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哲学笔记 十五、十六 [打印本页]

作者: 李灿    时间: 2017-10-8 20:32
标题: 哲学笔记 十五、十六
  十五、把事情刻意往坏处想就是罪过

  《谈佛说禅悟人生》这本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居士问老禅师:“我曾经看到船夫推船入海,把很多鱼、虾、螃蟹都压死了。我想请问师父,这是船夫的罪过,还是旅客的罪过?”禅师毫不客气地说:“那是你的罪过。”禅师的不客气是有道理的。船夫是为了生计,旅客是为了赶行程,他们主观上并不想杀生。鱼、虾等小动物是为了藏身才聚集到船下,并不知道会被压死。罪由心生,既然是无心,何来的罪过?无心之过本来没什么大不了,刻意去借题发挥,小事化大,这就太要不得了。

  从哲学上讲,事物的本质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然而,人们的意识千差万别,队同样的事情却刻意有不同的看法。有的看法恰恰有着混淆视听的作用,能够误导人们的判断。我们身边就有这样可恨的人,他们总喜欢把事情往坏处想。其实,有些人和事并不是什么坏人坏事,而是被这些人歪曲了。

  我打个简单的比方,有的人去别人家做客。酒喝了,菜吃了,主人问:“你要饭吗?”他恼羞成怒:“你说添饭不行吗?我又不是乞丐,怎么能说要饭呢?”很多人会责怪主人话没说好,其实纠缠着这句话不放是不对的。主人这么说是无心之失,大可不必放在心上。主人既然是无心的,也就是说他主观上并不是想羞辱客人,他怎么可能想到去骂客人是乞丐呢?别人没有那个意思,你故意朝那个方向去想,那是谁的问题呢?这只能证明这个客人心理阴暗、心胸狭窄。

  佛学告诉我们,人要心存善念。多往好的方面去理解,周围的一切都是阳光的;总是把事情往坏处想,眼前的一切都是坏人坏事。当一个人抱怨周围的环境太坏时,其实很多时候是自己太坏了,总是喜欢把事物往坏了看。

  十六、以身作则的哲学才有说服力

  我们读儒家的著作,就会发现,儒家很重视以身作则。统治者如果能率先垂范,引导老百姓做善事,还要那么多法令干什么?老师教育学生也一样,你身上有好的地方,别人自然会向你靠拢。所以说,以身作则很重要。你要让别人接受你的哲学思想,首先自己得按照那一套去做。如果你用自己都达不到的标准来要求别人,那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例如,我们身边总有人动不动就说:“某某人心胸太狭窄了,这么点小事都忍受不了,难怪这么多病啊!做人要心胸宽广,什么都看得开、放得下。”不了解他的人,会以为他真的心胸宽广,世事洞明,简直把禅宗都参透了。其实,这样的人最脆弱。一点小伤小病就大惊小怪:“我疼得很,我要死了!”甚至哀叹:“世态炎凉,我快死了都不会有人看我啊!”不仅如此,身边的人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他看着不舒服就要发脾气,骂得别人好像不自杀不足以谢天下。一个人如果真的心胸开阔,怎么可能因为一点小事不顺眼就去骂人、发脾气呢?你动不动就对别人发脾气,让别人难受,别人想心胸宽广也宽广不起来啊!你自己都斤斤计较,凭什么要求别人宽容大度呢?

  还比如,有的单位上的领导者动不动就说:“我们要有集体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凡事以大局为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话本来是没有错的,可是响应的人极少。为什么?领导者自身就有很大的问题。做起事情来首先想着偷奸耍滑、年轻怕重,缺乏担当。更有甚者,自己的工资少算了几十元,还要找上级理论一天才罢休。这样的人自己都不讲集体主义,怎么能号召大家讲集体主义呢?

  可见,自己都不相信的理论,想灌输给别人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只有先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感动别人。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7-10-9 09:17
先坐沙发,稍后来细品。问好!
作者: 李灿    时间: 2017-10-9 12:36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7-10-9 09:17
先坐沙发,稍后来细品。问好!

不需要细品,我的文章没有那么好。
作者: 雨夜昙花    时间: 2017-10-9 15:08
的确如此,凡事得多想一想,不然往往会被一语蔽之。欣赏!问好!
作者: 李灿    时间: 2017-10-9 16:36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7-10-9 15:08
的确如此,凡事得多想一想,不然往往会被一语蔽之。欣赏!问好!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容易受蒙蔽。
作者: 林晓妮    时间: 2017-10-10 13:44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自己要求高一点,对别人予以宽容和理解,皆大欢喜。不知道我这么理解对不对,请李老师指点。
作者: 李灿    时间: 2017-10-10 13:45
林晓妮 发表于 2017-10-10 13:44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自己要求高一点,对别人予以宽容和理解,皆大欢喜。不知道我这么理解对不对,请李老师 ...

的确是这样,现实中很多人恰恰搞反了。
作者: 李灿    时间: 2017-10-10 13:48
林晓妮 发表于 2017-10-10 13:44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自己要求高一点,对别人予以宽容和理解,皆大欢喜。不知道我这么理解对不对,请李老师 ...

而且,很多人喜欢用自己达不到的标准要求别人,这就更可笑了。
作者: 于文华    时间: 2017-10-10 19:56
   不人云亦云,大胆思考,举一反三,给人启迪与思索的文字……期待更好更深刻细腻的文字。
作者: 李灿    时间: 2017-10-11 06:46
于文华 发表于 2017-10-10 19:56
不人云亦云,大胆思考,举一反三,给人启迪与思索的文字……期待更好更深刻细腻的文字。

《哲学笔记》我还会继续写下去的。
作者: 张爱珍    时间: 2017-10-11 09:52
第一次读李老师的哲学笔记,学习之后,对自己帮助很大。“一个人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我也有这样的感悟。问好!
作者: 李灿    时间: 2017-10-11 19:01
张爱珍 发表于 2017-10-11 09:52
第一次读李老师的哲学笔记,学习之后,对自己帮助很大。“一个人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我也有这 ...

是的,一个人靠自欺欺人,终究会露出马脚。
作者: 休憩花园    时间: 2017-10-11 19:09
一个人先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感动别人,非常赞同这句话。
作者: 李灿    时间: 2017-10-11 19:10
休憩花园 发表于 2017-10-11 19:09
一个人先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感动别人,非常赞同这句话。

一个人说的话,如果自己都不相信,别人还会相信吗?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