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余光中先生的“左手” ——读《左手的缪思》 [打印本页]

作者: 魏向阳    时间: 2017-9-22 16:38
标题: 余光中先生的“左手” ——读《左手的缪思》
       宝岛台湾之行返程时,在台中机场候机的短暂区间,我踱步进入候机楼内的一个小书店,无意间的浏览中欣喜地发现我比较熟悉的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乡愁》一诗闻名海内外的余光中先生的散文集《左手的缪思》,由九歌出版社刚刚出版,是余光中先生的第一本散文集,正如该书设计得很别致的封面上的推介词或广告语:“余光中第一本散文集,经典重现!”我于是不假思索地掏出一些散碎银子(剩余的二百多元新台币、外加一点人民币)买下一本,算是为此趟旅游增添上一点文化气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在后来的阅读中方知该书系35年后再版,书前余光中先生2015年10月30日于高雄西子湾手书新版序中写道:“《左手的缪思》,我的第一本散文集,一九六三年由文星书店出版,一九八〇年由时报出版公司接手,迄今又过了三十五年,已经绝版。尽管此书命若续丝,读者却未全然遗忘,有心人仍不时向九歌探听,致有重印之意,颇出作者意外。”
      在后来的阅读中,也逐渐明白了当初余光中先生该书取名的含义,是表示副产,并寓自谦之意。以诗闻名于世的余先生似乎把散文当作文学的副产品来比喻,正如他在《左手的缪思》自序中所说:“《左手的缪思》是我的第一本散文集,初版虽在民国五十二年,其中作品的写作时间,从四十一年到五十二年,先后卻有十一年之差,在那初征的十一年里,诗集却出了四本之多,足见我创作之始,确是以诗为主,散文只能算是旁敲侧击。当时用《左手的缪思》为书名,朋友们都觉得相当新鲜,也有读者表示不解。其实我用‘左手’这意象,只是表示副产,并寓自谦之意。成语有‘旁门左道’之说,台语有‘正手’(右)‘倒手’(左)之分。在英语里,‘左手的’(left ¬handed)更有‘彆扭’与‘笨拙’之意。然则‘左手的缪思’,简直暗示‘文章是自己的差’,真有几分自贬的味道了。虽然早在十七世纪,米尔顿已经说过他的散文只是左手涂鸦,但在十六年前,不学如我,尚未发现此说。”当然这只能算余光中先生的自谦而已,否则我等之类写的散文不知要算是用什么“手”写的了。
      书的封套上印有这样的推介语:“谈诗、论画、说文,莎士比亚、毕卡索、胡适,横跨中西艺术与文学,如猛虎般阳刚,又有蔷薇的阴柔。”可以说是对该书内容的高度概括,全书大致篇目有《记佛洛斯特》《艾略特的时代》《舞与舞者》《莎翁非马罗》《中国的良心——胡适》《美国诗坛顽童康明思》《死亡,你不要骄傲》《缪思的侦探——介绍来台的美国作家保罗.安格尔》《简介四位诗人》《梵谷——现代艺术的殉道者》《毕卡索——现代艺术的魔术师》《现代绘画的欣赏》《朴素的五月——‘现代绘画赴美展览预展’观后》《石城之行》《塔阿尔湖》《重游马尼拉——出席亚洲作家会议散记》《书斋.书灾》《猛虎与蔷薇》等十八篇。按照余光中先生手书新版序中自谦的话是:“这本‘少作’当初编选时,抒情与议论不分,体例不纯,简直像一本杂文。如今我也无意再加调整,任其鸡兔同笼。至于文字本身,我的少作句法比较平直,多受英文文法结构的影响,尚未修炼成中西相通古今互补的精纯之境,但气势还算是贯串的。”读到这些,对于一段时间以来的一些散文体例之众所纷纭,及至对我本人于年内出版的一本散文集和来年即将出版的一本随笔选是否都能列入散文范畴而稍许的心存忐忑一阵释然。
       余光中先生在后记中满含诗意地写道:“我们这一代是战争的时代;像一朵悲哀的水仙花,我们寄生在铁丝网上,呼吸令人咳嗽的火药气味。上一次的战争,烧红了我的中学时代,在一个大盆地中的江滨。这一次的战争,烤熟了我的心灵,使我从一个忧郁的大一学生变成一个几乎没有时间忧郁的教师,在一个岛上的小盆地里。从指端,我的粉笔灰像一阵濛濛的白雨落下来,落湿了六间大学的讲台。
      幸好,粉笔的白垩并没有使我的思想白垩化。走下讲台,回到书斋,我用美丽的蓝墨水冲洗不太美丽的白粉灰。血自我的心中注入指尖,注入笔尖,生命的红色变成艺术的蓝色。
      十三年来,这只右手不断燃香,向诗的缪思。可是仅饮汨罗江水是不能果腹的。渐渐地,右手也休息一下,让左手写点散文。毕竟这是一个散文的世纪,编辑们向我索稿,十有八九是指明要用左手,不要右手的产品。读者啊,现在让我伸出左手,献上我的副产品吧。
……
      这本抒情的散文集,有一半的篇幅为作者心仪的人物塑像.其中有诗人,作家,还有画家.另一半的篇幅则容纳一些介绍现代画的文字,三篇游记,和两篇小品。
      我所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光;应该有木箫的甜味,釜型大铜鼓的骚响,有旋转自如像虹一样的光谱,而明灭闪烁于字里行间的,应该有一种奇幻的光。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当他的思想与文字相遇,每如撒盐于烛,会喷出七色的火花。
那么,就让我停止我的喋喋,将这些副产品献给未来的散文大师吧。”
        而余光中先生写作新版序的西子湾,就是我们几天前曾经游览过的高雄招牌景区——打狗英国领事馆近旁他现在作为荣休教授的台湾中山大学,我们在打狗英国领事馆门前等待观看西子湾的晚霞夕照景色近三个小时,却无缘进入近在咫尺的台湾中山大学校园一游,实属遗憾。据说在该校园内的海滨岸滩大礁石上欣赏辽阔海天间瑰丽无比的落日佳景,更是充满玫瑰色的浪漫气息。中山大学置建于1980年,与大陆的中山大学可谓同根同源,校园正坐落在西子湾景区内,为西子湾平添了几多文化气息。校区背倚寿山,面对海湾,一片红砖校舍点缀着绿水青山,而且还能俯瞰西子湾,山海风光相得益彰,因而这所大学据说是台湾最美的大学。
       在此极目眺望茫茫海天,望穿一个海峡的万顷碧波滔天巨浪,自然而然就会生发出“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缕缕离愁别绪。当然,余光中先生是1971年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写出的《乡愁》。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7-9-22 20:38
很好的介绍。把余光中先生的这本散文集,从目录到内容,包括后记都一一进行了介绍,读来,如同看到了这本诗集。
欣赏!问好!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9-22 20:55
喜欢读余光中的散文,诗人写散文别有韵味。读过他很多散文读本,写得诗一样美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7-9-22 21:26
本帖最后由 欧阳梦儿 于 2017-9-22 21:27 编辑

因为喜欢、崇敬一个人,而去买他的书,读他的书,品他的书,实乃读书的极致。该书从余光中先生那首脍炙人口的《乡愁》说起,让我们不但了解了余光中是个怎么样的诗人,也读到了一些趣事、趣闻。作为一篇书评,这个角度切入,还是不错的。
作者: 肖娴    时间: 2017-9-22 21:51
行文介于散文和评论之间,通透的文字贴近先生作品的原色,同时有又着自己对先生作品和先生本人别样的认知。这样的交错并行,是文本很有特色。
作者: 魏向阳    时间: 2017-9-25 16:40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7-9-22 21:26
因为喜欢、崇敬一个人,而去买他的书,读他的书,品他的书,实乃读书的极致。该书从余光中先生那首脍炙人口 ...

谢谢关注和评价!非常感谢中肯贴切的点评!
作者: 魏向阳    时间: 2017-9-25 16:41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7-9-22 21:26
因为喜欢、崇敬一个人,而去买他的书,读他的书,品他的书,实乃读书的极致。该书从余光中先生那首脍炙人口 ...

非常感谢贴切中肯的点评!

作者: 魏向阳    时间: 2017-9-25 16:44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7-9-22 20:38
很好的介绍。把余光中先生的这本散文集,从目录到内容,包括后记都一一进行了介绍,读来,如同看到了这本诗 ...

非常感谢关注和中肯贴切的评价!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