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经典战例
[打印本页]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1 06:57
标题:
经典战例
秦伐赵,围阏与。
蔽收赵王召廉颇、乐乘而问之曰:“可救否?”皆曰:“道远险狭,难救。”问赵奢,赵奢对曰:“道远险狭,譬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兵救之。去邯郸三十里而止,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师军武安西,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赵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入赵军,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遣间,卷甲而趋,二日一夜而至,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师闻之,悉甲而往。赵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进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陈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教!”许历请刑,赵奢曰:“胥,后令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师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秦师,秦师大败,解阏与而还。赵王封奢为马服君,与廉、蔺同位;以许历为国尉。
原理:
1.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2.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
3.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合。泛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1 10:38
却说樊城周围,白浪滔天,水势益甚,城垣渐渐浸塌,男女担土搬砖,填塞不住。曹军众将,无不丧胆,慌忙来告曹仁曰:“今日之危,非力可救;可趁敌军未至,乘舟夜走,虽然失城,尚可全身。”仁从其言。方欲备船出走,满宠谏曰:“不可。山水骤至,岂能长存?不旬日即当自退。关公虽未攻城,已遣别将在郏下。其所以不敢轻进者,虑吾军袭其后也。今若弃城而去,黄河以南,非国家之有矣。”愿将军固守此城,以为保障。”仁拱手称谢曰:“非伯宁之教,几误大事。”乃骑白马上城,聚众将发誓曰:“吾受魏王命,保守此城;但有言弃城而去者斩!”诸将皆曰:“某等愿以死据守!”仁大喜,就城上设弓弩数百,军士昼夜防护,不敢懈怠。老幼居民,担土石填塞城垣。旬日之内,水势渐退。
满宠能够胸怀大局,有战略眼光,是曹魏战功最多的将领.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1 10:39
张纮有使者自许昌回,孙策唤问之。使者曰:“曹操甚惧主公;其帐下谋士,亦俱敬服;惟有郭嘉不服。”策曰:“郭嘉曾有何说?”使者不敢言。策怒,固问之。使者只得从实告曰:“郭嘉曾对曹操言主公不足惧也: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策闻言,大怒曰:“匹夫安敢料吾!吾誓取许昌!”遂不待疮愈,便欲商议出兵。后果然遭刺,箭疮迸裂而死.
孙策臭就臭在急躁的性格上."忿速,可侮也."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1 10:40
关羽败走麦城,孙权使诱之,羽伪降,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 夜走临沮,于山僻小路被潘璋部将马忠斩杀.
关羽是蜀汉第一名将,虽然兵败势危,仍显示出高超的智谋水平:伪降,以麻痹孙权;夜走临沮山僻小路,是少兵的最佳选择,使敌人的大部队失去作用,还有一线逃出去的机会.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1 10:40
初,董卓之入(洛阳)也,步骑不过三千,自嫌兵少,恐不为远近所服,率四五日辄夜潜出军近营,明旦,乃大陈旌鼓而还,以为西兵复至,雒中无知者。俄而进及递苗部曲皆归于卓,卓又阴使丁原部曲司马五原吕布杀原而并其众,卓兵于是大盛。
此树上开花之计也.看来,董卓也不是平凡的人物.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1 10:41
比较刘备﹑诸葛亮对魏延的使用。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 军。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 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 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先主践尊号,进拜镇北将军。建兴元年,封都 亭侯。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剌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 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 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
魏延确是出色的人才,刘备能够破格提拔,大胆使用。“假节”,给其以先斩后奏的权利,“大破淮等”。要知道,郭淮是后来打败诸葛亮的名将。魏延到了诸葛亮的手下,就变成了童养媳妇, “亮制而不许”,毫无建树,最后竟然被谋杀。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1 10:42
满宠以谋击败陆逊
吴将陆逊向庐江,论者以为宜速赴之。宠曰:“庐江虽小,将劲兵精,守则经时。又贼舍船二百里来,后尾空县,尚欲诱致,今宜听其遂进,但恐走不可及耳。”整军趋杨宜口。贼闻大兵东下,即夜遁。(三国志,满宠传)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1 10:42
十一月,黄巾军王国围陈仓。诏复拜皇甫嵩为左将军,督前将军董卓,合兵四万人以拒之。
董卓谓皇甫嵩曰:“陈仓危急,请速救之。”嵩曰:“不然。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人兵。陈仓虽小,城守固备,未易可拔。王国虽强,攻陈仓不下,其众必疲,疲而击之,全胜之道也,将何救焉!”国攻陈仓八十馀日,不拔。
?
馕春,二月,国众疲敝,解围去,皇甫嵩进兵击之。董卓曰:“不可。兵法,穷寇勿迫,归众勿追。”嵩曰:“不然。前吾不击,避其锐也;今而击之,待其衰也;所击疲师,非归众也;国众且走,莫有斗志,以整击乱,非穷寇也。”遂独进击之,使卓为后拒,连战,大破之,斩首万馀级。卓大惭恨,由是与嵩有隙。
皇甫嵩谋略运用甚佳.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1 10:43
黄巾波才围皇甫嵩于长社。嵩兵少,军中皆恐。贼依草结营,会大风,嵩约敕军士皆束苣乘城,使锐士间出围外,纵火大呼,城上举燎应之,嵩从城中鼓噪而出,奔击贼陈,贼惊乱,奔走。会骑都尉沛国曹操将兵适至,五月,嵩、操与硃俊合军,更与贼战,大破之,斩首数万级。封
嵩都乡侯。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1 10:43
冬,十月,皇甫嵩与张角弟梁战于广宗,梁众精勇,嵩不能克。明日,乃闭营休士以观其变,知贼意稍懈,乃潜夜勒兵,鸡鸣,驰赴其陈,战至晡时,大破之,斩梁,获首三万级,赴河死者五万许人。角先已病死,剖棺戮尸,传首京师。十一月,嵩复攻角弟宝于下曲阳,斩之,斩获十馀万人。即拜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
嵩能温恤士卒,每军行顿止,须营幔修立,然后就舍,军士皆食,尔乃尝饭,故所向有功\。
皇甫嵩治军有方,善于捕捉战机.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1 10:45
张曼成馀党更以赵弘为帅,众复盛,至十馀万,据宛城。硃俊与荆州刺史徐璆等合兵围之,自六月至八月不拔。有司奏征俊,司空张温上疏曰:“昔秦用白起,燕任乐毅,皆旷年历载,乃能克敌。俊讨颍川已有功\效,引师南指,方略已设;临军易将,兵家所忌,宜假日月,责其成功\。”帝乃止。俊击弘,斩之。贼帅韩忠复据宛拒俊,俊鸣鼓攻其西南,贼悉众赴之;俊自将精卒掩其东北,乘城而入。忠乃退保小城,惶惧乞降。诸将皆欲听之,俊曰:“兵固有形同而势异者。昔秦、项之际,民无定主,故赏附以劝来耳。今海内一统,唯黄巾造逆。纳降无以劝善,讨之足以惩恶。今若受之,更开逆意,贼利则进战,钝则乞降,纵敌长寇,非良计也。”因急攻,连战不克。俊登土山望之,顾谓司马张超曰:“吾知之矣。贼今外围周固,内营逼急,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战也。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不如彻围,并兵入城,忠见围解,势必自出。自出则意散,易破之道也。”既而解围,忠果出战,俊因击,大破之,斩首万馀级。南阳太守秦颉杀忠,馀众复奉孙夏为帅,还屯宛。俊急攻之,司马孙坚率众先登;癸巳,拔宛城。孙夏走,俊追至西鄂精山,复破之,斩万馀级。于是黄巾破散,其馀州郡所诛,一郡数千人。
临军易将,兵家所忌.
穷寇勿迫,围师必缺.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1 10:45
辽东公孙渊叛.边官报知魏主曹睿。睿大惊,乃召司马懿入朝计议。懿奏曰:“臣部下马步官军四万,足可破贼。”睿曰:“卿兵少路远,恐难收复。”懿曰:“兵不在多,在能设奇用智耳。臣托陛下洪福,必擒公孙渊以献陛下。”睿曰:“卿料公孙渊作何举动?”懿曰:“渊若弃城预走,是上计也;守辽东拒大军,是中计也;坐守襄平,是为下计,必被臣所擒矣。”睿曰:“此去往复几时?”懿曰:“四千里之地,往百日,攻百日,还百日,休息六十日,大约一年足矣。”睿曰:“倘吴、蜀入寇,如之奈何?”懿曰:“臣已定下守御之策,陛下勿忧。”睿大喜.
夫未战而妙算胜者,得算多也.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1 10:47
曹操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初到任,即设五色棒十余条于县之四门,有犯禁者,不避豪贵,皆责之。中常侍蹇硕之叔,提刀夜行,操巡夜拿住,就棒责之。由是,内外莫敢犯者,威名颇震。
令出必行,赏罚必信。这是管理的最重要的原则,谁能落实的好,谁就能够取胜。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2 08:42
诸葛亮派去羞辱司马懿的使者回到五丈原,见了孔明,具
说:“司马懿受了巾帼女衣,看了书札,并不嗔怒,只问
丞相寝食及事之烦简,绝不提起军旅之事。彼言:食少事
烦,岂能长久?”孔明叹曰:“彼深知我也!”
主簿杨顒谏曰:“某见丞相常自校簿书,窃以为不必。夫
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必使仆执耕,
婢典爨,私业无旷,所求皆足,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
食而已。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
之不如婢仆哉?失为家主之道也。是故古人称:坐而论
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昔丙吉忧牛喘,
而不问横道死人;陈平不知钱谷之数,曰:自有主者。今
丞相亲理细事,汗流终日岂不劳乎?司马懿之言,真至言
也。”孔明泣曰:“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
他人不似我尽心也!”众皆垂泪。自此孔明自觉神思不
宁。
孔明事无巨细,都要亲自处理,有点婆婆妈妈。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 ( 《孙子兵法》势篇)
孔明似乎不太懂管理。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2 08:43
比较刘备﹑诸葛亮对魏延的使用。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
迁牙门将 军。
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
在张飞, 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
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 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
“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 若曹操
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
吞之。” 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
先主践尊号,进拜镇北将军。建兴元年,封都 亭侯。八
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剌史郭淮与延战
于阳溪, 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
节,进封南郑侯。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
故事,亮 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
尽。
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
魏延确是出色的人才,刘备能够破格提拔,大胆使用。
“假节”,给其以先斩后奏的权利,“大破淮等”。要知
道,郭淮是后来打败诸葛亮的名将。
魏延到了诸葛亮的手下,就变成了童养媳妇, “亮制而不
许”,毫无建树,最后竟然被谋杀。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2 08:43
十一月,黄巾军王国围陈仓。诏复拜皇甫嵩为左将军,督
前将军董卓,合兵四万人以拒之。
董卓谓皇甫嵩曰:“陈仓危急,请速救之。”嵩曰:“不
然。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人兵。陈仓虽小,城守固
备,未易可拔。王国虽强,攻陈仓不下,其众必疲,疲而
击之,全胜之道也,将何救焉!”国攻陈仓八十馀日,不
拔。
?馕春,二月,国众疲敝,解围去,皇甫嵩进兵击之。董
卓曰:“不可。兵法,穷寇勿迫,归众勿追。”嵩曰:
“不然。前吾不击,避其锐也;今而击之,待其衰也;所
击疲师,非归众也;国众且走,莫有斗志,以整击乱,非
穷寇也。”遂独进击之,使卓为后拒,连战,大破之,斩
首万馀级。卓大惭恨,由是与嵩有隙。
皇甫嵩谋略运用甚佳.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2 08:43
黄巾波才围皇甫嵩于长社。嵩兵少,军中皆恐。贼依草结
营,会大风,嵩约敕军士皆束苣乘城,使锐士间出围外,
纵火大呼,城上举燎应之,嵩从城中鼓噪而出,奔击贼
陈,贼惊乱,奔走。会骑都尉沛国曹操将兵适至,五月,
嵩、操与硃俊合军,更与贼战,大破之,斩首数万级。封
嵩都乡侯。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2 08:44
冬,十月,皇甫嵩与张角弟梁战于广宗,梁众精勇,嵩不
能克。明日,乃闭营休士以观其变,知贼意稍懈,乃潜夜
勒兵,鸡鸣,驰赴其陈,战至晡时,大破之,斩梁,获首
三万级,赴河死者五万许人。
角先已病死,剖棺戮尸,传首京师。十一月,嵩复攻角弟
宝于下曲阳,斩之,斩获十馀万人。即拜嵩为左车骑将军
领冀州牧,封槐里侯。
嵩能温恤士卒,每军行顿止,须营幔修立,然后就舍,军
士皆食,尔乃尝饭,故所向有功\。
皇甫嵩治军有方,善于捕捉战机.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2 08:44
张曼成馀党更以赵弘为帅,众复盛,至十馀万,据宛城。
硃俊与荆州刺史徐璆等合兵围之,自六月至八月不拔。有
司奏征俊,司空张温上疏曰:“昔秦用白起,燕任乐毅,
皆旷年历载,乃能克敌。俊讨颍川已有功\效,引师南指,
方略已设;临军易将,兵家所忌,宜假日月,责其成
功\。”帝乃止。俊击弘,斩之。贼帅韩忠复据宛拒俊,俊
鸣鼓攻其西南,贼悉众赴之;俊自将精卒掩其东北,乘城
而入。忠乃退保小城,惶惧乞降。诸将皆欲听之,俊曰:
“兵固有形同而势异者。昔秦、项之际,民无定主,故赏
附以劝来耳。今海内一统,唯黄巾造逆。纳降无以劝善,
讨之足以惩恶。今若受之,更开逆意,贼利则进战,钝则
乞降,纵敌长寇,非良计也。”因急攻,连战不克。俊登
土山望之,顾谓司马张超曰:“吾知之矣。贼今外围周
固,内营逼急,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战也。万人
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不如彻围,并兵入城,忠见
围解,势必自出。自出则意散,易破之道也。”既而解
围,忠果出战,俊因击,大破之,斩首万馀级。南阳太守
秦颉杀忠,馀众复奉孙夏为帅,还屯宛。俊急攻之,司马
孙坚率众先登;癸巳,拔宛城。孙夏走,俊追至西鄂精
山,复破之,斩万馀级。于是黄巾破散,其馀州郡所诛,
一郡数千人。
临军易将,兵家所忌.
穷寇勿迫,围师必缺.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2 08:45
六月,司马懿军至辽东,公孙渊使大将军卑衍、杨祚将步
骑数万屯辽隧,围堑二十馀里。诸将欲击之,懿曰:“贼
所以坚壁,欲老吾兵也,今攻之,正堕其计。且贼大众在
此,其巢窟空虚。直指襄平,破之必矣。”乃多张旗帜,
欲出其南,衍等尽锐趣之。懿潜济水,出其北,直趣襄
平;衍等恐,引兵夜走。诸军进至首山,渊复使衍等逆
战,懿击,大破之,遂进围襄平。
避实就虚,致人而不致于人.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2 08:45
司马懿兴师征讨公孙渊.时值秋雨连绵,一月不止,平地
水深三尺,运粮船自辽河口直至襄平城下。魏兵皆在水
中,行坐不安。左都督裴景入帐告曰:“雨水不住,营中
泥泞,军不可停,请移于前面山上。”懿怒曰:“捉公孙
渊只在旦夕,安可移营?如有再言移营者斩!”裴景喏喏
而退。少顷,右都督仇连又来告曰:“军土苦水,乞太尉
移营高处。”懿大怒曰:“吾军令已发,汝何敢故违!”
即命推出斩之,悬首于辕门外。于是军心震慑。
懿令南寨人马暂退二十里,纵城内军民出城樵采柴
薪,牧放牛马。司马陈群问曰:“前太尉攻上庸之时,兵
分八路,八日赶至城下,遂生擒孟达而成大功\;今带甲四
万,数千里而来,不令攻打城池,却使久居泥泞之中,又
纵贼众樵牧。某实不知太尉是何主意?”懿笑曰:“公不
知兵法耶?昔孟达粮多兵少,我粮少兵多,故不可不速
战;出其不意,突然攻之,方可取胜。今辽兵多,我兵
少,贼饥我饱,何必力攻?正当任彼自走,然后乘机击
之。我今放开一条路,不绝彼之樵牧,是容彼自走也。”
陈群拜服。
速胜和缓胜.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2 08:46
辽东公孙渊叛.边官报知魏主曹睿。睿大惊,乃召司马懿
入朝计议。懿奏曰:“臣部下马步官军四万,足可破
贼。”睿曰:“卿兵少路远,恐难收复。”懿曰:“兵不
在多,在能设奇用智耳。臣托陛下洪福,必擒公孙渊以献
陛下。”睿曰:“卿料公孙渊作何举动?”懿曰:“渊若
弃城预走,是上计也;守辽东拒大军,是中计也;坐守襄
平,是为下计,必被臣所擒矣。”睿曰:“此去往复几
时?”懿曰:“四千里之地,往百日,攻百日,还百日,
休息六十日,大约一年足矣。”睿曰:“倘吴、蜀入寇,
如之奈何?”懿曰:“臣已定下守御之策,陛下勿
忧。”睿大喜.
夫未战而妙算胜者,得算多也.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2 08:46
三国,魏王操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刘备曰:
“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乃敛众拒险,
终不交锋。操运米北山下,黄忠引兵欲取之,过期不还。
翊军将军赵云将数十骑出营视之,值操扬兵大出,云猝与
相遇,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魏兵散而复合,追至营
下,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魏兵疑云有伏,引
去;云雷鼓震天,惟以劲弩于后射魏兵。魏兵惊骇,自相
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备明旦自来,至云营,视昨战
处,曰:“子龙一身都为胆也!”操与备相守积月,魏军
士多亡。夏,五月,操悉引出汉中诸军还长安,刘备遂有
汉中。
虚虚实实,领敌莫测高深.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2 08:46
初,夏侯渊战虽数胜,魏王操常戒之曰:“为将当有怯弱
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
勇,一匹夫敌耳。”及渊与刘备相拒逾年,备自阳平南渡
沔\水,缘山稍前,营于定军山。渊引兵争之(高陵勿向)。
法正曰:“可击矣。”备使讨虏将军黄忠乘高鼓噪攻之,
渊军大败,斩渊及益州刺史赵颙。张郃引兵还阳平。是时
新失元帅,军中扰扰,不知所为。督军杜袭与渊司马太原
郭淮收敛散卒,号令诸军曰:“张将军国家名将,刘备所
惮。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也。”遂权宜推郃为军
主。郃出,勒兵按陈,诸将皆受郃节度,众心乃定(将能
持重,稳定形势)。明日,备欲渡汉水来攻;诸将以众寡不
敌,欲依水为陈以拒之。郭淮曰:“此示弱而不足挫敌,
非算也。不如远水为陈,引而致之,半济而后击之,备可
破也。”(致人而不致于人).既陈,备疑,不渡。淮遂坚
守,示无还心。以状闻于魏王操,操善之,遣使假郃节,
复以淮为司马。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2 08:47
汉诸葛亮率众讨雍闿等,参军马谡送之数十里。亮曰:
“虽共谋之历年,今可更惠良规。”谡曰:“南中恃其险
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
伐以事强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
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
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
已。”
屈人之兵,不如屈人之心。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2 08:48
初,孟达既为文帝所宠,又与桓阿阶、夏侯尚亲善;及文
帝殂,阶、尚皆卒,达心不自安。诸葛亮闻而诱之,达数
与通书,阴许归蜀。达与魏兴太守申仪有隙,仪密表告
之。达闻之,惶惧,欲举兵叛。司马懿以书慰解之,达犹
豫未决,懿乃潜军进讨。诸将言:“达与吴、汉交通,宜
观望而后动。”懿曰:“达无信义,此其相疑之时也。当
及其未定促决之。”乃倍道兼行,八日到其城下。
吴、汉各遣偏将向西城安桥、木阑塞以救达,懿分诸将以
距之。初,达与亮书曰:“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
里。闻吾举事,当表上天子,比反复,一月间也,则吾城
已固,诸军足办。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
来,吾无患矣。”及兵到,达又告亮曰:“吾举事八日而
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
此
兵贵神速,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2 08:49
初,征西将军夏侯渊之子楙尚太祖女清河公主,文帝少与
之亲善,及即位,以为安西将军,都督关中,镇长安,使
承渊处。诸葛亮将入寇,与群下谋之,丞相司马魏延曰:
“闻夏侯楙,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
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
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弃城逃走。长安中惟御
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
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亦足以达。如
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危计,不如安
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诸葛亮的对策是正确的,少兵对多兵作战,有奇无正,有
正无奇。有正无奇尚可应付,有奇无正就是赌博,取败之
道。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2 08:49
刘备征吴,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
陆逊传下号令,教诸将各处关防,牢守隘口,不许轻敌。
众皆笑其懦,不肯坚守。次日,陆逊升帐唤诸将曰:“吾
钦承王命,总督诸军,昨已三令五申,令汝等各处坚守;
俱不遵吾令,何也?”韩当曰:“吾自从孙将军平定江
南,经数百战;其余诸将,或从讨逆将军,或从当今大
王,皆披坚执锐,出生入死之士。今主上命公为大都督,
令退蜀兵,宜早定计,调拨军马,分头征进,以图大事;
乃只令坚守勿战,岂欲待天自杀贼耶?吾非贪生怕死之
人,奈何使吾等堕其锐气?”于是帐下诸将,皆应声而言
曰:“韩将军之言是也。吾等情愿决一死战!”陆逊听
毕,掣剑在手,厉声曰:“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
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能忍辱负重故也。汝等只各守隘
口,牢把险要,不许妄动,如违令者皆斩!”众皆愤愤而
退。
老纪评注:
不可胜者,守也;锐卒勿攻。陆逊的应对是正确的。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2 08:50
老纪评注:
不可胜者,守也;锐卒勿攻。陆逊的应对是正确的。终于
熬到对手兵疲意沮,计不复生,难有作为,破绽暴露,
“可胜者,攻也。”
这真是扭转乾坤的本事呀!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2 08:50
曹操遣夏侯渊、张辽围昌豨于东海,数月,粮尽,议引军
还。
辽谓渊曰:“数日已来,每行诸围,豨辄属目视辽,又其
射矢更稀。此必豨计犹豫,故不力战。辽欲挑与语,倘可
诱也。”乃使谓豨曰:“公有命,使辽传之。”豨果下与
辽语。辽为说操神武,方以德怀四方,先附者受大赏,豨
乃许降。辽遂单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豨欢喜,
随辽诣操。操遣豨还。
老纪评注: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
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
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
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
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
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张辽深通孙子兵法呀!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2 08:50
曹操密遣九江蒋幹往说周瑜。幹以才辨独步于江、淮之
间,乃布衣葛巾,自托私行诣瑜。瑜出迎之,立谓幹曰:
“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邪?”因延幹,与
周观营中,行视仓库、军资、器仗讫,还饮宴,示之侍者
服饰珍玩之物。因谓幹曰:“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
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
苏、张共生,能移其意乎?”幹但笑,终无所言。还白,
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能间也。
蒋干应对的极为得体。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2 08:51
老纪评注:
“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蒋幹不拒抗王命,不强朋友所难,因敌制变,潇洒的走了
一遭。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2 08:51
黄忠、严颜守住天荡山,捷音飞报成都。玄德闻之,聚众
将庆喜。法正曰:“昔曹操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
图巴、蜀,乃留夏侯渊、张郃二将屯守,而自引大军北
还:此失计也。今张郃新败,天荡失守,主公若乘此时,
举大兵亲往征之,汉中可定也。既定汉中,然后练兵积
粟,观衅伺隙,进可讨贼,退可自守。此天与之时,不可
失也。”玄德、孔明皆深然之。遂传令赵云、张飞为先
锋,玄德与孔明亲自引兵十万,择日图汉中;传檄各处,
严加提备……
果然,刘备拿下了汉中。
老纪评注:
“敌人开阖,必亟入之。”
机会可遇不可求,刘备抓住了转瞬既逝的一丝机会,取得
了成功\。
“敌人开阖,必亟入之。”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2 08:51
羽得于禁等人马数万,粮食乏绝,擅取权湘关米;权闻
之,遂发兵袭羽。权欲令征虏将军孙皎与吕蒙为左右部大
督,蒙曰:“若至尊以征虏能,宜用之;以蒙能,宜用
蒙。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督兵攻江陵,虽事决于
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此目
前之戒也。”权寤,谢蒙曰:“以卿为大督,命皎为后继
可也。”
老纪评注:兵权贵一,两个人共同指挥是犯兵家大忌的。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2 08:52
公元二一七年,曹操夺取汉中。
法正说刘备曰:“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
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
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今策渊、郃才,
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必可克之。克之之日,广农积
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
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
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备善其策,乃率诸将进兵汉,
遣张飞、马超、吴兰等屯下辨。
老纪评注:
孙子曰“可胜者,攻也。”刘备看清了取胜的条件已具
备,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果断的发动了攻势,一举拿
下汉中,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3-10-2 14:47
朝鲜战争结束几十年后,世人才知道了战争的真相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关朝鲜战争的出版物不断增多,中国方面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史中记述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卷册、军事科学院编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国 防大学编写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简编》等很多"正史",有《彭德怀自述》以及众多志愿军将领的传记和战争回忆录(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韦杰将军去世前关于180师那些令心碎的谈话),还有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史料中的有关内容。朝鲜方面也有一些战争史出版,还有金日成这一时期的著作。韩国也出版了不少史书,韩国国防部战史编纂委员会编写的多卷本《韩国战争史》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部,中国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曾出版此书的中译本,不过这个中译本非常不负责任地删去了原书中仁川登陆、第五次战役等重要内容,且错译、误译、错日期、错地名和错别字极多。美国方面的著作是最多的,从正式的历史书到学者的研究著作,从麦克阿瑟、李奇微等美军统帅的回忆录到很多记者和普通士兵的记述。另外还有其他国家参与者或旁观者的大量著作。这些书的编著者站在各自的立场写出各自的历史,有共同的事实、有真知灼见,也难免有偏见和曲解。多读几本,不用太多的分析和判断,朝鲜战争的真实图景就已相当清晰。
这场战争是怎么打起来的,绝大多数史书都肯定了共同的事实。史料表明,朝鲜战争的爆发对后来深涉其中的中国和美国领导人都是没有预料的突发事件。1950年的中国正在进行全国范围的土地改革,并在复员部队,准备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国对朝鲜半岛没有任何企图,中国不愿意、也没有足够实力与美国打仗。美国在作出参战的重大决策之前没有召集会议进行辩论,没有通过立法程序慎重批准。李奇微说,美军在预警时间甚至还不到一周情况下便仓猝参战,卷人到一场在地球另一边美国人民既不理解又感觉不到的战争中去了。仁川登陆的成功和这之后朝鲜人民军的失败,使骄狂的麦克阿瑟指挥军队越过了三八线。就是在这种时候,美国政府也一再指示麦克阿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攻击中国东北的目标,美国政府不准备让美国与共产党中国打一场大战,打大仗会妨碍战略重点--欧洲的防务,而且可能会导致苏联的介人。考虑到美国的长远利益,一些美国政府的顾问认为,中国的共产主义是不能以武力去战胜的,只有当中国领导人认识到中国的最大利益并不再屈从于苏联的联盟,这个问题才能得到解决,这要等待很长的时间。
面对麦克阿瑟的大军压境,想到美国支持蒋介石的往事,刚刚夺取全国政权的毛泽东不能不有"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之感。加之苏联领导人的一再鼓动和提供无偿援助的许诺(这些许诺后来没有实现),毛泽东终于下决心派大部队赴朝作战。就是在决心已定的情况下,毛泽东仍有顾虑,他在给斯大林的电报中说:"我们认为最不利的情况是中国军队在朝鲜内不能大量歼灭美国军队,两军相持成为僵局,而美国又已和中国公开进入战争状态,使中国现在已经开始的经济建设计划归于破坏,并引起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一部分人民对我们不满(他们很怕战争)。"(引自(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事实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层也有反对中国参战的意见,反对者陈述了各种理由,是毛泽东否定了不同意见(见《彭德怀自 述》)。而从现在解密的联合国和美国档案得知,联合国、美国和其西方盟国并没有准备与中国作战,并且在努力防止这样的战争发生。战争对中国并不是迫在眉睫.
现在出版的多数朝鲜战争的书籍也不再回避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之后的转移作战中志愿军第60军第180师的失败。志愿军在没有制空权、武器装备和机动能力与对手有巨大差距的情况下作战已非常不易,但从上到下总想跟当年打国民党一样一举歼灭美军一个甚至几个整师。出于这样的愿望,第五次战役战线过长,协调不利,再有上级作战单位战场指挥失当,使担负运送大量伤员的180师陷入重围,几乎全军覆没。此时,作为最高决策者的毛泽东也意识到:"历次战投证明我军实行战略或战役性的大迂回,一次包围美军几个师,或一个整师,甚至一个整团,都难达到歼灭任务。这是因为美军在现时还有颇强的战斗意志和自信心。为了打落敌人的这种自信心以达最后大围歼的目的,似宜每次作战野心不要太大,只要求我军每一个军在一次作战中,歼灭美英士军一个整营,至多两个整营,也就够了。"(1951年5月26日给彭德怀的电报,引自《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二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部分180师官兵突出包围,历尽艰辛,回到自己一方,却承担了"打败仗"的责任,受到几十年不公正的对待。有的史书也闭口不谈上级的责任,只把这次失败归结为"第180师主要指挥员犹豫动摇"。作为180师的直接上级,当时任60军军长的韦杰将军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约请军事科学和军事史研究者谈了自己了解的真实情况和对历史负责的见解。可以把自己的功过毁誉置于不顾,但不能无颜于九泉之下的烈士,不能愧对曾一同出生人死的战友,韦杰是值得祟敬的;浴血奋战后又承受历史重压的180师官兵也同样让人崇敬。
三年零一个月的朝鲜战争结束时,朝鲜北南双方的分界线略有变化,但基本维持了战争开始前的格局。战争使分界线南北有上千万人妻离子散,双方的紧张对峙一直延续至今。这场战争中死伤了几百万朝鲜平民,各方作战人员比较可靠的伤亡数字是:美国14.2万、南朝鲜30万、北朝鲜约52万、中国90万。战争中最可歌可泣不是统帅、将军,而是献出了血肉之躯的普通军人。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全部战争费用多达100亿美元。中国人流了很多血,损失了很多财产,虽然通过战争巩固了新政权,但客观的外国史家都认为战争的消极影响要多得多。由于苏联代表有意退出,使一些不利于中国的提案在联合国得以通过,中国被排除于联合国达二十年之久,严重影响了中国同世界的交往,阻滞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朝鲜战争之前;美国在台湾岛和台湾海峡没有军队。美国总统杜鲁门在1950年1月5日发表的声明中曾明确表示,美国无意保护台湾岛上中国国民党人的残余力量。国务卿艾奇逊也把台湾划在美国在亚洲的防御线之外。战争爆发后,美国改变了战略方针,由于美国第七舰队插手,使中国无限期延缓了统一台湾的目标(有材料说蒋介石得知朝鲜战争爆发时欣喜若狂,不亚于当年听说日本人炸了珍珠港)。苏联领导入支持中国出兵朝鲜,希望中国人和美国人打下去(如果不是斯大林1953年3月去世,战争可能还不会在这一年停下来),却没给中国无偿援助,给的东西都没少要钱。中国1950年后借了苏联13.4亿美元,其中多数用于购买朝鲜战争需要的军用物资。苏联卖给中国的却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剩下的旧武器(这也是后来中苏交恶的原因之一)。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人勒紧裤带连本带利还了好多年债,就是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很多中国人吃不上饭的日子,中国还在用粮食、猪肉、鸡蛋等食品还苏联老枪旧炮的钱。美国人都看明白了:克里姆林宫感到最高兴的,莫过于扩大朝鲜战争,把红色中国也包括在内,而苏联在这场冲突中,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不投入一兵一卒。(奥马尔·布雷德利语)最简单的道理是:三个大国中的两个打得不可开交,得利者肯定是袖手旁观的另一个。
朝鲜战争使美国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亚洲的投资大部分投在了日本,日本在朝鲜战争期间利用生产军需品大发其财,迅速恢复了在二战中崩溃了的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日本历史学家中乌岭雄撰写的"朝鲜战争"一节中说:"朝鲜战争是一场有国际背景的内战,它反映了现代朝鲜人民悲苦的历史。一方面,它固化了这个国家的分裂状态;另一方面,它支配了战后亚洲的国际环境。由于这个缘故,它可以被看成现代史上划时代的事件。"美国人认为,朝鲜战争是美国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同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中国都做对了吗?中国有没有更好的选择?中国人是不是应该对这场过去的战争有新的思考,从经验教训中得出正确的认识,以恰当应对世界未来的挑战。读历史不是轻松地看小说听故事,而是对生命和鲜血的沉重思考,没有历史的思考,付出的将会是现实的惨痛代价。战争史是记录政治家、外交官和元帅将军们功过得失的历史,更是成千上万普通军人和百姓血肉写成的历史。我读战争史是想知道战争为什么发生,只有人们都知道战争为什么发生才能防止战争。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4-10-10 16:47
中途岛海战
央视国际 (2003-01-07 16:22:37)
1942年6月,美、日海军在中途岛附近海域进行的海战。
中途岛位于太平洋中部,是北美和亚洲之间的海上和空中交通要冲,由周长24公里的环礁组成,陆地面积约5.2平方公里。1867年被美国占领后,成为美国的重要海军基地及夏威夷群岛的西北屏障。1942年4月18日美军杜利特尔航空队空袭东京后,日本认为威胁来自中途岛,遂决心实施中途岛─阿留申群岛战役。日军企图夺取中途岛,迫使美军退守夏威夷及美国西海岸;诱歼美国太平洋舰队,以保障日本本土的安全。战役的主突方向是中途岛,阿留申群岛为次要方向。5月5日,日军大本营下令攻占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西部岛屿。日本联合舰队为实施这次战役,动用舰艇包括运输舰、辅助舰在内共200余艘,其中航空母舰8艘(舰载机400多架)、战列舰11艘、巡洋舰23艘、驱逐舰56艘、潜艇24艘。其主力编队辖中途岛进攻编队和第1机动编队;北方编队辖第2机动编队和阿留申进攻编队;另外,还编有先遣(潜艇)部队和岸基航空部队,由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海军上将统一指挥。26~29日,各编队先后由本土启航,预定于6月4日对中途岛发起进攻。
5月中旬,美军破译日本海军密码电报,掌握了日本进攻中途岛的企图。美太平洋战区总司令C.W.尼米兹海军上将调集航空母舰3艘(舰载机230多架)及其他作战舰艇约40多艘,组成第16特混舰队(R.A.斯普鲁恩斯少将指挥)和第17特混舰队(F.J.弗莱彻少将指挥),在中途岛东北海域展开,隐蔽待机。同时,19艘潜艇部署在中途岛附近海域,监视日舰行动。
6月3日,日本海军中将细萱戍子郎率北方编队(航空母舰2艘、舰载机82架、其他作战舰艇29艘)对阿留申群岛的荷兰港发起突击。4日凌晨,海军中将南云忠一率第1机动编队(航空母舰4艘、舰载机260多架、其他作战舰艇17艘)进至中途岛西北240海里海域,4时30分派出第1波飞机108架飞往中途岛。岛上美军发出警报,飞机升空迎敌,展开激战。日军轰炸机袭击机场,炸毁部分地面设施。由于岛上防御加强,机场跑道未被摧毁。其间,南云的机动编队多次受到美岸基飞机的侦察、袭扰和攻击。南云遂决定再次攻击中途岛。7时15分,美岸基鱼雷机结束攻击,南云却下令已挂上鱼雷准备攻击美舰的第2波飞机改装炸弹攻击中途岛。7时28分,日侦察机报告发现美国舰队。此时,在中途岛东北海域待机的美特混舰队正向日机动编队接近,并已派出第1、第2波飞机200多架。8时20分,日侦察机报告美舰队似有1艘航空母舰。南云于是命令攻击中途岛的第1波飞机和担任空中战斗巡逻任务的战斗机返航,随后率舰队北驶,以免遭到袭击,并重新部署对敌舰队的攻击。约9时20分~10时26分,正当日军第2波飞机卸下炸弹重挂鱼雷的混乱之际,美舰载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连续攻击南云的航空母舰。日方虽有部分战斗机临空迎战,但为时已晚。结果,日军损失航空母舰4艘("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重巡洋舰1艘、飞机285架,人员3500名;美军损失航空母舰1艘("约克敦"号)、驱逐舰1艘、飞机约150架,人员307名。鉴于第1机动编队损失惨重,山本于5日下令停止中途岛作战,率联合舰队西撤。美军乘势追击,于6日派舰载机3次出击,又击沉日军重巡洋舰1艘,击伤巡洋舰、驱逐舰数艘。
中途岛海战改变了太平洋地区日美航空母舰实力对比。日军仅剩重型航空母舰1艘、轻型航空母舰4艘,并损失大量飞行员。从此,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战局出现有利于盟军的转折。此次海战的特点是双方海上战斗编队在舰炮射程之外,以舰载航空兵实施突击。日军失败的原因是过高估计己方航空母舰的战斗力,同时在两个战役方向作战,兵力分散;情况判断错误,认为美国航空母舰来不及向战区集结;通信技术落后,缺乏周密的海上侦察,直至关键时刻也未查明美航空母舰的位置;战场指挥不当,决心多变。美军获胜的原因是掌握日军进攻企图,及时集结兵力待机;在鱼雷机大部损失的情况下,轰炸机连续俯冲轰炸,导致日军鱼雷机连机带雷爆炸,航空母舰被彻底摧毁。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4-10-10 16:49
此战的关键是情报,美军破译了日军的密码,知己知彼。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4-10-10 16:51
太平洋战争
央视国际 (2003-01-10 10:08:34)
1941年12月7日—1945年9月2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同美军及其盟军在亚洲太平洋战区进行的军事行动。
太平洋战争是日本统治集团加紧夺取殖民地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控制中国以及这一地区的其他国家而引起帝国主义矛盾的结果。日本的侵略是法西斯军国主义集团各国夺取世界霸权总计划的一部分。怂恿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侵略的是英美两国企图利用日本对付苏联和中国的慕尼黑政策。
日本统治集团认为,德国进攻苏联后,为扩大侵略和进一步攫取在其帝国主义竞争者控制下的太平洋、东亚和东南亚的领土创造了有利条件。日本统治集团发动战争的目的是:占领菲律宾、马来亚、荷属印度(印度尼西亚)和缅甸;歼灭敌太平洋海军,夺取其海军基地,并迫使美国和英国停止战争。截至1941年12月1日,日军(240万人)计有51个师和58个旅,235艘舰艇(其中包括共载有575架飞机的航空母舰10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38艘、驱逐舰112艘和潜艇65艘),基地航空兵和陆军航空兵飞机3175架。用以对美英两国作战的有11个师,3个旅和9个坦克团(约23万人),飞机1700多架,舰艇177艘(其中航空母舰7艘和潜水艇55艘)。盟军在太平洋战区拥有22个师(37万余人),舰艇218艘(其中包括共载有220架飞机的航空母舰3艘、战列舰10艘、战列巡洋舰1艘、巡洋舰35艘、驱逐舰100艘和潜艇69艘),飞机1500多架。盟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陆军数额超过日本,但日本海军在航空母舰的数量上大大超过对方,这使日本在公海实施海上战役拥有优势。日本还占有比较有利的战略地位,如小笠原群岛,琉黄列岛、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上各基地远离大陆,位于海洋之中,可保障日本在太平洋中部展开积极行动。日本在南部诸海区的态势更为有利,如在台湾,中国和印度支那建立的军事基地网可对美属菲律宾、英属马来亚和缅甸、荷属印度实施强大突击。
1941—1945年太平洋战争大致可分为3个战局。1941—1942年战局(1941年12月7日一1942年11月)包括日军夺取菲律宾、缅甸、马来亚、荷属印度、新加坡、香港及太平洋中部和西南部诸岛的历次进攻战役。这个战局是以偷袭美国舰队主要海军基地珍珠港(夏威夷群岛)(参见珍珠港战役)、空袭菲律宾各机场和美英在太平洋上的其他基地与机场开始的。日本在战局初期夺取了制海权和制空权,得以在南部诸海区和太平洋中部实施大规模进攻战役。1942年1月2日,日军进占马尼拉,并占领菲律宾大部地区〔参见菲律宾战役(1941—1942)〕。同时,日军在亚洲大陆发起进攻战役。经过马来战役,日军攻占了马六甲半岛和英国在新加坡的最大海军基地(2月15日)。此前(12月25日),英国人丧失了在远东的另一个重要海军基地香港。1941年7月起,印度支那的日军根据同“维希政府”达成的协议,于12月8日越过泰国边界。12月21日泰国与日本结盟,并于1942年1月向美英两国宣战。1942年1月日军占领缅甸大部(参见缅甸战役)并进至印度边界。在太平洋中部,日军于1941年12月攻占了关岛和威克岛,从而扩大了日本海军的驻泊范围。1942年1月,日本舰队遣送登陆兵在新不列颠岛和新爱尔兰岛(俾斯麦群岛)登陆,并夺取盟军重要海空军基地拉包尔(新不列颠)。1941年12月—1942年2月,日军占领荷属印度的一系列岛屿,2—3月实施了爪哇战役,到3月15日就攻占了整个荷属印度。日军逼抵澳大利亚,对澳大利亚通往美国的海上交通线造成威胁。这时中国战事规模不大,这是由于交战双方仅守不攻而致。1942年4月底,日军在太平洋和东南亚发动的一系列战役相继结束。结果,日本侵占别国大片领土,并占领了从印度至千岛群岛的有利地位。但是,日军统帅部摧毁盟国抵抗意志的企图未能得逞。日本陷入了必须同在经济和军事潜力方面超过自己的同盟国进行持久战的境地。到1942年5月,盟军统帅部在澳大利亚附近海域和南太平洋组织防御。从夏威夷群岛和大西洋调来了航空母舰,巡洋舰和潜艇,在澳大利亚组建了几个新编陆军兵团。美军在5月7—8日的珊瑚海海战中取得了对敌的第一次胜利。日军在澳大利亚附近海域受挫后,于7月3—6日实施了中途岛—阿留申群岛战役,但此战役以日军惨败而告结束。1942年8—11月,日军在新几内亚东南部和所罗门群岛上的进攻也以失败告终。太平洋1941—1942年战局的结果是,日本失掉了战略主动权并决定暂时转入战略防御。
1942—1943年战局(1942年12月—1943年12月)包括交战双方进行的一系列局部战役。在这些战役进程中出现了有利于盟国的战争转折。1943年初日本通过的战争计划规定,巩固亚洲大陆的阵地,加强太平洋上的防御,尤其是外线防御,并作好对苏开战的准备。日军统帅部企图在太平洋守住由阿留申群岛、威克岛、马绍尔群岛、克尔帕特群岛、俾斯麦群岛到新几内亚一线已占领的阵地,在南部诸海守住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和帝汶岛。到1942年底以前,日军(280万人)在东南亚和太平洋诸岛共计60个师,约210艘舰艇(其中航空母舰6艘),飞机4600架。盟军(401.6万人)计有265个师(其中美、英军35个师),舰艇约170艘(其中航空母舰10艘)和飞机约3,500架。为对各方向日军作战,盟军在太平洋中部和西南部建立了若干重兵集团。1943年夏季起,盟军开始实施夺岛战役:向东夺取吉尔伯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向西夺取整个所罗门群岛、俾斯麦群岛和新不列颠岛。盟军在年底前顺利攻取吉尔伯特群岛、所罗门群岛(除布维尔岛外,该岛战斗一直持续至战争结束)、新几内亚东南部和新不列颠西部。盟军在太平洋北部解放了阿留申群岛(阿图岛和基斯卡岛)。在这期间,中国和缅甸战事带有局部性质。太平洋战区的整个形势继续有利于盟军,盟军在飞机和战斗舰艇方面的优势得到加强。苏军的胜利以及意大利的投降,使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发生了有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根本转折,这对盟军太平洋作战起了策应作用。
1944—1945年战局(1944年1月—1945年9月2日)包括盟军夺取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马里亚纳群岛、菲律宾群岛和太平洋其他岛屿的历次重大登陆战役,以及在中国、缅甸和亚洲其他地区的积极军事行动。日军统帅部1944年计划规定,在太平洋上北起千岛群岛南至新几内亚进行顽强防御,占领中国和缅甸新的领土,以改善战略态势。日本打算即使在对方攻占太平洋全部岛屿的条件下,仍在亚洲大陆和本土继续进行战争。1943年底,日军(380万人)计73个师(其中在中国和朝鲜43个师,在本土11个师),主要作战舰艇203艘,作战飞机5000架。在驻有5个师的缅甸战场,日军计划入侵印度,以挫败英美统帅部准备向缅甸的进攻。日本决定在中国积极作战,夺取美军机场并建立由满洲通向东南亚各国的可靠陆上交通线。美英对日作战计划规定,集中主要力量攻占太平洋诸岛,进攻菲律宾,逼近日本本土,并断切日本通向印度尼西亚的重要交通线。截至1944年,盟军在太平洋的兵力占优势:兵员数额多0.5倍,飞机多2倍、航空母舰多2倍、其他舰艇多0.5—1倍。1944年2月,美军攻占马绍尔群岛,6—8月攻占马里亚纳群岛、9—10月攻占帛琉群岛、乌利西群岛和加罗林群岛,为攻占菲律宾创造了条件。盟军进占菲律宾〔参见菲律宾战役(1944—1945)〕是从1944年10月莱特岛争夺战开始的。在争夺战进程中,美日舰队进行了一场大规模海战,海战以日本舰队失败告终(参见莱特湾海战)。美军牢固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之后,于1944年12月完全占领莱特岛并控制了太平洋中部和西南部的所有岛屿。日本从东南亚各国向本土海运战略原料的困难不断增大。丧失菲律宾和盟军进占印度支那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威胁迫在眉睫。1944年2—3月,日军在缅甸战场稍有进展,已入印作战,但后来被迫撤退,1944年年底以前丧失缅甸大部。日军仅在中国取得重大战果:1944年底占领了华中和华南,打通了北京直至印度支那的交通线(参见豫湘桂战役)。日军还占据了美军在中国的许多空军基地。美军在1944年夺取的太平洋诸岛上建立了许多大型供给基地,于1945年1—6月攻占了吕宋岛(菲律宾群岛),7月占领了整个菲律宾。美军夺取菲律宾后,日军的战略态势日趋艰危。日本通向南部诸海域的海上交通线已处于盟军空海军打击之下,给驻在盟军尚未攻占的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日军以及驻在印度支那、海南岛、台湾、琉球群岛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日军造成直接威胁。美军于3月夺取了琉黄岛(参见硫黄岛战役),6月夺取了冲绳岛(参见冲绳战役)。1945年1—7月,盟军解放了中国和缅甸的许多地区。同年夏季,美军加紧轰炸日本。美军于8月6日向广岛、8月9日向长崎投下了原子弹,但这并非出于军事上的需要。日本尽管损失不断增大,但1945年夏季仍拥有大量军队(约720万人):步兵师169个和坦克师4个,步兵旅95个和坦克旅9个,飞机1万多架(其中半数为神风飞机),战斗舰艇约100艘。在军队数量上少于日本的盟国,计划于1945年底至1946年初进攻日本诸岛。但是,根据克里木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决定,苏联1945年8月参加了对帝国主义日本的战争(参见远东战役)。苏军于8月9日开始在远东作战,在远东战役中粉碎了关东军。由于丧失了最强而善战的军队集团和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日本于1945年9月2日宣布投降。
太平洋战局的特点是:大量实施登陆战役和抗登陆战役,其进程和结局取决于是否夺取制海权和制空权。航空母舰编队是舰队实施海上战役的突击力量。夺取并扼守岛屿直接取决于能否保持海洋交通线。美军潜艇是破袭日本海上交通线的主要兵器。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4-10-10 16:52
诺曼底登陆
央视国际 (2004-06-09 17:13:03)
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被任命为盟军总司令。近300万盟军陆海空将士在英伦之岛集结,准备横跨英吉利海峡,登上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和东线苏联红军配合,夹击德军。这个大规模的作战计划代号为“霸王”行动。
盟军参谋部详尽分析了法国游击队和情报人员提供的西海岸德军设防情况的情报,结合其他各种条件,决定把登陆地点选在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
然而,如何才能迷惑早已布下重兵、严阵以待的德军,不让他们知道盟军的真正登陆地点呢?
盟军摆开了“迷魂阵”:由英国电影制片厂的布景道具师们设计的“登陆艇”、“弹药库”、“医院”、“兵营”和“飞机、大炮”,布置在英国东南沿海一带;盟军谍报人员开始在各中立国到处收集法国加莱海岸的详细地图;英国建筑师在沿海显眼的地方制造起“油船码头”,还配备了发电厂和贮油罐等等。另外,一支“100万”人的集团军调往东南沿海,准备进攻加莱……
消息很快传到了德军西线指挥部。
“看来,盟军要在加莱海岸登陆是确定无疑的了!”奉希特勒之命赶来指挥防御的德军元帅隆美尔自信地断定。
他立即下令加强加莱海岸一带防线。几天之内,海底海滩密布地雷,海岸构筑起了坚固隐蔽的炮台,布置了反坦克陷井和沟壕堡垒。希特勒还把最精锐的15集团军集中到这一地区,归隆美尔指挥。加莱已成为德军“大西洋铁壁”最坚固的一环。隆美尔十分得意和自信。
盟军的百万大军已做好从诺曼底登陆的准备。预定的登陆日期是6月6日。
与此同时,在英吉利海峡的另一边,隆美尔正准备驱车赶回德国家中,为他的妻子露西送上生日礼物──在巴黎买的一双漂亮女皮鞋。他坐在敞篷汽车上,抬头看看天空,乌云密布,风声猎猎。空军气象站报告,近几日英吉利海峡气候恶劣。这样的坏天气,盟军是不会发动渡海作战的。隆美尔感到对形势不必过虑。他还准备第二天去伯希特斯加登谒见希特勒呢。
6月6日凌晨,载着3个伞兵空降师的3千余架英、美运输机、滑翔机,从英国20个机场起飞,飞向法国诺曼底海岸。4千艘舰船和无数的登陆艇,在飞机掩护下,驶出了严密伪装的英国南海岸基地。著名的“诺曼底登陆”开始了!
直到此时,德军仍然蒙在鼓里。正在睡觉的德军西线司令伦斯特听到诺曼底前线紧急报告:“一股英美空军部队着陆,看来是一次大规模行动……”
他漫不经心地回答说:“不必惊慌,空降伞兵是盟军惯用的虚张声势,声东击西的手法,不会是大规模行动的。”黎明时分,英国皇家空军1136架飞机对事先选定的德军海岸的10个堡垒,投下了5853吨炸弹。美军第八航空队1083架轰炸机又对德军海岸防御工事投下了1763吨炸弹。盟军各种飞机轮番轰炸着海岸目标和内陆炮兵阵地。
太阳升起来了,盟军的海军战舰开始向着沿海德军阵地开火。天空中炮火伴着炸弹,万道火光和着初升的阳光,烧红了辽阔的天穹。诺曼底海滩成了一片火海,山摇地动。6时30分,美军第四师在诺曼滩头阵地登陆。7时20分,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国第二集团军也登上海岸。后续部队和装备源源运到岸上。
正在家中的隆美尔得到消息,立刻取消了谒见希特勒的计划,乘车返回,但直到下午才赶到德军西线司令部。
伦斯特和几个德军将领焦急地把情况汇报给了希特勒,要求批准急调两个精锐坦克师去诺曼底。希特勒回答说,这两个坦克师不能轻举妄动,要看看形势的发展再决定。说完,他上床去午休了。尽管西线的告急电话不断地再次响起,但没有人敢去打扰他。
当下午3时,希特勒午睡醒来,前线报告:盟军已有大批部队登陆,并深入陆地几公里了。希特勒这才如梦初醒。他慌忙批准派出装甲师支援诺曼底,同时发出命令:“必须在傍晚前消灭登陆敌军,收复滩头阵地……”
但是,一切都晚了!
到傍晚时分,登陆的盟军已在诺曼底建立了牢固的阵地。深夜,将近10个师的部队连同坦克,大炮及其他武器都已上岸,后续部队仍源源而来。6月12日,盟军在诺曼底的几个滩头连结成了一条阵线。
希特勒所吹嘘的“大西洋铁壁”被突破了!从此,法西斯德国陷入了苏联和英、美盟军东西夹击的铁钳中,加速走向了灭亡。
斯大林高度评价了诺曼底登陆战役,他说:“就其规模、就其宏大的布局,以及杰出地执行计划情况来讲,在战争史上从来也没有过足以和它类比的事业。”“历史将把这一业绩作为一项最高的成就记载下来。”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4-10-10 16:53
苏德战争
央视国际 (2003-01-07 16:21:05)
1941年6月~1945年5月,苏联反抗法西斯德国及其盟国侵略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消灭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进而夺取世界霸权。
战前态势 1940年夏德国征服北欧、西欧诸国后,即着手制订入侵苏联的战略计划,进行侵苏的准备工作;1941年春侵占巴尔干半岛后,开始在东欧集结兵力,加紧完成对苏作战部署。德国对苏作战计划"巴巴罗萨"方案确定其战略企图是:集中优势兵力沿三个战略方向实施闪电式进攻,把苏军主力消灭在苏联西部地区,尔后长驱直入进抵阿尔汉格尔斯克、伏尔加河、阿斯特拉罕一线,使用空军摧毁乌拉尔工业区,以最终击败苏联。大战爆发后,德国经过近两年的作战与扩军,武装力量急剧发展,至1941年年中拥有兵力约730万人,其中陆军520万人,计214个师另7个独立旅;空军5个航空队,飞机1万余架;海军主要舰艇213艘。为尽快消灭苏联,德国及其盟国(罗马尼亚、匈牙利和芬兰等)于战前在靠近苏联边境地区集结军队550万人,计有陆军190个师(其中19个装甲师、14个摩托化师),坦克约4300辆,火炮和迫击炮4.7万余门;空军作战飞机4980架;海军作战舰艇192艘。其部署是:北方集团军群辖29个师,在梅梅尔(今克来佩达)至戈乌达普地带展开;中央集团军群辖50个师又2个旅,在戈乌达普至普里皮亚季沼泽地展开;南方集团军群辖57个师又13个旅(含13个罗马尼亚师、9个罗马尼亚旅和4个匈牙利旅),在普里皮亚季沼泽地至黑海地带展开。3个集团军群分别向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莫斯科和基辅方向实施进攻。另外,驻挪威的德军集团和芬兰2个集团军共21个师和3个旅,分别向摩尔曼斯克和列宁格勒方向实施突击。上述进攻部队各有德军1个航空队包括芬兰与罗马尼亚航空兵提供支援。
战前,苏联对于法西斯德国的入侵虽有警觉,但由于对战争爆发时间和德军主攻方向判断错误,对抗击德军首次突击思想准备不足,以致临战前未做好充分准备。当时,苏军总兵力537.3万人,陆军编成303个师。为抗击德军入侵,苏联在西部边境军区(包括列宁格勒军区、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西部特别军区、基辅特别军区、敖德萨军区)共部署兵力268万人,计陆军170个师(103个步兵师、40个坦克师、20个摩托化师、7个骑兵师)另2个旅,50毫米以上火炮和迫击炮3.7万余门,新型坦克1400余辆和大量旧式坦克;空军新型作战飞机1500余架和大量旧式飞机。按照战前修订的作战计划,苏军以西南方向为主要防御方向,在其他方向上则以边防部队进行抗击,以保障主力集结和展开,消灭入侵之敌并将战争推向敌国领土。但战争爆发前,各项战备措施并未完全落实,西部各边境军区部队大多没有完全展开。
战争进程 1941年6月22日拂晓,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苏联共产党和政府领导下,奋起展开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进入新阶段。德军侵苏标志着欧洲东方战线的开辟,苏德战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双方的军事行动经历了复杂曲折的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先后实施了八个战局(参见第二次世界大战附图)。
第一阶段,德军发动战略进攻,苏军实施退却和战略防御(1941.6~1942.11) 其间包括1941年夏秋战局、1941~1942年冬季战局和1942年夏秋战局。战争爆发后,德军凭借其突然袭击、武器装备占有优势、军队预先集结并具有较丰富的作战经验等因素,利用苏联判断失误、思想麻痹、戒备不足等弱点,一举突破苏军防御,仅3个星期即在苏联境内西北方向推进400~450公里,西方向推进450~600公里,西南方向推进300~350公里,夺占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全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大部,侵入俄罗斯西部各州,进抵列宁格勒远接近地,威胁斯摩棱斯克和基辅。
苏联仓促应战,西部边防迅速崩溃,部队节节败退。在作战形势极端严峻的情况下,苏军统帅部对双方实力估计失误,战略指挥不当,企图以进攻粉碎德军进攻,一再命令各军区实施反击,以致接连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被迫转入战略防御。苏军同时进行了波罗的海沿岸战役、白俄罗斯防御战役、利沃夫-切尔诺夫策防御战役和北极地区战役,均告失败。边境交战结束后,苏军从7月开始,在列佩利、博布鲁伊斯克、索利齐、科罗斯坚等地域先后实施反突击,亦告失败。随后,为阻止德军长驱直入,苏军相继展开基辅战役、列宁格勒会战、斯摩棱斯克战役、敖德萨防御战役和顿巴斯-罗斯托夫战役。9月底,德军封锁列宁格勒,攻占斯摩棱斯克、基辅等城市。9月30日,双方开始莫斯科会战。德军从北、中、南三个方向挺进莫斯科,首先在布良斯克和维亚济马战役中取得胜利,接着推进到莫斯科远接近地。10~11月,北路德军进抵莫斯科河-伏尔加河运河沿岸地域,一部兵力进抵莫斯科以北的红波利亚纳;中路进抵莫斯科西南的戈利齐诺地域;南路强渡纳拉河,逼近卡希拉。莫斯科岌岌可危。苏联国防委员会和苏军最高统帅部及时调整战略部署,改善战争指导。军事上,以顽强防御阻止敌人进攻,把大批战略预备队陆续投入最危急的作战方向,并在敌占区广泛开展游击战。经济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将大批工厂东迁,使经济转入战时轨道。经5个多月艰苦战斗,苏军尽管损失官兵330余万人和大量武器装备,后退850~1250公里,但终于阻滞德军的进攻并建立了新防线。12月初,德军各突击集团已疲惫不堪,消耗严重,被迫停止进攻并转入防御。苏军经紧急准备先后在莫斯科近郊、列宁格勒东南地区和罗斯托夫地域转入全线反攻,开始实施1941~1942年冬季战局。德中央集团军群在莫斯科以西地区遭重创,被迫后撤。在西北与西南方向,苏军的反攻亦取得战果。反攻过程中,苏军在某些方向上迫使德军后退100~350公里。德军损失40余万人,被击溃近50个师,其闪击计划宣告破产。苏军由于总体力量和武器装备不足,战略预备队分散使用,反攻未能获得圆满成功,但整个战局仍然取得重大进展,为改变苏德战场形势创造了条件。
德军统帅部针对苏德战场出现的形势改变战略计划,放弃全面进攻,转而在苏德战场南翼实施重点进攻。为此,迅速从本土和欧洲其他地区抽调39个师、6个旅和大量补充兵员增援东线,并将基本力量集中到苏联欧洲地区南部,企图攻占顿河、伏尔加河下游与库班河地区并进而夺取高加索。1942年5月,德军发动夏秋攻势,首先突破苏军在刻赤半岛的防御,迫使守军撤退到塔曼半岛;随后击退苏军在哈尔科夫的进攻,6月底在南部地区转入反攻。苏军在哈尔科夫失利后,接着实施沃罗涅日-伏罗希洛夫格勒战役,到7月下旬战线后退150~400公里,放弃顿巴斯东部地区和顿河右岸地区。为阻滞德军继续推进,苏军进行了斯大林格勒会战和高加索会战,经过艰苦奋战,反复争夺,不仅守住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在高加索山脉山前地带挡住了进攻的敌军,而且通过顽强的防御作战争取了时间,集结了预备队,为转入战略反攻创造了条件。
第二阶段,苏军展开战略反攻,德军转入全面防御,战争发生根本转折(1942.11~1943.12) 其间包括1942~1943年冬季战局和1943年夏秋战局。1942年夏秋,德军对斯大林格勒久攻不克,为增强东线作战兵力,利用美英盟军尚未开辟第二战场的机会,向苏德战场增调67个师并组建16个新锐兵团,使东线兵力在1942年11月前增加到620余万人,火炮和迫击炮约5.1万余门、坦克和强击火炮5000余辆、作战飞机3500架。此时,苏联国民经济已转入战时轨道,军工生产业已恢复并有所发展,给军队提供的武器装备数量增多,质量改善,同时还得到美英战略物资和武器装备的援助;中国抗日战争消耗和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太平洋战争也分散了日本的部分兵力,使苏联减轻了后顾之忧。苏军兵力已增加到约660万人,50毫米以上火炮和迫击炮7.7万余门、坦克和自行火炮7300余辆、作战飞机4500余架。在这种形势下,苏德双方为决定战争胜负,展开了极其激烈的战斗。
1942年11月19日,苏军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组成两个突击集团,从斯大林格勒南北两翼实施大规模反攻,合围德军第6集团军全部和第4装甲集团军一部,总计22个师共33万人。随后,击退前来援救被围集团的德军2个突击集团,至1943年2月2日围歼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主力。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从根本上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德国及其盟国在整个会战中损失近150万人,约占其苏德战场总兵力的1/4。从此,苏德战场的战略主动权基本转到苏联方面,苏德战争和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了历史性转折。与此同时,苏军通过高加索会战、列宁格勒会战、沃罗涅日-哈尔科夫战役、伏罗希洛夫格勒-罗斯托夫战役,向顿河上游、库尔斯克和哈尔科夫方向发展进攻,先后收复库尔斯克、哈尔科夫和顿巴斯北部地区,并突破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此外,苏军在高加索方向继续发展进攻,至1943年4月初解放北高加索大部地区。
1943年夏秋战局以苏军主动进行的库尔斯克会战开始。德军为夺回战略主动权,集中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所属5个集团军的兵力,于7月5日从南、北两翼向库尔斯克发动进攻。苏军原打算在该地区实施进攻,但获悉德军企图后改变计划,决心以优势兵力组织防御,消耗和歼灭德军突击集团,为转入反攻并进而转入战略进攻创造条件。为此,苏军以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为第一梯队,以草原方面军为战略预备队,在库尔斯克地域实施防御。12日,双方在普罗霍罗夫卡地域进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交战,参战坦克和自行火炮总计1200辆。随后,苏军在北南两翼转入反攻,先后收复奥廖尔、别尔哥罗德和哈尔科夫。在库尔斯克会战中,苏军共击溃德军30个精锐师(含7个装甲师);德军损失50余万人、坦克1500辆、飞机3700余架、火炮和迫击炮3000门。从此,苏军完全掌握战略主动权;德军彻底丧失战略进攻能力,全线转入防御。库尔斯克会战结束后,苏军在大卢基到黑海长达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展开战略反攻,接连实施斯摩棱斯克战役、顿巴斯战役、切尔尼戈夫-波尔塔瓦战役、新罗西斯克-塔曼战役、第聂伯河会战和基辅进攻战役,至1943年12月向西推进达500~1300公里,收复一半左右敌占区,解放布良斯克、斯摩棱斯克和基辅等大城市。德国及其盟国在苏德战争第二阶段的惨败、苏联战时经济在1943年的迅速发展,使苏德战场的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为下一步解放整个白俄罗斯、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克里木地区和驱逐德军出境创造了有利条件,对于世界各国反法西斯运动的发展和法西斯集团内部危机的加深具有巨大促进作用。
第三阶段,苏军全面展开战略进攻,德军节节溃败,法西斯德国彻底覆灭(1943.12~1945.5) 其间包括1943~1944年冬季战局、1944年夏秋战局和1945年欧洲战局。法西斯集团由于在苏德战场遭受严重挫败,1943年底被迫全线退却并转入仓促防御。德国为拖延苏德战争进程,继续利用美英盟军尚未开辟第二战场的机会,在苏德战场部署有198个师另6个旅,共490.6万人、火炮和迫击炮约5.4万余门、坦克和强击火炮5400辆、飞机3000余架,企图固守阵地,稳定战局。此时,意大利已经投降,美英等国盟军基本控制地中海,并积极准备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欧洲各国人民的抵抗运动和人民起义风起云涌,形成围剿法西斯德军的战略态势。苏联与美英通过德黑兰会议拟定了共同对德作战的战略协同计划,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更加巩固。为尽快歼灭入侵之敌,苏联在1944年初继续增强作战力量,总兵力达到630万余人,50毫米以上火炮和迫击炮8.3万余门,坦克和自行火炮5200余辆,飞机1万余架。苏军最高统帅部计划在波罗的海到黑海的整个战线上展开全面进攻,通过一系列战略性进攻战役彻底打败德军,解放全部国土。
1943~1944年冬季战局是从苏军实施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战役开始的。苏军以4个乌克兰方面军由第聂伯河向喀尔巴阡山总方向发起进攻,割裂德军战略正面的南翼重兵集团,解放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地区,前出到喀尔巴阡山前地带和苏罗边境。与此同时,苏军在西北方向实施了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彻底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前出到波罗的海沿岸;在西南方向,随着右岸乌克兰战况的发展,苏军先后发起敖德萨战役和克里木战役,全歼当地德军集团,完全解放黑海沿岸地区和克里木半岛,使苏军在苏德战场南翼的态势和黑海舰队的驻泊条件获得显著改善。
1944年6月,美英等国盟军在法国西北部沿海地区实施诺曼底登陆战役。为进行战略协同,苏军于1944年夏秋发起规模空前的攻势,主突方向为苏德战场中段即白俄罗斯地区。苏军在白俄罗斯战役中集结4个方面军和1个区舰队,在维捷布斯克、奥尔沙、莫吉廖夫、博布鲁伊斯克4个方向实施突击,从6个地段突破敌人防御,在明斯克以东围歼苏德战场德军基本兵力。德军中央集团军群遭到毁灭性打击,17个师另3个旅被全歼,50个师损失过半。苏军解放了白俄罗斯全部、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大部以及波兰东部地区,为向波罗的海沿岸、东普鲁士和波兰发展进攻创造了条件。白俄罗斯战役发起后,苏军又接连实施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随后又发起东喀尔巴阡战役、波罗的海沿岸战役、佩特萨莫-希尔克内斯战役和布达佩斯战役,收复全部失地,并进军芬兰和挪威,攻入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南斯拉夫等国领土。上述东欧各国和阿尔巴尼亚人民在苏军支援下,收复本国全境或部分领土。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获得解放。
1945年欧洲战局是在有利于同盟国的形势下开始的。东线,德军已被赶出苏联国土,主要战场转移到东普鲁士、波兰和捷克、匈牙利境内;西线,美英盟军已把德军逐出法国、比利时和意大利中部,并向德国本土推进。德国虽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但仍把残余主力投入苏德战场,共有169个师另20个旅和匈牙利的16个师另1个旅约370余万人用于对苏作战,并在维斯瓦河与奥得河之间构筑了一个由七道防御地区组成的防御配系。苏军已发展到约640万人(海军和国土防空军除外),在火炮、坦克和飞机等方面对德军拥有绝对优势,人员多0.7倍,火炮和迫击炮多0.8倍,坦克和自行火炮多0.5倍,飞机多2倍以上。为配合盟军在西线阿登地区粉碎德军的反扑,苏军提前从1月中旬起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多瑙河的广阔战线上发起进攻,并连续进行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东普鲁士战役、东波美拉尼亚战役、维也纳战役、柏林战役和布拉格战役等战略性进攻战役。德军连遭重创,残余兵力相继被歼。在苏军支援下,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获得解放。1945年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8日,德国投降。战争以法西斯德国的失败而告终。
结局与影响 苏联反抗法西斯德国及其盟国侵略的战争,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和战后军事学术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战争中,德国将其大部兵力和资源投入苏德战场。德国及其盟国共有607个师被击溃和消灭,约占德军及其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作战师的77.5%以上;德军损失达1000万人,约占其在大战中人员损失的80%;75%以上的武器装备被苏军击毁或缴获。苏联为打败德国付出惨重代价,亡2700万人,其中军人866万人;数千城市和村镇变成废墟,国民经济和人民财产遭到空前破坏和洗劫。苏联以重大代价换来了胜利,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德国和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做出重大贡献。
对于苏联战胜法西斯德国的斗争,中、美、英等国曾给予巨大支援。法西斯势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是各同盟国相互支援和共同斗争的结果。战争中,苏联与不同社会制度的美、英、中等国结成统一战线,通过联盟战略的制订和实施避免了两线作战,获得了同盟国在战略上的有力支援或直接配合。苏联军民的战争功绩对于推动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深化殖民主义体系分化瓦解的危机、促进世界各地千百万人命运的变化,曾产生巨大影响。苏联的历史性胜利,有利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和发展。
苏德战争表明,战争初期突然袭击和防突然袭击是战略指导的重大问题。德国利用突然袭击,在初期获得重大胜利;苏联缺乏准备,没有及时采取防突然袭击的具体措施,因而遭到严重损失。但在大国之间的全面战争中,突然袭击一般不能成为决定最后成败的基本因素。苏联在不利情况下及时调整战略方针,转入战略防御,从而为国家转入战时体制赢得了时间,并终于粉碎德国的"闪击战"计划。
苏德战争期间,交战双方的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不断增加和改进,军队的技术装备程度都有很大提高,从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作战指导的优劣直接影响战役战斗的成败,其中尤以正确选择主攻方向和有效使用战略预备队最为重要。德国在战争初期突然袭击成功后,多次改变主攻方向,失去了有利战机;苏联在反攻和战略总攻中,正确选定主攻方向,不给德军以喘息机会,集中主力连续实施一系列战略性进攻战役。德军在多次重大作战中,都因缺乏足够的战略预备队而达不到预期的战略战役目的;苏军则在一系列大规模战役中及时组建强大的战略预备队,并在关键时刻将其使用在主要方向上,从而得以持续发展胜利。随着战争规模空前增大,战略性任务必须依靠庞大的军队集团才能完成。苏军的方面军群战役和德军的集团军群战役,已成为战略性战役的基本样式。此外,苏联人民的敌后游击运动也为夺取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
善战者
时间:
2004-10-10 17:13
吕宋岛战役
央视国际 (2003-01-07 16:19:53)
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于1945年1~7月在菲律宾吕宋岛实施的进攻战役。1944年12月美军占领莱特岛后,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D.麦克阿瑟命令第6集团军和第8集团军一部共28万人在吕宋岛登陆,歼灭驻菲律宾日军主力。日军在吕宋岛驻有陆、海军28.7万人,由第14方面军司令山下奉文上将统一指挥;决心以持久防御牵制和消耗美军,计划以一个师在林加延湾沿岸组织防御,以方面军主力15万人编成尚武集团,防守北吕宋地区;以第1挺进集团等部3万人编成建武集团守卫中吕宋克拉克以西地区;以第8师等部10万人编成振武集团,扼守南吕宋马尼拉以东地区。
1945年1月9日,美第6集团军(辖第1、第14军,约20万人)在作战舰艇233艘、运输船只800艘和飞机1000架支援下,在吕宋岛西岸林加延湾登陆。美军登陆后,在菲律宾人民抗日军配合下分别向日军尚武集团和马尼拉方向发展进攻。日军依托既设阵地抗击,迟滞美军进攻。1月底,美军攻占克拉克,进逼马尼拉。为尽快攻占马尼拉,美国第8集团军第11军和第11空降师分别在苏比克湾西北和马尼拉湾以南两个地段登陆,对马尼拉形成夹击态势。2月3日,美军开始攻击马尼拉。驻守马尼拉的日海军部队拼死抵抗,双方展开长达4个星期的巷战。3月3日,美军占领马尼拉,随后向吕宋岛西南和东南部进攻。日军建武集团和振武集团残部分别退入克拉克以西和马尼拉以东山区。与此同时,北进的美第1军用推土机在山地中为坦克和重炮开路,向据险顽抗的尚武集团发动进攻,4月下旬占领碧瑶,6月进入卡加延河谷,打通阿帕里至碧瑶和圣何塞的道路。日军尚武集团退入深山,在美军包围下,供应断绝,疾病流行,病死或饿死甚众,但仍坚持抵抗,余部近7万人直至日本投降后才放下武器。此役,美军损失4.7万人、舰艇17艘;日军亡21万人。
作者:
pattonzou
时间:
2005-6-1 11: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史步
时间:
2011-1-22 23:50
阅读了、前面路还很长啊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