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稀饭 [打印本页]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0 07:29
标题: 稀饭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59 编辑 <br /><br />
稀 饭

               【文/杜永生】

  清晨,当母亲第三次喊我起床、我还想再赖在温暖的被窝里时,母亲带着生嗔的口吻:回来就知道睡懒觉,稀饭已经盛好了在桌子上,赶紧起来,不然一会就凉了。赶紧起床,洗漱,前后不用五分钟的时间。此刻,阳光高过了屋檐,灿灿的,晒在身上,暖融融的感觉。随即,母亲把我的被子抱出来担放在院子里的晒衣绳上,然后又将那些准备腌制的青菜摊开,继续晾晒着。

  阳光从大门透射进屋,放在桌子上的稀饭氤氲着的热气呈细细袅袅的上升着。这是母亲还在侵晨时就起床做的稀饭。是红豆稀饭。我端起碗,抓起筷子,将稀饭再搅动下就呼呼啦啦吸吮开来。可能嫌稀饭不搪饿,母亲还上街买来了十个锅贴,还有一小盘子鲜灵鲜嫩脆生的小菜(青菜)。我一连吃了两大碗,感觉非常充实。等我将稀饭吃完,母亲已经在菜园里忙着拽大蒜,准备中午的饭菜。
  
  每次回家,除了中午以外,早上和晚上,母亲都会准备着稀饭。不过,也不全就稀饭一样,她一定会发一些馒头或买点大饼之类的。就是要你回去吃得好也吃得饱。现在这个时候,我最想吃的就是山芋稀饭,还有那些脆嫩的小菜。我对母亲说了,下次回来,您就做山芋稀饭吧。母亲说,山芋刚起回,再放一放吃着才能甜。

  生活在农村十八年的我,对于吃稀饭的经历很多。这在过去那个贫困的年代,也就算很不错的生活了。当时,每天差不多早晚吃的就是稀饭了。条件稍微好一些就是山芋稀饭,绿豆稀饭。其他时候就是大米稀饭。两稀一干的日子照样滋养着我们的精神,照样滋补着我们的身体。夏天里,喝上一碗凉润润的绿豆稀饭,人就感觉很清爽;冬天,吃着一碗热乎乎的稀饭,周身都觉得暖和。不管什么时候,勤劳的母亲总是早早地起来,先要将锅膛里的青灰掏干净,然后再将大锅从灶台上搬下来,放在院中将锅底铲上一遍,这个时候才开始淘米烧稀饭。母亲总是想着法子使稀饭不那么单调,要么放些绿豆或芸豆,要么放一点点的口碱。这样稀饭熬出来,粘糊糊、稠哆哆的,还有一股子清香,我们吃得就多些。那个时候,没有井水,吃用的水基本上都是村外的水塘里,把水挑回来,放一点明矾简单的澄澈之后就显得清澈干净,甜润又清凉。如此,烧将出来的稀饭口感也顺溜可口。

  烧稀饭,需要用软料。也就是稻草或“牛粪饼(用牛粪做成的一种燃料)”烧锅,在冬天我们是最积极了,而到了夏天当母亲把米淘好、水放好忙着其他事情而喊弟弟或妹妹烧锅的时候,他们可很不情愿。即使真的坐在锅地上烧着火,母亲也是不放心的,时不时地过来看看。毕竟,烧稀饭也需要耐心,不然,呼啦塞上很多的稻草,不是烧着,都是在盎着。还会将锅烧瀑,锅沿都是漫溢着的米汤。所以,在夏天里,母亲经常是锅上一把、锅下一把的忙碌着。烧稀饭是有讲究的,要逐把逐把的添送稻草,烧透燃烬,要等锅里咕嘟嘟溅起来才能停火,过十几分钟后再添一把稻草,就可以了。

  吃稀饭,小菜很重要。稀饭吃的多少,就看是否有适口开胃的小菜。母亲是个腌小菜的好手,什么时候,家里都有好几样小菜。比如现在就有机豇豆,碎青菜,菜姜还有蒜头。咸咸的,脆脆的,辣辣的,有这么多的可口的小菜,三下五除二,一碗稀饭不消半刻就下了肚。

  到了农忙时节,母亲一定得起大早熬上一大锅的绿豆稀饭,米粒极少,也只能称汤,当然这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下午准备着的降温汤。等到午饭后,她就把稀饭全部盛出来,放在铁量桶子里,然后放置在水缸里凉着,到了下午四点多钟,她再从田间赶回来,拎着,带上几个小碗,其他干活的邻居也会赶过来,来不及用勺子,就直接下碗,舀上,哧哧溜溜、呼呼啦啦喝个痛快。经过凉水浸润后的绿豆稀饭不仅具有防暑降温的效果,也为劳累的身体增加了一点气力。没有亲身体验过的恐怕感受不到,那凉凉的、莹莹的稀饭顺着咽喉,经过食道,到达胃里的感觉,就是凉爽,就是浸润,就是惬意。特别是刚从骄阳烘烤中的田间下来满身汗水心浮气躁的人,在这样的一碗稀饭下肚后,汗也没了,心也不慌了,劳作的疲乏也消失了。

  后来,随着水稻种植品种的增多,稀饭的种类也渐渐多了起来,有黑米的,有糯米的,这稀饭的口感也有着微妙的变化。就像现在大多种植的“丰粮优”,熬起稀饭来,粘稠的很有点像糯米的感觉。我最清楚,当时年龄小,身体弱,夏天经常打摆子,稍微好些之后,最想喝得还是糯米稀饭。不过,很多时候,家里并没有糯米,而母亲总会及时地去邻居家借上一点,精心熬好后,还会加一点粗糖,稀稀的,粘粘的也甜润润的。印象深刻地是,每次考试,除了还是吃稀饭之外,母亲会煮上两个鸡蛋,算是鼓励。考试成绩好了,还是会有两个鸡蛋的奖励。


  农忙之时,有送早饭的习惯。早饭很简单,就是从锅里捞点刚煮开着的硬头米,加点盐,再浇上星点的麻油一搅拌,香喷喷的,吃着硬溜溜的,打饿、丰实。寒冬天,吃着稀饭人不仅感觉着暖和,很多还会捧着个饭碗找个避风的地方边晒太阳,边和他人拉呱着。而晚上稀饭基本上煮得干一些。如果太稀了,夜间出来解手的次数就多,因为寒冷不愿起床,就这么憋着到天亮。

  如今生活条件好,吃稀饭的顿数少了。主要还是嫌麻烦,再说,怎么着也没有大锅熬出来的稀饭好吃。而县城里很多的早点摊子就是稀饭、包子。生意火暴的很呢。尤其是北大街上的一家小店,就是做早晚的生意,我也是好多次光顾这里,经常见到一些政府官员在这里酣畅明快地吸溜着稀饭,那种声音既干干脆脆又清清润润……(全文2100字,于09118日夜)
[copyright]
[/copyright]



作者: 妹姚    时间: 2009-12-10 07:37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59 编辑 <br /><br />先占沙发再欣赏!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09-12-10 08:27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59 编辑 <br /><br />永生对家乡的爱是深入骨髓的。每一篇文章的每一个主题,每一个主题中的每一个文字,彰显出的都是对家乡、对家乡的景物和人浓的化解不开的情怀。
本文从一个爱意融融的场景写起,从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永远的溺爱和呵护的细节写起,写母亲的忙碌,写乡村早晨农人的平凡与充实,层层推进,进而展开一段和稀饭有关的心灵舒展的回忆。温馨的情在朴实、本真的字迹中徐徐展开,我是那样亲切地感觉到了烧稀饭这非常熟悉的过程,仿佛想象的到,我的母亲此刻,正在灶台边烧稀饭准备早餐的情景。
稀饭,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熟悉的,可是,能够有几个人,把对稀饭的回忆,氤氲上一种如此难以释怀的温情呢?
本文用字朴实,叙述从容,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对真诚、平实之美的崇尚和向往,这样的文笔风格,一向是永生散文的最大看点。
问候永生版主。近来单位事情多,上网的时间少了。等忙完了这阵,再好好与散文版朋友们交流。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10 09:20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59 编辑 <br /><br />稀饭,好啊!小时候,我们喝的是稀溜照见人影的稀粥汤,那是度日子的饭食.现在,稀饭品种丰富,什么五粮稀饭等等,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消费追求。现在,我家基本上是一天吃一顿稀饭,山芋粥、绿豆粥等等,味道香着呢!杜版的文字,洋溢出岁月的痕迹,让熟悉的场景再现,富有生活的本真质感,文字在流动中让人应和共鸣。学习美文,问好杜版


作者: 运涛涛    时间: 2009-12-10 09:38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59 编辑 <br /><br />热爱生活,文章就会自然流淌出来。欣赏。


作者: 清浅居    时间: 2009-12-10 09:38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59 编辑 <br /><br />简单的饭食,浓浓的亲情,在温暖的场景里轻轻的展开,我读到了一位老母亲勤劳善良的身影,同时也读到了人性向善淳朴的本性。杜版的文字总可以于细微之处打动人心,幷留下久久的回味。
问好,杜版,冬安,顺祝老母亲健康长寿!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0 09:46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59 编辑 <br /><br />先占沙发再欣赏! [/quote]
感谢你第一时间的关注,也期待着你的点评。握手!


作者: 刘满园    时间: 2009-12-10 09:46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59 编辑 <br /><br />我们打不开自动排版网页,怎么回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0 09:47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59 编辑 <br /><br />永生对家乡的爱是深入骨髓的。每一篇文章的每一个主题,每一个主题中的每一个文字,彰显出的都是对家乡、对家乡的景物和人浓的化解不开的情怀。
本文从一个爱意融融的场景写起,从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永远的溺爱和呵护 ... [/quote]
非常感谢荷风悉心而深挚的点评。让我感动,让我叹服!握手!致敬!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0 09:48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59 编辑 <br /><br />稀饭,好啊!小时候,我们喝的是稀溜照见人影的稀粥汤,那是度日子的饭食.现在,稀饭品种丰富,什么五粮稀饭等等,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消费追求。现在,我家基本上是一天吃一顿稀饭,山芋粥、绿豆粥等等,味道香着呢!杜版的文 ... [/quote]
非常感谢大相悉心的点评与热情的鼓励。对于过去,吃稀饭的记忆非常清晰,也正如你所说稀溜的能照见人的影子。握手!致敬!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0 09:49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59 编辑 <br /><br />热爱生活,文章就会自然流淌出来。欣赏。 [/quote]
感谢你的关注与鼓励。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0 09:49
原帖由 清浅居 于 2009-12-10 09:38 发表
简单的饭食,浓浓的亲情,在温暖的场景里轻轻的展开,我读到了一位老母亲勤劳善良的身影,同时也读到了人性向善淳朴的本性。杜版的文字总可以于细微之处打动人心,幷留下久久的回味。
问好,杜版,冬安,顺祝老母亲 ...


感谢你悉心的点评与热情的鼓励。握手!致敬!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9-12-10 10:12
一碗稀饭,就是一段历史的栖居场所,就是我们对情愫的接纳、优容和生命本质的最终尊严。这个印象,来自于读完这篇文章后文字沉沦在我内心世界里的一个最初的印象。稀饭氤氲着的热气就是一如暖融融的阳光般温暖的正在袅袅漫溢的伟大的母爱。做稀饭的过程(或者说成是稀饭的形成过程)就是母亲呵护儿女、一日复一日为儿女熨平心理皱折的过程。稀饭的种类就是母亲慈爱的不同侧面……千万不要轻视作者文章里的这碗稀饭,原因很简单——在今天,我们的反思,我们的认识,我们的回忆,都是需要从熟视无睹的普通事物中来展开和逐个清理,而不是从大而空泛的理念或观点上去抽象结论。从生活场景的最细微的切点进入,去描述、呈现、发现、追问和挖掘其内涵,并直接呈现个人经验或者经历的真实性和丰富性,由此而产生的文字、语言、行为、感官和思想才会变得亲切可信,才会在肤浅和急躁的对面,为我们提供出一个清凉的参照体系,才会让我们的所有感念与感摁,变成细致而又仁厚的爱。缜密的具象,让稀饭具有了人格,也具有了人格应有的高度,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我十分欣赏这篇深入浅出,意境厚实和具有大向度特征的文章,精华支持!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09-12-10 10:13
  先问好。
作者: 若水    时间: 2009-12-10 10:49
仅一看题目就从心里升腾起一种温暖,特别是老母亲疼爱子女、料理家务的场景是那样的熟悉,字里行间氤氲着爱的气息,也反衬着人们生活的变迁。好文,学习,问好杜版!
作者: 苏忠伟    时间: 2009-12-10 10:57
亲切,感动。
吃着母亲做的稀饭,感受着温暖的母爱之情!
我母亲也是个做稀饭的高手。生产队时,因为家里严重缺粮,每天的晌午,不是吃面糊,就是吃稀饭。现在的年轻人,似乎连稀饭都不会做了。
问好杜版!
作者: 薄暮    时间: 2009-12-10 11:05
清新质朴的文字,给人暖暖的情愫,拜读杜版美文。问好!
作者: 刘川北    时间: 2009-12-10 11:46
忙时吃干,闲时吃稀。。。

问好。
作者: 邓荣河    时间: 2009-12-10 12:40
亲切而又熟悉的场景,又在杜版笔下复活。好文。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9-12-10 12:49
生活中的素材随处可见,只要善于发现即可信手拈来成文,佩服老弟的这种能力。稀饭,多么普通的饭食呀,但被老弟这么一写,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母亲的深爱,既写出了浓浓亲情,又写出了母亲的勤劳朴实,读后令人感动。
欣赏学习好文。:)
问候老弟。:)
作者: 立青    时间: 2009-12-10 12:57
读着杜老师的《稀饭》,让我想到了养活了几代河西人的山芋米拌面。欣赏佳作!!问好。
作者: 丁叶    时间: 2009-12-10 13:50
原帖由 夏日荷风 于 2009-12-10 08:27 发表
永生对家乡的爱是深入骨髓的。每一篇文章的每一个主题,每一个主题中的每一个文字,彰显出的都是对家乡、对家乡的景物和人浓的化解不开的情怀。
本文从一个爱意融融的场景写起,从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永远的溺爱和呵护 ...


文字与点评都相当精彩!喜欢杜版主的生活气息极其浓郁的文字,他的这一份踏实,恰恰是我们许多人所欠缺的。
作者: 刘梅花    时间: 2009-12-10 14:05
我也是好多次光顾这里,经常见到一些政府官员在这里酣畅明快地吸溜着稀饭,那种声音既干干脆脆又清清润............
欣赏美文!温暖的记忆,温暖的文字,很喜欢!
作者: 谁在水底招摇    时间: 2009-12-10 14:09
大约是想你的母亲了:)最下最慈的也就是母亲。而最不孝的都是子女。你有没有在自己生日的那天和母亲一起过呢?那一天也是母亲的受害难日……
作者: 炬焰炯炯    时间: 2009-12-10 14:35
先露个脸,问好永生兄长!
作者: 横塘凌波    时间: 2009-12-10 14:46
清贫但温馨的乡下日子。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0 16:18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9-12-10 10:12 发表
一碗稀饭,就是一段历史的栖居场所,就是我们对情愫的接纳、优容和生命本质的最终尊严。这个印象,来自于读完这篇文章后文字沉沦在我内心世界里的一个最初的印象。稀饭氤氲着的热气就是一如暖融融的阳光般温暖的正在 ...


敬老的点评很让我感动着。语言丰富,直指文字的内核。而且,通过文字,我有很多感受的同时,也得到了诸多的教益。这是非常难得的,也由此可以看出您对我的诚挚鼓励和殷殷期望。握手!敬礼!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0 16:19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09-12-10 10:13 发表
  先问好。


期待着你的点评意见或建议。问好!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0 16:20
原帖由 若水 于 2009-12-10 10:49 发表
仅一看题目就从心里升腾起一种温暖,特别是老母亲疼爱子女、料理家务的场景是那样的熟悉,字里行间氤氲着爱的气息,也反衬着人们生活的变迁。好文,学习,问好杜版!


感谢若水的关注与悉心的点评鼓励。握手!致意·!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0 16:20
原帖由 苏忠伟 于 2009-12-10 10:57 发表
亲切,感动。
吃着母亲做的稀饭,感受着温暖的母爱之情!
我母亲也是个做稀饭的高手。生产队时,因为家里严重缺粮,每天的晌午,不是吃面糊,就是吃稀饭。现在的年轻人,似乎连稀饭都不会做了。
问好杜版!

感谢你的关注与悉心的点评。握手!致意!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0 16:21
原帖由 薄暮 于 2009-12-10 11:05 发表
清新质朴的文字,给人暖暖的情愫,拜读杜版美文。问好!


感谢你的关注与鼓励。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0 16:21
原帖由 刘川北 于 2009-12-10 11:46 发表
忙时吃干,闲时吃稀。。。

问好。


你说的对。感谢你的关注。问好!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0 16:21
原帖由 邓荣河 于 2009-12-10 12:40 发表
亲切而又熟悉的场景,又在杜版笔下复活。好文。


感谢你的关注与鼓励。问好!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0 16:22
原帖由 海怡 于 2009-12-10 12:49 发表
生活中的素材随处可见,只要善于发现即可信手拈来成文,佩服老弟的这种能力。稀饭,多么普通的饭食呀,但被老弟这么一写,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母亲的深爱,既写出了浓浓亲情,又写出了母亲的勤劳朴实,读后令人感动。:v ...


感谢你的关注与悉心的点评鼓励。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0 16:23
原帖由 立青 于 2009-12-10 12:57 发表
读着杜老师的《稀饭》,让我想到了养活了几代河西人的山芋米拌面。欣赏佳作!!问好。


感谢你的关注与鼓励。握手!致意!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0 16:23
原帖由 丁叶 于 2009-12-10 13:50 发表


文字与点评都相当精彩!喜欢杜版主的生活气息极其浓郁的文字,他的这一份踏实,恰恰是我们许多人所欠缺的。


感谢你的关注与热情的鼓励!握手!致意!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0 16:24
原帖由 刘梅花 于 2009-12-10 14:05 发表
我也是好多次光顾这里,经常见到一些政府官员在这里酣畅明快地吸溜着稀饭,那种声音既干干脆脆又清清润............
欣赏美文!温暖的记忆,温暖的文字,很喜欢!


感谢梅花的关注与热情的鼓励。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0 16:26
原帖由 谁在水底招摇 于 2009-12-10 14:09 发表
大约是想你的母亲了:)最下最慈的也就是母亲。而最不孝的都是子女。你有没有在自己生日的那天和母亲一起过呢?那一天也是母亲的受害难日……


感谢你的关注。我的每个生日一定与母亲和弟弟妹妹一起过的。因为我的生日是大年三十晚上八点呢。嘿嘿!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0 16:26
原帖由 炬焰炯炯 于 2009-12-10 14:35 发表
先露个脸,问好永生兄长!


期待你的点评。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0 16:27
原帖由 横塘凌波 于 2009-12-10 14:46 发表
清贫但温馨的乡下日子。


感谢你的关注。握手!
作者: 摇曳风铃    时间: 2009-12-10 16:50
有次我向别人说起稀饭,那人不明白什么是稀饭,解释了半天,那人才明白:哦,原来是粥!所以看了标题就觉得亲切。由一份普通早餐引入,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简单快乐生活的缘由,那是因为一锅稀饭,或红豆或绿豆或山芋,都是有母亲身上散发而来的温暖气息,在冬天,这个感觉会更明显。
问好!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09-12-10 17:10
的确充满深情与温暖,有往日岁月的怀恋,也有对母亲深沉爱意,更有 一股质朴生活的气息。
   普通而随意的稀饭尽管难等大雅之堂,尽管不算美味佳肴,尽管貌不惊人,但它喂养了我们的肠胃,壮实了我们年少的身体——让我们念念不忘,并且时时怀想,尚且还是慈爱善良的老母亲亲手熬制的稀饭,就更有了非同凡响的意义和味道。吃着这样的饭食我们会精神焕发,吃着这样的稀饭我们会意气风发,吃着这样的稀饭我们会信心百倍走向明天!
   拜读美文,问永远的朋友!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12-10 17:21
朴素的场景中,氤氲着生活的底蕴。支持精华!
作者: 杨润    时间: 2009-12-10 18:15
标题: 问好学习
稀饭不稀,亲情更浓。富有生活情趣的开头便有线有人,然后娓娓叙写,看似质朴,却又几经蓄势。浓浓亲情和着淡淡饭香,悠远凝重,令人一生回味。学习致敬!
作者: 不觉寒    时间: 2009-12-10 18:33
标题: 回复 1# 杜永生 的帖子
阳光高过了屋檐,灿灿的,晒在身上,暖融融的感觉.

母爱如冬日的暖阳!!!

学习并问好
作者: 川媚    时间: 2009-12-10 21:04
开头就挺富于情趣的,到文中就让人回忆起乡村生活了。学习问好
作者: 秦时明月    时间: 2009-12-10 21:18
问好杜版!
作者: 琴若雨    时间: 2009-12-10 23:19
  吃稀饭,再平常不过。可是在永生版主的笔下,却充溢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它体现的是一种极其温暖的情愫,温馨温暖,尤其后面写到的做稀饭、吃稀饭的细节和感觉,以及回忆中的场景,都给人真切的感觉。感觉如此的贴心入微。

       欣赏,支持精华,问好永生版主!



作者: 落梅    时间: 2009-12-10 23:52
作者的文字,总是写尽平民百姓的平凡生活,写尽五味俱全的乡土人生。在今时的光阴里追忆往昔,有怀旧的热忱,有平凡的温情。
读这样的文字,你的心情是平和的,是温暖的,是真挚的,不必担忧会落入某种酸腻的情绪里,不能自拔。因为你可以坦然,坦然去读懂这份平淡的深刻,简朴的厚实。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1 09:51
原帖由 摇曳风铃 于 2009-12-10 16:50 发表
有次我向别人说起稀饭,那人不明白什么是稀饭,解释了半天,那人才明白:哦,原来是粥!所以看了标题就觉得亲切。由一份普通早餐引入,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简单快乐生活的缘由,那是因为一锅稀饭,或红豆或绿豆或山芋 ...



感谢朋友的关注与热情的鼓励。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1 09:52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09-12-10 17:10 发表
的确充满深情与温暖,有往日岁月的怀恋,也有对母亲深沉爱意,更有 一股质朴生活的气息。
   普通而随意的稀饭尽管难等大雅之堂,尽管不算美味佳肴,尽管貌不惊人,但它喂养了我们的肠胃,壮实了我们年少的身体—— ...


感谢文华悉心的点评和热情的鼓励。书,等待着呢。问好!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1 09:52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09-12-10 17:21 发表
朴素的场景中,氤氲着生活的底蕴。支持精华!


感谢高版主的热情鼓励。握手!致意!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1 09:52
原帖由 杨润 于 2009-12-10 18:15 发表
稀饭不稀,亲情更浓。富有生活情趣的开头便有线有人,然后娓娓叙写,看似质朴,却又几经蓄势。浓浓亲情和着淡淡饭香,悠远凝重,令人一生回味。学习致敬!


感谢朋友的关注。我对你第一篇文章印象深刻。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1 09:53
原帖由 不觉寒 于 2009-12-10 18:33 发表
阳光高过了屋檐,灿灿的,晒在身上,暖融融的感觉.

母爱如冬日的暖阳!!!

学习并问好


感谢你的关注与鼓励。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1 09:53
原帖由 川媚 于 2009-12-10 21:04 发表
开头就挺富于情趣的,到文中就让人回忆起乡村生活了。学习问好


感谢你的关注与鼓励。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1 09:53
原帖由 秦时明月 于 2009-12-10 21:18 发表
问好杜版!


感谢你的关注。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1 09:54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09-12-10 23:19 发表
  吃稀饭,再平常不过。可是在永生版主的笔下,却充溢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它体现的是一种极其温暖的情愫,温馨温暖,尤其后面写到的做稀饭、吃稀饭的细节和感觉,以及回忆中的场景,都给人真切的感觉。感觉如此的贴心 ...


感谢琴版主的鼓励与悉心的点评还有精美的图片。握手!致意!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1 09:54
原帖由 落梅 于 2009-12-10 23:52 发表
作者的文字,总是写尽平民百姓的平凡生活,写尽五味俱全的乡土人生。在今时的光阴里追忆往昔,有怀旧的热忱,有平凡的温情。
读这样的文字,你的心情是平和的,是温暖的,是真挚的,不必担忧会落入某种酸腻的情绪里 ...


非常感谢落梅版主悉心的点评与热情的鼓励。感动着。
作者: 任文    时间: 2009-12-11 12:55
没有亲身体验过的恐怕感受不到,那凉凉的、莹莹的稀饭顺着咽喉,经过食道,到达胃里的感觉,就是凉爽,就是浸润,就是惬意。
欣赏!问好!
作者: 清风拂面    时间: 2009-12-11 13:07
永生了不得,信手拈来,即成温厚的文字。一个这样感念生活的人,一定是一个让人温暖的人!
问候你好。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09-12-11 13:07
浓稠的稀饭,浓稠的母爱,很、感动文字,感动文字里真情厚意!
作者: 文竹    时间: 2009-12-11 13:37
我中午就喝的粥,吃的南瓜饼,看着这篇文章好亲切!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09-12-11 13:40
好文再读。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1 14:17
原帖由 任文 于 2009-12-11 12:55 发表
没有亲身体验过的恐怕感受不到,那凉凉的、莹莹的稀饭顺着咽喉,经过食道,到达胃里的感觉,就是凉爽,就是浸润,就是惬意。
欣赏!问好!


感谢任文的关注与热情的鼓励。问好!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1 14:17
原帖由 清风拂面 于 2009-12-11 13:07 发表
永生了不得,信手拈来,即成温厚的文字。一个这样感念生活的人,一定是一个让人温暖的人!
问候你好。


感谢你的关注与热情的鼓励。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1 14:17
原帖由 曹国魂 于 2009-12-11 13:07 发表
浓稠的稀饭,浓稠的母爱,很、感动文字,感动文字里真情厚意!


感谢曹版主的关注与鼓励。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1 14:18
原帖由 文竹 于 2009-12-11 13:37 发表
我中午就喝的粥,吃的南瓜饼,看着这篇文章好亲切!


中午喝稀饭,下午不饿?感谢你的关注。问好!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1 14:18
原帖由 夏日荷风 于 2009-12-11 13:40 发表
好文再读。


再次感谢你!握手!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09-12-11 14:42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12-11 14:18 发表


中午喝稀饭,下午不饿?感谢你的关注。问好!
还有饼呢,呵呵,今天中午我也是吃的稀饭就饼。
作者: 若荷    时间: 2009-12-11 15:17
很亲切的文字,谁没有品过稀饭呢?从小到大,我相信每个人都对稀饭有很深的感情的,品读文章,字里行间透着饭香,透着生活的味道。
作者: 赵国宝    时间: 2009-12-11 15:33
有个绝妙的记忆通道。
作者: 张铭    时间: 2009-12-11 18:34
我们的反思,我们的认识,我们的回忆,都是需要从熟视无睹的普通事物中来展开和逐个清理,而不是从大而空泛的理念或观点上去抽象结论。从生活场景的最细微的切点进入,去描述、呈现、发现、追问和挖掘其内涵,并直接呈现个人经验或者经历的真实性和丰富性,由此而产生的文字、语言、行为、感官和思想才会变得亲切可信,才会在肤浅和急躁的对面,为我们提供出一个清凉的参照体系,才会让我们的所有感念与感摁,变成细致而又仁厚的爱。

敬老的这段话对杜版文章点评到位。文与评论文字让我受益。
作者: 茌山石    时间: 2009-12-11 19:03
亲情文字,用生活写生活,活灵活现,把真诚交给了读者,欣赏。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09-12-12 12:51
稀饭平普,却最养身。
就像母亲的爱,看似平常,却最暖心。
作者: 木祥    时间: 2009-12-12 12:51
平淡的生活中有真情真爱.学习!
作者: 照无眠    时间: 2009-12-12 15:33
好!给我来一碗!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3 02:43
原帖由 照无眠 于 2009-12-12 15:33 发表
好!给我来一碗!


现在吧。我熬了绿豆稀饭。马上去吃了睡觉了哦。问好!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3 02:44
原帖由 夏日荷风 于 2009-12-11 14:42 发表
还有饼呢,呵呵,今天中午我也是吃的稀饭就饼。


看来吃稀饭的不少啊。好。我马上就去吃一碗稀饭睡觉了。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3 02:45
原帖由 若荷 于 2009-12-11 15:17 发表
很亲切的文字,谁没有品过稀饭呢?从小到大,我相信每个人都对稀饭有很深的感情的,品读文章,字里行间透着饭香,透着生活的味道。


感谢你的关注与悉心的点评。握手!等待着你的文集出版。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3 02:45
原帖由 赵国宝 于 2009-12-11 15:33 发表
有个绝妙的记忆通道。


感谢赵版主的关注。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3 02:45
原帖由 张铭 于 2009-12-11 18:34 发表
我们的反思,我们的认识,我们的回忆,都是需要从熟视无睹的普通事物中来展开和逐个清理,而不是从大而空泛的理念或观点上去抽象结论。从生活场景的最细微的切点进入,去描述、呈现、发现、追问和挖掘其内涵,并直接 ...


感谢老乡的关注。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3 02:46
原帖由 茌山石 于 2009-12-11 19:03 发表
亲情文字,用生活写生活,活灵活现,把真诚交给了读者,欣赏。


感谢朋友的关注与热情的鼓励。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3 02:46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09-12-12 12:51 发表
稀饭平普,却最养身。
就像母亲的爱,看似平常,却最暖心。


感谢你的关注与精致的点评。握手·!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3 02:47
原帖由 木祥 于 2009-12-12 12:51 发表
平淡的生活中有真情真爱.学习!


感谢你的关注与鼓励。很想找个机会去你的酒馆喝上一盅呀。握手!
作者: 西溪    时间: 2009-12-13 08:10
杜版《稀饭》稀饭的香味,飘到了我的鼻子尖儿。
我就爱喝稀饭,小米稀饭,饭粒一颗追着一颗跑。通常配一些八宝菜,放些香油,那是什么都不可替代的。

西溪想,杜版的稀饭里放的是母爱,亲情和生活的滋味,所以它更加的香甜,更加的让人回味无穷。想想,文字的意义是什么呢?但凡揉进生活,揉进感触,揉进苦辣酸甜的味道,它便鲜活起来,一如杜版的《稀饭》。

问候杜版!美好常伴!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3 08:25
原帖由 西溪 于 2009-12-13 08:10 发表
杜版《稀饭》稀饭的香味,飘到了我的鼻子尖儿。
我就爱喝稀饭,小米稀饭,饭粒一颗追着一颗跑。通常配一些八宝菜,放些香油,那是什么都不可替代的。

西溪想,杜版的稀饭里放的是母爱,亲情和生活的滋味,所以它 ...


感谢西溪的关注与悉心的点评。握手!致意!
作者: 寂寞沙洲    时间: 2009-12-13 10:38
一顿饭,一个人,一场风,一场雨,都给你不尽的灵感,在这样质朴的文字里感觉到你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一颗感恩的心! 周末快乐!
作者: 吕永红    时间: 2009-12-13 11:30
原生态的生活,有炊烟味 ,欣赏问好永生。
作者: 硕依兰    时间: 2009-12-13 15:02
稀饭里浸润着母爱。欣赏精华。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3 16:12
原帖由 寂寞沙洲 于 2009-12-13 10:38 发表
一顿饭,一个人,一场风,一场雨,都给你不尽的灵感,在这样质朴的文字里感觉到你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一颗感恩的心! 周末快乐!


感谢沙洲悉心的点评与热情的鼓励。握手!致意!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3 16:13
原帖由 吕永红 于 2009-12-13 11:30 发表
原生态的生活,有炊烟味 ,欣赏问好永生。


感谢永红的关注。好久没见你的文章了。问好!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3 16:14
原帖由 硕依兰 于 2009-12-13 15:02 发表
稀饭里浸润着母爱。欣赏精华。



感谢你的关注与鼓励。握手!
作者: wzq3316    时间: 2009-12-13 18:14
永生能从看似平常的物事中写出东西,这是真功夫。有观察、有叙述,有思考。学习,欣赏,问好。
作者: 昨夜秋风    时间: 2009-12-13 22:02
不要被恭维迷惑了眼睛,多思考为盼。
作者: 飞花落叶    时间: 2009-12-13 23:35
寒冬之夜,读着暖意融融的《稀饭》以及文后众多热辣辣的话语,感觉寒夜不寒哩。
问好杜版!
作者: 房子    时间: 2009-12-13 23:40
稀饭,是日常生活的一面镜子,更是一种深入到肌体内部感知温暖的滋味。在永生生动叙述的生活场景里,文字的气息,便是生活的气息,缭绕着我们内心的感觉,感悟着我们生活的依存。真切的暖意,就像这笔下的稀饭,带着热气和温暖进入我们的目光到达我们的身体进入我们的精神。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13 23:44
来晚了!这几天网线断了,拜读晚了。见谅!

“此刻,阳光高过了屋檐,灿灿的,晒在身上,暖融融的感觉。”——真正感觉来自母亲的疼爱儿子的声音。
文章从一个爱意融融的场景写起,从母亲对儿子呵护的细节写起,写母亲的忙碌,写乡村早晨农人的平凡与充实,层层推进,进而展开一段和稀饭有关的回忆。真情在温馨、朴实、本真的字迹中徐徐展开。
文章用字朴实,叙述从容,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对真诚、纯朴之美的崇尚和向往。
学习杜版美文!问好!
作者: 冬阳亦暖    时间: 2009-12-14 16:42
朴实的文字娓娓道来,给人以强烈的冲击。透过杜版的叙述,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勤劳善良疼爱子女的好母亲,也感受到了时代的巨大变化。文章很有分量。问好杜版,祝福老人健康长寿!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5 07:53
原帖由 wzq3316 于 2009-12-13 18:14 发表
永生能从看似平常的物事中写出东西,这是真功夫。有观察、有叙述,有思考。学习,欣赏,问好。


感谢志强的悉心点评与热情的鼓励。握手!致意!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15 07:54
原帖由 昨夜秋风 于 2009-12-13 22:02 发表
不要被恭维迷惑了眼睛,多思考为盼。


朋友老是这么说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我们都是三岁小孩子?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