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7.【金秋】散文:碧水黄叶何处是 [打印本页]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17 21:23
标题: 7.【金秋】散文:碧水黄叶何处是
本帖最后由 袁达清 于 2017-11-15 09:58 编辑

  秋雨连绵季节,我变得敏感如秋虫。比如我会突然理解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深刻意境,比如我打着雨伞踽踽而行遇到某个高粱杆老人会偶然想起孟老头。

  孟老头个子奇高,就像谷子地里野生的一株红高粱。他的脸型极像抗日名将薛岳,步子间距很大不像75岁那样子。和他见面那几次,他几乎没笑过,但言语间总是很温情。我母亲私下说,老孟有力气,矿区有很多重体力活都少不了他。但饭量极大,一顿饭差不多得六个或八个大馒头。都七十多了,饭量也没少。我当时正在啃母亲特意为我卤制的猪蹄,吃着说话就囤积了一些屁。见到我女朋友才放出来,她没有皱眉头,只是笑得露出白白的小肚子。我不好意思就夸了她,说她尿尿的声音很悦耳。她笑眯眯的,冷不防就敲了下我的脑袋,然后瞪着我说,你看你的龅牙,真丑。

  孟老头和我母亲都住在一个矿区,以前并不来往。后来我大学毕业到法院当了法官之后,去看我母亲的人就多了。孟老头也是其中之一。他也不买什么东西,不像别人总会拎点稀罕东西笼络感情。

  我父母是煤矿退休职工,退休工资不多但月月有。父亲患肺癌去世之后,母亲独自在矿区开了一块地,大约有二分那样子。种点小葱韭菜水萝卜什么的。自己吃不完总喜欢给远近邻居送点。年岁大了,她种那点地就是一个排遣寂寞的方式。老孟到了地里不惜力,帮我母亲修整菜地。有时候带点蔬菜种子,有时候带点鸡粪,有时候拎几桶水育苗。我母亲说,老孟挺待见人的,怎么说死就死了呢,他还答应帮我建个温棚呢,钢筋都买好了。

  孟老头不是矿区工人,但他两个儿子都是。来矿区之后并不闲着,那么大年纪也能赚不少钱,赚到钱回去缴给儿媳妇。煤炭渐渐滞销,矿区的钱越来越不好赚,这样一来,他的饭量大就成为儿媳妇们不断说出来的闲话。他在没有找我母亲之前,矿区的一些老干部老职工们支持他打官司,不能这么天天忍饥挨饿。母亲说,他实在没办法了,才想打官司要赡养费。

  我那时候刚分配到区法院民庭,是全院唯一的本科法官,但职位只是助理审判员。那时候,法院的法官们有三分之二是军官退役后安置的,剩下的有很少几个是法学大中专学历,有一部分是来法院过渡一下的闲人。而且,那时候法院的立案、审判和执行并不像现在那么明确各司其职,而是谁接案谁受理并且保证案件顺利执行。

  我那时候毕竟年轻,接住孟老头的案子之后,庭长和副庭长都支持我独任审判,按照简易程序走,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小额经济纠纷、离婚案件和赡养案件等都符合简易程序,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后来我才明白,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一些看上去是非曲直明显的案件不一定会有好的效果,甚至不可避免会让一些老法官们嗤嗤发笑。

  签发传票之后,确定了开庭时间,我抽空回去看了母亲。母亲看着我啃猪蹄子,犹犹豫豫说,能不能调解处理一下,老孟家那俩儿子很气人,可他们生活也糟糕,儿女上学也要吃饭。我说,我上门做过工作,该说的话都说了,就是不拿钱,没办法。那天走时候,看母亲很忧郁,我说我保证解决问题,放心吧。

  开庭那天,老孟到了,但他的两个儿子没到。在当下,可以当庭审理缺席判决。但那时候审理和执行是挂钩的,尤其是赡养案件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评估,缺席判决符合法律规定但对当事人是极其不利的。给庭长汇报之后,庭长马上申请了拘传令、警车和法警,他交代法警拘传必须上拷,让那些没良心羔子知道知道啥后果。

  法警开着警车回来,带着老孟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儿媳,都带着手铐。看那样子,都似乎吓坏了,没想到会是这个样子。我看老孟呼一下站起来,嘴角抽动,但什么也没说,又坐下了。

  庭长以前是炮兵团副团长,说话不客气但都在法律规定之内。他把四个手铐放在审判台上,而且把枪套里的配枪也解下来放在手铐边上,说开庭吧。

  现在看,这些措施毫无必要,但当时效果很好。既定程序走完,写了调解书。我写的调解书给她们几个人念过之后,都哆哆嗦嗦说同意并哆哆嗦嗦按了指印。我写的调解书并没有说给多少钱,而是把每个月的米面油以及换季节的棉衣单衣和电费水费定量,足够老孟吃饱穿暖。逢年过节,肉食果品也定量。患病住院该怎么分摊,都说的很明白。我问过老孟是不是要出去旅游,老孟低着头摆手,就算了。

  职场的人都会明白,办好一件事首先是有成就感,或许那也算是证明了自身价值。至于维护法律尊严之类的,都是场面上的话。但后来我明白,并不是所有的事情是法律可以解决的。后来我听到崔健先生欢畅急促的摇滚歌曲《解决》,当时就泪流满面。

  忙完一段案件,和女朋友回矿区看母亲。告诉母亲,又挽回了几个婚姻。母亲却说,老孟昨天上吊死了。

  我放下猪蹄子问为什么,女朋友也停下筷子等母亲说话。

  母亲说,老孟来找过我,他大概不敢去找你。他的儿子儿媳从法院回来之后干脆不给吃的了,他的铺盖也被撂到大街上。

  我说,为啥不找我?可以强制执行的!

  母亲说,老孟说生养他们只盼着他们日子会好起来,谁想到会弄成这种样子,还要强制执行,这不符合他心愿,他不想执行儿子们。

  我顿时没了胃口,看着外面的秋雨无忧无虑地下,我突然想拔出枪来但我发现我没有配枪。女朋友拉住我的手,看看母亲看看我,无话说。

  母亲说,我当时没觉得老孟会寻短见,只觉得他心里有疙瘩,我给他二百块钱他不要,他走时候还笑了笑。早知道这样,我会找人看着他,熬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又不是干不动了,摆个小摊卖点瓜果蔬菜,自己养活自己不也很好嘛。

  我后来明白,在某种时候,法律是软弱无力的。有很多事情并非因为我有深厚的法律素养就能够明白的,生活有太多时候是毫无逻辑的,某种神圣的轨迹或许也是不存在的。而当时,老孟回不到生活的炎夏,又不忍走向父子情感的凛冬,让心死在秋雨里就决绝不已。这不是合法的,也不是非法的,但它存在,让我龅牙更加丑陋。

  即使多年以后,我仍不断露出龅牙,比如我遭遇了一首诗: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以为是某个唐代大师写的。老婆啃着苹果说,这是万恶的慈禧太后写的,别惊讶,你看你龅牙又露出来了。

  我说,什么?就她?老婆点头。

  窗外秋雨连绵,沟渠下自成蹊。它让我放下喷喷香的卤猪蹄发个1990年的呆,让我有突然的碧水黄叶何处是之惆怅,或许风雨如晦让我敏感吧,说不清楚。[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临沂风铃    时间: 2017-10-17 22:08
老师的文很现实,加分支持!
作者: 戏笑九宫    时间: 2017-10-18 06:55
欢迎赐稿参赛,原创首发请加版权。
辛苦!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18 08:42
临沂风铃 发表于 2017-10-17 22:08
老师的文很现实,加分支持!

:handshake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18 08:42
戏笑九宫 发表于 2017-10-18 06:55
欢迎赐稿参赛,原创首发请加版权。
辛苦!

:handshake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7-10-18 10:52
本帖最后由 蝉衣cy 于 2017-10-18 20:35 编辑

很会卖弄的叙事散文!
理大于情,所以悟有悬空感。


作者: 姚玉凤    时间: 2017-10-18 13:50
叙事散文也可以写得如此有故事情节啊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18 17:23
蝉衣cy 发表于 2017-10-18 10:52
很会卖弄的叙事散文!

:handshake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18 17:23
姚玉凤 发表于 2017-10-18 13:50
叙事散文也可以写得如此有故事情节啊

:handshake
作者: 紫玉清凉    时间: 2017-10-19 10:14
杀死老孟的,是亲情的遗弃。
“碧水黄叶何处是”?乡关过尽是孤巢。
拜读佳作,问候安好!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19 11:02
紫玉清凉 发表于 2017-10-19 10:14
杀死老孟的,是亲情的遗弃。
“碧水黄叶何处是”?乡关过尽是孤巢。
拜读佳作,问候安好!

:handshake
作者: 戏笑九宫    时间: 2017-10-19 12:15
本帖最后由 戏笑九宫 于 2017-10-19 12:21 编辑

首先,说一下这篇文章的瑕疵,只是一种个人感觉或观点:
1、文章中有错别字以及用词不够准确,比如:赚到钱回去缴给儿媳妇——“交”吧?恕无暇全部罗列。
2、有些细节不尽合理。比如“我当时正在啃母亲特意为我卤制的猪蹄,吃着说话就囤积了一些屁。见到我女朋友才放出来,她没有皱眉头,只是笑得露出白白的小肚子。我不好意思就夸了她,说她尿尿的声音很悦耳。她笑眯眯的,冷不防就敲了下我的脑袋,然后瞪着我说,你看你的龅牙,真丑。”——那个年代既然是“女朋友”就可以当着她的面“放屁”?更有甚者“说她尿尿的声音很悦耳”?那个年代的姑娘就这样开放了?还有其他细节不再一一解析。
3、总体感觉主题立意比较晦涩,寓意意境虽有,但文学思想追求不够积极阳光向上。
4、叙事散文中规中矩,没有多少新颖别致出类拔萃的亮点。倒是一些观点观念稍有创新。
5、散文纵然有形散而神不散之说,但细节稍感琐碎,无关主题立意的个人观点观念掺杂不清。是否需要修剪有待斟酌。
6、题目艺术效果还不是非常理想,假如换做我这个知识浅薄的文学爱好者,我想用《碧水黄叶染尘埃》更具艺术效果?
以上个见仅供参考,绝无褒贬之意,我姑且一家之言,你姑且视而不见。

其次,说一下这篇文章的优点,依旧是一种读后感觉。
1、很有个性独特而另类的文笔形成了自我风格。文章内涵饱满外延丰盈。
2、体裁为叙事散文,形神兼备。这一篇比较接地气且剔除了你文章一贯的低俗逸趣不少(但没全部),可就是这样的进步当可喜可贺!
3、作品很有感染力,这个前面已经说过。这里想说的是,感受作品有小说的情节和留白遐思,亦即老孟之死原因的深究与社会问题的思考,但却是一篇地地道道的散文,这一点愚见为作品的亮点或文眼。
4、正如杨先生所言“理大于情,所以悟有悬空感”,我自以为这是作品一种意境或优点并非缺憾。
5、写作手法技巧娴熟,这上面值得学习借鉴。6、文学作品的使命感稍有呈现或展示,值得欣赏。

总体感觉,这是一篇五五分成的散文作品,说不上优秀,但与目前我阅读过的这次征文作品相比,还算不错。如果和名家作品比如《小桔灯》《荷塘月色》等相比,感觉依旧逊色很多!

作为这次大赛评委之一,我只是真实地谈了一下自己的感受。当然,我自知自己于业余文学创作依然是门外汉,不如你,是无须讳言的。个见乱弹你大人大量予以海涵!

最后,感谢参赛赐稿,辛苦!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19 12:34
蝉衣cy 发表于 2017-10-18 10:52
很会卖弄的叙事散文!
理大于情,所以悟有悬空感。

想让我哭哭啼啼不可能
想让读者哭哭啼啼也不可能
这就是我的散文主张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19 12:48
戏笑九宫 发表于 2017-10-19 12:15
首先,说一下这篇文章的瑕疵,只是一种个人感觉或观点:
1、文章中有错别字以及用词不够准确,比如:赚到 ...

首先表示感谢,说的对与不对都不重要,能够认真阅读并解析文章,这是我所希望的最重要的事情。
评价文章层次不一样,就像我当初判案一样,实实在在有时候是很吃亏的。我在小说版的评论贴就是一个例子。但人贵初心不改,若干年来,我此后不做法官的那些日子,我或许会沉默但从不说假话。对于人和事的观点以及文章的观感,从来都是有一说一。这会让人觉得我情商太低,会得罪很多人,但我一直是这个样子,也未见我的生活受到什么大影响,反而结交了一些真性情朋友,工作中的,生活中的,论坛上的,微信上的,QQ上的。
我希望你也不忘初心,实实在在给文章挑点毛病,至少我是敬佩的。
或许没有说对,或许不是全对,但站出来说是一种态度,希望你好好保持。
谢谢。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7-10-19 13:35
本帖最后由 蝉衣cy 于 2017-10-19 13:37 编辑
令箭 发表于 2017-10-19 12:34
想让我哭哭啼啼不可能
想让读者哭哭啼啼也不可能
这就是我的散文主张

      “他故事”之末与“我情悟”之本的关系,值得斟酌。“他故事”的叙述里“我情感”的参与不浓,致使故事小说化,“我情悟”也就有了游离感,像贴上去的膏药,重心偏移了。不然就不会说“理大于情,所以悟有悬空感”。
      先生得知道:这里的人都会对你高要求!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作者: 水墨含香    时间: 2017-10-19 13:41
本帖最后由 水墨含香 于 2017-10-19 13:42 编辑

我不会写作。但是通过 这个小故事,我怎么感觉是法律逼死了那个孟老头。你看,因为老孟说生养他们只盼着他们日子会好起来,谁想到会弄成这种样子,还要强制执行,这不符合他心愿,他不想执行儿子们。所以... ...悲剧啊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19 14:11
本帖最后由 令箭 于 2017-10-19 14:44 编辑
蝉衣cy 发表于 2017-10-19 13:35
“他故事”之末与“我情悟”之本的关系,值得斟酌。“他故事”的叙述里“我情感”的参与不浓,致使 ...

几年前,我被女儿国论坛邀请当唯一的散文终评评委,明知道这是得罪人的,但一二三总要定的。
我发现所有征文“我”的要素太多,客观的要素太少,这实际上是对散文的误读。
此前,阅读民国大师们的散文,好文章很多,但相比较之下,我比较喜欢周作人和胡兰成的文字。
当然,这俩人作死,都去抱了日本人的粗腿,一南一北成为历史的笑柄
单从文字上论,周作人的散文比鲁迅的好,胡兰成的比张爱玲的好。
当下我最喜欢读的三个散文家作品是柴静、刘亮程和野夫。
这些人的散文讲究客观之大,本我之小。
笔触是我的带入,结果是客观的放大。
这些文字,几乎看不到我了,或者说我的所谓悟几近于无。
这大概就是小作家和大作家的眼界区别。
更不用说杨朔、余秋雨、于丹这些马屁精的所谓恍然大悟了。
所以你说的我参与悟的要义实际上剥夺了读者的悟
那样,写散文还不如卖老鼠药更解恨。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19 14:42
水墨含香 发表于 2017-10-19 13:41
我不会写作。但是通过 这个小故事,我怎么感觉是法律逼死了那个孟老头。你看,因为老孟说生养他们只盼着他 ...

:handshake
作者: 芒乡化十龙    时间: 2017-10-19 15:17
老师的语言还是一样实在和犀利!
只要是站在文学修为的路上,自己的个性还是要保持的!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7-10-19 16:03
令箭 发表于 2017-10-19 14:11
几年前,我被女儿国论坛邀请当唯一的散文终评评委,明知道这是得罪人的,但一二三总要定的。
我发现所有 ...

相比于野夫,我更喜欢刘亮程。胡兰成对台湾作家影响大一些,比如朱天文。“笔触是我的带入”,这个很关键,是否带入?值得思考。每次看你评论,就觉得你是非常优秀的读者……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7-10-19 16:07
戏笑九宫 发表于 2017-10-19 12:15
首先,说一下这篇文章的瑕疵,只是一种个人感觉或观点:
1、文章中有错别字以及用词不够准确,比如:赚到 ...

先生之评,微观多,而令箭作品主要在宏观,当他跟别人掐的时候,已经暴露了问题。管见,也是一个偏见。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19 17:42
芒乡化十龙 发表于 2017-10-19 15:17
老师的语言还是一样实在和犀利!
只要是站在文学修为的路上,自己的个性还是要保持的!

:handshake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19 17:52
蝉衣cy 发表于 2017-10-19 16:03
相比于野夫,我更喜欢刘亮程。胡兰成对台湾作家影响大一些,比如朱天文。“笔触是我的带入”,这个很关键 ...

我的阅读排序是递进,而不是排列。柴静散文直观通达,文字比曾号称“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的董桥好得多,该说的话说完了就结尾,从不拖泥带水,相比较龙应台的啰嗦不知好多少倍。刘亮程从没有我的带入,就那么静静地叙述,不急不躁,不猛不缓,我觉得那不是自说自话,而是精灵和神仙的对话。野夫的叙事散文,我觉得在我的阅读视野里,当代作家里超越他的几乎没有,甚至文字情愫比柴静的还要好,但他的散文戾气深重,就像他的爱一样强烈。他写母亲,写外婆,写父亲,没有人能超越。文章思绪却和这个时代是严重冲突的,虽然情操高达却难以成为主流声音。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7-10-19 18:35
令箭 发表于 2017-10-19 17:52
我的阅读排序是递进,而不是排列。柴静散文直观通达,文字比曾号称“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的董桥好得多, ...

      看到你说“文章思绪却和这个时代是严重冲突的”,想起一个小故事:
      1957年,在上海,罗稷南问毛泽东:要是今天鲁迅还活着,他可能会怎样?毛深思了片刻,答:“以我的估计,(鲁迅)要么是关在牢里还要写,要么是识大体不做声。”罗稷南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不敢再做声。(见鲁迅之子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
      内里的东西,先生比我懂。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19 19:59
蝉衣cy 发表于 2017-10-19 18:35
看到你说“文章思绪却和这个时代是严重冲突的”,想起一个小故事:
      1957年,在上海,罗稷南 ...

我选择小说写作,而放弃散文写作,原因也是这个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7-10-19 20:03
令箭 发表于 2017-10-19 17:52
我的阅读排序是递进,而不是排列。柴静散文直观通达,文字比曾号称“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的董桥好得多, ...

      跟你胡吹乱侃几句:
      在论坛胡掐,不仅是情感干涩问题,我觉得是悲悯情怀不足。这也在作品里有所反应。
      宏观思维上,哲学意义上的反思不够。可能是心灵欠缺自由。比如对文化的反思:“五四”(恰好近百年)是近乎全盘西化的、文艺复兴是走向古希腊宗教与思想传统的,现在的中国,常见的是物质主义的、犬儒主义的、狭隘民族主义的、传统奴化的和伪国学创意的等,这些,结合当前美国文化垄断的国际形势,想象中国文化的未来,应该如何构建开放型的中国文学作品?可能许多作家正在思考。
      当然,不想像鲁迅被国民政府追杀,可以跟风走,新一轮的热门题材可能是传统文化,“一窝蜂”的新浪潮即将来袭,可能会附带一些现代意识。
      祝福!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7-10-19 20:14
本帖最后由 欧阳梦儿 于 2017-10-20 18:06 编辑

  这篇文章的主旨应该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孟老头之死,到底谁之过?法庭这样调解,理论上讲,没有错。儿女“不孝”,看似有错,实则情有可原。

  从另一个角度讲,法律是无情的,这也造成了它的机械性冰冷性。办案人员如此的强硬态度(又手铐又是手枪的,虽然只是装装样子),但对人的尊严与面子却是至命的伤害。这实质上加深了孟老头与儿子的情感裂痕。相对于饥饿,我想孟老头更宁愿选择亲情。在把天伦之乐看得特别重的中国,这样的执行方式无疑是愚蠢的,是脱离客观实际的教条主义。——法院这样处理的结果,并没起到立杆见影的作用,因为儿子不是不拿,是穷得拿不出。法院这样的调解便成了一纸空文。



  应该说是煤矿的“穷”,逼死的孟老头。咱们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现成的句子。矛盾的开始始于煤矿滞销。真正应该上庭的是那些不作为的领导!

  这也许正是年青的法官后来所悔悟的吧。所以才有对自己龅牙的自黑。才有“碧水黄叶何处是?”的诘问吧!

文章中多次提到自己啃猪蹄,猪蹄在生活困难时期,应该是极为奢侈之物,为什么我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副庭长,能如此高消费?这与孟老头的饥不果腹形成宣鲜明的对比。

  文章中龅牙之丑很是刺眼,我非常愿意把它理解为一种暗示。当然这来自本人喜欢往“顺”的方面过度解度文章的习惯。也许龅牙之丑,除了自黑,就只是个人长相的显著特征,方便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像。
  
  龅牙在那个年代当着母亲的面对女朋友敢如此调侃,我们可以把他理解为调儿郎当行为不检等的暗示,也可以把他理解为法官也是人,也有年少轻狂的青春时期。我想作者本人一定更倾向后者。

  至于九宫版主说到的“缴”与儿媳与“交与儿媳”的用词问题,我觉得不是问题。都说得过去。交,是主观的;缴是被动的。很多儿媳厉害,公公不敢不“缴”。或者由于生活困窘,不得不缴。


  我不管令箭如何高调,如何自我标榜。就论坛文章而论,这篇文章讲故事的语言,还算有张力,结尾也令人回味。但也没有达到令人荡气回肠的效果,不会让人有爱不释卷,反复阅读的冲动。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19 22:10
本帖最后由 令箭 于 2017-10-19 22:20 编辑
蝉衣cy 发表于 2017-10-19 20:03
跟你胡吹乱侃几句:
      在论坛胡掐,不仅是情感干涩问题,我觉得是悲悯情怀不足。这也在作品里 ...

有两条路,一个是当代主流的那种纸媒文学,属于大众文学,而以黑蓝为代表的网络文学属于小众文学,都有可借鉴之处但同时不是我的追求,这是我给自己的方向定义。给自己什么样的小目标只有我知道,没必要说,写就是了。
关于文学的悲悯情怀,可能在你看来只是世俗化的通情达理讲面子。这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正因为世俗化的面子才让小说写作极度矮化,你好我好大家好,并没有太多人能够认真去理解对小说的敬畏之心。我可以说点绝对化的判断:但凡有世俗上的通情达理情绪,写不出任何有质量的小说。关于哲学思考,我从来没打算用小说去演绎哲学主张,我只用了解就够了。哲学对我的帮助在哪里呢?那就是不要去轻信儒释道学说,这世界上美好的主张太多了。你说的欧美舶来文学主张,我也是警惕的,绝不会不加分别地去吸收。包括我最欣赏的卡尔维诺和加缪,我也是保持距离的。
我要做的是我自己,而已。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7-10-19 22:16
本帖最后由 蝉衣cy 于 2017-10-19 22:26 编辑
令箭 发表于 2017-10-19 22:10
有两条路,一个是当代主流的那种纸媒文学,属于大众文学,而以黑蓝为代表的网络文学属于小众文学,都有可 ...

如果“是世俗化的通情达理讲面子”,我就不说了。能陷入泥淖里,至少在不理和不屑方面没有处理好。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19 22:22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7-10-19 20:14
  这篇文章的主旨应该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孟老头之死,到底谁之过?法庭这样调解,理论上讲, ...

:handshake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19 22:26
蝉衣cy 发表于 2017-10-19 22:16
如果“是世俗化的通情达理讲面子”,我就不说了。

讨论大概就是这样吧
你我在体制内可能看的更清楚一些
但我从不写与我职业相近的素材
从这点来说,我也是个庸俗的人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7-10-19 22:41
令箭 发表于 2017-10-19 22:26
讨论大概就是这样吧
你我在体制内可能看的更清楚一些
但我从不写与我职业相近的素材

一直能够看到你写作里的各种警醒。这,很有味。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19 22:44
蝉衣cy 发表于 2017-10-19 22:41
一直能够看到你写作里的各种警醒。这,很有味。

我准备删掉这篇散文,你觉得怎么样?
作者: 戏笑九宫    时间: 2017-10-20 08:39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7-10-19 20:14
  这篇文章的主旨应该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孟老头之死,到底谁之过?法庭这样调解,理论上讲, ...

至于九宫版主说到的“缴”与儿媳与“交与儿媳”的用词问题,我觉得不是问题。都说得过去。交,是主观的;缴是被动的。很多儿媳厉害,公公不敢不“缴”。或者由于生活困窘,不得不缴。
1、你说交有主观主动意思,缴有客观意识,这一点很赞同。2、缴有缴纳缴械等意思,多为胁迫强迫,被动的意识、必要之特性。交属于中性词,有自愿的特点。3、纵观全文,他的收入儿媳并非全部清楚也并非一定会全部上交,这与“敢与不敢”貌似没有太大的关系,感觉用交还是更准确一些。
无意反驳欧版观点,仅作探讨。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7-10-20 10:10
本帖最后由 蝉衣cy 于 2017-10-20 10:13 编辑
令箭 发表于 2017-10-19 22:44
我准备删掉这篇散文,你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不必!与论坛文友比,毕竟是一篇很好的叙事散文。可以这样说:用评论你作品的标准来审核其他的,可以删很多帖子。
如果因为我说这话致使他们不能获奖,就是我的罪过了。说实话总是有风险的。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7-10-20 10:39
本帖最后由 欧阳梦儿 于 2017-10-20 10:41 编辑
令箭 发表于 2017-10-19 22:44
我准备删掉这篇散文,你觉得怎么样?

我很不喜欢别人删文的习惯。毕竟点评一篇文章也是费了心力的。明珠是否投暗,也要到了最后才能揭晓,别人我不清楚,至少我与柯大哥会认真而公正地对待每一篇文章,于任何人本身无关。
我提醒你注意事项时,你总说你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不在意计酬与否。如若本无物,何处若尘埃?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20 11:32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7-10-20 10:39
我很不喜欢别人删文的习惯。毕竟点评一篇文章也是费了心力的。明珠是否投暗,也要到了最后才能揭晓,别人 ...

:handshake
我被你说服了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20 11:32
蝉衣cy 发表于 2017-10-20 10:10
我觉得不必!与论坛文友比,毕竟是一篇很好的叙事散文。可以这样说:用评论你作品的标准来审核其他的,可 ...

:handshake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20 11:52
蝉衣cy 发表于 2017-10-20 10:10
我觉得不必!与论坛文友比,毕竟是一篇很好的叙事散文。可以这样说:用评论你作品的标准来审核其他的,可 ...

写文章是因为有话要说,都是这样
只不过是说好说不好的问题
尤其是叙事散文,没有内心极大触动,写不出真感觉,那就坏了
这件事之所以让至今记忆犹新,是因为后来的法律实践中,我一直用这件事来警醒自己
真善美有时候打不过假丑恶,在大多数时候你甚至找不到具体的成因
只好用文章来倾诉吧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7-10-20 12:58
令箭 发表于 2017-10-20 11:52
写文章是因为有话要说,都是这样
只不过是说好说不好的问题
尤其是叙事散文,没有内心极大触动,写不出 ...

      是这样!尤其在体制内。更甚的是在公检法机关内。你又能奈何?!尤其是不随波就不能在游戏内玩的时候。年龄大了,就可以相对沉默了,但是不等于没有态度。

作者: 郭子贝    时间: 2017-10-20 15:48
前来拜读学习,问好令箭老师!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10-20 23:49
就文字说文字吧,开头一个像薛岳的类比,似不大当(受众毕竟没有薛岳的脸谱吧?)。

如果按征文主题看,这文字有两重理解:一是符合主题,表现老孟暮年为儿子所付出的人性美;二是悖理主题,表现世风日下,子不尽孝。
散文写作与小说毕竟有界线,虚写的地方很明显,可能你不觉的或无意识,事实上构成了对散文求真求实的破坏。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21 07:48
郭子贝 发表于 2017-10-20 15:48
前来拜读学习,问好令箭老师!

:handshake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21 07:55
柯英 发表于 2017-10-20 23:49
就文字说文字吧,开头一个像薛岳的类比,似不大当(受众毕竟没有薛岳的脸谱吧?)。

如果按征文主题看,这 ...

:handshake
谨受教。文章写完了,意思表达了,缺陷就不可避免了。大概事实上和叙事人物有一种距离感吧,间接视野就多一些。谢谢阅读。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23 14:21
蝉衣cy 发表于 2017-10-20 12:58
是这样!尤其在体制内。更甚的是在公检法机关内。你又能奈何?!尤其是不随波就不能在游戏内玩的时 ...

我当初就后悔选错行当了
如果想发点小财,估计没问题
想表述正义,我的确瞎了狗眼,这是我的自省
当初学医就好了,可惜我这么聪明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7-10-23 17:44
令箭 发表于 2017-10-23 14:21
我当初就后悔选错行当了
如果想发点小财,估计没问题
想表述正义,我的确瞎了狗眼,这是我的自省

别!千万别这样说,只要想“表述正义”,想发财就悬。道废,才可以。
作者: 剑叩南天    时间: 2017-10-23 17:59
这篇还是不错的,娓娓道来,挺感人,揭示了法律和情感之间的矛盾所在,人啊人,总有说不清楚的地方……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23 18:09
蝉衣cy 发表于 2017-10-23 17:44
别!千万别这样说,只要想“表述正义”,想发财就悬。道废,才可以。

写作者只有到了一定境界,才会明白什么叫惊心,仿若老司机再也不会开快车一样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23 18:10
剑叩南天 发表于 2017-10-23 17:59
这篇还是不错的,娓娓道来,挺感人,揭示了法律和情感之间的矛盾所在,人啊人,总有说不清楚的地方……

:handshake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7-10-23 18:30
令箭 发表于 2017-10-23 18:09
写作者只有到了一定境界,才会明白什么叫惊心,仿若老司机再也不会开快车一样

嗯。说你散文没有高潮,你也握手,就是证明
为了显示你有高潮,换个脸儿更红的图片吧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7-10-23 18:52
令箭 发表于 2017-10-23 18:09
写作者只有到了一定境界,才会明白什么叫惊心,仿若老司机再也不会开快车一样

《令箭的小说,担负不起新的文化使命》(作者:西湖哥)
跟帖是希望给文友们一个思考空间,内容如下:
      文学的载道与艺术,国内的,可以比较司空图和白居易的论述。毛泽东的文学艺术观,应该没有人怀疑,而鲁迅被毛泽东推崇,大家也不会对鲁迅的文学水准质疑。下面是复制的:
      1957年,在上海,罗稷南问毛泽东:要是今天鲁迅还活着,他可能会怎样?毛深思了片刻,答:“以我的估计,(鲁迅)要么是关在牢里还要写,要么是识大体不做声。”罗稷南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不敢再做声。(见鲁迅之子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
      近期比较火的莫言也有一句值得思考的话:文学离不开政治,……
作者: 卫斯理    时间: 2017-10-23 19:23
这篇文很让人触动心弦。老孟死了,似只有死了才是唯一的解脱。可怜天下父母心。阿弥陀。加分支持。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24 14:46
蝉衣cy 发表于 2017-10-23 18:30
嗯。说你散文没有高潮,你也握手,就是证明
为了显示你有高潮,换个脸儿更红的图片吧

如果有可能,散文也可以不写,不写也死不了,何必难为自己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24 14:46
卫斯理 发表于 2017-10-23 19:23
这篇文很让人触动心弦。老孟死了,似只有死了才是唯一的解脱。可怜天下父母心。阿弥陀。加分支持。

:handshake
作者: 王阳    时间: 2017-10-24 16:30
读完一遍,我一直在纠结一个问题,
老孟的子女,是拿不出钱所以坚决不拿,还是坚决不拿,刚好又拿不出钱。
老孟看起来还是有把子力气的,自己糊口应该不成问题,那么他自杀的原因,是对子女的彻底失望吗?

真是一个,灰蒙蒙的故事。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24 21:27
王阳 发表于 2017-10-24 16:30
读完一遍,我一直在纠结一个问题,
老孟的子女,是拿不出钱所以坚决不拿,还是坚决不拿,刚好又拿不出钱。 ...

:handshake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24 21:31
蝉衣cy 发表于 2017-10-23 18:52
《令箭的小说,担负不起新的文化使命》(作者:西湖哥)
跟帖是希望给文友们一个思考空间,内容如下:
...

对于一些妄言谄语,你觉得那么有兴趣?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7-10-25 07:42
令箭 发表于 2017-10-24 21:31
对于一些妄言谄语,你觉得那么有兴趣?

      文学、绘画、瓷器、书法等的艺术史,与政治史在对照,很容易发现政治与艺术的互动关系,也能够看到艺术自信的优美姿态,可是论坛很多文友却醉心听从个别人的超级从属论观点,而且排除异己。这,很让人失望。
      为了清净,确实是少说为佳。
      以后随便他们吧。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25 10:50
蝉衣cy 发表于 2017-10-25 07:42
文学、绘画、瓷器、书法等的艺术史,与政治史在对照,很容易发现政治与艺术的互动关系,也能够看到 ...

历史长河中,正本清源历来就是奢侈品,何况一隅之波澜。让睿智归于睿智,让愚蠢永远愚蠢,这挺好的。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7-10-25 13:16
令箭 发表于 2017-10-25 10:50
历史长河中,正本清源历来就是奢侈品,何况一隅之波澜。让睿智归于睿智,让愚蠢永远愚蠢,这挺好的。


本来觉得是常识,个别人却没有醒觉。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27 12:24
蝉衣cy 发表于 2017-10-25 13:16
本来觉得是常识,个别人却没有醒觉。

马未都说,我不会和你谈汝窑瓷器,你是外行。不要说谈,我多看你一眼,那就是我的失败。内行去和外行掰扯,本身就滑稽。
作者: 蝉衣cy    时间: 2017-10-27 17:08
令箭 发表于 2017-10-27 12:24
马未都说,我不会和你谈汝窑瓷器,你是外行。不要说谈,我多看你一眼,那就是我的失败。内行去和外行掰扯 ...

老马写过《海马歌舞厅》,也是有文学缘的。现在走进了自己真正的爱好。他说的倒是实话,值得借鉴。
现在,越来越觉得文学的渊博不是我应该参与的,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投入,只是因为有点小喜欢而介入。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29 10:33
蝉衣cy 发表于 2017-10-27 17:08
老马写过《海马歌舞厅》,也是有文学缘的。现在走进了自己真正的爱好。他说的倒是实话,值得借鉴。
现在 ...

都是玩,都是小欢喜,能泰然处之的基本写不好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7-10-29 17:39
说来说起,写散文就是写心里话,读者能看出真善美,不假装不假设就很好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