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酱豆 [打印本页]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22 09:21
标题: 酱豆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2 编辑 <br /><br />
酱   豆

季大相


    走进超市,各式商品琳琅满目,单拿酱制品来说,就有“某某牌辣酱”、“某某牌豆瓣酱”等数种品牌。这些包装精致的酱制品,是餐桌上颇受欢迎的调味佐料。但对于我来说,还是家里制做的原汁原味的酱豆香啊!

    在农村,春末夏初是做酱豆的最佳季节。每年这个时候,母亲会拿出家里留存的几斤黄豆,洗净下锅烀熟,捞出凉透,再倒入面粉搅拌,面粉包裹着豆粒,成一团团软和和的面坨坨。母亲将面坨坨均匀地摊放在柳匾里,铺盖上蒲草叶让它发酵捂酱黄。大概10天左右,面坨坨生长出细密密的毛衣,已看不清面坨坨的容颜。闻之,有一股酸酸的味道,至此,酱黄算是捂好了。这时,母亲动手将盖在面坨坨上面地莆草叶揭掉,清理得干干净净后,把柳匾端到太阳下面晒。待酱黄晒干,满目黄灿灿的一片,鼻翼嗅嗅,瓢溢着霉菌的清香,母亲将大团地酱黄搓揉开来,并倒进一个浅底小缸里,再添加进凉透备用的盐开水,浸泡酱黄。接下来,将小缸里的酱黄放在太阳底下暴晒,在烈日的暴晒下,酱黄一点点的开始变黄。初始,酱缸里表面一层紫红,每天清晨,拿双筷子兜底搅拌,将底层的酱黄翻上来晒。这一程序必须选择在早晨进行,如果待缸里的酱水晒热后搅拌,做出的酱豆就会发酸,甚至好端端的一缸酱豆会由此而糟蹋掉。大约半个月左右时间,再看酱缸里,紫红紫红的,一缸上好的酱豆做好了。

    酱豆入口,浓浓的酱香味直扑肺腑。夏天,酱豆拌凉粉,只能用“好吃”两个字来形容。偶尔,午饭时没有下饭菜,母亲会舀碗酱豆炖在饭锅头上,饭煮好后,锅盖一揭,浓浓的酱香味便随之扑鼻,挑些酱豆在饭锅里一搅拌,特别下饭。一次,表弟到我家来玩,被散发着浓香的酱豆勾起肚皮里的馋虫蠕动,他倒了一碗白开水,边喝开水边就着酱豆吃,并不停地咂巴着嘴夸赞道:“好吃,真香。”突然,表弟双手捂住嘴巴,直往外面冲,我和妹妹尚未反应过来,“哇……”他已一手撑着门前的柳树干,另一只手不停地在嘴角边抹来抹去,眼泪、鼻涕挂满了脸庞。我上前扶住表弟,问道:“怎么回事?”表弟苦笑着答道:“吃着酱豆,就感觉嗓子眼一阵恶心,跟着就呕吐出来了。”后来,经过询问父母,才知道吃酱豆还有一定的“忌讳”,主要有两点:一、太阳暴晒热的酱豆不要吃。二、吃热粥热饭时不要急于吃酱豆。因为这两种情况,很容易引起翻胃呕吐,大概是胃口经不住突然刺激的原因吧。
有一段日子,曝光出有人用鸡毛沤水加入盐、色素等制造伪劣酱油的事件,人们对酱油敬而远之。庄上许多人家是用捞去酱豆的纯酱代替酱油,紫红的酱为菜添色,浓浓的香闻之食欲大增。虽没有见过酱油的制做程序,但我可以断定,这绝对是最正宗的酱油。捞去酱豆的酱酱黄瓜,那瓜脆生生香喷喷的,是早晚餐就咸的上好小菜。左邻右舍经常有人向母亲讨教制做酱豆的秘诀,她总是毫无保留地给予传授,有的人掌握不住要领,不是将酱黄捂出蛆来,就是把酱豆给做酸。为此,母亲干脆亲自上阵,帮助他们家制做酱豆,甚至还定期上门手把手地督促指导晒酱黄、酱黄下缸等每一个步骤,浓浓的酱香由此而飘溢半个村庄。

    俗话说:一泡鸡屎坏缸酱。乡下人有散放养鸡的习惯,一不留神,鸡子飞到酱缸上面拉泡屎,那一缸酱豆就报废了。所以,母亲晒酱豆,总会选择家禽较少出没的地方,且用一块玻璃盖住缸口,趁鸡子中午躲藏到树荫下乘凉地机会揭开玻璃,让阳光直线暴晒一段时间。在庄上时不时传出某某家酱缸被鸡拉泡屎的新闻,而我家酱缸从未遭殃,年年散发着绝对诱人的酱香味。吃酱豆,有时候也会闹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来。一次,我去大姨哥家作客,早饭是煮玉米面粥、摊面饼,就酱豆咸。吃着吃着,已经年方十五岁的我童心大发,竟滋生出捉弄一下大姨哥的念头。当大姨哥夹住一筷酱豆往嘴里送的时候,我作惊讶状喊道:“快停下,有一只苍蝇。”大姨哥吃了一惊,随之将筷子停顿住,见状,我“哈哈”笑道:“那里有苍蝇?骗你玩的。”大姨哥却表情严肃地答道:“还骗我呢?这不是苍蝇又是什么?”我仔细一看,大姨哥筷子上夹的真是一只苍蝇壳。一句话凑上了巧,否则,大姨哥真会将一只苍蝇吞下肚呢!

    母亲制做的酱豆,那酱香味还飘出好远好远呢,远至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二表哥在上海工作,每年“五一”或“十一”回乡探亲,每到我家时,总会捎带上几瓶酱豆回去,这缘于出生于上海的表嫂特别喜爱母亲做的酱豆。每次母亲都恨不得将缸里的酱豆兜底给他们带走,只可惜表哥他们无法多生出几只手来携带。于是,母亲便提前将酱豆盛到盆里晒干,干得可见白色的盐霜,为的是能让表哥他们多捎点回去。每次,母亲会拉着表嫂的手,再三叮嘱:“回去倒进盆里,放些冷盐开水,放在太阳底下晒,早上搅拌一次就行了。要用玻璃盖住,就不会招惹苍蝇生蛆了……”这哪里是可口的酱豆啊?分明就是浓浓的乡情,浓浓的亲情,血融于水的情义无价啊!

    如今,敬爱的母亲已驾鹤西去,再也吃不上她亲手制做的酱豆了。幸好,大姐制做酱豆的手艺与母亲最接近,由她代劳帮做一小缸酱豆,使我家的餐桌上依旧飘溢着浓浓的酱香,让生活保留住一份原汁原味的颜色。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22 09:24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2 编辑 <br /><br />先记号。正忙。后欣赏。问好!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09-12-22 09:31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2 编辑 <br /><br />作者用流畅而又质朴的文笔,缜密地描绘了有关酱豆的具体景象,生动活泼,感性的色彩强烈,特别是以酱豆为主线条,散点透视地叙述了真挚的亲情和情趣盎然的生活细节,使得酱豆不仅在餐桌上飘溢出了浓浓的酱香,更在生活里飘逸出了一份原汁原味的浓郁情愫的气息的意境,得以淋漓体现,很有韵致,同时也颇具以小见大的大向度意境,确实厚实,好文章,精华支持!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09-12-22 09:43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2 编辑 <br /><br />带着对母亲的深切缅怀,带着对一种小菜的深情眷念。酱豆,一道素朴的小菜却是母亲经心做成的。酱豆,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也是非常喜爱的。就是现在,每到春末夏初母亲还是要一些酱豆的。做酱豆没有什么秘诀,而是熟手熟练的问题。关键是把握好发酵过程。文章里的一些场景就像发生在我边一样,亲切,生动。感人的是母亲的勤劳还有大姐续做着酱豆。支持精华!


作者: 苏忠伟    时间: 2009-12-22 09:43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2 编辑 <br /><br />学习具有浓郁乡土生活气息的好文字。
我们这里也吃豆瓣酱,是自己做的,我也爱吃。
问好大相朋友!


作者: 夏日荷风    时间: 2009-12-22 10:07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2 编辑 <br /><br />如今,敬爱的母亲已驾鹤西去,再也吃不上她亲手制做的酱豆了。幸好,大姐制做酱豆的手艺与母亲最接近,由她代劳帮做一小缸酱豆,使我家的餐桌上依旧飘溢着浓浓的酱香,让生活保留住一份原汁原味的颜色。
真是值得品味的文字。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22 10:11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2 编辑 <br /><br />作者用流畅而又质朴的文笔,缜密地描绘了有关酱豆的具体景象,生动活泼,感性的色彩强烈,特别是以酱豆为主线条,散点透视地叙述了真挚的亲情和情趣盎然的生活细节,使得酱豆不仅在餐桌上飘溢出了浓浓的酱香,更在生 ... [/quote]感谢敬版悉心、指导性的点评,以及一如既往的鼓励。敬礼!紧紧握手!问好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22 10:13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2 编辑 <br /><br />带着对母亲的深切缅怀,带着对一种小菜的深情眷念。酱豆,一道素朴的小菜却是母亲经心做成的。酱豆,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也是非常喜爱的。就是现在,每到春末夏初母亲还是要一些酱豆的。做酱豆没有什么秘诀,而是熟 ... [/quote]感谢杜版的鼓励!是的,曾经的岁月,留下的是积淀难舍的物事,那是本真的生活。问好!遥握!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22 10:14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2 编辑 <br /><br />学习具有浓郁乡土生活气息的好文字。
我们这里也吃豆瓣酱,是自己做的,我也爱吃。
问好大相朋友! [/quote]自家做,比超市买的要原汁原味的正宗好吃。谢谢鼓励!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22 10:14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2 编辑 <br /><br />如今,敬爱的母亲已驾鹤西去,再也吃不上她亲手制做的酱豆了。幸好,大姐制做酱豆的手艺与母亲最接近,由她代劳帮做一小缸酱豆,使我家的餐桌上依旧飘溢着浓浓的酱香,让生活保留住一份原汁原味的颜色。
真是值得 ... [/quote]谢谢荷风鼓励!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09-12-22 10:19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2 编辑 <br /><br />带着母爱,看到了清香的豆酱。
好文章!


作者: 冷晰子    时间: 2009-12-22 10:41
呵,看大相的字,我老舔舔嘴唇,馋的。
作者: 薄暮    时间: 2009-12-22 11:07
一上来就读到了季老师的美文,真好!娓娓道来,笔触细腻又丰满。问好!
作者: 李雷    时间: 2009-12-22 12:16
浓浓的酱香味分明就是浓浓的乡情,浓浓的亲情,血融于水的情义无价啊!
如今,敬爱的母亲已驾鹤西去,再也吃不上她亲手制做的酱豆了。幸好,大姐制做酱豆的手艺与母亲最接近,由她代劳帮做一小缸酱豆,使我家的餐桌上依旧飘溢着浓浓的酱香,让生活保留住一份原汁原味的颜色。
情思缠绵逶迤,句句透出对原汁原味的豆酱的思念和对母亲的深切悼念。
拜读新作!问好!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09-12-22 12:34
乡村风味,写来细腻传神,而对母亲的叙述,分明揉入了怀念的成分。支持精华!
作者: 心中的秘密    时间: 2009-12-22 13:08
我还以为酱豆是一种小食品呢,细读之后才知道是豆瓣酱。原来只是与北方豆瓣酱的名称不同啊,又长知识了。这种酱是北方餐桌上少不了的东西,那种味道香飘诱人,作为调味佳品也是少不了的。羡慕季老师能够写得这样传神,诱人!而且流露着对母亲的深深的缅怀之情,生动感人!
拜读学习!
支持精华!
问好季老师!!!
作者: 李有旺    时间: 2009-12-22 13:52
这东西下饭,我也喜欢吃.问好
作者: 娴情逸致    时间: 2009-12-22 16:31
在文字中,回忆生活中的某一食品,就能反映出这种美食关联着的亲情,就如文章中提到的母亲,让人感动。欣赏,问好朋友!
作者: 清浅居    时间: 2009-12-22 17:19
季老师是一个有心人,细腻的情感,真实的情景,一幕幕融入文字,我想这豆酱里充满着浓浓的温情与爱心!
问好,冬安!
作者: 刘敬胜    时间: 2009-12-22 19:52
吃的是酱豆  品的是亲情  闲淡小品的生活化文字 引人入胜!
作者: 刘梅花    时间: 2009-12-22 20:54
如今,敬爱的母亲已驾鹤西去,再也吃不上她亲手制做的酱豆了。幸好,大姐制做酱豆的手艺与母亲最接近,由她代劳帮做一小缸酱豆,使我家的餐桌上依旧飘溢着浓浓的酱香,让生活保留住一份原汁原味的颜色

日子的味道,怀念的味道! 好文。
作者: 汤如浩    时间: 2009-12-22 21:40
充满生活的味道。学习问好!
作者: 若水    时间: 2009-12-22 21:50
生活的场景,以及对亲人的怀念,都在这字里行间隐喻着,学习!
作者: 飞花落叶    时间: 2009-12-22 21:54
写什么是什么!
问好美食家!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23 09:01
原帖由 曹国魂 于 2009-12-22 10:19 发表
带着母爱,看到了清香的豆酱。
好文章!
谢谢!问好:handshake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23 09:02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09-12-22 10:41 发表
呵,看大相的字,我老舔舔嘴唇,馋的。
感谢鼓励!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23 09:02
原帖由 薄暮 于 2009-12-22 11:07 发表
一上来就读到了季老师的美文,真好!娓娓道来,笔触细腻又丰满。问好!
谢谢朋友点评和鼓励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23 09:03
原帖由 李雷 于 2009-12-22 12:16 发表
浓浓的酱香味分明就是浓浓的乡情,浓浓的亲情,血融于水的情义无价啊!
如今,敬爱的母亲已驾鹤西去,再也吃不上她亲手制做的酱豆了。幸好,大姐制做酱豆的手艺与母亲最接近,由她代劳帮做一小缸酱豆,使我家的餐桌 ...
感谢点评和鼓励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23 09:04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09-12-22 12:34 发表
乡村风味,写来细腻传神,而对母亲的叙述,分明揉入了怀念的成分。支持精华!
谢谢高版的精到点评和鼓励.紧紧握手!问好!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23 09:06
原帖由 心中的秘密 于 2009-12-22 13:08 发表
我还以为酱豆是一种小食品呢,细读之后才知道是豆瓣酱。原来只是与北方豆瓣酱的名称不同啊,又长知识了。这种酱是北方餐桌上少不了的东西,那种味道香飘诱人,作为调味佳品也是少不了的。羡慕季老师能够写得这样传神 ...
感谢秘密的悉心点评和鼓励!是的,酱是少不了的调味品,握手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23 09:06
原帖由 李有旺 于 2009-12-22 13:52 发表
这东西下饭,我也喜欢吃.问好
问好有旺朋友:handshake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23 09:07
原帖由 娴情逸致 于 2009-12-22 16:31 发表
在文字中,回忆生活中的某一食品,就能反映出这种美食关联着的亲情,就如文章中提到的母亲,让人感动。欣赏,问好朋友!
感谢阅评和鼓励!:handshake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23 09:08
原帖由 清浅居 于 2009-12-22 17:19 发表
季老师是一个有心人,细腻的情感,真实的情景,一幕幕融入文字,我想这豆酱里充满着浓浓的温情与爱心!
问好,冬安!
谢谢关注\谢谢点评和鼓励!问好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23 09:09
原帖由 刘敬胜 于 2009-12-22 19:52 发表
吃的是酱豆  品的是亲情  闲淡小品的生活化文字 引人入胜!
谢谢敬胜朋友的鼓励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23 09:09
原帖由 刘梅花 于 2009-12-22 20:54 发表
如今,敬爱的母亲已驾鹤西去,再也吃不上她亲手制做的酱豆了。幸好,大姐制做酱豆的手艺与母亲最接近,由她代劳帮做一小缸酱豆,使我家的餐桌上依旧飘溢着浓浓的酱香,让生活保留住一份原汁原味的颜色

日子的味道 ...
谢谢鼓励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23 09:10
原帖由 汤如浩 于 2009-12-22 21:40 发表
充满生活的味道。学习问好!
谢谢关注和鼓励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23 09:12
原帖由 若水 于 2009-12-22 21:50 发表
生活的场景,以及对亲人的怀念,都在这字里行间隐喻着,学习!
谢谢若水的点评和鼓励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23 09:12
原帖由 飞花落叶 于 2009-12-22 21:54 发表
写什么是什么!
问好美食家!
感谢鼓励!问好
作者: 海怡    时间: 2009-12-23 09:54
用质朴的语言讲述着乡村小吃的制作,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母亲的爱意。母亲地下有知应深欣慰,因为您在怀念她老人家。:)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09-12-23 14:39
  由酱香而遥望的亲情。继续欣赏作者的系列食品文章。
  文章写食品,不仅写味道,功用,还写制作流程,其间主要注入了鲜活的故事情节,该细节的渲染,将文章的意味点染活了。
作者: 茌山石    时间: 2009-12-23 14:51
酱豆是我熟悉的,也是喜欢的,你的大作述说细腻,支持。
作者: 王九峰    时间: 2009-12-23 18:00
我们河南农村也做酱豆,做法基本一样.每当一碗芝麻叶面条端在手上,再佐以酱豆,其美味之别致,让人回味无穷.做酱豆是件极辛苦的事,作者把母亲做酱豆时的细节描述得丝丝如扣,动人心扉.让有共同体会的读者读后,倍感亲切.母亲当年做酱豆的身影如在目前.真好.
作者: 不觉寒    时间: 2009-12-23 18:25
标题: 回复 1# 季大相 的帖子
浓浓的乡情,浓浓的亲情

学习并问好
作者: 黑龙江小龙女    时间: 2009-12-23 18:37
我们这里的酱豆是正月里烀好了,发酵着,等到农历四月份庙会的日子在下酱呢。
大相哪里人?下酱除了烀豆的时间不同,其余都一样呢。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24 09:06
原帖由 海怡 于 2009-12-23 09:54 发表
用质朴的语言讲述着乡村小吃的制作,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母亲的爱意。母亲地下有知应深欣慰,因为您在怀念她老人家。:)
谢谢海怡大姐.问好:handshake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24 09:07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09-12-23 14:39 发表
  由酱香而遥望的亲情。继续欣赏作者的系列食品文章。
  文章写食品,不仅写味道,功用,还写制作流程,其间主要注入了鲜活的故事情节,该细节的渲染,将文章的意味点染活了。
感谢关注和鼓励!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24 09:07
原帖由 茌山石 于 2009-12-23 14:51 发表
酱豆是我熟悉的,也是喜欢的,你的大作述说细腻,支持。
谢谢鼓励!问好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24 09:08
原帖由 王九峰 于 2009-12-23 18:00 发表
我们河南农村也做酱豆,做法基本一样.每当一碗芝麻叶面条端在手上,再佐以酱豆,其美味之别致,让人回味无穷.做酱豆是件极辛苦的事,作者把母亲做酱豆时的细节描述得丝丝如扣,动人心扉.让有共同体会的读者读后,倍感亲切.母 ...
感谢朋友的悉心点评和鼓励!问好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24 09:08
原帖由 不觉寒 于 2009-12-23 18:25 发表
浓浓的乡情,浓浓的亲情

学习并问好
谢谢朋友关注和鼓励:handshake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24 09:10
原帖由 黑龙江小龙女 于 2009-12-23 18:37 发表
我们这里的酱豆是正月里烀好了,发酵着,等到农历四月份庙会的日子在下酱呢。
大相哪里人?下酱除了烀豆的时间不同,其余都一样呢。
我是江苏人.是的,制作方法应该是大同小异的.问好龙女.
作者: 木祥    时间: 2009-12-24 11:40
回忆与怀念,道出一种食品的种种况味.
作者: 沐晨    时间: 2009-12-24 13:44
:loveliness: :loveliness: 我也想吃!!!!!
这随性自然的文字看似信手拈来,却让读者从中体味到了浓浓的亲情,如置身其中亲眼见证了那些甜蜜时光!
作者: 刘满园    时间: 2009-12-24 14:44
学习精华作品,问好朋友。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25 09:51
原帖由 木祥 于 2009-12-24 11:40 发表
回忆与怀念,道出一种食品的种种况味.
谢谢关注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25 09:52
原帖由 沐晨 于 2009-12-24 13:44 发表
:loveliness: :loveliness: 我也想吃!!!!!
这随性自然的文字看似信手拈来,却让读者从中体味到了浓浓的亲情,如置身其中亲眼见证了那些甜蜜时光!
谢谢朋友的热心点评。酱豆确实好吃。问好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09-12-25 09:52
原帖由 刘满园 于 2009-12-24 14:44 发表
学习精华作品,问好朋友。
谢谢朋友关注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