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明代散文家 [打印本页]

作者: 崔通宝    时间: 2010-2-15 23:10
标题: 明代散文家
明代散文家



崔通宝


    朱明王朝,历时200多年。其散文创作也十分辉煌。文章气势虽弱于赵宋之时,然其文风之朴素,战斗力之大,反映现实之强,针贬时弊之深,即使三苏欧公之文亦不可比。然而,也正因此,明代散文家中许多人为文字所累,较乌台诗案有过之而无不及。

    开国文臣之首宋濂,文采斐然,以明儒道为己任,然因其长孙及胡惟庸案的牵连而被流放,病死于流放途中。与其说宋濂是因疾病而死,不如是因气愤而死。徐达,被称为嘉庆以来第一人,然其遇世又如何呢?因浙江总督胡宗宽案而精神失常,徐达几次想自杀,后因杀妻入狱,出狱后,绝意功名,寄情山水,放浪形骸。此二人皆为开国功臣,皆因牵连之罪而穷困以终。

    何景明,是明前七子之一。一介书生,以三寸之管写出《上冢宰许公书》,进谏吏部尚书许进,要求许进主持公道,制止宦官刘瑾,其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然其谏书发出后不久,其人就被逮捕入狱,后死于狱中,死时39岁。杨慎,诗文清新,独出己见,也因所上之疏违背世宗意愿,受廷杖,谪戍云南永昌卫,居30年,终死于戍地。此二人皆为大明安危而挺身而出,结果身陷囹圄,一个死于狱中,一个死于戍所。

    高启,为人孤介,不羡名禄,与宋濂,刘基并称,是明初三大散文家之一。34岁时辞户部侍郎之职还乡,不久因诗文议及朝政,遭朱元璋猜忌。后因苏州知府魏观在张仕诚原宫址上建府第,高启为之写一篇文章《上梁文》,因文中有“龙盘虎踞”之语,高启竟然被处于腰斩,死时39岁。大儒方孝孺,其文纵横变化,颇有苏轼之韵。方孝孺为了忠于明惠帝而不肯为燕王朱棣起草诏书而被杀,死时44岁,外加灭其十族,株连847人。其实,朱家谁做皇帝都可以,你方孝孺照样做翰林,为了一个“迂忠”而被灭十族,可见其为一个腐儒。此二人似乎皆因其才情太大,而被皇帝杀掉。

    至于程敏政被诬出卖科考试题而入狱,出狱出病愤交加,不久死去。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寅在礼部会试中被诬下狱。他出狱后,无心仕途,漂流江左,放浪形骸,追慕前贤,守志不辱,穷困而卒。文思猛劲,诗文皆秀的李梦阳因揭斥张鹤龄等为奸臣而被诬“疑似之迹”下了监狱,判以死罪,后遇赦,其于仕途皆空了。提出“童心说”的李贽,文章光彩奕然,却被诬“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之罪下狱,其自杀于狱中。刘侗文笔奇峭,却因文章太奇而被礼部处罚,不过刘侗也因此而名声大振于一时,然其于仕途终生无望。魏学洢呢,其父得罪庵党魏忠贤而被害死于狱中,魏学洢也因此遭到威逼迫害,忧愤而死,死时年仅29岁。此五人本皆无过,都是被诬,被迫害,皆于前程无望了。

    王宗仁对现实不满,作《瘗旅文》以自悼;袁宏道不满朝廷,于是寄情山水;张溥,承东林遗风,抨击当朝之宦官,其文风高爽直朴。此三人皆愤世疾邪之人。

    以上诸人皆为明朝前期和中期的散文家,其遇于世令后人可悲可叹。而明末几位颇有影响之散文家又如何呢?

    张岱,其文自成一家。他不事清朝,有民族气节,令人可喜可贺。黄淳耀,奋起抗清。举事不克,自缢殉国。张煌言之《奇零草》,犹文天祥之《指南录》,抗清十九年(与郑成功联合),后遭出卖而就义于杭州,死时年仅44岁。少年英雄夏完淳,文章抒写国破家亡之感,又包含热泪,悲壮淋漓,一篇《狱中上母书》,读罢令人惊心动魄。他随父征战,父死后,他继续与清兵作战,1647年被捕,就义于南京时,年仅17岁。以上四人,在社会大动荡之时,文人气节,方才显出,令人高山仰止,可敬可佩。

    假如明末四人生于明朝中叶,而让前面的十几人生于明朝末期,这四人一定会被认为是“乱党”,或被诬,或被放,或被杀,而那十几个人一定会在国家危难之时,显出其民族气节来的,然而两国之间不是这样,他们只能慨叹生不逢时了。然而,对于明朝的散文家而言,何时方是他们想逢的“时”呢?治时,散文家被诬被杀;乱时又被“敌”方诛杀。明朝的散文家们,其遇于世令我慨叹者三。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崔通宝 于 2010-2-18 11:57 编辑 ]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0-2-15 23:46
欢迎你来散文版! 我有一本冯骥才主编的中华散文精粹(明清卷),内中有你介绍的这几位明代散文家的作品。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0-2-15 23:59
论坛要求原创首发,先发论坛后发博客且需注明首发中财论坛以及链接地址。散文一般是精华后计酬,每周公告一次计酬结果,节假日计酬公告另行通知。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0-2-16 00:04
如果此文是原创首发,请在文后加版权声明。问好!
作者: 堂珂    时间: 2010-2-16 09:22
又长了见识,多谢楼主的介绍!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10-2-16 10:16
欢迎朋友光临散文版!节日问好!
作者: 崔通宝    时间: 2010-2-16 12:19
标题: 回复 2# 高迎春 的帖子
谢谢!
作者: 崔通宝    时间: 2010-2-16 12:20
标题: 回复 4# 高迎春 的帖子
我已经在文末加了版权说明!
作者: 崔通宝    时间: 2010-2-16 12:21
标题: 回复 5# 堂珂 的帖子

作者: 梁星钧    时间: 2010-2-16 18:45
明代散文家的命运结局悲惨!因原因在哪里呢?引人深思。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2-21 17:06
终于等到了你的文章。晚上来欣赏。问好!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2-22 08:05
文章简明扼要,陈言务去,在叙述明朝几位散文家的悲惨身世之时,也使得明朝的历史多了一些朝施暮戮的味道。实际上,这就是封建社会官场的缩影。“大儒方孝孺,死时44岁,外加灭其十族,株连847人。”问好!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10-2-22 09:56
再次提读。
作者: 凌云昕    时间: 2010-2-22 23:40
个人感觉,明朝似乎有些僵化,
儒学到了明也到了一个历史的拐角,
而散文也多清丽小品,
学习了,问好。。
作者: 崔通宝    时间: 2010-2-23 13:12
标题: 回复 5# 堂珂 的帖子
谢谢夸奖!
作者: 崔通宝    时间: 2010-2-23 13:13
标题: 回复 12# 杜永生 的帖子
斑竹,好!新年好!
作者: 郭玉琴    时间: 2010-2-23 19:40
文人的命运大都很惨,学习问好。文章写的让人感慨。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