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53.【金秋】散文 今夜雨夹雪 [打印本页]

作者: 冉令香    时间: 2017-10-26 09:53
标题: 53.【金秋】散文 今夜雨夹雪
本帖最后由 袁达清 于 2017-11-15 11:38 编辑

  今夜雨夹雪

  冉令香

  一

  “咔哒”一声脆响,防盗门挟着一股冷风扑进来闭了嘴巴。伊下楼的脚步声“通通通”有点儿忙乱,急鼓重捶敲打着台阶,让人的心也随着一震一颤。

  拆了钢板,几个褐色的钉眼深嵌进右小腿,一周了我还不敢擅自下地,双手攀住沙发背,跪直上身,搜索窗外伊仓促离去的后影。

  夜幕早已拉开。一过霜降,天气就板起脸孔给人们颜色看了。这两日小雨竟然夹着雪花,慢条斯理地下。雪花不等落地就融进了细雨绵密的怀抱,只有柔柔的雨丝无声地飘到房顶、窗沿,汇聚成滴,有一下没一下往下落,像一个人惆怅无助的叹息。濡湿的法桐树叶无精打采地低垂着,树干倒泛着些亮色,影影绰绰立在满脸锈色的路灯光下,有些凄迷。

  冷不防,新闻联播的序曲在脑后响起,让人心里激灵灵一抖。我见伊骑着电瓶车从树下拐上水泥路,后车座蜷缩的小身子紧抓扶手,头拱着伊的后腰。风一声呼哨掀过去,发脾气把伊卷出大门,抛进了淅沥索罗的冷雨。几个大树叶重声扑地,倏然惊心。

  人到中年,肩上的担子越压越重,周遭的事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身体倒像把脆弱的瓷壶,稍不留神就被硬邦邦的生活撞出道裂纹,磕碰个凹坑。我骨折的右小腿终于熬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拆掉钢板,自由就在眼前。伊退休赋闲在家,跑跑颠颠,购物洗刷炊煮,来精心照料我这多事的人。

  明天一早,伊该去探望监狱服刑的儿子,我悄悄把一个红包塞进伊的背包。不想,伊冒雨接回读小学二年级的外孙女,来回二十多里路又原封不动退回来。茶几上的红包有些刺眼,我自以为是的好心刺伤了伊的自尊。伊,一生潜心修行的人,被一个“小我”玷污了坦诚。

  与伊相识那年,伊办了内退手续,正率领几个无业的小姐妹一包带劲地开美容店。按理说,伊所在的烟草公司肥得流油,工资、福利待遇优厚,内退后无需操心费力二次创业。伊雄心勃勃地派小姐妹轮流去北京、天津培训美容手法、人体经络、养生美食,把小店经营得香雾缭绕,美人拥趸。

  我偶被友捎带进店时,美容像一扇天窗开启,一道炫目的光束突然打进我狭小的生活空间。我历来素面朝天,一瓶玉兰油从年头擦到年尾;一头清汤挂面拂过岁月的青葱,又一路蹉跎,悬垂到忙忙碌碌的中年,美发店颇具诱惑的宣传画始终难以打动一颗淡然的心。让我痴迷光顾美容店的是伊经管的盆栽,一盆盆苁蓉茂盛,风姿绰约,也有美人风范。伊慷慨地允诺:喜欢?给你插一盆!我欣然接纳,乖乖躺在美容床上让伊收拾我简单到不能再省事的脸。

  攒竹、睛明、承泣、四白……伊那双粗硬的手在穴位上点、按、揉,力道充盈,游刃有余。面部血液循环加速,温热舒畅,耳旁萦绕着伊风趣幽默的调侃。什么人生、机遇或命运,伊总归为一句话:不做亏心事,夜里不怕鬼叫门。

  伊有时也慨叹自己时运不济。

  伊踩着三年自然灾害的阴翳呱呱坠地,没有奶水,天天饿得张嘴老鸹似的哭。母亲拿茶碗借一回白面,她能喝三天。周岁时,竟然没长一颗牙,两岁半才扶着窗台学会站立。

  1966年至1977年,本是读书学习的最好年华,伊高中未毕业就赶上轰轰烈烈的知情上山下乡运动。一朵大红花戴在胸前,一辆辆大卡车拉着知青们向着憧憬的生活“乌隆隆”进发。叙事长诗《金训华之歌》描绘的激荡人心的场景在伊的脑海中回旋:一场山洪突发,150根待安装的电线杆面临危险。眼见两根被卷走,金训华跳入洪流抢救电线杆,19岁的生命被滚滚洪流骤然定格……生命的进程瞬间终止,伊张扬着满腔豪情淹没了穷乡僻壤、粗陋生活的真实面目。

  地瓜、玉米掺杂的灰白色米糊,浴着金色的晨辉流淌进磨盘,伊抱一根木棍推磨旋转到头晕恶心;翻滚蒸腾的热浪和烟雾淹没了被烤红的脸,伊俯身揭起热鏊子上的一张张煎饼掀开了乡村生活第一课;弓腿、伏腰、垂头,镰刀收割着起伏的麦浪,五月滚烫的大地掬起灼烫的麦香和阳光,充溢伊清纯的胸膛;霜浓露凝,地瓜攻破地皮窥探深秋的山野。“嚓嚓嚓”地瓜片在擦板下飞出的感觉爽快而刺激,略一分神用力,“咔嚓”一声地瓜断裂,手掌跟擦破,血珠涌出,疼痛的泪花也涌出眼角。满负荷一天天干下来,腰酸背涨,柔弱的手掌磨起了厚茧,柔细的腰杆支撑着日益增加的负荷,生活把一个细皮嫩肉的城市姑娘变成了地地道道的乡村妹子。

  干一天挣一个工分相当于三毛钱,体质差些的只挣到一毛八分钱(生产队的工分值根据当地的贫富差距而定)。年底,伊的工分换算成工资后二次分配,除去伙食费,分到三十多元,伊欣喜若狂拿回家。

  日子像嵌入庄稼地的阳光,一草一苗,慢慢梳捋过去,伊转眼在农村锻炼了两年。回城的日子带着惶惑和焦灼越来越近,捷足先登者挤上了高考列车,摇身变为高等学府的骄子。那些滞留者把遥遥企盼的日子过成了煎熬:某建设兵团的女孩儿为了早日回城,不得已委身于权利操纵者;也有一怒之下刀起人亡,那个不堪忍受屈辱的怨女被判处死刑;更有些遗落在荒原的种子,默默隐忍,任时光在身旁彷徨而去。

  伊没有关系也没有手段,终于在默默等待中接到了回城的指标。1979年,她踩着初冬的落雪走出了乡村的泥巴地,把参加工作最初的激情和纯粹留给了醇厚的土地。也许是生活赐予的甜味剂,伊在煤矿粉尘中旋转不久又被安置进糖茶站。烟草门市部脱离糖茶站时,伊莫名其妙又被调整到烟草,像被剪修的树枝一刀斩断了与糖茶站的联系。人事如麻,浮云流散,20年后她才知晓,某人喜欢糖茶站的名誉,才将她抽调到烟草这种貌似环境污浊的部门。后来糖茶站步步萎缩,被改革开放的浪潮拍到沙滩上七零八落、香消玉殒。烟草行业日益兴旺发达,牛气冲天,成了烟民坐卧行走间缠绵于唇齿间、缭绕于手指间的香云、迷雾。伊不由自主叹道,一辈子不会偷奸耍滑,只知埋头苦干,活着只图个踏实。

  伊最初在烟草门市部上班的日子紧张而忙乱。一根根铁丝放射状地吊在头顶,散落在各柜台的售货员开出一张张收据拿铁架子夹好,“哗”地一声从柜台一端飞到收款台。伊坐在收款台接单、收款、发单,每天面对各式各样的烟民。那些钱,尤其从农民粗糙的指间捻出的钱,不知经过了多少人的拿捏搓揉,转来转去,破烂不堪。一毛一毛地摞起,十张一打。也许是从鞋窠里藏了一路,一出手,臭烘烘,沙粒子扑簌簌往下掉。伊从早熬到天黑,厕所顾不得上,渴得嗓子冒烟才想起喝口水,累得懒得张嘴说话。忙碌一天,手指肚黏黏糊糊,像地瓜油和土粘了厚厚一层。

  随着孩子出生,忙乱的生活越来越像走调的钢琴,生活中没有出现伊迫切需要的调音师,老家来的13岁的小姑娘抱起了不到一岁的孩子。伊踩着夜幕下班回家,孩子脸上嘴上糊着硬米粒,眵目糊糊了满眼。小姑娘早困成一滩泥。伊叹口气,抹一把额上的汗珠,风风火火收拾一阵,待大人孩子填饱肚子,顾不得歇口气又坐在缝纫机旁点灯夜战。婆婆住院,春秋裤买不起,怕医生检查身体难堪。伊买了细条棉布,连夜赶好,第二天一早送到医院。伺候好婆婆回到家,却见水溢满了地,碗盘堆到水池口……

  孩子狗猫一样摔打着拉扯起来终于进了学堂。课堂四十五分钟他却如坐针毡,心痒难熬,即便两人肩靠肩将他夹在中间,也难以制止他的身子扭麻花一样四处骚扰别人。课下,与一帮混混闯荡校园,爬树攀墙,叫嚣追打。高中毕业本打算送他入伍整枝剪杈,一场殴斗,一人致死,那张扬无忌的血肆意迸溅,沾染了他躁动不安的青春,涂改了他的人生轨迹。那群小混混中唯他够18岁,唯他被判刑。一个自由散漫长大的孩子,还没有走进社会的大门就领受了生活的严惩,要在人生最冷峻的课堂里面壁思过。

  14年!我不由自主倒吸一口冷气。一个家迷失了挚爱的孩子,一个痛心疾首的母亲如何面对?暗自细观伊的神态举止,却从未见颓废灰暗之色,倒一如惯常迎来送往谈笑自如。

  那年初冬,第一场雪花掺杂在飘摇的雨丝中无声坠落时,我把懒得收拾的脸陷进大衣的厚毛领,走进美容店,伊已乘夜车赶到义乌批发市场打拼了。三个半月浸润在南方寒湿、简陋的出租屋,经销火红喧闹的“福”字和对联,年底才踩着砰然炸裂的鞭炮声匆匆赶回。

  我从未问及伊何以如此劳碌奔波,仅在心底暗暗进行过最简单的加法运算:时光列车疾驶而去,一个在高墙铁丝网里生活了14年的儿子突然忐忑不安地迈进家门,伊是何种心态?一个人到中年的儿子一脚买进眼花缭乱的世俗社会,那张被命运仓促贴上的标签到底有多重?除夕之夜,那灿烂的烟花、震彻寒气的炮竹、大红洒金的“福”字和热闹的对联包装下,那一屋忧郁沉重,伊如何担起?经营美容店、到义乌突击搞批发,似乎又都是明确的答案,伊那深埋在豁达乐观热诚坦率之下的心到底包裹了多少愁?那一袭奔忙的瘦影伶仃,总让人怜惜。

  二

  因老母病重住院,美容店惨淡经营几年关门收摊,义乌批发市场最终也没能让伊体验到创业收获的如释重负。伊全身心服侍送走了老母亲,又把老父接到家中精心呵护。尽管是兄弟姐妹四人赡养老人,伊只有一腔坦然:养老凭心,没有攀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伊常感慨自己没读过多少书,只知道,做人要凭良心。这是伊匆忙人生的注脚吗?

  伊名义上是退休赋闲在家,一颗心却不知分成了几分。伊来照料我之前,刚告别了一场胶着的病痛。

  说起伊夫家小妹的命运,不由得让人感慨万千。二十年前,小妹高考仅一分之差被残酷的分数线斩于马下。家里三个大男人推诿不决的事,伊深知自己错过了读书时机而懊悔,尽管家庭经济捉襟见肘,还是主动提出担负一半的费用供小妹读委培,但公公和大哥漠然不语。小妹离开学堂,躲在伊的家里偷偷落泪一夜。

  小妹婚后与丈夫承包农田建起苗圃,种植、整修、嫁接、喷药、施肥,腥咸的汗水冲刷密密麻麻的叶片,日子被枝枝杈杈切割成散碎的一团。一次农药喷洒后,妹夫突然高热不退、黏液浓痰,消瘦乏力厌食、浑身关节疼痛。

  间质性肺炎Ⅱ期!市医院的判决让人惊惧,伊和小妹轮流在医院值班,大半年的治疗未见好转。医院劝妹夫出院,回家好好享受生活。当生活需要被人提示需要“好好享受”时,往往生命也就接近了终点!人生所有的奋斗都成了炫目的肥皂泡,迎着刺眼的光芒在旋转中“哔哔啵啵”破灭。

  小妹哀痛无助,昼夜痛哭。伊不甘心,四处搜罗偏方、中医、西医疗法,最终打听到南京的专业诊治医院。伊半个多小时不间断地两部手机轮番电话预约,终于挂号排上队。又是一年多马不停蹄转战于医院和家之间,妹夫终于摆脱了病魔侵袭。现在,看着骑电瓶车接送孩子读书的妹夫,伊深叹一口气:这才像个家。

  伊从未向我标榜过什么,一直在生命的旅途中虔诚地默默修行,任世事如浮云变幻莫测,只怀一颗沉静的心品味人生的反复无常。面对人生之痛,没有避俗或遁世,始终坚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和使命,在豁达中超出豁达。伊也许懂佛法,否则那颗修行的心何以能如此淡定,在坎坷曲折中潜行?

  今早雨丝蒙蒙,湿冷滑擦的路面总有结冰的感觉。当伊身披雨衣裹着一身风寒进屋时,比往日迟到了半个多小时。

  “凑合一天吧,今天不要出门买菜了。”伊前额的头发湿透,半截裤腿打湿,我的话未落音,伊变戏法似的拿出一兜蒸包。

  伊起了大早蒸好两锅蒸包,买了菜给那位孤身老人送去,才来照顾我。“路上滑滑擦擦,那老人几天都不用出门买菜了。”

  伊最初也不认识,只是那晚出门散步恰遇老人晕厥。伊跑过去一把扶住,由此结成散步的伙伴儿。伊本来是快步锻炼,老人腿脚迟钝一步一挪。为了照顾老人,夜晚散步的行程,伊随老人的兴致随性而定。天气晴好的傍晚,伊和老人牵手悠然而行,宛若母女。

  窗外,夜色愈浓,檐下雨滴“啪嗒、啪嗒”坠落之声愈重。伊带着孩子在寒夜冒雨骑行,我懒洋洋蜷缩在沙发里愈加心神不安。

  伊后车座上的孩子并非亲外孙女。十多年前,一位跟随伊干临时工的农村姑娘,太想在繁华的城市落户,仓促地把自己的婚姻捆绑给了城市子弟,激情澎湃地要开始新的生活。不料,婚后包围她的是婆家人鄙视的眼神、屈辱的打骂。无奈之下,她舔舐着伤口忍痛离婚。无依无靠,无立锥之地,她抱着不满周岁的女儿偎依而来。伊不嫌弃,也不避讳别人的闲话,一双粗糙温暖的手抱起那个幼小的生命,她扑到伊的怀里失声痛哭。

  “姥姥”,这是孩子最早学会的称呼。转眼七八年逝去,伊跑跑颠颠接送孩子读书上学,一边为她张罗婚事,为她出主意贷款买房,一个温暖的小巢在伊的扶助下又点点滴滴建起。

  伊到家了吗?我拿起手机给她打电话,伊今早发给我的那张板报映入眼帘。那是伊的儿子在监狱设计的,一朵令箭荷花插图尤为显眼。伊说,他18岁生日那个春天,家里的令箭开得好旺,几十朵红花密匝匝红红火火,香气幽郁。

  我拄杖来到阳台。外面的雨不知何时停了,偶尔“啪嗒”之声更显得夜深静谧,湿冷的气息弥漫了阳台。那盆令箭挺拔修长,恰好对着纱窗涌来的冷风。那是伊前年春天送我的一盆,搬回家不久即开放出拳头大的花朵:重瓣,喜气洋洋的中国红;花蕊玉白,上翘如热情捧起的手掌。我欣喜地拍照发到朋友圈,那一片赞堪比风簇拥来的花香。

  我明白,不只是风,遇见的,都记得一朵花的香。

  2017年9月27日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言默然    时间: 2017-10-26 10:05
今夜雨夹雪,情景贯通,厚实贴切
作者: 言默然    时间: 2017-10-26 10:05
拜读学习了,喜欢
作者: 逐鹿江南    时间: 2017-10-26 10:28
文笔清新,用情真挚。加分支持!
作者: 临沂风铃    时间: 2017-10-26 12:42
今夜雨夹雪,一语双关,暗示小说人物命运。老师的文字厚实,功底深厚。赞一个
作者: 冉令香    时间: 2017-10-26 12:46
言默然 发表于 2017-10-26 10:05
今夜雨夹雪,情景贯通,厚实贴切

谢谢朋友来评!问好!
作者: 冉令香    时间: 2017-10-26 12:46
逐鹿江南 发表于 2017-10-26 10:28
文笔清新,用情真挚。加分支持!

谢谢斑斑鼓励!
作者: 冉令香    时间: 2017-10-26 12:47
临沂风铃 发表于 2017-10-26 12:42
今夜雨夹雪,一语双关,暗示小说人物命运。老师的文字厚实,功底深厚。赞一个

亲,是散文哦!问好!
作者: 休憩花园    时间: 2017-10-26 13:38
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缘分,都是部分的自己。用文字解读身边人就是在延伸缘分,真是朴实还有清新。拜读学习。
作者: 刘晓斌    时间: 2017-10-26 13:42
厚重!
学习,支持,问好!
作者: 临沂风铃    时间: 2017-10-26 14:10
冉令香 发表于 2017-10-26 12:47
亲,是散文哦!问好!

哈!这笑话出的,糗大了!不过老师的文和小说也差不多了。散文化的小说。怪我没看清标题呢!致歉!
作者: 紫玉清凉    时间: 2017-10-26 15:48
难得一见将生活积淀描摹得如此厚重家常的作品。
文为心声。在对命运的颠沛流离的陈述中,仍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在鼓舞着读者。
人生是本书,无论翻得经意还是不经意,都会留下或多或少的痕迹。
那些隐入褶皱中的心声泪痕,虽不曾刻意截取,依然打动人心。
拜读,预祝取得佳绩!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10-26 16:00
这文字写得细腻、沉稳,从一个版断切入,几乎把一个人一生命运起伏全写进去了,需要耐着心才能看下去。
有生活、有感悟,自然所写内容充实。
有时,作者舍不得剪裁,也是问题,本文不足之处便是剪裁不当,事无巨细,全都往上堆,造成拖沓冗长,没有点耐心真看不下去呢。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7-10-26 16:09
着眼点很好,细腻而真实充满了生活的苍凉,人之活着不易,作者关注的力量也或者胜于这种不易呢。
作者: 张爱珍    时间: 2017-10-26 16:30
一篇很厚重的文章,作者把人物的命运写的淋漓尽致,让人感到了生活的艰难和不易。在困境中依然奋力前行,不去不挠,充满正能量!欣赏,问候文友!
作者: 戏笑九宫    时间: 2017-10-26 17:46
一看干净漂亮的版面,就知道老会员来了,感谢参赛赐稿,致敬!
作品待继续研读后乱弹。
作者: 阳光笑靥    时间: 2017-10-26 18:18
用平实具象的语言,写出了一个女人一生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一辈子的坦然面对自强不息,令人钦敬。一如既往地喜欢令香的文字。预祝取得好成绩。祝福秋安。
作者: 冉令香    时间: 2017-10-26 21:27
休憩花园 发表于 2017-10-26 13:38
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缘分,都是部分的自己。用文字解读身边人就是在延伸缘分,真是朴实还有清新。拜读 ...

谢谢花园的真挚解读!
作者: 冉令香    时间: 2017-10-26 21:28
刘晓斌 发表于 2017-10-26 13:42
厚重!
学习,支持,问好!

谢谢朋友来读!问好!
作者: 冉令香    时间: 2017-10-26 21:30
紫玉清凉 发表于 2017-10-26 15:48
难得一见将生活积淀描摹得如此厚重家常的作品。
文为心声。在对命运的颠沛流离的陈述中,仍有一颗积极乐观 ...

谢谢紫玉版主的精评!
作者: 冉令香    时间: 2017-10-26 21:36
柯英 发表于 2017-10-26 16:00
这文字写得细腻、沉稳,从一个版断切入,几乎把一个人一生命运起伏全写进去了,需要耐着心才能看下去。
有 ...

谢谢朋友的细致解读。
您的阅读感受很对,文章开头找寻一个小切口进入,如探囊取物,层层深入,不可以吗?以后争取多修改,把多余的字段毫不留情地删去。
作者: 冉令香    时间: 2017-10-26 21:38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7-10-26 16:09
着眼点很好,细腻而真实充满了生活的苍凉,人之活着不易,作者关注的力量也或者胜于这种不易呢。

是这个人物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打动了我。
作者: 冉令香    时间: 2017-10-26 21:39
张爱珍 发表于 2017-10-26 16:30
一篇很厚重的文章,作者把人物的命运写的淋漓尽致,让人感到了生活的艰难和不易。在困境中依然奋力前行,不 ...

谢谢朋友来读,问好!
作者: 戏笑九宫    时间: 2017-10-27 09:07
伊从未向我标榜过什么,一直在生命的旅途中虔诚地默默修行,任世事如浮云变幻莫测,只怀一颗沉静的心品味人生的反复无常。面对人生之痛,没有避俗或遁世,始终坚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和使命,在豁达中超出豁达。伊也许懂佛法,否则那颗修行的心何以能如此淡定,在坎坷曲折中潜行?
——我不知道这段话是否可作为作品的文眼,但读来感叹不已,这就是生活本真人生人性本真......

仔仔细细研读两遍,感受是沉甸甸的心情慢慢而厚重的爱!
首先,我说说这篇作品的形式。作品形散而神聚,始终以“伊”为索引,顾左右而言他却万变不离“伊”亦即作品之神。这是一篇写人散文,粗读确实有小说的意境或效果,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散文作品,但不能不说这篇作品形式足够新颖别致。作品以第一人称的思考与描绘展示着“伊”之生平,将“伊”之一生刻画到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淋漓尽致。曾多次读《散文》等里名家作品,此作与时潮流行的散文形式暗合,不能说不“新”!
第二,作品的文笔语言。作者多用长句,但短句时有呈现,长短句结合相得益彰,这无疑增加了作品的立体层次感。而字词句看得出来,是经过精心打磨斟酌过的(通篇找不出来一个错白字,恕我眼拙)。语言时而朴实无华时而有着诗语言的韵致,平实具象至一个句子一个小自然段,都能让读者流连忘返反复品味,可谓逼真而灵动,清新而靓丽,足见功力厚实。
第三,作品用情很深。题目《今夜雨夹雪》语义双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贯通,暗示象征隐喻贴切,(写作手法技巧运用娴熟,在此不做解析)将人物命运多劫、生活生命不堪承受之重、人际关系缘分等,以作者(旁观者)的视角呈献给读者,不倾注一份真情实感是很难洋洋洒洒成章行文的。一个女人一生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一辈子的坦然面对自强不息貌似和作者关系也不是非常紧密,而解读身边一人一事到如此详尽地步,没有足够的情商和敏锐的洞察力也是不能想象的。
第四:作品切入点与详尽繁简适宜,很有感染力。正如雅友所评“文为心声。在对命运的颠沛流离的陈述中,仍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在鼓舞着读者。人生如一本书,无论翻看经意还是不经意,都会留下或多或少的痕迹。那些隐入褶皱中的心声泪痕,虽不曾刻意截取,依然打动人心。”看似平淡娓娓道来的陈述,却于细微处见精神,于平淡中言大义。(作品主题立意寓意积极阳光,略)。而开笔给读者一个误导(或伏笔留白),以“我”之伤愈以为是描绘“我”风雨人生,但随着情节丰满陈述层层推进,原来只不过是切入主题之门,看似信手掂来,实则构思布局巧设(或天成),自然而不着痕迹,不可谓不妙。而“伊”生活生命的不易充满了凄凉,以及她对生活的姿态以及坚定的人生信念,无不深深打动着每一位读者。
第五:作品外延。此作足见作者厚重的生活积淀和阅历,跨越时空的描摹、关注大爱的功效或许更胜于“伊”给读者的启迪思考效果。人物塑造与“我”的慨叹相辅相承,一种在逆境中拼争的意向揭示着一种精神支撑,那就是无论困难还是幸福都须坚定不移阳光面对不屈不挠!字里行间“我”的思想“伊”的形象,即在围城之里又在围城之外,外延遐想无限。
第六:作品瑕疵。其实这篇作品是挑不出来什么瑕疵的,非要鸡蛋里面挑骨头,仅仅感觉题目既然是《今夜雨夹雪》,开始也以这样的环境隐喻象征映衬,感觉结尾部分再适当加进去这样的环境映衬,一为首尾呼应,再为强化主题。但结尾一句“我明白,不只是风,遇见的,都记得一朵花的香。”也足可以点亮升华主题。所以说个人那一点过分的挑剔,无异于吹毛求疵。
其实作品很是厚重,各个环节要素均很不错,若要一一解析,或许会超过原作篇幅,恐怕有些人又要说三道四了。就此打住!
感谢赐稿参赛,辛苦、致敬!


作者: 刘晓斌    时间: 2017-10-27 09:51
冉令香 发表于 2017-10-26 21:28
谢谢朋友来读!问好!

老师不必客气。祝周末愉快!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17-10-30 12:49
好厚重,好文笔,然而也是好温馨的一篇文章。很见功力,又一次见识了您的才华!
作者: 冉令香    时间: 2017-10-30 14:43
阳光笑靥 发表于 2017-10-26 18:18
用平实具象的语言,写出了一个女人一生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一辈子的坦然面对自强不息,令人钦敬。一如既往地 ...

谢谢温馨的阳光来评。掺和而已。
作者: 冉令香    时间: 2017-10-30 14:44
戏笑九宫 发表于 2017-10-27 09:07
伊从未向我标榜过什么,一直在生命的旅途中虔诚地默默修行,任世事如浮云变幻莫测,只怀一颗沉静的心品味人 ...

谢谢九宫如此专业精致的剖解!过誉了,多指导!
作者: 冉令香    时间: 2017-10-30 14:45
范廷伟 发表于 2017-10-30 12:49
好厚重,好文笔,然而也是好温馨的一篇文章。很见功力,又一次见识了您的才华!

谢谢老友来评,我一年多不来论坛了,见到老友分外高兴。多交流。
作者: 剑叩南天    时间: 2017-10-31 20:41
作品刻画了一个淳朴的农村妇女的形象,在艰涩的生活中不怨天不怨地,凭着自己对生活的信心,艰难的跋涉。她是那个时代中国妇女的写照,朴实,善良,坚韧,自立,这种品德就是中国女性的魂。
作者: 王阳    时间: 2017-11-8 09:59
再坎坷,日子也得过下去,还得过得精彩和有人情味儿。
作者: 春秋    时间: 2017-11-9 21:16
细腻生动,用情专注,好文,点赞,加分!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7-11-10 16:01
不断展开的小说情节,将环境、人物、命运交融着故事的推进和发展,在负重的生活里,呈现人的精神底色。文字形象、生动,含蓄、蕴藉。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11-15 21:30
令香的散文别具一格,这篇叙事散文细节语言描写都很传神,把人物刻画得很饱满,充满正能量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7-11-16 11:27
领略到了充满厚味的人物命运意味。
作者: 贵妃醋    时间: 2017-11-16 12:36
功力可见一斑学习了!
作者: 冉令香    时间: 2017-11-17 21:39
剑叩南天 发表于 2017-10-31 20:41
作品刻画了一个淳朴的农村妇女的形象,在艰涩的生活中不怨天不怨地,凭着自己对生活的信心,艰难的跋涉。她 ...

谢谢版主的解读!问好!
作者: 冉令香    时间: 2017-11-17 21:40
王阳 发表于 2017-11-8 09:59
再坎坷,日子也得过下去,还得过得精彩和有人情味儿。

谢谢版主的解读!问好!
作者: 冉令香    时间: 2017-11-17 21:40
春秋 发表于 2017-11-9 21:16
细腻生动,用情专注,好文,点赞,加分!

谢谢朋友鼓励!问好!
作者: 冉令香    时间: 2017-11-17 21:42
房子 发表于 2017-11-10 16:01
不断展开的小说情节,将环境、人物、命运交融着故事的推进和发展,在负重的生活里,呈现人的精神底色。文字 ...

房子老师再看看宁肯老师的一些散文观点。
作者: 冉令香    时间: 2017-11-17 21:43
李立红 发表于 2017-11-15 21:30
令香的散文别具一格,这篇叙事散文细节语言描写都很传神,把人物刻画得很饱满,充满正能量

谢谢立红鼓励!问好!
作者: 冉令香    时间: 2017-11-17 21:43
夏冰 发表于 2017-11-16 11:27
领略到了充满厚味的人物命运意味。

谢谢朋友来评,问好!
作者: 冉令香    时间: 2017-11-17 21:44
贵妃醋 发表于 2017-11-16 12:36
功力可见一斑学习了!

多提意见哦,贵妃!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7-11-22 17:33
  作者用第三人称的视角勾勒出一个具有传统美德的中国妇女形象。她坚韧、坚强。虽饱尽挫折与风霜,但助人为乐,善良高洁的品质永不褪色。
作者: 微风过处    时间: 2018-1-12 17:49
拜读,好厚重的文章,好力道的文字。受益。
作者: 朱国前    时间: 2018-1-14 09:35
赏读!问好~~~~~~~~~~
作者: whj12    时间: 2018-2-3 16:03
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大作,感到很好。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跨过不同的年代,揭示了生活的实质,充满着奋进,充满着向往。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