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阴阳之间 [打印本页]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9-27 21:50
标题: 阴阳之间
本帖最后由 河西村夫 于 2017-9-28 20:39 编辑
阴阳之间
梁正虎
一阵忙碌之后,我们攒下了一大堆煤,这一大堆煤,少说也有五、六矿车。矿上给我们民工每车二百元,我们班子四个人,这样算来,今天我们每人就能挣三百元。老王躺在煤堆上,乐滋滋的,翘着二郎腿,一晃一晃的,扯着破锣嗓子唱:“黄河沿上的水鸭子,你是谁家的……黄花尕妹呦!”老张打趣地说:“不要想你的尕妹妹了,抓紧时间出煤是正事,出去看看推矿车的怎么还不来?” 老王放下翘着的二郎腿,并不去,而是换了另一种姿势,继续唱他的“黄河沿上的水鸭子……”一副推车与他无关的样子。老张不耐烦地说:“哎、哎、哎、十二次了,没治了,我看去,我看去。”说着便弓着个猫腰去看推车的这个娃子,怎么还不来,是不是偷懒睡觉了。
这是一个上山窝头,朝上掘井,铺的是滑型溜皮。煤通过滑型溜皮一下子就能溜到矿车里去。老张去看推车的那娃子,顺着溜皮,走的是下坡路。一段下坡路之后,就是大巷。大巷是平巷,铺有铁轨,矿车就在这里穿行。
老张走了大约十几米,在矿灯的照射下,有一片明晃晃的东西,嗯?不对吧,是什么呢?老张用黑手擦了擦眼睛,仔细地看去,同时脚下绊起了一块石头,“嘟噜噜”石头滚了下去,“咕咚”一声,还溅起了水花。老张的心也就这样“咕咚咕咚”地跳了起来。
啊,真是水。怎么是水?这怎么得了!
老张连跑带爬往窝头里扑去,嘴里大叫着:“水、 水、 水”。
我看见老张喘着粗气,惊慌失措地样子,急问:“老张,到底发生啥事了?”
“水淹进我们的窝头了。”
我立刻感到事情不妙。煤矿里一有风吹草动,就是要命的事。
老王停止了他的歌唱,一骨碌翻起来,朝外扑去。老张在后面喊:“老王,小心…….”
我和老张紧跟着老王,朝外跑去。大约十几米远,天那!满满一巷水,晃晃荡荡封住了我们的出口。
这下完了,彻底完了。我两腿一软,瘫坐在石头上。
我强打精神观察水面 ,看看水是否继续上升。如果水继续上升,过不了多久,我们三人就会被淹死。
我在水面的边缘上放了一块石头,过了一阵,我看到这块石头没有湿,说明水位没有上涨。
要是水保持这个位置,我们就不会被淹死。但我想,我们是上山巷,水位都升到这个位置了,下面的平巷,应该就被水涨得满满了,哎呀!差不多上千米的平巷都涨满了水,不知有多少水啊,我们还是出不去。
这煤矿是一个破旧的巷,好取一点的煤早被取光了,留下的就是一些不大的煤柱柱,如今被一个私营老板买了下来,取空的巷道里蓄满了水。不知哪一个冒失鬼一钻杆打破了水仓,或者一炮炸破了水仓,水汹涌喷出。
这些都不是我们三人探讨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三人怎么活着出去。推矿车的娃子呢?他在平巷里应该知道水的情况啊?他怎么就不通知我们一声呢?狗日的,在一个班里还干了一两个月呢!无情无义,见死不救的东西。
怎么办呢?我们现在的处境就是在一口倒扣着的缸里,缸的出口朝下,要想从出口出去,就必须潜下水去,这不可能。
捅破缸底是最好的办法,可是这缸底就是我们的窝头,是不能捅破的。
那么,只能是等死了。
我们三人又回到了窝头,颓然地坐在了煤堆上。先是老王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嘿,唱也是这老王,哭也是这老王。不料,他这一哭,竟带动了我们俩人,我们也哭了起来。老王说:“他有七十多岁的老母,妻子常年有病,儿子书没有念下,如今到了说媳妇的年龄,指望着自己钻煤巷,工资高一些,多挣几个钱,给儿子说媳妇。可是天不遂人愿,今天居然要我老王的命。”
老王两手抱着头,手指插进蓬乱的头发中,噌噌噌使劲地拔头发。一会儿,他又将头在石壁上碰得嘭嘭响。他不断地哎哟哎哟叫,样子极为痛苦。
我和老张劝老王,事已至此,我们活着的可能性很小了,也可以说是没有了。但说不定也有例外,假如说外面有人抽掉水,或者从窝头那边打一个洞进来也不一定。出了事故,三条人命啊。矿上不可能等闲视之。我坚信国家会派各方面的力量营救我们的,这方面的实例是不少的。
我们就这样劝老王静下来,要沉住气,不要过分地消耗精力,这样可以使我们的生命更加长一些。
老张呢?平时少言寡语的人。这时候,更是如此,他坐在那儿一言不发。面对死亡,竟是如此的平静,我不知道他的内心是否翻江倒海。以前,我们在一块拉家常的时候,他说过,他的儿子生病做过两次手术,险些丢了性命。想起来也真心烦,那时候,计划生育紧,为了生一个男孩子,东躲西藏,终于有了男孩。这男孩小时候毛病就多,头疼脑热也就罢了,十几岁的时候,竟得了一场大病,去省城动了两次手术。经历了这些波折,老张觉得活着是有些累,头顶上满是乌云,整天觉得头有斗大。他开始想,活着到底为了什么?有我这么活人的吗?有必要继续这么活下去吗?
我也常常为老张鼓劲,既然活着,就不要这么悲观,打起精神来,困难来了就坚强地顶着。
我们熄灭了矿灯——不要白白耗干了矿灯的电,或许我们还能用得着它呢!我们上班的时候,每人带着一个馒头,算是腰食。平时我们带的馒头如果吃不完,就扔到矿车里,或者塞进渣墙缝里。可是今天的馒头,何等的重要,它不是简单地解决我们饥饿的问题,而是要延长一个人的生命。肚子虽然都咕噜噜地响,我们都饿了,但我们舍不得吃。
我们是上早班的,现在是下午四点了,本应该就下班了。可是,今天我们就不能下班。现在正当夏季,当我们走出巷口,带着汗味,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多么的舒畅。我们看见蔚蓝的天,长满树林的山,山上嫩绿繁茂的青草,草间还有各色的花,蝴蝶在草间翩翩起舞,鸟儿在树上婉转地歌唱。然而,我们还能看到这些吗?
时间过得真慢,三个多小时的时长,似乎是三天,现在是七点多,太阳该落山了,夜幕要降临了,矿部该灯火通明了。我不知道人们在干什么?他们能救我们吗?
我躺在煤堆上,无计可施。浑身百般难受,心在一个劲地打颤,真正感到了呼天不应,叫地不灵的感觉。我努力克制着自己焦躁的心情。慢慢地,我想起了年迈的父亲,他一直坚决不让我去煤矿下井,甚至不让我去外面打工。他为没有把我供成一个大学生,去坐办公室而常常自责。他不愿让我在外面吃苦受累,他说,家里有几亩薄田,你就务习去吧,好歹能吃饱肚子就行。这种老思想,上一辈的老人们都有,毕竟他们走过饿肚子的年代,有些后怕,总觉得以食为天。但我也有我的想法:我不愿意原地踏步,我也有儿子,我多挣点钱,创造条件,供儿子上大学,让他考上大学,不要像我这样,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是我的愿望。
这次到煤矿挖煤,我是瞒着父亲来的,同时也瞒着妻子儿女,他们都不让我到煤矿打工。他们说,穷一点可以,挣多了多花,挣少了少花,人家吃稠的,我们吃清的,也就过去了。
我理解家人对我的关心,可是,有些事情,你挣少了,少花就不行。比如说吧,儿子上高中了,要交学费了,你少交些,行吗?儿子正在长身体,你少给个伙食费,行吗?还比如,你倒霉一点——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轻,需要住院,少花个就不行。
现在的事态已经严重了,不是多花钱与少花钱的问题了,现在的问题是,我和两个工友能不能继续活下去。
我后悔未能听他们的话,我把生活的标准定得高了些。想想我的父亲一生辛苦,暮年又遇到这样大的事情,白发人送黑发人,叫他老人家怎么接受。想起我的妻子,她常常给我一幅笑脸,跟着我栉风沐雨,拉扯孩子过日子,忙忙碌碌,普普通通,顾不上梳妆打扮,没有过上几天清闲的日子。还有儿子,懵懵懂懂的,没有爹的日子,往后又该是多可怜呢?唉!
外面还是死一般的寂静,我打开矿灯,看见老张,老王睁着明突突的眼睛,眼睛里充满了乞求的目光。他们以为我忽然开亮了矿灯,是不是事情有了转机。从这神情可以看出,他们虽然活在这世上特别的不易,但是面对死亡,谁人都极为恐惧,毕竟这世上还有他们值得留恋的地方,还有他们牵心的事儿。
窝头里静极了,可以听见他们呼吸的声音,我又产生了一个担忧,那就是空气,窝头里本来就空气不足,眼下,水封住了巷道,阻止了空气的流通,我担心空气会一点一点被我们用完。
我熄灭了矿灯,胡思乱想。我想起去年冬天,我在地面上推矿车,矿车多,井下人又多,上百号人挖煤,地面上就由我们五、六个人翻矿车,实在忙不过来,寒冬腊月的,热得我们头上直冒热气。你翻车翻不急,矿长就像日本大佐一样:“嗯?啥原因?”问你个究竟。我们拼了命地翻车,翻得越快,空车就越多,井下的人装的煤就越多。井下是不分昼夜的,也不管刮风下雨,既是雨雪天气,照样翻车。在这样的雨雪天气里,整个矿部好像只有我们这四五个人在干活。我不禁想:好像只有我们这四、五个人有女人娃娃,在养活家小。最后,我就不干了,想法调到井下去干——井下相对地轻松一些。
我又想起跟我们一块翻车的老贾来了,老贾本来在井下挂车,有一次,老贾挂好了车,打了提铃,绞车就提升了。提升到了半巷,不知什么原因,钢绳就断了,矿车“嗖”一声,两道红路就下来了。井下一个技术员伸着头向上张望,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还没弄清楚是咋回事,矿车已经撞上了他,老贾喊也来不及。事情就这样发生了,老贾当时就尿了裤子,两腿抖个不停。从井底走到井口,老贾一共休息了八次,这样一来,老贾就死也不去井下挂车了。他说,魂都丢到井下了。
老贾就到地面上跟我们一块翻车。我是班长,有一天,我去找个扳手,想紧一下翻笼上的螺丝。当我拿着扳手回来的时候,我看见老贾抱着他的手走了。我问其他两个人:“老贾怎么了?”他们说:“老贾的手指头挤烂了。”我问是怎么挤烂的。他们说:“我们把矿车推进翻笼里,由于用力过猛,矿车又反弹了出来,老贾的手还扶在矿车上,他没有反应过来,就夹在矿车和翻笼之间了。”
这下老贾的手指头可能就完蛋了。煤矿上的东西都笨重得很,伤一下就不是挤烂的事。
下班了,我去看老贾。老贾是到矿上的小药店里随便包扎了一下,伤了什么也说不清,反正就用纱布将手指十字八道地包了起来。
过了三四天,老贾说要上班。我说:“我看看你的手指。”老贾小心地揭掉纱布,嘴里发出唏哩唏哩的声音,我感觉到他很疼。我看见他的手指一片青黑,凭我的经验和感觉——完了,这指头是保不住的。我以前在医院伺候过一个伤员,这伤员的脚趾头被石头砸了,若干日子了,还是一片青黑,而且慢慢变干。其实就是肌肉组织死了,已无法还原了,最后截趾了。
我说:“老贾啊,你不能上班吧!你好好养伤,弄不好,会保不住指头的。”
老贾不以为然地说:“不会这么严重吧。”
我也不敢再说手指的严重性了,遇见这样的事,总往好处想是对的,安慰安慰人家,给他宽个心,不然就要落个你盼着人家手指头截掉才好的骂名。
老贾还是坚持要上班,我也不再说什么,上就上吧。后来,我知道老贾有个儿子,得了一种很顽固的病,好像是身体缺什么东西,每月要打一针,一针的费用要八九百元呢!我为老贾伤心着。
老贾还是去上班了。他戴着一个大手套,这个手高高地举着,非常显眼。推车就用一个手。其实呢,这翻车是忙碌活儿,你又要挂三环,插銷子,又要把矿车扳倒,扶起,手脚并用,两个手脚都忙不过来,一个手怎么行?一幅三环要几十斤重呢!
班子里的其他成员就说老贾拖后腿,不但不起作用,还显得有些挡绊,最要命的是拉低了我们的工钱,是我们在给他挣钱。他们就这样在我这个班长面前嘟嘟嚷嚷,能有什么办法呢?不要吧!人家也是出门人,怪可怜的,家里又那个样子,要吧!大家都不高兴。我只好对他们说:“唉,有什么办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干两天再说吧。”
我也数落过老贾,叫他用点力气,手勤些,腿勤些,多干些零碎活儿,不要太惹大家不高兴。老贾就这样举着一个大手,低声下气,看着人家的脸色行事。干了大约十天左右,老贾的指头流脓了,需要去医院检查。
检查的结果就是截指。就这样,老贾的一个指头就没了。十几天后,伤口长好了,指头明显短了许多,秃秃的,白生生的,太扎眼,叫人不敢看,看了让人心疼。
老贾又要上班,我说:“老贾回家去吧,再不要干了,这辈子再不要在煤矿上干了,这是代价啊!”
老贾说:“钱没挣上,指头却没了,我怎么面对家人。回去也是心酸,谁叫我们太缺钱呢?”
老贾就一直干到了年底,矿上只负担了个医药费,没有给伤残赔偿。
老贾虽然缺了一根指头,但他能回家和家人见面,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啊!
今天,我们这个事态,能不能和家人见面,就是天大的疑问了。因为我们被困井下已二十四小时了。
我的口袋里装着前两天发的工资,四千多元,害怕放在房子里不安全,我就把它裹在一个塑料袋里,装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打开矿灯,从衣兜里掏出钱来,一张一张地数。上面的毛主席,您说我们咋办啊?不久我们三人就到您老人家那边去了,这钱已不能交给家人了,在我们这儿,已成了废纸,不重要了。我又想,这世上的人也真能,一张花纸纸上画个人娃娃头像,印个数码字,叫你干啥你就干啥。你说,我们为这些花纸纸,黑眉糊眼地下地狱挖煤,挖煤就挖煤,苦点,黑点,下贱点也就罢了,如今为这花纸纸还搭上命了,我恨透这花纸纸了,为了你,我不能和亲人相见了。我的孩子,我的娘唉!
我们三人又经过一番研究,试图用煤锤挖一个洞洞,或者在出口的水面上想办法,都不能成功,哪怕是抓破了我们的手指,碰破了我们的头,都无济于事。我们彻底绝望了。我开始一张一张将这四千多元花纸纸用心吱吱地撕成粉末,撒满了整个窝头。老王,老张轻轻地抽噎着。我不知道他们抽噎的是那碎了的四千多元钱,还是不能活在这个世上。看来这儿就是我们生命的最终归宿了,这撕碎了的花纸纸,能不能给我们充当个路钱子,让我们在阴间的路上顺利通过每个关口,买通牛头马面使我们勿坠十八层地狱,让我们的灵魂能飞出矿井,去看看我们的家人。
说来也确实惭愧,辛辛苦苦挣扎了半辈子,竟没有挣到一口画龙的棺材,我们穿的煤皮索索吊吊,大致情形就是三分象人,七分象鬼的角色。哎,就用这可恶的水洗一洗脸吧,理一理蓬乱的头发,活人一场到此为止,到阴间也较为体面一些,不然连鬼都看不起你。
哦,黄泉路上无老少;
阿,万贯的家财买不了你的生死之路;
哦,去,去,去,莫留恋……
我仿佛看见身披锦袍的道士,手执招魂幡,为我们绕棺。唢呐在呜咽,钹鼓在紧响。
撕完了这些花纸纸,我的心情似乎轻松了一些,仿佛交代了后事一般,我长长地喘了口气,之后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忽然,老王将我猛推了一把,兴奋地说:“你听,是炮声。”
“啊,是炮声!”炮声是从我们窝头那边传来的。炮声响的时候,窝头里还唰唰地掉煤渣呢?
我看了看表,时间是第二天凌晨两点
。
这时候,我们心里充满了一线希望。我知道我们所处的这个窝头,属于三级平巷,从现在这个水平面来看,二级平巷是没有水的,水只是淹没了三级平巷。从二级平巷选准位置,打个下山巷,就可以穿通到我们的窝头。我有点兴奋。但我又开始怀疑,矿上是不是就这样做,或者那几个技术员,能有准确的把握吗?哪怕就错一两丈,我们是无法给他们信号的。虽然他们也有定位仪,但能利用得那么恰如其分吗?
炮声就这样每隔二三个小时响一次,轰,轰,轰三声,那是快发,两秒,五秒的雷管在引爆。我们可以确信,外面的人在救我们了。可以想象,人们在怎样地手忙脚乱,以极快的速度打眼,装药,引爆,然后往外运煤。我知道矿长是个厉害人物,在他的监管下,每个人都不敢偷懒,甚至在他面前还干得更为卖力呢!
现在的时间是第二天下午8点,我们被困在井下已两天一夜了。可就在这时候,差不多响炮的时候,炮声却没有响,奇怪了。我们焦急地等着。再等,炮还是没有响。
我们感觉到事情又不妙了,是不是他们觉得方向不对 ,或者说这种营救方法是徒劳的,现在他们停止了呢!我们想各种可能性,可是不管哪种可能性,反正,炮声停了。他们肯定是收兵回营了。但我想,井下每个窝头的经纬数据都在办公室里,从另一面穿个洞过来是非常准确的,他们不会找不到吧,我们刚刚被激起的一点兴奋,一下子又消失了。我们三人沮丧地瘫软在煤堆上,谁也不说话,谁也在想这最后的事儿了。谁也丢不下家人,自己走了,家人怎么办,怎么办。自己就这样迷迷糊糊地活了半辈子,还不清楚生活是怎么会事,就要死去,真不甘心啊!
忽然,炮声又响了,我们三人一下子从煤堆上跳起来,对着窝头使劲地大叫:“我们在这儿, 我们在这儿”。老张用煤锤使劲地砸着窝头的石壁,或许锤声能传到他们那边。我们坚信,锤响一架山的说法。自这次炮声响过之后,炮声响的时间间隔缩短了,成为一小时左右响一次。炮声越来越响,越来越有劲,我们感觉到屁股底下在呼呼地动呢!
“快了,快了,我们有救了。”老王说着流下了眼泪。这眼泪,我断定是老王高兴时流出来的,他拿出馒头,说:“来,来,来,我们吃一点,吃上一点,有精神,到时候,我们还可以用煤锤挖着迎一下”。我们都拿出馒头,可是,我们的嘴里没有一点儿水分,舌头在唰啦唰啦地响,仿佛是一片晒干的白菜叶子。是啊,自上班以来,差不多两天两夜了,我们滴水未进。但求生的欲望,使我们硬往嘴里塞馒头。
老王忽然竖着耳朵在听,然后高兴地说:“听,听,是煤电钻的声音,哧啷啷”。我们都屏住呼吸听,果然就是煤电钻打眼的声音,哧啷啷地响,多熟悉的声音,多美妙的声音啊!
老王抡起煤锤使劲地砸煤壁。我想,我们能听到他们的电钻声,他们也一定能听到我们的锤声。
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注意了,隔壁马上就要通了,我们应当避远一点,免得一炮炸翻,弄个前功尽弃。我们三个往下走,一直走到水边,水仍然是这个样子,满满当当的,扔个石头,咕咚一声,深得很呐。哎,这要命的水啊。我们三人坐在水边,心情好多了。如果不出意外,到天亮我们就会出去的,安心等着吧。老王说:“如果这次活着出去,就是夹皮袋捞棍要饭也不再下这可恶的煤巷了,再者,出去了,到了家里,决不能给家里人说。”
是的,假如能活着出去,我决不把今天的事给家里说,说了会使他们做噩梦,睡不好觉的。那就让这件事深藏在心底吧!这也许是我这一生的一场劫难吧。但我来煤矿打工,我不后悔,这也是为了生活。挖煤也是一种职业,你不挖,总会有人挖。煤矿本来就危险,恰好我们就遇上了,也不奇怪,应该把它看作是件平常的事。人生嘛,就是这样一波三折啊。
我把那四千元用心撕成雪花状,也不后悔。因为世事难料啊,正如我们在这阴阳之间,是死是活,难以预料。因为那时候,命都快没了,拿着钱干啥?有人就有钱嘛!
终于一声响,石破惊天。我们从烟雾中看到了那边纷乱的灯影,还未等炮烟散去,我们三人同时开亮矿灯,踉跄着扑向那边的灯影,可是,这时候,我们三人都跑不起来了,都摔倒在煤堆上。好几个灯影上来,明晃晃的,格外耀眼,他们夸张地七手八脚将我们抬在担架上,鼻孔里插上了氧气管子。我们眼里流出了眼泪,我紧紧抓住抬着担架的那双手。
凌晨四点,我们终于从井下出来了,来到了地面,我看见星星眨巴着眼睛,夏日的夜晚,空气是多么的清新啊,我贪婪地呼吸着。
矿上给我们准备了丰盛的饭食,我一再感谢矿领导和那些抢救了我们的工友,这丰盛的饭食,我几乎是用眼泪和着吃下去的。
太阳升起来了,火红火红的,我长长地伸了个懒腰,拉着老张,老王的手说:“走,我们看太阳去!”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枫叶飘飘 时间: 2017-9-27 21:57
首发加版权,老师吉祥。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9-27 22:19
飘飘版主吉祥,辛苦了,小说篇幅长,读起来费劲,给您敬茶,问好! 谢谢版主加分鼓励!
作者: 枫叶飘飘 时间: 2017-9-27 22:30
我在学习中,你才是辛苦了。
作者: 枫叶飘飘 时间: 2017-9-27 22:31
这篇文很接地气,我喜欢。
作者: 诚诺 时间: 2017-9-27 22:52
这题目很有意思,阴阳之间应是魔界了吧!文太多,没空细读!
作者: 郭子贝 时间: 2017-9-27 23:58
先加分支持,明天细读!
作者: zizhu 时间: 2017-9-28 06:54
老师早!感谢赐稿太虚!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9-28 07:42
大家都辛苦,谢谢版主!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9-28 07:43
作品怎样的成色,还需版主评定,指导。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9-28 07:46
读长文,辛苦您了。题目我就这样拟了,具体是哪儿,就需文友们点评了。问好老师!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9-28 07:48
谢谢诚诺老师加分鼓励!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9-28 07:49
谢谢郭老师加分支持,问好!读文辛苦。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9-28 07:57
问好版主,谢谢版主加分鼓励,请多多指导!
作者: zizhu 时间: 2017-9-28 07:58
阴阳之间,生死之间。小说从侧面抨击了煤矿安全措施不到位,利欲熏心的行为。也再现了煤矿工人的千难万难。生命是可贵的,煤矿能组织积极营救工友的生命,是黑暗煤矿里的阳光。小说写得很感人,但余韵稍显不足,辛苦问好!
作者: 枫叶飘飘 时间: 2017-9-28 08:12
矿工的命运真的是走钢丝,写的真好。
作者: 郭子贝 时间: 2017-9-28 10:30
继续唱他的“黄河沿上的水鸭子……”,——后面一个多余的符号
作者: 郭子贝 时间: 2017-9-28 10:50
有几个段落间的格式不规范
作者: 郭子贝 时间: 2017-9-28 11:09
出门谋生的民工很辛苦。而煤矿上的民工不但辛苦,还时刻存在着危及身体健康和生命的隐患。小说通过主人公在生死边缘徘徊时的心理活动,在回忆和向往中描绘老百姓生活的艰难困苦,塑造人物形象。笔锋细腻,思路严谨,结构紧凑,跌宕起伏。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9-28 20:45
郭老师的点评给了我支持鼓励,以后请老师多多指教,问好!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9-28 20:50
zizhu版主点评精妙,小说存在的问题,请版主提出,多多指教!读文辛苦,深谢!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9-28 20:54
正如飘飘版主所言,矿工的命运真的是走钢丝,现在时刻不知道下一小时的事情。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9-28 20:56
郭老师好,我疏忽了,您看得仔细,我已删去了逗号,谢谢指出!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9-28 21:00
谢谢言默然老师加分鼓励!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9-28 21:00
谢谢林老师加分鼓励!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9-28 21:05
谢谢郭老师指出,由于发帖时出了点错,结果一塌糊涂,我编辑了好一阵,结果还是有问题。我又进行了编辑。
作者: lbl6257 时间: 2017-9-29 00:31
哥流着泪看完您的这篇文章,生活的不易,愿您往后越来越好,好人会有好报!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9-29 06:46
宝兰妹到小说版来了,这篇小说的故事是真实的,当时我在井下开绞车,事情发生后,我们给营救的人们送东西,包括伙食。但真正被困在里面的那三个人的情况,我还是不太清楚,不知道他们当时的心理,表现在小说里,这部分就显得单薄些,不够逼真。谢谢你能来读我的文章。预祝中秋愉快!
作者: 芒乡化十龙 时间: 2017-9-29 10:01
让我想起一句笑谈:为了生活,我们四处偷摸。
底层人的生活,为了糊口,又能怎样?
黑心的,热诚的,尽在阴阳之间。
支持,点赞!
作者: 武如 时间: 2017-9-29 11:04
先加分,慢品,洋洋洒洒,有才
作者: 小白兔白又白 时间: 2017-9-29 15:08
赶来看老师的文章来了,先加上分。再细细品读。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9-29 20:10
谢谢小白兔老师加分鼓励,文字较长,读起来费劲,给您上茶,慢慢读。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9-29 20:14
谢谢老师阅读点评,文字较长,读起来费劲,费心了。
谢谢您加分鼓励!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9-29 20:16
谢谢武如老师加分鼓励,文字较长,慢慢读,不要累着了。问好,预祝中秋愉快!
作者: 小白兔白又白 时间: 2017-9-29 20:36
煤矿工人很辛苦,而且每天冒着生命危险挖煤采矿。老师把煤矿工人的生活描写的很细致。学习欣赏,遥祝老师秋安文琪。
作者: 小白兔白又白 时间: 2017-9-29 20:37
老师不客气的,喜欢看小说、文章,就不觉得长。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9-29 20:39
谢谢白兔老师阅读点评,常交流,请多指教!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9-29 20:46
佩服老师有一份敬业的耐心,辛苦了,问候!
作者: 临沂风铃 时间: 2017-9-30 05:10
给老师加分,然后细读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9-30 06:30
谢谢风铃老师加分鼓励,文字较长,读来费劲,辛苦了,问好!
作者: 卫斯理 时间: 2017-9-30 07:52
首先提前祝你国庆快乐。
作者: 卫斯理 时间: 2017-9-30 07:53
先加分支持,然后再细读读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9-30 08:05
也祝老师国庆快乐!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9-30 08:07
谢谢卫老师阅读拙作,文较长,读来费劲,辛苦了。
谢谢您加分鼓励!
作者: 卫斯理 时间: 2017-9-30 08:08
开篇就来个先声夺人,旷工被困井下……接着描写被困井下的三人心里描写,以及最后被救出的过程。小说语言流畅,惊险刺激。赞一个.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9-30 08:13
谢谢老师支持鼓励,还请老师以后多多指教。祝双节愉快!
作者: 小白兔白又白 时间: 2017-9-30 10:02
老师早上好!不客气地老师,喜欢写小说,也喜欢看小说。
作者: 小白兔白又白 时间: 2017-9-30 10:04
不客气啦老师。好的我们常交流,互相取长补短!
作者: lbl6257 时间: 2017-9-30 12:10
哥祝您们全家中秋快乐!每次有空都来这里拜读您的文章,写的真好
作者: 五相子 时间: 2017-9-30 12:17
来晚了,先加分,慢慢阅读!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9-30 19:32
来了就好,不晚,欢迎欢迎。谢谢老师加分鼓励,文长,读来费劲,您慢慢阅读。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2 13:58
哥祝你们全家中秋快乐,也顺祝刘姑爹、刘姑妈中秋快乐,请你转告!
作者: 碣石清风 时间: 2017-10-3 06:42
再现农民工艰难的生存状况的一篇小说。演绎了生死存亡之间的人的求生欲望,真实生动。揭露了安全隐患,通过救援弘扬了人性大爱,这是作品的亮点,催人泪下的感人的部分。不错,尤其是心理刻画,很细腻逼真。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3 06:47
谢谢清风版主阅读点评,您对文字的肯定,是对我的支持鼓励,还请以后多多指教。文字较长,读来费劲,版主辛苦了。问好,中秋快乐!
作者: 碣石清风 时间: 2017-10-3 09:55
撕钱的那个细节再推敲一下,把撕钱变为在身上保存好因为家里在等钱用并发誓“人在钱就在”,相信会出去的,变绝望为希望和后来的救援相呼应,你想想这样会不会升华主题?再说损坏人民币也是违法的。
只是建议供参考。
作者: 西北偏北 时间: 2017-10-3 10:08
用词不当的我看到一处,“连跑带爬”,后面“的地得”有的用错了。但故事很好。可以发杂志。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3 21:15
本帖最后由 河西村夫 于 2017-10-3 21:26 编辑
清风版主好,撕钱那个细节,我认真推敲了一下,觉得还是撕掉好,因为就为钱,才搭上性命,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是这个理儿。在这生死关头,钱是罪魁祸首,我们为什么没钱?为什么没钱就不行?当然就恨钱了,恨得撕掉它 ,才解气。只要人活着,就能挣到钱,撕掉不可惜。我看过一部电视剧,大战在即,上面给每个士兵发了块大洋,可士兵慷慨将此大洋扔了,生死难料,拿这铜臭干什么? 这是我的思想,对错与否,还请版主指教。谢谢!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3 21:23
谢谢西北先生指教,错误之处马上改正,盼多多指正。
发杂志,很担忧的,恐编辑们看不上。
祝先生中秋快乐!
作者: 卫斯理 时间: 2017-10-3 21:28
老卫来欣赏拜读老师大作。
作者: 卫斯理 时间: 2017-10-3 21:28
首先祝老师国庆中秋快乐。
作者: 卫斯理 时间: 2017-10-3 21:29
先加分支持,然后细细拜读。
作者: 卫斯理 时间: 2017-10-3 21:31
哈哈哈。哈哈哈。越看越熟悉。原来老卫以前拜读过。
作者: 卫斯理 时间: 2017-10-3 21:32
老了,老了。脑子不好使了。不再次欣赏仍受益匪浅。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3 21:42
辛苦了,老卫先生!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3 21:44
祝卫老先生,中秋快乐,身体健康!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3 21:46
谢谢卫老先生加分鼓励!读文辛苦,敬茶!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3 21:48
嘿嘿,有趣有趣,麻烦您老先生了。问好问好!
作者: lbl6257 时间: 2017-10-4 00:05
谢谢哥!我一定转达到
作者: 九月盛菊 时间: 2017-10-4 06:58
遥祝中秋快乐,阖家团圆!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4 07:13
谢谢太虚版主祝福,同样祝您中秋快乐,阖家团圆!
作者: 河西村夫 时间: 2017-10-6 21:11
谢谢卫老先生两次阅读,辛苦了。老了,老了,憨态可爱啊!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