杜版的悉心评读无疑是生活和写作的得以坚持下去的力量和源泉。
不是赞誉,是真诚的感谢!
冬安!深夜评读文章很辛苦,保重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问好!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7 09:51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6 编辑 <br /><br />质朴的文字,从一根扁担,记载着岁月的变迁.尤其是一个可敬的父亲形象,像扁担一样厚实,宁折不弯,供养出四个大学生.文章的回眸,我也有过曾经熟悉的经历.所以,读来亲切.学习美文 [/quote]
大相先生来读倍感荣幸!都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有些事尽管想起来有些酸涩,但转念一想也很幸福的!
衷心感谢你的评读!最近可好!
冬安!:handshake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09-12-7 09:53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6 编辑 <br /><br />欣赏朋友厚重的美文!字字饱含着浓浓的情。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7 09:53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7 编辑 <br /><br />读这样的文字就是一次对故乡的眷恋对大地的怀想。上班先匆匆忙忙学习问好! [/quote]
谢谢于老师在百忙之中评读拙文!昨晚细品你的新作,心底里的佩服!学习才是写作进步的真理!
近来安否!问好!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7 09:56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7 编辑 <br /><br />感念的色彩浓郁,感性的文笔让这篇文章充满了生活的质地。李雷朋友的文笔确实不错,我一直都很欣赏,抽空准备细细阅读一些你最近写的散文,然后做一个比较系统的评论。支持精华! [/quote]
谢谢敬版的厚爱!我的进步离不开你的关心、鼓励和支持。衷心感谢!
问好!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7 09:57
原帖由 夏日荷风 于 2009-12-7 09:53 发表
欣赏朋友厚重的美文!字字饱含着浓浓的情。

谢谢荷风文友的评读。最近顺否!向你学习!
冬安!
作者: 清浅居    时间: 2009-12-7 11:26
生动的文字,笔者是饱含着对父亲深深的情义才可以将文字书写的如此真实感人。
在浓浓的亲情后,我读到了你的细腻与感性。不错的文字,问好,远握!
作者: 苏忠伟    时间: 2009-12-7 11:34
对于我们这些干惯了农活的农家孩子来说,对劳动工具总有一种亲切、爱惜感。
问好李雷!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7 13:42
原帖由 清浅居 于 2009-12-7 11:26 发表
生动的文字,笔者是饱含着对父亲深深的情义才可以将文字书写的如此真实感人。
在浓浓的亲情后,我读到了你的细腻与感性。不错的文字,问好,远握!

文友来访倍感荣幸!谢谢你的悉心评读。向你学习!
问好!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7 13:43
原帖由 苏忠伟 于 2009-12-7 11:34 发表
对于我们这些干惯了农活的农家孩子来说,对劳动工具总有一种亲切、爱惜感。
问好李雷!

谢谢你的评读。冬安!天天好心情!
作者: 西溪    时间: 2009-12-7 13:56
李雷老师借一根扁担,将一个勤劳、朴实、慈厚的父亲的形象,刻画的生动、真实,以一根扁担的来历和沧桑变化,写出历史的万千变化,以朴拙的笔触、和特殊的时代北京,烘托出闪光的人性。

问候李雷老师!快乐常伴!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9-12-7 14:09
一根普通的扁担承载了一家人的生活重量,写出了父爱如山,写出了扁担在不同年代的不同作用,文笔很好,十分欣赏。:)
作者: 宋长征    时间: 2009-12-7 14:09
一根扁担,一生温暖的记忆。挑起岁月,挑起一整个艰难的时代,回望,感恩而忧伤:)
作者: 张默    时间: 2009-12-7 15:25
浓浓的父爱,丝丝的乡情。拜读。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7 16:55
原帖由 西溪 于 2009-12-7 13:56 发表
李雷老师借一根扁担,将一个勤劳、朴实、慈厚的父亲的形象,刻画的生动、真实,以一根扁担的来历和沧桑变化,写出历史的万千变化,以朴拙的笔触、和特殊的时代北京,烘托出闪光的人性。

问候李雷老师!快乐常伴!

感谢西溪文友的评读和鼓励!
问好!祝天天好心情!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7 16:56
原帖由 海怡 于 2009-12-7 14:09 发表
一根普通的扁担承载了一家人的生活重量,写出了父爱如山,写出了扁担在不同年代的不同作用,文笔很好,十分欣赏。:)

感谢海怡文友的评读!祝天天快乐!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7 16:57
原帖由 宋长征 于 2009-12-7 14:09 发表
一根扁担,一生温暖的记忆。挑起岁月,挑起一整个艰难的时代,回望,感恩而忧伤:)

谢谢你的鼓励和关注!远握!
作者: 赵国宝    时间: 2009-12-7 16:58
问好啊,你有一条记忆的通道,点亮你的人生。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7 16:58
原帖由 张默 于 2009-12-7 15:25 发表
浓浓的父爱,丝丝的乡情。拜读。

谢谢兄弟提读拙文。是对我写作的鼓励和支持!衷心感谢!
祝你天天好心情!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7 17:01
原帖由 赵国宝 于 2009-12-7 16:58 发表
问好啊,你有一条记忆的通道,点亮你的人生。

谢谢你!谢谢你鼓励和关注!远握!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09-12-7 20:32
很别致的视角,很别致的文字。读来让人耳目一新。喜欢这种风格的美文!
作者: 硕依兰    时间: 2009-12-7 21:04
文风质朴,欣赏美文。问好。
作者: 寂寞沙洲    时间: 2009-12-7 21:10
小小的扁担一头担着浓浓的亲情,一头挑着亲切的回忆,质朴而又温暖,欣赏!
作者: 房子    时间: 2009-12-7 21:11
扁担承载的是父亲的生活。这些扁担的记忆和细节,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生活的场景和内涵。情景真切,情怀真挚。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7 22:25
原帖由 范廷伟 于 2009-12-7 20:32 发表
很别致的视角,很别致的文字。读来让人耳目一新。喜欢这种风格的美文!

谢谢范老师悉心的评点。向你学习!
问好!远握!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7 22:27
原帖由 硕依兰 于 2009-12-7 21:04 发表
文风质朴,欣赏美文。问好。

谢谢文友的光临和关注!遥祝幸福安康!远握!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7 22:28
原帖由 寂寞沙洲 于 2009-12-7 21:10 发表
小小的扁担一头担着浓浓的亲情,一头挑着亲切的回忆,质朴而又温暖,欣赏!

谢谢文友的评读,向你学习!问好河西老乡!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7 22:31
原帖由 寂寞沙洲 于 2009-12-7 21:10 发表
小小的扁担一头担着浓浓的亲情,一头挑着亲切的回忆,质朴而又温暖,欣赏!

谢谢文友的评读。很欣赏你的满是真情的文章。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7 22:34
原帖由 房子 于 2009-12-7 21:11 发表
扁担承载的是父亲的生活。这些扁担的记忆和细节,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生活的场景和内涵。情景真切,情怀真挚。

房版悉心的评点令我欣慰,是鼓励是支持。衷心感谢!
冬安!祝天天好心情!
作者: 汤如浩    时间: 2009-12-7 22:36
很沉稳的叙述,难以忘怀的记忆。学习问好!
作者: 竹林笛音    时间: 2009-12-7 22:45
一根承载着家庭负担的扁担,牵绊着浓浓的亲情......欣赏你的美文!有空来我的博客交流文字地感受。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7 23:00
原帖由 汤如浩 于 2009-12-7 22:36 发表
很沉稳的叙述,难以忘怀的记忆。学习问好!

问好汤老师,你的评读令我欣慰,是鼓励,是支持!向你学习!
问好!远握!祝你天天好心情!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9 19:41
原帖由 竹林笛音 于 2009-12-7 22:45 发表
一根承载着家庭负担的扁担,牵绊着浓浓的亲情......欣赏你的美文!有空来我的博客交流文字地感受。

谢谢文友的来访!
这两天网络断了,不能及时读帖、回帖,望各位文友见谅!
问好各位文友!

风景 (2).jpg (1 MB, 下载次数: 261)

风景 (2).jpg

作者: 郭玉琴    时间: 2009-12-9 20:16
扁担承载的是心灵的沧桑,任何物都只有因了人和事才会富有意义.学习欣赏,问好李雷老师.
作者: 杨润    时间: 2009-12-9 23:46
学习致敬!

[ 本帖最后由 杨润 于 2009-12-9 23:50 编辑 ]
作者: 冬阳亦暖    时间: 2009-12-10 00:06
小小一根扁担不仅承载了浓浓的父爱,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小事件表现了大主题。另外有些语言很风趣,读起来总让人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写得太好了,向你学习!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12-10 08:40
[quote]原帖由 西溪 于 2009-12-7 13:56 发表
李雷老师借一根扁担,将一个勤劳、朴实、慈厚的父亲的形象,刻画的生动、真实,以一根扁担的来历和沧桑变化,写出历史的万千变化,以朴拙的笔触、和特殊的时代北京,烘托出闪光的人性。

欣赏如是点评,支持精华!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13 20:29
原帖由 郭玉琴 于 2009-12-9 20:16 发表
扁担承载的是心灵的沧桑,任何物都只有因了人和事才会富有意义.学习欣赏,问好李雷老师.

谢谢文友!最近网断了,没有及时回帖,见谅!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13 20:30
原帖由 杨润 于 2009-12-9 23:46 发表
学习致敬!

谢谢文友。最近网断了,没有及时回帖,见谅!
问好!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13 20:31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09-12-10 08:40 发表
[quote]原帖由 西溪 于 2009-12-7 13:56 发表
李雷老师借一根扁担,将一个勤劳、朴实、慈厚的父亲的形象,刻画的生动、真实,以一根扁担的来历和沧桑变化,写出历史 ...

谢谢高版评读。最近网断了。没有及时回帖,颇有不敬。见谅!
作者: 茌山石    时间: 2009-12-14 19:27
文字厚实而流畅,学习。
作者: 照无眠    时间: 2009-12-14 19:41
生活的点点滴滴折射出一束璀璨的光----好文!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14 19:55
原帖由 茌山石 于 2009-12-14 19:27 发表
文字厚实而流畅,学习。

谢谢文友来访和光临,你的文章写得也很不错,向你学习!
问好!祝你心情愉快!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14 19:56
原帖由 照无眠 于 2009-12-14 19:41 发表
生活的点点滴滴折射出一束璀璨的光----好文!

谢谢文友关注和鼓励!认识你很高兴!
问好!祝你天天好心情!
作者: 洪水河畔    时间: 2009-12-15 15:12
点滴生活经过你的思考就变成一篇好文,你的行动说明,只要坚持,就会有丰获 。

问好!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15 16:36
原帖由 洪水河畔 于 2009-12-15 15:12 发表
点滴生活经过你的思考就变成一篇好文,你的行动说明,只要坚持,就会有丰获 。

问好!

文友过奖了!很多地方不及你。还是虚心向你学习!
问好!祝天天好心情!
作者: 不觉寒    时间: 2009-12-24 18:15
标题: 回复 1# 李雷 的帖子
扁担也承载了历史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24 20:09
原帖由 不觉寒 于 2009-12-24 18:15 发表
扁担也承载了历史

谢谢文友评读拙文!平安夜快乐!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